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001300000015

第15章 素书解译(12)

当年曹操很想留住关公,三天一小宴,五天一大宴,又送官职又送钱财,费尽了心机。但关公得知刘邦的所在,还是封金挂印,义无反顾地破五关、斩六将而去。还有,曹操大破袁绍之后,对袁绍的监军沮授的聪明才智十分看重,真想留下此人。无奈人各有志,沮授不愿降曹,盗马逃跑被发现,还是被杀了。

古人说“道不同,不相为谋”,待遇和地位并非留人的充分条件,聚集一个团队的,必须是共同的文化、共同的奋斗目标,否则就是“身在曹营心在汉”,同床而异梦。

【原典】

为人择官者乱。

【注解】

王氏曰:“能清廉立纪纲者,不在官之大小,处事必行公道。如光武之任董宣为洛县今,湖阳公主家奴,杀人不顾性命,苦谏君主,好名至今传说。若是不问贤愚,专择官大小,何以治乱、民安!”

【解译】

单位任命干部,最坏的情况就是因人设职,本来并不需要这个岗位,可是有个亲戚要当官,只好新设立一个部门,或者所用非人,导致人浮于事,到处都是吃闲饭的人。如此一来,必将导致祸乱。

历史上朝政之乱,基本上乱于四种情况:宦官、朋党、外戚、地方势力。但根本的原因却只有一个,那就是用人不当。要么是重用“私人”,如宦官、外戚之流;要么是所用非人,如朋党、地方势力之流。明熹宗用魏忠贤,属于重用“私人”,终致朝政大乱;唐玄宗用安禄山,所用非人,终有安史之乱。

汉武帝时十分宠幸李夫人,而李广利就是李夫人的弟弟。此人原无将才,只因是“私人”,汉武帝破格用为大将,率军征讨小国大宛。结果用了四年的时间,动用了十几万军队,才迫使大宛归降。等李广利班师回朝时,手下只有不到二万兵马,损失高达80%以上,而战果仅仅是十几匹大宛良马。汉武帝居然还很高兴,封李广利为海百侯。

【原典】

失其所强者弱。

【注解】

注曰:“有以德强者,有以人强者,有以势强者,有以兵强者。尧舜有德而强,桀纣无德而弱;汤武得人而强,幽厉失人而弱。周得诸侯之势而强,失诸侯之势而弱;唐得府兵而强,失府兵而弱,其于人也,善为强,恶为弱;其于身也,性为强,情为弱。”

王氏曰:“轻欺贤人,必无重用之心;傲慢忠良,人岂尽其才智?汉王得张良陈平者强,霸王失良平者弱。”

【解译】

凡强势领导,必有原因。有的领导因人格而强势,有的领导因得人而强势,有的领导因环境而强势。一旦失去了强势的原因,由强也会变弱。所以强与弱无定式,因时而异,因势而异,关键在于如何把握。

汉代张良,原本是跟随楚霸王项羽,后来翻了脸,才投奔刘邦。可以说,西汉的建立,张良有一半的功劳,在许多重大战略决策上,刘邦都是听从了张良的建议而取得胜利。刘邦曾赞其“运筹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外,子房功也。”

项羽失张良,一事无成,最后只能自杀而死。刘邦得张良,终创一代伟业。因此,刘邦因得人而强,项羽因失人而弱。

唐代早期武功赫赫,不论是对内的统一战争,还是对外的开疆拓土,大唐的铁骑都是全世界当时最强大的军队。为什么呢?因为唐代实行了府兵制,士兵平时在家务农,战时就是军队,有很强的地域性。然而,正是这种兵士强烈的地域性,后来发展成骄兵悍将的割据势力,才有了唐代长达近百年的“藩镇之乱”。

府兵这种制度,原本没有好坏之分,就看怎么来用。凡事都要因势利导,不可一成不变。用其强,守其弱。

【原典】

决策于不仁者险。

【注解】

注曰:“不仁之人,幸灾乐祸。”

王氏曰:“不仁之人,智无远见;高明若与共谋,必有危亡之险。如唐明皇不用张九龄为相,命杨国忠、李林甫当国。有贤良好人,不肯举荐,恐搀了他权位;用奸谗歹人为心腹耳目,内外成党,闭塞上下,以致禄山作乱,明皇失国,奔于西蜀,国忠死于马嵬坡下。此是决策不仁者,必有凶险之祸。”

【解译】

领导的重要职责在于决策,但决策必以爱人为本,拿今天的话说,就是要以人为本,这样的决策才能有远见、合民意。如果决策者没有仁德之心,决策的动机不良,就是小人擅权,那样的决策就是危险的。

明代有个大宦官,名叫王振。明英宗时,受皇帝重用,居然独揽兵权。但王振没有一点军事才能,下令出兵麓川。王振的这一决策,完全是出于私心,他不懂军事,又怕别人说三道四,所以想打个胜仗立威。结果用兵几十万,费时近十年,全国半数的收入都被用作军饷,真正得不偿失。后来出于同样的目的,又请求明英宗亲征北方的也先,想借皇帝之威为自己造势。结果也先率大军兵围土木堡,王振大败,明英宗为也先所掳,他自己为乱军所杀。图片【原典】

阴计外泄者败。

【注解】

王氏曰:“机若不密,其祸先发;谋事不成,后生凶患。机密之事,不可教一切人知;恐走透消息,反受灾殃,必有败亡之患。”

【解译】

“阴计”不是平常意义下的阴谋,而是指机密的计划,比如说,一个企业的营销方案,一个周密的计划,一旦外泄,损失会相当严重。商业计划如此,军事部署也如此。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为了打击同盟国,德国潜艇部队计划用四条潜艇偷袭澳大利亚沿海商船,以此造成混乱。这个计划本来是不错的,但由于此时德国海军的密码已经被破获,这四艘潜艇一出港,就被盟国沿途截击,还没有接近目标,就损失了三艘,只有一艘潜艇到达了目的地。再比如,日本的密电码早就被美国破译,所以日本的许多计划对美国人来说根本就没有秘密,在战场上完全掌握了主动权,美军击落山本座机一事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阴计”一旦泄露,对方即可知己知彼,此时明暗已易形,强弱已易势,所以没有不失败的。

春秋时秦穆公准备派孟明偷袭郑国,可是当军队行进到延津时,却被郑国的商人弦高发现。弦高灵机一动,假装成郑国的使臣,大摆宴席欢迎秦军,他对孟明说:“我家国君已经知道将军率大军来到敝国,所以派我大老远赶来犒劳秦军。大家不要客气,放开肚皮吃啊。”孟明顿时起了疑心,驻军不前。他认为:“我们不远千里来到这里,就是想打个郑国出其不意。现在可好,郑国已经知道了我们的计划,也许已经准备了很久了。此时再按原计划进行,进攻则坚城难克,围困又兵少难继。”于是,在袭击了滑国之后,就退了回去。

【原典】

厚敛薄施者凋。

【注解】

注曰:“凋,削也。文中子曰:“多敛之国,其财必削。”

王氏曰:“秋租、夏税,自有定例;废用浩大,常是不足。多敛民财,重征赋税;必损于民。民为国之根本,本若坚固,其国安宁;百姓失其种养,必有雕残之祸。”

【解译】

厚敛则民穷,民穷则国凋,古人说:“穷天下者,天下仇之;危天下者,天下灾之。”只顾自己,不顾别人,自古都是一个下场,那就是被别人抛弃。

中国文化中讲得最多的是平衡,从阴阳哲学到中庸思想。为什么呢?那是因为中国最缺少的就是平衡与中庸,真是缺什么盼什么。但从秦始皇筑长城、建阿房,到西太后挪用军饷建颐和园,都是“厚敛薄施”。于是,从陈胜吴广到洪秀全,总是一呼而百应。

【原典】

战士贫,游士富者衰。

【注解】

注曰:“游士鼓其颊舌,惟幸烟尘之会;战士奋其死力,专捍强场之虞。富彼贫此,兵势衰矣!

王氏曰:“游说之士,以喉舌而进其身,官高禄重,必富于家;征战之人,舍性命而立其功,名微俸薄,禄难赡其亲。若不存恤战士,重赏三军,军势必衰,后无死战勇敢之士。”

【解译】

游士就是说客,他们凭三寸不烂之舌,游说政客,只为博取自己的富贵,唯恐天下不乱。这种人往往朝为布衣,暮即宰相。苏秦就是一个战国时的说客,后来竟然一人身挂了六国相印。

大凡游士盛行的时代,就是机会和财富向少数人集中的时代,干活的人既贫苦,又缺少机会,用现在的话说,一线职工拿不到钱,二线人员却发了财。无论是社会还是单位,一旦出现这种情况,都是走向衰败的开始。

【原典】

货赂公行者昧。

【注解】

注曰:“私昧公,曲昧直也。”

王氏曰:“恩惠无施,仗威权侵吞民利;善政不行,倚势力私事公为。欺诈百姓,变是为非;强取民财,返恶为善。若用贪饕掌国事,必然昏昧法度,废乱纪纲。”

【解译】

“昧”有昏暗不明,颠倒黑白之意。当一个社会行贿受贿不再隐秘,变成了一种公开的行为,在光天化日下堂而皇之地进行,那就是政治最黑暗的表现。

清代行贿受贿就几乎达到了开公的地步,“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成了一个被认同的事实。于是,花钱买官——当官赚钱——花钱卖更大的官,成了许多人仕途必由之路,搞得清顺治皇帝都要亲自开会批评:“贿赂公行,照等定价,督学之门,竟同商贾。”明朝皇帝为了禁止行贿受贿,竟将活人剥皮,内充以草,悬挂示警。

战国齐威王的时候,有两个官员引起大家的议论,一个是阿(地名)大夫,一个即墨大夫。朝里的大臣几乎都在表扬阿大夫,而批评即墨大夫。但齐威王这个人还是有主见的,他先派人暗中调查了两位官员的政绩,结果发现:即墨大夫政绩卓著,田野开辟,人民富饶,只是不善于贿赂朝里大臣,所以“毁言日至”。而阿大夫统领的地方,田荒民冻,只因他很会行贿,所以人们都说他的好话。齐威王一怒之下,将阿大夫以及说阿大夫好话的人统统放在大锅里给煮了。从此以后,行贿受贿之风被刹住了。

【原典】

闻善忽略,记过不忘者暴。

【注解】

注曰:“暴则生怨。”

王氏曰:“闻有。贤善好人,略时间欢喜;若见忠正才能,暂时敬爱;其有受贤之虚名,而无用人之诚实。施谋善策,不肯依随;忠直良言,不肯听从。然有才能,如无一般;不用善人,必不能为善。

齐之以德,广施恩惠;能安其人,行之以政。心量宽大,必容于众;少有过失,常记于心;逞一时之怒性,重责于人,必生怨恨之心。”

【解译】

作为一个领导,要懂得去欣赏人,每个人都有被欣赏处,看到属下的优点,听到很好的建议,要闻善则喜,真心去赞美。职工最烦那种闻善不喜,记过不忘的领导,因为这种人性格里往往有很凶暴的一面。

汉代李广号称飞将军,虽勇武过人,此人性格就有记过不忘的残暴一面。有一次他跟别人在乡间饮酒。回来时路过霸陵亭,霸陵亭尉喝醉了酒上前呵斥李广不让通行。李广的随骑说:“这是前任的李将军。”亭尉说:“就是现任将军尚且不能夜间通过,何况是前任将军!”于是就扣留了李广等人,留宿霸陵亭下。从此以后李广怀恨在心。过了不久,匈奴人侵犯北部边界,汉武帝封李广为右北平守。李广特意请求调霸陵尉与他同行,等他一到军门,二话不说就给斩了。李广一生战功无数,但却未得封侯,王勃有诗云“冯唐易老,李广难封”,这与他为人不睦也有一定的关系。

【原典】

所任不可信,所信不可任者浊。

【注解】

注曰:“浊,溷也。”

王氏曰:“疑而见用怀其惧,而失其善;用而不信竭其力,而尽其诚。既疑休用,既用休疑;疑而重用,必怀忧惧,事不能行。用而不疑,秉公从政,立事成功。”

【解译】

人与人的差异是很大,不可能所有的优点都集中在一个人身上,所以不论是任人做事,还是交朋友,都要区分对待。有些人用其才能,但未必要去信赖他的人品;而有些人尽可以信任他,却未必能够委以重任。一句话,让合适的人,做合适的事。

孔子曾说过:“可与共学,未可与适道。可与适道,未可与立。可与立,未可与权。”意思是:可以共同学习的人,不一定可以共同去追求真理;可以共同追求真理的人,也不一定可以一起建功立业;可以一起建功立业的人,不一定可以随便给予权力。海南的黄花梨虽然名贵异常,但将它移种到北京来,注定活不了。

南朝后主叫陈叔宝,此人酷爱文学,写着一手好诗歌,他的《玉树后庭花》流传了上千年:“丽宇芳林对高阁,新妆艳质本倾城。映户凝姣乍布进,出帷含态笑巷迎。妖姬脸似花含露,玉树流光照后庭。”可惜的是,他不是当皇帝的料,他不明白“所任不可信,所信不可任”的道理,任用了一帮子喜爱文学的人来治理朝政,结果可想而知。589年,隋将韩擒虎率军进攻,乘江面大雾弥漫,悄悄渡过长江,包围了建康。陈朝军队不堪一击,很快就全军溃败。陈叔宝与张丽华等嫔妃危急之中躲入井中,被隋军抓获,后客死洛阳。

【原典】

牧人以德者集,绳人以刑者散。

【注解】

注曰:“刑者,原于道德之意而恕在其中;是以先王以刑辅德,而非专用刑者也。故曰:“牧之以德则集,绳之以刑则散也。”

王氏曰:“教以德义,能安于众;齐以刑罚,必散其民。若将礼、义、廉、耻,化以孝、悌、忠、信,使民自然归集。官无公正之心,吏行贫饕;侥幸户役,频繁聚敛百姓;不行仁道,专以严刑,必然逃散。”

【解译】

老子说过:“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刑法对于一个社会而言,永远应该放在辅助的位置,它是辅助道德的养成。如果一味刑民以法,必然离心离德,一遇混乱,整个社会就会轰然倒塌。秦王朝虽然一统天下,但刑法过分酷暴,结果陈胜、吴广登高一呼,整个王朝顿时分崩离析。

同类推荐
  • 人生之路如何走过

    人生之路如何走过

    本书是从叔本华的诸多著作集中选取了数十篇具有代表性的文章,内容涉及人生、哲学、美学、道德等诸多方面,基本反映了叔本华人生哲学的主要思想和理论。
  • 老子试读

    老子试读

    本书对老子《道德经》的原文进行了试读和注释,在“破”的学术意义上,排除了对老子消极遁世的误解,驳斥了把《道德经》视为卜巫之术的行径,摈弃了认为老子的权诈功利的想法在“立”的创见上,说明了老子的哲学足以破解唯物辩证法的迷惑,为心灵生命境界开创出超然的立场和出路。
  • 菜根谭全鉴

    菜根谭全鉴

    《菜根谭》是一部论述修养、人生、处世、出世的语录集。该书融合了儒家的中庸思想、道家的无为思想和释家的出世思想,形成了一套独特的人生处世哲学,是一部有益于人们陶冶情操、磨炼意志、催人奋发向上的读物。本书在原典的基础上,增加了精准的译文、生动的解读,联系当下诠释经典,可以更好地帮助人们塑造与人为善、内心安适、刚毅坚忍、处世恬淡的健康人格,探寻现实生活的智慧。
  • 儒家智慧第一经:四书

    儒家智慧第一经:四书

    繁忙的工作、沉重的压力、奔波的旅程、浮躁的心绪……,您是否愿意享受片刻的宁静?《轻松阅读?人文手卷》,史海撷英,去粗取精,能让您在文化经典的海洋中享受心灵的清闲!四书又称“四子书”、“四子”,是《论语》、《孟子》、《大学》和《中庸》四部儒家著作的总称。四书是中国儒家思想的经典著作,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传统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是上至帝王将相下至黎民百姓治国、修身、立德的根本依据。为了方便阅读,本书采用了“原文”和“译文”对照的形式,为您架起一座顺畅阅读的桥梁。
  • 老夫子品评鬼谷子

    老夫子品评鬼谷子

    鬼谷子(约前390年~前320年),姓王名诩,又名王蝉,春秋时期卫国朝歌人。世人皆认为他常进入云梦山(今河南淇县境内)采药修道,又隐居于清溪之鬼谷所以自称鬼谷先生。有《集解》徐广曰:“颖川阳城有鬼谷,盖是其人所居,因为号。”鬼谷子是先秦诸子之一,他精通数门学问,创立了纵横一派学说,并由弟子发扬光大,与当时文化衍生的道家,儒家,墨家,名家,法家,阴阳家,农家,杂家等合起来称为九流十家。鬼谷子为纵横家之鼻祖,苏秦与张仪为其最杰出的两个弟子。曾隐居云蒙水帘洞箸《鬼俗子》书三卷,流传于世。
热门推荐
  • 王牌杀手

    王牌杀手

    杀手界神话成为集团保安,为的是守护美女总裁,却从此桃运不断,福气无双。
  • tfboys:你是四月的谎言

    tfboys:你是四月的谎言

    感谢你们的出现,在我生命里。感谢你们闯进我生命,让我认识你们。可是,这是一场最美丽的谎言。让我们都刻苦铭心,让我们都永远铭记。不会再次犯错。感谢你们,可以在我生命终结之前,留下最美好的瞬间。
  • 风沙漫笔

    风沙漫笔

    徐刚作品集,内容包括:黄土高原、大地史书、黄河兰州、夕照敦煌、西行路上左公柳、古浪褶皱、八步沙之梦、再访民勤、明月有约、消失的古城、新疆古道、大漠之水、寻找艾丁湖、废墟与坎儿井等。
  • 大象无形曾国藩

    大象无形曾国藩

    只会做好官、写漂亮文章的曾国藩,短短三年间就带起一支湘军劲旅,实现从丁忧侍郎到湘军大帅的神奇转变,这中间到底发生了什么?它不仅令当时的仕人大跌眼镜,也成为后世国人琢磨不透的传奇。汪衍振所著的《大象无形曾國藩:从笔杆子到刀把子》以清末太平军起事为背景,从曾国藩于咸丰二年(1852年)丁忧写起,到咸丰四年(1854年)湘勇成军为止,分5篇36章全方位展现了曾国藩从一介文臣到湘军统帅的过程。《大象无形曾國藩:从笔杆子到刀把子》内容以曾国藩的人生转折和心路历程为主线,穿插了时代背景、清廷决策变化、官场势力折冲博弈、满汉大员复杂关系,以及曾国藩如何结识、笼络一干人才为己所用等一系列引人入胜的史事。
  • 永远的琴音

    永远的琴音

    《永远的琴音》是从全国著名通俗文学作家叶雪松先生传奇故事作品中精心筛选出来的。这24篇故事,有万字左右的中篇,有数千字的短篇,既有当代题材,又关注了历史。有古今异事,有家长里短,有怪案奇破,有军事传奇,有朋友义,有恋人情,多角度,多侧面,映射出了人生百态,读之令人爱不释手,欲罢不能,或掩卷深思,或催人泪下,无疑是一道不可多得的精食大餐。
  • 超级老师纵横天下

    超级老师纵横天下

    他很普通,也很牛笔,喜欢空手套白狼,在校园内外逐步建立巨大财团等强势产业。这是一位普通大学老师,因缘际遇得到一本武功秘籍而踏上,一路桃花,四面楚歌,八面威风的传奇人生的故事!
  • 御用老婆要罢工

    御用老婆要罢工

    五年前巧合被认识,被关注。五年后披荆斩棘的在一起。都说结婚后男人就变样儿,可是有没有搞错啊!他一米八几的三十多岁的大男人,怎么一到晚上就变的比三岁孩子还要无理取闹,不成熟,各种无厘头的要求。终于,在过度压榨下她决定行使中国公民的人身自主权:“姓夜的,我不干了!你奶奶的,罢工!罢工!”
  • 绝代龙武

    绝代龙武

    他从何而来,又该往何处去?踏遍八荒六合,独战天上天下。且看他如何逆苍天,明身世,诛仇寇…………
  • 天堂之吻

    天堂之吻

    “若纱……我会保护你一辈子。”在许下承诺十年后,若纱的哥哥自杀了。若纱来到了哥哥就读的学校,想要查出哥哥自杀的真相。然而在调查的过程中,她却遇上各种阻力,还有那个异常冷漠的少年——希涵。真相逐渐揭露,谜底变得越来越迷离和痛苦。而在极度痛苦中,若纱却发现在希涵的冷漠下难以发觉的温柔。被改变的承诺会以其他的形式再次延续吗?谜底和真相下,若纱的故事里藏着极端的感动和致命的温柔……
  • 玄门盗墓录

    玄门盗墓录

    我:嗯,这个墓的风水不错,不好,居然有个古墓阵,让我来破掉,什么胖子?你后面有个粽子在追你,看我的,急急如律令,镇尸符,我贴!哎呀,怎么有这么多妖魔鬼怪,看我清极剑,八卦镜,太极镜,还不行?老子跟你们拼了!胖子:老李,你说什么?这个斗里面有宝贝,好嘞,全给他溜走了去。张大胆:老李,你看你后面是什么?老李,快闪开,让俺一铁钎拍死他。中国的阴阳风水源远流长,凡墓葬山水皆讲究风水和玄术一说,在八九十年代,盗墓贼猖獗,肆意横行,其中有摸金,驱尸,卸岭,探手,破军,发丘六大派系,皆有盗墓巧妙手法,技艺十分高超,令世人咂舌,令观者心惊,令闻者丧胆,可谓盗墓绝学,深不可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