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239500000043

第43章 各继承权或幼子继承权(7)

西伯利亚东北部的科里亚克人对他们的取火板怀有类似的迷信敬畏。他们把火板看作是家庭火种的神灵,是家庭火炉的守护者,因此他们认为它具有保护鹿群和帮助人们猎取和杀死海洋哺乳动物的神奇功能。

“沿海的科里亚克人和驯鹿的科里亚克人一样,在他们那里神圣的火板与家庭福祉息息相关,因此它不得移放到外人的房子里去。但如果两个家庭在冬天为了节约燃料住在一间房子里,那么两家人都要把自己的圣物带到这间共同的房子里来,这样做以后,就不用再怕减弱它们的效力。神圣的火板通常传给小儿子,或者传给小女儿,让她的丈夫留在岳父家里。

兄长们则去为自己建造新的房子,或者分开去饲养自己的鹿群。”所以,这里的幼子继承制看来还是由于当那些大孩子已经离开家的时候,只有最小的孩子还住在父母家里。该权利与性别无关,继承人可以是最小的儿子,也可以是最小的女儿,总之他(她)必须是最后留在家里的人。

6.非洲的幼子继承制

非洲少见有幼子继承权 勃果人、苏克人、图尔卡纳人中少见幼子继承制 尼日利亚南部伊博人中的幼子继承权在非洲的游牧部落中,幼子继承的习俗似乎非常罕见,它以有限的方式在勃果人中间实行。勃果人部落主要靠他们繁殖的牲口维生,虽然他们也从事一些耕种。他们居住在阿比西尼亚山脉遥远的北方支脉上。他们的家园缺少树木和河流,但是气候宜人,有益健康。畜群几乎整年在山上漫游,从一处草地转向另一处新鲜的草地。几乎三分之一的人口随着畜群迁移,住在棕榈树席子做成的窝棚里,一旦宿营地转移,这些窝棚就驮在牛背上运走。其他的人生活在时间或长或短的固定村落里,住的是稻草棚。但是在必要的情况下,他们可以烧掉这些简易的住所,并且在一个夜晚就带上畜群撤离此地,因为土地到处都是。

在勃果人中间流行长子继承的法则。第一个出生的儿子是家庭的头领。头领地位也通过头生子代代相传。事实上,大家族的头生子被认为是有些神圣和不可侵犯的人;他是没有君王权力的君王。当一个男人死的时候,他的财产要分割,最大的儿子得到最多的份额,包括价格昂贵的白牛、所有的家具以及屋子里的其他用品。但撤空了的房子要归最小的儿子。在白尼罗河畔的一个游牧民族努厄尔人中间,当首领去世时,由他最小的儿子继承。在英属东非的一个部落苏克人中间,最大的儿子继承其父亲最多的财产,最小的儿子继承其母亲最多的财产。苏克人看来原本是纯农耕民族,然而在过去的某个时候,他们分为两个支派,一支继续农耕,另一支从事放牧。刚刚提到的继承原则在这个部落的两个分支里都存在,也存在于该地区另一个部落图尔卡纳人中间。

伊博人是定居在尼日利亚南部的一个农耕民族,在他们的有些人当中也存在幼子或较幼子具有继承权的习俗。奇怪的是,在他们中间该法则仅用于继承女性的财产,并不推广运用到继承男性的财产,该习俗甚至以这种有限方式运用时,看来也比较罕见,而并非普遍性的。

7.幼子继承制的起源

幼子成为优先继承人的原因 最小女儿成为继承人的原因 游牧部落中自然偏爱最小儿子的原因 幼子继承制向长子继承制转化的原因通过巡视上述在亚洲和非洲诸部落中所见到的幼子继承制的实例,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即该习俗既可以与农耕生活并存,也可以与游牧生活并存。实际上,大多数据认为遵守幼子继承制的民族,现在主要靠农业维持生活。但是其中许多民族实行的流动农耕体系对土地的利用率很低,而且需要的土地空间之大与其养活的人口数量不成比例。当家庭里的儿子长大成人时,他们一个接一个地离开父母的住所,并在森林或丛林里为自己开拓一块新的土地,最后在家里只剩下最小的儿子与父母住在一起。

因此他自然在父母年迈时要供养和照顾他们。这看来是对幼子继承制,至少在涉及最小儿子的权利范围内是最简单和最可能的解释。这样的解释得到了俄罗斯农民的现代习俗的支持,在他们中间,这种习俗及其原因一直留存至今。而且各处观察到的事实也证实了这一解释,即父母的房子作为一部分继承物经常传给最小的儿子;甚至假如他别的东西什么都不拿,房子也是他法定应得的份额。如果父母去世的时候,最小的儿子是唯一留在父母住所的孩子,那么该法则就是理所当然的并且是公正的。

很可能在诸如卡西人或加罗人这样奉行母系递代的部落里,最小的女儿的继承权可以用类似的原则来解释。最小的女儿当然是最后出嫁的。实际上,在有些民族,包括加罗人那里,禁止她在其姐姐出嫁之前结婚。因此她自然而然地留在家里与父母一起生活的时间比较长,并成为他们生活中的支柱和安慰,也成为他们死后的继承人。正如卡西人所奉行的习俗所表明的,甚至当已经结婚的女儿都留在年老的父母住所里或住所的附屋里时,操心自己的家庭也必定要花去她最多的时间和精力,她们照顾父母的空余时间也就较少。因而在这种情况下看来也很自然要在继承遗产时偏向于最小的女儿。

正如布莱克斯通早已发现的,在某些游牧民族中,最小的儿子在继承方面的优先权是很容易理解的。广阔的领地范围,对于流动的牧羊人和牧牛人部落来说是必需的,它能够为那些已经长大成人并离家外出谋生的儿子们提供足够的空间,让他们带着羊群或牛群随处漫游去开拓自己的未来;而最小的儿子一直和自己的父母留在家里,在他们衰老之年赡养并照顾他们,并因此在他们到了规定去见祖先们的时候,继承他们的财产。在贝都因人中间,父亲与儿子之间的关系很容易导致偏向最小的儿子。对这个问题,熟悉贝都因人生活的布尔克哈特这样写道:“在沙漠里,父母与孩子们每天的争吵成为贝都因人最坏的性格特征。到达成人年龄的儿子自尊心太强,绝不会开口向父亲要求分一些牲口,因为他已经有能力为自己获取想要的任何东西了。可是他认为他的父亲应当给他分这些牲口。另一方面,父亲伤心地发现,他的儿子的举动是对他的冒犯。于是,矛盾就不断发生,往往发展到很激烈的地步,永远无法弥合。

一旦年轻人感到自己翅膀硬了,就摆脱父亲的权威,因为只要他继续住在父亲的帐篷里,他就多多少少要继续听命于父亲。但是只要他能够成为自己帐篷的主人(获得帐篷是他坚定努力的目标),他就不再听从意见,也不再服从任何尘世的命令,他只服从自己的意志。假如一个男孩还没有到达青春期,对父亲表示尊敬的方式是从来不擅自与父亲吃同一个碟子里的饭菜,甚至不与父亲一起进食。假如一个男孩被人说:嗨,看这个孩子,他在父亲面前吃得津津有味。那将被看作是带有诽谤性的。只有最小的男孩,仅仅四岁或五岁,才会经常叫到父母身旁吃饭,而且可以在同一个碟子里吃。”其次,在这里就像在其他许多实例中一样,父与子关系的转折点看来出现在儿子离开父母的住所,外出组织自己住所的时候。一个贝都因人向其父亲表露出高傲的独立精神,是从他不再与父亲同住一个帐篷时开始的,这种精神很可能使父亲的慈爱消退,并使他在安排财产的时候,忽略已经离开家门的、骄傲自负的年长的儿子,而把所有的东西都留给孝顺恭敬的最小的儿子,而且小儿子是与自己一起留在原来帐篷里的。

诚然,受《可兰经》的影响,阿拉伯人现在是在几个儿子之间平均分配财产的;但是在以往的时代,在伊斯兰教兴起之前,他们往往受情感力量支配,由于喜欢年幼的儿子而剥夺年长的儿子们的继承权。

因此,无论社会处于游牧阶段还是处于农耕阶段,幼子继承制的产生和流行所需要的前提条件看来是大量的土地和稀少的人口。当人口增长或者其他原因使得家里的儿子们很难从家庭共同畜群里分出牲畜让他带到远方广阔之地的时候,幼子唯一继承财产的权利就开始受到长兄们的质疑,并逐渐终止实行,或者甚至被长子继承制所取代,就像如今发生在阿萨姆地区的卢萨伊人中间的情况那样。不过,纯粹由于继承习俗的惯性力,甚至当促使旧法则产生的生活状况已经完全改变时,旧的法则还可能继续存在。这就是为什么在英格兰的不少地方,幼子继承制仍然存在,或者时至今日还与长子继承制同时存在的原因。

因此,回到我们的出发点,我们同样可以理解,为什么在古希伯来人中间,当他们已经不再是沙漠中流浪的牧羊人,而成了在巴勒斯坦定居的农民时,在整个民族总体上已经抛弃了幼子继承制,而在代之以长子继承制后很长的时间里,仍然还会保留着幼子继承制的一些遗迹。而当古老的幼子继承制习俗已经被人遗忘很久时,后来的历史学家惊讶地发现了较年轻的儿子竟然排除其兄长而继承财产的传统。为了解释这种违反自己整个财产概念的继承事例,就把它描绘成仿佛是由于各种偶然原因引起的一些例外事件,比如出生时的事故、父亲的任意偏爱,或者是较年轻的儿子贪财和狡猾,等等。

因此,根据这个观点,雅各对自己的哥哥以扫没有什么过错;他只不过证明了自己应该获得古代法律普遍授予小儿子的那种继承权利,尽管在他当时,新的风尚已经悄然将继承权从最小的儿子手里转到了最大的儿子手里。

同类推荐
  • 如何解脱(禅·心灵·灵性)

    如何解脱(禅·心灵·灵性)

    本书用佛学观念关注了生命的本质,开篇就在探究生存的意义和价值,本性禅师认为,生命存在的意义不在于追求幸福,而是在追求现世的尊严,和来世的拯救。在探究生死的过程中,回答了何为解脱这一问题。
  • 古兰经概述

    古兰经概述

    伊斯兰教传入中国已经一千多年了,从过去到现在,真正懂得伊斯兰教的人力数不多。正是这个缘故,伊斯兰教在解放前曾长期遭到一些教外人的误解和歧视,甚至还引起过多次惨痛的流血教案。
  • 心的大学:觉真法师体悟人生53问

    心的大学:觉真法师体悟人生53问

    《心的大学:觉真法师体悟人生53问》是一本涉及哲学与心理学的普及性佛学读物,由“我”与法师的对话、“你”与法师的对话和“心”与法师的对话三组对话,53个问答组成。觉真法师通过很多具体的生活或者人生的问题,比如家庭、爱情、婚姻中遇到的问题,以自己一生的研佛心得,给予了积极和智慧的解答,在阐述中贯穿儒释道传统文化精华。
  • 佛家、道家、儒家智慧一点通

    佛家、道家、儒家智慧一点通

    立足于百姓平民,将高深莫测的道家智慧用最朴素的语言表述出来。全书从人生、工作、社会、婚姻等方面入手,谈到了生活的方方面面。讲解了儒家智慧的精华,并穿插经典的儒家故事,以修身养性、心态胸怀、谦孝美德、社交礼仪、正视财富等篇章向大家阐释了儒家的博大智慧。立足于佛教圆满无上的智慧,从人生、工作、社会、婚姻等不同的角度着手,依靠古人的智慧,去解决现代的问题,以处世的精神,干入世的事业,以此给忙忙碌碌的人们一个智慧参考。
  • 佛法与人生

    佛法与人生

    佛法与人生是在博大精深的佛学中以深入浅出的形式和通俗的文笔向读者介绍了佛教的创建,佛教的信仰,佛教的发展等多方面的情况。本书的另一特色是介绍了佛家的修炼,其中有面壁参禅、四禅八定、天眼、慧眼、法眼、佛眼、藏密功法、观音咒、和超自然的功能——神通等。还有佛家的剃度、受戒、佛事等等各方面的情况。
热门推荐
  • 奔跑的呆子

    奔跑的呆子

    多年以前,华茂集团的懂事长陈世良的妻子穆云,发现丈夫不但在外面有了情人,而且还有两个儿子。单纯的穆云无法接受现实,就在刚刚产下一个婴儿后和陈世良离了婚,半年后嫁给了一个乡下的男人。多年以后,男主人公韩韶东因为家中贫寒,来到西台,在一家工地上打工,租住在一间窄小的屋子里。一天夜里,女主人公陈仙怡以一个混混的身份喝醉了酒,并且躺在了韩韶东的门前,韩韶东见天寒地冻,就让陈仙怡在自己的房子里住了一夜。韩韶东原以为以后再也不会遇见她了,结果自己刚从老家回来就在街上碰见了陈仙怡。
  • 与爆炸一起的日子

    与爆炸一起的日子

    BigBang著名团体,K-POP界领军人物。他们与众不同的音乐风格感染着每个人。
  • 执一念

    执一念

    执念为何?成仙魔神!不,执念只为一人。寻觅,不为他,只因我想多见你一面。
  • 金牌攻略员

    金牌攻略员

    每一本小说都创造了一个位面,每一个位面都有一些可恨又可怜的人,这些人下场凄惨怨气冲天,这就延伸出了一个神秘的组织。陆沫自从有意识的时候起,她就身处各个世界完成那些可怜人的心愿,并且攻略各色男神。
  • 二狗和三八

    二狗和三八

    慕容二狗和死三八之间不得不说的故事,故事只是想象中的武侠世界
  • 整容大时代

    整容大时代

    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求同脸同鼻同医生。在这个人人追求美丽,整容普及的大时代,没整过,你就out了!大家以后见面不会say-hello,而是询问最近整了没。就在这样的一个环境下,一个超级吸金的职业应运而生——整容医师。陆艺晟身为国内最负盛名的整容圣手,技术好,颜值高,自然可以任性一点了。随手签了一个美女护士回来,也不知道会不会败坏了自己的名声呢。路人,名媛,大明星,从此以后,小护士娇美美,走上了替人换脸的不归路。整容有风险,动刀需谨慎。前方高能,各位读者大大,放心入坑吧~
  • 社交心理操控术:操纵他人心理,实现交际制胜

    社交心理操控术:操纵他人心理,实现交际制胜

    本书旨在通过阐释如何洞察人的心理,告诉读者如何运用相应的心理策略来处理好各种社交问题。通过对本书的阅读,读者可以学会洞察他人的内心,找到最合适的方法来处理交际中遇到的种种问题,从而营造出和谐的人际关系,让自己拥有超强的人脉。一个人的心理决定了其行为模式,因此,对他人和对自己心理的掌控决定了人际关系的好坏。在人际交往中,善于交际的人总会很自然地运用许多心理策略,对其中一些策略的概念,他们自己也并不清楚。
  • 佛心领悟:领悟佛学中的人生智慧

    佛心领悟:领悟佛学中的人生智慧

    即心是佛。佛心是什么?佛心就是佛的一切,或者说是佛的精神、要旨。佛心并不仅存于寺院中,更存于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本书共分八章,分别是佛心是放下,佛心是宽容,佛心是智慧,佛心是无欲,佛心是平常心,佛心是慈悲,佛心是力量,佛心是随缘。每一章下均设若干节内容,每一节下分“佛陀格言”、“佛学故事”、“佛心领悟”、“佛心慧语”、“佛林百科”等板块内容。本书通俗易懂,抛开了那些令平常人难以读懂的佛学理论,很好地阐释了“佛法本平常”这个主题,使读者可以无障碍地理解佛理、感受佛法。以一颗佛心去看待人间万相,怀一颗佛心去做人做事,你就是佛。
  • 绝世殇妻:傻王专宠逆天妃

    绝世殇妻:傻王专宠逆天妃

    她本是21世纪的顶尖杀手外加神偷,却终究因儿女私情而死亡魂穿异世。她本是将军府的天才少女外加太子妃,却终究因姨太庶美而去世血染红墙。当她穿越为她——欺我者,亡!辱我者,亡!骂亲者,生不如死!当她穿越为她——契上古四大神兽!炼远古万能神丹!为俯瞰天下强者!拥高艳逗比美男!只是,谁来告诉我,为什么屁股后面跟了只甩不掉的妖孽?!
  • 佛说阿那律八念经

    佛说阿那律八念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