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239700000019

第19章 一九九六(3)

九中另一位人物张,不爱抛头露面,言谈也很平实,据说该组织有影响的文章大多出自他的手笔。我们逐渐和他更谈得来。他似乎不乐于去做组织方面的工作,而更喜欢把时间花在书本上。下乡三年之后,他调回成都,在一个汽车修理厂当工人。他告诉我,他每天就带几本英文书去上班,活不多,拼命看书。到1977年时,他未经大学,直接考上北大英国文学系研究生,除了被导师杨周翰器重外,还深得朱光潜和钱锺书喜爱。我1987年圣诞节时去哈佛大学,见过他几次,那时他在哈佛大学比较文学系念博士学位,但已经替系里指导硕士生,并用英语出版了学术专着。张现在美国任教,但我常在《读书》等杂志上见到他的文章。我很喜欢他写的东西,不在于知识的渊博,而在于他对中国现实有一种清醒的认识和稳健的把握,与那些学了点后现代主义理论就想拿到中国来鼓噪的人大不相同。我想,这肯定和他青年时代的历练有关。

我们的第三条道路到底没有走通。在运动中,我最大的体会是,理智的声音是极微弱无力的,再高明的思想家、再深刻的理论家,也敌不过不负责任、巧舌如簧的蛊惑者。

四、与老知青的交流

大约在1968年秋,我和我的同伴们结识了一伙老知青。他们有五六个人,聪明、认真,才华横溢,1965年中学毕业后,因为家庭出身问题不能继续升学。与我们这些学生相比,他们显得更有社会经验,更有生活情趣,思想更成熟老练。“文革”中,他们曾设立联络总站,到全国各省做社会调查,他们对党内斗争的历史和复杂性比我们清楚,对民间疾苦了如指掌。我们当时爱读的书是列宁的《国家与革命》、《无产阶级革命和叛徒考茨基》等,而他们的兴趣已经是马克思的《资本论》和毛泽东读《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的笔记。我们都很熟悉马克思的思想发展历程,当他舍弃哲学去啃枯燥的经济学时,这标志了他思想的一个飞跃。当我们这批学生仍停留于政治的思考时,他们已经关注社会和经济问题,两相比较,高下立见。

1966年前下乡的老知青是运动中最活跃的力量,他们下乡前意气风发、壮志凌云,农村的生活使他们产生上当受骗感,使他们意识到自己被社会遗弃。许多人破罐子破摔,武斗中十分亡命。有些人在做痛苦的思考,既想解释中国的问题,也想解释自己的命运。其中很多人在信念之舟即将倾覆时,把“文革”当成救生筏,赋予它一厢情愿的美好解释。和我们这些学生相比,他们更乐于接受南斯拉夫理论家德热拉斯的《新阶级》以及湖南中学生杨曦光的某些观点,认为“文革”是一场社会大变动,要造成权力和财产的再分配。另一点差别是,他们更为重视毛泽东主席的“五·七指示”,认为这段指示是毛主席关于未来理想社会的蓝图。据他们分析,毛厌恶现代化工业制度下的分工,憧憬每个人能在精神上、身体上全面发展。在马克思设计的共产主义社会中,人们可以一会儿做工,一会儿打猎,一会儿钓鱼,而毛主席把这个乌托邦具体化了,指示人们要把工农兵学商各项职业集于一身。从这个意义上说,“文革”的根本目的是克服异化,造就人类历史上全新的人。

当时,我们这些中学生都相信所谓“两条路线斗争”的理论,我们的知青朋友抑制不住他们对这种肤浅理解的轻蔑,对领袖人物的思想动机和政策不太感兴趣,更愿意考究现存的生产关系、上层建筑、生产力等问题。对于他们庞大、复杂的理论体系,我始而眩晕,继而清醒。双方争得昏天黑地,吵得一塌糊涂,谁也说服不了谁。

谈话并不局限于政治,性爱也是一个经常引起热烈争论的题目。大家认真和一丝不苟到了这种地步:要每人都传看完毕托尔斯泰的《克莱采·朔拿大》之后由此书谈起。当然,没有人能分享托翁的宗教情绪和禁欲主义倾向——虽然有几分像他把情爱看得过分高尚和神秘。问题很快就归结成这样:什么是爱情的本质?人为什么需要异性的性爱?知青陈提出了颇为高深和玄妙的观点,他说,上帝造人时,男女本为一体,后来不知为什么分开了,为了求得生命的完满,每个二分之一都在寻找另外那二分之一,只有用这个观点才能解释为什么爱情可遇而不可求。我提出了另一种解释,我说,爱情是个体自我与人类整体之间的桥梁。个人总想突破一己之局限,与全人类打成一片,融为一体,但在现世中,这很难做到,每个爱人类的人往往只能守住抽象的原则。人不能满足于这一点,他或她希望有一个活生生的人值得为自己所爱,爱人是个人对人类倾注爱心的寄托和偶像。

上面这类说法似乎过分哲理,未触到爱情勾魂摄魄的本质。于是问题变得十分具体:你能爱的、你所憧憬的异性具有什么气质?这时人们似乎一致认为,性格美最重要,爱情必须在异性间发生而又不等于情欲,原因在于人们追求的不是性格的同一,而是互补与契合,这只能在异性身上得到。探讨这一点不能再做哲理性阐发,于是大家罗列了一系列小说中的典型形象,对之进行分析和坦白自己的偏爱。看得出来,绝大多数男性喜爱普希金笔下的达吉亚娜或罗曼·罗兰笔下的安多纳德,但有人偏要说自己所心仪的人是司汤达笔下的德·拉·木尔小姐或梅里美笔下的嘉尔曼·高龙巴。比如还是那位陈,当问他“你喜欢的女性的气质是什么”时他回答:“委婉而虔诚。”但他仍宣称他心中的形象是德·拉·木尔小姐。

在许多次讨论中,大家都情不自禁地回到一个老话题上:多余的人。我们对普希金、莱蒙托夫,尤其是屠格涅夫的作品中多余的人的形象深有所动。每个人的思想、行为和气质中,都多少透出了一些多余的人的影子。我们对生活悲观,对前途感到渺茫。我们能做什么?我们应该做什么?每个人都在痛苦地思索,但是没有答案。“文革”后期,生活惊人地贫乏、刻板,现实极为丑恶,但我们不能反抗现实,不是没有勇气,而是由于以前所受的教育。我们已经开始谴责甚至诅咒现实,但仍然以为历史虽然冷酷无情,但它在前进。我们是这个时代的牺牲品,不是历史有错,而是我们运气不好,生不逢时,就像赫尔岑在论述俄罗斯文学中多余的人形象时说:他们既错过了朝阳,又不能分享晚霞余晖的美。

往事并非如烟,记忆不像地壳中岩层那样堆积。在我后来的精神意象中,有牛津教堂悠扬的钟声,有剑桥罗素和摩尔散步并产生哲学灵感的三一巷,有波士顿静谧而引人遐思的查尔斯河,但四分之一世纪前一代人思想中的苦难和美,却是最难以忘怀的。

原载《天涯》1996年第5期

社会转型和人文精神:两方面问题

目前中国社会正处在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时期,人文精神大讨论反映了知识分子面临社会转型时的精神困惑,问题不能给出简单的回答,是因为在同一种形势下,当社会向一个方向前进时,产生了两个方面的问题,它们错综复杂地交织在一起。

自90年代起,形势和80年代有所不同,以前大多数人都盼望和欢迎改革开放政策,很有一种“咸与维新”的气氛,但只有乌托邦理想是不够的,改革要调整社会、经济结构,也要调整改变各方面的地位和利益。这么大的历史变革,不可能不付代价,尽管相比而言,我国改革的步子迈得比较稳。在改革深入的过程中,相当一部分知识分子感到自己的地位下降,同时看到自己一向钟爱的价值,比如知识、艺术、道德在经济活动面前显得失色和无力,他们发出追寻人文精神的呼吁,既反映了自己的失落心态,也表述对于社会责任的承当。

这种困惑和忧虑不能说完全没有道理。从大的方面说,我们不能简单地断定,由于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是一种进步,因此这个过程必然会带来精神和道德方面的进步。当然,人的自主精神、主动精神增强了,权利和责任意识明确了,但从历史上看,经济、社会的进步确实可能在一个时期产生文化、道德方面的问题。早在两个半世纪之前,法国大思想家卢梭就提出,科学的进步未见得有利于敦风化俗。巴尔扎克在他的《人间喜剧》小说系列中,就对资本主义初期人欲横流、道德沦丧现象作了刻画和揭露。尽管资本主义代替封建主义是一种历史进步,但有才能、有责任心的作家总是去揭露这个进步过程中的问题,而没有人在作品中歌颂。

另一方面,我们中不少人经历过五六十年代“大跃进”、人民公社化、“文化大革命”,免不了对旧的东西、不适应市场经济的东西有所留恋,对“左”的方针政策认识、批判不够,甚至还很欣赏,想坚持。他们对社会转型期的一切事物格格不入,以为部分群众和知识分子的困惑、犹豫是一种“人心所向”,他们力图退回到自己熟悉的旧体制中去。

“左”的旧思想、旧习惯、旧眼光是社会转型期的大问题、大障碍,对之保持警惕是十分必要的,是头脑清醒的表现。如果认为当前文化领域的主要问题是所谓“俗文化”或“市民文化”,认为社会问题的根源产生于商品经济,那是错误的。但是,不能把对于现实的困惑和疑问完全归结为“左”的倾向的表现,或断定它们有利于“左倾”复旧,不利于改革开放。

应该看到,在促进社会转型这个大方向的同时,有很多问题值得注意。比如,在经济转轨既已启动又未完成时期,确实给权钱交易提供了不少机会。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政策是对的,有利于经济的发展,但许多人并不是靠诚实和勤奋的劳动致富,社会上贫富悬殊越来越引人注目,国有资产流失令人触目惊心。总之,我们不能只重视效率、速度、社会财富总量,还要充分重视分配的公正、竞争的公平。

有些人很难摆脱中国传统思想中“不患寡而患不均”的意识,他们竭尽全力抨击转型期的弊端,似乎高举了社会公正的大旗,但因为他们未能意识到社会转型的历史必然性,甚至想抗拒它,因此在“为民请命”的姿态中包藏了走回头路的动机。对这种情况很难作出准确的识别,这需要我们重温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的精彩描述:“它有时也能用辛辣、俏皮而尖刻的评论刺中资产阶级的心,但是它由于完全不能理解现代历史的进程而总是令人感到可笑。”“为了拉拢人民,贵族把无产阶级的乞食袋当做旗帜来挥舞。但是,每当人民跟着他们走的时候,都发现他们的臀部带有旧的封建纹章,于是就哈哈大笑,一哄而散。”

所以,我觉得我们的工作包括两个方面,哪一方面都缺少不得。一是坚持改革开放,促进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二是在历史的进步和发展中坚持社会公正,坚持人文理想、价值。

同类推荐
  • 城市器物

    城市器物

    中国历来有“诗的国度”之称,诗歌能让人们感受到最好和最美的中国文化元素。德国作家歌德就特别欣赏中国诗词,他喜欢中国古典诗词所展示的山水花鸟和姑娘明朗的笑声,神往中国迷人的典故、古老的格言,尤为崇尚中国诗歌中流露出来的道德和情操。每一次欣赏好的诗词,都是一次重新发现的航行。李永才先生这部诗集《城市器物》,用自己的心迹引领读者走过城市与乡村,在时光与岁月的车辙中找寻自我的归属,体会生命的从容。正如诗人所说“从诗歌中获得一种恒久的力量”
  • 世界经典民间故事全集:百姓闲聊的故事

    世界经典民间故事全集:百姓闲聊的故事

    我们编辑的这套《世界经典民间故事全集》包括《清官能吏的故事》、《书生才子的故事》、《农夫诙谐的故事》、《工匠谈闻的故事》、《百姓闲聊的故事》、《儿童趣事的故事》、《世俗流言的故事》、《动物王国的故事》、《万物戏说的故事》和《自然传说的故事》等10册内容,精选了古今中外各种幻想故事、动物故事、生活故事、民间寓言和民间笑话等数百则,是启迪智慧,增长知识,扩大视野的良好读物,也是青少年学习和研究民间故事的最佳版本,非常适合各级图书馆收藏和陈列。
  • 生命里的世外桃源

    生命里的世外桃源

    本书是一本抒情的散文和随笔作品集,共7部分,分别是:淡泊,岁月静好;心灵独舞;阳光,温暖时光;榕树,亲情相融;沉思,感悟生命;奏响,生命强;素美,馨香几缕。《人生漫品:生命里的世外桃源》抒发了这样一种情绪,或许我不是喜欢寂寞,而是喜欢在寂寞中等待,等待一场花开,等待一场雨来,等待一弯新月,等待一缕花魂,其实世外桃源不在陶渊明的文字里,而是在淡泊的生命里。
  • 不要和爱情玩游戏

    不要和爱情玩游戏

    你知道吗?这个世界上,三百六十行之外,曾经还有一个叫“垂青师”的行当。所谓垂青师,其实就是帮那些需要帮助的男人找老婆或情人。
  • 文楼村纪事

    文楼村纪事

    本书收录的诗篇包括:福莱轩咖啡馆点燃火焰的姑娘我想看见光词语的变迁墙根之雪我们那儿的生死问题等。
热门推荐
  • 散仙唐一九

    散仙唐一九

    唐一九,天生拥有一身通天彻底的本领,本欲继续平平淡淡无忧无虑过着自己的小日子……奈何,与美女明星的一次偶然相遇彻底打乱了他的生活轨迹。阴差阳错救了美女明星,而被不明势力暗杀,逼迫,被视为眼中钉,肉中刺,欲除之而后快。甚至,在未知势力的强迫压力下,无奈暴露自己强大而惊人的实力。感谢阅文书评团提供书评支持
  • 综漫的奇迹之旅

    综漫的奇迹之旅

    逗比少年变成逗比少女奇迹种族又代表着什么穿越世界的卡片是什么这个世界的真实又是什么!···········实际上···本书不是那么严肃~~~ps本书原名综漫变身超能行
  • 行次汉上

    行次汉上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倩女幽魂

    倩女幽魂

    在QQ上认识一美女,发现她是个古怪的女人。有一次跟她在餐厅吃饭时,一个流氓欺负了她,她一怒之下一巴掌将人家满口牙齿都打出来了,而且付账的时候,她居然拿出阴钞来付账,把店员吓了一跳。自从她闯进我的生活之后,一件件诡异恐怖的事情接踵而来。朋友的父亲离奇失踪,QQ上神秘男人的威胁恐吓……离奇的事情不断发生,我一步步的追寻结果,当我以为探寻到她的秘密时,却发现,原来我已坠入一个天大的陷阱之中……
  • 暗月天卫

    暗月天卫

    光荣与荣耀是每个人向往的目标,在一片纷乱的大陆中,无数的强者为了自己的梦想努力着。那些暗月之下的隐者却在默默的注视着眼前发生的一切,有着无比智慧的他们看着自己经历过的一切,在后人的身上重演,不由得发出一声声的叹息。
  • 科学巨人:牛顿(创造历史的风云人物)

    科学巨人:牛顿(创造历史的风云人物)

    名人创造了历史,名人改写了历史,那些走在时代最前列、深深影响和推动了历史进程的名人永远会被广大人民所拥戴、所尊重、所铭记。古往今来,有多少中外名人不断地涌现在人们的目光里,这些出类拔萃、彪炳千古、流芳百世的名人中,有家国天下的政治家,有叱咤风云的军事家,有超乎凡人的思想家,有妙笔生花的文学家,有造福人类的科学家,有想象非凡的艺术家……他们永远不会被人们忘记!
  • 与众不同的滚雪球高手

    与众不同的滚雪球高手

    会把财富越做越大绝对是滚雪球高手。财富无处不在,全凭你的慧眼发现。财富的积累与创造关键在于独到的方法与本领,为什么屹立于群山之巅的财富巨人能一览众山小,鸟瞰芸芸众生。把世界的大部分财富揽于怀中。他们对财富攫取的方式方法向人们提供了全新的思路与方略。会滚冒球者才能领略滚雪球间的乐趣与奥妙。当财富还如雪花一样散落于各个角落,我们何不也去做一个滚雪球的高手呢?《与众不同的滚雪球高手》的作者是张大羽。
  • 萌妃来袭:王爷,你不守夫道

    萌妃来袭:王爷,你不守夫道

    他,是一位王爷,尊贵无比,却无情道近乎冷血的王爷。他的眼中只有权力,其他的一切必须为权力让步,包括自己的王妃。她,是一个穿越人士,不过老天跟她开了一个玩笑,把她穿在一个卑贱的婢女身上了。当一位不读女戒的现代人成为了一位王爷的婢女会发生什么样的事情?
  • 神女奇缘之魅乱异世

    神女奇缘之魅乱异世

    女神为情再现世,女神记忆不复,只有现代时空的记忆,本是千金小姐无奈掉包,更加可叹的是命运捉弄却又要从小男装!三哥的疼爱,二哥的无情,帝王对于暗夜精灵的她倾慕不已,在一个雾国她该怎么办?她还是琴主、杀手,可是身为慕容尘的她纨绔无用,面貌庸俗,倾城绝色的她到底应该如何?
  • 豪门弃妇:影帝,别过来!

    豪门弃妇:影帝,别过来!

    "即墨嫣嫣,跨国集团的千金小姐,却也是个人人耻笑的傻子!一朝撞击,她恢复清醒理智,却撞破丈夫与别人在床上……本以为继续装傻就可以摆脱丈夫那个噩梦,没想到,一个个坏消息接踵而来!父亲病故,家产被夺,她也在一夕之间变成了豪门弃妇……温亦阳,影视界的神话,众多女生追捧的天王巨星,却独独对她一个弃妇爱不释手,霸道守护……什么前夫旧爱,什么渣男小三,敢碰他的影后,统统收拾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