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建品牌的关键性工作
第1节品牌的归属
纵观世界上的知名品牌,背后都有一个归属,那就是品类。没有归属,品牌就像一个流浪汉一样无家可归。
忽视品牌的归属,客户不知道品牌属于哪个品类,从而影响建品牌。这种现象在中小企业中表现得非常明显。我们看到今年这个品牌推广得非常成功,产品赢得客户的青睐。可是,到了明年这个时候,在市场上却找不到这个品牌了。原因是这个品牌在推广时轰动一时,客户初次尝试之后,不知道属于哪个品类,从而就不再列入购物单了。
为什么新产品上市90%都失败
绝大多数的中小企业所谓的品类创新,仅仅是停留在概念上,抑或起一个所谓的品类名就算了。探究其中的原因,便是对品类创新的认识不到位,只在品类创新的表面作文章。所有成功的品牌,归纳其成功之处不外乎品类创新。
醋本来是调味品,本来不适合经常饮用的。天地壹号开拓了果醋,果醋让人吃饭时开胃,是很好的佐餐产品。天地壹号将果醋定位于“佐餐饮料”的新品类,成为吃饭时必备的饮料。
天地壹号避开了大多数新产品上市的失败怪圈,是因为天地壹号找到了品牌真正的归属。假如天地一号只是停留在品牌开创上,而不去挖掘产品能够开胃的特性,该品牌肯定不会成为这个品类的首选品牌。
品类的领导品牌VS品类的后进品牌
每个品类都有一个领导品牌,领导品牌具有天生的优势,这个优势是客户赋予的。例如,这个领导品牌的产品口味不太好,但客户都说这个口味好、是正宗的,就像王老吉凉茶一样,喝下去总感觉甜,如果以凉茶的标准去衡量,王老吉的凉茶口味肯定不好。由于王老吉是品类的领导品牌,具有领导品牌天生的优势,所以客户认为王老吉这种偏甜的口味就是好的、正宗的。
领导品牌这种天生的优势成了后进品牌的阻力,因为这些后进品牌无论产品多么出色,客户也不会认为是最好的。可能还会反问一句:“既然你的产品那么好,为什么不能成为领导品牌呢?”
后进品牌,一定要清楚自己的地位,自己没有领导品牌的天生优势。但是,从品类的角度出发,就会发现在客户的心智里,有两种认知上的优势资源。一种认知上的优势资源已经属于领导品牌,另一种认知上的优势资源会给予众多后进品牌中的一员。后进品牌的目标就是抓住另一种认知上的优势资源。
可乐之战最能说明品类上的两种认知。百事可乐作为众多可乐饮料中的后进品牌,面对可口可乐这个领导品牌,曾经三次请求可口可乐收购,结果三次都被可口可乐无情地拒绝了。百事可乐痛心疾首,决心与可口可乐决战。但是无论通过什么营销活动手段,都无法动摇可口可乐这个领导品牌。最后,百事可乐终于从品类上找到了挑战可口可乐这个领导品牌的秘诀——那就是开发“新一代的可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