登陆注册
12316700000019

第19章 国学之经典(4)

孟子提倡仁政,这与孔子没有区别。区别在于实现仁政的方法,孔子认为礼是实现仁政的保证,而孟子则认为“与民同乐”才是最重要的。事实证明,孔子的方法更可靠,而孟子的方法似是而非。

宋儒一改笃守古义的治经态度,以怀疑、争辩的方式为主流,“反思”蔚成风气,欧阳修怀疑《系辞》,苏轼、苏辙兄弟怀疑《周礼》,李觏、司马光、郑厚怀疑《孟子》,形成“移易经文以就己说”之风。

有一点需要注意,历史上对孟子的批判不同于现代疑古思潮。疑古思潮不是有理有据的批判,而是从根本上推翻已经存在的文化或人物,根据仅仅是因为所谓的“证据不足”。比较有名的疑古人物有唐朝的刘知几,他怀疑孔子与六经的关系,认为六经非孔子所作。苏轼、苏辙怀疑《周礼》的真实性,他认为那是伪书。至于近代与现代,疑古者比比皆是,代表人物为胡适,他认为没有证据的皆不足信。

尽管《孟子》一书有许多问题,但将其作为“子部”进学阅读,仍不失其价值。

11 《商君书》

《商君书》有一段脍炙人口的名言:一兔走,百人逐之,非以兔可分以为百,由名分之未定也。夫卖兔者满市,而盗不敢取,由名分已定也。《商君书·定分篇》。

《商君书》继承了管子以农为本、重本抑末的主张,而且有所发展。商君通过颁布“事本禁末”的政策,“令民归心于农”。有人以为,农民事农是天经地义的,其实情况并非如此简单。从事农业非常辛苦,利润又很低,一旦农民找到其他生计,很容易抛弃农事,转向工商业。中国古人为防止这样的事情发生而煞费苦心,管子与商君是卓有成效的两位。《管子》与《商君书》自然也成为农本主义的重要经典。

商君是中国春秋战国时代的变法家与经济学家。他虽然历来被中国文化主流诟病,但就其经济思想而言,完全可以与古希腊亚里士多德相媲美。古希腊思想家亚里士多德反对公有制,理由是自私是人类的本质,自私乃是万事发达的源头,平均分配土地等生产资料或让生产资料公有的话一定挫伤劳动积极性,所以必须保护私有权。商君与亚里士多德不谋而合,商君认为墨守井田古法则地利不能尽出,人力不能尽用,国富不能增殖。所以他主张改革。改革的核心是废除井田制,将恒产(土地)分散于民,“听(允许)民占田,世为永业”。

商君顺着管子“谷贱伤农”的理论,进一步论述了农与商的关系:国家内部的各种行业,要说苦,莫过于从事农事的人。所以千万不可慢待农民。什么叫慢待?慢待就是让农民穷,让商人富,谷物便宜而农具很贵。谷贱农民贫穷,农具贵则商人暴富。不对工商进行限制,人们就会投机取巧。让投机取巧的人获得利益,吃闲饭的人就会越来越多。这样一来,农民吃力不讨好,盈利甚少,反不如商贾等投机取巧之人。如果能够限制商贾人数,不使太多,那么想让国家不富裕都难。想通过发展农业富国的话,国内的食品应该贵些,对从事农业之外行业的人多征税。……食品贵则种田者得利,种田者得利则从事农业的人就多。(《商君书·外内篇第二十二》)

这一经济思想即使放置今日仍有巨大价值,就算是照搬亦无大错。纵观当今世界,按照商君重农政策做就会国泰民安,违反重农政策的则往往导致社会畸形,有失公正。以日本为例。日本是典型的重农主义楷模,日本大米是全世界最贵的,农民收入也是最高的。从1973年开始,日本农民人均收入一直高于城市,形成“倒城乡差别”。其实,倒城乡差别在西方是比较普遍的,根本原因在于农产品价格与工业品价格造成“反剪刀差”,农村比城市更具有吸引力,持续“逆城市化”。有人说,中国的情况是城市化,在城市化未完成时就提高农产品价格会影响城市化进程,阻遏GDP增长。这一论点是不成立的。如果GDP建立在压榨农民的基础上,它便失去真实性,毫无意义。道理非常简单:农业是提供生活必需品的,工业是锦上添花的,孰重孰轻,不言自明。如果城乡差别越来越大,那么GDP每增长一分,社会畸形与不公就严重一寸,最终积重难返。

既然商君的经济思想那么好,为什么在历史上一直遭到诟病呢?那是因为他的变法有很大的问题,商君的经济思想是一回事,他的变法是另一回事,二者不可混淆。商君变法过激,打击面过大,失去了可操作性。如第一次变法公布的第一条“不告奸者腰斩”过于严,第二条“民有二男以上不分异者倍其赋”过于苛。第二次变法的第一条“令民父子兄弟同室内息者为禁”,简直是与中国传统的血缘家族制度过不去,不得人心。

第二次变法令颁布的第四年,公子虔违反法令受到劓刑(割鼻子)。秦孝公死,太子即位。公子虔一班人告发商君要造反。秦王派人逮捕商君。商君逃至边境,想住客店。旅店老板不知这个人是商君,说:“商君有令,住店的人没有证件店老板要连带判罪。”商君喟然长叹,说:“哎呀,制定新法的遗害竟然到了这样的地步!”于是离开秦国逃至魏国。魏国人怨恨他欺骗公子卬打败了魏军,不接受他。商君想去其他国家。魏人说:“商君是秦国逃犯,秦国强大,逃犯跑到魏国不报告可不成。”于是把商君赶回秦国。回到秦国之后,商君潜逃到他的封地——商邑,发动邑的士兵向北攻打郑国谋求生路。秦国发兵攻打商君,把他杀死在郑国黾池。秦惠王把商君五马分尸示众,说:“不要像商鞅那样谋反!”又诛灭了商君全家。

商君最终死于自己制定的法令,死于他自认为给予了足够恩惠的百姓发出的驱逐令。几乎达到天怒人怨的地步,商鞅纵有百腿无以逃脱,纵有百口难以自辩。

既然商鞅的变法不得人心到如此地步,为什么秦国的富强却始于商鞅呢?这又是一个悖论。这是因为,虽然变法有重大缺陷,但他的重农政策是实实在在的,是重农政策把秦国带上富强之路的。

商君不愧是世界重农学派的先驱。欧洲的德国直到20世纪初威廉二世的时候才实行土地私有改革,商君的改革比威廉二世的改革(主要内容是收买贵族的土地分给农民)早两千多年;亚洲的日本直到1947年才进行旨在实行土地私有政策(实现耕者有其田)的所谓“农地改革”,比商君的改革也晚两千多年。

12 《春秋》

《春秋》的意义相当于犹太人之“摩西十诫”与欧洲人之《圣经》,它的问世向世界宣布:中国人从此有了是非善恶的尺度,有了可依靠的道德戒律,有了华夏人民忠于华夏的契约书。如果说《易经》是人忠于天的宣誓,《春秋》则是个人忠于国家或人与人之间忠诚的宣誓。正所谓“春秋之道,奉天而法古”。《春秋》使中国人彻底从自然状态走进社会状态。

康有为说:“道教何从?从圣人;圣人何从?从孔子;孔子之道何在?在六经。六经粲然美矣,浩然繁博,将何统乎?统一于《春秋》。”《春秋董氏学》。可谓提纲挈领之论。

13 《左传》

《左传》是《春秋左氏传》或《左氏春秋》之简称。作者左丘明,后人虽然对此颇多疑义,但始终没有确凿证据说明《左传》非左丘明作,故持此说。

《左传》是对《春秋》的传述,董仲舒“《春秋》之道,奉天而法古”的评价也适用于《左传》。“法古”法的是(1)任德教,(2)以德善化民。德教的核心是一个“义”字,所以《春秋》是关于义的教科书,《左传》也是关于义的教科书。

《左传》以鲁国为正统,起于鲁隐公元年(722),结束于鲁哀公二十七年(468),基本同于《春秋》,在内容上增加了大量史实和传说,尤以战争故事写得精彩而闻名(如城濮之战、崤之战、邲之战、安革之战、鄢陵之战)。在写法上,发展了春秋笔法,不再以简略排比或个别字的褒贬来体现作者的思想倾向,而是通过对过程的生动叙述,人物言行举止的展开来体现其道德评价。在叙事中或叙事结束后直接引入议论,以“君子曰”、“君子是以知”、“孔子曰”等来对人物作出道德伦理评价。——这一点被后来的史学家司马迁借鉴使用。《左传》崇礼尚德,以礼之规范评判历史人物,为后来的史学家树立了范本,当然也为后来的散文家提供了一个极有价值的范式。

14 《谷梁传》

《谷梁传》是三部传述《春秋》的经典之一,由战国时鲁国人谷梁赤撰写。内容主要是解释《春秋》,阐发其大义。比较著名的注释版本有范宁注释本、杨士勋注释本、钟文烝注释本。“《春秋》贵义而不贵惠,信道而不信邪”——这是《谷梁传》对《春秋》的总体评价。传说孔子的弟子子夏将这部书的内容口头传给了谷梁赤,谷梁赤将其纪录下来。这部书用问答的方式解释了《春秋》。

15 《公羊传》

《公羊传》亦称《春秋公羊传》、《公羊春秋》,与《左传》、《谷梁传》一样,是专门传述《春秋》的典籍,起迄年代与《春秋》一致,即公元前722年至前481年。此书释史简略,着重阐释《春秋》所谓的“微言大义”,用问答的方式解经。

《公羊传》的作者是齐人公羊高,他受学于子夏,后来成为传《春秋》的三大家之一。

最初《公羊春秋》作为家学,只是口耳相传,至公羊高的玄孙公羊寿(汉景帝时人)方与齐人胡毋生(《汉书》作胡母生,复姓胡毋或胡母,名子都,生是“先生”之意)合作,将《春秋公羊传》“著于竹帛”。所以《公羊传》的作者,班固《汉书·艺文志》笼统地称之为“公羊子”,颜师古说是公羊高,《四库全书总目》则署作汉公羊寿,说法不一。

《公羊传》的体裁特点,是经传合并,传文逐句传述《春秋》经文的大义,与《左传》以记载史实为主不同。《公羊传》是今文经学的重要依据,历代今文经学家时常用它作为议论政治的工具。同时它还是研究至秦汉间儒家思想的重要资料。

后世注释《公羊传》的书籍主要有东汉何休撰《春秋公羊解诂》、唐朝徐彦作《公羊传疏》、清朝陈立撰《公羊义疏》等。

16 《荀子》

两千多年前的荀子思考到这样一个常人从来不去想的问题:人比一般动物本领大吗?不啊,论跑步人不如马,论负重人不如牛。人是比动物聪明,可是猴子也不傻呀?为什么人比动物高明那么多呢?

经过苦思冥想,荀子发现答案——人有组织性,能通过聚集产生合力。这种合力远远高于动物的个体或简单部落。但是人的合力需要通过文化来强化。有了经过强化的合力,人就不用再像动物那样使用单一智慧,或者用蛮力了。正是在这种思路之下,荀子提出了人类组织性的强化剂——礼制。

荀子之前,周公制定《周礼》,孔子提出“非礼勿听,非礼勿视”,孟子提出了礼义。荀子更进一步,把礼义规范化、制度化、程序化,增加了可操作性。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荀子决定了两千多年来中国人的生活样式。

荀子鄙夷武力霸权。他在《仲尼篇》中以问答的方式回答了为什么孔子的门徒耻于谈春秋五霸的问题。荀子说,齐桓公在做君主之前杀死了哥哥,他家族中的女子只有七人没有被他霸占,他一个人要花费齐国一半的赋税,对外侵略小国,占据了三十五国……“为什么这样的人却能让齐国富强起来?”回答很简单:就是因为他会用人,重用了管仲。只这一条足以抵消他所有的恶德。人们还要发问:“既然如此,孔子门下的人为什么要羞于谈论他呢?”荀子回答说:“是因为齐桓公不讲礼义,以奸诈取胜,属于小人得势。”

后来的中国,没有走齐桓公的霸权之路,走的是礼义之路。荀子成为对中国影响最大思想家之一。

那么礼是干什么的呢?

《荀子·礼论》说:“凡礼,事生,饰欢也。送死,饰哀也;祭祀,饰敬也;师旅,饰威也。”还说:“养人之欲,给人之求。”(《荀子·礼论》)

荀子认为乐是礼的一种,同样是一种“文”或“饰”:“夫乐者,乐也。……故人则不能不乐,乐则不能不形,形而不为导,则不能无乱。先王恶其乱也,故制雅颂之声以导之。”(《荀子·礼论》)

《荀子·儒效篇》说过这样的事情:孔子即将上任鲁国司寇,百姓闻知,卖羊的不敢在卖之前给羊饮水,卖牛的不敢漫天要价,打鱼的主动多分一些给有赡养老人义务的人……民风立即变得淳朴起来。这就是“养人之欲,给人之求”。

在荀子看来,礼的作用主要通过礼的形式体现出来。让人在仪节、仪式中保持一颗敬重心,这种敬重心贯穿从生到死的全过程,所以他强调人要“敬始慎终”。

荀子生活的时代,君王只讲武力,不讲仁义道德。显然,继续宣传孟子的人性善的学说,与现实太脱节,如果再像孔子那样奔走呼号地宣传克己复礼会遭遇对牛弹琴的尴尬。所以荀子提出人性恶的命题。“人性恶”与“人性本恶”有所不同,荀子是为建立克制恶的机制才说人性恶的。换言之,把机制建立在人性恶基础上更有说服力。所以他建立了礼制思想。荀子并不否定人性中有善这样一个事实,不过“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也就是说善是通过人为产生的,人不为,善不生。

荀子批评墨子“有见于齐,无见于畸”。若君主无权威于百姓齐一,那么政令就难以施行,国家必然陷于混乱。还批判墨子“蔽于用而不知文”。最后“尚俭弥贫”。这种犀利的批判为确立儒家正统起到决定性作用。

17 《黄帝内经》

《黄帝内经》是一部阐释生命的生理机制与自然规律之间关系的书,从生命学的角度确立了天人关系的理论基础。无论养生还是防病,人类都不可能离开自然。如果说西医是治病的,中医则是养生与防病的。一般认为《黄帝内经》反映的是黄老思想,其实这是一部儒道合一的国学著作,有志于国学研究的人不可不读。

18 《史记》

《史记》是中国第一部系统的纪传体史书,它有力地证明了中国有五千年文化史和文明史。《史记》以本纪序帝王,以世家记诸侯,以十表系时事,以八书详制度,以列传志人物,集人物、事件、时间、地点于一编,成为史家治史之极则。

《史记》给孔子以世家的地位,为后世孔子素王的地位打下牢固的基础。素王:有帝王之德而没有帝王之位的人。王充《论衡》:“然则孔子之《春秋》,素王之业也。”

《史记》的写作水平甚高,后世无出其右者。

《史记》作者虽有私憾而不失公正,虽用曲笔而不失磊落。《史记》堪称以德治史之典范。史由人记,人有私心,史却不应该有私心。如何解决这个矛盾?司马迁给出了解决办法:以德治史,纵有失真之处亦不至于偏宕。

《史记》虽为信史而又不唯信是从,列传以伯夷开首,充分反映了作者强烈的忠君爱国理念,这个理念贯穿其后两千多年的历史进程。

《史记》作者身处汉朝,敢于揭汉高祖的短,甚至敢于揭露汉武帝被李少君蒙骗的丑闻,堪为后世史家之师表。

同类推荐
  • 庄子(读好书系列)

    庄子(读好书系列)

    《庄子》又名《南华经》,是道家经文,是战国早期庄子及其后学所著,到了汉代道教出现以后,便尊之为《南华经》,且封庄子为南华真人。其书与《周易》《老子》合称“三玄”。庄子的文章,想象奇幻,构思巧妙,多彩的思想世界和文学意境,文笔汪洋恣肆,具有浪漫主义的艺术风格,瑰丽诡谲,意出尘外,乃先秦诸子文章的典范之作。庄子之语看似夸言万里,想象漫无边际,然皆有根基,重于史料议理。鲁迅先生说:“其文则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被誉为“钳揵九流,括囊百氏”。
  • 黑籍冤魂

    黑籍冤魂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难经(四库全书)

    难经(四库全书)

    中医理论著作。原名《黄帝八十一难经》,3卷。原题秦越人撰,但据考证,该书是一部托名之作。约成书于东汉以前(一说在秦汉之际)。该书以问难的形式,亦即假设问答,解释疑难的体例予以编纂,故名为《难经》。内容包括脉诊、经络、脏腑、阴阳、病因、病理、营卫、俞穴,针刺等基础理论,同时也列述了一些病证。该书以基础理论为主,结合部分临床医学,在基础理论中更以脉诊、脏腑、经脉、俞穴为重点。
  • 庄子

    庄子

    《庄子》是《老子》以来最重要的道家典籍,是传承和弘扬道家思想的第一经典。《庄子》一书,内容丰富、博大精深,它涉及到伦理、哲学、人生、政治、科学、艺术诸多方面。
  • 历代赋评注(宋金元卷)

    历代赋评注(宋金元卷)

    本书是目前篇幅最大的一部历代赋注评本。书中对入选作家的生平和作品的背景均作了介绍。第一卷开篇除以“总序”对赋的特质及其同汉语与中华文化的血肉关系、赋在中国和世界文学史上的地位作了概括论述之外,还在评注前撰文《赋体溯源与先秦赋概述》,以下各卷在评注前也都有“概述”,对该时期赋的主要作家、重要作品、创作成就和主要特色等有简略而精当的论述,以与书中的作者简介、各篇题解及品评形成点、线、面结合的关系,从而便于读者在阅读作品及评注过程中形成对该时期赋吏的整体认识。
热门推荐
  • 田园闲妃

    田园闲妃

    一个有着前世今生的梦,一个穿越古今奇幻心碎的梦,一个让自己不再平静淡泊的梦。(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九界为尊

    九界为尊

    一座神秘的塔,一座八角的祭坛,一个陌生的世界。原来一切不是偶然,是命运。维系着无尽岁月的命运。
  • 控卫妖星

    控卫妖星

    【不喜欢NCAA的朋友们可以先收藏,等到NBA的时候直接跳入NBA卷就行】这是一个很有天赋的小子,在NBA闯荡的故事。鬼魅的突破,飘逸的传球,神奇的绝杀,控卫妖星,传奇开始。这里有惊天动地的交易,激情四溢的比赛,搞笑的外号,更衣室的趣闻。PS:本书每天1~2更,更新在下午或者晚上,加更的话会在晚上,欢迎加入本书QQ群,灰爪101057458(已满),狼牙111399890(新建)
  • 暴少霸爱

    暴少霸爱

    新婚之夜,凤烛摇曳;新房之内,却独独她这个新嫁娘,静静的坐在床沿。新婚夫君,子时进房,却只是冷冷的丢下一句,“是你自找的,就别怨我这般待你。”而后,摔门离去。自掀盖头,何妨?独守空房,何妨?有夫妻之名,而无夫妻之实,又何妨?他有他深爱呵护的表妹,而她亦有她怡然自得的生存方式;这般,两厢过着互不干涉的日子,岂不乐哉?可又为何,总是无故找她茬呢?难道,她就这般的碍他眼?难道,他就非得逼她离开蔺府不成?
  • 护肤小窍门

    护肤小窍门

    三类肌肤的粗大毛孔应对方案毛孔粗大的问题困扰着很多人,原本光洁的肌肤因为显眼的毛孔而破坏了整体的美感。
  • 邪帝破天

    邪帝破天

    序言天穹大陆,一片血雨腥风的天地。看主角如何在神秘莫测的天穹大陆驰骋纵横?如何翻云覆雨?如何成帝破天!!!天穹大陆危机与机遇并存,实力与地位相关,生与死一线相隔,看主角如何混的风生水起,纵横天下!!!天穹大陆红粉佳人,倾城倾国,看主角如何收入后宫,如何为红颜伏尸万里,如何执众美之手,一同踏上道之巅峰!!!一路伏尸,只因踏上道之征途;尸山海骨,只为征服道之巅峰。红粉佳人,却是因心中那放纵的爱;逍遥天地,仅是为心中那醉人的情!主角一身邪气,是邪魅的化身,是正义的代表,也是恶魔的使者!!!且看我邪帝如何破天!!!
  • 道之道之灵异村庄

    道之道之灵异村庄

    我是一个孤儿,跟着师傅学了几年道术,不久师傅死了,我来到了一个村庄,一个灵异村庄。村庄中的厉鬼,三鬼兄弟,丧尸群和六凶尸,出村后,和赵执真人一齐探险,中途遇到了一片棺材雨,也因此拿到了金色宝剑,知道了三神器,而有着冰甲虫的塘底又有着另外的两件神器和三神兽。虽说回到了灵异村庄,但是遇到了人变尸和诡异的村民,后来丢人又丢物,也是因此和会道术的钱卢去了鬼屋,大战了厉魂尸。后来才知道,这一切原来都是紫氏家族二儿子的计谋,面对着老妖魔封印的减弱,我们到底该怎么办?---小说讨论群:480510895
  • 丹武天途

    丹武天途

    一颗丹药便可能让一个资质极差的武者洗髓伐经,变成天赋秉义,一颗丹药便可以让一个武者突破现有的瓶颈,达到更高的层次……他们不仅能够炼制出各种各样武者梦寐以求的丹药,本身更是强大的武者。丹士曾经辉煌过,但是那只是曾经,没落的丹士已经沦为了武者的附庸。夏禹,因为不能习武立志要成为最强大的丹士……本书已签约,请放心收藏。
  • 蛇王选后

    蛇王选后

    她叫作苏贝贝,名字已经又输又背了,她的人生却也是跟她的名字一样“背”!天啊,她只不过是喜欢享受从雪山高处急速滑下的飞跃感而已,用得着一飞就飞到一个不知道何年何月何日的古国去吗?“啊——救命啊——”苏贝贝在坠落中尖声嘶喊。“咦?我竟然没死!哇,这山崖底的地面好软也,咦?温温的……”苏贝贝有点开心地坐起来,伸手摸索着有温度的地面。然而,当她擦亮眼睛看清楚的时候——“蛇……我竟然坐在一条巨蛇的身上,啊……”两眼一翻,她很没志气地晕倒过去,失去意识前,她后知觉地想到——为何蛇的身体是温的,蛇不是冷血动物吗?她不过穿越后不小心砸到这蛇王的真身而已,便倒霉让他缠上,他要选后关她啥事,为何也要她掺和,他阴险狡诈,她才不要!
  • 三生三世曰:狐归

    三生三世曰:狐归

    地府的轮回时要钱的,奈何上得下不得。犹记得那黄泉路上的鲜衣怒马,可惜一切皆成了空。轮回转世丢掉了那一袭青衣。孤倾九一直想不明白那月下独舞的精灵少女怎么会和自己有了关系?六界战乱谁是谁非,既然容不了我,那我就刺剑百柄了却了那人间情缘。两羽飞过泰山颠,一世魔主压九天,是谁带着亡灵腐湖冲击了鬼界,又是谁雪夜独自画着凄凉………这与我一代妖狐何干?哼唧,简介很乱,我自己也没明白,只是想告诉大家很狗血很暴力就对了,么么哒~~看与不看大家把握,作者就素个懒人,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