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239800000028

第28章 一九九一(1)

纪事

武汉与上海的学术界互访,讨论语言问题是这一年记忆中最为深刻的一件事。关于逃离政治、边缘化、非主流、非正统、非学院、非人道主义而不是反人道主义、偶然性、不确定性、通俗化、大众化中的“缺席”与“在场”等等,就对形而上学的理解、就我们的生存处境来说,这一切到底意味着什么?

人道主义与非人道主义问题

马克思与恩格斯都反复谈到过这样一个观点,即哲学与一个社会的物质经济基础距离最远,因为这中间隔着许多中间环节。但哲学在什么意义上被称为一种意识形态,它又如何影响到人们的社会实践与政治观点,其中间环节如何表现,长期以来人们对此的讨论并不多,只是模模糊糊地感到两者之间肯定有联系,但又拿不准——哪怕仅以眼前实用的观点看来——这种联系所具有的现实性。其中最突出的,莫过于人道主义与异化问题了。

这几天刚好看完了一本1986年英文版的《人道主义与非人道主义》(犎狌犿犪状犻狊犿犪状犱犃状狋犻犎狌犿犪状犻狊犿),作者是凯特·索波(KateSoper),觉得很有收获,因为这本书正是围绕着人道主义问题讨论了当代西方哲学、历史学与政治学所面临的争论与挑战,至少,它替我们梳理出了一条思考这一问题的线索。

首先从“非人道主义”(antihumanism)与“人本主义”(anthropology)的译法说起。

“AntiHumanism”通常应译为“反人道主义”,但我看完全书,觉得还是把“anti”译为“非”好。作者一开始就指出“人道主义”在不同时期不同国家有不同含义。据作者论证,“人性”或“人道”在古代是与“野蛮”、“未开化”相对立的,现代意义上的“人性”(意大利语umanista)最早出现于1512年,直到19世纪后期,“人道主义”一词才取得了它完整的哲学含义。作者说,在一般情况下,人道主义与无神论是同义的,而且推崇的都是世俗生活,但另一方面,人道主义本身成了一种宗教,即对广义的人类理性的崇拜;在此崇拜下,科学的发展,历史的进步,时间的连续,人作为主体的至高无上与反对一切非中心主义的倾向就都获得了哲学上的根据。于是,作为一种对立的学说,也就有了“理论上的反人道主义”(theoreticalantihumanism),这种学说反对的正是人道主义所需要的那套形而上学的假设。

英国哲学从传统上看,就反对这种形而上学的独断论。大陆浪漫主义哲学也反对这种对科学、理性的过分推崇,法国结构主义也反对,因为人道主义者把历史解释为人的思想与行为的产物,认为“良知”、“能动性”、“选择”、“责任”等范畴对历史的可理解性而言是必不可少的。德国哲学在力图克服形而上学的虚幻意识中也祭起了反对人道主义的大旗,作者特别指出海德格尔哲学,因为在海氏看来,奢谈对历史的客观理解都以假定知道了什么是“真正的人”,假定我们具有对于“存在”的客观知识为前提,而这种“知道”要准确,就必须把对象设想为“先验的”,即“形而上学的”。海氏说,这正是一切有关主体与客体、意识与存在、人性与自然的二元论的起源,是对“人在世界”中这一基本事实的“形而上学逃避”。但无论何种“理论上的反人道主义”,他们都不认为自己是在为反人道的或非人性的行为进行辩护。但到底什么是反人道的或非人性的呢?各派学说之间并不统一;而且正因为他们的不统一,正因为他们都想提出自己有关人道与人性的学说,所以笼统称他们为“反人道主义”是不妥当的。比如英国经验主义哲学反对形而上学的独断论,但却努力想用一种实证的人道主义学说取代之。大陆浪漫主义哲学反对人道主义对理性与科学的过分推崇,但反过来又推崇人的情感、无意识、生命或宗教信仰的力量。

结构主义者把人道主义对人的创造性、目的性及自由的强调改变为对决定一切社会及文化现象的结构的强调,而且认为这种结构从根本上看是超出人的意识层面的,比如我们都在使用语言,却意识不到语言本身就具有的那种支配系统所起的作用;但在后结构主义者(poststructuralist)看来,结构主义者心目中的“结构”仍隐藏着“人道主义的动机”,即相对并对某种确定意义的追求。德里达说,任何意义对任何人来说都是等值的,为了消除主体的“残余”,必须“解构”(destructures)。海德格尔明确指出他的《存在与时间》是反对人道主义的,但这种反对并不意味着就会助长不人道或对人的高贵的贬斥。相反,反对传统的人道主义是因为它对人的高贵提的还不够高。海氏说,别以为说人是主体就体现出了人的高贵,因为这恰恰等于不让事物是其所是而要坚持以自己的主观价值进行判断,这不是抬高了人,而是贬低了人。海氏说,人只是存在的守护者。守护者显示出一种沉思的姿态,它反对傲慢自大、指手画脚的“人类中心论”,认为正是我们过多的理解与解释才使我们自己陷于种种“不真实”之中。唯一的补救就是“让其所是”(lettingitbe),对存在的敞亮只守护,只冥想。就连马克思主义是不是“人道主义”也存在着激烈争论。

阿尔杜塞认为马克思是“非人道主义者”,因为马克思不承认人的主观性(或译为主体性)在创造或推动历史中的决定作用,马克思想发现在人的主观意识后面决定着人的意识的东西,这就与结构主义有了一定的相似性。但更多的人认为马克思主义是一种彻底的人道主义学说,因为马克思是从人与自然的辩证统一(同一)开始的,这种同一性一开始就保证了可知性与可理解性,并因此对人的进步,人的解放,人能通过自己的实践让“人性”成为“人性”作出了承诺。在马克思那里与在黑格尔那里一样,这种人性是一种发展着、完善着的人性,即哲学意义下的“人本主义”(anthropology)。“anthropology”通常译为“人类学”,但“人类学”很容易使人联想到人类考古学,而缺少了那种从人的发展或人性的进步来理解历史的哲学意味。因此,按照作者在黑格尔的意义上把“anthropology”理解为“精神的自约”来看,“anthropology”应译为“人本主义”。德里达说,人道主义与人本主义是一对双胞胎。人道主义从其正面来看,表现为对居于核心地位的人性或人的普遍性的强调,在此前提下,人相信人是可被认识、可被理解的。从其反面来看,则提供了对于各种“异化”及“不确定性”的判断标准。

人本主义认为人是主体,也是实体,而且这样的人只能是“社会化了的人”,即作为“我们”的人。德里达说,正是“我们”,才在精神现象中把人对自然与哲学的意识同人们相互之间的意识联系了起来,由此推测“人”就是精神现象的承担者,即实体化了的主体。德里达说,“我们”是绝对知识与人本主义的统一,是上帝与人的统一,是作为本体的神学目的论与人道主义的统一。

人道主义与非人道主义的争论核心在于历史的可理解性问题。这一争论暗含着的问题是人性存在的本体论问题以及人性这一本体与自然之间的连续或间断的关系,而其明显的争论则涉及谁——如果确有个什么的话——创造了历史。

同类推荐
  • 中国寓言

    中国寓言

    寓言是文学作品的一种体裁,通常采取比喻性的故事寄寓意味深长的道理,集说理、劝诫、嘲讽、讽刺、诙谐于一体,给人以启示。同时还用短小精悍的话把十分深奥的道理讲得通俗易懂,使得读者喜闻乐见,容易接受。
  • 诗建设

    诗建设

    近几年来,图书市场上出现了数种不定期诗刊,《诗建设》是其中较好的一种。这不仅因为它的诗,也是因为它的一些文章。本刊的好处,在于收入的诗作比较注重美学与思想、社会价值的均衡,诗人立足复杂的现实给予诗与之相对称的面貌,而不是使之简化或将其降低到社会口水的层次上;而其中的一些诗学文章也常有新的发现,不是停留在某种文学成见上的自言自语,颇具建设性。《诗建设》旨在通过持续关注与追踪致力于现代汉语精神与语言探索的诗与人,通过伴随一代诗人最新的生长,见证与完成现代汉语真正意义上的成熟。杂志的常设栏目有:《开卷》、《诗选》、《跨界》、《细读》、《笔记》、《建设》、《译介》等。
  • 时代之血和它的冷漠骑手

    时代之血和它的冷漠骑手

    本书内容包括:极地之歌、复活、一个愤怒夜晚的上升。这套诗系,或许能让人们从更多的侧面了解70后诗人是如何出牌的。而本书系之一的《70后印象诗系·时代之血和它的冷漠骑手的》作者是陶春,他的诗具有史质气息。
  • 非洲文学作家作品散论

    非洲文学作家作品散论

    世界文化发展到今天,应该说是多元化发展,不能一味地以欧洲为中心,就像我们评论一个作家是否伟大时,不能以他是否获得过诺贝尔文学奖为标准一样,西方殖民主义者硬说黑非洲没有历史、没有文化,企图轻轻一笔,把非洲悠久而灿烂的文化勾销掉,这当然是痴心妄想。由俞灏东、杨秀琴、俞任远合理变化组的《非洲文学作家作品散论》辑录了非洲大陆上最富盛名的文学家的作品并加以评析,为你娓娓道来非洲大陆的文明历程。《非洲文学作家作品散论》一套五册,并向全国各高校内部发行。
  • 你配得上更好的世界

    你配得上更好的世界

    《你配得上更好的世界》是周冲第一部随笔集。此书以两性关系、世事、人性、电影、书籍等为话题,或嘻笑怒骂,或悲悯关怀,或尖锐剖析,直面这个世界的荒诞、痼疾与沉疴。她的文字幽默、华美、深刻、灵气逼人,才华如花亦如刀,同时兼具深度、高度,和温度,所著作品有着浓郁的个人特色。一如众多名家所评价的,这本书的阅读快感、美学享受和思想撞击,都远远超出预期,让人手不释卷。
热门推荐
  • 百里江山尽桃色

    百里江山尽桃色

    曾桃燕穿越成大将军的千金,本来喜欢的人却是因为自己的身份才接近自己。被狠狠伤害后,终于逃离皇家,混迹于江湖,开始自己的自由人生……
  • 重生武大郎

    重生武大郎

    穿越了!没有成为王侯,没有成为神仙妖怪,悲催的成了武大郎!幸好是少年,于是侏儒式的武大郎经由现代菜鸟调教,长成了八尺大汉!上梁山,战土豪,斗官僚!现代人在战火纷飞的乱世能否成就一番霸业?--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我若为魔

    我若为魔

    天生我材必有用,谁都不能太普通!当身材,相貌,恋爱,统统都一般时,难道甘心当一只丑小鸭?No!No!No!我的人生,怎能甘愿平凡?术法,魔宝,兽宠统统在手!魔法啊,请赐予我无尽的力量吧!让我完成这华丽的逆转,玩转人间!
  • 冷帝霸爱,盛宠奸妃

    冷帝霸爱,盛宠奸妃

    他是楚仪国最隐忍狠辣的皇帝,九岁双腿残废,十岁被册封为太子,十二岁登基,历经波折。她是宠臣之女,万千宠爱集一身,天真叛逆,自小与楚仪国第一少年将帅订婚,青梅竹马,情深不悔,却被他掳入后宫。谣言传:她不喜位居人下,他便为她废去皇后,立她为后。还传:她善妒,一日,遥帝醉酒,歇于醉茵阁柔妃处,皇后醋意大发,一怒之下连夜闯入醉茵阁当众掌掴柔妃,自此遥帝不顾朝纲法纪,为她散尽六宫。后又传:她爱黏人,遥帝坐朝议事时,她当着文武百官的面坐于他大腿之上撒娇。那一次,他为她半月不上朝。那一回,他为她移平了皇宫的花草树木,种上她心爱的梨花,只为博她一笑。那一年冬天,她惧冷,他便让人猎杀了一百多只珍狐野兽的皮毛做地毯。再后来,她私通叛军,引敌军入城…。《楚仪野史记载》:三十六年,下臣秦云荻率叛军攻入上京,遥帝仓惶出逃,叛军追至,遥帝自缢于南华山。临死前,地上刻着一行字:情之一字最难解,不知从何兴起,却又如此之深。可以生死相许,可以死生与共。若是强问因由,譬如风来风去,冷暖自知又难觅难寻。全天下都以为他爱她,可她不信,等到信了时,却已经太迟了…。
  • 异世鉴美

    异世鉴美

    什么?到人生地不熟的异世界?郁闷!老天你既然如此待我,总要有点补偿吧!我以后是全系法神?先这么混吧!这人活着总得自己找点乐呵不是!嘿嘿!这次卷土重来,
  • 特工嫡妃

    特工嫡妃

    她,二十一世纪的王牌特工,却因一次意外,重生到了东晋将军府的一个傻子小姐身上。傻子?草包?花痴?她冷冷一笑,瞪大你们的狗眼看清楚!什么?亲妈已死?后妈虐她?没关系,老爹疼她就好,后妈?那是个什么东西?!他,东晋的二皇子,长相俊美,是东晋女子心目中的白马王子,可性情阴晴不定,上一秒还在他身旁,下一秒死无葬身之地!初次见面,他夺了她的初吻。再次见面,她拿他当挡箭牌。然后……“女人,占了我的便宜还想不负责?”“我什么时候占过你的便宜了?明明是你从头到尾占我的便宜!”“那好,本王对你负责!”(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时光是个魔法师

    时光是个魔法师

    那些男孩教会我倔强,那些女孩教会我坚强。那些男孩的诗很狂妄,那些女孩的歌很难忘。那些男孩女孩的诺言,美丽得荒唐。怀念过去,终究是怀念曾经的自己吧。
  • 末世狂暴

    末世狂暴

    在末世挣扎了二十年的秦力戒重生回到病毒爆发前三天,上辈子卑微的生活他不愿意再来一遍,他这一世,要站在巅峰!这世道想要活下去,就要比别人强!这世道想要过得好,就要比别人狠!这世道想要过的安逸,就要比别人阴险!这最坏的时代,也是最好的时代,这是一个信仰坚定却崩溃的时代,这是一个应有尽有却一无所有的时代,这个时代,属于强者!群:495161168
  • 超级人工大脑

    超级人工大脑

    杨力本是一个普通的学生,生活平淡而无趣。他是不幸的,在经历了一场车祸后,他成了植物人。但他又是幸运的,一个科学怪人,救醒了他,并帮他换上了他研制的——人工大脑。学习不好?人工脑里满是丰富的知识。被人欺负?人工脑里的格斗技巧让他纵横校园和黑道!没钱花了?随便去趟澳门赌场,钞票就是大把大把地来。泡不到妞?晕,这怎么可能?…………(本书QQ群:235586195,新群,求加)
  • 魂命天绝

    魂命天绝

    因一个魂字玉佩穿越到命天大路的路天绝,获美女芳心,异兽信任,上古传承……战下每一个欺负他的人《天要绝我,我便战天。人要绝我,我便灭人。我不听天.不听人.我听自己__________路天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