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793200000033

第33章 恋爱篇 此恨绵绵无绝期:民国婚恋(17)

徐訏讲述了自己对文学的热爱和追求,并询问对方是否想长住法国。一番交谈后,纪川纱良起身欲走,徐訏忙问:“星期五卡鲁尼尔先生的课你去听吗?我准备去,那么,我们课堂上见。这里的餐厅有时间限制,太遗憾了。”

星期五上课时,纱良在课堂上未看见徐訏。她微微有些失望,虽然对徐訏还缺少了解,但他是这里第一个和她说话的男生,所以纱良对他难免产生了一种朦胧的感觉和隐隐的期待。她哪里料到,那晚分手后,回到寓所的徐訏,脑海中一直晃动着她的身影,辗转反侧,彻夜未眠,结果感冒发烧了。病中的徐訏,内心依旧不能平静,就写了一首诗:

偷望

我奇怪,今天那分异样的忧郁,在我灵魂深处浮起,

不知道它来源,也寻不出它的根,

它把我心蚀成了残缺。

我希望天黑,不愿今夜有月,

幽暗中,我要偷望你的窗帘动处,

有一缕灯光或者会交给我,

你的影子,填补我心头的残缺。

第二个星期,徐訏来上课了。他告诉纪川纱良,自己感冒了,所以上周在寓所休息。下课后,徐訏邀请纱良去喝咖啡。一回生二回熟,这一次的交谈自然流畅多了。当时,日本正对中国虎视眈眈,磨刀霍霍。两国战争一触即发。徐訏为此忧心忡忡,向纪川纱良倾吐内心的苦恼:“我正为继续留在法国一个时期还是立刻返回祖国而拿不定主意。在巴黎的中国留学生,大多认为现在不该留在这里。我也这样想。我写诗,想成为一个诗人。可祖国面临重大危机,写诗是不合时宜的。我和同学们准备月底回国。但我又这么留恋巴黎。真是左右为难。”

考虑到自己的特殊身份,纪川纱良不知道该怎么安慰徐訏。搜肠刮肚,只说了这样的话:“倘若我处于你的立场,也许和你持有同样的想法。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哪里还有在国外学习的心思。不过,不论什么年代,诗都是有用的。”

纱良的话给徐訏带来几分安慰,他忍不住开始向眼前这个娇小的日本姑娘表示好感:“我憎恨军国主义的日本,然而你却是个好人……所以我曾为和你交谈而犹豫,但我终于和你交谈了。我愿意和你交谈,你是我见到的第一个日本女性。”

这次见面后不久,徐訏某天突然造访纪川纱良的寓所。对这位不速之客的到来,纱良虽觉得有些突兀,但还是友好地接待了他。当时,日本军队正大举侵略中国,这种时候,徐訏和纱良的交往自然遭到本国留学生的批评。徐訏此次来访的一个目的就是向纱良倒苦水:

“我遭到我的同胞、我的朋友的批评,因为在这种时候我还和日本姑娘交往。我的祖国的人民,正被你们祖国的军队,宪兵杀害着。然而,我却不能因此而不和你交往,那样做是不对的。一见到你,我就想起我的家乡,我并不憎恨所有的日本人。就在被送往中国大陆的士兵中间,有的人心中也在反对战争。日本国内自不必言了。只要是日本人,就要憎恨,这是种糊涂观念。我为我遇见你而感到庆幸。不知为什么,我从小就憧憬着日本的女性。不怕你笑话,对于你,我又是这般罗曼蒂克。”

说着说着,徐訏情不自禁握住纱良的手。他以此向对方表达一种爱。纪川纱良犹豫了一下,还是轻轻抽出手。她和眼前这位中国诗人相识时间太短,哪里会轻易接受这份突兀的爱呢?

终于,徐訏决意回国。临行前,他和纪川纱良在地铁车站附近的公园见了最后一次面。

两人各怀心思,一面随意漫步,一面低声交谈。徐訏说:“我是昨天突然下决心回国的。朋友们骂我是胆小鬼,说我是因为热恋一个日本姑娘而留在法国的。青年人或许缺乏远见,但在祖国处于危难的关头,留在巴黎确实是卑怯的行为。所以,我当即下了决心。倘若没有他们的嘲骂,怯弱的我也许仍在犹豫呢。”

也许是意识到自己和纱良再难见面,徐訏的胆子突然大了起来,说着说着,他两手搭在纱良的肩上,久久凝视着对方的眼睛:“让我再看看你,我永远也不会忘记今晚,在这黑暗之中的你的脸庞。”

纱良试图摆脱这双手,但又怕伤害这位即将远行的中国诗人,正慌乱间,耳畔传来徐訏颤抖而激烈的声音:“纱良,和我结婚吧,到重庆来。我请求你,我不能把你一个人留在巴黎。”

纱良惊呆了,近乎本能地拒绝道:“这怎么可能。我是日本人,怎么可能去重庆。而你正是为了抗日才回国的。我们怎么可能会结婚?”可徐訏却不管不顾的再次请求:“和我结婚吧,到重庆去吧。”

纱良再次断然拒绝,并用力挣脱了徐訏的搂抱。

徐訏慢慢冷静下来,仿佛意识到自己行为的不可思议,他慢慢转过身,捂着脸,跑走了。两人自此再未见面。

考虑到徐訏在上海有妻有女,考虑到当时中日已爆发战争,他竟在回国前夕向一个相识不过几周的日本女孩求婚,这样的行为堪称惊世骇俗。也许连诗人自己都不会相信,这样仓促的异国恋,会开花结果?但被强烈的感情所驱使,他还是不由自主做出这有失体面的举动。

我以为,诗人这次的近乎疯狂的求婚,显示出他畸形的婚恋观。而他的婚恋观之所以不太正常,是因为他少年时代过早地接触了《金瓶梅》《西厢记》这些情色作品。晚年,在回忆中,徐訏认为,这些作品给自己带来了有害的影响:

“以我个人的经验来说,我在十四岁以前已经看了《野叟曝言》《红楼梦》《西厢记》,大概十五六岁看到了《金瓶梅》,读到潘金莲大闹葡萄架,就觉得‘恶行’,没有看下去。现在回想起来,《野叟曝言》引人入胜的是故事的变化繁杂,性描写的地方有的也曾使青年的我有点好奇,但有的则想不到的可怕,我相信对我童年的心绝对有害的。”

《金瓶梅》《西厢记》当然是名著,但对一个情窦初开的少年来说,阅读它们,恐怕弊大于利。

也有人认为,徐訏此次的出格行为,来自他自卑和狂妄混杂于一体的性格:“平常,略带自卑感的人,往往是谨慎,小心,稳重,事事不会越轨。但是徐訏,自卑感以外更有诗人的狂妄。有时,会做出一些失常的事来,尤其在恋爱上,就不容易控制自己。当徐訏有了爱,便没有任何世俗的顾忌了。”

回国后很长一段时间,徐訏也忘不了纪川纱良。这种私密的情感不便吐露,只能倾泻到诗中。

漫感

花开始先谢,

于是树叶接着零落,

我心弦丝丝都被奏断,

发也因此慢慢地脱落。

但是我忍耐,并且期待,

像枯枝期待绿,顽石期待青苔,

在悠悠的秋冬间,

大家忍耐着寂寞

可是谁奏我脱了的白发呢?

还有自己的心琴的弦索。

到处是流水奏来了春,

但春掩不去腐叶与枯骨的寂寞。

由此可知,这次异国之恋对徐訏打击颇大,不仅“心弦丝丝都被奏断”,连满头青丝也为之脱落。即便是莺歌燕舞的春天,也没能驱走徐訏内心的阴霾,所谓“春掩不去腐叶与枯骨的寂寞”。

后来,徐訏还给这位日本女性寄去一首情诗,诗名为《寄T·S》,T是纪川纱良原名朝吹登水子(TOMIKO)的简称,S即SAN,一种尊称:

悠悠故乡远,滚滚海水长,

别君如离日,从此天无光;

君如清晨风,我是隔夜霜,

相识本偶然,相聚更仓皇。

只因心相印,从此不能忘。

君有眼如月,君有唇若虹,

缠绵君如梦,灵活君若龙,

别后常唔月,别后曾会虹,

因见月与虹,旧情更若梦,

但愿夜悄悄,梦里会君容。

梦时我愁轻,醒时我忧重,

我愿为君瘦,我心为君疯。

春淡夏又浓,秋里又是冬,

浮云拥百日,流水话东风。

十年或念载,南北或东西,

南北高山隔,东西大海迷,

山高非我阻,我有翼如鹏,

海阔岂我碍,我有心如灯,

只是人易老,那堪相思耗,

易诉相思苦,难慰相思劳。

默默望苍天,唯祝会面早。

回到了祖国的怀抱,回到妻女的身边,可徐訏竟仍旧斩断不了对纪川纱良的情丝,居然生出“但愿夜悄悄,梦里会君容”的念头,且“默默望苍天,唯祝会面早”。为情所困的徐訏,是否为君瘦,我们不得而知,但他的那颗心确实“为君疯”了。

白天忙于创作,夜里想着在梦里与情人相会,这样的丈夫能不冷落妻子吗?当时徐訏家的隔壁住着一位律师,这位律师又特别欣赏赵琏的温婉贤淑,勤勉能干。丈夫的心不在自己身上,隔壁律师的攻势又猛,赵琏自然产生离婚再嫁的念头。1941年8月,徐訏赵琏终于协议离婚。

婚变给了徐訏当头一棒,他这才意识到正是自己对妻子的漠不关心才导致家庭破裂的,这时候的徐訏,心里充满悔恨和忧伤,但覆水难收,破镜难圆,眼看妻子投入另一个男人的怀抱他莫可奈何,只有在诗中倾诉懊恼和悔意了。

飘荡

我是天际的星星,

长期在你云怀里流浪,

但今夜你化作了雾,

蔽漫了我留在大地的光芒。

那一份寥落的痴情,

经过了多少风浪,

何怪我沉思遐想,

听凭你浅笑低唱。

只因我心的跳跃,

像鱼坠入了篓网,

所以我无兴趣漫舞,

也忘忽了夜曲的荒唐。

当你化作云霓远去,

我还是天际的星光,

空剩那肉体留在世界,

在颠倒的思想中飘荡。

失去家庭的徐訏,失去了归宿也失去了精神支柱,整个人如同行尸走肉,漫无目的四处游荡。如果他突然沉思遐想,那表明他陷入了回忆,回忆妻子从前的“浅笑低唱”。

不过,这时的徐訏对婚恋的看法仍然是一种“颠倒的思想”。他借笔下的人物表达了这样的婚恋观:爱本身就是目的,爱是精神的,而且永远是不专一的。在一篇散文中,他更是直截了当地说:“我不相信女人的爱情,她们爱说:‘专爱着你’,我也不相信男人的爱情,因为他们爱说‘永爱着你’。”。徐訏认为,永久和专一的爱情不过是成人的童话。

距离,产生美;距离,也会带来爱。当妻子在身边时,徐訏朝思暮想的是那位日本恋人;而现在妻子离开了自己,他却常常想念妻子“闪耀的光芒”。

点化

有人曾经把水变酒,

有人曾经点石成金,

如今我沉重的灵魂,

被你点成轻灵。

在我荒芜的心胸,

你出现得像一颗新星,

它透照宇宙的阴暗,

创造出灿烂的生命。

最奇是我别后的耳根,

竟长悬着你的声音,

时时拂我智慧上的尘土,

提炼我原有的聪敏。

如今我悟到寥落的春梦,

才是我过去的生命,

是你闪耀的光芒,

使我在青天下清醒。

倘若前妻“闪耀的光芒”,真的让徐訏“在青天下清醒”,那也是短暂的清醒。因为,后来,徐訏重组了家庭,但女儿出生后,诗人再次移情别恋,新的家庭也随之瓦解。

葛福灿:“从渺茫到渺茫”

离婚后,徐訏辗转来到大后方,先赴桂林后到重庆。其间,他写出了广受欢迎的《风萧萧》从而文名远扬。1944年,作为《扫荡报》的特派员,徐訏远赴美国。这段时间,徐訏除了本职工作外,写下大量的诗歌散文,还与一位美丽的犹太少女产生了一段短暂的恋情。

当时的徐訏已人到中年,不像以往那样充满激情,再加上婚变的打击,人显得消沉而抑郁,和犹太少女相爱时,显得畏首畏尾犹豫不决,而犹太少女则鼓励他勇敢去爱。徐訏便以一首《还未衰》来激励自己。

还未衰

你把我记忆送走,

把我想象唤来,

你还叫我背着良心,

承认浑圆的地球都是爱。

我开始把冬天作春,

在冰雪中寻花开,

还把荒诞的夜梦当做真,

信神话里仙子的存在。

于是你鼓动俏皮的嘴唇,

说五更时良宵还未衰,

我应当把饥寒忘去,

含笑地在窗前等待。

不过,年岁渐长,阅历渐丰,徐訏到底成熟多了。当他意识到文化差异带来的冲突难以消除后,果断结束了这次的异国恋,并于1946年回到上海。

当时红遍上海滩的京剧皇后言慧珠,因喜欢徐訏的《风萧萧》,特意请这位大作家为她改编新戏《迷信家庭》。此剧经徐訏改编完善后十分叫座。两人也因此擦出火花,随后堕入情网。言慧珠、徐訏两人曾一道回徐訏的老家,在那个山清水秀的地方度过一段快乐的时光。不过,言慧珠最终等到的不是意料中的求婚书而是一封委婉的断交信。两人未能结为伴侣,主要原因还是性格相差太大。徐訏内倾、文静,不会喝酒,不会打麻将,喜欢静静地在书房里消磨时光;言慧珠热情、活泼,风风火火,交游广,喜热闹。两人根本不是一路人。虽然两人未能成为夫妇,但相互间的友情一直未断。文革期间,言慧珠被迫害致死。远在香港的徐訏以诗悼念。

慧珠

那不过是传说,不过是传说,

在春天,在夏天,在秋天,

在没有冬天的岁月中

那生活都是梦!都是梦!

有许多死的消息,我伤心,

有许多死的消息,我愤怒,

有许多死的消息,我怜惜。

而旋转了丝网中的

蜘蛛,活跃于方寸之地,

那空间比时间更残酷;

爱比恨更无情,

梦比现实更恶毒,

聪敏的坚强的自杀了,

愚笨的懦弱的活下去……

而我,负一个阴影,

一腔悔恨与一种

无可倾诉的悲情。

从这首诗,可看出,多年过去了,徐訏对言慧珠仍有一腔深情。在徐訏眼中,对方聪敏而坚强,自己则愚笨且懦弱。看来,他当初没有向言慧珠求婚,不是出于高傲,恰恰因为自卑。

和言慧珠分手后,徐訏还做了一件对不起友人也有失身份的事——追求朋友邵洵美的小女儿,只有15岁的邵绡红。

同类推荐
  • 郁达夫作品集(3)(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

    郁达夫作品集(3)(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

    “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丛书实质是中国现代文学肇基和发展阶段的创作总集,收录了几乎当时所有知名作家,知名作品的全部。
  • 中学生必读的精彩作文(下)

    中学生必读的精彩作文(下)

    作文是经过人的思想考虑和语言组织,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记叙方法。对于培养写作能力与思维能力有非常好的效果。本书精选了部分中学生的作文,以阅读来提高中学生的作文水平,加强文字表达能力,对于提高中学作文写作有很好的帮助。
  • 中国异体诗新编

    中国异体诗新编

    本书共选辑上起汉代,下迄现当代一百八十四家的异体诗六十一类,三百五十多首,依类分编。入选作品与《趣味诗三百首》无一雷同。原入编《趣》诗的车船名诗、针灸名诗、龟兆名诗、相名诗、围棋名诗、节气名诗、五行诗、六甲诗、翻韵诗、拆字诗、回文曲等,因未见续作,不再重列。但据此可知中国异体诗门类至少在七十类以上。 每首诗后有作者介绍、注释和说明。作者介绍列于首次出现的作品之后,同一作者在诸多门类中有诗作的,不再重出。注释着重疑难词语和本事、典故,力求简明。双关词语,词义易明的仅注与诗题有关的词义;词义难明的兼注双重意义;难句略作串讲。诗作全部注明出处。各篇说明着重阐明该篇的特异之处和主要内容、题旨。
  • 八旗子弟

    八旗子弟

    作者作为满族正白旗觉尔察氏一族的后人,用纪实文学的手法叙述了其祖辈、父辈至自己一辈,从清王朝末期到本世纪,三代人在历史大潮中经历的家庭变迁、人生坎坷,折射出百余年来中国社会的深刻变革。
  • 优秀教师实现自我发展的60个途径

    优秀教师实现自我发展的60个途径

    本书是“中小学教师教学丛书”中的第十八册,一位有品格的优秀教师应该是很有教育教学基本素养的,本书针对当前教师所面临的教育问题,提出了具体的对策或策略,找到帮助教师实现自我发展的途径。既是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指导,也是教师教育生活的幸福参考。
热门推荐
  • 我最想要的亲子情商游戏书

    我最想要的亲子情商游戏书

    提高孩子情商的意义,并不止于让孩子成为一个成功人士,更重要的是孩子可以从小做一个“快乐宝贝”,长大后成为一个性格积极、身心健康的社会人。高情商与后天的培养息息相关。孩子在儿童时期的可塑性最强,这一时期有意识地科学、合理地培养孩子的情商,将使他们受益一生。本书是科学、合理地培养孩子高情商的智慧锦囊。它依托于最新、最实用的教育理念,结合孩子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通过游戏的趣味形式调动孩子的兴趣,还可以充分培养孩子的意志力、沟通能力、个人情绪调节能力等情商能力,也可以使亲子关系在游戏中得到进一步提升。
  • 为君解罗裳:妖女倾天下

    为君解罗裳:妖女倾天下

    这东南国,谁人不知,谁人不晓,这要嫁的王爷,是传说中的暴君,杀人不眨眼,嗜血成狂的一个魔君的?圣旨一下,要千家的女儿嫁给东南国国的这个平南王爷,千家一听,仿佛是立马炸开了锅一样的,你不愿意去,我不愿意去,自然,就是由这个痴儿傻儿嫁过去了?
  • 为君解罗裳:妖女倾天下

    为君解罗裳:妖女倾天下

    这东南国,谁人不知,谁人不晓,这要嫁的王爷,是传说中的暴君,杀人不眨眼,嗜血成狂的一个魔君的?圣旨一下,要千家的女儿嫁给东南国国的这个平南王爷,千家一听,仿佛是立马炸开了锅一样的,你不愿意去,我不愿意去,自然,就是由这个痴儿傻儿嫁过去了?
  • 苍穹霸主

    苍穹霸主

    三狂名言;第一狂,宁叫我负天下女,休叫天下女负我。第二狂。三狂一出手大地抖三抖第三狂。藐视天下,傲视苍穹。斗智斗勇,谁敢争锋。
  • 冷血兽妃:扑倒孩子它爹

    冷血兽妃:扑倒孩子它爹

    做人鱼时,它是海中霸主。动动手,就能毁掉一艘船,拖回海底做巢穴。重生为人,却成了名声狼藉的弃妃。不受宠?没关系,她要求很高的,男人必须自己挑!只是没想到,某次抢船后随手救下的人类,竟是她现在的相公。她劫了他的珠宝,还无意间偷走了他的心。(场景一)“王爷!王妃去和武林盟主私会了。”龙昊坤习以为常,一脸惋惜地摇头:“武林中少了一位豪杰。”(场景二)当她打遍天下无敌手,退而求其次蒸包子。“王爷,王妃和她哥哥生孩子去了。”龙昊坤终于不淡定了:“这条鱼当本王死了吗?”说罢起身抢鱼去了。
  • 微笑是一句世界语:塑造青少年阳光心态的名人故事

    微笑是一句世界语:塑造青少年阳光心态的名人故事

    本书收录的都是和成长息息相关的励志小故事,每一则小故事蕴涵着深刻的道理,每一段名人的人生片段细节浓缩了生命的真谛。这些名人的小故事正是一缕温情的阳光,将照耀人性的每一个角落,是一把智慧的钥匙,将打开成功的通道,是一位心心相印的朋友,将和青少年一起提升人生的境界。
  • 神孽阴阳师之鬼母春

    神孽阴阳师之鬼母春

    八荒风云起,乱世凶神现,少女手腕生“鬼种”阴阳先生,出马仙,驱魔人,深蓝少年,人生那么长,黑暗路漫漫,谁与你并肩斩心魔?女主翎春是承千年阴阳家衣钵的阴阳师,因为意外,手腕生了鬼胎,从此走上了降妖除魔的道路,因为带着宝宝闯荡八荒,号称提刀鬼娘,其外还有一个小伙伴是能窥测未来的深蓝人,一个小伙伴是驱魔人,一个小伙伴是召唤师,一个小伙伴是出马仙。
  • 河西史探

    河西史探

    《河西史探》作者闫廷亮潜心研究河西历史十余年,对书中涉及的主要问题都能在充分占有基本史料和考古资料的基础上,并通过认真梳理前人研究成果,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论述,发表了自己独到的见解。在研究中,作者把着力点放在北朝隋唐河西历史方面,对相关史学界已有关注但仍存在争议的问题作了令人信服的辨析,一定程度上澄清了前人在此问题上的歧异。同时,《河西史探》还对学术界在河西历史文化研究中很少涉猎的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具有开拓性。
  • 星逆九重天

    星逆九重天

    九辰世界,天骄星夜被仇敌陷害,陨落于暗暝深海,十年后灵魂附生于西凉城城主之子身上,无意中觅得九幽黑莲子,从此天脉生莲,横空崛起,终成一代星斗帝尊。亿万星域,尽归我有!天下修士,皆我之奴!弹指灭三界,挥剑斩六道,莲开万世,我自不败我不是天,天已在我脚下!
  • 重生疯狂人生

    重生疯狂人生

    王立因为一场意外,重新回到了九年前,在这个大时代变迁的年代,王立凭借自己的先知先觉到底可以走到哪一步?,到底如何成就自己的疯狂人生。所以,他写下了他的未来。做十件惊天动地的好事。做十件令人发笑的傻事。做十件令人发冷的坏事。做十件令人称道的善事。做十件令人不解的邪事。做十件令人敬畏的狂事。做十件利国利民的大事。做十件微不足道的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