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970200000078

第78章 《运命》

鲁迅写过两篇《运命》的杂文。另一篇发表于同年2月26日《申报·自由谈》,后编入《花边文学》。比这篇要早九个月。两文主题有一致的地方,就是论证了运命说的破绽,遂使提倡者,终不能奏效。

《花边文学·运命》一文,说旧社会教人安贫的说教,是“运命”。虽然“古今圣贤的主张此说者已经不在少数”,但是“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失”就“失”在一个人非到盖棺之后,他的命运终是不可知。因此,他对宿命论就不能不产生怀疑。

还有,命运的预言者——看相、排八字的,对命运之说又各各不同,这也减轻了对命运坚信的效力。

鲁迅根据辩证法中矛盾转化的规律,认为任何事物无不在一定条件下转化:“有一利必有一弊”。因此,他即使在穷人买奖券这样的消极现象上,也看出了它潜在的积极意义,显示了不安于命运的“非分之想”。鲁迅说:“运命既然不可知,穷人又何妨想做皇帝”。这实在是对宿命论的一个打击。

鲁迅在前一篇《运命》中,指出了反动统治阶级提倡“运命”,目的在于“安贫”,但是因为“无法指定究竟的运命,总不能令人死心塌地。”在这里,鲁迅在命运说的破绽中,给宿命论以打击。这种乘隙伺虚,给对方一击以致死命的方法,可以看作鲁迅的辩证法的胜利。

后一篇《运命》,更是充满了辩证法的思想。

鲁迅说:“许多外国的中国研究家,都说中国人是定命论者,命中注定,无可奈何,就是中国的论者,现在也有些人这样说。”

但是中国人究竟信不信命运呢?鲁迅发现了这样一种秘密:

其一,“中国的女性就没有这样无法解除的命运。‘命凶’或‘命硬’,是有的,但总有法子想,就是所谓‘禳解’;或者和不怕相克的命的男子结婚,制住她的‘凶’或‘硬’。假如有一种命,说是要连克五六个丈夫的罢,那就早有道士之类出场,自称知道妙法,用桃木刻成五六个男人,画上符咒,和这命运的女人一同行‘结俪之礼’后,烧掉或埋掉,于是真来订婚的丈夫,就算是第七个,毫无危险了。”由此可见,“中国人的确相信运命,但这运命是有方法转移的。”而且找到了“转移运命的方法”。

其二,“中国人自然有迷信,也有‘信’,但好像很少‘坚信’。”鲁迅所举的例子是:“我们先前最尊皇帝,但一面想玩弄他,也尊后妃,但一面又有些想吊她的膀子;畏神明,而又烧纸钱作贿赂,佩服豪杰,却不能为他作牺牲。崇孔的名儒,一面拜佛,信甲的战士,明天信丁。宗教战争是向来没有的,从北魏到唐末的佛道二教的此仆彼起,是只靠几个人在皇帝耳朵边的甘言蜜语。风水,符咒,拜祷……偌大的‘运命’,只要化一批钱或磕几个头,就改换得和注定的一笔大不相同了——就是并不注定。”正因为旧时代的某些中国人无“坚信”,因此也“无特操”。什么都相信,什么都不信。也就容易成为随风倒。所以鲁迅在早年就慨乎言之:“人各有己,不随风波,中国亦以立。”(《集外集拾遗·破恶声论》)

但是,这无坚信,用在命运说上,却变成了好事。坚信万事命定,那就是宿命论;对命运将信将疑,又认为可以有办法使它转移,这本身就成为对命运说的否定。

所以,鲁迅说:“人而没有‘坚信’,狐狐疑疑,也许并不是好事情,因为这也就是所谓‘无特操’。但我以为信运命的中国人而又相信运命可以转移,却是值得乐观的。”在这里,鲁迅从否定的东西推导出了它的正面的东西。

当然,仅仅“用迷信来转移别的迷信”,还不行,因为这将与原来的迷信并无不同,必须用“正当的道理和实行”,用“科学来替换了这迷信”,那才能使“定命论的思想,也就和中国人离开了”。

定命论的思想,显然是旧时代一部分中国人的一种迷信,但是,鲁迅发现中国人对这种迷信并不坚信。这种不坚信用在正当的地方,虽然是一种缺点,但用在命运说上,却是一种解毒剂,它可以抵制定命论思想的俘虏。鲁迅从这一点,即从事物内部本身引出与它相反的思想,并由此引出定命论思想的不足持。鲁迅的持论,闪耀着辩证法的思想光辉。

鲁迅从命运说中看到了反命运的思想的扭曲状态,这正是他的思想敏锐的地方。命运说的产生,是屈从于强大的压迫势力的结果;相信命运可以转移,实际上是对命定论的反抗的萌芽。这种思想萌芽,不是外加的,它已经潜伏在当时中国人的命运说里。它可以由此引出对命运说的动摇和否定。鲁迅的杂文,十分善于运用辩证法的观点来解说事物的转化,他从正面现象中看出反面现象,从反面现象中看出正面现象。他从事物本身矛盾的内部找根据。黑格尔说:“人们总以为肯定与否定具有绝对的区别。但其实两者是相同的。我们甚至可以称肯定为否定,反之,亦同样可以称否定为肯定。”(《小逻辑》)恩格斯亦说:“正和负可以看作彼此相等的东西——不管把哪方面当作正,把哪方面当作负,都是一样的。”(《自然辩证法》)因此鲁迅从正面的东西可以看到它将向反面转化的形态,即使从中国人运命说这样的反面东西中,也可以看出它自身所具有的否定的力量。

同类推荐
  • 游思无轨

    游思无轨

    凸凹散文集,有的是研磨历史,有的是冶炼哲理。有的是对现实生活的多工序蒸馏,有的是对人生真谛的多层面思考。作者将身边发生的平凡故事,用质朴的文字,娓娓道来,同时也把自己的人生感悟融入其中。
  • 檀歌诗集

    檀歌诗集

    《檀歌诗集》收入作者自1963年至近一两年的诗作共200余首,包容新旧两体,家事国事天下事,亲情爱情友情,都在笔下汇聚,热情开朗,韵味清。
  • 优美的哲理散文(散文书系)

    优美的哲理散文(散文书系)

    散文是美的,它能给人以美的享受,然而什么样的散文才是最美的散文呢?秦牧曾说:“精粹警辟的、谈笑风生的、亲切感人的、玲珑剔透的,使你读时入了神、读后印象久久不会消失的好散文,还是不多。”他还说:“一篇好的散文,应该通过各种各样的内容给人以思想的启发、美的感受、情操的陶冶。”品读精美的散文,宛如清风般涤荡沐浴;让散文的清扬与美丽永远地伴随你。
  • 中国古代著名作家(世界文学百科)

    中国古代著名作家(世界文学百科)

    本套书系共计24册,包括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文学大师篇”,主要包括中国古代著名作家、中国现代著名作家、世界古代著名作家、亚非现代著名作家、美洲现代著名作家、俄苏现代著名作家、中欧现代著名作家、西欧现代著名作家、南北欧现代著名作家等内容;第二部分“文学作品篇”,主要包括中国古代著名作品、中国现代著名作品、世界古代著名作品、亚非现代著名作品、美洲现代著名作品、俄苏现代著名作品、西欧现代著名作品、中北欧现代著名作品、东南欧现代著名作品等内容;第三部分“文学简史篇”,主要包括中国古代文学简史、中国近代文学简史、中国现代文学简史、世界古代文学简史、世界近代文学简史、世界现代文学简史等内容。
  • 巴山红旗:红四方面军川陕纪实

    巴山红旗:红四方面军川陕纪实

    本书以纪实的笔法,真实形象地描述了1932年至1935年间红四方面军进入四川、建立川陕苏区、发展壮大红四方面军和川陕苏区、最后迎接中央红军并进行战略转移、北上抗日的全过程,满怀深情地颂扬了红四方面军的丰功伟绩,生动有力地刻画了“智勇坚定、排难创新、团结奋斗、不胜不休”的伟大红军精神。
热门推荐
  • 梦想闪光

    梦想闪光

    梦……你还有梦吗?你还能相信奇迹吗?还能分辨善恶吗?还可以一直不会堕落吗?你……还想试着相信梦想吗?还想试着相信奇迹吗?即使在这个冰冷的,无趣的,残酷的科技世界里……还有奇迹吗……奇迹,是靠燃烧充满希望的心灵才会出现的……
  • 酒品:饮出的格调与生活情趣

    酒品:饮出的格调与生活情趣

    本书介绍了酒文化,酒的起源,特性,功能以及饮酒的趣味和饮酒的知识,以助饮酒者的雅趣,让更多的人熟悉美酒香醇的人生价值与独特魅力。
  • 星际宠奴

    星际宠奴

    她出生于终年阳光普照的亚蒂兰斯星球,成长于以奢侈和享乐为豪的普罗芬兰富人区。太空毕业旅行那天,因为小星球的爆炸,他们迫降在一个蔚蓝色的初级奴隶星上。在这里,她用十星币买到了第一只属于她个人的奴隶。她喜欢他的眼睛......[本故事纯属虚构,拒绝考究党][慢热,女强宠文]
  • 虚天剑宇
  • 仙宠不休:萌萌世子妃

    仙宠不休:萌萌世子妃

    清风朗月居的小仙娥雲华平日里最是清闲,没事扫扫小地,端端茶水,日子过的那叫一个滋润!只是不知为何,往日里懒得抽筋的主子竟然要翻修仙府?天呐,这还不算什么,更重要的是,仙府里凑上仙君本尊一个,统共也就四个仙!饶是在这样得仙手匮乏的情况下,仙君还是一意孤行,翻修!翻修!翻修!
  • 心理学博士不会告诉你的读心术

    心理学博士不会告诉你的读心术

    本书写给那些有兴趣在生活中应用心理学的知识和原理,从而更好地认识自己,更好地生活的读者。为了这个目的,书中收入了心理学的几个主要观点,包括心理动力学、认知与行为主义心理学以及人文主义。本书对认真、严谨的人,对日常人际关系感到苦恼的人,对人类心理深感兴趣的人具有较大的帮助和指导作用。
  • 搞笑笑话(民间幽默笑话集)

    搞笑笑话(民间幽默笑话集)

    笑话在古今民间文学中都大量存在。为了给读者提供精神食粮并使之读后内心发笑、精神受益、心灵得到陶冶,编者从古今笑话中精选了一些优秀篇章,根据现代人口味作适当修改,并根据国内外笑话分类学的方法,主要从便于读者阅读的角度出发进行了分类。
  • 我就站在这里等着你的触碰

    我就站在这里等着你的触碰

    就读A大的两位学生,苏秦和骆子阳,在某一天的意外车祸相识相知,而苏秦早就在此之前倾心于骆子阳,但由于害怕揭开这份不被允许的恋情,苏秦选择了默默陪伴…
  • 飞扬:第十六届新概念作文一等奖获奖者佳作B卷

    飞扬:第十六届新概念作文一等奖获奖者佳作B卷

    《第十六届新概念作文一等奖获奖者佳作B卷》所收录的均为第十六届新概念作文大赛一等奖获奖者的经典佳作,这些作品,字字珠玑,篇篇经典,有的空灵隽秀、质朴绵长,有的立意高远、针砭时弊,有的纵横恣肆、文采飞扬,让学生很容易就能汲取优秀作文精华,从而快速成长。通过新概念获奖者作品的学习,让学生从思想老套、素材陈旧、主题落后中成功脱颖而出。从而迅速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对于参加中考及高考的考生来说,本书可以当做作文“圣经”。对于喜爱青春文学的青少年读者,本书也是不错的青春文学阅读经典。
  • 沧海牧云录

    沧海牧云录

    一场春秋大梦,一句生死离别。待几多春秋之后,回首江山。只见那积尸草木腥,血流川原丹。饿殍伏于野,千里无鸡鸣。出门无所见,白骨蔽平原。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吾,生逢乱世,必当开万世之太平!吾,神源太古,必完成生灵之执念!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