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872500000020

第20章 古陶罐的魅力(11)

玉雕猪头龙徐世章,天津人,生于1889年,卒于1954年,是民国时期总统徐世昌的胞弟。他早年毕业于京师译学馆,后留学比利时,并先后到过意、德、法等国家考察实业。1912年回国,任交通部路政局属官,后升任京汉、津浦铁路局副局长、局长,交通银行、印制局总裁等职。1922年去职,后移居津门,先后担任工商学院、耀华中学、天河医院等文教卫生单位的董事长,并热心兴办公益事业及房地产开发。他自己一生淡泊,不尚奢华。去职以后,致力于蓄藏古物,广集英华,着力研考,是天津乃至全国文物收藏界造诣很高的鉴藏家,在抢救、保存、弘扬祖国优秀文化遗产,最终使其回到人民怀抱方面,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徐世章先生收藏的文物种类繁多,包括玉器、古砚、法帖、书画、玺印等,其中尤以古玉、古砚收藏最为著名。

兽首衔璧玉饰徐先生藏玉基于广泛征集,除津门之外,遍及陕西、安徽、上海、北京、河南安阳、洛阳等地。其庋藏素以慎、严、精、真著称,藏品自成系统。自新石器晚期始,历经商、周、秦、汉、南北朝、隋、唐,续有珍品收藏。如黄玉鸟形佩为红山文化的代表作,兽面纹玉琮是良渚文化的珍品,玉龙和玉凤堪称商代玉雕龙凤艺术之精华;西周白玉兽面纹□,玉质晶莹,纹饰独特;战国黄玉谷纹璧,色泽灿烂,谷纹生辉;白玉刖足人,反映了奴隶被压迫的悲惨遭遇;西汉刚卯严卯玉佩,完整成对,国内仅存;玻璃谷纹璧是汉代玻璃工艺的代表作品。这些无不体现了徐先生“玉不美不收,器不绝不藏”的收藏准则。

每发现有可心的美玉,徐世章总是穷追不舍,不到手不罢休。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河南安阳小屯村发现了殷商甲骨刻辞,1928年殷墟发掘正式开始,大量生产工具、青铜彝器重返人间,那些商王贵族生前享用的服饰佩玉、礼仪用玉也复见天日。徐先生得知这一消息,通过各种渠道,几年内就征得殷墟遗玉精品数十件。有时为获一件瑰宝,要花去上千块银元,或十几两黄金。对古玉的保护,他不惜工本。仅制囊匣一项,一年就要用去数千银元。但他的生活却一向俭仆,粗履布衣,饮食清淡。他待人秉正宽厚,常与同好交流鉴藏心得。每逢星期四,他便邀集一些收藏家、鉴定家于一堂,把珍爱的玉器和最新入藏捧出,让众人鉴赏。为便于欣赏玉质的莹琇,他还让人特制一盏台灯,细审纹藻的华彩。他们每每被一些菁萃所倾倒,如醉如痴,数小时而不知疲倦。徐先生藏砚,尽是世所罕见的名品。他多渠道千方百计地搜求,藏砚达千方之多。其中如宋长方抄手洮河石砚、宋鹦鹉嵌金透雕玉饰石砚、元卧牛石砚、明十八罗汉洮河石砚、顾从义摹刻石鼓文石砚、清林佶海天浴日砚等,皆传世绝品。展览中陈列有余甸铭随形砚亦属不凡。此砚并无形制,半雕半璞,略事磨硥,气质天成,神形兼备;砚背铭文即是赞叙此砚石质独特,有金玉之美,并附清纯之色,实为砚林别品,这也正是徐先生慧眼独具,特意收藏之故。

徐先生藏砚与当时许多嗜砚者孤芳自赏的形式截然不同,他既好藏砚又善于藏砚。他亲手记录下每方石砚的名称、形制、尺寸、质料、图案、铭文,并考订藏主身世、流传原委,然后分品级编撰《砚谱》。他说:“吾人收集古人之研(砚),不独以研材之极美,刻工之精细,而在充分表现其人之心灵、意境、节操、哲理、情绪、诗意等,形之于砚。”可见他把砚人格化了,升华到崇高的思想境界。

徐先生收藏的书画并不很多,但都是稀世珍品。展览中陈列的宋拓墨皇本怀仁集王羲之书《圣教序》、宋拓《西楼苏帖》、明王宠的手书、清乾隆缂絲本《明皇试马图》、傅山傅眉父子的画册、黄易的《得碑图》、黄鼎的《万里长江图》等,件件精美绝伦。

徐先生收藏的古代工艺品、金属制品也是弥足珍贵。展览中有一明刻竹佛手如意让许多观者驻足。这只如意以天然竹木根为材料,因材施艺,精心布局,既展示了明代工匠的高超工艺,也反映了当时雅士文人丰富的文化生活。其首部是一个独立的大佛手,腹、趾部由四个小佛手相连透雕排列组成,通体五个佛手被繁茂的树叶簇拥着,寓意五福高照、吉祥如意,令人拍案叫绝。

徐世章收藏巨富,却不把藏品当作私有。他曾对儿女们说,这些宝贵的古物是历代祖先的血汗结晶,是民族优秀文化财富,只能用于国家之所需才好。解放前夕,时局动乱,有人劝他将全部藏品携往美国,可以过上悠闲自得的寓公生活,或专门开一间陈列馆,不愁大富和享乐,均被他一一回绝。解放初期,他真诚表示:余虽倾注全部心血和财力建此鸿业,但它们不属妻女儿孙,将来一定无偿献给国家,只盼能辟个展览室,让千古绝艺供给大众欣赏,我也会常去看看,以为大慰。1954年徐世章溘然离世,遵照他的宿愿,夫人杨立贤及家人分三批将其所藏全部捐献给天津市历史博物馆,后转归天津艺术博物馆珍藏。他将自己一生的心血回报给国家,回报给人民,回报给社会。几种常见珍品的收藏常识几种常见珍品的收藏常识几种常见珍品的收藏常识奇石的收藏与鉴别藏石玩石国人时尚。

清石山摆件高75cm价值6000元-7000元,案头摆石,园林置石,室悬绘石之画,架插谈石之书,是中国人的一种时尚。人们对石之爱护无力不致,专于名石收藏者颇不乏人。

《梁溪漫录》卷六载:米芾在濡须做官时,听说河边有块怪石,不知从什么地方来的,人们觉得奇怪而不敢取走。米芾就叫人运至官署,以便观赏。怪石运来后,米芾见了大为吃惊,马上让差役为怪石设置席位,然后跪拜说:“我想见石兄已有20年啦!”御史官听到这件事后,弹劾米芾有失官体,并因此免去了他的官职。

后来,周竹坡路过濡须,见到怪石后很有感触,赋诗一首:“唤钱作兄真可怜,唤石作兄无乃贤?望尘雅拜良可笑,米公拜石不同调。”意思是那些标钱为兄的人实在可怜,而米芾唤石为兄却表现了他的见识高明,比起那些望见权贵车下尘土就拜倒的人来说,米芾的拜石确实不同凡俗。

米芾赏石拜石,似乎有些发痴。这一方面说明了中国文人高傲不俗的人格,也反映了那些名石、怪石的确是妙造天成,勾人魂魄。

大凡艺术品可分两大类:一日人工,二日天成。所谓名石、怪石,其实就是天然形成的艺术品。人们喜爱它,是因为它具有奇特的造型、美丽的纹理、鲜艳的色彩、名贵的石质。请看《两般秋雨庵随笔》、《浪迹续谈》等书记载的奇闻轶事吧。

明朝有孙石云者,在古旧物市场买回一块圆石,摇一下听听,好似空心,请人剖开,里面是一天成太极图,黑白分明,阴阳互位,边上环绕着如霞般的红线。此石几经转手,到了严嵩手中,后来严家被抄,又落入皇宫之内。

又有钱逊叙者,家藏“江山小平远”奇石,厚半寸,宽六七寸,平如板,洁白如纸,上房屋和山峰数十,山峰为青黑色,石质坚硬,刀不能刻。

姜二酉有“藏鱼奇石”,青色,大如柿,一日石坠于地上,碎成三四块,发现该石中空,内有小鱼一尾,长一寸,落地时鱼竟还跳了两跳,随即死亡。

清人袁枚在友人家中见一石卵,内外莹澈如冰,内有液体流动,下方还有一小白兔,跃跃欲动。

清康熙年间,有人在归洲香溪得一石,大如斗。剖开后,竟得雌鸳鸯石一枚;不久此人又过此溪,另获一石,剖开后,乃得雄鸳鸯石一枚,恰巧成对。

清中叶,有人藏一石,上似山树,下有天然生成7字,为杜诗“石出倒听枫叶下”句;后此人在黔州又得一石,大小与前者无异,只是花纹不同,下也有7字,为“橹摇背指菊花开”,天然生成。人称这两石为“对仗石”。

李孝实家藏一石,长不盈寸,中有观音送子像,冠毗卢帽,衣带飘举,手抱婴儿,足下云烟缭绕,面目体姿,皆历历如绘。该石得自峨眉山,人称“观音送子石”。

十七宝石斋主人藏石17块,均为河南禹州所产。其中有一石为绿色,上有红牡丹一枚,背面有“富贵”2字;另一石色洁白,细看上有两个小人,手指远方,旁边有8个小字:“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温州太守刘养云者,建园时,购大青石20余块,堆贮于池塘边。一日池岸倒塌,青石尽沉池中,只有一块独浮水上,形状椭圆,重三四十斤。刘让人抱此石沉之池中,用长木拄之,仍浮水面不下,因名之“浮石”。

清末大臣赵尔丰曾于川边获一石,温润缜密,色泽深绿,白纹密布其上,放在水中细看,纵横颠倒,都是天生文字,而且篆籀行草楷各体都有,还有满文。后与其下属共同研究,竞找出各体字189字,还有满文5个、梵文8个;其上尚有人物10余个,个个眉目俱备。赵尔丰非常高兴,请来高手绘成图画,遍征名流题咏。

北京故宫御花园有一“诸葛拜斗石”。该石状如僧帽,石面上呈现一个躬身下拜的人影,头戴道巾,身着紫袍,长袖下垂,双手拱起,躬身遥拜北斗七星,形象如生。

中华国土,地域辽阔,自然条件多样,各地都有独具特色的可供观赏的名石、奇石。仅宋代杜绾《云林石谱》就记有各地名石116种。中国人之所以藏石、赏石、爱石主要是崇尚自然和喜天然去雕饰的天性所使然。

林语堂先生在分析了中国风景画家为什么喜欢多石的山峰后,又充分解释了中国人的石堆花园和一般人对石头爱好的原因。他认为“根本的观念是”:石头是伟大的,坚固的,而且表示永久性。它们是静默的,不可移动的。而且像大英雄那样具有性格的力量。它们是独立的,超脱人生的,像退隐的学者那样。它们总是古老的,而且中国人是爱好任何古老的东西的。不但如此,由艺术的观点上说来,它们是伟大的,庄严的,峥嵘的,古雅的,此外更使人有“危”的感觉。

难怪有人说:花木固然可贵,但岁有枯荣;鱼鸟亦可欣赏,但饲豢劳人。惟石与宇宙同其造化,不养而成,不期而遇。观石赏石,神游其间,尽享自然之美,又可寄情其上,真乃乐哉!妙哉!那一块块灵秀神奇的纹理岩石、造型岩石、矿物晶体、生物化石、盆景岩石自是来自大自然的造化和恩赐,却又形成于有深厚文化传统的中华大地,这就更难怪有那么多的中国人钟情于它而加以精心收藏了。

斑斓绚丽雨花石

绚丽多彩雨花石雨花石,温润多彩,白若霁雪,紫若蒸霞,绿映远山之黛,黑回瀚海之波,古今风物,尽收拳石之内。它如花,但不败;似画,却不朽;是景,又不衰——如此世间尤物,怎不令人爱之、玩之。

雨花石,因产于南京雨花台而得名,实际上它的主要产地在南京附近的六合、仪征、江浦、江宁等地的砂砾石中层,尤以六合灵岩山为著名,历史上又称六合石、灵岩石、绮石、锦石等。雨花石是一种火山喷发后形成的砾石,大约形成于300万年至1000万年以前。质地有玛瑙、砾岩、硅化灰岩、火山岩以及少量蛋白石、水晶、紫水晶等,其中玛瑙石(又称雨花玛瑙)最具观赏价值,人们俗称为细石(包括蛋白石);其余则为粗石,具有赏玩价值的很少。笔者到南京,见摊主出售的雨花石有的尚属真品,但售价不低;有的则是经过抛光的普通石头,原本并不光亮润泽。天津花鸟鱼虫市场也有这种抛光的石头,玩家万不可当成雨花石去买。

雨花石至少在南宋时已为人所搜玩,杜绾《云林石谱》称其“甚温润莹彻,土人择纹采或斑斓点处就巧碾成物象”。到了明代,搜藏雨花石乃成一时风气。万历年间,米万钟从四川铜梁改官南京六合知县。一到六合,即被当地灵岩山涧随处可见的异彩缤纷的雨花石吸摄住了。于是,他广为搜采,并出高价求购珍品。一时间,乡人纷纷投入搜探之列,不少玩家也愿割爱献宝,米万钟因此蓄藏了难以数计的雨花石珍品。米将其置于官窑名瓷盆盎之中,“手自品题,终日不倦”。近代赏玩雨花石,其名显于海内者,则有所谓“南许北张”,许指许问石,张谓张轮远。松江朱孔阳、杭州高洛园,亦有名藏石家,郑逸梅曾为之撰有《观石记》及《奇石题识》等。周恩来也喜爱雨花石,他在南京梅园的周公馆就供有雨花石,郭沫若曾以“雨花石宁静、明朗、坚实、无我……”之语题其旁。今天雨花石更被誉为天赐国宝、石中皇后。上海、南京等地不断举办雨花石展,台、港、澳同.胞、侨胞及外国旅游者对雨花石也都抱有莫大的兴趣。

同类推荐
  • 皮影戏

    皮影戏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皮影戏》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 古金银器收藏艺术

    古金银器收藏艺术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文化艺术源远流长,丰富多彩。金质和银质的工艺品是民族艺术之林的一朵美丽的奇葩。金银器作为贵重工艺品,历来受到鉴藏家们的珍视。我国古代的金银器传世的并不多,因为黄金和白银历来就是货币中的硬通贷,所以用其制作艺术品,非一般民众所能享用。考古出土的金银器多是古代帝王和王公贵族所拥有的。
  • 陇南民间美术研究

    陇南民间美术研究

    本书稿是一部系统介绍陇南民间美术的学术专著。书稿对陇南民间美术形成的地域文化、艺术类型、形式特征、文化内涵等进行了系统全面的介绍,主要内容涉及陇南民间刺绣、民间雕塑、民间绘画、民间家具及装饰、民间纸扎造型与装饰、民间社火中的造型与装饰、民间剪纸与皮影、民间建筑装饰、少数民族服饰、民间编织。书稿图文并茂,具有较强的可读性。
  • 审美与管理视野中的影视传播

    审美与管理视野中的影视传播

    美学是一门年轻的科学。“美学”的名称是我们沿用了日本人的译语。18世纪以前还没有这一个学科。虽然西方从古希腊开始、中国从春秋战国开始都有大量关于美学的论述,但是“美学”这个名称以及“美学”的第一个完整的理论,是18世纪德国哲学家鲍姆加登提出来的。
  • 西戏中演:用戏曲搭建跨文化沟通的桥梁

    西戏中演:用戏曲搭建跨文化沟通的桥梁

    《西戏中演:用戏曲搭建跨文化沟通的桥梁》主要收录了用戏曲进行跨文化沟通:成功的先例、梅兰芳与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访美比较、亚洲戏剧让西方人接受并学习的可能、西戏中演对中国文化走出去的意义、莎士比亚与昆曲:内心外化的麦克白等内容。
热门推荐
  • 江湖轶闻

    江湖轶闻

    你可曾有单人只剑闯荡江湖的梦想,你可曾向往着大口喝酒大块吃肉快意恩仇的江湖生活?但你可知道,那些令人向往、追逐的东西永远只是江湖最为肤浅的一面,真正的江湖就好像是一个交织着无数光亮与阴沉的世界,这其中有豪气干云、策马西啸,但更多的是隐藏在其之下的那些暗流和怪诞。这是无数的轶闻,也是无数的血泪,这就是江湖。
  • 凤亦悠

    凤亦悠

    一场大火毁去她似玉容颜,天可怜见,她以重生之躯一步步登上人生至巅。安得万丈梯,为君上上头。人,既活一世,何不出尽法宝,笑傲红尘。
  • 不愿回首往事

    不愿回首往事

    她与他,外冷内热;她与他,唯我独尊;她与他,热情奔放。她与他将以怎样的方式诠释心中的爱;冰山相撞,擦出火花,融化彼此。她与他,桀骜不驯;她与他,温柔可人。她们(女主们)之间的神秘,流露出的悲伤,形影不离的依恋,一切的一切不从得知,只能静静等待结果。好奇心的驱使,一步一步的,不知不觉的,走进她们心里,破碎了的心会不会就此复原。尝试爱与宽恕…………
  • 一品杀手妃:邪王殿下滚过来

    一品杀手妃:邪王殿下滚过来

    本文女主爆强,什么都会,炼丹,御兽,幻术,在咱们女主身上都不值一提。看不顺眼的,杀;长得太丑,杀!只不过遇上了男主,一个邪佞狂傲的绝世男子,从此一生沦陷.......
  • 一吻定情:天才对对碰

    一吻定情:天才对对碰

    第一次见面,还是冷面小正太的他对上了冷面小萝莉的她。从此鸡飞蛋打,冤家路窄,当他发现了自己爱上了那个智商超高情商负数的人,他该怎么办?而小正太小萝莉表面的伪装被对方撤掉以后,又将会是什么?
  • 惊世传说:一世倾城

    惊世传说:一世倾城

    一场命运的指引,让一个女孩在不断的磨砺中不断的成长,她挑起重任,在异世之中,开启了自己的冒险之旅。
  • 秋季菜(四季养生家常菜)

    秋季菜(四季养生家常菜)

    《四季养生家常菜》,集作者多年实际操作之经验,吸取多家之长,以“天人合一,顺应自然”为要旨,融合中医养生学、西医营养学知识,坚持科学料理、合理搭配,以期使人们吃出营养、吃出健康、吃出文化。 本书为该套菜谱中的其中一本。该书以秋季顺时养生为主,再根据营养素的合理搭配向读者介绍了几百种日常生活中可以自己烹饪的家产菜,简单易学,一看就懂,菜谱的搭配又符合人体的营养需求,是非常实用的一本家庭常用菜谱。
  • 乱世之大清崛起

    乱世之大清崛起

    英法联军之后,咸丰皇帝逃逸热河,然后,他居然没死?于是乎,“慈禧”雪藏了,“同治”没戏了,国家开始改革开放了,后宫开始幽怨了。在后宫众姐妹的哀切恳求下,宽厚仁和的“慈安”皇后,不得不一力承担起与丈夫斗智斗勇的重任!
  • 夏寂:樱花祭

    夏寂:樱花祭

    假如我来世上一遭只为与你相聚一次只为了亿万光年里的一刹那一刹那里所有的甜蜜和悲凄那么就让一切该发生的都在瞬间出现让我俯首感谢所有星球的相助让我与你相遇
  • 武逆风暴

    武逆风暴

    普普通通的山村少年,机缘巧合之下融合了神秘道珠,踏上那瞩目万分的辉煌之路。修行路上经历爱、恨、情、仇。最终,经过种种磨练,踏上那武道巅峰!……行就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