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822400000024

第24章 一种属于土地的归去来——莫言的生平(17)

在这个时期,所有逃离乡村的人都有一个“转正”的梦,他们迫切地需要城市的身份认同,一旦获取,往往也会抛弃糟糠之妻,另谋高枝。莫言在小说《白棉花》中,就写了一个从乡村到工厂工作的方碧玉。她被知青李志高吸引,两人偷尝禁果以至于丑事败露,被定了亲的未来公公带人毒打。然而,干部的女儿孙红花看上了李志高,于是,李志高成了陈世美抛弃了方碧玉,方碧玉绝望之余投进了清花机把自己变成了一朵巨大的血色棉花包。农村生活的不能忍受,很大程度上是乡村污浊的生活和人格受辱造成的,在散文《美丽的自杀》中,表妹因为不满父亲在乞丐那里买来吃食而喝农药自杀,小说《欢乐》中的鱼翠翠也是如此。

迟迟转不了正,莫言开始心急,他知道另一条出路就是当兵,棉油加工厂的积极表现给他参军的道路铺平了道路,但想要为前途找个出口,恐怕还要靠写作。这是后话。

(二)写作之初

军队是强者的世界,同情弱者固然应该,但有的时候强者也值得同情。一个连自己都厌恶的人,才能无所畏惧。莫言在军队转业了,并不是因为他是弱者,而是,他觉得自己不能白吃军队这碗饭,他的小说做不到好的军旅小说,既然做不到,那就让做得到的人做到,没有那个精钢钻,就不要揽那个瓷器活。军队的文艺工作者就该写《英雄儿女》、《南征北战》、《上甘岭》这样的作品,还应该有个强健的体魄,可以跟战士们一起体验生活。莫言自嘲道:

“你说人家一群小伙子笔挺地站在那里,一个个生龙活虎,英姿飒爽,你挺着个大肚子,弯腰驼背地站在那里,你不自惭形秽吗?这不是明明给人民军队抹黑吗?”

所以,他因为爱军队,所以离开。

新兵的激动与失落

莫言从18岁报名参军,年年体检合格,年年因为家庭成分被拒之门外。直到1976年,21岁的莫言来到了最后的机会面前,再当不成兵,就超龄了。很多年后,在叙述这件往事的时候,莫言多少带着一些戏谑的口吻,说真是幸运,因为那一年正赶上村里的大部分劳力去挖河,以往的阻挠主力——大队支书、大队长、民兵连长全都上了工地,上头为了不耽误水利工程决定就地体检。

莫言因为在棉花厂工作所以没有去,得到了宝贵的体检机会,而且还结交了公社武装部部长的儿子和武装部副部长的侄子,写了决心书,请二位给递上去。没想到其实是因为自己在棉花厂的出色表现,让棉花厂的书记跟公社武装部部长美言了好几句,书记的一句话自然顶他的几百封书信。加上前来招兵的部队领导也很喜欢他,由此得以批准入伍,莫言知道后痛哭了一场。

1

春节过后,民兵连长拿着“入伍通知书”气呼呼地扔给莫言,骑着车子就走了,宣布名单的时候,贫下中农公开叫骂,愤愤不平,说莫言这个“富裕中农”竟然趁大家都去劳动的时候钻了空子,而且,莫言一家也提心吊胆。因为当年莫言哥哥管谟贤当兵的时候,也拿到了“入伍通知书”,当时招海军,而且除了能吃饱饭,还有望入党提干,挂上“军属光荣”的牌子,即便是牺牲,也是烈属,成分不好的全家人终于可以扬眉吐气了。

谁料时间不过从七月底到了八月初,千里迢迢赶到县城的哥哥被泼了一盆冷水,他的名额已经被人顶替,负责招兵的史得同志说,你们是甲等体格,明年去当空军。后来,空军也没戏了,这次的原因是体检不合格,在高三毕业那年,哥哥考上了大学。有了这种前车之鉴,对于莫言的入伍,家里虽然高兴,但更多的是担忧,就怕夜长梦多,好在结果是顺利开拔。

按说,村里每逢有人参军入伍,是件大喜事,一般会敲锣打鼓并送上大红花。莫言走得时候却静悄悄,唯有村里一位老师给送来一朵大红花,说,还是给你一朵吧。村里人这是憋着一口气呢,一个“富裕中农”的后代竟然混进了革命队伍,而且是趁着人民群众去挖河道时候钻了空子,“富裕中农”就是应该在贫下中农的压迫下战战兢兢地过日子,怎么能有这等好事?莫言头也不回的走了,在此刻,对这土地他没有眷恋。或者只有远离故乡,才会把故乡的记忆重新捡拾起来。

2

入伍前,洗了一次平生难忘的澡,当时全县招收一千八百个新兵,新兵换衣服前,要洗一次澡,于是几百个新兵到了橡胶厂,因为是橡胶工人洗澡的地方,到处是一层黑油,其实越洗越脏,几百人往里一跳,再有个把青年喊一声:“阿基米德定律!”随着水花四溢,洗澡宣告结束,莫言擦干了身子换了新装。只是当兵的地点不过几百里,终点是黄县,就是今天的山东龙口。莫言内心当然失望,那时候巴不得能到新疆、西藏、内蒙、云南,这些天涯海角去,也就不满足于一个丁地主大院里的小小营房。地主大院里有一座高大的影壁,上书“紫气东来”,干部站在影壁前点名,点到莫言,莫言就跟着班长进去一栋雕梁画栋的大房子里,把背包放好,莫言开始了他的当兵之旅。愿望不成,还有纸笔在,莫言在《战友重逢》里把人物当兵的地点安在了云南昆明的黄县,大概因为没有多少生活体验,所以云南的风土人情没敢涉及,军队里的风土人情自然还是胶东半岛北端黄县的模样。

刚到达部队,莫言就根据村里老兵的“指示”,给上面写了一封决心书,因为如果写得好,就会得到上级的重视,当上文书或者警卫员,这两个职务都是出干部的。这段“指示”在小说《黑沙滩》里变成了表哥的叮嘱,决心书写完之后,果然得到上面的注意,让他在新兵欢迎大会,代表新兵发言。结果精心准备的稿子,几经背诵,却毁到了一个“座位”上。

那是一把红色人造革面钢架折叠椅,这把椅子是曹副指导员,新兵连指导员坐着发言用的,这就不是一个新兵可以坐的了。所以莫言坐着发完言,班长踹了他一脚,压低声音说,你这个混蛋,彻底完了。还说他“稀稀”(完蛋)了,准备两年之后回家吃地瓜干子吧。莫言的“四个兜军装,上海牌手表,全钢防震,十九个钻”的军官梦想,仿佛就此搁浅。

3

分配的时候,他和三个老乡被分到了黄县(龙口市)附近的北马公社唐家泊村,这是总参下面一个高技术的保密单位,还没去之前,有人说不好,有人说这是个好单位,还说莫言没受到“新兵讲话事件”的影响。在到分配地的路上,莫言应该有着矛盾的心情,在他早期的小说《黑沙滩》中,应该能窥察一二:

我只读了四年书,实在不会去为什么“理想”、“前途”之类的空洞字眼费心劳神。比我多读六年书的老乡郝青林小脸阴沉着,心事重重的样子。他能说会道,会写文章,会拉二胡。我们一块参军时,村里人的评价就是:梁家小子是个扛炮弹的材料;郝家后生是天生的当官的坯子。

也许莫言把这种复杂的心情放在了两个小伙子的身上,他既有着来自乡村的自卑又因为自己的特长骄傲,更多的是忐忑不安。

到了地儿一看,尘埃落定。西边是牛棚、满院子是奔跑的鸡,周围是百姓的土地,还有猪圈。右边有臭水坑,后面是制造粉丝的作坊,臭气熏天。营房只有三排房子,一边堆着陈年的煤,也就是说用小煤炉取暖,旁边是露天厕所。操场还是和济南军区合用的,仅有半幅篮筐,拉了一条绳子,上面挂着军队家属晾的孩子尿布。这条件,莫言说,比他的家乡还破烂。

技术干部很多,战士却少得可怜,两个做饭,六个站岗。其实小兵分到这里来,一般就是管做饭或者站岗。莫言当然也很喜欢去“做饭”,从小没吃饱,“做饭的”肯定能吃饱,他最喜欢吃水饺,倘成了厨子,喜欢吃的话可以偷着包,况且,领导要高密的小伙来这里,本就打算都安排做饭,高密人是公认的实在,一般干不偷吃喝。可莫言犯了大忌,就是一到军营就吃了十八个馒头,吃到自己都不好意思,跟着别人吧唧嘴,喉咙动。领导自然不敢让这小伙子管做饭,那点军粮真不够这小子吃,所以他的两个老乡去做饭,莫言呢,站岗吧。

4

一到军营,莫言首先就是想吃饱,特别是吃上一咬就流油的肥肉馅水饺。饭量大的他还是没吃饱,因为不敢多吃,怕领导觉得笨,肚子没饱,自然在哪里都饿,站岗的时候,脑子就开小差,一般都是想吃的,或者是美丽的带则草帽的姑娘。

我一直想为什么《岛上的风》里有一顶草帽,敢情是莫言那时候家乡的漂亮姑娘就是带着麦秸草编成的草帽,于是“漂亮的姑娘,帅气的小伙子,美丽的海岛,坚定的信念”这些都是饿着肚子的莫言所不具备的,就被他写在了小说里,《岛上的风》、《春夜雨霏霏》实在有很多这种影子,有了稿费,就可以不看人脸色,自己好好吃一顿了。

接下来的日子里,莫言来到这里成了干农活的命——站岗、做饭、田里劳作。不训练,更没有地方训练,前途可以说是渺茫。最为荒唐的是,班长带着战士们去闹当地地主的洞房!这在小说《苍蝇·门牙》里可以一窥究竟。至于农活之外的站岗,也很是辛苦:

黄县在渤海边,夜里的风特别大,深夜两点起来站岗就站在一个木板钉成的小楼里,黄豆大的石子被风吹得飞起来,打的岗楼“啪啪”响。远处就是大海澎湃喧哗的声音,穿两件大衣腿都冻得冰凉冰凉的,非常的绝望。

辛苦的时候,莫言倒是会自我安慰,他总是想着自己能通过写作带上手表,穿着皮鞋,走在姑娘们当中,人人充满爱意。后来,父亲卖了一头牛给莫言买了一块手表,自己也没觉得被多少姑娘看着,倒是有一些老太太投来“鄙夷的目光”。

艰难的提干

想提干么?当然想。莫言有他的聪明,当时有两个上级彼此不合,战士们总是选择一个巴结,莫言则保持中立,结果他留在了最后。为了显示自己的刻苦,他彻夜开灯睡觉,外人看来他还在学习,实际上,他已经睡了。这些都是小聪明,算不得什么,最多是一个成年人还保持着孩童的黠慧,或者说他没有真的找到自己感兴趣的事情,他又不得不努力表现,多少有点掩耳盗铃。不然,当莫言进入军艺的时候,为何能在文学系的阶梯教室里写作到凌晨两三点呢?

1

刘震云有次说起莫言的一桩往事,大意是刘震云在部队上混得没有莫言好,莫言都当上军官了,他服了几年兵役就退伍了。莫言就跟刘震云说,其实很简单,战士们都当着连长的面打扫卫生,积极表现,可莫言专门找领导不在的时候打扫卫生,连厕所都是他掏的,总有一天,连长知道了,他就会觉得这个孩子能干又憨厚,还可靠,那就提干了。其实,莫言的话意识就是吃点亏,即使不与人知,人家也心中有数。

当时,有人写举报信得到了提拔,于是大家纷纷效仿。经人牵头,由莫言执笔,也联名写信举报,说这里干部们天天吵架,军容不整,作风又差,希望派人来调查,解决问题,或者把他们调到其他连队去。领导下来调查,一来二去,对这个能写一手好字,文笔也好,有文化的战士莫言印象很好。结果是把两个主要的干部调走了,来了一位代理教导员——江干事,很喜欢莫言。

1978年,调离的江干事给了莫言一个上大学的消息,莫言开始好好复习理工科,争取考上解放军郑州工程技术学院电子计算机系。莫言的数理化简直是一塌糊涂,于是开始了刻苦学习。先是找到哥哥上学时候的所有书籍,再找单位的无线电师傅教自己,加上请教村里的中学老师,数学学得初见成效,物理、化学还真是没缘分,就这样在单位的小仓库里,通宵作业,把墙壁、地面写满了数学和物理的公式。半年后,却被通知名额没有了,莫言说自己半是欣慰半是失落。因为觉得自己水平不济,会丢人,但上大学始终是自己的梦,实在不甘心。

2

大学没上成,部队让莫言考虑可以再在部队干一年,争取入党。因为有了高中课程的基础,部队让他在业余学校当教员。语文可以讲得,数学就犯了难。可莫言毕竟有过目难忘的本事,我以为这是他小时候因为要借书快点归还养成的本领,所以数学也是可以死记硬背的。我想,莫言有些小说里之所以没有什么逻辑,或者他的文体实验和小说变化总是那么不着边际,跟他理科差脱不了干系,如果都像周国平那样,是个难得的理科高手,说不定今天就出现了一个哲学学者莫言。总之,把要讲的内容背熟,加上学生的水平不高,也听不懂,结果自然是一帮1968年的干部被蒙住了。王政委是个老大学生,他旁边的干事正好就是数学系的,连个人也没提出什么异议,还问莫言是哪个大学毕业的,莫言当然说自己没上过什么大学,是农村来的。

好印象是有了,剩下的就是时机。政委对莫言的喜爱溢于言表,当时用大卡车拉政委去看海景,驾驶员旁边只有两个座位,政委坐一个,剩下一个就叫莫言坐,莫言当时除了受宠若惊就是胆战心惊。因为自己的主任、教导员还在还披着衣服在后面的露天车厢里,自己却坐进了驾驶室。加上莫言干农活是一把好手,在村里不是好手,在部队绝对是个好手,小小年纪在公社里锻炼出来的本领,派上了用场,他一个人割得和二十个人一样多。我想莫言定是拍着胸脯说自己不习惯和别人一起割,就独自在东头往西割,十二个战友们成为一排从西头往东头割,两方在中间会合。这下,在政委心中,莫言可就真能文能武了。

同类推荐
  • 发明家成长故事(激励学生成长的名人故事)

    发明家成长故事(激励学生成长的名人故事)

    《发明家成长故事》从军事、化工、机械、医药等多方面精选了古今中外有影响的发明家发明创造的故事,并以清新流畅的文笔真实反映了世界各国各个时期的科技发明及发明家的艰辛而又传奇的发明经历。为了方便小读者的阅读,《发明家成长故事》特别标注拼音,并根据故事情节,配以精美的彩色插图,使小读者在轻松、愉快的阅读。
  • 世界名人成功启示录:百位世界杰出的外交家(下)

    世界名人成功启示录:百位世界杰出的外交家(下)

    斗转星移,物是人非。漫长的世界历史画卷上写满了兴盛与衰亡、辉煌与悲怆。多少风流人物,多少英雄豪杰,在历史的长河中悄然隐去。然而,仍有许许多多曾创造了不朽业绩的杰出人物名彪史册,业传千秋。拭去历史的风尘,人们依稀看见那些改写人类历史的政治家、军事家;人们仍旧忆起那些拯救人类危机的谋略家、外交家;人们还会记得那些推动人类文明进程的思想家、科学家、发明家;人们至今难忘那些为人类生产精神盛宴的文学家、艺术家;人们深深感谢那些创造人类物质财富的企业家、经济学家。
  • 丰臣秀吉(五)

    丰臣秀吉(五)

    《丰臣秀吉》讲述了日本战国时期最著名的大名,日本史上首位一统天下的平民英雄丰臣秀吉的传奇人生。丰臣秀吉出身寒微,没有依靠,但他凭借自己的力量,从一介小民,成长为一代权臣。在位时实行的刀狩令、太阁检地等政策具有划时代意义,对日本社会由中世纪封建社会向近代封建社会转化有一定成就,《丰臣秀吉》洋洋洒洒几十万言,内容详尽,翻译语言通俗易懂,有能够兼具日式风格,让读者在领略丰臣秀吉奋斗历程的同时,感悟日本传统文化。当下,人人追求成功,《丰臣秀吉》为我们展示了丰臣秀吉这个成功的范例,具有启示意义。
  • 乒坛皇后邓亚萍

    乒坛皇后邓亚萍

    本书是一本人物传记,记录了邓亚萍富有传奇色彩的三十年人生。其中包括邓亚萍如何从一名被省队淘汰的乒乓球手,经过不懈的努力成为一名世界排名第一的乒乓国手。如何将小学文化刷新为剑桥博士。如何从运动员成功转型为擅长体育经营管理的政府官员。
  • 诞生与涅槃:释迦如来应化事迹

    诞生与涅槃:释迦如来应化事迹

    释迦牟尼原名乔达摩·悉达多,是古印度迦毗罗卫国净饭王的太子,为了解除人生无尽的痛苦,立志寻求一条解脱之路,依靠坚忍不拔的意志,最终领悟了人生的最高哲理。释迦牟尼成佛以后,人们称之为佛陀,就是印度古梵语中的"觉悟者"几千年来,释迦牟尼成佛的传奇故事,总是带给人们深刻的启迪。《诞生与涅槃:释迦如来应化事迹》以流畅生动的语言介绍了释迦牟尼的生平经历,每个细节都基于大量的资料准备,真实、丰满而充满了动人的魅力。
热门推荐
  • 校园之近身保镖

    校园之近身保镖

    他是一位归国而来的超级兵王成为,本想做一个安静而又低调的美男子,安安静静的完成任务,谁知道校花莫名其妙的贴身而来,还有妩媚的美女老师,更有一头以保卫人民为己任的母暴龙。紧接着危险也随之而来……。且看他拳打高富帅,脚踩纨绔狂少。“敢欺负我家房东们,我打!。”
  • 中古纪元

    中古纪元

    有人说冥冥之中自有安排!可是机会确是需要自己去争取与把握!一个纪元的降临,绝对不会是一场儿戏!
  • 爱在吾心

    爱在吾心

    清平,一个美丽而又出身低微的女子,在父亲指婚之后,不甘心就此为人妇。为了谋求自己所爱,心思奇绝,借助各种机缘,经历种种,却最终回到父亲指婚的起点。
  • 绝世神车

    绝世神车

    有车的要看,没车的更要看,续网络时代后的车时代已经到来。
  • 星河囚徒

    星河囚徒

    元婴巅峰的修士飞行高度是三万米,配备有最先进引擎的战舰飞行高度是五万米,而这颗星球的大气层厚度足足有九万米。也就是说,褚墨要想逃出这颗星球,至少拥有比元婴高两个等级的斩灵期修为,或者一艘理论中的母皇级别战列舰。但是,在这个修真文明早已经衰落,机甲文明蹒跚起步的世界,两个目标似乎都是那么的遥不可及。褚墨能做的,唯有付出百分之一千的努力而已。……这是一个为了自由,为了生存的少年,从一颗囚禁他的星球越狱的故事。
  • 千百寻

    千百寻

    魔界之王的心脏、九幽深渊的血瞳!三界混乱,至亲被捉,且看这个从天而降的神秘山村少年是如何踏上这条寻天之路!灵器、灵药、功法!灵力、魂力、秘宝!奇遇、传说、爱恨!妖!魔!鬼!怪!一个都不会少!寻人、寻宝、寻天!这是一条艰险之路!
  • 只愿与你地老天荒

    只愿与你地老天荒

    如果爱一个人,等他几年又有何难?爱一个人,就一定要为他赴汤蹈火吗?哪怕是遇到再多的风雨阻挡,如果能一直在一起到地老天荒,那才是最重要的。
  • 消失的地平线

    消失的地平线

    五月中旬,巴斯库尔的局势开始更加恶化。20号,从白沙瓦派来疏散白人居民的空军飞机陆续抵达。大部分人都安全地乘坐军用运输机飞过了群山,但有一架上的四位乘客却出现了意外。飞行途中,四位乘客发现飞机离开了原定航线,沿着喜马拉雅山脉由西向东偏北方向飞行;飞行员也不是平时的费纳,而是个带武器的陌生人。飞机被劫持了,他们手无寸铁,对此无可奈何。四个旅人就这样误入香格里拉这一座宛如世外桃源的城市,这里没有俗世的纷扰,时光好像静止般,生活在这里的每个人都神神秘秘。他们四人经过一段时间生活后,有人想留下来有人想逃离,在当地长老的带领下,他们四人一层层揭开了香格里拉之谜。
  • 道德经解

    道德经解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从前的老师和同学

    从前的老师和同学

    温亚军,现为北京武警总部某文学杂志主编。著有长篇小说伪生活等六部,小说集硬雪、驮水的日子等七部。获第三届鲁迅文学奖,第十一届庄重文文学奖,《小说选刊》《中国作家》和《上海文学》等刊物奖,入选中国小说学会排行榜。中国作家协会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