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598000000032

第32章 符言篇(2)

康熙帝曾讲过:“国家用人,当以德为本,才艺为末。”宋代著名宰相韩琦一生,功劳天下无人能比,官位已经升到臣子的顶端,却不沾沾自喜;他所承担的责任重大,经常周旋于官场不测之祸的漩涡中,却不忧心忡忡;无论什么情况,都能泰然处之,一生谦恭有礼,厚德仁爱,威名远扬。韩琦生性淳朴厚道,器量过人。韩琦在定武统帅军队的时候,常常在夜间伏案办公。一天,一名侍卫拿着蜡烛为他照明,这个侍卫一不小心走神了,蜡烛烧了韩琦鬓角的头发。韩琦什么也没说,只是自己用袖子蹭了蹭鬓角,就又低头写字了。主管侍卫的长官知道后,立即撤换了拿蜡烛的侍卫。韩琦知道后,赶紧把他们召集来,对主管侍卫的长官说:“不要替换他,更不要惩罚他,因为他已经懂得怎样拿蜡烛了。”军中将士知道此事后,无不为之动容。按理说,侍卫拿蜡烛照明不小心把统帅的头发烧着了,本身就是失职,主帅不责罚他就算是宽宏大量了,而主帅还亲自为侍卫求情,为他开脱。这种容忍比批评和责罚更能让士兵改正缺点,尽职尽责。这样的统帅士兵们会心甘情愿地为他卖命,肝脑涂地也在所不辞。

世上的人千人千面,千变万化,每个人都面临适应人生,适应社会的问题。但无论世事如何变化,以诚待人,以德服人都是我们必须要恪守的原则之一,即使是对冥顽不化的人,也要以诚相待使他受到感化,所谓“精诚所至,金石为开”。以我之德,来启人之良知,历史上这样的例子很多,即使是冥顽之人朝闻道而夕死的事也不少,这也算是临终而悟,而达到德化的目的;何况对于一般人,坚持我之美德与之相处,终可感化他人。

正如偌大的星空每颗星星都有自己的位置一样,社会中的每个人无论高低贵贱、大小强弱也都有自己的生存空间。在那个小小的空间里拥有你的喜怒哀乐,你的生存方式和习惯。然而这个世界实在太小,生活在这世界上的人又太多了。你不碰他,他还碰你,每个人的生存空间都不是孤立存在的,人与人之间纵横交错、立体交叉,摩肩接踵,拥挤不堪。所以要拥有自己的生存空间,就得以诚待人,以德服人,相互照应,尊重他人的处世方式、生活习惯,与人方便自己方便,维护平衡,寻求和谐,共同创造良好生存环境,体现出我们的宽宏大度的胸怀。

古语云:“遇欺诈之人,以诚心感动之;遇暴戾之人,以和气熏蒸之;遇倾邪私曲之人,以名义气节激励之;天下无不入我陶冶矣。”意思是说,遇到狡猾欺诈的人,要用赤诚之心来感动他;遇到性情狂暴乖戾的人,要用温和态度来感化他;遇到行为不正自私自利的人,要用大义气节来激励他。假如能做到这几点,那天下的人都会受到我的美德感化了。

世界是拥挤的,但是只要心中空间博大,你看这同一个世界的感觉就不一样。心中塞满了苦恼、私欲、小家子气,那么你拥有整个宇宙也觉得空间太小,太压抑;反之,就是另一种感觉。人人都拥有一个博大的心灵空间,懂得尊重他人,能忍受痛苦、委屈,就会减少碰撞和摩擦,世界就会在心中变大,矛盾减少,欢乐增多,阳光灿烂,生存空间也就自然显得宽阔了。

只有“德”,才能够做到让员工们自觉、自愿、自动、自发地接受管理和进行自我管理,才会使员工们的关注点集中到企业的目标而非短期的利益上来,才会使得员工的主动性发挥出来,创造性地完成自己的工作;也只有“德”,才是凝聚一支团队最有效的力量,团队一旦产生了一个强有力的领导核心,就会发生质的飞跃……

人生的境遇无非由顺境、常态和逆境组成,一切都可由智慧、魄力、判断而发生积极的转变。如果你想拥有自己满意的空间,就得去拼搏创造,就要学会用汗水和智慧去打造一片属于你自己的天地。“跻足山顶上,依旧尘世间。”恩格斯说过:“天才的真正使命不是用暴力去统治别人,而是去唤醒别人,带动别人。”

【智解之三】

目光远大 无为而治

一个没有目标的人就像一艘没有舵的船,永远漂泊不定,只能搁浅于失望、悲伤和沮丧的海滩。大凡聪明的人,都是有理想、有追求、有上进心的人,他们心中一定都有一个明确的奋斗目标,一个较高的处世标准,他们懂得自己活着为了什么。他们知道自己怎样做是正确的、有用的和有效的。否则就是做了无用功,或者浪费时间和生命了。鲜花和荣誉从来不会降临到那些没有目标或目标浅近的人头上,成功总是属于那些目标高远豁达的人的。

美国前财务顾问协会总裁刘易斯·沃克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曾说过:“如果你真的希望在山头上买一间小屋,你必须先设定一个更高远的目标,成就一番事业赚到足够的钱。这样你就可以俯瞰山上的小屋了,而不再是仰视它了。因为你已经比它高许多了。”一个人有了明确高远的奋斗目标,也就产生了前进的动力。目标不仅是奋斗的方向,更是对自己的一种鞭策。有了目标也就有了热情,有了积极性,有了使命感。

目光远大、目标高远的人,心里会很踏实,生活也很充实,注意力也会神奇地集中起来,做什么事都会胸有沟壑。目光远大、高目标处世是人生若干目标的总汇,是人生一切行为标准的高度集合。愈是能保持低调做人的人,则愈能得大成、成大器、至大尊。故鬼谷子言:“一曰长目,二曰飞耳,三曰树明。明知千里之外,隐微之中,是谓洞天下奸,莫不暗变更。右主参。”

“真山真水堪游历,不卑不亢好做人。”置身于纷繁的世界,不以物喜,不以己悲;面对沉浮不定的人生,宠辱不惊,贵贱不移。得意时,依然示人以“真之我”;失意时,依然示人以“我之真”。任世间尔虞我诈,偏保留一份良心。跻登泰山之巅,虽能居高望远,依然视己为平常之人;足陷渊谷之底,虽有污泥染身,照旧视己为高洁之士。世无常道,而处世依然故我,我则常在;人心纷繁而待人返璞归真,真则永恒,不卑不亢的做人常态,既可处逆亦可处顺;既能就高,亦能就低;胜不骄,则不馁,富不奢,贫不屈,达到如此境界,则做人坦荡无悔,处世常胜不败。

老子认为,世界的本原是无,只有无才符合道的原则,“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无为而治是道家基本的政治主张。无为,即“不为物先,不为物后”,顺乎自然以为治。无为是实现无不为、无不治的前提和条件,“以无事取天下”。

无为而治是一种理想的境界,没有过人的智慧和勇气,实现无为而治也只不过是一句空话。真正的大智若愚,大巧成拙,是用一颗璞玉一样的心灵去对待你身边的人和事,用智慧的双眼看待这个世界可能要比整天算计别人的人更容易成功,怀着希望和美好生活才能拥有真正的快乐。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天地万物运动变化都遵循着一定的规律性。“无为”含有不妄为、不乱为、顺应客观态势、尊重自然规律的意思。无为,不是无所为,而是要领导者有所为,有所不为。在不该为的时候就不为,在该为的时候就要为。这是一种很高的造诣,它体现的是尊重事物自然而然的发展趋势,也是最智慧、难度最高的、效果最好并且最自然的一种领导方法。

作为一个领导者,大多数的人都认为,领导就要有所作为,就要处处向有利于自己的方向发展。其实,管理是一个相对矛盾的问题,有时候无论你的管理手段多么严密细致,规章制度多么冷酷无情,总不能消除一切违法行为,有时还适得其反。最好的管理就是没有管理。无为而治,也就是顺乎自然以为治。

无为而治实际上是一种保护自己少受打击的大智慧,无为而治也是一种建功立业的高超手段。貌似愚钝的人往往是极其聪明的人。古时候在我国北方边陲,两个部落之间发生征战,结果一个部落被打败,胜利者决定杀死被打败部落中十岁以上的所有男人,但有一个十四岁的男孩却幸免于难。原因是当敌人拿着长矛刺向他的时候,他仍傻乎乎地看热闹,既不知道求饶,也不知道反抗或逃跑。敌人以为他是傻子,所以就把他留下来了。其实这个男孩并不傻,而且智慧超群,在他二十九岁那年,他率领本族人终于打败了他的仇敌,报了血海深仇。这个男孩借装傻卖呆,保存了自己的生命,达成了自己的目的。

美国第九任总统威廉·亨利·哈里逊出生在一个小镇上。小时候,他是一个十分文静而且怕羞的孩子。人人都认为他是个傻瓜,所以镇上的人常常作弄他。他们经常把一枚五美分的硬币和一枚10美分的硬币扔在他面前,让他任意选一个。威廉当然明白该拣哪一个,但是他知道,如果拣了那个一角的,恐怕他们以后就再也没有兴趣给他扔钱了,于是他每次总是拣起五分的硬币。其实,那些扔钱的自以为聪明,但他们实际上是在一次次被小威廉戏耍。所以,生活中总是会有一些人看似愚钝鲁拙,实际上却是心底透亮的聪明之人。

同类推荐
  • 中国国学经典读本:淮南子

    中国国学经典读本:淮南子

    《中华国学经典读本:淮南子》以道家为宗,综合了诸子百家的思想,构筑了一个以道论为主体的哲学思想体系。它主张积极进取,对无为而治作了新的解释,对治国之道做出了有益的探索。它对天文、地理、节令都做了广泛而深入的探讨,并以道论为宗本解释各种自然现象,对我国古代科技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 尚书(中华国学经典)

    尚书(中华国学经典)

    《尚书》是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宝库。《尚书》每篇并非成于一时,其中文句有着语法、词汇、方言的差异,又是现代语言学家们研究上古汉语演变的重要资料。如此等等,都说明《尚书》是具有着巨大历史文化价值的古代文献。
  • 孟子原来这样说

    孟子原来这样说

    经典本是前人鲜活的生命体验,虽经历了千百年,对今天的生活仍具指导意义。《孟子原来这样说》分孟子的经典名句、注释以及对后人的启发三个部分解读孟子,为读者生动地解读了孟子关于王道、用人、仁爱、伦理、挫折、气节、谋略、创新、变通等几个方面的重要思想,帮助读者轻松品味经典的魅力,也为读者深人思考人生指引了一条门径。《孟子原来这样说》是“诸子如是说系列”丛书之一,由姜正成编写。
  • 胡适的北大哲学课(卷三)

    胡适的北大哲学课(卷三)

    本书以胡适在北京大学的所有哲学讲义为母本,再综合胡适关于中国哲学的其他著作整理而成,力求为读者构建一个最全的胡适哲学体系,让读者最直接的感受哲学大师的风采。卷三主讲近世哲学。
  • 中国文化名人谈治学

    中国文化名人谈治学

    科学之事,困难最多。如古来科学家,往往因试验科学致丧失其性命,如南北极及海底探险之类。又如新发明之学理,有与旧传之说不相容者,往往遭社会之迫害,如哥白尼之惨祸。可见研究学问,亦非有勇敢性质不可;而勇敢性质,即可于科学中养成之。纵观中外几千年的学术史,在学问中,真正杂而精的人极少。这种人往往出在学艺昌明繁荣的时期,比如古希腊的亚里士多、文艺复兴时期的达·芬奇,以及后来德国古典哲学家中的几个大哲学家。
热门推荐
  • 毕业以后说分手

    毕业以后说分手

    《毕业以后说分手》是一部散记式的长篇小说,记录了主人公从中学毕业到大学毕业前前后后的情感生活,读来令人悲喜交加,感动非常。
  • 云龙舞

    云龙舞

    文登首部以文学形式反映家纺业发展史的全景式史诗般长篇纪实文学,本书共有八个章节,二百零四个个性鲜明的主题。从文登家纺的源头说起,结合家纺产业发展的历史文化渊源,详细描述了驰名中外的工艺品“云龙绣”的发展历程。
  • 草根警察

    草根警察

    出身草根,心比天高,得遇风云,便化蛟龙!韬光养晦,机遇来临之时,自当一飞冲天!作奸犯科之徒,闻黑鱼之名,魂飞魄散,惊天谜案,逃不过他的双眼!
  • The Moon Endureth

    The Moon Endureth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甜心闺蜜恋爱季

    甜心闺蜜恋爱季

    闺蜜,多么熟悉的两个字眼。她曾经说过:“一声闺蜜,一生闺蜜!”她原以为自己和她能永远在一起。但是昔日亲密如见的闺蜜却因为一个男生分道扬镳。“我恨你,叶雅菲!在这里,我要和你……绝交!”“不要,诗诗,我不是故意的,我不知道他还是你的……而且是他先追我的,他还说,你们已经分手了。所以我才……对不起!”“够了,不要这个样子!我,上官诗诗绝对不会再跟你做朋友的!”姐妹之情恩断义绝,叶雅菲无时不刻不在懊悔。但是最后上官诗诗竟……
  • 绝色召唤师:魔皇盛宠二公主

    绝色召唤师:魔皇盛宠二公主

    她,26世纪的王牌特工,却因挚友的背叛而殒命。他,碧落大陆的至尊,冷血冷心冷情,却唯独对她化作绕指柔。当她附身于大陆第一废材,腹黑对上腹黑,谁更胜一筹?且看他们强强联手,成就一段感人肺腑的美谈。
  • 当骄傲的心遇上丑小鸭

    当骄傲的心遇上丑小鸭

    殷紫芹是个漂亮的女生,赵筱苒是个开朗的女生,她们共同的特点是,学习都很优异。可是,紫芹的成绩却总是比筱苒少一点,永远都是第二名,这使紫芹对筱苒起了嫉妒之心,把筱苒当成了敌人。而筱苒却不在意,她真心想和紫芹交朋友,在与紫芹的多次互动中,她发现,原来紫芹也是个孤独的女孩.....她们之间会发生什么呢?想知道的话,就关注此书吧!
  • 孙子批注

    孙子批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剑寒梅香

    剑寒梅香

    一段江湖恩怨,一段儿女情仇。是恨?是喜?是哀?是叹?没人能说清道明。左思明在最后失去了什么?获得了什么?或许,每位看官心中都有自己的答案。
  • 佛说钵兰那赊嚩哩大陀罗尼经

    佛说钵兰那赊嚩哩大陀罗尼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