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311100000019

第19章 几代军人的梦想(5)

电影散场后,孔繁友摸摸放在火墙上的两个肉包子还热着,心里有些得意。看看时间还早,就跑到营部广播室找信阳同乡尹家国闲聊,说着笑着等金成下班回来吃包子。不到半个小时,听说卫生所抬回来一个伤亡人员是河南兵,俩人跑到跟前一看,孔繁友“哇”的一声哭了起来。

“金成,我在等着你回来吃肉包子哩!”在场的几个人都泪如泉涌。

十几个本县的战友听说后都跑过去了。由于当兵才一年时间,不少战友还不认识金成。在现场的战友介绍事故经过时说:金成要不是替大家干活就死不了,他真的不该死!其实,在那个年代,那个环境,作为一个热血青年,往往是一种很朴素的感情思维,他想到的也就是干点活儿,大家累了休息一会儿,趁这个空儿自己干几下。在当时,不论是闫金成、李金成或是王金成都不曾会想到“该死”与“不该死”的问题。人死皆偶然!

关角隧道从复工到贯通的1977年12月底,发生各类工程作业事故六十起,夺去了十七位战友的宝贵生命,五十三人受伤致残。

我们连后来又死了两个同志。一个是1977年的贵州兵,叫丁福书,他也是第一套军装还没有穿旧就牺牲了。他是在装石砟时,用铁锹去捅一块卡在装载机上的石头,用力过猛,脚下滑倒,被自己撬动的石头滑落砸伤,抢救了一个晚上也没能挽救住那个年轻的生命。

另一个也是1977年兵,叫孟光明,安徽人,他不是牺牲在隧道以内,是倒在了空旷辽阔的草原上。这个小伙子原来是炊事班的炊事员。胖胖的脸、大大的眼,处处透着精明和热情,既勤快又诚实,很得领导好评。由于表现优秀,我特意向指导员推荐他到排下锻炼,不幸的是任副班长没几天就牺牲了。

那是关角隧道贯通后的1978年10月,连队全部投入人工道砟生产。13日那天临近中午放炮时,孟光明一时糊涂,没有按规定向两翼躲避,而是顺着炮眼冲击的方向跑。在跑了有五六百米时,他与另一位战友认为已超出危险距离,趴到一条自然泄水沟内躲避。炮响完以后,另一个战士起来了,他却再没有爬起来。一块小鸡蛋大的碎石正击中他的后脑勺,石块有一半钻进了头颅,当即就停止了呼吸。那年他十九岁。

人的生命有时就这样脆弱!而且脆弱得这样不可思议!

隧道施工最危险的时期过去了,死人的事应该是不能再发生了,它又这样简简单单地发生了。非常聪明的小伙子,躲炮这样的简单常识他一定知道,这一次却鬼使神差地违背规定顺着炮眼的方向跑。平时在开阔地带放炮,严格控制放大炮,千方百计减少对草原生态的破坏,防止空旷草原上有游牧民走动,所以,一般放炮的石子飞出距离都控制在二三百米以内,而那天小炮炸出的碎石竟飞了五六百米。事后人们往回走三百米也没见到落下一颗石子、石砟,唯有这一块石子像长着眼睛,不偏不邪地正打在小伙子的后脑勺上。事后我们都在反思这件事:人的生命是宝贵的,但人的生命也是很脆弱的,关键时候,一旦理智不清,什么意想不到的后果都有可能发生。人生有多少不幸都不能视为不幸,真正称为不幸的就是这样稀里糊涂地葬送掉宝贵生命。所以,我们活着的人要多思有幸、多想庆幸、多寻高兴,在庆幸和高兴时要理智、要理性,要善待生者、善待生命、善待社会、善待历史和明天。

在我们团从青海天峻移防到陕西渭南市后的1983年10月,我陪同时任政委的吴风仪重回高原故地参加天峻县烈士陵园竣工典礼。那天是草原上少有的好天气,寒风不扬,秋意浓浓,我们在吴政委的带领下,怀着沉痛的心情走进新完工的烈士陵园。

那天上午,我流着泪在每个坟堆前都站了一会儿。在我们连牺牲的四位同志(除前面提到的三人外,还有1976年的河北兵诸万忠,到连队不到一星期就被砸伤致死。除他的几个老乡外,全连同志没有人记住他的音容笑貌)和我的两个郏县老乡(大部队离开天峻县以后,郏县籍战友叶建庄在木里煤矿执行任务时因煤层垮塌被砸死)的墓前,我无法控制内心的悲痛,禁不住热泪横流,失声痛哭。死者长已矣,生者常戚戚。

长眠在陵园里的铁道兵战友,有个别是友邻46团、48团的,其余三十八名全部为47团的官兵,更具体说大部分是死于关角隧道施工和为隧道施工而配合服务的相关人员。墓碑仅有牺牲者姓名,没有基本情况介绍,如不是战友、同乡,定不知逝者何人、何故、何时、何方。逝者已逝,谁人悲伤?!

没有鲜花,没有翠柏,只有悲凉和死亡。几十个小小的土丘及土丘前简单而粗陋的水泥碑簇拥着新落成的铁道兵牺牲战友的纪念碑,寂寞地俯视着枯黄稀疏的无名杂草,注视着苍苍茫茫的关角山,遗憾地遥望着远去的天路、飞驶的列车……

7.挑战与机遇

铁道兵常年工作生活在崇山峻岭、荒无人烟的穷乡僻壤、大漠戈壁,往往是抬着设备、扛着行李、跋山涉水安家,而铁路修好后,可能不曾坐一次自己修的铁路上的火车就匆匆忙忙地奔赴新的铁路施工现场。黄荣森创作的《铁道兵之歌》“离别天山千里雪,但见东海万顷浪;才听塞外牛羊叫,又闻江南稻花香……”是铁道兵生活的真实写照,叶剑英元帅的“逢山凿路,遇水架桥,铁道兵前无险阻;风餐露宿,沐雨栉风,铁道兵前无困难”,是对铁道兵这支钢铁部队和这支部队广大指战员的高度赞扬。艰苦的生活环境,繁重的施工任务锻炼了人、摧残了人,也检验了人。当时在部队中流传一句俗话:当铁道兵是“路走对了门进错了”。卫国戍边,扛枪打仗,怀着一腔热血,满腔热情,进入解放军这所“大学校”,选择无疑是正确的。到部队以后,既不扛枪,也不戍边,而是“志在四方”施工修路,形成了对青年人理想信念的挑战。通过以共产主义理想和革命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绝大多数同志都在考验和挑战中走向了坚强,走向了无畏,走向了成熟。虽然也有个别人在初战中就败走,那毕竟是极个别,属于另类。

我在这个挑战过程中,应该是胜利者。我对自己选择当兵这条路无怨无悔。一开始思想上就有当兵就是受锻炼、当兵就是吃苦的准备,就有“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决心和志愿。“走什么路”是自己的选择,“进什么门”不由自己。选择了当兵的路就不后悔。进了铁道兵的门,进了连队的门,进了炊事班的门,也没有什么可埋怨的,至少不能怨天尤人。政治教育课讲“工作没有贵贱之分”,我的理解是不管干啥,能干好就中,无志不立,无勤不成,关键在自己。所以,也算经受住了首战的考验,心里一直很平静、很坦然。

要面对的第二个挑战就是在风雪高原上对生存环境的挑战,对艰苦生活的挑战。部队在高寒、缺氧、荒凉的戈壁雪域施工,“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白天兵看兵,晚上看星星”,“海带皮,压缩菜,馍似牛粪水不开”……自然环境恶劣、物质生活单调、精神文化生活贫乏枯燥,对一个热血青年、一个生龙活虎的年轻人的挑战也是非常残酷、非常严峻的。

当兵的前几个月,面对这个严峻挑战,我没有气馁、没有畏惧,而是以乐观的态度积极面对,努力适应。在这个层面的挑战中,天气寒冷配备有御寒装备,生活艰苦完全是自我感受。部队主食是大米白面随便吃,副食品虽然单调一些,咋也比家里丰富。司务长要求炊事班带头吃剩馍头,我主动吃、自觉吃,标粉面馍头总比红薯面馍好吃。排下的同志一上工地就是十个八个小时的苦、险、累、冷,炊事班的什么活都比他们轻松,比他们自在。对此我有很多的满足和欣慰,没有感到多少痛苦,没有觉得吃亏,甚至没有觉得有什么不好,反而觉得自己的意志和精神都经受了历练,得到了充实,为自己的军旅生涯获得了一份“奠基礼”。

同类推荐
  • 梦醒与嬗变

    梦醒与嬗变

    百年对中国人来说是一个相当悠远的时间区限,讳言说死,而称“百年之后”,祝愿婚姻久长说“百年好和”。百年是绝大多数中国人活不到的年限,所谓“人生不满百”,“人生七十古来稀”,所以百年也就成了时间久远的代名词。一件事情过了一百年,即使在节奏很慢的古代,也算是有历史的了,而一个事件过了一百年还会让人想起它,仅仅这年限就足以证明这个事件意义不同寻常。时间已经过去了一百年,我们今天的改革的性质与当年的戊戌维新已毫无共同之处,但是,在当年改革者的足迹中,我们仍然可以得到不少教益。比较起来,近代史上任何一个重大事件都没有像戊戌事件那样离我们今天的事业那样近。
  • 唐宋八大家(第3册)

    唐宋八大家(第3册)

    “唐宋八大家”的古文作品,代表着唐宋散文的最高成就。他们的作品在许多方面给现、当代散文写作以深远的影响。本着推陈出新,弘扬传统之宗旨,编者精选了八位大家的著名篇章合做而成《唐宋八大家》一书,希望读者面对纷繁复杂,文字艰深的古书之苦,能够直面中国古代文化之精华,一边学习,一边就可以运用。
  • 人间百味(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人间百味(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从喧嚣中缓缓走来,如一位许久不见的好友,收拾了一路趣闻,满载着一眼美景,静静地与你分享。靠近它,你会忘记白日里琐碎的工作,沉溺于片刻的宁谧。靠近它,你也会忘却烦恼,还心灵一片晴朗。一个人在其一生中,阅读一些立意深远、具有丰富哲学思考的散文,不仅可以开阔视野,重新认识历史、社会、人生和自然,获得思想上的盎然新意,而且还可以学习中外散文名家高超而成熟的创作技巧。
  • 唐宋词的魅力:基于古典诗词曲之比较研究

    唐宋词的魅力:基于古典诗词曲之比较研究

    以唐宋词为审美观照,从中国古典诗、 词、曲中选取大量的名篇佳作,通过比较研究,着重论述了唐宋词人的创作 心态、审美情趣和个性特征,深入探析优秀词作的内容题材、情感基调、艺术境界、语言风格,以及词坛上出现的不同于诗、文领域的奇特现象和词体 的演变过程,是唐宋词研究的一部力作。在研究过程中,作者把社会学、文化学、美学、文学理论与创作实践有机结合起来,结合宏观考察与微观探索,揭示了唐宋词独有的艺术特征和美感特质。
  • 当代报告文学流变论

    当代报告文学流变论

    报告文学的崛起,是新时期最为突出的文学现象之一。本书作者一直处于新时期文学活动的中心,对报告文学的潮起潮落及其流变有着直接的参与和体验。这里所汇集的论文,是作者多年来研究报告文学的成果。文章对许多优秀作家作品的实证研究和理论探讨方面的成绩,是当前文坛较为突出的。报告文学仍然是一种需要人们再认识,再实践的新型文体,此前相关的理论著作极少。这本书的出版,有助于人们了解认识报告文学,并对报告文学的理论建设有所补益。
热门推荐
  • 邪王的贴身冷婢

    邪王的贴身冷婢

    上一世,她是博士生,整日埋头办公桌,猝死无人知。重活一世,上天安排她做一名王府丫鬟,那便安然处之,静观其变,然而,谁能告诉她,为何是贴身丫鬟!“你过来,你说你要如何替我分担?”夜深人静,某王爷盯着小丫鬟干瘪的身材幽幽的说道。某丫鬟急急道:“王爷,奴婢不是这个意思。”“哦,那你是何意?”某丫鬟急中生智,语不惊人死不休:“三个臭皮匠,顶的诸葛亮,王爷可以多寻觅能人异士为您出谋划策!”本以为做好分内之事便可,可是这样的王爷与传说中的不一样啊,十年朝夕相对,至此,丢了一颗心。若今生未曾相见,便不会心生爱恋,若今生未曾相伴,便不会彼此相欠,若今生未曾相误,便不会彼此相负。【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拳行天下

    拳行天下

    他的一家以杂耍杂技为生,猴子和一条藏獒的表演引起日本浪人的注意,一路尾随,引发一波又一波的争斗。最后,一家五口中,父母姐弟四人惨死在日本浪人的枪口之下。主人公拜五台山住持为师,立志学好武功报仇雪恨。三年后武艺学成,从此“拳行天下”。
  • 面耳手足自诊自查自疗

    面耳手足自诊自查自疗

    不起眼的小病如果不能及时发现、治疗就会发展成大病甚至重病,影响身体健康。本书从面、耳、手、足四个方面介绍了身体在患病的时候如何向我们发出信号,让读者随时了解自己身体所发生的变化,了解了这些就可以防微杜渐,将疾病扼杀在萌芽状态。
  • 春天未到,丫头不许出墙

    春天未到,丫头不许出墙

    她,NG年仅18岁的天才总裁,自幼丧父死母,传说她长得奇丑无比,传说见过她的人只有国际首席医师水晶和NG的总经理花锦,传说她仅用一个月的时间让濒临破产的NG起死回生,总之她----南宫幻冉就是商业至尊无上的神话。他,凌暗哲。名震全球四大家族未来继承人,身份高贵、容颜绝世因一直不近女色而被误认为有“同志”倾向,18岁仍是处男,悲哉!谁料本应是平行线的两人回因一个意外就读在同一所学校且成为同桌,彼此擦出爱情的火花,岂料阴谋诡计天天来访,靠,叔能忍婶不能忍,跟本总裁抢男人去死!
  • 重生之纵横七届

    重生之纵横七届

    一个都市混混在一次黑道火拼中不幸身亡,被一个法宝残魂把灵魂带离了地球。经过三十年的努力终于把灵魂修炼到可以带着记忆重新轮回,轮回之后凭着坚强的毅力努力的修炼走上了纵横七届的大道
  • 废渣妃子痞子王

    废渣妃子痞子王

    凤逆天下,正义与邪,谁又分得清?是羽化成仙,还是堕落成魔,全在一念之间。洪荒之力终究难以控制.......
  • exo之咒文咒

    exo之咒文咒

    (这部书从12人刚刚出道开始写的)“跟我们回去”沐雪琦“我们想想”EXO12人“想什么想,快点,再不回去我就咬你”沐雪琦霸气的说,EXO12人异口同声的说“走,我们去收拾行李”
  • 无赖老婆恋上傲娇贵公子

    无赖老婆恋上傲娇贵公子

    他是Ligh集团t的创始人,黑白两道通吃,暗地的身份是杀手界的第一把手,拥有用意念可以控制一切的异能,商界的新起之秀,有多重身份的他唯独认不清自己的心。她是娱乐圈红极一时的明星。一次酒宴,他强吻她,嘴唇相贴心脏传来的酥麻感被他忽视,接下暗杀任务,一亿美元杀了她。一年后,他25岁生日的时候,接到一份神秘礼物。
  • 天使转身是魔鬼

    天使转身是魔鬼

    天使转身只为等她转世他,本是一个人类,一个普通的人类。因恨成为天使,灭却世间的恨。却因爱,成为魔鬼传说中的八翼天使,一个永恒不变悲泣轮回
  • 惹火宝贝:腹黑老公难自控

    惹火宝贝:腹黑老公难自控

    一次意外,他惹到了这个腹黑邪魅的集团继承人,本来以为会死的很惨,结果……“做我的女人!”“我要娶皇沫沫为妻!”“我的女人,谁敢碰!”他护她如宝,将她宠上天……她渐渐的被这个霸道的男人吸引,然而就在她要倾心相待时,突然发现,自己原来不过是个替身而已……“宇文靖擎,我和那个女人,你选谁?”皇沫沫拿了一把水果刀,一拍桌子大喊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