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279100000004

第4章 南唐办学庐山麓高等学府儒学风

五代时,战事纷争,百姓困苦不堪,官绅士大夫不慕荣禄,隐居山林。南唐李氏统治者实施了一些有利于恢复农业生产的政策,征收谷币,督民耕种,“不十年间,野无闲田,桑无隙地”。人们暂时得到休养生息,文化教育也得到发展。

此时官学衰微,私家学堂和书院则由官绅士大夫陆续兴办起来。江西境内最早兴办的有:匡山书院,位于泰和县匡山,南唐长兴年间(930—933)由罗搯兴办。罗搯,字洞晦,泰和人;梧桐书院,位于奉新县罗坊,南唐罗靖、罗简主办。两人均为奉新人;华林书院,在奉新县华林山,由胡仲尧主办。

庐山国学由南唐李氏政权主办,后人称为庐山国子监、白鹿洞国学。这是一所由李氏政权主办的高等学府,与当时南唐首都金陵秦淮河畔的国子监齐名,培养南唐的高等级人才。入学者可以直接参加进士考试,考中进士后即为南唐政权效力。后来有学者称庐山国学为“辟雍”。

“辟雍”,本为西周天子所设大学,东汉以后历代帝王皆为皇家设“辟雍”,以培养皇家所需之高级人才。“辟雍”之名,取其校舍四面环水,圆如“甓”。马令《南唐书》云:“南唐跨有江淮,鸠集文典,特置学馆,滨秦淮开国子监,复有庐山国学,其徒各不下数百。”杨亿《杨文公谈苑》曾说:“江州庐山白鹿洞,李氏日常聚书笈,以招来四方之学者,有善田数十顷赡之,选学中通经者,授以官领事,以职教授,自江南北,为学者争凑焉。常不下数百,厨廪丰给。”庐山国学成为南唐官办的高等学府,成为长江中下游学校教育的中心。赣、鄂、湘、皖等地的学子来此地读书,受益不浅。

教学课程:隋唐以后科举取士,所有的教学内容当然要以科举为中心而设置。“六艺”(六经)是他们的必修功课。孔子曾提出“六艺于治”,即“礼”以节人,“乐”以发和,“书”以道事,“诗”以达意,“易”以神化,“春秋”以道义。《周礼·地官司徒·保氏》记载:“保氏掌谏王恶,而养国子以道,乃教之六艺。”即礼、乐、射、御(驭)、书、数。

庐山国学所授课程内容也脱离不了“六艺”(六经)。学员还学习诸子百家以及历史、诗、词等。

教学主要采用“升堂讲学”的形式,马令《南唐书》云:“朱弼每升堂讲释,生徒环立,各执疑难,问辨蜂起,弼应声解说,莫不达理,虽题非己出,而事实宛如宿构,以故诸生诚服,皆循规范。”

庐山国学的策划者与缔造者:

李昪(888—943)曾于昇升元四年(940),在庐山白鹿洞建庐山国学(或名白鹿洞国学、匡山国子监),并置田以解决生员的膳食和聘请教师的经费。李昪本名李知诰,字正伦,徐州人。少为孤儿,为杨行密收养。吴国丞相徐温又收其为养子,改名徐知诰。徐温死后,徐知浩专吴政,封齐王。吴天祚三年(937),知诰即帝位于金陵(今南京),改国号为大齐。昇元三年(939)恢复姓氏,改名昪,国号为唐。史称南唐。他见江州境内民丰物阜,社会安定,为了培养南唐的高级人才,遂建国学于庐山,与金陵的国子监同为南唐的最高学府。

李璟(916—961),本名景通,改名瑶,后名璟,字伯玉,徐州人。建隆三年(961)由金陵迁都洪州(今南昌),途经星子镇暂住,遂率群臣游庐山,并到白鹿洞视察。他看见生员江为的题壁诗:“吟登萧寺旃檀阁,醉依王家玳瑁筵。”认为此生立志高远,很有才华,很是赞扬了江为几句。但江为到金陵考进士时,他对江为却特别冷淡。

李煜(937—978),字重光,号钟隐,后人称他为李后主。李煜为国主时,曾为庐山国学置田数十顷,以供庐山国学生徒的廪食费和教师的师资支出。他选大学之能经者到庐山国学为洞主。他还亲自为生员讲学,受到庐山国学生徒的敬颂。

主洞和教师:南唐庐山国学的主洞和教师有多少,史书没有记载,庐山国学办了多久也不清楚,大概南唐灭亡以后就已停止。主洞,是主持教学的行政负责人。李善道,第一任主洞,以“国子监九经教授”的官衔掌管国学,是由南唐开国皇帝李昪任命的。

朱弼,陆游《南唐书》载:朱弼“举明经第一,授国子助教,知庐山国学”。马令《南唐书》称朱弼“开宝中诣金陵,一举以关头中第。授国子助教,知庐山国学。生徒数百,苦无赖辈如卢绛、诸葛涛、蒯鳌之徒,事饮博,多横逆,学官旷职,循缘而已。弼至,性本严重,动持礼法……以故诸生诚服,皆循规范。绛等稍稍引去,四方肄业多造焉……及建康平,例入京师,授衡山簿。”

陈贶,据马令《南唐书》称:“陈贶,南闽人,性沉澹,志操古朴而不苟于仕进,一卧庐山三十年,学者多师事者。”“元宗以币致之”,“欲授以官”,“贶因不受,赐粟帛遣还归隐”。刘洞“学诗于陈贶”,“游庐山白鹿洞师事于陈贶”。龙衮《江南野史》载:“处士陈贶者,闽中人,少孤贫,好学,出游庐山,刻苦修进诗至数千卷,有诗名闻于四方。慵于取士,隐于庐山”,“时辈多师事之”。陈贶虽不能说是白鹿洞的教师,但多名生徒师事于他,也可以称其为白鹿洞的业余教师。

知名生徒:据马令《南唐书》载:“生徒有数百人。”没有史料证实庐山国学到底有多少人,以下只对一些知名的生徒做简要介绍。

卢绛,庐山国学生徒。字晋卿,宜春(今江西袁州区)人,自称唐代状元卢肇之后。此人好动恶静,读书只求稍通皮毛,不求甚解。不守礼法,喜欢博弈玩耍。人称“庐山三害”之一。他曾经考过进士,不中,以后到江西新淦(今江西新干)的一富豪陈氏家中,与陈氏子弟共学。他喜欢谈论兵事,并日夜读兵书。陈氏长者怕他带坏子弟,给他一些川资,要他到其他地方就读。他便来到庐山国学,仍以屠贩为事,不好好读书。当时正是战争纷纷之际,他得到枢密使陈乔的赏识,用为枢密院承旨,授沿江巡检。他组织一支水兵队伍,他自己也颇懂水性,以水上善战而知名。他为李后主献计攻灭吴越钱氏政权,后主不听。北宋军队南侵时,卢绛为凌波都虞侯,沿江部署,守卫秦淮水栅,多有战功。李后主听信谗言,将卢调出,仍授昭武军节度使留用,命其率八千兵丁援救润州(今江苏镇江)。润州节度使降宋,卢绛率部走保宣州(安徽宣城)。金陵城陷,南唐诸州皆降。卢绛独不降,移兵歙州,遣使檄建州,企图踞守闽中,兴复南唐。宋太祖赵匡胤派遣其弟卢袭劝降。卢绛初不同意,后见大势已去,遂降,被斩于汴京(今开封)。卢绛“才略纵横,倔强不居,殆有取者焉”。他不应被列为庐山国学的“三害”,而是白鹿国学的一位优秀生,一位杰出的军事家。

蒯鳌,庐山国学生员,宣城人。在庐山国学期间,生活散漫,人言“已赖尤甚”,被称为庐山“三害”之一。但他善于改过自新。他“励风节,尚信义,一言既出,必复而后已”。学有成就,文章写得很好。他曾说:“夫文章者,所以达道德之本,发才慧之蕴,使旨胜于辞,理过于文,为得之也。”他不愿为北宋政权出力,仍回到庐山结庐终老。

状元泉

伍乔,庐江(今安徽)人,在庐山国学期间刻苦学习,在教师的指导下,一心钻研《易经》,深得其精神;又善诗文。庐山的僧道都慕名前来拜访。后来参加南唐科考,得中进士第一。他写的《画八卦赋》《霁后望钟山》,主考官认为属杰作。南唐中主李璟甚爱其文,命勒石,以为永久流传。官至考功员外郎。《全唐诗》中有他多首作品。

刘洞,庐陵(今江西吉安)人,年少时就读于庐山国学,主要向陈贶学诗,诗作很有成就,长于写五言律诗,并得到贾岛遗法。李煜读其诗作《石城怀古》:“石城古渡头,一望思悠悠,几许六朝事,不禁江水流。”非常伤感,以后竟不愿再见刘洞。宋军围攻金陵,刘洞被困在城内,写诗于道旁云:“千里长江皆渡马,十年养士得何人?”对南唐君主不会用人悲愤不已。他的诗与同门夏宝松齐名。

夏宝松,庐陵人,庐山国学生员,以诗最负盛名。许多晚辈都来向他求教。少年时曾随江为学诗,在旅途中江为生病,他亲自煎药照看。江为十分感激,毫无保留地教其作诗的方法。宝松学会作诗后,传授弟子时则是谁给的钱多就私下多传授。他说:“诗秘诀,我有一葫芦,收以待贾。”因此,一些生员只好私下多给他钱,以图多学些作诗的方法。有些人说他虽善诗,但贪财,没有师德。

杨徽之,建州浦城人,庐山国学生员。北宋时期,官至兵部侍郎,兼秘书监,翰林侍读学士。

何昼,江西永新人,少时读书于庐山国学。南唐开宝五年(972)登进士第,以文学政事闻于世。

殷鹄,江西永新人,字正己,庐山国学生员,有诗名,登北宋端拱二年(989)进士,授大理寺丞、大名府判官。

李寅,福建建安人,少年时就学庐山国学,供仕南唐。北宋时,曾登进士第,出任衢州司理参军。

李中,字有中,德化(今江西九江县)人,庐山国学生员。曾任新淦(今江西新干)、淦阳、吉水令和水部郎中,著有《碧云集》传世。

刘式(949—997),字叔度,清江(今江西樟树)人,庐山国学生员。精于《春秋》“三传”,状元及第。北宋时期,宋太宗重其名望,任他为鸿庐寺丞、大理寺丞,以后任监通州(今江苏南通)丰利监,创建“三年磨勘”法,权奸为之慑服。他曾建议设置收支司,监督财政出纳,受到人们的推崇。淳化四年(993),以官告国信使出使高丽。至道间(995—997)主领三司勾院,转工部员外郎,迁刑部郎中。曾经奏免江淮所欠积税,人们都非常感谢他。他在朝掌管财政十余年。至道三年(997)卒。家无余资,仅有图书数千卷,他的夫人指着书籍对他的儿子说:此是你父所谓“墨庄”者也。

江为,福建建阳人。庐山国学生员。梁朝光禄大夫江淹之子。本是宋州(今河南商丘)人,避乱到达建阳。他师事陈贶学诗达20余年,诗与江文蔚、杨徽之齐名。他做有《题白鹿洞》诗:“吟登萧寺旃檀阁,醉依王家玳瑁筵。”南唐元宗李璟巡视白鹿洞时见此诗,大为赞赏。从此,他的诗名远播,而他自己也显得更为自负,认为得到皇帝赞扬,将来必可功成名就。但以后江为到金陵应试,与当权者意见不合,屡试不第,他气得想出走南唐,被谗言中伤而被诛。一代诗才,含恨而死。杨徽之为他写了一首挽诗:“废宅寒塘水,荒坟宿草烟。”建州陈觉民挽诗:“却忆当年江处士,解言秋色露人家。”《文苑精华》《唐诗品汇》皆录有他的多首诗。

孟归唐,湖湘人,肄业庐山国学,善写诗。他的《瀑布》诗云:“练色有穷处,寒声无尽时。”某生亦有类似的诗句,两人发生争执,教师也无法解决,遂讼于江州。根据全诗体裁,归唐获胜。开宝中(968—975)授官秘书省正字,后任吉州民掾,迁大理丞。有人指控他是讼诗先生,贬袁州司户,死于任上。

黄载,字元吉,庐山国学生员,师事刘元亨。后没有从政,以教书为业。事母以孝,以孝母为誉。好饮酒,函丈之间多置酒瓶,兴来即饮,而义理不乱。他曾注释《礼记》若干卷,获评很高,被别人取走,他笑笑说:“此是无资者也。收藉以此为乐,亦我德也。”据说,有些生员凑钱买只山羊,准备宰杀下酒。他夜得一梦,羊向他请求饶命,他就把这头羊买下畜养。他后来又养了一犬,每出入,羊犬相随,人称“犬羊仙”。宋天禧间(1017—1021)某夜不幸醉死,享年七十。

南唐的庐山国学为南唐李氏政权所创办的最高学府之一,所聘主洞和教师都是当时学识渊博的名人,所培养的生徒可以直接参与国家举行的考试,培养了像伍乔、江为、刘式等一批当时颇有名望的学者。

同类推荐
  • 报纸是“谁”:美国报纸社会史

    报纸是“谁”:美国报纸社会史

    自1690年诞生至今,美国报纸历经沧桑变故,其报道模式亦处于不断的流变之中。报道模式是指报纸在其日常新闻生产实践中所依循的准则和样式,它是报纸新闻生产的常规形式,是报纸长时间都在使用的报道方式。本文试图在“事实选择”和“事实呈现”两个维度上透视美国报纸报道模式在不同时期的内涵与特点,探究报道模式的流变轨迹及流变动因。“事实选择”是指报道模式中选择了什么样的事实,“事实呈现”是指报道事实时采用什么样的手法。“事实选择”和“事实呈现”是新闻生产紧密联系的两个维度,选择了某种事实也就随之选择了与之对应的某种呈现方式,两者骨肉依存。
  • 现代编辑论

    现代编辑论

    关于“编辑”一词,在英语中有两个单词来表示我们所提及的相关事物:“editor”“edit”。其中“editor”指从事编辑业务的人;而单词“edit”则指编辑们的职业行为和职业范围。前者是名词,在传播学中被称为“把关人”,其职能通过后者(动词)具体体现为:负责对信息进行选择,决定取舍。在汉语中,“编辑”一词一符多义,有动名两种词性,作为前者系指编辑活动,作为后者意为编辑者,系指从事编辑活动的人员。运用时,若无特定的语境,词性是很难区分的。
  • 公文写作大全

    公文写作大全

    公文是党政机关,行政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及个人在行政管理活动或处理公务活动中产生的具有法律效力的文件,有严格的、法定的生效程序和规范,无论内容还是形式,都比一般文章要规范要多。公众学习公文写作,既是我国民主政治不断进步的表现,也是公民维护自身权益的体现,每个人和集体都要至少了解几种与自己工作和生活密切相关的文种。
  • 行知班的那些事:班主任工作手记

    行知班的那些事:班主任工作手记

    青春会散场,时间会变成流水,流水会带走记忆。即使无法牵手走遍世界的角角落落,却很庆幸,我们曾经拥有同一段青春。
  •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探索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探索

    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指出:"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
热门推荐
  • 地狱魔城

    地狱魔城

    手握以英雄无敌为模板制造出来的穿越者外挂,楚飞影的到来,将彻底改写整个多元宇宙的历史。王朝更替,种族变幻,历史的潮流背后,永远有楚飞影的那只大手存在。我将征服这个世界,让世间一切都臣服在我的脚下,仍由我肆意蹂躏——楚飞影。—————————————————————主角是一个真真正正的魔王,并非轻小说中的那种魔王,也别期待后宫什么的。(→_→)女主倒是有,原型是我的本命伊卡洛斯,螺丝赛高,不过她不会这么早出场就是了。————————————中午12点和晚上8点更新,一千推荐、一万打赏加一更。
  • 春秋诗话

    春秋诗话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枭女皇后爱劈蹆

    枭女皇后爱劈蹆

    重生后的她,依然是枭女,冷血无情、聪明机智。她游戏草丛,不愿意付出真心。人前她笑靥如花,人后她阴谋用尽。相公是皇帝?那又咋样,她照样扔张休书去逍遥。
  • 王痞子的欲望

    王痞子的欲望

    这是一部充满阅读快感的长篇小说,故事离奇荒诞,充满诱惑,语言时尚活泼,令人愉悦。一个叫王痞子的男人,一生的理想就是生个女孩给救命恩人作妾,可命运却不停地捉弄他,头一个孩子是男的,第二孩子还是男的,第三个……终于生了个女孩,又被两个哥哥嫉恨地害死了,然而,王痞子却没有因此而死心……
  • 狂后倾国

    狂后倾国

    在这陌生的古代,她照样能够随心所欲,翻手为云覆手为雨!江湖、皇宫,乃至整个天下,都尽在她的手中掌握。没爹疼、没娘爱,她照样活得精彩!感情,什么东西?不知道,也不想知道,对于一切未知的东西,没兴趣!可当他散尽三千后宫,放弃帝王之尊,只为博她一笑时,她,迟疑了。--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携地球飞升

    携地球飞升

    从哪里来,回哪里去;身处异界,不忘初心......斩神斩魔破万物,夺一颗道果;战天战地战众生,争一线天机!紫川星,两界崖,乌云密布,一缕缕闪电犹若惊龙,欲撕破天穹......林云立两界崖顶,望高处天威煌煌,身躯巍然不动,眼中古井无波,唯狂风煽动衣衫,猎猎作响!许久,身影消失,只留下一个声音,在整个天地间回响,久久不息......“今日我若得证大道,他日定让地球飞升!”
  • 少年高手

    少年高手

    平凡的农家少年偶得一个仙葫,里面竟然还有个仙女管家。他决定干点大事,于是配置各种美容液成为全天下女人的宠爱。抱得美人归,拥有富可敌国的财富后,忽然发现竟然是被仙葫选中,负担着拯救世界的重任。唉!这个任务有点难,可为了一个承诺他义无返顾,由此走上更伟大的成长之路。
  • 情似烈酒,婚途荒芜

    情似烈酒,婚途荒芜

    她爱他,爱到不顾一切,飞蛾扑火也在所不惜。他恨她,恨到无法自拔,碧落黄泉也难以转寰。她与他的心上人被一同推到生死边缘,他冷笑着让她有多远死多远,至此,她对他只有痴怨,再无爱恨,可他偏偏抵着她,咬牙切齿地问她,“你说爱我一辈子,你的一辈子,就这样短吗?”--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千序引之今生浮梦

    千序引之今生浮梦

    她是一个生活在清闲之中的女孩,她的一生本应平淡如常,八岁那年养母的突然消失,给她留下的只有那一把细剑和一封送往修仙门派的书信。这两样东西却改变了她一生的道路。当她后来发现原来天地间的一切生死不过在她一念之间的时候,她又会为自己那无法回头的一生做出怎样的抉择。
  • 特种力量

    特种力量

    侵我山河一步者、虽远必诛犯我边境一步者、有死无生乱我中华安宁者、杀无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