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597000000036

第36章 走不出的盛衰怪圈(3)

“明君万能论”的破产

中国历史上的真正明君可以说是屈指可数,而清王朝的康熙、雍正、乾隆最少能明君榜上有名;中国历史上的昏君不少,但是像明朝几位皇帝那样昏庸的却一个也没有。但是,历史的无情之处是,即使像清王朝这样历代君主都还算励精图治之人,仍旧没有能够避免最终衰落的命运。

并不是有一个好皇帝真的就能解决一切。康熙皇帝在晚年时候曾经总结自己一生说:“在位五十余载,天下粗安,四海承平。虽未能移风易俗,家给人足,但孜孜汲汲,小心谨慎,夙夜未敢少懈,数十年来,殚心竭力,有如一日,岂仅劳苦二字所能概括?前代帝王,或享年不永,后世史论,辄以为酒色奢侈所致,此皆不过书生好为讥评,虽纯全尽美之君,亦必择摘瑕疵而后快意。予其为前代帝王剖白,盖天下事繁,不胜劳惫所致也。诸葛亮云:鞠躬尽瘁,死而后己。为人臣者,仅有诸葛亮一人耳。若为帝王,仔肩甚重,无可旁诿,岂臣下所可比拟?臣下可仕则仕,可止则止,年老致政而归,抱子弄孙,犹得优游自适。为君者勤劳一生,了无休息。”

这并非号称千古一帝的自我溢美之词。康熙皇帝自从16岁亲政以来,就表现出来了过人的政治谋略和治国才能。作为“康乾盛世”之端的君主,年仅十六岁的他就智擒鳌拜,大权归己,御驾亲征,剿灭噶尔丹;完全掌权之后,更是遵从“政治之道,务在精勤”的原则,广开言路,惦念民生疾苦;在谋权方面,打击朋党,“穷极根诛”,坚持天下大权,“当统于一”;在处世方面,以孝治天下,朝仪大体,整齐严肃;在修身方面,始终标榜以身作则,不文过饰非,曾说“禁人用而己用之,将何以服人”、“君亦有过,岂能文饰”。

康熙皇帝,如果按照过去的标准,绝对是一个好皇帝楷模了。除了康熙皇帝以外,清王朝其他的皇帝也都不差,据说,雍正皇帝每天办公一直要到深夜,什么都要亲自过问,最后因为劳累过度,过早地去世了。

但是,历史的残酷在于,即使有了明君也不一定能改变历史的大势。何况,真正的明君也不能常常有的,嘉庆皇帝以后几个清朝皇帝虽然不能算是昏庸,但是能力也有限。比如,道光皇帝在英国人打到了家门口的时候,还不知道地球是圆的还是方的,更别说是知道英国人是谁了。

就是到了后期的光绪皇帝,虽然也可以算是一个勤政的皇帝,兴新政,求变法,为了挽救大厦将倾的清王朝,也算是尽了力了,但是他既没有自己祖先那样的气魄,可以掌握大权,也缺乏过人的能力,最后也只好心疼地看着大好的江山被东西方来的洋鬼子去瓜分。

“八旗子弟”的兴衰

清军1644年入关,建立王朝平定四方后,征战四方的20万铁骑逐渐转为各地驻防,满族原来“出则为兵,入则为民”的全民皆兵模式,后来被职业旗兵取代。康熙二十一年,在全国划出97处要地,派驻八旗兵驻防,其中京畿附近派驻25处、东北满族老家44处、新疆8处、内地驻防20处,20万大军一半分驻东北、新疆和京畿,另一半分驻江宁(今南京)、京口、杭州、福州、广州、荆州、成都、西安等内地20座要城。

第一,定身份。旗人当时不叫满族,旗人,就是在旗的,民人就是不在旗的,不在旗的叫民人。有的书说叫“旗民”,这是不对的。它是两个概念,旗是旗,民是民。这个身份是终身的,在旗终身在旗,世世代代在旗,民人不在旗,世世代代不在旗。

第二,定旗分。八个旗,白旗,你就终身是白旗,子子孙孙是白旗。

第三,定佐领。某某人是八旗满洲里面的蓝旗,蓝旗下某参领,某参领下的某佐领,下面谁谁谁,世世代代都是这个佐领,子子孙孙都是这个佐领,个别情况有调整、有例外。

第四,定住地。住在哪儿是固定的。以北京来说,两黄旗住在北城,两白旗住在东城,两红旗住在西城,两蓝旗住在崇文门和宣武门以里,这叫京城八旗。那驻防八旗呢,就设立满城,杭州、成都、福州等等,设立个满城,就是旗人在里面住,修了城墙。

第五,定钱粮。吃饭怎么办?国家供养,旗人有钱粮,俗话叫“铁杆庄稼,旱涝保收”,铁饭碗。

第六,定土地。原来在关外他是有地的,在赫图阿拉他是有地的,进了关入占了北京之后,这地怎么办?圈地,京畿圈地,圈所谓“无主荒田”,分给从容入关,八旗兵及其眷属。问题就来了,他住在北京城里,地可能分在丰润、宝坻,怎么种啊?这就出现了庄头,就是寄生虫。《红楼梦》里的乌进孝这类庄头,给他经营,帮着给拿地租,后来有人把地卖了。

第七,定营生。旗人不做工,不务农,不经商。当兵他是一家出一丁,后来当然有点变化了,他有八个儿子不能都当兵去了,钱不够,兵员不够,没那么多,剩下人做什么呢?吃的有保证了,有钱粮;住的有了,到北京以后圈房,顺治的时候有六大弊政,其中一项就是圈地占房。北京内城原来所有人统统搬走,房子留给旗人住。住有了,占了房子,地有了,圈的地分了,不做工,不务农,不经商,做什么呢?没有事干只有好闲。

第八,定学校。后来发现满人小孩要上学,学校要分等级:宗学、觉罗学,就归宗人府管;咸安宫官学,景山官学,归内务府管;八旗叫八旗官学,也叫八旗学,归八个旗分着管。学校是固定的,分等级的,和汉人要分开,和民人也要分开,后来上到了高一级的学校了,但是考试单有名字。

第九,定婚姻。旗、民不通婚,包括满与汉、回人、苗民等等不能通婚。旗、民不通婚,个别有例外了,那另说了,就总体有规定,旗、民不通婚。

第十,定司法。旗人犯了法,地方官不能审理,单有一个审理的程序。旗、民犯了同样罪,同罪不同刑。《大清律例》规定:旗人犯了徒刑,一年折合枷号五天,就是判一年刑,要是民人判一年刑的话,旗人关五天就行了。

实际上不止这“十定”,还有其他的内容。八旗制度是从满清入关之后就定下来的,一直到清末。

清末北京旗人有多少呢?《北京市志稿》对宣统年间北京旗人的户口有一个统计:京城24旗,黄旗30312户,白旗34924户,红旗24317户,蓝旗29230户,合计118783户。就是11万多户,一户大约五口到六口之间,平均起来算,宣统时候北京旗人总数大约20万户,人口大约100万,这是一个很庞大的,对全国来说就更大了。

旗人群体不工、不农、不商,吃钱粮,一代一代传袭下来,靠国家供应,后来国家就供养不起了。八旗制度在满清入关以前适应了当时的游牧战争环境,亦耕亦战,出则为兵,入则为民,把分散的满人连接到一起,用军事的方法连接在一起,形成了一个强大的战斗力量。但是,夺取政权之后,占了北京之后,在新的形势之下,八旗制度怎么改革,怎么适应新的形势?

也进行了一些改革,修修补补,因为八旗生计问题在康熙年就出现了,雍正时就很严重了。有的人没饭吃了,发到东北开垦去了,路费给你,给你点安家银子。这些人怎么肯到东北种地去啊,领完银子再跑回来。所以,八旗生计问题是困扰清朝一个很大的问题,始终没有解决,愈演愈烈。

最后,八旗制度,清朝的基础崩塌了。结果只有一条,就是清朝垮台了。清朝皇帝有几次历史机会,但是都失去了,不进行图强维新的改革,不进行重大的改革,修修补补、应应付付,最后受害最大的首先是八旗子弟。辛亥革命之后,他们种地不会,做工不会,经商不会,拉洋车也不会。很多八旗子弟没有饭吃,又没有文化。所以说,八旗制度兴则清朝兴,八旗制度衰则清朝亡。

清朝最后,从6岁的同治、4岁的光绪、3岁的宣统做皇帝,就可以看出来,清朝上层腐烂了。八旗制度可以看出来清朝下层腐烂了,从上到下都腐烂了,所以清朝也就灭亡了。

八旗子弟的蜕化,战斗力的逐渐丧失,其原因从根本上说,是在于入关后,满族落后的生产方式很快就被汉族地区已达烂熟程度的封建生产方式所陶冶,原来的兵农一体,迅速趋向兵农分家,而作为一种职业兵,他们绝对逃脱不了历来汉族地主阶级武装腐化、瓦解的规律。加之清初的八旗子弟是以征服者、胜利者的身份出现的,他们的历史包袱,就必然背得格外沉重。考察八旗子弟没落的过程,就不难发现,封建世袭制和封建特权,是八旗子弟的腐蚀剂,孳生社会寄生虫的温床。

同类推荐
  • 魔幻历史

    魔幻历史

    (新书,《我的帝国崛起》,求收藏!!谢谢大家!!)我,21世界的人,带着一本23世纪的《世界通史》在经历了三次世界大战---核武灭世之后,又跨越五百年,来到了新纪元这本书作为上一个纪元的文明残片,来到新纪元中的一粒沙砾的我手中……这是本有趣的书,阅读中我渐渐发现,现在经历的历史,是上个纪元的历史另一种打扮的重演…新纪元前约4000多年,伟大的尧,舜,禹三位幸存者人杰,组建了“三皇幸存者人民共产社”…新纪元前221年,大秦末世财阀建立,罗马末世公司转为超级末世财团…新纪元1492年,哥伦布发现史前大陆…历史螺旋上升发展着。
  • 老陈说鄱阳事

    老陈说鄱阳事

    本书是江西省鄱阳县电视台开播的《老陈说鄱阳事》一档节目的文学结集。在书中作者较完整系统地回顾了鄱阳历史的悠久和鄱阳文化的璀璨。
  • 残魏

    残魏

    坎坷三百余年,边患未除,世家、外戚、宦官内斗不止,民间又起波折,魏朝是借此浴火重生,还是就此消亡,引世人长叹?
  • 中国历史博览1

    中国历史博览1

    《中国历史博览1》主要分为“史前文化”、“西周的建立”、“春秋”等章节。
  • 玩唐

    玩唐

    莫问青云寻何处,云逸青山碧波外。闲来独自钓垂柳,坐看卷舒云自在。玩诗、玩文、玩字、玩画、玩瓷、玩漆、玩玉、玩铜器。才子一号群:87768456(满)才子二号群:32748800(少量车位)才妹一号群:87280020(只准妹妹加入。如男同志进入,发现一律踢出)(满)才妹二号群:108471690(同才妹一号群)玩唐书友群:119230533(起点用户专群)青山沟村民群:37713135(起点用户专群)(本书中有许多专业知识,如果疏漏之处,敬请专业人士原谅,也请各位朋友勿当作资料参考)
热门推荐
  • 男主,站住!

    男主,站住!

    这里是四号店。服务宗旨:时空乱流引起的一切重生事件导致重生女抢走了原本该属于你的男票,你的爱慕者,你的各种小备胎!不管是和重生女正式结婚了还是拜倒在她的石榴裙之下,只要是重生女惹的事,请到四号店来。总而言之就一句话:重生女,请放开那个男人,让我来!
  • 中国佛教与传统文化

    中国佛教与传统文化

    本书着重从文化角度探索中国佛教的内容及其与传统文化的内在联系。先是从佛教的历史、典籍、教义、仪轨制度和寺院殿堂多个侧面,阐明佛教构成诸要素,以揭示佛教作为文化实体的基本内涵。然后着重从政治意识、伦理道德、哲学思想、文学、艺术和民俗六个方面,探索佛教与传统文化的关联,以阐述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规律。内容充实,雅俗共赏,为读者提供了解中国佛教与传统文化的基础知识,是了解中国佛教文化的入门书。
  • 华夏异人传之朱雀传说

    华夏异人传之朱雀传说

    简介当人们在社会上追名逐利,并喊着生活既是战争的时候,感恩和平的人却来越少。更不知为了这和平,多少无名之人仍在为之付出鲜血乃至生命。当和平日久,华夏渐盛,黑暗之中始终虎视眈眈之辈便蠢蠢欲动。暗流涌动之际,应运而生之人能否承接黑旗遗志,再保华夏70年。一个获得修炼古武机遇的普通青年,加入黑旗组织,驱逐异族,护卫华夏和平的传奇。
  • 追妻99次:高冷总裁逼过来

    追妻99次:高冷总裁逼过来

    男人西装笔挺,冷沉霸道的说:“跟我白头偕老,是你唯一的出路!”她扬了扬无名指,无比苦涩:“你看清楚,我是有夫之妇!”
  • 传统企业电商之道

    传统企业电商之道

    本书是作者二十多年传统营销经验和多年电商实践经验的总结,旨在为传统企业展现一条清晰的电商发展思路,扫清发展上的障碍。全书从传统企业启动电子商务应从战略规划开始,以实战的角度,阐述如何定位,如何建立电商管理体系,如何做营销管理和分销等一系列内容。相信本书能成为传统企业开展电商业务的行动指南。
  • 悟者天下

    悟者天下

    异缘修真,战魔族,夺仙府,抱美眷,纵横大陆!人族分级:悟灵、悟师、悟老、悟尊、悟圣,各有九级之分;魔族分级:魔兵、魔将、魔老、魔尊、魔神,各有九级之分。
  • 二嫁狂妃:驭皇叔

    二嫁狂妃:驭皇叔

    她是首席特工,腹黑狡黠,智商高超,身手敏捷。当苏如是不堪受辱一头撞死在金銮殿时,她穿越了。他是当今皇帝的九弟,当今的九皇叔,下身瘫痪,长年作于轮椅,他看似温润如玉,却是冷清孤僻。“这个男人,我要了!”酒馆之中,她眉眼张狂,霸道的宣誓。从此,他沦落入那双的狂傲的眸子里。从此,他的生命里只剩下爱她,宠她。【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九天鼎帝

    九天鼎帝

    封号琅琊榜的第一强者?统领天鼎界的绝世鼎帝?进阶如喝水的天赋奇才?号称百战百胜一生未败?这些属于他的皇冠,已统统不在!身为后天鼎体的他,意外死亡,魂念刚转世当即遇到了生死绞杀,他如何化险为夷?一步步扶摇直上,一步步修炼而起,一步步遭遇挑战,一步步再创辉煌。他再度回升到最强者——鼎帝,才发现,引以为傲的鼎帝,不过是一个开始……看一代绝世强者转世重生后的再度崛起,看他如何在困难重重的修炼一途中,创立下一个又一个的奇迹,看一个绝世神婴步步高升再立于远端的历程……一切的一切,尽在——九天鼎帝。
  • 凤去台空之代嫁皇后

    凤去台空之代嫁皇后

    入宫前,她是丞相府无忧无虑快意江湖的沈家小姐,入宫后,她是母仪天下统率后宫的沈皇后。身为沈家嫡女,她无奈放弃自由,代姐入宫,贵为皇后。只是今生既已注定,那她就尽职地扮演好一位“贤后”。“皇后,朕要学武。”“臣妾教你。”“皇后,淑妃出宫了,朕的皇子没人管。”“臣妾替你抚养。”“皇后,朕没人侍寝……”“……滚粗!”
  • 盛世天下之农门弃妇

    盛世天下之农门弃妇

    一纸休书,原来她养了个白眼狼!一朝睁眼,啥?生不出儿子,想抢她的?想得美!掂掂勺子,开开布庄,种田、经商样样行!艾玛啊!金手指一不小心开大了点!名动天下,不好意思!渣男不要,选美男!白衣王爷?不错嘛!给我娃儿当爹!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