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236300000008

第8章 在路上(3)

响起的还有噼噼啪啪的焰火声,有人在点燃烟火,欢笑着转着圈,亮晶晶的火焰在夜空中笑了,映红了河水,映红了夜空,映红了放焰火的女子红扑扑的脸。我们受到了极大的感染,跳起脚来钻进小店,大呼:“老板,来一把烟花!”

瞬间,响声热闹了整个小镇,光焰照亮了每一个笑意盎然的脸。

突然想起,今天是新年啊!

最土的楼

——福建南靖行之三

颠簸了一夜,凌晨醒来,揉了揉眼睛,透过车窗看前方,暗淡的云雾沉落在山头,微微透出一些光亮,这光亮映照出山的本色,青黛的,绵延不断,像是泼墨的山水画。然而这样的景色总有一丝让我纳闷,但又无从捕捉的感觉。

光线越来越明亮,山更朗水更清,还有一些明亮的土黄映入眼帘,那是一栋栋房屋的颜色,三三两两的房子,或大或小,或圆或方,散落在青山绿水之间。这些房子的外表都是泥土粉刷成的,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烁着最原始最朴质的泥土的光泽。车在山道上穿行,这些房子不断跃入眼帘,驴友开始啧啧惊叹,“好奇特的房子!”

我把头伸出车窗,看看一栋栋房子在向后退,停住在山间的某个角落里,青黛、土黄、光亮,不断在眼前交错,让人有一种返璞归真的感觉,干净而清新。

车行数小时后,停在一个圆形的大土楼面前,这是一个大圆柱形的房子,从外面看去,除了前面一张门外,整栋房子没有第二个口了,看上去就像抗战时期的土砖砌成的碉堡。

走进碉堡式的土楼,时光在瞬间倒退了半个世纪。一个圆形的全木质的房子呈现在眼前,门、窗、栏杆、过道,都是黝黑的木块搭建而成,在晨曦下,那些窗棂上的斑驳,那些门板上的陈年旧痕都历历在目。

房主向我们介绍:木楼的第一层是养牲畜及做饭洗漱用的,第二层是储放粮食杂物,第三四层才是住人的,这样的设计是为了那个年代防盗防抢。一个土楼要住很多户人家,都是一个姓,或者,一个村子里的人都是一个姓氏的。现在,很多年轻人搬了出去,去了城市或者建造了新式的楼房,还有少数一些人家,一些老人或者归国老华侨念旧,仍住在土楼里面。

深夜,几个人喝完一壶甜糯的米酒,我微醺微醉的踩着木梯上楼去,踩得土楼“嘎吱嘎吱”作响,关了门,甚至隔壁夜壶的声响都听得清透,远处偶尔传来一两声猫叫,再瞧瞧室内昏暗的灯光,简易的睡床上方一个小窗口,像是老房子的眼睛,闪着浑浊不清的光芒,“这可是百年老楼啊!”我的心中不由得有过一丝颤抖,斜眼瞧瞧立在旁边的古旧的茶几,这个时候,这个场景,它突然化作一只白狐或者仙女,也是不足为怪的吧?

浪迹高原

云南很纯净,蜿蜒曲折的石林,秀丽动人的苍山洱海,梦境般的丽江古城。在这个高原游历了数天,浪迹,只是我心中的一个渴望,一个美丽浪漫的梦想。

温柔昆明

华灯初上,飞机降落在昆明机场,刚走出机舱,便收到了高原所特有的礼物——清凉温柔的晚风。顿时,初夏的炎热,旅途的尘埃倏而不见,留下满身的清爽,满心的欢喜。

想着即将寻梦的路线,满心激动,一夜无梦。

汽车载着我们渐渐驶出昆明市区。

温和亲切的司机对我说:“等下有人称呼你为‘阿诗玛’。千万别惊奇,这是尊称。”

就在导游边讲述着云南十八怪的典故边和大家调侃的时候,我的眼前一亮,车窗外,一块块小山地上长满了状如蘑菇的大大小小的石头。随即,响起一阵阵惊呼。我连忙取下眼镜去擦拭干净,等到确定这些石头真是从地底下冒出来的后,我连忙和着大家的喝彩舞动起双臂,而那个长的很像歌星陈坤的导游,脸上挂着理解的微笑。

汽车渐入景区,看到的石头也越多,越奇。有的如入定的神僧,有的如携子的母亲,还有的像飞奔的大象,吃草的骆驼,蹦跳的兔子……

在一排被称为“石屏风”的石峰前,我找到了一座峰顶呈淡红色,好像一位头戴红花帕,身背竹篓的少女石像——“阿诗玛”身边的导游缓缓地道出了一个动人的故事:传说,撒尼族姑娘阿诗玛为了反抗富人热布巴拉抢占她为妻,与心上人阿黑哥和热布巴拉进行斗争,历经千辛万苦终于逃出虎穴。可当两人逃至此地,狠毒的热布巴拉勾结崖神变出滔滔洪水,淹死了美丽的阿诗玛。后来,阿诗玛就化作了石峰。

如此忧伤凄美的故事,怎不让人多生几许惆怅?如此奇特的景观,怎不让人流连忘返?

汽车渐行渐远,阿诗玛的石像逐渐隐没在一片莽莽苍苍的石林中,也深植在我饱满的思绪里。

奇异大理

在火车上颠簸八个多小时后,我终于拖着行李箱站在凌晨冷风凛冽的大理站台上了。我黑色的高跟鞋踩着光滑冰凉的大理石台阶,望着异地陌生建筑物的影像,凉凉的风吹起我的长发,忽然,在陌生的人群里,一种漂泊他乡的流浪感自心底深处升起,刹那间,我恍惚起来了。

当办完手续,大家蜂拥着踏上海星号轮船时,太阳就那么不经意地一泻而下,大理的苍山洱海就明朗真切的摆到了我们眼前。

这是一个狭长形的高原湖泊。湖面明媚洁净,而苍山巍峨雄伟,在太阳底下灼灼生辉,不知是山随水走,还是水随山流,洱海和苍山,就像一对深情的恋人,拥抱着宁静悠远的延伸开去……

此时,我和朋友站在三楼的甲板上,凉风吹动着我们的衣裙,脚底白色的水花打着旋儿后退,头顶的天瓦蓝瓦蓝的,大朵纯净的白云一片片翻过,我张开双臂,让自己笼罩在金色的光晕中,让透明的思绪随风飘飞。

船停靠在崇圣寺三塔旁,我们拾级而上,三座寺塔呈“川”字型矗立着,他们庄严肃穆地看着这些朝圣的人。

我听到身边的游人兴奋地谈到段氏王朝,一阳指,南诏大理国……摄影机的闪光灯在我眼前交错闪烁,恍惚中,我似乎看到萧峰、虚竹、段玉三位武林侠士衣袂飘飘,脚步生风,一路长笑而过。

来到山脚一个空旷的坪里,朋友兴奋地说:“当年的武林大会是在这儿召开的呢!”我瞪大眼睛搜寻着,恨不得趴在地上搜寻辨认出各路英雄豪杰的脚印来,忽然从枝头飘过细碎的凉风,我又错觉是谁踏着凌波微步飘然而来。

回头看看四周,谁不是带着探究,寻觅的眼神搜索呢。

呵,一群寻梦者。

我真的不得不佩服金庸先生的武门小说的魅力了。它赋予了一个地方神秘的色彩,媚惑着一批又一批的寻梦者来到它的塑造地,让人们带着梦境中的迷狂去看去感受。

而这种恍惚的感觉一直伴随着我登上普陀寺岛和南诏风情岛。

岛中的花艳丽的开着,在茂密的林子中穿行,踩在红褐色的落叶上,在石阶拐角处,偶遇身着“风花雪月”服装的白族少女,一丛横生的低枝拂过它的帽穗,巧笑嫣然间,只留下一个袅娜的身影,这种奇异,这种风情,如果此时从岩石后面忽然走出活泼调皮的黄蓉和她憨厚耿直的靖哥哥,我大概也不会感到惊奇了吧。

大理是奇异的,她又是温柔缠绵的。在通往蝴蝶泉的路途中,一条石子小路曲折蜿蜒,两旁有两排凤尾竹亭亭地立在风中,它的尾部在空中妖娆的轻舞着,清幽淡雅的葫芦丝音乐就在这时飘然而至,在你饱胀的心尖上跳跃。

而在蝴蝶泉边没看到一只蝴蝶,不觉遗憾。

随后,乘着汽车在茶马古道上一路颠簸,匆匆游完大理古城、洋人街之后。夕阳就给这座古老悠久的城市镀上了一层苍茫迷蒙的光罩。我再一次远眺了暮色中的苍山,它依然深邃沉静。

本来和朋友约好去感受洋人街夜晚的风情,但一躺在床上,谁也不想动了,很快入梦。

醉在丽江

丽江是我此行最憧憬的地方。路上有五个多小时的车程。我满怀期待,小心翼翼地给前些天已抵达丽江的朋友发信息:你失望了吗?她回信:乌镇是黄磊的乌镇,丽江是小武的丽江。

带着激动的心情,我实在毫无睡意,于是坐到师傅旁边,想提前从他那儿偷取关于丽江的美丽。

“你应该亲自去站在那块土地上去感受她特有的风情。”师傅微笑着说,“瞧瞧车窗外那些白族妇女头上带的帽子是什么?”“八角帽!”真的奇怪,她们有的身着汉服,有的身着民族服装,而头上清一色的带着八角帽。“那是为了纪念八路军当年推翻土司统治,解放我们白族人民而带的。我们这儿上了年纪的中年妇女每人每天都带八角帽,成了习惯流传下来了。”

我不禁怔住了,在物欲横流的当今社会里,居然还有人用这样古老而单纯的方式寄托自己民族的信仰!在通往丽江颠簸的公路上,窗外白云在飞舞,我开始沉默了……

“看前方!”师傅轻轻的说,顺着山势望过去,远远的,一座顶着圣洁光环的雪山晶莹地屹立在群山之上,那样无瑕,那样高贵。“玉龙雪山!”我惊呼。顿时,沉闷的车厢一阵骚动,大家睡意全消,我们开始兴奋地赞美雪山,设想着丽江古城。

终于,我可以顶着烈日吹着从雪山刮来的冷风,静静地站在丽江古城的城门口了。

里面会是什么样子呢,我举着小阳伞深深地吸入一口气。

来不及细想,人流已推着我往前涌。我一边踉跄地被人群推着,一边努力踮起脚尖张望。可是,除了各式各样的花伞外,我只看到了丽江两旁古老低矮的房檐,低下头,无数只脚踏过光滑平整的石子路。隐约看到一条小溪里流动着清得奇澈的水,和几尾红鲫鱼。

忽然觉得好像松散了许多,原来是来到了四方街的坪了,我四下打量着,一排排古老的木式房子,一条条狭长阴暗的巷子,铺着青石板的街道,清亮的小溪纵横在古城内,整个小城古老得宛如从唐朝溜出来的一首七律。

而唯一不协调的就是穿着各异的游人在城中乱窜,有什么东西在追一样。

是太阳,太阳很呛。我感到皮肤一阵阵地辣痛,眼前也开始冒星了。“晚上再来吧!”朋友已拖着我加入了赶集似的队伍。

匆匆行走间,感觉到了一些异样,是那些纳西老太太,她们两三个一排,四五个一群,气定悠闲地坐在太阳底下,脸上有年轮留下的痕迹。额骨高耸,半眯着眼,似乎在养神,也似乎在看步履匆匆的游客。丝毫没有要移动一下的样子。

一句话在脑中闪过,“人生下来只有一个共同的方向,那就是死亡,不知你们走那么快,跑到那里去干什么?”

从剧院走出来,太阳已落幕,只有西天的几丝云彩在变幻着,冷风吹来,我感到了凉意。

我们呆住了。在古城的入口处。

还是一样的木楼,一样的水,一样的石板路,可是味道却完全不一样了。

一排排的红灯笼在水面上闪着斑斓的光,一种神秘而古老的音乐若隐若现。

我们受到蛊惑般地朝前走,我有点犹豫,有点欢喜,那声音的发源地,是一处怎样的景象呢。

呵,熊熊燃起的火把,几个纳西人在火旁吹奏着奇怪的乐器。然后,一圈一圈的人,不同肤色不同种族的人牵着手和着节拍踏着步子。

不及细看,朋友已拉着我飞快地钻了进去。

我忽然发现自己也在跳,也在尖叫着。这是一种怎样的奇异的感觉啊。仿佛积攒了千年的生命要在这一刻完全绽放。一种波涛汹涌的感情在我心中膨胀、破裂。从身体的每一个细胞扩散开去。

我已不知道自己在干些什么,可我无法停下来,必须要这么做。

不知过了多久,星子开始隐没,人群也逐渐散开。

我们没有散,带着晕乎乎的快乐,十来个人分两排坐在溪边的一个小店里,每人举着一大杯满满的啤酒,笑着嚷着,有流浪歌手拿着萨克斯走过来,于是,在沧桑空旷的音乐中,我们大声唱了起来。呵,这一份感觉,应该只有远离家乡的游子才会有的罢。惆怅,欢喜,忧伤,放纵!

我想,我已经迷失了,在这个杜牧般的唐诗里,在这美丽的玉龙第三国度,在这令人目眩神迷的夜晚。

我想,我永远也不会忘记这样的夜晚,不会忘记这样的夜晚里,在一个全然陌生的异乡,真正释放过自己的所有情结。

我把这些极美极短的景象写进了我的文字,写进了我的记忆里。

希望,我思绪的旅程永远也没有归期。

恋恋风之情

我不知道风,是在哪个方向吹,我是在梦中,在梦的轻波里依洄,

我不知道风,是在哪个方向吹,我是在梦中,她的温存,我的迷醉,

我不知道风是在哪个方向吹,我是在梦中,黯淡是梦里的光辉。

——徐志摩

来到这个海边小城,来到小城边缘的学校上班,其中有一个有点“形而上”的理由,那就是我喜欢这里的风。这个理由可能是要被人取笑的,在城市里生活惯的人们似乎更习惯于说一些“实在”的东西,而风,多么缥缈。

第一次来到这个城市,人生地不熟,第一个迎接我的便是风。它跟我以前相遇的风是不同的,带着点淡淡咸咸的味道,使得刚一下车的我,有些讶异,有些欣喜,有些不枉此行的满足。

空旷的校园里,一年四季都有着鼓鼓的风吹,它是游荡着的,时南时北,时东时西,这会儿从这个角落里钻出来,那会儿从那个旮旯儿里跳出来。我随时都可以感觉到它的存在,飘荡在发丝,轻漾在脸上,拂过进心间……

校园的花草树木甚多,每一片树叶,每一朵鲜花,每一棵细草,总是在每一个季节,每一个时刻,摇曳着不同的风情,不同的味道。春天的风带着花香,扑面而来,刹那间的馨香让人怔住。春天的美好,在这一刻淋漓尽致。夏天的风里满是阳光的味道,有一种活力喷薄欲出,炎炎烈日下,它又夹杂着一丝凉意,拂去浮躁和尘埃。而秋天的风,是带着果实醇香的味道,带着金黄的色彩,让人悦目,让人满足,让人欣慰。

同类推荐
  • 珍藏一生的经典散文:往事如风,流年似水,记忆无痕

    珍藏一生的经典散文:往事如风,流年似水,记忆无痕

    似水的流年,律动着如风的往事,撩拨着无痕的记忆。经典的散文恰如这似水的流年,勾起诸多往事和记忆。一篇短短的散文可以陶冶一个人的情操,因为它的到来应当属于灵魂的澄清和精神的拯救。正如人们常常形容可以使我们迅速摆脱困境的那棵稻草,虽微不足道,但很有力量。这本书正有这种震撼心灵的法力。
  • 世界最美的散文

    世界最美的散文

    本书提炼的散文不仅是被公认的上乘之作,更分门别类,意蕴宽广。它们或讴歌自然,或解析社会;或赞颂真善美,或鞭挞假恶丑,其优美文辞的背后,总是蕴蓄着或阐释着深刻的哲理,给人以思想上的启迪和行为上的观照。此外,每一篇散文更是加入了编者的心路花语,与读者分享。一篇美文就是一道独特的人生风景,让你品味生活的酸甜苦辣;一则故事就是一泓深邃的哲理清泉,帮你开启生命的智慧之光……优美的散文,教会我们用心去拥抱生活,用爱去燃点希望。期望读者在品味这些优美的文字时,既可以欣赏到这些名家们独特的艺术视角和表现手法,又可以领悟到作者真实的精神世界;既能够提升自己的写作和鉴赏水平,又能够培养和陶冶自己的艺术情操。
  • 巅峰

    巅峰

    真实而全面地记叙了新中国几代登山运动员前赴后继、英勇顽强地攀登数座海拔7000米以上山峰,在雪域高原、生命禁区挑战人类登山奇迹的感人故事和艰辛历程。时光如梭,虽然这些故事已成为历史,但那些聚焦在登山队员身上关于勇气、团结、力量、纯真、善良、美好、友爱、胸怀、梦想的感人故事,和其中闪耀着的人类因追求真善美而不屈不饶的思想光芒,却是需要我们永远传承、发扬的精神财富。尤其在当下,更具有诸多现实意义。一个人的历史,是一部心灵的成长史;一群人的历史,是一部民族不屈前进的奋斗史。《巅峰》描写的,正是一部群体挑战生命极限、回归真实自然、演绎人间大爱、集合理想信念的心灵史诗。
  • 迈向比较文学第三阶段

    迈向比较文学第三阶段

    本书第一辑“学科理论建设”,主要探讨比较文学学科理论的新发展,提出了比较文学第三阶段的学科理论问题;第二辑探讨了比较文学“中国学派”的理论主张及其方法论体系;第三辑“变异学研究”,创造性地提出比较文学变异学理论,拓展和加深了比较文学研究的视野和深度;第四辑“跨文明研究”,紧扣比较文学第三阶段的基本特征,从跨文明的角度探讨了建立比较文学学科理论相关问题。本书由曹顺庆著。
  • 安民为天:三峡工程百万移民的历史启示

    安民为天:三峡工程百万移民的历史启示

    本书作者在重庆市移民局“卧底”近7年时间,跑遍了三峡库区各区县、乡镇、村组,多次亲历移民第一现场,了解并掌握了许多移民过程的第一手资料,通过长篇报告文学的形式对库区20年来“移民、安民”的艰辛过程作了客观、理性的描述,披露了三峡工程百万移民一些鲜为人知的故事,着重采写了三峡移民之后的生存状态,道出了移民资金的幕后故事,歌颂了各级政府和移民工作者殚精竭虑、无私奉献的精神。读来令人震撼、感动,又发人深思。它是一部既有鲜明时代特色、又具有历史厚重感的作品。
热门推荐
  • 午夜判官

    午夜判官

    午夜化身地狱鬼判,一代阴阳混体判官,张宇!一步一传奇,鬼怪作乱!血玉亡灵、神秘女尸、血腥医院、灵异校园、208路车、礼堂鬼影……恐怖之中,充满柔情。谁说灵异故事不能有言情元素?谁说判官不可以为爱疯狂?我张宇偏偏要如此作为!
  • 花戒

    花戒

    韩奇,一个黑白两道通吃、人送名号霸王、霸据一方的枭雄人物,在一次宴会上陷入死局,事败身陨。但在意识消散之前,韩奇重生回了二零一五年的学生时代。而且不仅拥有前世的记忆,还携带了一枚几十年后才会出现,超越时代的九羽花戒。正当韩奇踌躇满志,势要利用自己的前世记忆和花戒,创造出比前世更加辉煌的人生之时,韩奇却赫然发现这个重生之后的世界,处处都透露着那么一股子诡异,更甚至,韩奇还发现就连自己的重生都……
  • 穿白衬衫的猫

    穿白衬衫的猫

    一间旧屋,一只神秘的猫,一个女孩的闯入打破了宁静。她和他的故事就此开始……
  • 灵机禅师语录

    灵机禅师语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古穰杂录摘抄

    古穰杂录摘抄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云梦仙歌之凤凰奇遇

    云梦仙歌之凤凰奇遇

    这是一个从遇见到离开,从喜欢到厌烦的故事。无论是你来了,或是你要走,我都真挚的对待。或许未来的某一天里,我们会再次相遇,也或许再也不相遇。或许我会想起你,想起住在你心里的日子,也或许我会住在别人心里,再也不想起你。但是,能遇见你,总归是件美事!
  • 弃妃的怒放

    弃妃的怒放

    一夜未归的妻子,他作为一个王爷,怒了,只是,那是否代表着他还在意就没有人能知道了。心狠狠地撕裂着,我不知道我的身体有多无力,只是,我的声音,我自己都感觉到了吃力,我就那么直视着他,我不知道我通过他的眼睛可以看到什么,只是,我就是不想离开他的眼睛。而他,似乎也震惊着,望着我这双失败感强烈的眼睛,我不知道他心里是什么滋味,只是,我看着他,心里,充满了悲哀。
  • 彼岸年华

    彼岸年华

    逸轩:我以为,伴你左右,你终会发现,我对你的爱。可是我错了,你始终沉浸在那份年少的幻影里,不能自拔。直到,那个人再次出现,再次闯入你的生活,携着妻子,幸福归来。梅子:多年来,我一直将从小一起长大的你,当成了我的哥哥,我的好哥门儿,对你无话不说,无事不谈。当青春年少的幻影,在我面前生生破碎时,我才明白,原来,早在我决绝的离开的时候,那段本就不该有的感情,已经成为了过去式。姜昱昊:时光最终会磨平我们的菱角,会让我们变得圆滑,变得世故,变得世俗。生活不只是有爱情,还有很多,譬如责任、譬如面包。在现实面前,我始终不够坚持,不够坚强。(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冬青书屋文存

    冬青书屋文存

    这本书系统的介绍了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内容丰富精彩,是一本值得阅读的好书。
  • 人间百味(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人间百味(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从喧嚣中缓缓走来,如一位许久不见的好友,收拾了一路趣闻,满载着一眼美景,静静地与你分享。靠近它,你会忘记白日里琐碎的工作,沉溺于片刻的宁谧。靠近它,你也会忘却烦恼,还心灵一片晴朗。一个人在其一生中,阅读一些立意深远、具有丰富哲学思考的散文,不仅可以开阔视野,重新认识历史、社会、人生和自然,获得思想上的盎然新意,而且还可以学习中外散文名家高超而成熟的创作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