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079600000007

第7章 后记

本人在长期从事中小学教育教学工作中深切体会:“热爱家乡”必需要了解家乡。一个优秀的民族应当传承历史精华,才能自强自立,才能热爱家乡热爱祖国。作为一个有志于写作的人,写下自己乡镇的人和事来为文化强市(强镇)建设做点贡献!这些都给力予我,促使我笨拙地弹动键盘,机械地操作相机,在文档页面上堆集图片和文字,做成书稿。

上个世纪70年代参加工作后,我就多次带领我的学生到龙华山登高、到石牛寨爬山、到石柱峰观景,有过颇多的感受。从1994年8月起,我开始收集有关资料。比如本书中的《柱峰日出》照片,就是1994年7月拍摄留下来的。近年,我翻阅有关资料,并自费回乡采访。我写的尽管是一个人口不足5万,土地面积仅171平方千米小镇的人和事、物,但从书中不难读出中华民族的诸多优秀品质……。每个人的家乡都有故事,都有值得了解的东西。只要我们用心去调查!

书中写到“关羽捞刀”。从诸多资料中,我找到了7种说法。就地点来说也有的说在社港境内,大多数说在长沙境内。根据留下的地名“落刀嘴”等来看,应该是在长沙比较正确。书中我采用了在长沙的说法。当然还有下面要讲到的理由。至于刀怎样落水、怎样捞刀、在什么地方捞刀,我反复思考。首先我写在下游找到,已经成文了,后来看到一些资料,我又重新写过了。觉得在上游找到更符合捞刀河的历史状况,更使捞刀河名称富有传奇色彩,更理解了劳动人民为什么要改称捞刀河而不称“北川河”、“潦浒河”的思想感情。当然,在下游落刀从上游捞刀,是不是故弄玄虚,或者说有迷信色彩,甚至如传说中说,关公宝刀上镶嵌的青龙入水而活,宝刀入水后,青龙荷着宝刀逆水而上这样神乎呢?这就有待我们了解一些相关情况。故事中有两个细节是我所看到的7种说法都一致认为的:船被突然涌来大浪颠簸,向来稳重的关将军失手落刀然后捞刀;刀捞起后比落水前更锋利。为什么会突然涌来大浪,它与在上游捞刀有什么因果。这由捞刀河特殊的地理状况决定了。有“长沙市第二大内河”之称的捞刀河原来是朝南逆向上流流入湘江,上游2公里处是浏阳河流入湘江。汛期时,三条河的交汇处形成巨大的“顶托”。捞刀河逆流入江,导致湘江水倒灌,河道两边的五合垸、捞湖垸、福安垸内的长沙市民因此连年遭灾。根据这些情况,笔者认为,关将军在察看的时候长沙应该是天气晴朗,捞刀河流域没有降水。而湘江、浏阳河上游某一段突降暴雨。在关将军回到捞刀河时,洪水“顶”入,倒灌捞刀河,船被突然涌来大浪颠簸,向来稳重的关将军失手落刀。刀落水后由倒灌的逆流而推到上游。因此,刀在上游捞到。2004年捞刀河入湘江处拉直了,减少了水灾,也没有了“顶托”现象,就不可能把刀逆推到上游了。说到刀捞起后比落水前更锋利,也不是故弄玄虚或神化。长沙县捞刀河镇生产的“捞刀河”刀剪与北京“王麻子”和杭州“张小泉”刀剪齐名,自明末以来畅销于世,用了捞刀河水卒火是其中原因之一。捞刀河发源地社港周洛桂花峡内有一名胜叫磨刀坑。用磨刀坑的水磨刀,比用其他地方的水容易使刀锋利。捞刀河水确有使刀锋利的元素。

书的出版,承蒙中国文联出版社和长沙作家网老师们的关爱,特别是“芙蓉国文丛”总策划张立云先生的精心指导和辛勤工作,特此感谢。

同类推荐
  • 中国传统文化选编(中华上下五千年)

    中国传统文化选编(中华上下五千年)

    长期以来,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滋养浸润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它陶冶了人们的情操,孕育了中国人的传统美德,增长了人们的智慧,也不断推动着人们对自己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继承。今天,我们少年儿童一代能对民族文化的精粹部分有所了解,将有利于他们文化素养的提高,促进健康人格的养成,也是使他们能受益终身的最基本的启蒙教育和素质教育。
  • 中华姓氏大探源

    中华姓氏大探源

    本书集丰富有力资料性、充满趣味的娱乐性、论证严密的学术性和文采斐然的文学性于一炉,给读者朋友们烹制出了一份美味无比的姓氏大餐,能让你在入口之后,犹入时空隧道,遨游于华夏五千年文明的历史长河之中,身监其境地感受姓氏文化的深刻内涵,进行一次趣味非常的寻根之旅。
  • 灯谜百花大观园

    灯谜百花大观园

    本书积作者数十年学习、研究灯谜之心得,精心编撰而成。全书涵盖灯谜猜制要领、猜谜诀窍、制谜技巧、谜话拾缀、谜事随笔、竞猜谜选、灯谜集锦7大类,内容丰富多彩,深入浅出,雅俗共赏,知识性与趣味性相统一。
  • 人民警察礼仪常识

    人民警察礼仪常识

    本书是人民警察所用的礼仪课程教材。分为绪论、基本礼仪、语言礼仪、公务礼仪、社交礼仪、职业礼仪、涉外及部分民族的民俗礼仪和警察礼仪实例解析及训练等8个部分。
  • 双峰对峙:鬼门关(文化之美)

    双峰对峙:鬼门关(文化之美)

    这里,是中国神话传说中阴曹地府的一个关隘;这里,有饱经蚕桑的古迹名胜;这里,流传着许多传奇的历史故事……
热门推荐
  • 凡间的毒药:嬴政的女人

    凡间的毒药:嬴政的女人

    迷离是一只未得道的狐狸精,却爱上一个冷漠无情,又心有所属的男人,他说,“我的温柔,只会对待一人,那便是阿房,我的爱也只会对待一人,那也是阿房,而你迷离,什么都不是。”清楚他所爱的迷离,丝毫不计较付出……当赢政与迷离相爱时,可恨的王母娘娘竟然将迷离送往千年后,并惩罚她一辈子得不到所爱人的真心,身处千年后的迷离,该怎样面对生活种种痛苦与磨难……
  • 独家沦陷:老公大人请止步

    独家沦陷:老公大人请止步

    “想逃?窗都没有。”雷少气息清洌,手臂猝然收紧,叶晓雾为了帮朋友误惹京城第一名少雷克已,生来就站在世界之巅的王者。她转身想逃,却被雷少撒下天罗地网困在怀中,她笑颜如花,挑衅的迎战,“怎么,你一个大男人,玩不起吗?”豪门暗斗,偷天换日,小孤女的她屡招暗算,举步为艰,一朝凤凰涅盘,浴火重生,真正身世之迷浮出水面,原来她竟然是……
  • 校园妙手神医

    校园妙手神医

    一根针,可以起死回生;一双手,能救千万苍生;且看一代神医妙手,驰骋校园称霸都市。
  • 谁来为教育买单

    谁来为教育买单

    在古代中国,千千万万的知识分子相信,这是改变自身和家族命运的不二法门。殿试试卷一页。在经历了1000多年的考试之后,中国人真的养成了“考试情结”? 改革开放之后恢复高考,现在的教育制度深受科举的影响,从而扼杀了教育的内在精神,教育的目的本来是培养健康的、全面发展的个体,但现在教育的精神都被异化,人人都变成考试人。我们似乎看到这样的身影,清朝状元翁同龢秉烛夜读,吴敬梓笔下的范进在嘶声呐喊……
  • 青梅竹马,总裁的豪门蜜恋

    青梅竹马,总裁的豪门蜜恋

    天使的欢喜冤家,浪漫新文正式开文了哦!不是外界盛传他天生体弱多病,一出生就被断言不能活过十八岁吗?那为什么还要在生日刚过,她要莫名其妙地成了了他这个少爷的未婚妻?她可不可以选择拒绝这门婚事?她可不想还没嫁进去,就先被扣上了一个克夫的罪名。不行!这个男人面无表情地打破了她的希望!十八岁生日过了,他不但没事,看起来似乎比她还长命百岁的样子。难道是因为应验了那句——好人不长寿,祸害遗万年的话?她松了一口气,想着这样她应该可以跟他解除婚约了吧!可是在二十岁那一年,她不但婚约没能解除,还嫁入了他家,成了少夫人。呜呜,她不要啦!
  • 何谓懂音乐

    何谓懂音乐

    《何谓懂音乐》所收的文论基本上均与所谓“学理”有关,但行文的方式不是学术性的“论述”,而是随笔式的“漫议”——如杨燕迪教授对音乐审美、音乐理解、音乐创作、音乐表演、音乐价值判断等问题的议论,以及对相关艺术问题甚至音乐学学科问题的思考。本来,这都是些相当“古板”甚至“深奥”的话题,但杨燕迪教授想试试能否用相对轻松的笔调来触及——因为在他的想象中,这些文字的读者是普通爱乐人。思考,以及与思考紧密相关的读书,其实是带有快感的,但在很多时候思考和读书被搞得很无趣。《何谓懂音乐》所收录的文章及相关书评和书序可被看作是杨燕迪教授的某种个人努力——希望在思考和读书过程中保持乐趣。
  • 《战六界》

    《战六界》

    六界风云动,人间出三子。一者痴也!专情又痴情的侯国王子。二者毒也!绝情且无情的乌山狼子。三者狂也!多情而滥情的市井痞子。夏朝初立,禹帝驾崩,再有两百多年的浩荡岁月席卷天下苍生。修真时代,六界割据,然惶惶末世必有非凡者降身。他们虽个个罪孽深重,但他们力挽狂澜拯救众生于水火。正所谓:六界非天地,三子是功名!
  • 位面客栈

    位面客栈

    求职无门,生活潦倒的大学应届毕业生紫晟决定写网络小说,他熬夜编写大纲,却不慎睡着。岂料,一觉醒来,却发现穿越到了自己大纲中设定的世界里。作为这个世界的设定者,他可借助位面客栈更改任何设定。命运已经改变,无上际遇摆在面前,紫晟在努力成为至尊的征途中,一点点揭开穿越之谜,原来一切都不是巧合。
  • 我的世界末日不可能会这么萌的

    我的世界末日不可能会这么萌的

    要我说,电影里的生化危机,丧尸啥的,一上来就咬人,不吃块嘎嘣脆鸡肉味的鲜美人肉,绝对是做丧尸做得太失败混不下去了。像这样我跟丧尸握手,他都没吃我的事情是绝对不可能的。还有,要我说的话,我的末世不可能这么萌的。“别扯了,你丫差点就被食物了,要不是哥们几个以为那是个二货挡路,怎么可能敢去踹丧尸啊。”
  • 共和国大使

    共和国大使

    本书聚焦新中国外交事业,将镜头对准王稼祥、耿飚、柴泽民、熊向晖、冀朝铸、李道豫、吴建民、周文重、沙祖康、查培新、赵进军等十一位极具代表性、影响力、传奇色彩的中国外交官,讲述一个又一个荡气回肠的外交故事。内容贯穿新中国60年波澜壮阔的外交历史,涉及政治、经济、文化、民间外交等领域,还介绍了外交官们不同于常人的家庭生活,是新中国外交历史的一部珍贵档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