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988100000019

第19章 天下逐鹿(4)

程昱说把家眷送到邺县,那就是认袁绍为主,袁绍智谋不够,屈从于这样的人,让人羞愧,兖州虽然破败,人马还有上万,只要曹操努力,有荀彧等人扶持,一样能成就霸业。

程昱说什么不重要,关键是他的态度让曹操看到还是有人支持他的。曹操重拾信心,再次把老婆孩子找来,说:“不要去邺县了,这里也会有粮食的。”

粮食最终还是袁绍支援的,这倒不是因为袁绍突然间成了人道主义者,而是他也需要曹操活着。兖州处在中原,挡住了袁术北上的步伐,还拖住了吕布,要知道,袁绍与这两个人都是死对头。要是曹操丢了兖州,那袁绍就得直接面对这两大劲敌了。不但给粮,还给兵,袁绍对曹操的支持是全方位的,他派臧洪进入东郡,加入对吕布的围剿。

有了袁绍的支持,曹操重整旗鼓,在冬天就开始发动收复兖州失地的战斗。曹操步步紧逼,吕布节节败退。第二年五月份,一直到了乘氏,曹操停了下来,犹豫着是不是先把刘备收拾了再说。

荀彧反对收拾刘备,他的理由竟然是麦子比刘备更有价值。兖州的麦子刚刚成熟,如果牵制住吕布、陈宫的军队,那曹军就可以抢收小麦,军粮问题就可以解决。如果攻打徐州,打过去的时候,那里的麦子已经收割完毕,徐州老百姓为了麦子,一定拼命死战,而这时兖州的麦子也会被吕布收割。

麦子竟然决定战争走向。去年吃人脯吃到吐的曹操,觉得麦子的确更重要,放过了刘备,命令将士四出抢割麦子。

手中有粮,打仗不慌。曹军攻下定陶,越战越勇,击溃了吕布的兖州防线。兖州无法立足了,吕布骑上赤兔马,一溜烟地向东直奔徐州而去,陈宫跟在他后面。

吕布指望不上了,张邈准备亲自到袁术处求救。要是袁术出来搅局,吕布再趁乱从徐州杀回来,那兖州战争的胜负天平就会倒向张邈。但是,张邈带着这个梦想没走多远,就被随从士兵杀死了。士兵为何要杀死张邈,历史没有记载,也许是为了曹操的赏银,也许想早日结束战争,也许是发泄个人私愤,反正是不知名的士兵改变了历史进程。

张邈留在兖州的弟弟张超以及三族,全被曹操屠杀。三族,就是父族、母族、妻族,诛杀三族一般适用于泄愤式惩罚。张邈的背叛,战争的惯性,让曹操习惯了杀戮,友情的温暖,从此被埋葬在记忆里。此后,曹操再也没有朋友。

而张邈,因为担心被曹操杀害而背叛曹操,最终却因为背叛曹操而被曹操杀掉。人们为改变命运所作的努力,有时徒劳无功,有时适得其反。

听说张邈被杀,袁术扼腕长叹,要是有张邈效力,那就能重返兖州了!

正是有孙策效力,与袁术争地盘的刘繇才退出了江东。

七江东的青春风暴

袁术被曹操赶到九江之后,杀了扬州刺史陈温,自领扬州,俨然淮南土皇帝,日子照样过得有滋有味。

美中不足的是孙策这个年轻人,天天讨要父亲的兵权,烦死人啊。孙策相当佩服袁术,因为袁术总是能找到理由耍赖不交还父亲的部队。

袁术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朝廷任命的扬州刺史刘繇前来履任。刘繇并没有因为袁术占据了扬州而退缩,而是派重兵屯扎采石矶,摆开架式与袁术抢夺长江。得长江者得江南,这个道理刘繇懂,袁术也懂。当然,后来的曹操和孙权更懂。

袁术派吴景和孙贲出战。这二人一个是孙策的舅舅,一个是孙策的堂兄,袁术期望二人击退刘繇。可是,打了一年多,二人在刘繇面前没占到丝毫便宜。

孙策站了出来,请求带领父亲旧部东渡。舅舅和堂兄没做到的事儿,他要做到。有人怀疑,吴景和孙贲作战不利,其实是有意怠战,是在为孙策提供机会。

为了对付刘繇,袁术答应了孙策,但是只拨给他一千多人和几十匹马。袁术其实是让孙策做一道选择题:A.胜,帮助袁术赶走刘繇,为袁术驱遣;B.败,要么被袁术杀死,要么灰溜溜逃回来,以后再也没脸要求带兵。无论是选A还是选B,都是袁术乐意发生的结果。

为什么要在别人的安排下做选择?

孙策选了C——趁机发展自己,脱离袁术而独立,这是一个袁术没有提供的选项。

周瑜带着人马粮草投奔孙策,孙策紧握住周瑜的手,说:“有了你,我一定会成功。”周瑜帮助孙策,是因为孙策是他最亲近的朋友。不仅仅是美少年周瑜,很多人都乐意把孙策当做朋友:帅气、幽默、开朗,与这样的人做朋友,生活是多么美好啊。孙策从寿春出发,先到历阳与吴景、孙贲会合,一路上招兵买马,到历阳时,已经有了五六千人马。

没费多大劲,孙策就突破了采石矶,然后乘胜攻打秣陵(今南京)。虎父无犬子,和孙坚一样,孙策作战也喜欢一马当先,结果被箭射中大腿,从马上跌了下来,幸亏被部下救了回去。

别看射中的只是大腿,那时的箭镞上都喂有毒药,秣陵城内期待那支箭能要了孙策的性命。

当天夜里,几个士兵从孙策军营潜出,叛逃到秣陵城内,带去了城内人最期待的好消息:孙策中箭身亡。

伟大的毒箭!秣陵城内的人庆贺一番,然后攻击孙策军营。没想到的是,他们此番进攻正中埋伏,领头杀过来的大将,帅气,神勇,不是孙策又是谁呢!

一切都明白了,孙策是诈死诱敌。可是,孙策并不急于下令进攻,而是下令让士兵齐声高喊:“你们说孙郎怎么样呢?”这哪是打仗,简直是群口相声。

敌人何曾见过如此阵势,吓得魂飞魄散,逃回了城里。秣陵地势艰险,一时难以攻克,孙策转而进攻海陵、湖熟、江乘,攻无不克,秣陵很快成了孤城,守将一看大事不妙,乖乖地弃城而逃。

孙策直逼刘繇大本营曲阿,刘繇一看自己连个孩子也打不过,羞得差点儿撞城墙自杀,最后带着几个亲兵,灰溜溜地跑了。

孙策进驻曲阿,发布告示:投降的,视为自首,个人罪责免除;投降后从军的,全家人罪责免除;投降后不从军的,回家。那时人们的追求不是什么时尚什么小康,而是活下去。谁不杀人,谁就是救世主。要是曹操在徐州也能颁布这样的告示,而不是一味屠杀,也许早就占领徐州了。孙策放下屠刀,成了占领区人民心中的佛。孙策军队很快发展到两万人,战马一千多匹,成了江东小霸王。

袁绍傻眼了,本想把孙策当成狗来培养,没料想孙策成了一只小老虎。可是,袁术只具备猪的水平啊!老虎会甘愿被猪驱遣吗?

江东英雄都乐于被孙策驱遣。吕范是一开始就跟着孙策的,一天,他陪孙策下棋,突然对孙策说:“您的事业越来越大,手下越来越多,各种纲纪尚不完备,我愿意做都督,为您打理军务。”

孙策说:“你早就成名,自己拥有军队,哪能委屈您处理军中鸡毛蒜皮的事儿呢!”

吕范说:“我远离乡土,跟着您到处奔波,就是为了做一番大业。我和您同舟涉海,我担心您弄翻了船,我做都督,是为自己想呢。”

孙策听了,只是笑,什么也不说。

吕范把棋子一扔,大步走出去,回到军营,换上都督制服,提着马鞭来到孙策的门前,大声喊道:“军中都督吕范前来报到。”

孙策把随身携带的兵符交给他,庄严宣布:“自今日起,军中诸务由吕都督全权负责,凡涉纲纪,自可专断。”

吕都督的任务比较繁重,因为孙策军中将士的平均年龄在全国是最低的,都是年轻人,血气方刚,都把守规守矩看成无能的表现,违章事情时常发生。可是,这也体现了年轻人的锐气,吕范所做的,就是把年轻人的热情引导到正确的轨道上去。

孙策军中,散发着一缕春天初生的青草味儿。孙策19岁,周瑜19岁,两个美少年构成军中两道亮丽的风景线,但是他们两个却不是“最青春”。18岁的陈武,十五六岁的吕蒙,都得到了孙策的重用,可是他们仍然不是“最青春”,军中还有一个碧睛小子,只有12岁,却能独立领兵,而且显现了超强的领导才能,他发现了一个叫周泰的猛将,立即要到了自己帐下。这个12岁的少年,名字就是孙权,孙策的弟弟。

孙策在江东掀起了青春风暴,迅速立足江东,高调地成了最年轻的霸主。

可是,和曹操一样,一旦成了霸主,孙策也变得血腥了。一旦尝到权力的滋味,就会贪恋上这种美妙的滋味,就会不择手段地捍卫权力,就会采用血腥手段。无论是中年人曹操,还是年轻人孙策,因为权力巅峰的感觉太过刺激,都变得疯狂起来。

从法理上说,孙策的军事行动是非法的,因为他是受袁术指使,与朝廷任命的扬州刺史以及各地方官作战,无异于逆贼。在那个把忠君视为底线道德的时代,孙策必然会遇到殊死抵抗,而他也只能用非道德的杀戮来解决问题。

孙策进攻会稽时,担任功曹的虞翻动员太守王朗逃走,王朗说:“我是汉室正牌官吏,要守卫汉室城邑,怎能自己逃命呢?”王朗是有底气的,因为即使战败,他也能在道德上获胜。孙策即使战胜,在道德上也会一败涂地。

站在道德制高点上的王朗,军事上节节败退,一直退到东冶县。孙策势如破竹,拔下东冶。王朗的道德优势激起了孙策的强烈抵触情绪,他在东冶下令屠城。一具具尸体在眼前倒下时,那张青春俊美的脸庞上可曾闪过一丝犹疑与不安?

王朗无路可逃,最后逃到了海上,与母亲躲在了一只小筏上。孙策军队追上来,对着小筏射箭。为了让母亲活下来,王朗束手就擒。在忠与孝之间,王朗选择了孝。连别人的老母亲都不放过,孙策反道德的行为,让人不寒而栗。孙策给俘虏王朗写来一封信,说我免你一死,该是多么伟大啊。王朗回信说,要杀要剐由你,少废话。孙策用武力消灭了王朗,却没能征服他。

孙策喜欢用杀人的方式解决问题。甚至,本来可以一笑泯恩仇,但他仍然喜欢看到对方流血的样子。

严白虎是江东一虎,拥有数个山头,每个山头都有万人,孙策亲自带兵征讨,严白虎不敢出战,成了严白“龟”。严白虎想与孙策讲和,派弟弟严舆找孙策谈判。见面时,双方正谈话,孙策从腰间抽出刀,向坐席上砍去,严舆吓得跳了起来,孙策坏坏地笑笑,淡淡地说:“听说你能在坐着的时候腾跃,十分矫健,我试验一下而已。”

严舆松口气,坐好,矜持地说:“雕虫小技,雕虫小技,只是一般人做不到的,我能做到而已。”

“佩服!”孙策说着,顺手抄起一杆手戟,猛地向严舆掷去。这一次,严舆努力地想跳起来,但是没有成功,因为死人是跳不起来的。

两军交战,不斩来使,是战争最基本的道德,但是孙策把这一道德踩在脚下。

孙策忽视了,既然他可以用非道德的做法来对付别人,那别人也可以用非道德的做法对付他。孙策并没有做错什么,因为即使他用道德的做法对付别人,别人还是会用非道德的做法对付他。

这就要看谁更狠一些了。

①该句化用《左传·昭公元年》中的句子“诸侯其谁不欣焉望楚而归之”,意思是诸侯都欣然归附楚国,这里是说有人归附效忠天子。

同类推荐
  • 三国之常胜侯

    三国之常胜侯

    作为曹操的干爹,我表示鸭梨很大!!!
  • 秦疆万里

    秦疆万里

    公元前四世纪中期,亚历山大在忙东征,雅利安人在忙推行种姓制度,商鞅在忙变法,一只小小的蝴蝶自遥远的21世纪穿越而来,历史的滚滚车轮不可避免的发生偏移。是亚历山大征服全世界?还是种姓制度在全球推广?亦或是伟大的华夏民族统治这一纪元?当强悍的马其顿方阵遇上骁勇的老秦锐士,是攻守兼备的马其顿方阵扬名立万,还是横扫六国的老秦锐士高奏凯歌?上帝之鞭的辉煌传说会不会提前几个世纪爆发?多灾多难的中华民族能否饮马地中海,笑傲莱茵河,将它的版图异想天开的扩充到北至波罗的海,南达好望角,东到新西兰?一切精彩,敬请期待,本书给你一个不一样的战国!
  • 莽汉

    莽汉

    “我辈男儿当战死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岂能醉卧床榻邪?”三国又见三国……乱世来临,诸侯崛起,唯有持戈掌马,立天下!
  • 无限之主角天敌

    无限之主角天敌

    爆丧尸,救美女,再来到尸魂界成英雄,竟还回到唐朝正面交锋李世民。天敌无处不在,且看他如何对付难缠的天敌,站稳主角一席之地。
  • 极品管家

    极品管家

    犯我大宋天威者,杀!惹我娘子不快者,杀!上阵杀敌、宫廷内斗、暧昧情事应有尽有咱不说啥轰动九天之事,只谈这天圣原的小小杨总管王宫贵人间的风流韵事,自然还有阵前热血杀敌的爽快皇城纷扰,王府事多,故宋之扰,宫廷内乱,伴娘子上阵,麻烦麻烦!梦中美人,刁蛮郡主,皇后多情,贵妃有意,管家也风流,何妨何妨?管家Q群【35307292】【起点第二编辑组签约作品】
热门推荐
  • 圣殿法神

    圣殿法神

    一场意外,险些让飞往纽约的飞机失事!无意间,一名少年穿越时空走进魔法界。这是一个封印师、屠魔师以及修炼黑暗体术和魔法的混乱时代!残破的魔法界已经被强大的黑暗界逼迫到破碎的边缘,阴谋正在两界中酝酿着,黑暗界的势力已经在不知不觉中渗透到了魔法界中,而魔法界却仍然为着他们的利益勾心斗角,残破不堪的防御如何能抵抗住有着地狱势力协助的黑暗界?六界已乱!此刻,魔法文明逐渐在魔法界退化,谁人能力挽狂澜拯救世界?谁人能将黑暗驱逐出人间?被恶魔侵袭,人间处于水深火热中。谁来救救我们!谁来还世界一片光明...★请书架收藏★★请投票推荐★★完本保证★★萝卜卷心菜所著★本书QQ群:72429877。欢迎各位朋友进来坐坐……
  • 第安娜漫游记

    第安娜漫游记

    我有一间小木屋,仿佛是童话里的一朵鲜蘑菇,依附在百年老树上。撑着一把小伞,为我遮挡深冬的寒流仲夏的雨。我在小木屋里追忆、思考,假如人间的善恶爱憎无法分明,我宁愿飘浮在永恒冷寂的太空。
  • 假面皇妃:重生庶女谋略

    假面皇妃:重生庶女谋略

    他,一国之君,天之骄子,却为情所困。他,当朝王爷,温文尔雅,却暗藏杀机。他,名门之后,雄才大略,却野心勃勃。她,赫赫有名的丑女,却一朝成为最受宠的皇妃。先后遇到三个男人,谁才是她的良人?穿越红尘的悲欢惆怅,步步惊心的宫廷斗争,且看丑奴的奋斗史。
  • 豆棚闲话

    豆棚闲话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鲸背吟集

    鲸背吟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虹色女孩绽放星芒

    虹色女孩绽放星芒

    墨幻萱自从在路上和超人气偶像龚月岚成为朋友后,她的偶像之路开始了。
  • 左手功名 右手美人

    左手功名 右手美人

    本书作者以犀利的笔锋,反映了对社会现实的敏感,书中收了50篇精彩杂文。
  • 我的校花妹妹

    我的校花妹妹

    重生回到半年前,一定要找回校花妹妹,一切阻挡的势力都要被轰成渣渣。
  • 武战六界

    武战六界

    一次意外坠落,获得一本古神书,展开一部强者争霸战!一个来自大荒的少年,意外觉醒了血脉,面对诸多危险,他能否立足!群雄并起,万族林力,诸圣争霸,惊天动地,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一切,由一本古书开始……
  • 追生石

    追生石

    他,是华山派大弟子;她,却是黑云教第一号杀手。他,是他的左手;她,却是他的右手。左手怎可爱上右手?两手分开,方为我所用!两手紧握,怎可为我搏杀江湖,为我开疆拓土?!三世情缘,一朝斩断?若此情为劫,他愿以命相赌,却输了所有。若此情为劫,她愿用两世轮回,换一世相守!情路坎坷,人心险恶,三世情缘,谁来为我成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