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239800000030

第30章 一九九二

纪事

在对现代性的反思中,最大的问题就是工具理性的问题。从对自然的工具化态度到社会、政治、法律、新闻的工具化服务,就连生存以及人的情感活动也工具化为“有无用处”的急功近利。这就彻底摧毁了人的内在价值目的,“结果物(手段、工具、技术)的贫乏一方面是几亿人搞饭吃仍不得温饱;另一方面就是普遍的道德沦丧,因为人们不再把道德的自我提升理解为一个事关身家性命的利己主义问题”。

利他主义教育与工具理性

不管怎么说,自从魏源在《海国图志》序言中说出“是书何以作?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以来,“技”这个词就具有一种特定的含义,即“师夷长技”。再往后,“技”已不再限于船坚炮利,而是扩展为“技术”的概念,包括采西人器具垦荒开矿、筑路办厂等等;待到“采西学”、“开报馆”之类的事也作为夷之长技被引入后,“技”又具有了形式的意义,政体国号上所标榜的“议会”、“共和”均可视为一种形式上的师夷长技。

到张之洞说:“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时,夷技之有用的这个“用”字恐怕已成当时先进人物的共识,这和康乾时期一味陶醉于自身的“十全武功”比较起来无疑已大大睁开了眼睛。

一个“技”,一个“用”,恐怕就是这百多年间我们走向世界的“主旋律”,争论只在何技可采、何事可用上。时至今日,衣食住行的各个方面显然已成为最能体现师夷长技为我所用的领域,其次是科学技术,再次是经济领域、市场机制。“规律”

(价值规律、经济运用规律)这东西一旦也可视为一可用之“技”而为我所用,也就完成了一种从客体性(客观主义)哲学向主体性(主观主义)哲学的转化。所谓主体性哲学,就是由于意识到了思维与存在的对立,所以才在反思中视思维为存在,这也就意味着把握住了统一;而思维永远是我(大写的我、人类的我)的思维,所以也就永远为我所用,这叫逻辑学与目的论的统一。这是黑格尔在《哲学史讲演录》(第四卷)的“引言”中所概括的近代哲学精神。我们以前译“subjectivity”为主观性,现在译为主体性,可见这一转折无疑与在把一切(对象,包括规律)都转化为可用之技的同时确立起主体(人的思维或理性)的至上性有关。当然这里的“理性”按西方哲学的分法应该理解为知性或工具理性,它是一种在制造或运用中对工具的操作能力。

所以西方自启蒙运动以来的主体性哲学或反思哲学本质上体现着对技术的迷信,自我意识的优越感也始终与科学方法的特权地位相联系。

技术系统当然是一中立系统,无论谁,只要手里有了技术就可以为我所用,现在把“规律”这样看似纯客观的概念也引入“技术”的范畴,一方面扩大了“中立”的领域,把原先划归在阶级名下,“姓社、姓资”名下的“专利”全部还原为一种使用工具;另一方面也就大大刺激了人更多去占有“物”和把一切“物”都最大限度地转化为工具的欲望。工具理性本质上处理的是“物”的关系,“物”的解放同时也就等于手段或工具的解放。这一话题此处暂且按下不表,还是回到利他主义教育上去。

技术之可用,恰恰在于有利;要问利谁?当然是全人类——至少在客观上如此,尽管原子弹问题对技术之利提出了疑问,但这是后话。如此看来,西方的利己主义态度本身就受着要图利非有技不可的制约;而技之可用的“用”,又势必有着对他人、对社会、对全人类的“利”的效用。

技——用——利,三者在“物”的层面上统一于人的欲望、操作和效益。

我们的学校里一直提倡的是集体主义教育或利他主义教育,但这种教育又往往是作为一种对个人的道德要求而提出来的,它所抑制的恰恰是人的欲望、操作的能力和利他的效益,这就面临着一种两难处境:我用什么或通过什么途径才能证明我是一个利他主义者?利他主义始终有个对手段(技术)的要求问题。善良意志可以是听从良知呼唤,也可以理解为道德的自我完善,总之与“利他”无关。

三年困难时期,听说大批人饿死时痛哭流涕的大人物们当不在少数,但如果找不到手段使这些人免于饿死,这种痛哭就只能理解为“善良意志”而不是“利他行为”。西方人有“善举即技术”之说,可见“技”之可“用”才与“利他”之“善”有着本质上的联系。学雷锋的年代里,我们这些中学生去扫马路、擦汽车、站柜台、挑大粪,无非是要将心中的“善”转化为一种“利他”之“技”(手段)。然而由于没有谁敢说或能说出“善举即技术”这句话,而且在“红专之辨”中,“红”又总是压倒一切,所以扫马路之类的事也就渐渐流为滑稽的形式。从理论上说,“红”的问题是个道德自律或道德自我完善问题,“专”的问题才关系到利他的手段。我们在强化利他主义教育时却把手段(专)的问题排除在外,想通过狠斗私字一闪念来达到“利他”之目的,当然只能走到早请示晚汇报的老路上去。这种状态一搞就是几十年不变,“文革”时更是登峰造极;结果“物”(手段、工具、技术)的贫乏是一方面几亿人搞饭吃仍不得温饱;另一方面就是普遍的道德沦丧——现在恐怕很少有人能意识到或相信道德的自我提升才真正是一个涉及身家性命的“利己主义”问题了。西方人上教堂做礼拜纯粹为“己”,办实业赚大钱与“他”有关;“他”(顾客)是上帝是就后一层意思而言的。一个上帝涉及灵魂的安置,它纯粹是个人的事,也不在乎外在的形式或手段;另一个上帝(他人)才与工具理性的操作手段有关。两个上帝经马克斯·韦伯的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一说,似乎可以调和起来,实际内在的紧张依然还在,这才有了一个“后现代状态”或在语言学转向中对近代启蒙精神(主体性哲学)的再度启蒙问题。

利他主义是个手段问题,但也得含有“义务”的含义,否则把他人(乙)当手段再去利他(丙),自己(甲)也就同时下降为他人(丙)的手段,如此下去,世俗世界中也就没有了“目的”,成了一个“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物”的循环。康德拿出“道德绝对命令”来说明“人是目的”,黑格尔用“主奴关系”来论证奴隶才具有独立的意识,无非是要在西方近代以来的工具利他主义背景下注进精神的独立价值或精神的利己主义原则,并将这一原则置于“物”的“利他”原则之上。手段或技术的利他是一种无论从主观上还是客观上说都要求回报的利他。当我们把集体主义教育作为一种道德要求提出时,却又把“集体”(他人)与“个人”之间从权利和义务上区分开来,于是也就为“他人”假“集体”之名而挥霍特权(特殊权利)从理论和实践上提供了准备。

现在,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人与人的“物”的关系正在强化,科学技术也已成为第一生产力,社会财富的积累与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事实无疑使利他主义问题真正找到了一种现实化的手段;值此之际,权利、人格、尊严,精神的独立价值,灵魂的自我安置等等这些决不可手段化(不可技术化、不可工具化),也就是不可为我所“用”、更谈不上“利他”的问题,是否作为一种世纪末的关切,更应成为一个世界性的话题呢?我们这些被一再誉为人类灵魂工程师的教师们,是否应该把“灵魂”问题与“工程”问题区分开来,也把利己(自救)与利他区分开来,然后再寻找自己的位置呢?与此相关,也就有了一个为人师表意义上的“师”(人格:人之格局)和传授技术(学识:人之才具)的“师”的区别,但这应该属于另一个题目了。

原载《上海教育报》1992年12月1日

同类推荐
  • 最美不过诗经Ⅱ

    最美不过诗经Ⅱ

    《最美不过诗经2》:阅读大中国系列最新诗词力作,更严谨的解读,更感人的文笔,更耐读的故事。最唯美的诗经读本,最动人的爱情史诗。以诗词会古人,以古人读心灵,以心灵悟人生。阅读大中国系列一获国学大师汤一介、北大教授李中华、王守常倾情推荐。
  • 瓦尔登湖

    瓦尔登湖

    梭罗远离尘嚣,他想在自然的安谧中寻找一种本真的生存状态,寻求一种更诗意的生活。《瓦尔登湖》一书,详细地记录了作家在长达两年的时间里的日常生活状态以及所思所想,他在小木屋旁开荒种地,春种秋收,自给自足。他是一个自然之子,他崇尚自然,与自然交朋友,与湖水、森林和飞鸟对话,在林中观察动物和植物,在船上吹笛,在湖边钓鱼,晚上,在小木屋中记下自己的观察和思考。他追求精神生活,关注灵魂的成长,他骄傲地宣称:“每个人都是自己王国的国王,与这个王国相比,沙皇帝国也不过是一个卑微小国,犹如冰天雪地中的小雪团。”
  • 张海迪的故事(英雄人物时代楷模丛书)

    张海迪的故事(英雄人物时代楷模丛书)

    张海迪,1955年秋天在济南出生。5岁患脊髓病、高位截瘫。(也有人说是小儿麻痹症)从那时起,张海迪开始了她独特的人生。她无法上学,便在家中自学完成中学课程。15岁时,张海迪跟随父母,下放(山东)聊城农村,给孩子当起教书先生。她还自学针灸医术,为乡亲们无偿治疗。后来,张海迪自学多门外语,还当过无线电修理工。她虽然没有机会走进校园,却发奋学习,学完了小学、中学全部课程,自学了大学英语、日语和德语,并攻读了大学和硕士研究生的课程。
  • 浮生三侃

    浮生三侃

    本书集中了我关于艺术、男女和足球三方面的话题,想来都是娱人娱己的闲情文字。在“门外谈艺”,我写了一部分关于书画的评论和品评文字,有古人的,有今人的,更有我们身边熟悉的书画家。因为我闲来也临池学书,附庸风雅,忝为墨客。本书还收录了我的硬笔书法作品《文赋》。
  • 宁夏文学精品丛书·散文卷

    宁夏文学精品丛书·散文卷

    本书渗透了作家们朴实、真诚的情感,散发着对真善美的智性思索和追求。
热门推荐
  • 总裁追上瘾

    总裁追上瘾

    “说,把我俩儿子藏哪了?”一场邂逅,他竟索要两个五岁宝宝!有木搞错?她刚认识他!结果恶魔总裁甩出一纸亲子鉴定书、一张三胞胎合影外带一个俊宝宝喊“妈咪”,直接惊出她一身冷汗!直到某天真相大白,三胞胎团聚,她狼狈逃走!不料,他轻易逮住她,还恶意破坏她的婚礼,拿枪威胁她:“女人,你敢嫁别人试试?!”
  • 澳洲之主

    澳洲之主

    获得历史大抽奖系统,看邱阳怎样从一个小屌丝蜕变成都市大佬,新书《历史大抽奖》已经发布,希望大家来支持,这次一定不太监。
  • 出界

    出界

    她十几年辛劳的付出,被丈夫一句“我们之间没感情了!”就抹平了!人老珠黄,她该何去何从?一个“吸血鬼”吸了她一口血,等价交换,送她一个“鸡蛋”。这个“鸡蛋”补回了她的青春,她还拥有不老的容颜!还让她拥有识宝的异能。哈哈,从此成就了她坐拥宝物的一生!宝物,要多少有多少!只是,身边这个深情的男子,据说对她一见钟情,可信么?她还能相信爱情?
  • 我的极品未婚妻

    我的极品未婚妻

    消失五年之后,重回都市,面对父亲去世的噩耗和苦等他五年的未婚妻,李强毅然扛起一切!公司竞争对手上门威胁?一掌扇飞!地下老大的儿子敢嚣张?一拳撂倒!接手最强社团,高官子弟主动示好,他的崛起势不可挡!在李强面前,所有困难都将烟消云散,因为他另一个身份足以让世界战栗!
  • 苍天录

    苍天录

    苍天之名,即天也,它既是一个世界,也或许还是个人,关于苍天的传说太多了,千百年来,无数人杰也走上了逆天改命的路------修仙.一样的修仙,不一样的宿命,望着那些修仙路上的前人,吴昆始终还是觉得做个凡人好。
  • 除灵师

    除灵师

    唐朝的国运是被一颗珠子改变的!那颗珠子就在他的手中——一个和开国谋臣刘伯温一样,能预知前后五百年,拥有神眼的人。在到处破除迷信,宣扬科学的年代,他的身边却一直跟着一个妩媚至极的阴灵。不为别的,只为借他神眼之力,寻找前世失散的情郎。一刀裂天的刀法,这种别人眼中虚无缥缈的事情,他从小就在修炼!这个世界真的只是我们表面看到的样子吗?那些鬼怪神话、灵异传说,真的只是故事而已吗?当现实与神话重合,又会发生何等惊心动魄的故事?请随我一同走进徐森的世界……
  • 混进女人窝

    混进女人窝

    一个极品帅哥和四个职场白骨精美眉的爆笑同居生活,一部办公室生存法则的必杀技随身手册,一场爱情流浪者的时尚拼盘派对。这是一本青春职场小说。书中描写就职于安墨出版公司的高级出版人梁珉,某日因为自己一个心理医生的朋友的玩笑,被一个可爱女生误认为是对女人无毒无害“Gay”,从而阴差阳错地住进一套女生公寓,趣事不断。梁珉因接手一版权项目,与同事程璐产生暧昧情感,同时梁珉的初恋情人又以商场上的竞争对手出现,同住一家公寓的美眉苏苏被诊断出“双重人格”,必须通过手术剔除一种人格,而其中一种性格深爱着梁珉……情感的纠结何去何从,曲折的情节展现了一个动人的都市故事。
  • tfboys之爱的魔法

    tfboys之爱的魔法

    夏紫涵一位全世界排行第一的千金,和王俊凯之间发生什么事?宫洛儿,全世界排行第二的千金,她的活泼,看起来更像邻家女孩,王源会喜欢她吗?冷陌萱,全世界排行第三的千金,冷漠的千玺会对她产生什么感情呢?请看tfboys之爱的魔法。
  • 腹黑王爷毒辣妃

    腹黑王爷毒辣妃

    她,本是天地间唯一的魔神,而他,是帝神,是前世的因还是后世的果,让他二人相爱。她为他,放弃一切,他为她,舍去生命,冥冥之中,让转世的二人相遇。曾经,她虚弱的躺在他的怀里说:“遇我,卿可悔?”他说:“遇你,我从未后悔,今生我无法护你,下一世,无论付出何等代价,我都会护你,”她笑了,笑出一种邪魅的美,然后死去,抱着她逐渐消失的身体,他选择了自爆,可是,他们没注意到有一双眼睛一直看着他们。
  • 空间种田之宠溺复仇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