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689600000016

第16章 神秘习俗之谜(4)

太监作为封建帝制的牺牲品而言,本应得到世人的同情与理解,但在许多史书中,太监多被示为祸害,这其中的原因,除了太监有违“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封建礼教外,更是因为在中国历史上,出现了不少宦官擅权,为害国家的太监,从秦朝的赵高,到明朝的刘瑾、魏忠贤,再到清朝的安德海、李莲英等均是祸国殃民、臭名昭著的擅权大太监。作为贴身侍奉皇室的太监们,不仅最接近权力的核心,而且与皇室大长日久在一起后,最容易博得皇帝的好感,也最容易形成皇帝庇护下的特殊势力。再加上太监们深处皇宫,与宫外不相往来,皇帝对他们最没有戒心。像明朝的大太监魏忠贤,便是一个典型的例子。魏忠贤是个聪明人,最擅长的是察言观色及左右逢源,当他看到皇帝的乳母客氏很得信赖时,便主动与客氏接近,跟客氏结成了“菜户”(即名义上的夫妻)关系。在进一步得到了皇帝宠信后,便开始利用皇帝的信任,卖官敛财,横行朝堂,攻伐异己,以至于凡是不给他送礼、不向他献媚的大臣,竟无法面君,可谓猖狂之极。当清军在关外频频进逼之际,魏忠贤固守疆的官员与他不睦,居然把急奏压而不发,蒙蔽圣听。与魏忠贤的大胆妄为“相映生辉”的,还有秦朝的太监赵高,赵高在秦始皇病死在出游途中时,他秘不发丧,并且把秦始皇传位于扶苏的遗旨矫改,让与他关系亲密的秦始皇二子胡亥承继帝位。更有甚者,是赵高怂恿秦二世胡亥杀死了自己的胞兄及守边大将蒙恬,引诱胡亥纵情声色,令兴盛的大秦王朝仅传三世便早早覆灭,秦朝也成了中国历史上最短命的王朝。一个太监,居然能决定国家政权的归属,而且能断送一个强大的王朝,赵高的行径,恐怕在世界历史上,也是绝无仅有的,同样令人瞠目结舌的。

台湾作家柏杨曾在《多妻制度》中说过:“孔日成仁,孟日取义,我想活生生把男人的生殖器割掉,恐怕不算是仁,也不算是义也。可是这种割掉生殖器的宫廷制度,五千年来,包括所谓圣人的朱熹先生和王阳明先生在内,却没有一个人觉得它不对劲,真是怪哉怪哉!”当然,太监这种“不仁不义”的产物之所以在中国历史上延续不绝,而且没人“觉得不对劲”,其根本是因为这种宫廷制度符合封建君主统治的需要,随着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帝王统治的覆灭,太监便也退出了历史的舞台。

“食人族”之谜

索具在风中劈啦作响,风帆张满,稍倾斜的船身随着起伏的波浪航向大海。这不是一艘普通船,而是十足仿照8世纪阿拉伯帆船构造、用大象从印度马拉巴海岸森林拖来140吨坚硬木材建造的仿古船。船长28米,船上高18米的主桅和22米的主帆桁,都以手工用整棵树干雕制而成。同时,由于中古时代阿拉伯人造船不用铁材(当时铁极昂贵罕有,铁钉又容易使木材破裂),这艘二十世纪仿造的船只,建造时也不用一枚铁钉,船板和肋材上的20000个孔眼都是手工钻出,再用总长约650公里的椰子纤维绳索将它们缀合而成。

《天方夜谭》故事中所载的传奇商人辛巴达,就是乘坐这样的一艘船进行了7次航行,从巴格达和巴斯拉港(伊拉克境内)出发探险和追求财富。辛巴达也正是坐着这样的一艘船航行到巨鹏谷(巨鹏据说是可以把整头大象吞下的巨鸟)、到恐怖的“海上老人”家乡,而且航遍了《天方夜谭》故事书中所描述的很多其他离奇古怪、子虚乌有的地方。

现代这一次航行,所有船员可不是故事中的人物。这艘船在波斯湾海岸建成,命名为“苏哈尔”号(据说苏哈尔是辛巴达出生地),船员都是阿曼酋长国的阿拉伯人。这艘船的启航日期是1980年11月某天,由一位名叫薛弗林的英国人指挥。他专长于验证古代传说中的种种事物,方法是到现场实地测试以证真假。

这次航行前三年,薛弗林乘坐过一艘用木材和皮革造成的11米长小船,从爱尔兰航行到新西兰,从而证明6世纪时一名爱尔兰修士圣布伦丹可以乘坐类似的小船,在哥伦布之前约1000年到达北美洲。这一次,薛弗林认为有关辛巴达的传奇事迹,很可能是根据8世纪至11世纪时阿拉伯航海者的实际经历而构想出来的,因此,他仿照古法建造了这一艘木船,并打算乘这船前往亚洲远方。他决定沿途以中古时代水手的眼光,观察所经的这一部分世界,看看他们有些什么经历,可让人编写辛巴达神奇之旅时夸张成为惊险刺激的故事。

尽管帆船饱受害虫侵损、盐分腐蚀和热带风暴的吹袭,这艘手工建造的“苏哈尔”号,竟然航行了7个月仍然安然无恙,从阿曼到中国广州,航程共9000多公里。薛弗林造船时遵照的古代造船技术,似乎比一些近代或现代造船术还要高明。例如,船身外面是用一种防水的树脂与石灰混合物保护,里面则只用植物油涂擦椰子纤维绳索保养。结果,即使能咬穿最坚实木板、成为后期熟带船只克星的船蛆虫,也没有对“苏哈尔”号的船身造成重大损害。所以,这一次航行的主要目的算是达到了,因为薛弗林在航程中找到辛巴达故事与真实世界之间一些令人兴奋的联系。

例如,辛巴达作第7次航行时,被海盗卖给一个象牙商为奴。后来他被象牙商派去一座森林工作,发现了一处象墓。虽然未经证实的报道曾说有人看见一头象把另一头象的骨骼搬到一处不明的地点,但直至今天,仍无人确实知道一头死去或垂死的象究竟下落如何,因为从来极少有人发现大象的尸体。因此,这种动物很可能有一个极特别的集体藏尸之处,我们虽然无法知道象墓的确实地点,但是这一点认识可能就是辛巴达故事的依据。

另一个故事说辛巴达到了一个后人鉴定为斯里兰卡(从前称为锡兰)的遥远地方。他在那里发现一个由毒蛇保护的钻石山谷,但终于能设法逃脱,而且口袋里塞满了无数宝石。虽然今天斯里兰卡不再开采钻石,但这个岛仍然有许多种宝石出产,例如红宝石和蓝宝石。

正如在辛巴达故事中所说的一样,这些宝石,是从山谷地下的冲积土层中开采出来的,而清凉潮湿的矿坑,往往是蛇类躲避热带热浪的上佳藏身之所。同时,据薛弗材发现,今日斯里兰卡的宝石贸易大部分仍然由回教徒控制,他们的回教信仰就是七世纪是由阿拉伯航海者传去的。

在另一次航行中,辛巴达曾在一个叫做“女人岛”的地方娶妻和居留。他丧妻时像陪葬品般遭活埋(当然后来逃脱了),而这刚巧与印度古代一度盛行的寡妇自焚殉夫习俗大异其趣。薛弗林认为,描写这种极不寻常场面的灵感,几乎毫无疑问是来自目睹米尼可岛葬礼习俗的阿拉伯航海者所述经历。米尼可岛是印度西部海岸外拉喀地夫群岛中的一个小岛,古时一度受十分强烈的母权中心文化支配。

辛巴达传奇故事最著名的“海上老人”和“食人岛”两个故事,很可能源于中古时代航海者在苏门答腊的经历。苏门答腊位于马来半岛西岸外,是一个像根粗大狼牙棒那样的大岛。

在“海上老人”的故事中,辛巴达沉船之后遇见一个坐在溪涧旁边、全身毛茸茸用树叶遮体的动物。辛巴达以为那个动物是个老头子,便把它背在肩上,帮他渡过溪流。岂料到达另一边,那个从不说话的家伙不肯下来,只做出手势和发出咕噜的声音。它用双腿紧缠辛巴达的脖子,几乎令他昏厥,然后把他当牛马一样驱使。它一面吃树上的果实,一面夹住他、打他。辛巴达后来发现这个役使他的动物双脚皮肤既粗且黑,它不是老人,而是一头野兽。过了几个星期,辛巴达才想出办法,诱骗那家伙喝下发酵的果子汁,等它喝醉后将它杀死,才能逃走。薛弗林指出,“海上老人”的形象和苏门答腊特产的一种颇有智慧的猩猩极为相似。这种猩猩似身躯萎缩的老人,脚上皮肤粗黑,日常以果实充饥。此外,虽然动物学家认为这种猩猩是胆怯的动物,但居住在荒僻森林村落中的许多苏门答腊人,至今仍然害怕这种动物,认为是非常危险的似人的生物。

另一个“食人岛”故事中辛巴达及其船员流落到一个奇怪的岛上。薛弗林认为这个岛也是苏门答腊。故事说他们被带到一个村庄,那里的土人似乎对他们非常友善,而且送上丰富的食物款待他们。所有人中,只有辛巴达感到这种慷慨事有跷蹊,因此一点东西也不吃。后来辛巴达看见同伴一个个神志不清,更深信食物中掺了麻醉药物。日复一日,水手越来越胖,整天恹恹欲睡。最后,辛巴达看见族长的盛宴中有人肉时,才发觉这些主人的不良动机,于是设法逃走。但这时想拯救那些被麻醉的水手已来不及了。他最后一次看见属下的船员时,只见他们在田野中手脚爬地,在牧人看管下像牛群一样吃青草。

据薛弗林研究所得,食人习俗在中古时代印度尼西亚群岛并非罕见。在这个直接与苏门答腊岛有关的故事中,最突出的一点就是用药物麻醉受害者。薛弗林报道说,在苏门答腊北部地区,大麻至今仍是烹饪时采用的一种香草。他认为苏门答腊是前往附近一个香料港口的必经途径,而当时阿拉伯人又经常到个港口交换阿拉伯人制药普遍采用的樟脑,所以他们一定会经接触过食人族及食人族使用的麻醉药。这些经历极可能成为构思“食人岛”故事的素材。

焚烧童男童女之谜

虽然古代的人视凶残行径为常事,但有一个古国举行宗教仪式时,凶狠残酷之极格外令人震惊。在整个地中海地区,一提起迦太基,必然会使人想到最残忍的宗教仪式:献童子祭。甚至算不上仁厚的罗马人,也没有这样肆意杀戮,视人命如草芥。至于希腊人,知道迦太基人竟有这种野蛮行为后,深感愤慨。我们根据公元前1世纪希腊历史学家戴奥多勒斯的记载,将这种历史上最令人震惊发指的祭礼,予以披露。迦太基这座北非名城被罗马人摧毁前约200年,迭有举行焚烧童男童女的祭礼。

同类推荐
  • 青少年应该知道的木材

    青少年应该知道的木材

    本书介绍了世界主要林木树种及珍贵木材特性,同时还介绍了人们对林木资源的科学、高效的开发利用重点阐述了木材的生物学特性以及基本概念、作用原理和处理方法及维护自然生态平衡等。
  • 上下而求索(科学知识大课堂)

    上下而求索(科学知识大课堂)

    为了普及科学知识,探索科学发展的历程,领略科学丰富多彩的趣味,弘扬科学名家的丰功伟绩,学习科学家不懈的创新精神与无私的奉献精神,培养青少年科学、爱科学的浓厚兴趣,并密切结合青少年朋友日常的生活与学习特点,我们组织编写了这套《科学知识大课堂》。作为一套普及科学知识的通俗读物,本书有别于专业的学术论著,侧重于知识性、趣味性、实用性,注重对青少年科技素质的培育、科学兴趣的培养、科学精神的塑造与科学方法的启迪,不求面面俱到,但求言之有物,物有所指,指有所发。
  • 小学生最想知道的100个为什么:自然的秘密

    小学生最想知道的100个为什么:自然的秘密

    天空为什么是蓝色的?水是什么颜色?鹦鹉知道自己在说什么吗?这些看似普通又不平常的问题,直到现在,它依然是个最常被人们提起的问题。丛书选材自报纸科学专栏的诸期内容。涵盖物理、天文、生物等诸多学科,除了回答问题,还有相应的科学阐释,配合著名漫画家的插画,非常经典的科普童书。
  • 生物:生物发展研究

    生物:生物发展研究

    本书分为早期生物学、动植物分类和明清生物学等三部分,介绍了甲骨文中的动植物知识、早期动植物地理分布、早期的食物链记载、早期资源保护的记载、古代的动植物分类、古代动植物分类专谱等内容。
  • 宇航时代

    宇航时代

    科学是人类进步的第一推动力,而科学知识的普及则是实现这一推动的必由之路。在新的时代,科技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为我们青少年的科普教育提供了新的契机。抓住这个契机,大力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科学精神,提高青少年的科学素质,是我们全社会的重要课题。科学教育,是提高青少年素质的重要因素,是现代教育的核心,这不仅能使青少年获得生活和未来所需的知识与技能,更重要的是能使青少年获得科学思想、科学精神、科学态度及科学方法的熏陶和培养。科学教育,让广大青少年树立这样一个牢固的信念:科学总是在寻求、发现和了解世界的新现象,研究和掌握新规律,它是创造性的,它又是在不懈地追求真理,需要我们不断地努力奋斗。
热门推荐
  • 往事依稀

    往事依稀

    讲述了林夕在高中毕业年之后,因为宿命的缘故又回到了曾经的校园门口经营了一家小书店,却因为曹璐在书店里的出现,从而改变了两个人的一生。林夕逐渐对曹璐倾诉出自己高中那段刻骨铭心的青春往事,两人的关系自此也发生了微妙的变化。林夕越是回忆越是沉浸在往事的漩涡里不能自拔,而曹璐则清楚地看到了林夕的痛苦,想尽一切办法来让林夕回复正常的生活。当十年之后同学再相聚时,半路出现的曹璐对所有人来说都是一种打击,而后曹璐远走他乡,林夕终于苦苦等待了三个春秋之后,跟自己相爱的人相遇在一起。
  • 超能透视

    超能透视

    他是拥有先天天目的医道圣手,黑暗世界的金牌杀手。因为一个老和尚和一纸婚约,他成为都市中的护花高手!中医界的颜值与实力担当!地下世界的隐形王者!他拳打黑老外,脚踩高富帅。纵横都市,玩转花丛。
  • 绝声

    绝声

    淮南阁是名动江湖的第一大门派,而阁主萧殊是名动洛阳的人物。孟善八岁那年见到了萧殊,萧殊这个名字起的委实贴切,殊容绝秀,故生而名殊。那时候孟家恰遭灭门惨案,江湖人士趋于两个利益,一为《绝声》,二为染玉,于是便杀了孟家上上下下六十六口人。从此她的愿望只有报仇。而他们的故事,就从报仇开始。
  • The Magic of Oz

    The Magic of Oz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幽谷的诅咒

    幽谷的诅咒

    诡异山谷,索去无数生命;历代积案,终成千古之迷。
  • 休闲养花养草

    休闲养花养草

    随着社会发展的与日俱新,生活的节奏也不停的加速前进。由于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使人们在物质和精神上都有了很大的变化,在穿梭的人群中,每个人都在为自己的生活奔波着,我们抬头不难看见林林总总的商业,琳琅满目的街道,社会的主流一直是围绕着人的消费来进行的,而时尚的生活,其实是一种消费方式,或者说是一种对待价值观的态度。积极,乐观,时尚,这些都是生活的元素,想要让自已变开心,就需要懂得如何能汲取古典和渲染新潮的生活方式。
  • 枕边囚爱:高冷首席请放手

    枕边囚爱:高冷首席请放手

    她心中的完美婚姻被好闺蜜的一张照片彻底破坏。完美婚姻之下包裹着的是复仇的火焰。“你妈害死了秦颂的爸,你知道吗!秦颂娶你单纯是为了报复!”灯光下,男人俊美的双眸冷冽如冰,薄唇轻启:“你就是死,也要是我的人。”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冤家易结不宜解

    冤家易结不宜解

    他是邪魅腹黑冷殿下,她是机智毒舌“灰姑娘”。他们本因八竿子打不着边,却因一场事故成了仇家......哦!不,是冤家。
  • GAME

    GAME

    命运的罗盘始终不停的转动,将灵魂出卖给谁也是难以抉择的难题。在这场权力与欲望的游戏里,谁输谁赢,皆无定数。我爱你,所以我要毁灭你;我爱你,所以情愿被你玩弄。践踏我的尊严,从我身上踏过都可以。当你选择继续前行,就不要看身下的骸骨有多少,请原谅我,无法陪你走到天光。
  • 天冢

    天冢

    玄龟虽兽,犹有竟时;灵蛇乘雾,终为灰土。古往今来,追寻长生的道路上从没有听说过谁能笑到最后。任你风华绝代,艳冠天下,也躲不过岁月的侵扰;任你一代天骄,天赋异禀,也终将化为一抔黄土……世间是否真有仙神?人体究竟能否长存?一个无名坟冢中爬出的少年,经历了家破人亡,经历了两世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