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310300000012

第12章 诸葛亮的理想主义

魏烈祖明皇帝太和二年(公元228年)

谡违亮节度,举措烦扰,舍水上山,不下据城。张郃绝其汲道,击,大破之,士卒离散。亮进无所据,乃拔西县千余家还汉中。收谡下狱,杀之。亮自临祭,为之流涕,抚其遗孤,恩若平生。蒋琬谓亮曰:“昔楚杀得臣,文公喜可知也。天下未定而戮智计之士,岂不惜乎!”亮流涕曰:“孙武所以能制胜于天下者,用法明也;是以扬干乱法,魏绛戮其仆。四海分裂,兵交方始,若复废法,何用讨贼邪!”

诸葛亮首次伐魏,战略上的隐蔽性极强,把魏国上下着实吓了一大跳。这就和今天我们听说墨西哥攻打美国差不多,属于一个高级别的意外。

毛主席说:“弱国能够打败强国,小国能够打败大国。”但这是有前提条件的,就是“小国人民只要敢于起来斗争,敢于拿起武器,掌握自己国家的命运,就一定能够战胜大国的侵略。”注意,老人家再牛也没有牛到小国可以进攻大国、弱国可以侵略强国的境界。

如果是边境骚扰,抢劫性质的,这个不仅不出我们的经验范畴,也不出曹魏君臣的认知。秦汉以来,北面的游牧民族没少骚扰中原,但诸葛亮的架势绝对不是骚扰一下,而是有战略目标、有物质准备的侵略。站在蜀汉的立场叫讨伐,站在曹魏的立场叫入寇。

以综合国力相比,蜀、吴占十之三四,魏国占十之六七,在生产力基本相当的农业社会,GDP基本上和人口总数成正比;在冷兵器时代,战争资源也基本上和人口资源成正比。所以要按孙子兵法或者其他高人的兵法,诸葛亮这样做是违反常识和常规的。

后来孙吴针对曹魏的战争,其实就很像匈奴对汉帝国的打劫一样。孙吴在江北的军队,瞅准机会就北犯魏境,抢粮抢钱抢女人——严格地说没钱可抢,因为曹丕在很长时间废除了货币。诸葛亮打的是恢复汉室的旗号,不会以掠夺物资为目的,况且他即使掠夺了也没办法运回蜀中,以关中到蜀中的交通条件,物流成本太高了,抢粮还不如自己屯田种粮划算。而孙权在江淮间则不同,抢到粮食物资就可以省下从江南运输过来,他们在江北距魏国的产粮区很近,而且水网纵横运输方便。

诸葛亮以小犯大、以弱击强本来就很让人意外,加上他开宗明义宣称战争的目的是恢复汉室,是要把曹魏反动派彻底消灭光,这个就更让他的敌人惊诧了。而且他这次是从街亭出兵,街亭在今天的甘肃省秦安县东北,街亭以西还有没有曹魏的驻军?如果没有,那就是抄底反攻;如果有,估计也是小股,诸葛亮就是准备切一块以后再抄底反攻。总之,摆开的是一副全面的长期的战争态势。如果按魏延的思路,直扑长安,抢劫一把后再从原路退回,曹方反而不会那么不可思议。

从这个角度看,诸葛亮这样做确实有些疯狂。诸葛亮有句名言大家都知道,不少同学把它抄在日记本上,贴在寝室的墙上,以激励自己成为一个很牛的人。这句名言就是:“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所以说诸葛亮发疯是会让很多人惊倒的,可以讲是惊雷一个。但是,疯狂是理想主义的并发症,理想主义和疯狂其实就是一个硬币的两面。疯狂的理想主义分子并不都是呈歇斯底里状态,也有很多是温文尔雅、文质彬彬,但这并不妨碍他们内心好战,动辄挑衅强邻。

蜀国入寇在魏国引起一番恐慌,如果洛阳有股市的话,大盘至少狂泻1500点(照目前上证指数2900点的水平)。但是,只要准确的信息代替了谣言和传闻,魏国的股民听说诸葛亮费了老鼻子劲在一个从来没有听说的小地方启衅,说不定股指就会反弹涨起来,这样一场不可能失败的战争说不定反而会刺激魏国的经济。

魏国散骑常侍孙资有一番议论,应该说讲透了当时的形势。孙资说,“察蜀贼栖于山岩,视吴虏窜于江湖”,我们魏国从武帝(曹操)时就已经“不责将士之力,不争一朝之忿”,而采取“见胜而战,知难而退”的策略。因为要进军蜀国、遏制东吴,没有十五六万人是不行的,而且要“天下骚动,费力广大”。反过来,对于吴蜀的进攻,我们魏国只要派大将“据诸要险,威足以震慑强寇,镇静疆场,将士虎睡,百姓无事。数年之间,中国日盛,吴、蜀二虏必自罢敝”。

孙资所以劝曹叡:咱们不用坚持“将士虎睡”五十年不动摇,只要有十来年不动摇,我们统一祖国的大业就会完成了。

曹叡能不能深刻理解这个策略不知道,但是司马懿是深刻理解了,而且作为家传的秘诀一代一代传下去了。

吴蜀两国只要内政修明不胡折腾,加上地理优势可以和魏国打个平手。魏国有所谓大国禀赋,只要一边把自己的事情办好,也不能乱折腾;一边等着对手犯错误,就会有统一的机会。我们知道,在专制体制下,政治黑暗胡乱折腾是一件高概率的事情,是很容易等到的。

相信蜀国内部对诸葛亮挑起战争认同的不多,反对的不少,孔明哥哥是顶着巨大的压力出征的。伟大的理想往往在一开始就会受到挫折,街亭一役,等于给蜀军一个盖帽,不仅是丢分这么简单,关键是把士气打落了许多。当年项羽封在关中的三个王,有一个能如张郃这般能打,刘邦也一样会被盖帽的。

曹操是丞相,诸葛亮也是丞相。曹操吃了败仗,会奖励反对派,会自我解嘲;诸葛亮就不行了,他要反复自责,他要牺牲一个小兄弟,这样才能堵住各方面的批评。胸襟心态,两位丞相还是很有些差距的。

同类推荐
  • 皇室爱情之风铃摇

    皇室爱情之风铃摇

    三个不同身份不同地位的男人,三份用生命去演绎的至真至纯的爱,面对这样截然不同的三份情,她究竟该如何选择。
  • 南宋海上风云

    南宋海上风云

    1206,南宋开禧二年,宋平章军国事韩侂胄,发动开禧北伐,试图收复汴京开封,结果华丽丽地蜚剧。从此,已经平静几十年的金宋两国,再也无法平静。1206,在一个来自现代小人物的影响下,流球鸡笼,出现了一个不一样的国家,从此开始了不一样的历史……
  • 极品马匪

    极品马匪

    文能提笔安天下(舌战大儒群臣)武能上马定乾坤(匪战世家鞑虏)
  • 拐到小公主

    拐到小公主

    王通对一神秘女子一见钟情,孰知这女子竟是当今公主。王通对这梦中情人念念不忘,誓要抱得美人归。只是想要拐到公主又岂是那么容易的?必先要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验其真心……于是,便开始了一场追美之行……
  • 穿越三国之龙霸天下

    穿越三国之龙霸天下

    东汉末年分三国,天下谁主沉浮?群雄并起,却有着刘青龙这个奇葩。他武功奇差,智力一般,却能料敌先机决胜千里之外,只因他来自21世纪!杀刘备,他冒充中山靖王之后招兵买马;灭袁绍,他实力大涨与曹孙三分天下……看前世的无为青年,今生如何一统天下!
热门推荐
  • 自然情景的故事(中华典故故事全集)

    自然情景的故事(中华典故故事全集)

    成语是表示一般概念的固定词组或句子。任何一种语言都有成语,但与其他语言相比,汉语中的成语不仅数量多,而且历史更悠久、运用更广泛、地位更突出,民族文化的特征也更鲜明。它们大多是从古代的寓言、历史事件、古代诗文和当时的口语中产生的。虽然年代久远,但不少成语至今仍有着极强的生命力。因为它们言简意赅,生动形象,富有表现力,只用简单的几个字就能表现出丰富而深刻的内容。
  • 盛世狂妃嫡女无害

    盛世狂妃嫡女无害

    家门巨变,唤醒前世记忆;一朝穿越,国防部顶级特工成了无才无貌无德的相府二小姐。前世她已经经历了太多的枪林弹雨,这辈子她并不追求什么轰轰烈烈的爱情,只求一世平安度过。奈何,家人刁难、娘早死爹不疼、渣男纠缠......十年隐忍,且看她一鸣惊人!废柴蜕变,但观正室嫡女崛起之路!家人刁难,那就秀眉一挑,比腹黑,看谁玩的过谁!爹爹不疼,她白素自不缺人爱,少了一个又何妨?!渣男纠缠,凤眼轻佻,先揍一顿再说话!楚萧,本王这一生有素素便够了。本王就爱宠这女人,还就真宠上瘾了,有何不可?何铭昔,白素?本王看你倒是像盛世红莲,妖冶魅惑。素素,你走吧,最好别再回来了,我能放开你一次,但不保证能放开你第二次
  • 极圣通天血路

    极圣通天血路

    被魔族的厉阳入侵体内,三年后终于奇迹般的苏醒,而随后这个消息被白虎卫知道,屡次遭遇追杀,在重重的困难中,修炼各种法诀,一步步成就霸业。
  • A Miscellany of Men

    A Miscellany of Men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易天换命

    易天换命

    首先呢,这是一本多元素融合在一起的书,都市、仙侠、爱情等等,不过剧情方面绝对是相结合的,不会出现胡扯的画面,每个设置都有他存在的意义。其次呢,有些地方挖坑太深,让读者看的有点摸不着头脑,我想说的是,继续看下去,然后你你会有一种恍然大悟的感觉。因生活所迫跟随同伴盗墓,却不想堕入已故强者布置千年的陷阱。阴阳融汇,窥地府之秘。功法诡异,成天下公敌。阴阳师、驱魔师、相术师,谁踏谁骨证仙道。任他成佛成仙!我自一面旗帜,一张巧嘴,两本书,周游花丛,混迹都市。
  • 弃妇

    弃妇

    离异、丧父、破产,流落街头,当真相浮出水面,幕后推手竟是她最深爱的人!以身体为代价,她与另一男子订下终身契约,再次相见,她笑着问:简季珞,欠你的,我用家破人亡来还。而欠我的,你又如何来偿?
  • 末声录

    末声录

    腊月三十,全家被屠杀,他却活了下来,计划着之后的复仇之路
  • 逍遥雷神

    逍遥雷神

    万年来,为何只存在八位玄神!万年来,八位玄神早已陨落,只留下了八件神器。万年后,少年偶得神器,开始了别开生面的旅行。
  • 道中人

    道中人

    混沌啊,每当你过后剩下了什么,就算是至强也无法超脱纪元的存在,就所共知而言,唯一的存在是那泛着苍凉质感的铁片,但它也早已没有了温度,苦于寻找答案,苦于超脱,只为另一个纪元存在的她,似乎是故意留下的生机,可术清一还是如此执着,执仙界之女之手,了了此生,追逐至强之路,为得一面相逢,哪怕仅只一瞬,,,,,
  • 晚清非典型政治研究

    晚清非典型政治研究

    本书直击晚清官场的腐败和堕落,揭露整个晚清社会的溃败。晚清官场是中国封建社会腐败政治最具代表性的典型,充斥着太多的肮脏、卑鄙、龌龊与争斗。晚清官场也是一个政治智慧与政治糟粕泥沙俱下的地方。在晚清,凡是想做大事,或者做成大事,或者说官做得特别成功的人……他们是如何在这样非典型的政治生态中生存下来并攫取话语权的呢?《晚清非典型政治研究》从“谋官路径”、“做官秘诀”、“保官之道”三个方面详细地讲述了晚清政治运作、政治智慧和官场潜规则,也揭示了晚清帝国灭亡的根本原因和教训,实为当下政治的殷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