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944800000001

第1章 序

本集是我二十年来从事中国古代文学研究的论文选编。其中最早的一篇,是1993 年发表的《汉赋与赋诗制度》,实据本科毕业论文删裁而成,若自彼时算起,距今已近三十年,虽然稚拙,毕竟也是一份历史记录,其论点还为当时的《新华文摘》所摘录。

最晚的一篇,是今年发表的《“古文辞”沿革的文化形态考察》,那是参加2010年12 月在中山大学举办的“《文学遗产》论坛:明清诗文的文体记忆与文体选择”提交的论文。本人心手钝冥,集中论文大半都是赖学术会议的交稿期限催生出来的。时迈不停,日月电流,不知不觉中,竟已步入知天命之年,真正的学术研究尚未开始,心中难免焦虑。记得业师章培恒先生在他最早结集出版的《献疑集》“自序”中,尝引龚自珍“东涂西抹迫半生”说明何以萌发编选论文集的念头,老师的人生经历与学术成就非余辈可及,然那一份自警,却也成为我尝试通过编集检视自己学道得失的动力。

之所以拣选这些论文汇为一编,除了觉得可以反映笔者这么些年来在中国文学史领域相对集中的兴趣与习得,还由于它们基本上皆围绕着这样一个目标,尽管贯彻得并不理想,即试图深入中国历史上极为丰钜而独特的文化形态,建立对诸多文学事象(包括在域外产生的影响)的考察与阐述,即便是从单一的作家、文体、现象入手,亦希冀在展开的文化构造关系中,探究并显现其相对长时段的生成、演化轨迹及重要关节转捩。这倒不是说自己向来有这般意识,毋宁说,这样的目标是由研究者身处的研究史所塑造的。在我开始学习如何进行古代文学研究时,正值文化热,文化研究的持续传入以及史学观念的渐次变化,对于我们的知识构成具有相当深刻的影响,当初在章先生指导下完成的博士学位论文《明代福建地区城市生活与文学》,就是这方面的一次实践。与此同时,随着学界对中国现代化进程的自觉反省,人们日益强调寻求本民族文学自身的内涵、特质,构建国人自己的学术话语,这至少亦促使我们将视野拓展到古代文学所存在的文史之域,重新检讨传统文学的边界、生长语境及其构成方式,力求在一个更为深广的层面观照其内在演变的历史过程,并据以重建过去与今天的联系。按照我的理解,章先生倡导的中国文学古今演变研究,就赋予了文学史研究这样的视点与立场。

近年来,我将相当一部分精力投注于中国文学史编纂的学术史研究之中,对与近代人文学科相伴而生的文学史学术体系如何在外来知识与传统经验的冲突、调适过程中,逐步确立其自身的品格,又如何在各个时代意识形态的影响下,形成各阶段鲜明的叙述模式,有了稍更详切的认识。“五四”以来,以胡适为代表的“历史的文学观念论”主张及其文学史实践,依据实证主义的研究方法、进化论史观以及新的文学价值观念,完成现代学术立场的转换,无疑最能显示划时代的意义,可以说,它成为此后相当长时期人们构建新的中国文学史的基盘,影响至今犹存。

不过,如今也已有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在总结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研究发展成就的同时,从各个方面揭示这种历史建构于文学史实态及传统文学批评带来的认识局限。这种省察自然体现了历史观念的进展,而让我们思索究竟应该怎样理解和把握再现真实的过去的任务。现代的文学史家援据实证史学寻求历史的客观性,实际上却无法摆脱当时文化语境下历史叙述的构成性,包括对史料的选择,面对这样的困扰,不如正视研究主体与研究对象之间的依存关系,这也正是为什么我愿意在书名中采用“叙事”这一语汇,来表述集中所论是我一己之历史体验与言说,当然,这与趋近历史真实的追求并不矛盾。

论集共十三篇论文,皆已在各专业刊物公开发表过,此次收录,基本保持原貌,个别地方略有修订,博士生侯荣川君费心统一了注释格式。当初这些论文的撰写、修改与发表,得到过众多师友的帮助,现又承蒙复旦大学出版社领导的支持,得以结集印行,责编张旭辉先生为之付出许多辛劳,借此机会,谨向他们表示诚挚的感谢。

2012年11月31日于复旦光华楼

同类推荐
  • 湖畔随笔:孤独落地的声音

    湖畔随笔:孤独落地的声音

    本丛书是杂文学会编选的一系列散文随笔作品集。包括《孤独落地的声音》(赵炳鑫)、《寂静中聆听》(刘汉立)、《你是黄河我是沙》(包作军)、《尘埃中触动的芬芳》(岳昌鸿)、《为你开门》(鲁兴华)、《怀念一棵树》(赵炳庭)、 《温暖的门边》(霁月纫秋)、《一根稻草的重量》(陈志扬)、《一线生命,多少深长》(潘国萍)。
  • 情断无人区

    情断无人区

    本书收《雪山无雪》、《拉萨跪娘》、《昆仑女儿树》、《情重昆仑》、《一个大学生在西藏的故事》等17篇散文。是什么吸引一个年过60的老作家100多次闯入“生命禁区”?奇特环境里的奇特爱情;进藏路上的惊险故事;还是几代驻藏官兵在特殊生存状态下的各种事迹。
  • 中华美德歌谣全集

    中华美德歌谣全集

    歌谣,是一种非常具有生命力和影响力的民间文学,是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诗歌艺术形式。歌谣是劳动人民的创作,一般是口头创作,口头流传。
  • 颠沛时光浮生梦:丁玲

    颠沛时光浮生梦:丁玲

    朱丹红编写的这本《丁玲:颠沛时光浮生梦》是“倾城才女系列”丛书 中的一册。传主丁玲是我国著名作家、社会活动家,代表作品有《莎菲女士的日记》、《太阳照在桑干河上》等。她一生坎坷,情路几经波折,是一位 富有传奇色彩的人物。《丁玲:颠沛时光浮生梦》感情充沛,以诗意的语言 讲述了丁玲光辉而曲折的人生。
  • 尘封日记

    尘封日记

    这是一本尘封了八十年的日记,原作者乃是一位民国时期的大学生,他用自己手中的笔有意无意地将那个年代里的大学生活原原本本地记录了下来。大学生本该是一个朝气磅礴、充满活力、积极进取的群体,而日记中所记录的那个动乱的年代里的那群大学生却生活颓废,毫无进取心可言。他们上课不为多学活用,却只是为了打发无聊的日子。生活中充满了抱怨,他们比拼的不是谁的成绩更好,而是谁的衣着更时髦,谁的打扮更摩登。学生是这样的一群学生,而他们的老师又是一群什么样的角色呢?要么是封建的卫道者,要么是文化的强盗,尽是一群学校里的关系户。他们道貌岸然,与学校联合起来一起剥削学生。
热门推荐
  • 再娶冷宫皇妃:仙惜惑颜

    再娶冷宫皇妃:仙惜惑颜

    轻抚着自己的脸颊,却感觉这并非是自己的脸,原本丝质的触感虽然没有改变,但是却有了一种奇怪的感觉,眉头微微皱起,这到底是怎么回事?起身,走到水边,附身看去:“啊——”这根本不是原来的的脸!这……这是雪妃的脸。手微微地颤抖着,透过窗户看见御花园里那抹明黄色的身影以及那个拥有自己样貌的那个女人,瑟瑟发抖。她自穿越以来就没有这么紧张过,以前的冷静、睿智她一直保持着,可是,自己的脸为何会变成这样?来自后现代的她绝对不相信有这样荒谬的事情,换脸游戏?!这只不过是魔术师的障眼法罢了,但是,不知道为何,这触感如此真实,若是面具,应该可以扯下,却不知为何,怎么也拽不下来。她明显地看见那个女人妖媚地对她一笑,是在宣告她的失败。她从一个被皇帝抛弃的女人又一次一跃成为了当宠的皇后——楚瑶惜,但是,只是披着她的脸而已。手紧紧地握了起来。她不会冲上前去,直接质问,因为她知道,若自己如此莽撞指不定会被当成疯子处斩。她现在所能做的事情,就是,重头再来,利用雪妃这个身份,慢慢地爬上去,等到自己平步青云之时,再点明真相。花了整整一个月的时间重新保养这脸,直到自己绚丽出现在他面前的那一天。
  • 情理侦破推理小说:明星悲歌

    情理侦破推理小说:明星悲歌

    “贵妃醉酒”竟成绝唱。在众人千目之中,女明星居然在舞台上被一位无形凶手当众杀害。案犯是谁?
  • 涅凡传

    涅凡传

    在这个世上有一种人,活的很卑微,要逆天改命;雷霆古剑一指,战妖,战魔,战天地;敢为苍生争命。
  • 月河所闻集

    月河所闻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证道从龙珠开始》

    《证道从龙珠开始》

    一个人类灵魂为何能穿越空间夹缝和轮回罡风不灭?在异世界一部电视剧中怎么会看到前世熟悉的人?世界和世界之间是否存在着不知名的联系?主神空间这个连通着各个位面的神器是否存在?他会是那亿万年前悲催的红云老祖转世吗?大巫赛亚到底是不是盘古精血所化?各肤系“圣人”为何会创造连通着亿万位面的主神空间?盘古开天辟地身化万物是被迫,自愿、无奈,还是,巧合?这一切的背后的真相是什么,又是谁在隐藏真相,又是谁在背后主导着一切?
  • 新秦帝国风云录

    新秦帝国风云录

    为什么人类曾经的守护者,却变成了人们口中的‘妖魔’?仙人又是什么,他们是怎么来的?人类是怎么在凶兽横行的上古生存下来的?传说中的上古,究竟发生了什么事。
  • 乌龙女追夫记

    乌龙女追夫记

    外表清秀乖巧的郑窈娘实则满肚子的不合时宜,为了避免嫁给八十老翁做小妾的悲惨命运,她毅然离家出走,上京追寻她梦里的完美夫君——名动天下的如花公子潘沉玉。然而,这追夫大计从一开始就厄运连连:先是被迫带上小弟这个拖油瓶,而后又遇见死不救的黑心男,险些出师未捷身先死。为了自己的终身幸福,坚强的郑窈娘继续前行,历经千辛万苦,眼看就要见到自己的梦中情人时,怎知黑心男再度出现,硬是搅黄了她的好事。可怜的郑窈娘面对恶势力仍然不曲不挠,进不了潘府,她就曲线救国,到潘夫人的娘家定远侯府就职行不行?没搞错吧,定远侯的世子怎么和黑心男长的一样。
  • 发现价值

    发现价值

    本书分十一个部分,结合实战案例和操盘实际,系统地介绍了基本面分析所涵盖的各个方面。希望本书能够帮助股民朋友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掌握股票基本面分析这一投资股市必备的基本功,实现炒股赢利,做一名成熟的投资者。
  • 交通里的玄秘事儿

    交通里的玄秘事儿

    “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有了路。”的确如此。回顾历史,从人类文明的源头说起,那时候既没有路,也没有交通工具,古人茹毛饮血,为了觅食,为了生存,一步步地走出了路。道路为人类开阔了视野,提供多种生存的可能。而马、牛、车等作为运输工具,把人类的双脚解放出来,更方便了扩大生产、经营。没有道路,一个部落、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就不能通往强盛。该书展现了中国交通发展史,对相关史料进行细致深入的剖析,还原出真实的历史原貌,让人在感慨的同时,领略鲜为人知的交通古文化.
  • 朕的淘气提刑官:锦凤成凰

    朕的淘气提刑官:锦凤成凰

    小锦是仁合大学医学院的末等生,无意中她发现了仁合大学竟然有无数时空隧道通往祁朝的各个城市。好奇心强的她偷偷来到祁朝,并答应冒充祁朝首富独孤家三公子独孤锦凰,帮含冤入狱的独孤老爷洗刷冤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