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239700000018

第18章 一九九六(2)

“文革”中涌现出一大批敢于“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以“指点江山,激扬文字”自豪的青年学生,实在不值得奇怪。“文革”前的教育使他们有充分的心理准备,并使他们有充足的语言技巧训练。1963年起中共与苏共论战而发表的《九评》,许多学生反复吟诵,烂熟于胸。那大气凛然的口气,恰到好处的引证经典,咄咄逼人的反诘和尖刻的挖苦,学生们已经在作文和批判会发言中演练多时了。比如描述形势时总是“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不管论敌是否日子混不下去,都要送他一个“向隅而泣”。这一类语言深深影响了一代人。直到1994年我在海南,一个朋友——他是某公司经理,在职的经济学博士生——给法院的诉状中也使用“是可忍,孰不可忍”,“拭目以待”之类套语。

1967年夏季爆发了大规模武斗,我愈来愈感到困惑:“文化大革命”怎么变成了“武化大革命”了呢?我和几位新交的朋友开始坐下来研究形势。他们是总部的工作人员,主要是机关报的编辑,因此收集全国各地运动形势的资料比较方便。我们有计划地阅读理论和历史书籍,不时聚在一起交流讨论。我们特别重视各地群众组织派性斗争呈现出来的规律性。这种关注,使我现在对于“文革”的研究都获益匪浅。探讨到一定程度,我们形成了一套自己的观点,与热衷于打派仗的总部头头发生分歧。记得在秋天,总部核心领导制定一项代号为“上甘岭战役”的计划,我们听到消息后,深感全省几十万人的政治生命不可儿戏视之,于是破门而入,陈述自己的意见。总部大员们当然并未采纳我们的主张,继续一意孤行,但对内部冒出的一批“持不同政见分子”,他们也并未采取任何警戒或制裁措施。

我们这个自发的、未挂牌的“文革研究小组”后来散了。其中最令我怀念的是何,他沉静好思,想得多,说得少。当两大派实行大联合之后,他作为总部工作人员,参加了C市革委会成立的盛大庆祝会,被本校原对立派同学发现,然后抓回学校,连夜拷打,最后被装进麻袋毒打致死。我和同伴去向他告别时,看见遗体遍体鳞伤,惨不忍睹。他从不参加武斗,招恨的原因是他当初是对立派的头头,后来经过反复思考,改变了观点加入我们这一派。他被视为“叛徒”,可以说,他是因为坚持自己信念而死的。我们之中最年轻的一位是小曾,他血气方刚,喜怒立见于色,是成都第一名牌中学学生,我们讨论或辩论时,他总爱掏出自己的笔记本,引证材料或数据。他下乡后开始研究中国农村发展方向问题,曾写信给陈永贵,问他是否真相信大寨道路行得通,对全国有指导意义。信被转送到省革委会,他被扣上“怀疑大寨道路”的帽子,差一点被逮捕。1977年恢复高考,他因为这个问题没有上成大学。前几年他出差途经北京与我相见,显得神情颓唐。当然,以他的聪明和能干,现在得到的地位和待遇并不差,但他在科技或文化方面的志向,却落空了。他是因为自己的天真、热忱和执着而遗憾终身。和我们一起探讨的还有一位女同学蔡,她1977年考入英语系,接着移居香港,后来从事新闻工作。以前红卫兵的那股劲头,在她身上已荡然无存,但关心国事和吃苦耐劳仍一如既往,因此很快就干得有了些名气。

二、深入“虎穴”的舌战

为了加强思想的交流和碰撞,我决定与对立派最优秀的理论家对话——他们是S校某个战斗队的成员。那时候,一些大学高材生不一定是群众组织的头面人物(比如因为家庭出身问题不宜挂帅),他们就形成了类似高级智囊团的圈子。我要找的就是这样一些人。

周围的人听说我们准备去S校,很担忧,纷纷劝阻。当时武斗中双方都有点杀红了眼,S校的理科大楼据说是一个武斗据点,被我们这派的人称为“盖世太保大楼”。据说外省与我们观点相同的某一派被打垮后,一些武斗高手窜到C市,策划了一次行动,穿上军装,开着摩托,冒充警备司令部军官到S校,谎称接他们的头头去开会,直到上车的最后一刻,阴谋才被识破,一次传奇性的绑架遂告失败。这个故事也许不那么真实,但在我派人员心目中,S校一定是戒备森严、阴森可怖的。

接待我们的是化学系一位高材生,曾是校游泳队队员,百米蛙泳冠军。我对这种人相当看重,我们信奉毛泽东青少年时的座右铭:“野蛮其体魄,文明其精神”,希望自己的对话者,都有“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的气概。这人开始似乎没有把我们这群中学生放在眼里,企图开导我们,搞策反。我心中暗自生气,一旦抓住发言机会,便滔滔不绝地向他阐明了我们的观点。我们是有备而来,很多问题他明显没有想过,只见他不断地皱眉蹙额,刚才居高临下的气势全没有了。

第二次对话,对方显然派出了空前强大的阵容,有五六个大学生等着我们,一见面就发起了凌厉的反击。这次轮到我张口结舌,感到力不从心了。与我们强调“无产阶级专政”的中心论点不同,他们的核心思想是“继续革命”。双方你来我往唇枪舌剑,具体内容已无法复述,但迸溅的思想火花,其耀眼和多彩的感觉至今没有消失。再经过一两次拉锯战,双方一致同意,在对于“无产阶级专政条件下继续革命”的理解上,各方侧重点有不同,继续探讨和交流是有益的。

在这种交往中,我和该校数学系学生萧成了好友,友谊持续到现在。萧身材高大,浓眉大眼,声若洪钟,是学校长跑冠军和排球队队员。与我们交谈时,他常着运动短裤,背心,赤脚,风度全不落俗。他思维严密,气质超脱,最善于从问题的纠缠中抽身而出,专注于论述中隐藏着的前提和预设。他影响我们在关注政治和社会问题的同时,也在自然科学上下工夫。我们一起阅读和讨论的书有牛顿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达尔文的《一个自然科学家在贝格尔舰上的环球旅行记》、林赛和马根脑的《物理学的基础》。后来我和他一起自学数理逻辑,我们经常发出感慨,只知“诗书礼乐”的中国式文人要在思想领域有所建树,是先天不足的,与科学和理性精神隔膜,犹如儿童发育过程中严重缺钙。

萧借给我一本怀特编的《分析的时代——二十世纪的哲学家》,使我爱不释手。我后来考取了此书主译杜任之先生的研究生。

此书编者称摩尔为“哲学家的哲学家”,称怀特海“是一位试图在狮子自己的鬃毛竖立的兽穴中捋住唯智主义、唯物主义及实证主义的狮子的胡子的英勇思想家”,还把维特根斯坦的教学法比作禅宗大师的棒喝,把他的教学效果比作禅宗僧人所说的超脱经验的顿悟,这些都使我感到新鲜和刺激。但萧也有一点使我暗中不满,他宁愿将此书长期借给他当时的女朋友,一个初二的学生,而害得我用一个笔记本抄录此书主要内容。相比而言,另一个朋友就慷慨得多,他见我对他的《西方名着提要(哲学、社会科学部分)》十分喜爱,就送给了我,还说:“宝剑赠英雄!”从萧的行为中我悟出一个道理:一个再理智和有思想的人,处在爱情状态也是盲目的。后来的事实证明,他对小姑娘的拔苗助长并未成功。

三、探寻“第三条道路”

C市两大派斗争日渐激烈,两边营垒中都有一些主和派,但力量很小,成不了气候,我们考虑,这些力量能否先聚在一起,从两派中超脱出来,形成第三种力量?于是,许多人经常在九中聚会。

九中的组织是唯一不隶属于任何一派的独立力量,他们人数众多,纪律严明,头头好学深思,敢于坚持己见。我们去九中时,先与我们交谈的是一个高三学生谢。刚一接触,他给人的印象是个头高大,肩宽腰细,披一件军大衣,目光炯炯有神,手势有力而夸张,使人想起电影中的布尔什维克领袖。后来知道他父亲是省人艺导演,他九岁时就登台表演,扮儿童角色,现在摆出“列宁在十月”中的领袖姿态当然不难。我认识了一位来自西南局机关的干部,他是某群众组织的第四号人物,厌倦了派性斗争,想组建第三势力。虽然我与他来自不同的派别,第一次见面,彼此毫不熟悉,但他讲起话来给人极其坦诚的感觉,分析形势既一针见血,又高屋建瓴。与此人打交道,我才明白了什么叫恢宏气度,大家风范。

西南局是党中央派驻西南三省的最高领导机构。当时中央号召群众组织实现大联合,我这一派的头头作出响应姿态,大造“紧跟中央战略部署”的舆论,对立派显得越来越被动。在这关键时刻,西南局一个姓洪的女将,抛出一篇《在革命的基础上实现大联合》的文章,一下子就把舆论扭转了。这篇文章写得极为老练和雄辩,如果落款不是某群众组织,完全会被当成《红旗》杂志的社论。

这也难怪,据说洪女士是原西南局第一支笔。和这种官方专业秀才相比,我们这些业余的“理论家”就感到自愧弗如了。我前些年经常在《光明日报》上看到S省某些理论刊物的目录预告,知道洪女士正致力于论证新时期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路线,很想再睹其文采,看看她的笔力是否雄健如当年,但终究没找到有关刊物。

与我们接触的那位第四号人物,终于不能见容于他们组织中洪女士一类的多数,逐渐失去权位。我既尊敬他,又替他惋惜。不过“塞翁失马,安知祸福”,他的失势,倒可能躲脱了日后当“三种人”的厄运。

同类推荐
  • 磐石文葩(康式昭文学奖获奖作品集)

    磐石文葩(康式昭文学奖获奖作品集)

    最近一些时日,我随王能宪(中国艺术研究院常务院长)等同志在四川成都、广安、眉山及香港等地,为邓小平同志诞辰110周年举办纪念活动,我俩深感川人的伟大。小平同志能在历史大转折时期,从根深蒂固的极“左”营垒里突出重围,做出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实在显示出巨大的智慧、英明的决断、远大的眼光。
  • 生活的情趣

    生活的情趣

    本书收有“娘家情结”、“何当共剪西窗烛”、“多余”、“瞧这一片灿烂的风景”等散文。
  • 标志与季节

    标志与季节

    本书描述了时间在自然中发生的微妙作用,揭示出各种动植物在自然界中随季节而发生的微妙的变化,向读者展示出一幅动人的、生机盎然的自然和谐之美。同时也是一部作者寻求精神家园的朝圣记录。
  • 中国神话史

    中国神话史

    中国古代神话,一向以零散不成体系著称,致使我们这个拥有神话资料最丰富的国度,国一度被外国人误解为缺乏神话、乃至没有神话,袁珂先生首次将散落在群籍中的吉光片羽遴选、缀集起来,用简练、通达、优美的文字将从上古迄于明清时代的神话材料,作了纵贯的系统的论述。对少数民族神话则联系汉族神话,作了横向的分类的鸟瞰式介绍,勾勒了中国神话的历史全貌。此外,本书还专章叙述了中国神话研究的历史状况,神话对历代文学的种种影响,等等,材料丰富,剖析透彻。
  • 不可放弃的努力

    不可放弃的努力

    让阅历浅的人看了不觉得深,能让阅历深的人看了不觉得浅;它尽管不能激励读者成为伟大、超凡的圣人,但至少能激励读者成为高尚、幸福的好人。
热门推荐
  • 雨过风晴彩虹出

    雨过风晴彩虹出

    杨晴在父母的强迫下认识了她的真命天子——韩萧,并认他做师傅。杨晴多次逃学,但还是被他抓住了。杨晴天天被韩萧欺负,日日夜夜都想着她小时候的朋友,想起他们的约定;终于有一天,杨晴知道了“他”是谁,但是他被秦岚给抢走了,杨晴很伤心的说:“萧哥哥,你,你,你为什么,为什么”......历经了多少风雨,多少困难,他们一次次的分离,一次次的重逢不都是平平安安的回来了,可是杨晴却一声不吭的走了“你,你,你,萧哥哥”.....一代女侠
  • 逍遥圣者

    逍遥圣者

    神佛鬼人妖魔,众生六道,神位于在东方天界,佛位于西方佛界,鬼位于地府灵界,人位于人间人界,妖位于海底的妖界,魔位于在魔界,每界都有的一个掌控着,六界为人界为根本。超越六道,从而跳出六道,自创出一个天地,划界而战,化身圣尊,划界圣界,,圣界非六界的修炼,达到不死不灭,时空隧道来去自如,挥手排山倒海。二十一世纪开创了圣界,从此就在六道逍遥自在来去自如。巫逍遥就是一个这样的传奇的人物,一人化为二,真身穿越太古时期,而分身却留在在了现在的世界里,自己都不知道活了千岁还是万岁了,才能超控了时空来到了现实了世界和分身合二为一。
  • 图里门

    图里门

    15年前,景家十六口人,走进了一幅图里,再也没有出来……随着当年还是孩童的景白阳慢慢长大,他终于发现了图里的秘密。在图里,有个极度凶险的世界。那里的怪物,爱吃“香辣鸡腿堡”。
  • 嫡女风华:鬼王忙追妻

    嫡女风华:鬼王忙追妻

    她---安若曦,黑白两道闻风丧胆的杀手,再一次旅游时“不幸”穿越到一个爹不疼,姨娘不爱的废柴小姐身上。“既然我穿越到你的身上,我必会把伤你,如你之人碎尸万段!”-------某场景------某男:“小若曦,你就从了本王吧~”说完向某女抛了一个媚眼。看到这场景的某女一阵呕吐,差点将中午吃的饭都吐了出来,指着某男道:“从你妹啊,先给姐排好队轮到你再说!”
  • 学为人师的教育家(2)

    学为人师的教育家(2)

    本书精选荟萃了古今中外各行各业具有代表性的有关名人,其中有政治家、外交家、军事家、谋略家、思想家、文学家、艺术家、教育家、科学家、发明家、探险家、经济学家、企业家等,阅读这些名人的成长故事,能够领略他们的人生追求与思想力量,使我们受到启迪和教益,使我们能够很好地把握人生的关健时点,指导我们走好人生道路,取得事业发展。
  • 病弱相公风华妻

    病弱相公风华妻

    现代的她为复仇而选择灭亡,是浓烈的爱,还是深刻的恨?再次睁开眼时,她发现自己居然重生成为丞相府嫡出千金。他是体弱多病的九皇子,与世无争,却屡次遭人暗算,看破人生。前世的恩怨纠葛,今生的爱恨情仇。如果这就是爱情,那么我愿意尝试。看女主如何自力更生,智斗小人,轻松生活。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超凡神兵

    超凡神兵

    "最强兵王归隐都市,守护一线美女大明星。他无所不知,他无所不能。我是陈峰,我很帅,我的梦想是有好多好多的漂亮老婆。”——陈锋。"
  • 小职员与大总裁

    小职员与大总裁

    朵朵怎么也没想到,自己刚进入三大通讯业之一的联通公司。就得罪了在商场上一手遮天,呼风唤雨的天宏集团大总裁———景天宏。这个人还和她的顶头上司张总是好朋友。这下可完了,自己刚出校门,要钱没钱,要关系没关系——什么?那个人渣具然告她的状。哼,仕可忍,孰不可忍。朵朵杀进了景天宏的办公室,却不知自己把自己送入了狼口——
  • 异世御神:废物小姐狂傲异世

    异世御神:废物小姐狂傲异世

    前世武功被废,随身携带改良版《葵花宝典》穿越,且看冷霜狂傲异世!凯瑟琳,魔法武技白痴的废物小姐要被家族放弃,不甘当废物的她如何生存在这强者为尊的魔武世界?凯瑟琳的眸光犀利,勾唇凛然道:“重来一次,就要站在世界巅峰!”龙吟震天,冷兵锋芒,纵横天下,谁敢挡我?成神,只是一个开始!(内容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影响孩子一生的100个幽默故事

    影响孩子一生的100个幽默故事

    有一种东西叫做钻石,如天上的星星,风雨的岁月和空间,凝固成人类精神的永恒,它跨越了国界、语言、年龄。“注音版影响孩子一生的名著”系列图书,每一本都是你生命中不可不读的经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