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034300000009

第9章 足阳明胃经——胃经是强大气血的捷径

足阳明胃经是人体经络中分支最多的一条经络。

胃经起于鼻翼旁,沿着鼻子向上行,到左右侧时汇合于鼻根部,旁行入眼睛内,再向下沿着鼻子外侧,入上齿中,然后在嘴的两边环绕着嘴唇,接着返回往下,沿着发际到了额前。

它的颈部之脉,从大迎前向下,经颈动脉部,沿喉咙,进入缺盆,通过膈肌,属于胃,络于脾。

它的胸腹部主干,从锁骨上窝向下,经过乳中,向下挟脐两旁,进入气街。

它的腹内有一支脉,从胃口向下,沿腹里,至腹股沟动脉部与前外行者会合,并下行至髋关节前,到股四头肌隆起处,下向膝膑中,沿胫骨外侧下行足背,进入中趾内侧趾缝,出次趾末端。

它的小腿上的一条支脉,从膝下3寸处分出,向下进入中趾外侧趾缝,出中趾末端。

它的足部有一支脉,从足背部分出,进大趾趾缝间,出大趾末端,接于脾经。

·多揉承泣穴可去掉迎风流泪的毛病

“位置及取穴”:正视时,在瞳孔的直下方,当眼球与眶下缘之间。

“功效及主治”:祛风清热,明目止泪。主治目疾,迎风流泪,夜盲,口眼歪斜等。

生活中,有些人的眼睛并没有什么异常现象,既不红也不肿不痒,可是外出时被风一吹,眼泪就会不自觉地流下来,眼睛模糊,影响了视力。其实,这就是迎风流泪的典型症状。

迎风流泪也叫“泪溢症”。病情较轻的人在遇到强光照射或是吹了冷风之后,才开始流泪。病情重的人,整天眼泪汪汪而影响容貌。另外,很多上班族平时看电脑多了,除了容易出现眼睛干涩、发炎的症状外,也会出现迎风流泪等症。

中医认为,此病是因肝肾不足、气血两亏所致,或由沙眼迁延而发病。中医里提倡用按摩来治疗这种病症,按摩具有益气养血、补肝祛风、固摄的作用。

我们可以去按摩胃经上的承泣穴。如何取穴呢?正视时,在瞳孔的直下方,当眼球与眶下缘之间即是此穴。

“承”是承接、承载的意思;“泣”就是哭泣。当您眼睛累了、迎风流泪、流泪控制不住、有青光眼等毛病,承泣穴就可以向您伸出求援之手。方法:用食指或中指点按或按揉承泣穴,每天按压30~50次,使之产生酸胀感为宜。

此外,生活中有些人眼皮平白无故地跳动。有的人说是“左眼跳财,右眼跳灾”。其实这完全是迷信的说法,我们大可不必把它放在心上。现在知道了这个承泣穴,您就有办法了:要是眼皮跳,赶紧揉一揉眼下边的承泣穴。哪个眼跳揉哪个,揉至片刻,眼皮就不跳了。

你还要这样做——

迎风流泪者的日常保健法:

1.平时采用食补的方法可以调节身体的功能,增加身体的抗病能力,补益气血,使身体气血充旺。可吃一些补益气血的药粥和药酒,如大枣花生粥、当归酒等。

2.注意用眼卫生,不要用手和不干净的东西擦眼睛,以免引起细菌感染。

3.若眼部有其他疾病,应及时治疗,避免泪道阻塞。

4.由沙眼迁延而发病者,应请医生彻底治愈沙眼。

·四白穴——解决黑眼圈的好帮手

“位置及取穴”:位于面部,瞳孔直下,当眶下孔凹陷处。

“功效及主治”:祛风明目、疏肝利胆。主治口眼歪斜,黑眼圈,目赤痛痒,青光眼,近视等。

女性朋友都知道,在化妆时最需要注意的地方就是眼睛周围,因为此处最容易出现黑眼圈。中医认为,黑眼圈是胃经气血不足、眼睛周围的陈血没有被及时疏通走、好血没有及时过来造成的,此时点揉四白穴,把气血引到眼眶四周,黑眼圈自然就消失了。

四白穴位于面部,瞳孔直下,当眶下孔凹陷处。也就是,当你向前平视的时候沿着瞳孔所在直线向下找时,在眼眶下缘稍下方能感觉到一个凹陷,这就是四白穴。

如何按摩四白穴呢?首先将两手分别握起,然后以食指第一关节抵住眼睛下方的四白穴,于下眼皮上左右同时轻轻搓揉。如此重复数次后,再以中指指腹于四白穴上做定点指压。

经常按摩四百穴还可起到养颜美白的功效。每天坚持用手指按压它,然后轻轻地揉2~3分钟。这样坚持一段时间之后,你就会发现脸上的皮肤开始变得白皙细腻。

另外,按摩四白穴还能去除眼角皱纹,一面吐气,一面指压6秒钟,如此重复30次。脸部血液循环顺畅了,小皱纹就会消失,皮肤自然会有光泽。

因为四白穴在眼的周围,所以坚持每天点揉还能很好地预防眼病,比如眼花、眼睛发酸发胀、青光眼、近视等。

你还要这样做——

预防黑眼圈的小方法:

1.养成合理的作息时间。黑眼圈的主要元凶就是睡眠不足,早点上床睡觉胜过任何护理方法。

2.饮食合理。多吃富含维生素K与维生素C的食物,这样可以促进眼部末梢血液循环,淡化黑色素沉淀

3.不要吸烟和酗酒。吸烟会使皮肤细胞处于缺氧状态,使眼圈变黑。喝酒会使血管一时扩张,脸色红润,但很快便会使血管收缩,尤其是眼圈附近更为明显。

4.选用简单的保湿滋养产品。用保湿滋润较高的眼霜来改善眼部皮肤的干燥现象。

·口眼歪斜找颊车

“位置及取穴”:在面颊部,自下额角向前上方用拇指比一横指处,或当咬牙时肌肉隆起,按之凹陷处取穴。

“功效及主治”:疏风通络,开关利窍,调气止痛。主治口眼歪斜,牙痛,颊肿等。

由于晚上受风寒或神经缺血等原因,很多人一觉醒来后发现自己口眼歪斜了,这种以口眼歪斜为主要症状的疾病在现代医学上称之为“面神经麻痹”,俗称“面瘫”。

中医认为,多由多因脉络空虚,风寒之邪乘虚侵袭阳明、少阳脉络,以致经气阻滞,气血运行不畅,经筋失养,肌肉弛缓不收而致病。本病好发于春、秋两季。主要表现为口眼歪斜、不能鼓气、张口无力、不能闭眼等症状。

本病爱发于青壮年,发病部位多见于面部一侧。本病一般于2~3周后自行逐渐恢复,1~2个月内症状明显好转或消失,少数病例经数月生1年才能完全恢复,也有个别病例经保守治疗数年而不愈。

面瘫属于典型的经络病,如果以经络综合疗法多方面施治,可以快速纠正。只要经络气血充盈了,面瘫自然就解除了。

治疗面瘫的特效穴就是颊车穴。颊车穴在面颊部,自下额角向前上方用拇指比一横指处,或当咬牙时肌肉隆起,按之凹陷处取穴。找穴时,我们可使劲咬一下牙,面部会有一块地方凸出来一个包,那是咬肌,咬肌上有一个窝儿就是颊车穴。颊车穴与嘴角处在一条平行线上,上边垂直于鬓角。一般人按颊车穴时,都会感觉到特别的酸痛。

按摩时,可将双手拇指放于同侧面部颊车穴,由轻渐重按压约2分钟左右,每天坚持按摩1~2次,对治愈面瘫大有裨益。

你还要这样做——

面瘫患者的日常保健方法:

1.避免吃酸辣生冷食物,应吃营养丰富易于消化的食物。可以喝小米粥、热姜水取微汗,使面部有麻热感,有助于面瘫康复。

2.平时要注意面部保暖,外出时做好戴上口罩,避免面部吹风。

3.可咀嚼口香糖,或在镜子前轻柔地自我按摩患侧面部,用患侧作咀嚼运动;在镜子前进行面部表情的模仿训练,有助于表情肌恢复。

4.保护好眼睛,防止眼部感染,可配合滴眼药水或涂眼膏。

5.保持良好乐观的情绪,坏情绪不利于面瘫的康复。

6.注意保持居室清洁,空气新鲜,环境安静,按时休息,避免劳累。

·地仓穴为流口水的孩子带来福音

“位置及取穴”:在面部瞳孔直下,与口角水平线相交处取穴。

“功效及主治”:祛风散邪,舒经活络,利气止痛。主治流涎,口眼歪斜,三叉神经痛等。

地仓穴在面部瞳孔直下,与口角水平线相交处取穴。它能治“流涎”。什么是“涎”?就是我们俗称的口水,比较稀淡。“流涎”也就是流口水。刺激地仓穴便可防治流口水的问题。

《黄帝内经》中指出“脾在液为涎”,因此,一个人如果睡觉时经常流口水,多是脾的问题。很多小孩子在晚上睡觉常流口水,这多是因为他们的后天脾胃虚弱所致,而脾主肌肉,开窍于口;脾虚则肌肉弹力不足,变得松弛,因此在睡觉时会张开口,形成口水外流。

如果你的孩子爱流口水,你可在孩子睡觉之前,以一种亲子游戏的方式来帮孩子刺激两侧的地仓穴。这样不仅能治病,还能很好地增进与孩子之间的感情,是一举多得的事。

随着年龄的增长和无法抗拒的地心引力,皮肤变得松弛的同时,嘴角也会随之下垂,使我们原本饱满丰润的嘴唇失去美丽上扬的弧线。这时按摩地仓穴,可刺激口轮匝肌,以及面颊深层的肌肉,使肌肉恢复弹性,起到改善面部松弛,提拉嘴角的功效。按摩时,双手食指按压此穴,圈状按摩。

按摩地仓穴还可治三叉神经痛。有一年冬天,刘先生突发三叉神经痛,当时他眼不能睁,口不能闭,直流口水,趴在那里不能动,五六分钟后逐渐缓解,最让人难以忍受的是反复疼痛。后来,刘先生从一位老中医那里得到一个“秘方”,就是按摩地仓穴可缓解三叉神经痛。

按摩时,采用左手食指,轻缓按揉,使之有酸胀感觉为宜,每次200下,每天3次。经过一段时间之后,刘先生感觉三叉神经竟然不那么痛了,面部的针刺感也没了。后来,刘先生又坚持按摩大半年,三叉神经痛也没再复发。

你还要这样做——

爱流口水的孩子应注意这样几点?

1.健脾是治疗流口水的有效方法,可以多吃一些健脾的食物,比如,扁豆、山药、薏米、莲子等都可以熬粥吃。

2.保持口腔卫生。口腔里的温度和湿度最适合细菌的繁殖,牙缝和牙面上的食物残渣或糖类物质的积存,容易发生龋齿、牙周病,这些不良因素的刺激会造成睡觉时流口水。

3.由于口水偏酸性,里面含有一些有腐蚀性的消化酶,宝宝的皮肤又比较稚嫩,所以一旦口水流出接触到宝宝的嘴角、脸颊等部位,时间长了就会出现发红等症状。所以,经常用温水洗洗口水流到的地方,涂上润肤霜或油脂类的东西,以保护宝宝稚嫩的皮肤。

·按摩大迎穴可摆脱恼人的双下巴

“位置及取穴”:头部侧面下颌骨部位,嘴唇斜下、下巴骨的凹处。

“功效及主治”:祛风,利口齿。主治颊肿,牙痛,面肿,发热,口噤,口歪等。

随着岁月的流逝,再美丽的脸也受不住地心引力的吸引,会变得松弛下垂。很多大龄MM的脸上已经出现了双下巴。现代医学认为,双下巴是由于皮下组织增多及骨骼萎缩导致皮肤松弛、细胞缺水,加上重力作用而逐渐形成的,少部分是由于先天性下颌脂肪过度发育所致。

要知道,下巴是暴露年龄的危险地带。松弛的双下巴会使脸部失去优雅的轮廓,并给人造成一种慵懒的印象,使脸部失去美感。

如何摆脱恼人的双下巴呢?其实很简单。只要我们通过自我按摩,即可在数周内使松垂的下颌变得结实,从而改善脸部的整体形象。

去除双下巴的有效穴位是大迎穴。大迎穴位于头部侧面下颌骨部位,嘴唇斜下、下巴骨的凹处。指压此穴可增进脸部血液循环和使皮肤紧缩的功能,能够消除双下巴。由于它恰好靠近下巴两侧的腮部,因此有俗语说“喜欢托腮的女人都是小脸美人”也并非全无道理。

按摩此穴时,用食指按压,一边吐气一边压6秒钟,重复30次。如果在配合人迎穴,效果更加明显。

你还要这样做——

没事的时候经常伸伸舌头,也可以防止形成双下巴,或把舌头用力顶牙龈,同样可以收到收紧颈部肌肤的功效。

具体方法:

1.先把舌头向里面卷,使舌尖能够到达喉咙的部位;把舌头卷起,使舌头和嘴巴里的每一个部分都能接触;

2.做完舌头运动后把嘴里的唾液一点点吞下去。

3.然后我们把舌头伸到外边,尽量伸长,使舌头几乎能够舔到鼻子或下颚。

4.开始时,不要使舌头太紧张,只是有些紧就行了。

一周后,可以注意到自己的双下巴和颈部松弛的皮肤会有所减少。当双下巴完全消失后,颈部皮肤也已收紧,可把卷舌操减少到隔天做一次,每次50下。

·指压头维穴对治疗脸部疼痛有效

“位置及取穴”:在头侧额角部,人额角发际上0.5寸,头正中线旁开4.5寸。取穴时,穴在头侧部发际里,位于发际点向上一指宽,嘴动时肌肉也会动之处。

“功效及主治”:祛风泻火,止痛明目。主治头痛,目眩,口痛,脸部疼痛,流泪等。

一个人的脸部之所以能呈现快乐、悲哀的表情,这是由于使脸部肌肉收缩的面部神经的作用,使得皮肤收缩。脸部刺痛的话,主要是由于面部神经机能过高的缘故。虽然脸部疼痛或痉挛并不能危及生命,但对自己的日常生活也会带来不小的影响。

一般来说,脸部疼痛大多是由三叉神经痛及牙齿、眼睛、鼻子疾病所引起的。对于这种一般性的疼痛,我们可以采用指压头维穴的方法来治,此法对治疗脸部异常非常有效。

头维穴是胃经在头角部的腧穴,是胃经与胆经、阳维脉之交会穴。“维”有维护之意。足阳明脉气行与人身胸腔头面,维络于前,因此有二阳为维之称。此穴为阳明脉气所发,在头部额角人发际处,维系于头,故名头维。

头维穴在头侧额角部,人额角发际上0.5寸,头正中线旁开4.5寸。取穴时,穴在头侧部发际里,位于发际点向上一指宽,嘴动时肌肉也会动之处。

指压时,在瞬间吐尽空气的同时,用双手拇指指腹强压,每秒钟按压1次,如此反复10~20次。指压时如果张口喊“啊”,使眼、鼻振动的话,则会收到更好的效果。

近视眼、中耳炎、齿槽发炎等症也会引起脸部疼痛。这是由于神经异常,脸部血管被拉长的缘故。此时的治疗法应使血管恢复原状,采用指压头维穴的方法也很有效。如果先扭动脖子,放松紧张的肌肉才治疗的话,效果会更理想。

你还要这样做——

除了指压头维穴外,你还要可以对症按压其他穴位来治疗面部疼痛:

1.如果是由三叉神经痛引起的,可以指压下关穴、颧体穴、翳风穴、颊车穴、大迎穴。指压时,用中指的指腹,稍微用力,数到10就放开手。

2.如果是由牙齿疼痛引起的,可指压合谷穴、下关穴、翳风穴、颊车穴、大迎穴。指压要轻轻地做。

3.如果是由鼻病引起的疼痛,可指压印堂穴、上星穴、百会穴、风池穴、天柱穴、痖门穴。

·按摩人迎穴可降血压

“位置及取穴”:位于颈部,前颈喉结外侧大约3厘米处,用手触摸,会有脉搏跳动的感觉。

“功效及主治”:平气降逆。主治咽喉肿痛,气喘,瘰疬,瘿气,高血压等。

现代人出行越来越依赖于出行工具,步行的人越来越少,而且日常生活中人们也是不喜欢运动。再加上饮食过于精细,或饮食习惯不合理,患有高血压的年轻人也越来越多。

正常成年人的血压一般不超过19/12KPa,凡舒张压超过12KPa,不管收缩压如何,都认为是血压增高。高血压是由于中枢神经系统和内分泌调节功能紊乱引起的全身性慢性血管性疾病。大部分高血压病人早期没有任何症状和不适,偶于体格检查或由于其他原因测血压时发现。也有些人血压不太高,症状却很多,而另一些病人血压虽然很高,但症状不明显,常见的症状有头胀、头痛、眩晕、耳鸣、心悸、失眠、烦躁易怒、脸红、眼花、四肢麻木等。

高血压有继发性高血压和原发性高血压两种,原发性高血压也叫称高血压病,它就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说的高血压。

中医认为,高血压病发病原因主要是由于情志失调、饮食失节和内伤虚损导致肝肾功能失调所引起。病位在肝肾,以肾为本。因此,刺激经络防治高血压病以调补肝肾为主,平和阴阳为辅。

治疗高血压的有效穴位是人迎穴。人迎穴位于颈部,前颈喉结外侧大约3厘米处,用手触摸,会有脉搏跳动的感觉。

人迎穴所处的位置被称为颈动脉窦,是监测向脑部供血量和血液中含氧量的关键所在。如果脑部供血不足,就会向心脏发出警报,指示心脏加大排出血液量,以增大血液中的氧含量;如果血液充足,反而会命令心脏降低其排血量。所以,用手按压此处,而通过用手指按压此处,会加大压力,使监测中心误认为血流量过多,于是便命令心脏减少排血量。此时,心脏向全身的排血量就会降低,血压也会自然随之下降。

具体方法:除拇指外,左右两手四指分别挟住喉结两侧,用手指腹轻缓按压人迎穴5分钟左右,每天可按压2~3次。坚持每天进行,血压会逐渐地降低并保持稳定。

你还要这样做——

高血压病人的日常保健法:

1.饮食上应以清淡为主,少吃动物脂肪及内脏。

2.戒除烟酒,以免导致血压波动,发生意外。

4.注意防寒保暖,避免严寒刺激,特别是气温骤降时,要及时添加衣服。

5.生活要有规律,要保证充足的睡眠。

6.高血压患者锻炼的时间不宜过长,平时最好做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太极拳、骑自行车和游泳等。

7.如血压过高引起剧烈头痛者或有喷射状呕吐者,极有可能发生中风的危险,须速送医院救治,以免耽误病情。

6.情绪激动,或大喜,或大悲,都可能使血压一时性升高。因此,注意控制情绪,对防止高血压的发生和治疗十分重要。

·巧借气舍穴来消除恶心

“位置及取穴”:在颈部,当锁骨内侧端的上缘,胸锁乳突肌的胸骨头与锁骨头之间。

“功效及主治”:利咽喉,消瘿肿。主治打嗝,恶心等。

当人们吃到不干净的东西时,很容易不断地恶心想吐,这种感觉也是相当的难受。

一般来说,出现恶心想吐的情况很复杂。有时候是对于吃了不良食物的一种保护性反应,遇到这样的情况,不要害怕呕吐,因为吐出脏东西可以让身体舒服一些。不过,若是空腹时引起的恶心,就需要注意是否是其他病变所致了。

对于因吃到不干净的食物而想呕吐者,除了要吐出吃进的食物外,还可以通过按摩气舍穴以提高胃肠功能。

气舍穴在颈部,当锁骨内侧端的上缘,胸锁乳突肌的胸骨头与锁骨头之间。按摩此穴对于抑制肠胃方面的疼痛或是恶心想吐的感觉都有不错的效果。恶心的时候,可用食指和中指朝向锁骨内端指压,每次按压3~5秒,很快就会消除恶心呕吐的症状。

你还要这样做——

恶心想吐时,最希望的莫不是赶快吐干净,就会感觉舒服些,最令人讨厌的情况就是一直感到恶心,却又吐不出来。此情情况下,可以利用淡盐水催吐,准备一杯淡盐水放在手边,喝上几大口,促使污物吐出。吐干净以后,可以用盐水漱口,起到简单地消炎的作用。

另外,吃些生姜也能缓解的恶心、呕吐。把一片生姜洗净放在口内,每半小时嚼碎1/3片咽下,直至吃完,每天吃2~3次。

·产后缺乳需按乳根穴

“位置及取穴”:胸部,当乳头直下,乳房根部,当第五肋间隙,距前正中线4寸处。

“功效及主治”:止咳平喘,宽胸降逆,利气通乳。主治胸痛,咳嗽,气喘,呃逆,乳痈,产后缺乳等。

产后缺乳是指产妇在产后乳汁分泌稀少,甚至无乳汁分泌。既可表现为产妇在产后2~10天内乳汁分泌极少,甚至全无;也可在哺乳期内渐见乳汁越来越少,或突然全无。

产后缺乳多因产女在产前身体虚弱,或分娩中失血过多,气血虚弱所致。此外,心情不畅,或受某些不良因素的刺激,以致气血郁阻,乳络不适,也会出现此种情况。

虽然,产妇产后缺乳不是什么大病,但也会给产后母亲带来不必要的麻烦。母亲缺乳,宝宝只有采取人工喂养或混合喂养,不仅营养质量不如母乳,而且容易喂养不当,容易导致宝宝腹泻、感染等。

产后缺乳的母亲,除了要加强饮食外,还可通过指压法来改善产后缺乳的状况。

治疗产后缺乳的重要穴位就是乳根穴。此穴位于胸部,当乳头直下,乳房根部,当第五肋间隙,距前正中线4寸处。

我们可用拇指点按,或边按边揉,每穴按揉5分钟,以穴位产生酸胀感为度。如果在配合膻中穴、乳中穴、神封穴等穴按压,效果会更加明显。按压时要注意:其顺序一般是以右手拇指按揉左侧穴位,然后再以左手拇指按揉右侧穴位。

你还要这样做——

产后缺乳者应注意以下几点:

1.不要吃麦芽糖及麦芽制品,这是因为麦芽有回乳作用。

2.不要吃黄瓜、冷饮等寒凉生冷食物,寒凉食物容易使气血,凝滞,导致奶络不通。

3.不要吃辣椒、大蒜、芥末等刺激性食物,这些食物性温热,既影响奶的质量,又会导致产妇或宝宝出现便干、生口疮等上火证候。

4.少吃油腻不消化的食物,如油炸禽类、肥肉、奶酪、黄油等。

5.哺乳期间加强营养,少吃多餐,多吃一些新鲜蔬菜、水果;多饮骨头汤、鱼汤、鸡汤等;多食催乳食物,如猪蹄、鲫鱼、河虾、牛奶、花生、芝麻等食物。

6.注意休息,保持愉快的心情,避免一切不良因素的影响。

·腹泻了一定要按天枢穴

“位置及取穴”:在腹部,自乳头向下作垂直线与脐水平线之交点,于该交点与脐连线之中点处取穴。

“功效及主治”:健脾理气,和胃利肠,消湿导滞,和营调经。主治腹泻,便秘,腹痛,月经不调等。

在炎热的夏天里,很多人为了防暑降温,整天坐在空调房间,或贪凉睡在地上,或暴饮啤酒、大量饮用各种冰镇饮料。殊不知,这种一时的畅快,却让我们的肚子遭罪了。每天要跑无数次厕所,整个人的精神都快崩溃了。这种状况都是腹泻的表现。除此之外,吃了不干净的食物,肠道功能紊乱、痢疾等传染性疾病等也会引起腹泻。

中医认为,由于外感风、寒、暑、湿等六淫之邪,内伤水谷、心情不遂等因素影响脾胃的运化、吸收、升降等功能,都会导致腹泻的发生。经常腹泻会导致营养不良,并且使人的体质下降,容易引发其他疾病。

当腹泻发生时,通过简单的自我按摩可以达到一定程度的缓解。这里给大家介绍一个有效的穴位——天枢穴。

天枢穴在腹部,自乳头向下作垂直线与脐水平线之交点,于该交点与脐连线之中点处取穴。在这里,“枢”有枢纽的意思。《黄帝内经》中说:“天枢之上天气主之,天枢之下地气主之。”它告诉您这个穴位是一个升清降浊的地方。也就是说,您吸收到肠胃里面的营养物质,就在这里开始分成清与浊。营养的精微物质在这里变成血液被吸收了,糟粕的东西则从此处向大肠排去,此穴就像是一个中转站。

从解剖学上看,天枢穴所在的位置刚好对应的是肠道,所以点揉天枢穴可以增加肠道的良性蠕动,对腹泻、消化不良等都有很好的作用。

点揉时,可平躺在床上,用中间三个手指下压,按摩此处约2分钟。另外,还可以加上艾灸,艾灸天枢可以化湿,两者合用功效会更加明显。

你还要这样做——

腹泻的护理:

1.注意饮食搭配。排便次数减少、症状缓解后改为低脂流质,或低脂少渣、细软易消化的半流质,如大米粥、藕粉、烂面条、面片等。

2.腹泻以后,一般都会有不同程度的脱水,这时一定要多补充水分,最好适当补充一些电解质水,或是糖盐水,以加速吸收。

3.腹泻者一定要多注意休息,以减少体力消耗和肠蠕动次数。

4.保持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不饮生水,不吃不尚未煮熟的食物,对预防急性腹泻发生十分重要。

5.避免滥用有致泻作用的药物,如硫酸镁等;广谱抗生素,如林可霉素、氯林可霉素等;尤其是有慢性腹泻的病人更应慎用。

·急性胃痛找梁丘穴

“位置及取穴”:位于膝盖骨附近,取穴时,脚用力伸直,膝盖骨的外侧会出现细长肌肉的凹陷,朝着大腿用力压这个凹陷的上方看看,会有震动感,这就是梁丘穴。

“功效及主治”:和胃调中,降气止逆,祛风化湿,疏经活络。主治急性胃痛,膝痛冷麻等。

急性胃痛多由急慢性胃炎,胃或十二指肠溃疡,胃痉挛及胃神经官能症引起,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造成胃痛的原因有很多,比如说吃饭时间不定时,工作、生活压力大,心情不好,忧思过度等,这些都会影响到脾胃的功能,让人的气血受到损伤,进而产生胃痛、胃泛酸、胃溃疡等不适症状。

急性胃痛时疼痛剧烈难忍,这时可及时刺激在腿上的梁丘穴,胃痉挛剧痛也好,普通的胃痛也好,都会立刻緩和疼痛。可以说,梁丘穴是治疗急性胃痛的首选穴位。

梁丘是胃经上的“郄穴”,“郄”有“孔隙”的意思。郄穴经常用来治疗急性病和血证的,属于阳经。阳经一般是用来治疗急性病的,而阴经常用来治疗血证。

梁丘穴位于膝盖骨附近,取穴时,脚用力伸直,膝盖骨的外侧会出现细长肌肉的凹陷,朝着大腿用力压这个凹陷的上方看看,会有震动感,这就是梁丘穴。我们可用大拇指用力按压此穴,每次压20秒,休息5秒再继续。如此重复几次,疼痛便会渐渐消退。

当然,此法对急性发作的胃痛仅是一种紧急救护,并不因为止痛了所有的问题就解决了。如果胃溃疡病穿孔等急性剧烈的腹部疼痛,应立即去医院诊治。

你还要这样做——

急性胃痛者的日常养护要点:

1.急性胃痛的病人应尽量少食多餐,平时应少食或不食零食,以减轻胃的负担。

2.生活要有规律,保证充足睡眠,缓解工作压力,消除紧张的情绪,是增强胃肠功能的主要措施。

3.少吃辛辣食物。辣椒等食物“辛燥大热”,过多食用,就会刺激消化道黏膜,造成消化道内充血、痉挛,严重时甚至出现消化道出血等症状。

4.多吃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如牛奶、鸡蛋、鱼、豆制品以及含维生素丰富的嫩绿叶蔬菜、鲜果汁和菜汁等。

5.适当的运动有助于增加胃肠蠕动,能有效地促进胃排空,使胃肠分泌功能增强,提高胃肠功能。

·常拍足三里,胜吃老母鸡

“位置及取穴”:位于小腿前外侧,取穴时,坐在椅子上,当我们把腿屈曲时,可以看到在膝关节外侧有一块高出皮肤的小骨头,这就是外膝眼,从外膝眼直下四横指,胫骨前缘一横指处,这个交叉点就是足三里。

“功效及主治”:健脾和胃,调理中气,祛风化湿,通经活络,扶本固元,补虚益损。主治腹痛,腹泻,便秘,下肢冷麻,高血压等。

足三里是胃经的合穴,所谓“合穴”就是全身经脉流注会合的穴位。这个穴位是多面手,有通调百病的效果,尤其是肠胃的问题。中医有句口诀说:“肚腹三里留。”可见,凡是肚腹肠胃的问题都可取它来治。不仅如此,经常按摩足三里,还能防病健身、抗衰延年,对各种常见的老年病有很好的防治效果,对于抗衰老延年益寿大有裨益。

中医里有句话说得好:“常拍足三里,胜吃老母鸡。”那么,足三里又怎么和老母鸡放在一起比喻呢?中医里讲,老母鸡补益身体的作用非常好,对于病久体虚的人颇为适宜。后来,人们在不断与疾病作斗争的过程中,发现经常按摩足三里具有和鸡肉类似的作用,是人体的保健要穴。于是,就有了这句养生保健的至理名言。

这个穴位如何找呢?坐在椅子上,当我们把腿屈曲时,可以看到在膝关节外侧有一块高出皮肤的小骨头,这就是外膝眼,从外膝眼直下四横指,胫骨前缘一横指处,这个交叉点就是足三里。按摩时,用大拇指或者是中指顺时针按摩,每一次按摩100下,感觉到酸胀为宜。

另外,也可用艾条艾灸足三里穴也有非常好的保健效果。可每周艾灸足三里穴1~2次,每次灸20分钟左右。艾灸时应让艾条的温度稍高一点,使局部皮肤发红。艾条缓慢沿足三里穴上下移动,以不烧伤局部皮肤为度。坚持两个月左右,就会使胃肠功能得到改善,使人精神焕发,精力充沛。

你还要这样做——

很多上班族长时间坐在办公室内,难免感觉体乏肢酸,这时可在休息时间敲打足三里穴,再辅以按摩涌泉穴。敲打、按摩时以感觉酸痛为度,每次5~10分钟,即感疲劳顿消,步履轻盈,其功效可谓“立竿见影”。

平时没事的时候,不妨经常按摩足三里,也能起到强身健体,延年益寿,消除疲劳的作用。

·表里不一的丰隆穴其实是减肥消脂穴

“位置及取穴”:位于小腿前外侧,取穴时,从腿的外侧找到膝眼和外踝骨尖,将这两个点连成一条线,然后取这条线的中点,接下来找到腿上的胫骨,胫骨前缘外侧大约是两竖指的宽度,再和刚才那个中点平齐,这个地方就是丰隆穴。

“功效及主治”:消食导滞,和胃化痰,健脾利湿,清神宁志。主治头痛,痰嗽肢肿,便秘,下肢痿痹等。

减肥几乎成为了现代人的日常用语,特别是女性朋友。当你打开属于女性读者的各种杂志,几乎有一半以上的篇幅都是减肥广告,可见女性朋友对自己的身材多么介意。

大家都知道,除了仪表问题,肥胖最大的害处是会带来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疾病等之类的健康危机,所以具有健康常识的人都不太喜欢它。

肥胖有些是因为体质的关系,但大多数都是由于营养过剩、运动不足所造成的。要想减轻体重,少量和轻度的运动所消耗的热量无法达到瘦身的效果。所以,最后只能靠节食减肥的方法了。但对胖人来说,没有比节食更痛苦的事了。胖人本身就要吃,往往抑制不了自己的食欲,结果前功尽弃。难道就没有什么真正的瘦身方法吗?

不要着急,现在就向大家介绍一个很好的解决办法就是配合穴道治疗。对肥胖有效的穴位之一就是胃经上的丰隆穴。此穴虽名为丰隆,但却是减肥大穴。刺激丰隆穴可调节全身的脂肪代谢,去除多余脂肪,起到减肥的效果。

丰隆穴具体在哪呢?从腿的外侧找到膝眼和外踝骨尖,将这两个点连成一条线,然后取这条线的中点,接下来找到腿上的胫骨,胫骨前缘外侧大约是两竖指的宽度,再和刚才那个中点平齐,这个地方就是丰隆穴。

我们可用大拇指略微用力按压此穴,以略感疼痛为度。按住5秒后松开,双手交替互按3~5分钟。此方法最好在饭前进行。另外,也可以拿按摩捶或拳头轻轻敲打此穴,以皮肤会自然变红为标准,每次5~10分钟。

以上两种方法,每天早晚坚持做1遍,要持之以恒。同时饮食上还应有节制,少食肥腻油炸食品,并适当参加体育锻炼。

丰隆穴还有很好的治疗慢性胃肠病、调理胃脏的功能。

搓揉丰隆穴可消除胃胀症。比如,长时间以来感觉胃胀,长嗝,食欲不佳,一般情况下不吃早餐,特别是饭后总感觉胃部不适。采用揉、搓丰隆穴就可以消除胃胀感。

遇到经常性的胃痛发作(慢性病)也可先点揉胃经的丰隆穴,因为丰隆穴是胃经的“络穴”,中医上说“久病入络,郄治急,络治慢”便是此意。我们可以进行点揉,拇指指尖立起来,垂直向下点,感觉到酸和痛之后再揉。一次3~5分钟为宜。每天坚持,次数不限。

你还要这样做——

减肥时,饮食上还要注意以下这些问题:

1.平时一定要不要吃宵夜,少吃零食。

2.三餐都要按时吃(以七八分饱为宜),但是不要吃的过饱,并注意吃饭时要细嚼慢咽,这样可以避免吃下过量的食物。

3.少吃油炸食品或是甜食,这些食物中都有极高的热量。

4.米、麦、面粉等淀粉类食物虽不可缺,但应尽量减少。

5.食物之烹调,减少用油。

·指压解溪穴可缓解轻度踝关节扭伤

“位置及取穴”:位于小腿与足背交界处的横纹中央凹陷处,也就是脚腕和脚背交接的地方。取穴时,可先用大拇指按这个交接处,然抬一下脚尖,马上就会有一个硬筋把手给弹开了,硬筋旁边的窝即是此穴。

“功效及主治”:健脾化湿,清热和胃,活血化瘀,消肿止痛,滑利关节。主治踝关节扭伤,足趾麻木等。

生活中,很多人都遇到过踝关节扭伤的问题。一般来说,扭伤原因有很多,如地面不平或跳起落地时脚不稳,使脚突然内翻或外翻;或者运动前没有做充分的准备活动,使踝关节活动超出了生理范围,都可能使踝关节扭伤。

轻微的扭伤,踝关节会微微作痛;而严重的挫伤,踝关节上下都会浮肿,可使韧带附着处的骨膜撕脱,出血,韧带撕裂,甚至骨折。这时一定要及时到医院治疗。

如果挫伤严重,一定不要按摩,否则会使内出血或炎症更加严重。对于轻微的踝关节扭伤,我们可以进行适当的按摩来缓解。

治疗踝关节扭伤最有效的方法是指压解溪穴。“溪”是溪流之意,人体里的溪流就是血流。“解溪”就是把腿部的血解运到脚上去,打开一个通道。此穴位于小腿与足背交界处的横纹中央凹陷处,也就是脚腕和脚背交接的地方。取穴时,可先用大拇指按这个交接处,然抬一下脚尖,马上就会有一个硬筋把手给弹开了,硬筋旁边的窝即是此穴。

指压解溪穴可活血化瘀、消肿止痛,滑利关节。指压时,以拇指、食指点按,力量由轻渐重,以能忍受为度。持续点按10~15分钟,每天1~2次即可。

你还要这样做——

脚扭伤后最初的48小时内切忌热敷,以免扩张血管,增加出血量。这时最好用冰袋或冷毛巾每小时冷敷10分钟。冷敷可以使血管收缩,减少出血,控制伤势发展,起到止血、消肿、镇痛的作用。

此外,受伤最初两天内最好不要活动。等到肿胀和疼痛逐渐减轻时,再增加一些柔和的运动,例如抬高腿时,做足部前伸、后屈、左右伸展、顺逆时针旋转的活动,以帮助局部肿胀的吸收。

·轻揉陷谷穴缓解孕妇下肢浮肿

“位置及取穴”:在足背,位于脚背上第二三趾骨结合部前方的凹陷处。

“功效及主治”:清热解表,和胃行水,理气止痛。主治浮肿,肠鸣腹痛,足背肿痛等。

妊娠水肿是指妇女妊娠的中、后期出现面目及下肢浮肿的疾患,也称为“子肿”、“子满”等。中医认为,本病的形成主要是由于肺、脾、肾脏功能失调,又与膀胱、三焦的关系十分密切;因肺气不宣,脾失健运,肾阳不足,命门火衰,不能化气行水;或因气机阻滞,升降不利,而影响膀胱气化功能失常,导致三焦不通,体内水液潴留而引起水肿。

如果只是踝部轻度水肿,并不超过膝盖以上,在休息后逐渐消失,这是妊娠后期常见的现象,不需治疗。若水肿继续加重,延至大腿,或蔓延至全身,并有尿量减少、体重明显增加,则属病态。

一般轻度水肿,身体其他部位没有什么不舒服的表现,可以采用下列按摩方法来消除水肿。若出现妊娠中毒症的表现时,应该立即去医院治疗。

对于下肢浮肿的孕妇,可让其采用平卧或下肢略为抬高的体位,然后从足背开始,沿小腿向大腿方向轻柔按压。在按压推揉的过程中,要以陷谷穴为重点。

陷谷穴位于脚背上第二三趾骨结合部前方的凹陷处。按压此穴,对孕妇下肢浮肿、足背肿痛都有很好的疗效。

一般来说,对下肢经过l0分钟左右推揉,再对陷谷穴按压8~10分钟后,下肢浮肿就会消除了。如果第二天下肢浮肿又发生了,可采用本法继续治疗,直至彻底消除浮肿为止。

你还要这样做——

孕妇在妊娠期怎样防止下肢浮肿呢?

1.饮食上最好以清淡为好。应进食有利水消肿作用的赤小豆、绿豆、荠菜、黄花菜、茭白、冬瓜、玉米、鲤鱼、蛤蜊等食物。

2.不宜吃过咸、过凉的食物。咸类食物含钠的成分较多,钠离子容易潴留水分,会加重水肿;寒凉的食物,容易使脾阳更虚,水液不得温化,也会加重水肿。

3.注意休息。平时不要过于劳累,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

4.妊娠水肿时,密切注意血压、体重的情况。若血压增高或体重迅速增加,应该及时去医院积极治疗,避免发生妊娠中毒症。

·刺激内庭穴可抑制食欲

“位置及取穴”:位于第二足趾和第三足趾之间的缝隙交叉处。

“功效及主治”:和胃降逆,通肠化滞。主治齿痛,咽喉痛,胃痛,腹胀,泄泻痢疾,便秘等。

若想长期保持苗条,最有效的方法恐怕只有控制饮食了。可是当面对自己所喜欢的食物时,自己又怎能“不动声色”呢?

那么,有没有降低食欲的好办法呢?相信你已经尝过用尽各种方法减肥却没效果的痛苦感受,究其原因,最重要的大概是:不了解自己的食欲,不知道自己是真饿,还只是食欲作祟。

身体产生饥饿感是由体内的刺激产生。胃里没东西时会收缩,这个时候要是不及时补充食物,就会引发轻微的头晕、发抖及血糖降低等症状。与饥饿感的形成完全相反,食欲是由外在刺激而产生,如食物诱人的颜色、香喷喷的味道、漂亮的外形等都是诱发食欲的因素。

当食欲突袭你的时候,如何击退它们呢?其实,你可以通过穴位刺激法来击退它们。

抑制食欲最有效的穴位就是内庭穴。内庭穴之所以能抑制食欲,关键是它能够泻胃火。食欲大,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胃火旺盛,烧灼能力太强了。而刺激内庭穴就可以将胃里面过盛的火气降下来,从而降低食欲。

内庭穴位于第二足趾和第三足趾之间的缝隙交叉处。在这里,“庭”是指房屋的内室,穴在趾缝之间,位置非常隐蔽,就好像被门遮盖住的内堂,所以称为“内庭”。你可以在每天早晚坚持用大拇指轻轻揉动此穴100次,以感到穴位酸胀感为宜。

你还要这样做——

几招抑制食欲的小方法:

1.少吃多餐。少吃多餐能帮助你调节血糖,因而使你保持精力充沛;而且不会感觉到饥饿,食欲出来肆虐的时候也就少了许多。

2.细嚼慢咽。吃饭时细嚼慢咽,不仅有利于唾液和胃液对食物进行消化,而且有利于减少进食。

3.以乐充饥。需要减肥的人应多做些自己感兴趣的事,如散步、看电影、购物,和朋友聊天等,以减少和美味食物的接触。

·厉兑穴——对付噩梦的一剂良药

“位置及取穴”:在足第二趾末节外侧,距趾甲角0.1寸处。

“功效及主治”:通经和胃,清神苏厥,泄阳明之热。主治鼻出血,齿痛,腹胀,热病,多梦,癫狂等。

生活中有很多人常被噩梦所缠绕。

由于精神高度紧张、工作生活压力大,这样疲惫的身躯好不容易入睡后,却又是噩梦连连,甚至是被惊醒。由于睡不好,第二天又头昏脑涨,影响了工作和学习。有的还担心噩梦会给自己带来厄运,造成心理上的恐惧和不安。

有专家建议找心理咨询师做治疗,其实大可不必这么麻烦,只要通过简单的穴位按摩法,就可以让你远离噩梦的困扰。

厉兑穴可缓解每晚噩梦的症状。厉兑穴位于足第二趾末节外侧,距趾甲角0.1寸处。

厉兑穴是胃经的最后一个穴位。在这里,“厉”有噩梦的意思,“兑”是八卦中的一卦,代表沼泽。厉兑的意思就是掉进了噩梦的沼泽中。这个穴对爱做噩梦的人来说特别有意义,另外,对于有神经错乱症状的人来说,厉兑穴也有很好的清心安神之效。

怎么揉厉兑穴才有好效果呢?你可在每天晚上临睡前,攥一攥第二个脚趾。只要一攥,就攥住了厉兑穴,再扭动这个脚趾肚,最后用指甲掐掐脚趾肚。同时,索性把10个脚趾都掐一掐,这对于安眠特别有好处,这样晚上就不爱做噩梦了。

另外,刺激厉兑穴还可抑制食欲。只要在吃饭前用发夹予以强力的刺激,马上就可见效。刺激此穴时,一次须持续7~8会,虽然会很痛,不过刺激一次就可以维持10天的效果。

你还要这样做——

很多小孩也会经常做噩梦,如果你的孩子经常做噩梦,你可以做几件事来帮助他降低噩梦的可怕程度或频率。

1.鼓励你的孩子讲述做的噩梦,这样有助于他对噩梦不会恐惧。

2.在他上床睡觉前,和他谈论一些在你看来比较放松的话题,并暗示他可能会梦见这些。

3.不要让孩子在临睡前看有刺激性的或恐怖的电视节目,否则很容易引起他的联想。

4.如果你的孩子受到了惊吓或哭泣,要把他紧紧抱在怀里,让他痛快地发泄出来,多给他一些安慰。要让他知道,你永远都在他的身边安慰他,这或许是最好的一剂安眠药了。

同类推荐
  • 中国养生粥膳精选

    中国养生粥膳精选

    本书阐述了粥膳的养生保健作用、制作与服用方法,常用粥膳的配方、制法及功效,常见病症的粥膳治疗等内容。
  • 胃肠病居家调养保健百科

    胃肠病居家调养保健百科

    胃肠病,怎么防治?怎么调养?最好的医生是自己!胃肠病是怎么发生的,您知道吗?胃肠病有哪些“信号”,您心中有数吗?食养食疗、运动锻炼、情志调养、经络调养、药物治疗,怎么做才能远离胃肠病?怎么做才能有效治疗胃肠病?居家调养,您的心中是否一清二楚?细节决定成败,健康来源于生活态度。健康,就在您手中!
  • 求医不如求己大全集(超值金版)

    求医不如求己大全集(超值金版)

    治疗疾病时,要相信医生,更要相信自己,学会去体会和重视自身的感受,学会与疾病切磋的方法。尽量地给身体的自愈力提供帮助,而不是一味强求治疗的效果,为机体的自身修复制造麻烦。有时后退一步,换个方法,疾病就在不经意间离你而去。世界上最了解你的人是你自己!拿起这本《求医不如求己大全集》吧,读一读。试着把它置于枕边案头,照着书中的提示去做,不久之后,你会发现,你是自己最好的医生!
  • 养生革命1:不生病的习惯

    养生革命1:不生病的习惯

    养生正在经历一场关键性的革命,一场健康观念的变革。平衡物质、平衡功能和平衡心理的精气神健康理念将是席卷全球的革命性运动。本书将为您量身定做变革时代的终身健康计划,重点从习惯着手揭秘健康密码,于弹指间重塑您的健康人生。
  • 风湿自我康复全书

    风湿自我康复全书

    人们常认为“风湿病”就是关节炎,这种说法其实是不正确的,风湿病是多种疾病的总称,范围涉及骨关节、韧带经络、骨滑囊等。风湿病的危害性不仅是病症本身对身体的损伤,还有其并发症给人体带来的危害,对这些疾病和并发症地预防和治疗就成为备受人们关注的问题。目前,大部分健康人群和风湿病患者在防治过程中都主要依赖于药物,其实,合理的膳食习惯、科学的饮食方法等,同样会对风湿病的改善、控制具有良好的效果。本书献给渴求健康的风湿患者朋友,教您从病理入手,根据不同症状,正确用药,合理膳食,注重调养,让您一步一步走向健康的彼岸!
热门推荐
  • 女总裁的全能高手

    女总裁的全能高手

    新婚前夜,林逸被陌生人追杀,被科学怪人改造。一觉醒来,林逸发现自己拥有了两千米的扫描系统。透视系统……飞行系统……窃听系统……活着,必须要依靠能源。林逸心想,这下不好了,自己要无敌了!
  • 三生如璃之巫窗落雪

    三生如璃之巫窗落雪

    三生三世的羁绊,一生的守候,换来的却是一次次的背叛与欺骗……她是穿越而来的杀手,他是伸手可翻云覆雨的天曜皇……一次联姻,毫无瓜葛的二人的命运连在了一起。过往的事如云烟,她只是想换国家的太平…人生如棋似幻,却不过权势一生罢了……
  • 春心妙手

    春心妙手

    清晨,阳光明媚,一觉醒来却发现一个妩媚动人的女人出现在了自己的床上,黑色的长发、秋水一般撩人心魄的眸子,她是谁?当伪御姐遇上真处男,一段段稀奇古怪、爆笑不断、暧昧香艳的小故事就这样接连不断的上演了。
  • 战幽天

    战幽天

    战!戮!哪怕粉身碎骨,也要凌驾九天;哪怕魂飞魄散,也要颠覆九幽!《战幽天》请诸君多多支持!
  • 苍龙3

    苍龙3

    想知道为什么世界上会有那么多神奇的地方?南极、北极。百慕大……这些地方的真相是什么?2012的真相是什么?2012后我们又将迎来什么?为什么上一次的文明毁灭于大洪水?这对我们有什么启示?真的有创世的神吗?如果有,创造我们的目的是什么?我们从何而来,目的地又是哪里……
  • 腹黑嫡女之杠上病皇子

    腹黑嫡女之杠上病皇子

    她,宁侯府的嫡长女,清冷孤傲。他,病入膏肓的七皇子,腹黑冷逗。当她遇上他时,她的淡漠还能维持吗?当他遇上她时,他的计谋还能得逞吗?命运的牵引,又将会是怎样的一番光景呢?本文一对一,男女主绝对身心干净,欢迎大家跳坑......
  • 剩女的完美爱情

    剩女的完美爱情

    凝雪和晓敏两个死党,虽岁数相同但晓敏早已结婚生子,凝雪依旧是独身一人,在晓敏与人合作的农乐场里与个性少宇的偶遇促成了一段玩你妹的爱情,剩女的日子有了爱人的相伴从此不在孤单,但也存在这问题,家庭地位的差距出现在两人之间,他们能否解决这一问题?
  • 柒絮长歌

    柒絮长歌

    “烟烟觉得我是怎样的人。”男子的嗓音带着湿热之气在长歌耳边盘旋,长歌不慌不忙的推开这个在外人面前温润如玉的男子,道:“淫荡,下贱,狡诈,心口不一……唯一的优点是…长得好。”说罢,伸出玉指抚了抚男子温润的脸庞。男子闻言,不怒反笑,抓住脸上作乱的手,吮了吮长歌修长的玉指,道:“是极,不愧是烟烟,一眼便瞧出来了。”看着眼前流氓似的晋王爷,再看看自家高冷的殿下,旋姬表示:玛丽苏女主什么的,怎么可能是自家殿下这个恶毒女配的对手。
  • 豪门重生:异能庶女

    豪门重生:异能庶女

    我们人啊,总在得到和舍去之间犹豫徘徊,在没得到的时候去羡慕,得到之后又不好好珍惜,又去羡慕更好的,到最后,却是竹篮打水。前世,受苦受难,多灾多难,总是相信人心和世界不会抛弃自己,可却总是第一个被抛弃的,渐渐死心,却又被更大的阴谋笼罩。嫁给了一个帅气多金的男人,却总是得不到温暖,就奢望有个人能照顾自己,却被自己的姐姐抢走一切,最后痛苦孤寂的了却残生。再睁眼,她重回15岁,一切都还来得及,带着神秘空间斗渣母,玩渣姐,开公司,夺回属于自己的一切,揭开身世之谜。在所有事情结束之后,事业有成,蓦然回首,只见一个骚包在家里关心她,温暖她。这一世,我不后悔。
  • 洛尘忆之不凡大陆

    洛尘忆之不凡大陆

    不凡仙宗,观仙台上仙音瞭绕,婉转动听的琴音令人心醉。蓝色长裙,袭地而坐,玉指轻轻挥弹着古琴。精美的五官,窈窕身材如同脱俗的仙子。白衣男子站在高台边缘背对仙子,眼眸微闭,良久叹息开口道:“半雪,我负天下,便为你。你真的要负我?”佳人并没有停止玉指,只是眼中的迷离却没有被男子看见。“此曲洛尘忆,小女子昙花一梦所悟。千年轮回终不悔,百年枕梦情长空。”男子身躯微颤,摇身飞掠消失在天际。几滴泪珠滴落古琴,最后的音律也成了悲伤的空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