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642400000007

第7章 思凡

【西江月】惠洪

十指嫩抽新笋,纤纤玉染红柔。人前欲展强娇羞。微露云衣霓袖。

最好洞天春晓,黄庭卷罢清幽。凡心无计奈闲愁。试捻梨花频嗅。

都说,人大了,便要跟纯真的世界挥手告别,开始融入另一个世界。昨天、今天、明天,也许每一天都不是真实的你,就像你的名字会被人提起,而内心却被人忽略。有的人,戴上面具,面具成了自己;有的人,戴上面具,面具却始终不是自己,仿佛一枚落叶坚持秋天,一根幽弦执着相思。

与这阕词结缘,无异于与一个情僧结缘,他身披袈裟,却时作情辞,他就是惠洪,北宋着名的浪子和尚,诗僧。据吴曾的《能改斋词话》载,这首《西江月》是惠洪赠给一位女冠(道姑)的。她出现在他的词里,多情如他,凡心亦如他,一卷《黄庭》读罢,本该烟水两忘,清净自持,而她却捻起梨花,放在鼻尖频频嗅着香气,似在寻找春天的踪迹,寻找那已失落的前尘旧梦。他们心里,都有一座通往红尘的桥,美丽而虚幻,望着它,有说不出的无奈与惆怅,一种心情,两处闲愁。

而我从词中的女冠形象,更多想到的是《玉簪记》里的陈妙常,她的故事,正好可以移来给这阕词作一个注解。

故事里,陈妙常因逃避战乱,不得已在女贞观出家。出家对她来说,如同被绳子紧紧捆绑。佛说应如是住,道讲屏息嚣尘,她做不到,她成不了佛。青灯古佛,冷月凝霜,面对镜中的自己,她几乎辨认不出。有时在楼阁上,她眺望处在战火中的故乡;有时在树林里,她为师姐师妹们抚琴,任花落在弦上。她在眺望与琴声中为自己松绑。

她渴望自由,渴望爱情。终于有一个男子走进了她的世界。他叫潘必正,是观主的侄子,落第后无脸回家,来寺观栖身,希望在这里安心读书,再战春闱。

只要有风,一朵小花也能散发它的芬芳,传递给生命中经过的人。

对妙常来说,潘必正既是那阵风,也是那个人。

潘必正当然不知道妙常的心思,但他对妙常一见倾心。辗转反侧使他几乎听得见自己的心跳声。一天晚上,他披衣信步来到了妙常住的白云楼下。

琴声悠悠而至,潘必正知道是妙常在弹琴,接着循声上楼。他们彼此抚琴互诉衷肠。西晋陆机的《演连珠》说:“幽居之女,非无怀春之情,是以名胜欲,故偶影之操矜。”少女的矜持有时候是一种虚伪,潘必正明了,他用露骨的话挑逗妙常,被妙常严词回绝。

他失望地离开,然而妙常嘱咐他:“花阴深处,仔细行走!”

潘必正也许只顾伤心,听不懂妙常在关心他,因此大病一场,他不禁想问,莫非前世今生无缘?在妙常心里,是否佛法比爱情更重要?

此心如何住?其实,潘必正已经住进了妙常的心里。当她一见到潘必正,就懂得了自己的归宿。妙常写下了诗:

松舍青灯闪闪,佛堂钟鼓沉沉。黄昏独展孤衾,欲睡先愁不稳。

一念静中思动,遍身欲火难禁,强将津吐咽凡心,争奈凡心转盛。

妙常怎么也没有料到,这首诗她夹在佛经里,后来竟被潘必正发现,一张满载俗念的文字,竟是爱上他的证据!自此以后,他们每晚幽会,仓促却又满足。日子久了,妙常渐渐明白,潘必正并不是轻薄子,这种越轨的行为更多是出于对她的同情、怜惜,她并没有后悔。

某个夜晚,两人透过窗棂望着朦胧的月亮,妙常裁一缕月光,作为自己的嫁衣,潘必正立下山盟海誓。尽管没有任何人祝福。

之后,她为他怀上了孩子。

爱的玄机在他们的脸上表现得越来越明显,任何人都可以觉察到。观主不忍心潘必正在妙常身上沉迷,于是以科考将近为由把潘必正支走,男儿毕竟要科考,毕竟要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个理由使得潘必正又背起了行囊,乘舟而去。佛说世事无常,妙常此刻才真正明白。

但妙常不甘心自己又回到那片乌云密布的天空,潘必正是一个值得她为之付出终身的人,是他拯救了她,给了她生命的暖意。她决定乘舟追赶他,她想对潘必正说太多太多话,船行驶在江上,江风和着她的眼泪,像人间的漂萍。

在秋云与江面平行的地方,妙常的船终于追上了潘必正,她并不是要随他而去,她不能做误了他前程的罪人,但珠胎暗结的她并没有回头路。江面再宽,也阻挡不了他们握住对方的手。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他们彼此交换信物,她赠与他玉簪,他赠与她扇坠,他说,等他回来娶她,以此为凭。这一刻,她肯定爱才是她唯一的信仰。

两只船缓缓分开,他们在回望中镇守爱情。

看过昆曲《玉簪记》不下十次,我始终觉得《秋江》一出最凄美。

舞台上的潘必正乘舟而去,妙常乘舟追赶,一蹲一起,以无为有,两个生命在大江中颠簸。

《玉簪记》是一个喜剧的结局,两人的相思树最终连在了一起。

其实原本潘必正与妙常就是指腹为婚,所以最后妙常认母,一家团聚,是喜上加喜。但如果两人没有打破藩篱,追求自由的勇气,命中注定也是无用,不是吗?

一念,可以划出神与凡的界限。有的人认可神,北宋诗人陈师道有诗云:“夫人在兮若冰雪,夫人去兮仙踪灭。可惜如今学道人,罗裙带上同心结。”对妙常之类的嗤之以鼻。有的人肯定凡,台湾作家李敖说思凡也是一种务实。其实,妙常与闻梨花的女冠何尝起过凡心?在凡间的柔风绵雨里,她们原本就是其中的一滴水,一粒尘。

同类推荐
  • 泉水

    泉水

    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有一部分人太虚伪了,太爱面子了,说做不一致,没有不知道的事情,很会在人面前自吹自擂出风头,认为别人都不如自己,吹唬的都快要飘起来了。有时候脸很大,不知道是胖的还是吹气憋的。
  • 凤凰城

    凤凰城

    《凤凰城》为回族风物传说类民间故事专辑。出自民间,滋养着一代又一代回族民众淳朴、善良的民性:它浓浓的泥土的芳香,更是带给人一种悠长纯美的回味……透过这些故事,不仅可以感受浓郁的地方风情,也可以体悟回族民间故事与多民族民间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 永久的错觉

    永久的错觉

    高维生宛如一架扛起白山黑水的虎骨,把那些消匿于历史风尘的往事,用一个翻身绽放出来;杨献平多年置身大漠,他的叙述绵密而奇异,犹如流沙泻地,他还具有一种踏沙无痕的功夫;赵宏兴老到而沉稳,他的散文恰是他生活的底牌;诗人马永波不习惯所谓“大散文”语境,他没有绕开事物直上高台红光满面地发表指示的习惯,他也没有让自己的情感像黄河那样越流越高,让那些“疑似泪水”的物质悬空泛滥,他不像那些高深的学者那样术语遍地、撒豆成兵,他的散文让日益隔膜的事物得以归位,让乍乍呼呼的玄论回到了常识,让散文回到了散文;盛文强是一条在齐鲁半岛上漫步的鱼精,他总是苦思着桑田之前的沧海波浪,并秘密地营造着自己的反叛巢穴……
  • 蟾溪流韵

    蟾溪流韵

    连德仁先生的《蟾溪流韵》即将付印,嘱我写序,诚惶诚恐。对诗词,我并不精通,但确是个爱好者。我始终认为,好诗歌不是写出来的,而是从心底喷涌而出的。其鲜活的灵魂是无法隐藏的。读完连先生的诗集,酣畅淋漓,更加深了我这一认知。
  • 爱在唐诗,情在宋词

    爱在唐诗,情在宋词

    因为喜欢唐诗宋词里的文字,所以我在那里邂逅了一场场倾城之恋。待繁华落幕,待经年流尽,爱却仍在唐诗,情也仍在宋词。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唐诗里的爱,宋词里的情,一经读过,便深入骨髓,想要忘记,怕是很难了。因为这里的爱和情,是契合到人的心灵深处的。那些诗词里的爱情是“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是“山无陵……天地和,乃敢与君绝!”千古传颂着的爱情,让我们读到了“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的优美,也为结局“自挂东南枝,举身赴清池”而肝肠寸断。
热门推荐
  • 超级废品王

    超级废品王

    沈星是一个小家族的少爷,修炼资质奇差,且先天不足,体质超弱,十五岁了还只是一级武者!然而他无意中炼化了一只破鼎,破鼎原来是无物不炼的神器补天鼎!从此沈星一路狂收别人丢弃的废品,用破鼎炼化反哺自身,疯狂提升修为,逆天改命,成为绝世强者!破鼎在手,天下我有!
  • 魂武狂神

    魂武狂神

    武者,血气方刚,一力降十会。魂师,操纵精神,杀人于无形。一个普通的少年,意外地得到魂师传承,怀揣着纯粹的武道之心,一步步走向终极的巅峰...
  • 一口气读懂1000个文学常识

    一口气读懂1000个文学常识

    本书是一本从文学角度系统汇集中外文学常识的基础知识读物,阐述了各种文学类型的基本特点与历史演变,介绍了古今中外著名文学家与文学经典。
  • 洞真金房度命绿字回年三华宝曤内真上经

    洞真金房度命绿字回年三华宝曤内真上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殉夜

    殉夜

    鬼族,吸血鬼,丧尸,异能者里面六位少年的从不同的世界一同卷入了一个由恶魔统治的大陆他们从相知到相遇,达成协议一起对抗恶魔,从此建立了一份深厚的情谊。然而,某天的到来,使他们离得越来越遥远。到最后的相杀爱与恨,占有,友情,究竟谁对谁错?谁是谁非呢?
  • 亢龙寻道

    亢龙寻道

    讲述志同道合,兄弟齐心,人际间分合际遇无一不是衡量着抉择的耐磨度,在众多可圈可点的经历里获得重生。
  • 自以为年少轻狂

    自以为年少轻狂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们自以年少,可以轻狂,所以轻狂。做着实际的美梦,却过着不切实际的日子,以至于藐视任何······终于,随着时间,我们会慢慢的发现。后来,并没有期待那么美妙。事实上,远远没有。
  • 白衣苍狗变浮云之错恋一生

    白衣苍狗变浮云之错恋一生

    缘中无分,分中无缘,心中有彼此,却错恋一生。白茫茫雪海一片是他们的相遇,温情唯美梅花雨中,一切都结束了。
  • 八荒经

    八荒经

    万古苍宇中,何为道?无尽岁月中,何为恒?阅尽苍茫,不死不休,为何故?一名孤儿穿越异界,开始走上修炼之路...
  • 天庭

    天庭

    无尽岁月之前,远古天庭威诸天,震万界,旷古绝今。却在一夕之间毁于一旦。无尽岁月之后,林天,一位无名的散修获得了来自远古天庭的传承,他能否重铸天庭,威震诸天万界,再现天庭荣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