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309200000012

第12章 璀璨的红星-雷霆(2)

小田忽然问刘瑞:“不知道车上什么部件的弹子和离合器弹子一样?”刘瑞是个老驾驶员,又当过修理工,略一思量,便说:“方向盘弹子可能一样!”小田一拍大腿:“有了!何不拿来代替!”于是,跳出驾驶室,连夜步行赶回停车场。拆下停驶车的方向盘弹子一看,规格一模一样,便连夜安装上去,不仅使32号车继续行驶,而且使停在车场的几辆车也“复活”了。当太阳从天山雪峰上跃起的时候,32号车满载着代水泥向工地奔驰了。

在火红的修渠工地上,有一个铁工排。铁工排的战士们,担负着修渠工具的制作和修理任务。当时,许多铁器工具都无处购买,全靠自己制作,诸如铁锨、圆锹、马掌、铁钉等。在几棵大树下,盘起了火炉,日日夜夜,炉火熊熊,铁锤叮当。战士们从连队调来时,没有一个会掌钳的,只有几个抡过大锤的下手。经过一年多的锻炼,他们学会了打铁技术,保证了修渠工地各种铁器的供应和修理,并且以集体的智慧,克服了原材料缺乏的困难。掌钳的战士王偕学、王守祥、尹忠信、石守孝,一年前连大锤都抡不好,打不稳。现在,已成为熟练的锻工,不仅能完成制造任务,还改进技术、节省原料,提高功效。为了迎接红星渠提前开闸放水,他们把原定7月30日完成的任务7月10日就完成了,并且增产了147把圆锹,120把方锹和100多副马掌。他们说:“我们是战士,就要有战斗的作风!”

在“红五月”竞赛中,他们把每炉每天打圆锹39把,提高到85把;每炉每天打方铣4把,提高到8把;每炉每天打马掌17副,提高到27副。当时,铁工排所有的原料来源,就是一些废弃汽车的大梁、车帮和翼子板。战士们深知这些材料的宝贵,想尽办法节省着用。原来一个破车帮,只能裁18把圆锹。经过朱培思、郭孝池反复研究,采用“头顶头、肩并肩、缝贴缝”的裁料法,一个车帮可以裁22把圆锹。打方铣的原料是汽车钢圈,原来采用热裁法,既费煤又费工。陈兴贵和吴鸿才建议用冷裁法,既省工又省煤,节约了大量煤炭和劳力。

为了加速红星渠的修筑,运输力的不足是最大的矛盾,汽车很少,而且车况极差,如果只依靠汽车运输,势必延误工程进度。指挥部决定:为了保证工程提前完成,汽车、马车、独轮车、人背肩扛一齐上。战士们发扬战争年代徒步行军时的光荣传统,组成独轮车队,像在战争年代支前一样,车前插着小红旗,吱吱扭扭,推着石头,从天山脚下推往铺渠工地。最艰苦最劳累的是用背架背石头的战士们,他们冒着酷暑炎热,背着沉重的石块,凭着一副铁肩膀和一双铁脚板,每天行路几十里,有的脚上打满血泡,有的肩膀被磨肿,甚至有的累得吐血,都坚持不下火线。他们说:“累死累活,流血流汗,也要坚持到水渠开闸放水!”有一次,哈密城郊的维吾尔族农民,赶着马车牛车,满载着葡萄瓜果,来水渠工地慰问修渠部队。他们在同战士们联欢时,发现战士们满手满脚的血泡,磨红磨肿的双肩;看到战士们穿着被汗水、风沙侵蚀得破烂不堪的衣服和疲劳不堪的面容,感动得落泪,连连赞叹:“太苦了!太苦了!”老乡长招呼乡亲们把慰问品卸下来,用马车和牛车在工地上帮战士们运石头,一直运到深夜以后,才离开工地。白发长须的老乡长,握着战士们的手说:“我们维吾尔族人,世世代代都忘不了你们的功劳!”

红星渠工程要用块石和水泥铺砌,技术要求很高,修渠的指战员们,大都来自农村,文化程度不高,缺乏科学技术知识,大部分战士过去连洋灰(水泥)都没有见过,何况如何使用呢!开始铺砌水渠时,技术人员要求什么坡度呀,断面呀,水泥的稳定性呀,对于这些技术名词,战士们听都没听过。指挥员们组织了各种各样的技术训练班,上至师长、团长,下至班长、战士,都参加了各种技术训练。在修渠工地上,首先有技术人员指导实行试铺砌,由各连队派骨干参加,一面施工,一面讲解技术要求。从石料选用、安放到代水泥的配比,每个人都从头学起。试铺砌时,渠里拉着天线地线横线,技术要求非常严格。经过这样的技术训练,战士们很快掌握了铺砌技术,并且通过摸索钻研,不断地提高改进技术,不断地提高铺砌效率和工程质量。从开始每组日铺砌水渠4.9米提高到每组日铺砌水渠11.7米,最高纪录日铺44米。在铺砌竞赛热潮中,许多战士每天劳动十几个小时,睡醒了就接着干,真正是吃在渠旁、睡在渠旁。

在铺渠过程中,战士们遇到了许多困难,都被他们想办法克服了。搬石头时,早晨冰凉,中午烫手,经过几天时间,一个个手掌被磨得皮开肉绽、血肉模糊。他们就设法从汽车队弄来一些破内胎,做成橡皮手垫,用起来又隔热又隔凉、又防滑、又防止磨破手掌,真是一种又省钱又实用的劳保用具。水渠铺砌以后,为了防止暴晒,要进行养护。按技术人员要求,要用数以千计的苇席来遮盖养护。

当时在哈密,不要说买这么多苇席要花费大量资金,而且也没有这么多的苇席可买。指挥部就发动群众,想办法克服这一困难。战士李明义中午睡在地窝子里,眼睛睁得圆圆的,一刻也睡不着觉。他想:铺砌的水渠要防晒防裂,要用苇席盖起来养护,我们能从哪里弄来那么多苇席呢?他转而又想:我们住的地窝子,外面的太阳那么热,为什么地窝子里这么凉快呢?因为地窝子上面铺了一层厚厚的戈壁沙石。那么,我们为什么不能在渠面上铺上一层戈壁沙石呢?他翻身起床跑到连部,把这一设想汇报给连队领导。经过试验,果真是一项因地制宜、养护水渠的好办法,不仅节省了大笔开支,而且保证了工程的顺利进展。

“戈壁沙石养护法”推行以后,新的困难又出来了。为了给戈壁面上洒水保湿,每天要抽出许多人从山口挑水,况且水渠越铺距山口水源越远,挑水势必要投入大量劳力,且难以保证及时用水。这时候,青年团员李如魁想出来一个好办法,在水渠旁开一条小引水渠,把水从山口引下来养护渠面。为了防止渠水冲坏大渠帮,他还在引水渠中每隔20米打一道小坝,减少流水冲力,使渠水自然地浸入覆盖的戈壁上,既节省了劳力,又保证了用水,战士们称之为“自流浸润养护”。这个青海籍的年轻战士,身材高大,体格魁梧,脸膛红润,是一个健壮的小伙子。在修建红星渠的日子里,他日以继夜,出大力,流大汗,忘我地劳动。那时,部队开展增产节约运动,伙食差,超体力劳动,得不到应有的营养,加上初进新疆对干旱的气候不适应,天长日久,便日渐体力不支,积劳成疾。在红星渠开闸放水以后不久,这个年轻的战士便与世长辞了,为边疆建设和子孙后代的幸福,献出了年轻的生命。

1952年,八一建军节,32公里由长块石水泥铺砌的红星渠开闸放水了。这是一条用人民战士的艰辛劳动和血汗建造的水渠,是驻新疆人民解放军为新疆各族人民献上的一颗赤心,是人民解放军驻哈密部队为自己的节日献上的一份厚礼。这天清晨,天气晴朗,万里碧云,在红星渠畔的新庄子附近,五星红旗在高高的旗杆上飘扬,锦旗上绣织着不同民族的文字,雄伟的天安门形彩门搭在公路桥旁;到处是歌唱,到处是欢笑。水渠两旁,杨树荫下,各族兄弟姐妹们穿着五颜六色的节日盛装。他们有的来自百里外的村庄,有的来自草原的毡房,维吾尔族农民用马车拉来瓜果葡萄,哈萨克族牧民牵来了肥羊,有的走了两天一夜赶到这个地方。头天夜晚,这里通宵达旦,车没有停,人没有断,灯火没有熄,歌呀舞呀一直闹到天亮,比汉族的春节还热闹,比维吾尔族的古尔邦节还欢畅,这是哈密各族人民共同的盛大节日。70多岁的艾力老人说:“这是我一辈子里最高兴的事。我们这一带居住的农民,过去天天想,夜夜盼,祖祖辈辈盼望着能修一条水渠,把天山的神水引下来,再不受荒旱。哎!可这么大的事,谁能办到呢!国民党的时候,要税的事有,要人的事有,修渠的事没有!解放军不收我们的税,不派我们的工,只用了一年多的时间,把渠修成了,把水引来了,军队有地种了,我们也有水用了,真是天大的喜事呀!”

这样大的喜事,有万余名各族军民前来庆贺。中午,10声礼炮响后,艳红的彩绸剪断,闸门启开,滚滚的雪水奔出了闸口,浪花四溅,清波荡漾;流水的最前头,飘着几具特别的模型:有整齐的厂房,高耸的烟囱,规划的农场牧场……这些模型向万余名军民显示着红星渠开闸放水,是哈密地区大规模建设的开端,是哈密各族人民创造的幸福生活的里程碑。

在红星渠开闸放水典礼上,修渠工程总指挥、师长任书田同志,代表全师指战员,宣读了给党中央、毛主席的致敬信:“我们这支部队,在党中央和毛主席的英明领导下,曾经南征北战,保卫边区,保卫党中央,战斗在关中平原,痛歼胡马匪军,和兄弟部队一起,解放了大西北,解放了全中国。如今,我们把胜利的红旗插在祖国遥远的边疆,勇敢地担负起了保卫边疆、建设边疆的光荣任务。我们用了近两年的时间用自己的双手和比较粗笨的工具,在荒凉的戈壁滩上,修建了一条32公里的块石水泥铺砌的现代化水渠,并且把战争年代所赋予我们的光荣的代号‘红星’,命名给这条水渠,让它作为我们建设祖国边疆的开端,成为我们永远保持和发扬革命传统的象征。……今天,‘红星一渠’开闸放水了,千年荒芜的二道湖荒原即将建设成机械化的红星农场,万亩戈壁将变成良田。我们认为这仅仅是个开端,我们将长期屯垦边疆,以忘我的劳动,创造更美好、更幸福的生活。我们将在‘红星一渠’完工以后,兴修39公里的‘红星二渠’,开辟红星一农场、红星二农场……让红星的光辉永放光芒!”

“红星一渠”放水以后,四十八团留在二道湖荒原开始红星一农场的建设。四十七团开赴修建“红星二渠”的工地。党中央、毛主席的复信,像一把火种,点燃了指战员们在胜利中前进的烈火。复信中说:“……你们在生产战线上的成绩,是值得表扬的。希望大家永远保持我军的光荣传统,为祖国建设事业继续努力。”

同类推荐
  • 石评梅大全集(超值金版)

    石评梅大全集(超值金版)

    本书本着优中选精的原则,斟酌再三,将石评梅最脍炙人口的散文、诗歌、小说、游记、戏剧、书信等作品精选出来,集结成书。鉴于石评梅的散文和诗歌的成就最大,因此本书内容的重点侧重于对其散文、诗歌作品的遴选上。
  • 逍遥集

    逍遥集

    一个凡夫俗子闯进诗的殿堂,被那斑斓夺目的光芒刺得眼花缭乱,被古人慷慨的高歌、激愤的呐喊、委婉的吟唱和坦荡的宣泄所感染,于是喜欢上古典诗词。开始学古体诗词,写古体诗词,以为它精炼含蓄,是叙事抒情绝好的方式。用诗词来抒发一时的感受。有感则吟,临景则歌。
  • 打开另一扇窗户

    打开另一扇窗户

    此书中相当一部分篇什作于立勤生病前后。生动地记录下她面对疾病、面对死亡的心态和她向疾病和死亡抗争的经历。生与死本是人生难免碰到的课题,然而,当一个正处于人生灿烂季节的二十九岁的女人面对死神狰狞面目时,她的心灵该承受着何等的重压和磨难呢?
  • 成语故事(中华国学经典)

    成语故事(中华国学经典)

    一本好书,一生的财富。从远古的回顾到今天的眺望,经典的国学依旧熠熠闪光。《成语故事》这本书不但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也是世界文学殿堂里绚丽夺目的瑰宝,几千年来广为流传。深刻的思想情感与内涵,让你在不知不觉间增长智慧,净化心灵。在这里,一篇篇精美的文字娓娓道来。回望经典,让昨天、今天与明天衔接成一条光滑的弧线,记录我们成长的足迹。
  • 林徽因全集之建筑(4)

    林徽因全集之建筑(4)

    林徽因作为中国第一位女性建筑学家,青年时代求学于宾夕法尼亚大学美术系,足迹遍访欧美,学贯中西。本卷《谈北京的几个文物建筑》中包含中山堂、北京市劳动人民文化宫、故宫三大殿、北海公园、天坛颐和园、天宁寺塔等、另外还有《清式营造则例》、《中国建筑彩画图案》序等多篇文章。
热门推荐
  • 幼儿科学启蒙教育案例与解读

    幼儿科学启蒙教育案例与解读

    本书汇集了广州市第一幼儿园60年幼教工作的教育科研成果,分为三个分册,分别为《保育员工作手册》《新教师工作手册》《幼儿科学启蒙教育案例与解读》。本书内容涵盖幼教工作的各个方面,来源于幼儿园60年实际工作的研究总结,其内容丰富,操作性强,是幼儿园幼教工作者实用的参考书。
  • 没有如果 只有结果

    没有如果 只有结果

    提高员工责任感和执行力,增强企业凝聚力和战斗力的培训读本,三星、苹果、华为、海尔、联想、美的、阿里巴巴、三一重工等众多国内外企业推崇的工作理念。“没有如果”是不找借口、敢于担当的职业表现,“只有结果”是大胆创造、落实到位的工资内核。工作中,只有交出了成果,做出了效果,才能享用结果。请宣誓:2013年我一定做一名不找借口,为结果而战的员工。没有如果,只有结果”,体现的是一种诚实、敬业的工作精神,一种“只为成功找方法,不为失败找借口”的工作态度,一种负责的执行能力,一种把工作做到位的落实精神。
  • 燕丹子

    燕丹子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武神冢

    武神冢

    世间万象由阵而生世间万物皆为阵驱
  • 醉乡日月

    醉乡日月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冰山男神小小个

    冰山男神小小个

    当冰山校草遇上呆萌小小的她,是她被推倒?还是他被吃掉?
  • 混沌神通

    混沌神通

    天上掉下来个仙女姐姐,人品从此一发不可收拾,打遍诸多权贵公子,武林混得风声云起!方然临危受命,无限嚣张,公主抵账,皇帝也照样拉下马!
  • 霸爱绝恋:殿下,请放手

    霸爱绝恋:殿下,请放手

    “哎呀,四哥花瓶破了。”“四哥,去游乐园玩吧。”她眨眨眼,拽着面前人人见了都敬畏的四殿下的衣摆,嘟着嘴说着自己的要求。”他微笑着答应她所有的要求。他对她宠溺之至,最终却选择无声地离开,像是一场笑话,他无话可说,再相见,他如狂风暴雨般向她靠近,她拼命想要逃离,却怎么也也挣不脱……再次相遇,他的吻炙烈而狂野,有如暴风骤雨般,她拼命想要挣脱,却怎么敌不过他的力气……
  • 重生之汉室宗亲

    重生之汉室宗亲

    曹阿瞒奸诈多谋?刘循:我虽无谋,奸诈曹孟德不及我万一!刘大耳人心所向?刘循:我为宗亲,登九五之位乃世之所愿!生子当如孙仲谋?刘循:孙家小二,孙文台之后类缩头乌龟!野心狂妄称帝者?此子幼有光武之志!
  • 影子在月亮下消失

    影子在月亮下消失

    这是一本颇有特色的书,作家以深情的笔墨,描写了特区新的人物、新的风情,饱含时代气息。这些作品从各个侧面讴歌了特区建设者的生活斗争,写出了他们坦荡的胸怀和蓬勃的朝气。一个爱国主义的巨大主题贯串全书,一系列具有琤琤民族气节的人物跃然纸上。对真善美热烈礼赞,对革新者击节高歌,是本书的主调。在“文革”中呼风唤雨为非作歹的“帮”字呈人物,作者用尖锐的艺术解剖刀亮出他们的肮脏灵魂。真善美和假恶丑的强烈对比,形成了本书鲜明的艺术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