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610100000013

第13章 虚实三国(11)

历史上,孙权和曹军在赤壁之战以后,战事连建。大的战役就是时隔七年之后。孙权带兵十万进攻台肥的曹军。曹军势弱,但将军张辽、乐进、李典等勇冠一时,彼此配合默契,以弱胜强,孙权遭到惨败,甚至险些被擒。这场战役,孙吴方面当然记载得十分简少。《三国志·吴书·吴主传》甚至不写此事在哪年哪月发生,只说孙权征台肥。“未下,撤军还”,以及在逍遥津遭袭的一句话,轻轻带过。

实际上,合肥之战在三国历史上很具有典型性。罗贯中明白这一点,所以写有孙仲谋大战张文远(张辽),即第五十三回。为了使孙吴方面阵营能和张辽相匹敌,特地编了太史慈出场的战斗故事。故事写得很精彩,但经不起历史的推敲。问题在于:合肥之战发生在建安二十年(215年)。《吴主传》虽未明载,但《三国志·吴书·陈武传》文字只有百余字,却说:“建安二十年,从击合肥,奋命战死。(孙)权哀之,自临其葬。”另在魏将张辽、李典等人传记中也有明确记載。而在《三国志·吴书·太史慈传》已确定无疑地写着:孙权委太史慈南方之事。“年四十一,建安十一年卒。”因此,太史慈早在公元206年死去,怎么能参加九年后发生的合肥之战呢?

显然,罗贯中读《三国志》时,不会看不到太史慈死年这个史实。裴松之注引《吴书》,“慈临亡,叹息曰:‘丈夫生世,当带七尺之剑,以升天子之阶。今所志未从,奈何而死乎!”罗贯中甚至还将这段太史慈临终叹话,稍改一二(三尺之剑;字稍增删),移到小说中去。

推测一下罗贯中所以让太史慈去世九年后又复出,参与合肥之战。可能会有两点考虑:第一。孙权虽然势众,但能和魏将张辽、乐进、李典等对阵的将才,其武艺都在太史慈之下。第二,太史慈当初和孙策(人称小霸王)对斗场面精彩。后来史书写太史慈之死过于简单,按照其临终叹语,应让他死得精彩壮烈。

所以说,罗贯中让太史慈死在合肥之战的激战场面,时间虽有差错,却也符合其临终遗愿。

【六十、谁说周瑜气量狭小?】

陈寿评周瑜、鲁肃:“建独断之明,出众人之表,实奇才也。”

周瑜气量狭小似乎已成定论。“既生瑜,何生亮”,是周瑜晟后被气死时的肺腑之言。诸葛亮三气周瑜,最终周郎丧命柴桑,孔明甚至再去吊丧。这些故事耳熟能详,但都不符合史实。

陈寿《三国志·吴书·周瑜传》和裴松之注所引的众多史料,都写周瑜不仅不是气量小的人物。反而是很有气度很有远见很有才干的突出人物。

陈寿写周瑜“性度恢廓,大率为得人”。孙权初领江东,年纪不到20岁,缺少威望,诸将和宾客表现出有些轻视、简慢,但和孙策同年的周瑜,身居要位,首先对孙权甚为恭敬,既合乎臣礼。又显得大度。

裴松之注引《江表传》说,东吴大将程普年龄资历超过周瑜,地位反居其下,心有不服,屡示冒犯,但周瑜每次都主动退让,不与计较,程普终于被感动,对人说道:“跟周公瑾交往,就如同饮醇酒,不知不觉地就陶醉了。”

孙权对于周瑜的评价很高。后来,孙权曾向陆逊说:“公瑾雄烈,胆略兼人。”(《三国志·吴书·周瑜传》)周瑜的地位当然在鲁肃和吕蒙之上。裴注引《江表传》的记载,说周瑜死时,孙权哭道:“公瑾有王佐之贤,今忽短命,孤何赖哉!”后(孙)权称尊号,渭公卿曰:“孤非周公瑾,不帝矣。”

可见,周瑜有恢弘气度,又有兼人胆略,识大体、顾大局,并非心胸狭窄的庸俗之辈。

然而,因为罗贯中《三国演义》奉刘备蜀汉为正统,处处强调这条主线。为了突出烘托诸葛亮的远见卓识、顾全大局。就让周瑜当了反面陪衬人物,气量小,嫉恨比自己才高的人。从小说创作的艺术成就看,罗贯中笔下的周瑜形象,无疑也是颇为成功的。否则,很难会有民间广泛流传的关于周瑜和诸葛亮斗智的故事。

问题在于小说、戏剧中的周瑜,尤其作为诸葛亮陪衬人物时的周瑜,和历史上真实的周瑜故事,完全是两种人物特征,彼此差异,何啻霄壤。

周瑜和孙策同年,又是知交。在江东,一个被称为孙郎,一个被称为周郎。两人风流倜傥,分别娶乔家二女为妻,就是国色天香的大乔和小乔。赤壁之战时,周瑜34岁,雄姿英发。周瑜同孙权讨伐江夏时,为前部大督。35岁时为偏将军。领南郡太守。

当时人们说:“曲有误,周郎顾。”意思是说,周瑜对于音乐很精通,即使喝了三大杯酒之后,奏乐中间出现差错,他仍能明白地加以指出。所以说,他是个奇才。

【六一、对周瑜应当如何评价?】

江东周郎,人称奇才,雄烈有胆略。视死如归。

江东人的习俗,称赞某人年轻倜傥,往往俗呼为“郎”。孙策和周瑜同年,人称孙策为“孙郎”,周瑜为“周郎”,可见当时人的赞美。

老将程普先是倚老卖老,不服周瑜,屡次表示侮慢之意,但周瑜有气度,一再谦让。程普终于甘心赞扬周瑜:与周公瑾交往,像吃醇酒一样,令人陶醉。

孙权比周瑜小七八岁,他放手让周瑜负责军国大事。对于周瑜推荐鲁肃以代己,孙权完全信任和接受。周瑜在孙权心中地位特高,周瑜死时,孙权哭着说:公瑾有王佐之贤,你离我而去,真使我缺了依靠!孙权称帝时还说道:要不是周公瑾助我。我哪能称帝!后来,孙权对陆逊又说起周瑜:“公瑾雄烈,胆略兼人。”

再从当时对立的阵营来看,曹操和刘备都对周瑜有过评论。这还是周瑜活着时候的事。

先说刘备,赴江东向孙权借荆州,离开京口(今江苏镇江)时,孙权设宴欢送。宴罢,刘备同孙权单独叙别,刘不怀善意地说:“公瑾文武全才,器量广大,乃万人之英,恐怕不会甘居臣下。”

再说曹操,赤壁败后。十分佩服周瑜,派蒋干游说拉拢周瑜,未遂。接着,曹操又写信给孙权,称赤壁一战。因为疾病流行,我烧船自退,使周瑜虚获胜名。目的也是挑拨离间。

上述史实,见于《三国志》和裴注引书。

陈寿对周瑜有专语评价:“建独断之明,出众人之表,实奇才也。”

赤壁之战,真要从史实来看的话,主要的作战对立面,是曹操和东吴方面。破曹营的主要功劳,应当属于周瑜。所以,后人评价周瑜,往往同赤壁战事连在一起。且看唐宋诗人评说周瑜,是如何写的:

烈火西焚魏帝旗,周郎开国虎争时。交兵不假挥长剑,已挫英雄百万师。(唐胡曾《赤壁》诗)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宋苏轼《念奴娇》词)

千载周公瑾,如其在目前,英风挥羽扇,烈火破楼船。(宋戴复古《赤壁》诗)

和赤壁之战中周瑜有关的,还有“蒋干盗书”的故事。

蒋干和周瑜是老乡,已经阔别多年,蒋干作为曹操的幕宾,想去劝说周瑜。小说写了“群英会蒋干中计”,和真实情况相差很大。

【六二、蒋干的相貌和才能究竟怎样?】

京剧里的“方巾丑”蒋干,是按《三国演义》里的形象来演的,这和历史人物真相差异极大。蒋干的品貌可以按照史料恢复原样。

戏剧舞台上的蒋千,鼻子上搽白粉,说话怪声怪气,十足是个小丑角色。京剧行当,叫做“方巾丑”。按《三国演义》所说,蒋干是曹操的幕宾,赤壁战前,他两次去江东,游说周瑜,打探虚实。他又丑又笨拙,周瑜假戏真做,将计就计,伪造蔡瑁的书信,故意让蒋干偷去,报告曹操。于是,曹操杀掉了水军都督蔡瑁,张允,反使曹军失去了水战的重要将领。

其实,历史记载上说,蒋干去见周瑜,时间是在赤壁之战过后的第二年(209年),并非在战前。而且,蒋干其人,说仪表有仪表,说才干有才干,是一位高士,江淮一带无人可比。

《三国志》里有唯一关于蒋干的记载,说“(蒋)干有仪容,以才辩见称,独步江淮之间,莫与为对”(《三国志·吴书·周瑜传》裴注引《江表传》)。

蒋干见周瑜,实际上只有一次见于记载。他受曹操指派后,换上布衣葛巾,以私人名义去看望周瑜。周瑜见了他,开门见山地说:“子翼(干字)兄,真辛苦,远涉江湖而来,想必是替曹操做说客吧。”

蒋干不愧为练达的高士,说话周密,滴水不漏。他说道:“我与足下有州里之谊,阔别多年,遥闻你业绩显著,特来叙阔话旧,顺便观瞻贵营军容。”

周瑜听了,便说:“我虽及不上古代音乐家那么聪明,但多少也懂得闯弦赏音,对于雅曲妙律还是昕得明白的。”意思是自己对蒋干的真实使命,了如指掌。

蒋干和周瑜彼此心照不宣。于是,周瑜领蒋干遍视军营、仓库、军资器仗等。完了,周瑜说道:“大丈夫为人处世,遇到知己的上司,情同骨肉,言听计从,祸福与共,能够这样我很满足。即使苏秦、张仪复生,郦食其再出,这些巧舌如簧的人都不可能将我说动,何况你这位书生呢!”

蒋干听罢,心中无奈,回去后,就对曹操称赞周瑜的高风雅量。可见,蒋干虽然没有完成曹操的指派使命,却仍不失其名士的风范。

以上记载的蒋干和周瑜的这次会面,以及两人之间的几段对话,都出于《江表传》。从《三国志》裴注所引《江表传》的众多材料来看,东吴方面的很多人物的不少故事,都是由于《江表传》的记载而得以保留、丰富的。对于了解真实的蒋干其人其事,《江表传》则是唯一的披露。

【六三、阚泽有否献诈降书?】

《江表传》还记有黄盖献诈降书一事。这也是赤壁之战前的一个重要环节,缺之不可。

送诈降书人,名字没有留下来,竟让阚泽充当。

《三国演义》的赤壁之战,在历史上是重大战役,这次重要战役在《三国志》有关诸传,如《魏书武帝纪》、《吴书周瑜传》,《蜀书先主传》都有涉及,但遗憾的是,多是支离破碎,且还有抵牾处,直到今天、战场的确切地点、参加的将帅,战争的规模,包括参战人数,俘虏和死亡人数,都还没有定论。

它全靠元明杂剧乎话,尤其是《三国演义》的艺术创造,才得如此生气勃勃,余音常存,形成一幅千古风流长卷。

赤壁之战演义构成有苦肉计、诈降书,蒋干盗书和连环计等折子,这些大都是虚构,但诈降书却是见于史书,那是真的。

《三国志·吴书·周瑜传》引《江表传》称黄盖派人送书与曹操,“曹公特见行人,密问之,口敉曰:‘但恐汝诈耳。盖若信实,当授爵赏,超于前后也。’”但此送书人姓名,未见史传。由是《三国演义》拉来了读书过目不忘的阚泽。

其实,当时的阚泽,可能还是个自耕农呢。据《三国志·吴书·阚泽传》称,阚泽后来跳龙门,在汉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尉权还是大汉骠骑将军衔上时,“除钱塘长,迁郴令”。

《三国演义》把阚泽献诈降书,与曹操这场对话,写得有声有色。为了表示他的身份,还给了一个“参谋职务(明嘉靖本说是“参军”)。

这样处理反而弄巧成拙,因为东汉三国时期,上下都“没有参谋”这个官名。这个词始见于唐朝中期,为天下兵马副元帅或节度使等高级武官麾下的幕僚,无编制。凡此,毛宗岗评改演义时,就创造了不少“参谋”,如第四十二回鲁肃对诸葛亮说:“先生之兄,现为江东参谋。”

【六四,是谁促成赤壁之战的孙刘联盟?】

是诸葛亮舌战群儒的结果,还是别的什么原因促成孙、刘连手抗曹。

刘备和孙权在赤壁之战时结盟抗曹,最早提出建议并亲自斡旋其间,促成这种重要格局的人,究竟是谁呢?

罗贯中《三国演义》将这事主要归功于诸葛亮。舌战群儒的场面确实写得绘声绘色,东吴群臣如张昭、顾雍等二十余人,对前来说服孙权结盟的诸葛亮,轮番进。行诘问和质疑,简直如同辩论中的围攻,气势汹汹,咄"咄逼人,但诸葛亮毫不示弱,力挫众议,终于赢得了这场辩赛。整个过程写得精彩纷呈,令人过目难忘。然而,这场辩赛乃罗贯中故意编排,目的为了凸显诸葛亮的丰采。史实根据完全没有,但又虚构得非常合适,非常亮丽,充分体现了罗贯中的精妙才思和圆熟笔致。

同时,罗贯中在这里又并不违背总的历史背景。他也写了鲁肃先去当阳长坂跟刘备建议结盟的事,这符合史实。不过罗贯中写鲁肃时轻轻一笔带过,却用浓墨酣笔编造诸葛亮去江东的细节。当然这符合罗贯中的创作主旨。

事实上,赤壁之战中孙剂联盟的结成,提出动议,最早的还是鲁肃,而不是诸葛亮。

《三国志》的刘备传和诸葛亮传,说是诸葛亮去向孙权说结盟之事。陈寿在自己这同一本书的《鲁肃传》中又详细地记载了鲁肃前往刘备处说结盟抗曹的事。刘备当时遭当阳长坂之挫,走投无路,遂同意此事,并转道夏口,派诸葛亮再随鲁肃一起前往东吴。

陈寿同一书中有不一致之处,原因是他所据的韦昭《吴书》材料,跟他写蜀史的依据,两者存在并不一致的情况。裴松之注《三国志》时,对陈寿提出过批评:“同出一人,而舛互若此,非载述之体也。“裴松之根据史料提出他的观点,认为功在鲁肃。裴说:“刘备与(孙)权并力,共拒中国(指曹操),皆(鲁)肃之本谋。”

当时战事连连,各方记述都偏重自己的一面。尤其如赤壁一战,事关重大,结局影响深远,事后的各国有关记载,出现彼此之间的矛盾,无需也无法统一整理加以沟通,这是常有的事。其实,陈寿对两种不同材料来源,采取兼容并存的态度,无可非议。当然,裴松之更有充分依据,对《吴书》,《蜀书》差异之处,作出他的论断,给这件事情一个了结,也是应当肯定,值得重视的。

【六五、鲁肃是文官还是武将?】

小说中的鲁肃形象。更多的是作为暗衬人物出现。然而史实却是鲁肃不但好为奇谋,而且体貌魁奇,有胆有识。

鲁肃的形象,历来被认为是文绉绉的谋臣模样。众多京剧戏中,如草船借箭、借东风、蒋干盗书、油江口、单刀会等,鲁肃都是以文官扮相出现的。究竟鲁肃是否属于文官一类呢?

看陈毒《三国志昊书鲁肃传》,可知鲁肃一生大致的任职状况,其脉络如下:

公元200年,周瑜引荐鲁肃给孙权。鲁肃一见孙权,便谈形势大略,已知天下三分。后孙权以鲁肃为赞军校尉,助周瑜破曹操于赤壁。

周瑜病逝后,鲁肃被孙权任为奋武校尉。

周瑜部众四千余人,奉邑四县,都属鲁肃名下,由他管辖。鲁肃先驻于江陵(今湖北江陵),后因孙权借江陵与刘备,转屯于陆口(今湖北嘉鱼县西南陆溪口)。

鲁肃部众增至万余人,官拜汉昌太守、偏将军。

公元214年,从孙权攻破皖城(今安徽潜山),鲁肃为横江将军。

公元115年,孙,刘联盟面临破裂时,鲁肃邀关羽,单刀赴会,缓解局势。

公元217年,鲁肃逝世。年46岁。

陈寿写鲁肃传,突出他的谋略和胆识,从大处着眼,简扼明了。

但是,陈寿忽略了鲁肃另外一面,即非但有谋而且有勇,完全是一个极爽快、极有刚性的人物。

裴松之注《三国志·吴书·鲁肃传》时,引《吴书》(韦昭等著)载:“(鲁)肃体貌魁奇,少有壮节,好为奇计。天下将乱,乃学击剑骑射,招聚少年……讲武习兵。”

同类推荐
  • 从亭长到皇帝:流氓的胜利

    从亭长到皇帝:流氓的胜利

    秦朝末年,天下大乱,群雄逐鹿,烽烟四起。农民、贵族、官僚、强盗、文人、武士,纷纷粉墨登场。攻城略地,纵横捭阖,巧取豪夺,尔虞我诈,最终获得胜利的,却是来自沛县街头的流氓——刘邦。
  • 斯大林大街之恋

    斯大林大街之恋

    省委大院的地下读书会中,陌生英俊青年许志的出现,打破了所有的宁静。高贵内敛的林远兵与许志心有灵犀,但许志在林远兵面前总有些紧张,觉得自己和她有些远,不像和陆晓雅一起时放得开。活泼外向的陆晓雅热烈地追求许志,许志最终选择了陆晓雅,而此时他的心更多的被“为真理而战斗”的使命占据。高干子弟王捍东把对晓雅的爱和内心的痛苦深深地埋在心底。与此同时,他们的好友武燕燕和康建林、沈虹和祝宇顺利地成为了恋人。在父辈赫赫战功光环照耀下,这群年轻人带着这个年代特有的纯净,沉浸于光彩飞扬的青春热恋中。而他们的父辈,正紧紧追随着政治风向不断开展大运动。1977年,黎明的希望分明就在眼前,而爱情却再也等不到那一天。
  • 少年维特的烦恼

    少年维特的烦恼

    歌德著的《少年维特的烦恼》讲述一个叫维特的青年的爱情和生活悲剧故事。 作为一个还不清楚自己人生目标的年轻人,维特来到了W城,并且爱上了美丽的姑娘绿蒂,但绿蒂却早 已是他人的未婚妻。后来他离开了这座城市,以避开绿蒂,为一座大 使馆工作了一段时间,但事务的死板和礼仪的拘束摧 毁了他的希望,他不能认同社会的上层和贵族的生活。他失望地重新回到W城,这时绿蒂已经结婚,维 特立即陷入万分苦恼之中。同时为爱苦恼的维特又与 世俗社会显得格格不入,双重绝望压迫下的维特最终 选择了自杀。
  • 血路

    血路

    小说以清末革命先驱熊克武为主人公,通过描写百年前以他为代表的仁人志士在四川泸州、成都、叙府、广安、嘉定、屏山等地发动的数次革命武装起义,真实再现了跌宕起伏、波澜壮阔的辛亥风云。小说成功刻画了孙中山、熊克武、但懋辛、谢奉琦、佘英、喻培伦等英雄人物,讴歌了他们为推翻封建帝制,前仆后继、屡败屡战、不畏牺牲、英勇拼搏的奋斗历程。这是一部以清末革命先驱熊克武为主人公,全景式展现波澜壮阔的辛亥革命为主线的历史小说,讴歌了革命志士们为推翻清王朝的封建专制统治,建立民主国家,不畏牺牲、英勇拼搏的奋斗历程。作者文笔清晰流畅,描写细腻生动,是一部比较优秀的作品。
  • 1980年代的爱情

    1980年代的爱情

    这是一段发生在80年代末期的爱情故事。故事主人公小关在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鄂西利川县一个土家族山寨工作,偶遇了自己的中学初恋丽雯,两人再续了一回纠葛虐心的爱恋。最终,以小关回城作结。时隔多年,在一次同学聚会中,两人再次邂逅,斗转星移,物是人非之后,两人终于无法抑制深藏在内心多年的暗涌。而小关在最终明白丽雯对自己的深情后,将再也无处安放剩下的余生……
热门推荐
  • 大侠补完计划

    大侠补完计划

    普通版:一个21世纪有理想有文化有抱负的社会主义好青年魂穿陌生武侠世界的故事。中二版:心机boy路开,捡到一本神秘的无名小说,卷入一个波澜壮阔的江湖武林,且看他如何统武林、荡瀛倭、擒建酋。文艺版:谓当今之世,几人识剑,几人识心。笑大道万千,人如蚁聚,冷眼把笔,写剑胆琴心,冰肠铁骨。书随意转,行大义,死知己,唱悲戚。
  • 复仇首席的女友宝贝

    复仇首席的女友宝贝

    为了钱,她和魔鬼签下了契约。“不要妄想逃离我,现在的你,不过是是我的一个宠物,一个玩具。”他冷冷的俯视着她,嘴角噙着邪佞的笑。“现在,取悦我……”她忍辱求全,默默的承受着不该属于她的一切。直到人生被颠覆的彻底。“为什么这样对我?”他的冷酷中竟然泄露出一丝悲伤“因为这是你欠我的。”
  • 大乘止观法门

    大乘止观法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重生之植物兵团横扫异界

    重生之植物兵团横扫异界

    一个用灵力植物来对抗僵尸的世界……听说要给个二类推荐……小调惶恐不已,这两天攒几章,从推荐开始争取每天2更。。
  • 古南京史话

    古南京史话

    作者张学义,现已70岁高龄,为南京市作家协会会员。张老一生著墨,先后创办《古今中外》《民俗》等多本杂志,一直潜心研究南京历史人文。本书上至人文之初的地域沧桑,下至民国初年的世风时宜,考究了古城南京人文、文化、历史、地域等,研究了千百种古南京风俗和名胜的得名缘由,浅析了许多南京著名的风流人物和他们的故事。
  • 捉鬼人

    捉鬼人

    这是一本描述主人公刘长乐,王勇强从小跟刘长乐的爷爷,正一净明道俗家弟子刘清林修道,而习得道法,长大以后以此为生。一次,遇到生命危险的时候,幸得全真遇山派弟子赵文英相救,而成为朋友,从此三人结伴。展开了惊险,刺激,冒险的旅程。这是一本灵异小说。
  • 你我相遇,平生多劫

    你我相遇,平生多劫

    我爱莫袁,从第一次见面就爱的无可救药,我一直以他为天,处处想着他,他说的每一句话都从不曾有半点怀疑。也就是这个我深爱的男人,漠视闺蜜对我下药,让我在不知名的小旅馆中醒来,甚至还和我的闺蜜…….为了这个男人,我不止一刻的选择忍受,甚至只要他愿意,我会当做什么都没什么,从新投入他的怀抱,直到那一日,他为了那女人对我怒吼。“周熙,孩子是无辜的,有本事你冲我来,你怎么不去死。”一记耳光打掉了多少年的情分。心脏如插一把匕首一样疼,所有的坚守瞬间成了笑话……为了复仇,我转眼投入他小叔的怀抱,她要把曾经伤害她的人一个个都收拾了。只是,莫袁的小叔是怎么样的人?
  • 双子座:闯进你的孤单星球

    双子座:闯进你的孤单星球

    继母生下双胞胎弟弟后,南夏被赶去雅町市的叔叔家寄居。与之前“夹缝中求生存”的困境相比,南夏觉得叔叔家的生活如童话般幸福美满——叔叔婶婶待南夏如亲生女儿,妹妹星雨也对她疼爱有加。内心的南夏过了一段快乐的时光。天有不测风云,叔叔为了帮南夏转学,饮酒过量,引发心脏病而死。而正处在敏感的成长期的星雨,把爸爸的意外死亡全部算在了南夏头上,南夏的童话世界就这样被无情打破。最终,南夏出生的秘密曝光,孤单的双子座女孩一夜之间长大,那些只属于十几岁的对抗也终于结束。青春,才刚刚开始。
  • 千金归来

    千金归来

    新文:《独家占爱》http://novel.hongxiu.com/a/965379/《心战》:http://novel.hongxiu.com/a/935694/*林纾偷偷爱上一个人,从十六岁那年,父亲将他带回家的那一天起。陆恒是个穷小子,依附着林家存活,她跪着求父亲:爸爸,我要嫁给他!父亲说:小树,你总有一天会后悔!陆恒说:小树,我一定会让你幸福!她相信陆恒,成为他最美的新娘,新婚之夜却眼睁睁看他携温柔女子在侧:她才是我的爱人!父亲被陆恒送进监狱,他却悠然自得地坐拥林氏帝国,俯瞰睥睨。*林纾被陆恒送进精神病医院,终日与疯子傻子为伍,曾经对他有多爱现在就有多恨!一个月之后,她怀上身孕!而新婚之夜她根本就不曾和陆恒接触!她坚决要保护孩子,拒绝任何注射,真的变成了别人眼中的疯子!*盛维庭来到这家精神病医院完全是一个意外,因为他出来遛狗却迷路了!于是,他遇见了林纾。她比所有的患者都更像疯子,却让他救她。他从来都不是心软的人,却偏偏为了她站出来,原因只有一个——身为最年轻的神经外科教授以及别人眼中的专家医生,他认定她的孩子是他的。他傲气凛然地说:你们谁敢关着我的女人!林纾就这样跟着他大摇大摆地离开,莫名其妙地成为他的妻子,他的“女人”。和陆恒狭路相逢,她被羞辱得一塌糊涂,盛维庭只懒洋洋说一句:我们不要和低智商的人讲话。他淡然,傲娇,时不时会耍小脾气,他是她林纾的丈夫。*当陆恒被心爱的女人背叛,发现原来还是他的小树最爱他的时候,林纾还给他的是夺回她的林氏帝国,居高临下地对他说:杀了你都不够解恨!~~~~~~~推荐闺蜜苏沐梓的不容错过的闺密文《岱音与和溪》:http://novel.hongxiu.com/a/928555/index.html
  • 耀世女王

    耀世女王

    女主“华丽丽”地穿越,结果却重生在一个9岁废柴的身上,一睁眼女主便愤怒不已,自己居然被丢在一个孤岛!木有一个人陪自己好吧还有一个妖孽美男子一个死了几千年的老古董,尽管如此,女主再一次次被妖孽美男子打击下,天天打打小怪,升升级。。。。。萌宠怀里抱,美男身边绕,在耀世创造一个个奇迹!!一起来看女主怎样成为耀世女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