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255900000012

第12章 命运的分号(忆冯亦代、黄宗英)

1995年秋天,北京“三味书屋”来了十几位文化人,庆祝冯亦代、黄宗英的结合。与会者多是他俩几十年的老友,一进门就有说有笑、有打有闹的。来的最晚的是黄宗江,他的身份特殊,大家立刻揪住他提问--今后,是宗江应该继续称亦代为“二哥”呢,还是亦代应该随着宗英叫“大哥”呢?在一片笑声中,不知哪位前辈对我说“:城北,你和他俩透熟,你说怎么论才合适……”我连忙声明“:我是晚辈,没资格谈这问题……”不久前,冯、黄的散文合集《命运的分号》(江苏文艺版)问世,他俩亲笔签赠给我和妻子。书拿上手,发现可以从两边看,一边是冯开头,另一边是黄为首。就在那两天,先后又收到三本亲笔签名的赠书--萧乾、文洁若的《旅人的绿洲》,吴祖光、新风霞的《绝唱》和黄苗子、郁风的《陌上花》(都是江苏文艺版)。我很感慨,四本书的八位作者,都和我父母有半个i纪的交谊,但是从开始翻阅书前照片的一刹那,我就萌生出一种特殊的感觉,觉得冯、黄的这本分量最重。啊,因为我是晚辈,本来没资格谈这问题,但是两边的照片像是两把利剑,把蒙在我心声上的轻纱挑去了。您看这边,是冯亦代和郑安娜的照片,我认识他二位已经30多年,但他俩年轻时的许多照片还是头一回见。您再看那边,是黄宗英和赵丹的照片,我从宗江、宗洛、宗汉老师处知道他们这位活泼的姐妹也有十多年了。因为我是晚辈,本来是即使见到和想到了也不打算说什么的,可不知道为什么,心中的话语涌动着和跳跃着,我已经顾不了许多了……30年前,我父母住家和冯、郑很近,我也常去串门。冯当时和我父母一样,先都当了“实打实”的右派,后来又接着当漫长无期的“摘帽右派”,安娜却一直只是(摘帽)右派的家属。但从家庭关系看,冯却依然是“一家之主”:看书、写(毛笔)字、锻炼、出门看朋友……对于安娜,只听说“也是搞翻译”的,但去他们家多少回,回回看见她在搞家务。后来,我只身去了边疆基层,15年后又只身调回北京。回到父母家,才知道冯、郑早已搬家。又过了几年,我和妻子也搬了家。等真的搬了家才知道,敢情是和冯、郑在同一个大院儿里。这时的冯,已没有当年经常出门看朋友的潇洒,他刚刚得过脑血栓,每当天气晴和的傍晚,他都要拖着两条沉重的腿,在我们这个并不整洁的大院儿中走来走去。如果天气不好,他就在他的“听风楼”锻炼,那是一间难得见阳光的两居室。“走过去是七步,走过来也是七步。”这是昔日中学课本所选尤利乌斯·伏契克《绞刑架下的报告》中的话,我不知道怎么联想了起来。至少单从面积来看,用它描写“听风楼”的窘迫还是差不多的。这时的安娜更像家庭妇女了,一身洗得发白的衣服,头上时常包着一块毛巾,这“扮相”也挺像我母亲的。她的身高不会超过1米55,极瘦,眼睛高度近视,有一只的光感已经很微弱了。但听说,就是这样的身体条件,也没能逃脱去干校接受惩罚劳动。

后来,接触一点点增多了,我才发现她经常在另一间吃饭的房子里“用功”,有时是辅导孙辈的英语,有时是自己搞翻译。到后来,我才见到了她和冯合译的外国文学著作。冯还告诉我,有些只署了他一个人名字的著作,其中包含安娜大量的劳动。我还注意到,在这间难得见阳光的房子里,每到春节前后那几天,总有两种特殊的喜气在洋溢,一是冯收到的贺年片,另外就是安娜培养的水仙花了。水仙多是他们在福建的老朋友何为所送,安娜对之的爱护是难以言喻的。因为平时,她的孙子和外孙都是中午和晚上在这儿“过”一下,顺便吃饭和接受她的外语指导,晚上就各回各的“小家”去了。所以晨昏可以陪伴她的,就只有这水仙了。在她看来,水仙也就是她的孙子和外孙,或者不似孙辈,胜似孙辈。

冯的身体很快得到了恢复,他先后出过几次国,书案下的照片记载了他的行踪,更证明了他喜悦的心情。和外面的老朋友重新接上了“关系”,又认识了许多新朋友。有时我去看他,他眼睛很“尖”,常常看到我领口内露出的花衬衣,一霎眼睛亮亮的,问我是从哪儿买的。我告诉他,这是小叶(我妻子)给买的,他当即打电话到我家里(这时两边家里都装上了电话),问小叶见没见有适合他的型号的……对此,安娜早就习以为常,她是依然故我,依旧是一身洗白了的旧衣服。尽管如此,她的“格”也摆在那里,人虽瘦小,可一派大家风范。我多次遇到安娜和冯对坐在书桌前讨论外文文稿,从表面看颇不“平衡”,因为冯块头大,衣服也相对鲜艳,安娜则近乎干瘪,服装极度朴素。但是一进入讨论的过程,郑的分量就显现和增加了,她眼光依然是暗淡的,但发表意见有条不紊,一句话出来就几乎是结论。大约也就在这时,我偶然见到郑的几张旧照片,有她大学时期的,也有她和冯恋爱当中的……啊,我不能多说什么了。青春多么美好,她也曾美丽过--我怎么这么不小心,这种话我本不该说,因为我是晚辈。

那边,黄宗英和赵丹的照片光华四射,这对演员夫妻才气纵横,真是那个时代的骄傲。翻开第一篇文章,是黄宗英在阿丹逝世一周年时,代表他去法国参加国际电影节的感怀。她这样写道“:当法国航空公司的飞机从北京上空腾起,我看见一团淘气的白云,抖擞奔驰,回过头来向我打招呼。嘿,这个阿丹,改不了的急性子!他催促:’别磨蹭,老伴J朋友们等着哪J‘……”我不再引录原文,就凭这几句话,就足以证明“知阿丹者,宗英也”之不谬,或者也可以反过来,引证了“知宗英者,阿丹也”的正确。宗英一门兄弟姐妹,原本生长在同一个家庭,应说人生的最初起点是相同或相近的。后来,就由于生活和工作环境的不同而分道扬镰。大哥宗江,驰骋在“电影、话剧和京戏”这样的“三角地”中。二哥宗洛长期工作于北京人艺,小角色没挡住大演员的频频亮相,近期插手电影电视,自称“影视新朽”。小弟宗汉,原不是搞文艺的,近年因搞大观园摸到了“文艺经营学”的奥秘,一方面自称“京都文丐”,同时却财大气粗,搞一桩文化建设赚一老鼻子钱。这一家子都是文艺天才,只有宗英最后落脚在南方,她背倚赵丹和大上海,多年来就这么深一脚、浅一脚地趟过来了。先是60年代,涉足报告文学,写了《小丫扛大旗》一集漂漂亮亮又风风火火的散文;近年又三进西藏,和徐凤祥教授结为知心密友。黄门中只有她最特殊也最不可捉摸,她尝言“越是别人来不了的,自己才最愿意一试”。这绝不是假话,连她北上“归隐书林”的决定,最初恐怕连自己的亲哥亲弟也不无吃惊吧?

我和她--“宗英阿姨”,从没直接接触过。但就在重阳节那天下午,她忽然给我打了电话“:徐城北--(片刻的停顿,大约想了一下)老--师--”“师”字念轻声,不无调侃也不无亲切。我听出她的声音,连称“宗英阿姨,您别这么称呼……”她缓缓道出找我的原委,说在半小时以后,她就要出去参加一个外事活动,还让她即兴做一个发言,她想届时谈一谈我国戏曲上的“拜月”故事,找我就是为了寻找准确的“典出何方”。她在电话中慢悠悠地说“:我们当演员的,什么事情都知道一点,可知道得又不深……”我也实话实说,问京剧“我张嘴就来”,问戏曲得“容我查阅百科全书”。于是,十分钟后我再拨通她的电话“,任务”完成得差强人意。事后,我联想到自称“艺人”(而非“文人”)的宗江老师,他早在十多年前就公然宣称:

“大家都说我善于即兴发言,殊不知我在事先准备时,把吃奶的劲儿都给用上了……”看来,黄家兄妹的成就多多,是有其诀窍和操作手段的。于是,我由宗江而宗英,又由宗英而赵丹,看来五六十年代的上海,对于造就南方艺人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晚辈琢磨长辈的成材之路,本应默默领会而不该夸夸其谈,看来我又说多了。

自从冯、黄结合之后,报上“炒”的消息很不少。我没跟着起哄,因为我是他们很近的晚辈,别跟着搅乱。后来在去年的腊八,我忽然得到消息:冯、黄因病住院,就住在和我家近在咫尺的积水潭医院。妻子知道后,立刻熬起了腊八粥;粥得,命我骑车送去。一切都巧,来探视的人不少,可谁也没想到要带腊八粥。于是这一招就拔了头筹。二位当着我的面就加了一餐,我看着也有趣,他俩是一种病,发烧也一般高,两张床上打着同样的吊针。何止是同病相怜,似乎还应该加上一句“同志(趣)相偕”。我在医院就萌生出写文章的意愿,但回家和妻子一说,当时她高声宣布“:这文章我写了!”果然她有高的,写完寄给《新民晚报》,题目就叫《腊八粥》,从过去的风俗说到现在,从给冯、黄送粥说到另外送给大院里卖菜的安徽农妇。我看了也心服,文章就是得有点闲适之笔,若是“直来直去”,就没“哏”了。

我衷心祝福冯老和宗英阿姨,并一再向朋友推荐《命运的分号》。它之所以不同寻常,恐怕就在于其中蕴涵了太多的人生感慨。一本书从两个人扩展到四个人,在一桩新的婚姻背后又叠印出两桩“陈旧”而又美满的旧的婚姻。此外,就在这桩新的婚姻当中,又折射出整个社会当前各种同中有异的心态来。

我赞美他们二位,同时祝愿目前尚还健康的老夫妻们相扶相偕,多多保重。

同类推荐
  • 许是人间多情恼:纳兰容若的词与情

    许是人间多情恼:纳兰容若的词与情

    冬郎元是月中身,憔悴三生碧海邻。一样名香惆怅句,不如侧帽照词人。 纳兰性德,字容若,号楞伽山人。只有短短三十一年生命,却享有鼎盛的词名。 纳兰容若的一生,仿佛一出华丽而悲情的戏剧。本书以纳兰的生平为主线,从出身、仕途、情感、友人等方面,将纳兰容若的词与情细细道来,向您呈现出一个鲜活的纳兰容若。
  • 和一座城市谈一场恋爱

    和一座城市谈一场恋爱

    《和一座城市谈一场恋爱》一书涉猎美食、散文、游记、小品文等。无论写景、状物、抒情或随笔皆是真实情感的表达。人生的起承转合都在文字中透着禅意。文字的脉络充实着真、善、美的人性的光泽,浸透着女性的柔美与理性。
  • 玻璃城堡

    玻璃城堡

    泰坦尼克号之所以美丽是因为船沉了。寂寞花之所以美丽是因为花是寂寞花,芬芳却是热烈的,初恋之殇,热恋之变,婚姻鸟散,红杏逸墙,哦,爱是一条长长的河,漾起了多少清凄美动人的漩涡,孤独是岛,寂寞是花,美丽的永远是故事。婚姻这座玻璃城堡,无疑是容易破碎的,但它的产生并不仅仅是为了破碎。
  • 生死大穿越:中国记者西部四大无人区科考探险纪实

    生死大穿越:中国记者西部四大无人区科考探险纪实

    天水日报社张天元同志撰写的《生死大穿越》一书行将付梓,嘱我作序,我有感于他的这种勇敢元畏的探险精神和职业追求,赞赏这次有意义的行动,故欣然应允。作为一名地方报的记者,张天元同志参加了""中国记者2003西部科考探险活动""。这是一次全国性的大型异地采访活动,也是一次极富挑战性的探险活动,对参加者的综合素质有较高的要求。l当时,全国有40多家新闻媒体的100多名记者报名参加,经过激烈的角逐和严格的挑选,只有13名记者当选为探险队队员,张天元同志是其中之一。这次活动要穿越罗布泊、阿尔金山、可可西里和藏北羌塘四大元人区,并进行科学考察和多方面采访报道。
  • 鲁迅读过的书

    鲁迅读过的书

    从鲁迅的阅读来梳理其思想精神的渊源,本书是第一次,有筚路褴褛之功。 本书收入鲁迅寓目、阅读过的各类图书凡四千余种,分作“国学”、“现代”、“西学”、“综合”四编,其卷帙浩繁可以概见鲁迅思想的博大精深。作者不是简单地将鲁迅读过的书进行编纂,而是祛除遮蔽深度解读,厘清了作为鲁迅思想之源的阅读史,从中发现了鲁迅的“光荣与漏洞”,确立了阐释鲁迅的新维度。
热门推荐
  • 小丑传

    小丑传

    校园青春,是每个人一辈子当中,最珍贵、快乐的日子。且让小影子带你走进一个纯真少年从农村来到城市的青春道路。有快乐、有泪水、还有最珍贵的回忆。希望大家可以从中找到当初的那种感觉。
  • 公猪案

    公猪案

    《公猪案》是一部风格独特的当代文学精品。人和猪行走在乡野山间,带动虚虚实实的时空穿梭,将原本毫无关联的片段式故事嵌入一个游刃自如的叙事框架。 《公猪案》从一桩当下发生的命案写起,讲述了太平天国、土地改革和当下三个时代的故事。三个时代各有一个名叫来福的男人和一头名叫旺财的公猪,三头公猪都犯下过咬死杀猪屠夫的命案。《公猪案》透过人与猪的历史恩怨,讲述人与人的生存互动,成长、亲情、性爱,直至对抗和杀戮,揭示人性的光辉与阴暗。
  • 隐婚半张床大结局

    隐婚半张床大结局

    说明:该书是《刁蛮室友:你是谁的谁》http://novel.hongxiu.com/a/449372/的续集。该批就批,该收就收,亲们,下手可以狠点啊!同是一个隐字,同在一个办公室,都是一段爱情和隐婚,但两对情侣的精彩故事各不相同,哪一对能将办公室恋情进行到底呢?我们一起期待。方思雨和程忆凡终于将室友变为隐婚夫妻,在公司他一言九鼎,在家里她是老大,糗事趣事争相上演……配角也亮点不断:精明的腹黑女如何能在两个男人之间游刃有余?强势女总裁觊觎已久……方思雨醉签奇异合同,等待她的是喜还是忧……她应付得了吗……生离死别后,偶遇一个外貌酷似爱人的男子,面对他,为什么总是恍惚不定?和酷似老公的演员研究床戏,夜深人静,两两相对,在痛苦与思念中煎熬的方思雨能清醒到底还是覆水难收?另一对隐婚夫妻在一洞之间钻来钻去,激情与浪漫反复上演,他们最激烈的翻云覆雨,能成为两人的巅峰之作并将真爱牢牢握在手中吗?
  • 36计谋略

    36计谋略

    本书将三十六计中蕴涵的谋略手段,每种举出数例,供读者推敲,运用其中的谋略思想,在复杂的现代社会中。
  • 风秋说剑

    风秋说剑

    嗯,这应该是本爽文,讲的是几位女青年立志嫁人的感人励志故事。还有女主真的很可爱。就这样。
  • 下辈子只许和我在一起

    下辈子只许和我在一起

    “梦蝶,你是我最在乎的人,我岂会背叛你?”“舒离,从小到大你一直都是我最勇敢的骑士,只是这爱,今生,我没有办法给你回应。”“夜洛,你知道吗?我一直都喜欢你,不只是妹妹对哥哥的喜欢。可是,我只能选择离开,原谅我的自私,原谅我的冲动,原谅我的任性。如果可以,请不要等我回来,好吗?”“叶竹,再见。”
  • 荆楚文脉

    荆楚文脉

    《荆楚文脉》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在充分尊重历史的基础上,做到思辨性与文学性的统一,画面感与故事性的统一,高屋建瓴,大气磅礴,深入浅出,通俗活泼,以历史随笔的方式来演绎荆楚文脉,用大历史观、大文化观来阐述荆楚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让读者在愉快的阅读中,了解荆楚文化的流变,并从中得到教益。
  • 守到情来:总裁是坑货

    守到情来:总裁是坑货

    “老公,对于‘爱’你有什么看法?”某男邪魅勾唇:“看法是没有,想法倒是有很多。”因为某女一时脑抽的问题,体会到了生不如死的折磨。相传为了她,他兄弟反目、背信弃义、忤逆父母,可有一天,属下来报。“boss,有人说新夫人是个冒牌货。”“封了那人的嘴。”“boss,有报纸说新夫人欺负了自己的亲姐姐”“封了那家报社。”“boss,有人要带走新夫人。”某男俊脸一沉,“去告诉新夫人,叫她不要怕,一个人不让我们在一起,我就黑一个人,全世界不让我们在一起,我就黑了全世界。”可后来,那个所谓真的新夫人,真的出现了。
  • 话语的灵性:现代散文语体风格化

    话语的灵性:现代散文语体风格化

    本书稿从语体风格学的角度切入,对现代散文语体的交流阈、修辞阈、互文阈、审美阈等进行多维透视,探讨现代散文语体的交流属性与对话方式、修辞表达与诗性本质、语境创造与情感结构、语体交融与文本间性、个人格调与魅态审美等品格,实现对现代散文语体风格的整体建构。
  • TFBOYS为他默默鼓掌

    TFBOYS为他默默鼓掌

    因为共同的梦想不管有多辛苦,我们都要一起忍受因为共同的梦想跌倒了也要咬牙爬起,继续向前因为共同的梦想不管经历多大的风雨,我们并肩作战只因同一个梦想我们才要不忘初心,并肩作战只因同一个梦想一起朝着那个共同的梦那个共同的信仰去努力,去拼搏!只为同一个梦想,不忘初心,朝着前方的梦想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