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591200000079

第79章 万邦来朝,李世民成了天可汗(5)

面对唐朝的战争威胁,麹文泰毫不示弱,开始高筑城墙,深挖壕沟,积极备战。

又一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家伙开始玩火了。

薛延陀的真珠可汗可不想引火烧身,他赶紧遣使向李世民大表忠心:“我受大唐厚恩,常思报答,请允许我发兵作为前锋进击高昌。”

贞观十三年(公元639年)十一月,李世民对麹文泰发出了最后通牒,下诏“示以祸福,征之入朝”,希望他能悬崖勒马,悔过自新。然而,麹文泰却依旧置若罔闻,“称疾不至”。(《资治通鉴》卷一九五)

在所有的政治手段都宣告无效后,天可汗终于忍无可忍,只能开动战争机器。

是年十二月,李世民任命侯君集为交河行军大总管、薛万均为副总管,率赵元楷、阿史那?社尔等将领,大举发兵远征高昌。

听说唐朝真的出兵了,高昌朝野顿时人心惶惶,可麹文泰还是一脸镇定自若的表情。

他胸有成竹地对群臣说:“长安距我们七千里,其中沙漠戈壁就有两千里,地无水草,寒风如刀,热风如烧,大军岂能通过?以前我去长安,亲眼看见秦陇北部地区一片荒凉,城邑萧条,和隋朝根本没得比。如今他们伐我,发兵多则粮草运送不及,发兵若少于三万人,我们完全有力量将其制伏。现在我们最好的办法就是以逸待劳,坐收其弊。唐军若屯兵城下,最多二十天,粮食吃光,必定撤走。到时候我们就追,必能将其俘虏,根本用不着担心!”

大臣们听了,都觉得很有道理,满腔忧虑一扫而光,并且对国王麹文泰这种临危不惧的王者风范、这种蔑视一切帝国主义纸老虎的大无畏精神佩服得五体投地。

国王就是国王,心理素质就是比一般人强啊!

可是,让高昌人万万没有料到的是,短短几天后他们对麹文泰的信仰就彻底崩溃了。

因为麹文泰死了。

准确地说,他是被吓死的——“及闻王师临碛口,惶骇计无所出,发病而死!”(《旧唐书·焉耆传》)

高昌的臣民们目瞪口呆——几天前的豪言壮语犹然在耳,他怎么就死了呢?大敌当前、生死存亡之际,让他们无比景仰、无比信赖的这位国王怎么能抛下他的万千子民,说死就死了呢?

直到此刻,高昌人才蓦然发现,麹文泰的心理素质要远比他们想象的低得多。

可他已经两手一甩,双腿一蹬,撂挑子了。现在再去研究他的心理素质已经毫无意义。如丧考妣的高昌人赶紧把麹文泰的儿子麹智盛拥上王位,希望这位新国王能继承乃父遗志,带领他们抗击入侵之敌。

贞观十四年(公元640年)五月,唐朝远征军抵达高昌边境的柳谷(今新疆哈密市东),此时侦察兵来报:“麹文泰的葬礼即将举行,达官显要都将云集于都城。”众将闻讯,纷纷建议直接对高昌都城发动突袭。侯君集却说:“不可,天子以高昌无礼,命我讨伐它,如今在人家的葬礼上发动袭击,不是吊民伐罪的正义之师。”于是命大军向高昌城东南的田城(今新疆鄯善县西南)进发,于次日拂晓兵抵田城城下。唐军命守军投降,守军不从,唐军随即发起强攻,只用了半天时间就将其攻克,俘虏了七千余人。

高昌国丧结束后,侯君集立刻命中郎将辛獠儿为前锋,向高昌城发起进攻。高昌军出城迎战,辛獠儿迅速将其击溃。随后,唐军主力全部进抵高昌城下。

麹智盛慌忙给侯君集写了一封信,说:“先王麹文泰得罪唐朝天子,已遭天惩,身已亡故。我继位时间尚短,恳请阁下怜悯体察。”侯君集回信说:“若真心悔过,当自缚双手到军营前投降。”

自缚投降?麹智盛当然不干。他老爸生前早把高昌城修筑得沟深城坚,何况西突厥的援军此时就驻扎在北边不远的可汗浮图城(今新疆吉木萨尔县)。既然手上还有这些筹码,麹智盛岂能不战而降?

高昌不降,唐军只好开打。

侯君集一声令下,士兵们迅速填平了护城壕沟,随即把云梯、撞车、抛石机、巢车等大型攻城器械全部推上战场,一股脑儿往高昌城上招呼。

一时间,箭矢飞石犹如暴雨倾盆而下,高昌城内顿时血肉横飞,一片哀号。守军一个个抱头鼠窜,纷纷躲进房屋里面,压根就不敢露头。

值得一提的是,唐军此役动用的这些攻城器械都是经过特殊改进的,不但打击力度超强,而且精确程度非常高,属于当时世界上技术含量最高的尖端武器。比如巢车,就是高昌人以前闻所未闻的东西。它的高度足有十丈,士兵躲在巢车中,足以“俯瞰城中”,“有行人及飞石所中,皆唱言之”。(《资治通鉴》卷一九五)

也就是说,巢车并不是攻击型武器,而是一种“精确制导”武器,犹如今天的卫星定位系统和电子制导仪器。在它的指挥下,唐军的抛石机指哪打哪,一打一个准。如果准确命中目标,车顶上的“观察员”就向下面汇报战况;假如没有命中,下面的投石手就根据观察员的提示,改变打击的角度和力度,直到命中为止。

在唐军的这种致命打击之下,高昌军根本没有还手之力。

眼看高昌城即将灭顶,麹智盛不住地向天祈祷,巴望着西突厥援军赶紧到来。

可是,西突厥的援军到底在哪里呢?

其实他们所在不远——就在唐军的军营里。

准确地说,是在唐军的俘虏营里。

尽管高昌很早就和西突厥乙毗咄陆可汗订立了攻守同盟,相约“有急相助”,然而,这种“相助”绝对是有条件的。如果是帮助高昌欺负伊吾、焉耆这些西域小国,顺便掳掠财帛子女,咄陆可汗的积极性当然很高,可要是碰上唐朝这样的巨无霸对手,咄陆可汗的态度马上就不一样了。

这一次,当侯君集的远征军刚刚抵达高昌国境,咄陆可汗就一溜烟跑了,“惧而西走千余里”(《资治通鉴》卷一九五),只留下一个亲王驻守可汗浮图城。没想到这个亲王比咄陆更怕死,咄陆前脚刚走,他后脚就开门投降了唐军。

事已至此,麹智盛还有什么指望呢?

这一年八月八日,彻底绝望的高昌国王麹智盛举城投降了唐军。侯君集随即兵分数路,把高昌境内的二十二座城池全部占领,俘获人口共计一万七千七百。

早在唐朝出兵之前,高昌国内就已经悄悄流传着一首民谣。

高昌兵马如霜雪,汉家兵马如日月。

日月照霜雪,回手自消灭!(《旧唐书·焉耆传》)

这是一则末日预言。当时麹文泰怒不可遏,曾下令彻查初唱者,可后来却一无所获。麹智盛断然没有想到,他即位不过才几天,这则可怕的预言就应验了。

至此,曾经猖獗一时的高昌,终于像烈日下的霜雪一样化为乌有。

贞观十四年九月,唐太宗李世民在高昌故地设置西州,将可汗浮图城置为庭州,各置属县,同时在交河城(今新疆吐鲁番市)设置安西都护府,留兵镇守。

唐朝征服高昌后,“国威既震,西域大惧”!(《唐会要·高昌》)尤其是安西都护府的设立,既确保了丝绸之路上这条黄金通道的安全与畅通,又使得大唐帝国的疆域得到了极大的拓展,“唐地东极于海,西至焉耆,南尽林邑,北抵大漠,皆为州县,凡东西九千五百一十里,南北一万九百一十八里”(《资治通鉴》卷一九五)。

唐帝国在西域的强势介入令西突厥大为恼怒并且深感不安。

一山不容二虎。

西突厥一贯将西域诸国视为自己的势力范围,他们自然不甘心就此放弃这个经营已久的“后花园”。

所以,围绕着西域诸国的控制权,一场激烈的较量在所难免。

西域:激烈的较量

西突厥自贞观十二年(公元638年)分裂为东、西二部后,西部的乙毗咄陆可汗和东部的咥利失可汗一直处于混战状态,双方势均力敌。贞观十三年(公元639年)底,咥利失可汗被叛乱的部下所杀,其麾下的另一个部落拥立其侄继位,是为沙钵罗叶护可汗。自此,咄陆的政权称为北汗庭,沙钵罗叶护的政权称为南汗庭。南汗庭继承了咥利失的外交政策,仍旧与唐朝通好,“累遣使朝贡”,唐太宗李世民则“降玺书慰勉”。(《旧唐书·突厥传》)

贞观十五年(公元641年)七月,也就是唐朝征服高昌之后,李世民再次遣使前往南汗庭,赐以鼓纛,极力扶持这个亲唐政权。然而从这一年起,北汗庭的势力逐渐强大,“西域诸国多附之”,南汗庭的沙钵罗叶护可汗又在随后的一场战斗中被杀,北汗庭的咄陆可汗遂重新统一了西突厥。

这对唐朝来说实在是一个非常不利的消息。

因为南汗庭的败亡意味着唐朝几年来的外交努力付诸东流,而北汗庭的崛起则意味着西域的安全开始受到严重威胁。

果不其然,统一后的咄陆可汗“自恃强大,遂骄倨”,不但出兵攻灭了吐火罗,而且屡屡“拘留唐使者,侵暴西域”。(《资治通鉴》卷一九六)

贞观十六年(公元642年)九月,西突厥突然发兵入侵伊州(伊吾)。

唐朝与西突厥在西域的激烈较量自此展开。

由于西突厥刚刚一举踏平了吐火罗,因此咄陆可汗的气焰十分的嚣张。

他认为唐朝在西域经营的时间还很短,驻扎的兵力也十分有限,所以在他看来,要击溃唐朝在西域的势力,重新夺回对西域的控制权,简直是易如反掌之事。

可是,咄陆错了。

唐朝不是吐火罗。

在西域等待他们的,将是一个异常强悍的对手。

这个人就是唐太宗亲自选拔任命的安西都护——郭孝恪。

郭孝恪,许州阳翟(今河南禹州市)人,史称其“少有志节”,隋末率数百乡人投奔瓦岗。因其足智多谋,深受李密赏识,与李世勣一同被派驻黎阳仓,随后与李世勣一起降唐。虎牢之战中,郭孝恪曾向李世民献策,力主两线作战,围洛打援,被李世民采纳。破窦建德、王世充后,李世民在庆功宴上当众褒扬:“郭孝恪谋擒建德之策,出诸人之右也。”(《旧唐书·郭孝恪传》)此后,郭孝恪历任贝、赵、江、泾四州刺史,因能力突出,政绩显著,不久便获得升迁,入朝担任太府少卿,随后又迁左骁卫将军。

在考虑安西都护人选的时候,李世民很自然地想到了郭孝恪。因为他既在开国战争中立过功勋,有勇有谋,又拥有丰富的地方管理经验,足以独当一面,这样的人才当然是镇守西域的不二人选。李世民随即任命郭孝恪为安西都护兼西州刺史。

李世民的选择是正确的。

西突厥很快就要在郭孝恪面前尝尽苦头。

西突厥此次入寇的目标之所以选择伊州,很显然并不是为了劫掠财帛子女,而是出于一种试探虚实、炫耀兵威的目的。因为伊州远在高昌故地之东,西突厥要攻打它,就必须横穿整个高昌故地,即眼下的安西都护府辖境(西州),倘若仅仅是为了打劫,显然不必如此大费周章,舍近求远。

所以,郭孝恪马上就判断出——这只是一次试探性的战略进攻,敌人出动的兵力肯定不会很多。他当即决定予以迎头痛击。

郭孝恪亲率二千骑兵轻装疾进,在半道上对西突厥军发动了一场阻击战,轻而易举地击溃了这支来犯之敌,给了突厥人一个狠狠的下马威。

第一次试探失败,西突厥很快又组织了第二次进攻。

这次攻击的力度明显加大了,而且兵锋直指安西都护府。

咄陆可汗命令屯驻在西州附近的处月、处密两个突厥部落,出兵进攻西州境内的天山城(今新疆托克逊县)。在它东北面不远处就是安西都护府所在地——交河城,可见西突厥此次进攻的目的是想直捣郭孝恪的心脏,企图一举摧毁唐朝在西域的指挥中枢。

假如天山失守,交河必定危急。

郭孝恪意识到,与其被动防守,不如主动出击。于是火速率部进援天山城,亲自指挥城防战。

突厥军队多为骑兵,本来就长于野战,短于攻城,何况此次郭孝恪又亲自坐镇指挥,所以西突厥军根本捞不着半点便宜,多次强攻均被击退,付出了重大伤亡。处月、处密两部落见取胜无望,只好收拾部众,灰溜溜地打道回府。

他们万万没有料到的是,郭孝恪居然率部出城,紧紧咬住了他们。

突厥人慌了神,赶紧拍马狂奔。可不管他们跑多远,郭孝恪就追多远。这一追直接追到了处月部落的老巢。处月人逃进城中,还没来得及喘息,唐军就开始攻城了。而且,与他们啃不动天山城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唐军没花多少力气就把城攻破了,处月酋长慌忙带着族人再次落荒而逃。

相比之下,处密部落似乎幸运得多,他们眼见唐军追着处月部落去了,心里大呼侥幸。可他们做梦也不会想到,就在他们翻过遏索山(天山支脉),狼狈不堪地回到驻地不久,郭孝恪的唐军居然又打过来了。

处密人彻底傻了——这唐军到底是插了翅膀还是会分身术,怎么能两头一块打呢?

还没等他们回过神来,唐军的刀已经架到了他们的脖子上。

结果,处密的下场比处月更为不堪——处月只不过丢了王城,处密的部众则大多数投降了唐军。

偷鸡不成反倒蚀了一把米。

这样的结局真是令咄陆可汗大跌眼镜,同时也让他惊愕不已。

他终于意识到——这个安西都护郭孝恪实在是一个可怕的对手。

一连两次败北之后,咄陆可汗再也不敢与唐军交锋了,转而向西攻击康居国(今乌兹别克斯坦撒马尔罕),途经米国(今撒马尔罕东南朱马巴扎尔)的时候,又顺便将其攻破,掳获了大量战利品。

咄陆可汗打仗很有一套,可他这个人却有一个不大不小的毛病——吝啬。

对于普通人来说,吝啬也许算不上什么毛病。对于一个土老财来讲,吝啬兴许还是一种优点。但是,对于一个政治领袖而言,吝啬就是一种致命的缺陷了。

同类推荐
  • 风云大赵

    风云大赵

    穿越到战国的他如上古传说中不败的魔神,战群狼,杀棕熊,降服金色巨龙,有一种君临天下的王者气概。霸气刁蛮匈奴公主,温婉可人的邻家小妹,西域二十二女儿国的美人国王,尽收他的后宫。现在他开始了新的一轮征战,因为他的誓言是:不要挑战我的权威,还有我的女人……
  • 舜帝崛起

    舜帝崛起

    揭开历史神秘的面纱,追寻上古那封存的记忆。箫韶九成,凤凰来仪。一琴抚天下,孝德感苍穹。舜帝崛起,华夏归心!
  • 大明小贼

    大明小贼

    街头小偷李慕穿越到另一个时空的明朝成化年间,无法绕开一个普遍的问题。圣人有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何为修身?李慕:强撸灰飞烟灭!何为齐家?李慕: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兴大明人丁,颇有压力!何为治国?李慕:窃玉窃香,如窃大国,此小事尔!何为平天下?李慕:那么多问题,很饿了,先去吃点茶叶蛋,泡面先,如此重大的议题,日后再说!且看李慕,错了,且看这小贼如何纵横大明!
  • 姜王剑

    姜王剑

    故事开头篇,也就是第一章,主人公司马孤辰意外碰上怪人,上演一部穿越故事。主人公穿越到了春秋时期,与姜国公主的浪漫情缘以及与姜国王子的恩怨情仇。
  • 文景之治

    文景之治

    本书介绍了汉初社会形势、刘邦的政治遗产、文帝武事、贾谊的政治设计、法制改革、北边政策等内容。“文景之治”的成就,体现了开明执政的理念,为后世行政提供了典范。以“资治”为宗旨的中国传统政治史观,将“文景之治”看作典型的“盛世”。人们在文景时代发现政治榜样,汲取政治营养,寻求政治启示。“文景之治”已经成为一个代表政治成功的特殊的文化符号。
热门推荐
  • 祸害你走开

    祸害你走开

    不就是拿书晃了你一下嘛,要不要就这样跟我对上了……林落默默地想。欢喜冤家再加一个略微痴情的莫思,一个暖暖的顾安泽,作为林落好友的苏翎跟不厚道的打算搬小板凳看好戏。青春从来都是绚丽并且平凡的,每个人都会有不一样的经历。我想和你们一起,分享他们笑过哭过的青春。并以此惦念我们青涩年华中的笑容与泪水。
  • 一代妖宠:溺宠天下

    一代妖宠:溺宠天下

    某奴才焦急跑来:国师大人,小狐狸咬了侧妃娘娘的手,我们怎么办?某国师一脸淡定:长牙期,好好保护小狐狸的牙某奴才继续焦急跑来:国师大人,小狐狸偷偷跑去厨房偷吃了不少饭菜。国师微微一笑:看来它饿了,以后多准备些它喜欢吃的。某奴才依旧焦急跑来:国师大人,小狐狸不见了国师大人怒,务必给本大人找回来!
  • 绝世轻狂:雇佣兵女神

    绝世轻狂:雇佣兵女神

    穿越前,21世纪洛轻狂为妹妹所不容,跳崖自杀。草包五小姐洛轻狂调戏聂三少被踢死,再次清醒过来,21世纪的雇佣兵洛轻狂已然带着记忆重生…草包褪去了一身的污渍,如云的秀发之下竟是一张绝色的容颜!雇佣兵的重生,洗去了一身的铅华,只为走向强者之路,一世轻狂!
  • 王俊凯心的承诺

    王俊凯心的承诺

    那个懵懂无知的少年笑笑吧,就当是为了我。你若安好,便是晴天。
  • 歌尽浮生殇

    歌尽浮生殇

    夜浮生说:“慕歌,我做错的我愿承担一切后果,却承受不了你离开我。你要信我,我是爱你的。”伽岚说:“死女人,本王爷都为了你遣散一屋子的姬妾了,你为何就是不愿意接受我,试着爱我一点点?”荼尽说:“罢了罢了,我认命了,即使你永生永世都不爱我,我也要守候你永生永世。”夏昊天说:“姐姐,你跟我走吧,我陪你去过你想要的生活。”
  • 百病治疗预防与调护(大外科卷):眼科病

    百病治疗预防与调护(大外科卷):眼科病

    本书扼要地介绍了颈椎病的病因、病理及临床表现等基本病学常识,着重对中医诊疗、西医诊疗以及饮食与运动等方面的治疗与调护进行了全方位的介绍。
  • 妖瞳传承

    妖瞳传承

    我对起点这所谓的“小说门户”非常失望!在这里,才能得不到发挥,自我价值得不到实现!作品人气渺茫,经营惨淡!签约后无人问津,起点编辑不理人,读者乱写书评制造垃圾让我每天清理。作品内容无人关心,乱贴广告,炒做,狂开马甲才是发展之道。我心灰意冷,我退出。
  • 通灵大讼师

    通灵大讼师

    讼师!曾经有这么一个职业游走于官民之间,甚至官嫌民恶世人避之不及,一张嘴可以草菅人命,一张嘴同样也可以力挽狂澜。我是一名小小的实习律师,每天特别的忙。但很少有人知道,白天忙完人间的案子,在夜幕降临后,我还有着另外的一重身份,打着阴间的官司……读者群:426425950欢迎您的加入批评
  • 豪门“傻”妻

    豪门“傻”妻

    她嫁他,入豪门;他娶她,出家门!三年无出怎么了,比得上他搂进家门的私生子吗?跟她谈感情,请问,他爱过她吗?豪门恩怨,精心布局,当她是傻的不成!爱你,甘愿痴傻,她的心到底是还爱着他?还是不爱?
  • 惑红颜

    惑红颜

    穿就穿吧,穿在婴儿身上也就算了,为毛爹叫关毅,为毛给她取名叫关羽?她是女的好不好!谁说关羽就不能恋爱,刘备哥哥,你就等着吧!怎么曹操也来凑热闹?--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