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433600000010

第10章 深刻理解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内涵(9)

江泽民同志的“七一讲话”在这个问题上,区分了共产主义和社会主义这样两个阶段,并且相应地区分了两种人的全面发展。“共产主义社会,将是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社会。”这里说的是作为未来社会目标的人的发展的一种理想状态,这同讲话的其他部分所说的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的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这两个概念的区别是:前者是消灭了有阶级社会里的旧式分工给人的发展带来局限之后的一种人的发展的理想状态,而这种状况是目前的生产力水平和人的思想觉悟程度所达不到的,属于党的最高纲领所要达到的目标。而这两个概念的联系是:正因为共产主义高级阶段的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状况不可能一蹴而就,没有在进入共产主义高级阶段以前建立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不断发展基础上的长期的人的全面发展的积累,是不可能实现的,所以,后者属于实现党的最低纲领的范畴,是目前脚踏实地地为党在现阶段的基本纲领而不懈努力的范畴。坚持党的最低纲领与最高资本论.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534纲领的辩证统一,就必须在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解上也坚持二者的辩证统一,把目前的要求与未来的发展方向统一起来、联系起来。

四、人的素质提高和人力资源开发的统一才是人的全面发展我们知道,就个体的人的全面发展而言,其目标大致有三个层次:基本需要的满足;素质的提高;潜力的发挥,也就是人力资源的开发。在传统的意义上,人的全面发展主要指人的素质(我们常说的德智体方面)的培养和提高,这种素质的提高可以通过一系列的教育方式来实现。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特别是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随着科技、文化功能的加强,社会将越来越重视把人作为实践和开发的对象,人力资源越来越成为最重要的资源,人的实践对象正在发展为以人的开发为主,人力资源开发正逐步成为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议题。围绕人力资源开发,在一些发达国家,在经济领域出现了人力资本理论和管理是生产力的理论,研究培训人的方式,在教育上提出了学习理论、终身教育理论,连续不断地进行教育改革;在科技方面,创立了预测学、创造学理论,不断向人的智力层次开发;在心理方面,形成了众多流派的心理学理论,目的在于开发人的内在潜能。所有这些理论和实践,都有一个共同的目的:发展和开发人。

十六大报告把“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之一,这也是促成人的素质提高和人力资源开发统一的重要途径。学习型社会又称学习化社会、教育化社会,是关于未来的社会、教育及其相互关系的构想。1968年,美国芝加哥大学校长赫钦斯在《学习化社会》

一书中首先提出这一思想。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的报告《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一书中对学习化社会作了描述:

“教育已不再是某些杰出人才的特权或某一种特定年龄的规定活动:教育正在日益向着包括整个社会和个人终身的方向发展。”“未来的教育必须成为一个协调的整体,在这个整体中,社会的一切部门都从结构上统一起来。这种教育将是普遍的和继续的。”也就是说,在未来社会里每个成员都是学习者,每一个社会组织都是学习型组织。

为了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了提高人的素质和开发人的各种资源,必须构建学习型社会,也就是将学习社会化、社会学习化、整个教育一体化。在学习型社会里,每个社会成员都是教育对象,同时也是学习的主体,拥有广泛而平等的受教育机会。建立学习型社会,需要从这几个方面努力:第一,要把整个教育纳入终身教育体系,学校要按照终身教育的理念来改造,注重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引导他们学会学习;第二,社会各种企事业单位都要办成学习型组织,要把组织成员培训和继续教育纳入组织的发展和管理之中,通过学习促进创新,通过创新促进学习;第三,把学校、家庭和社会结合起来,建立社区教育的新体系,学校要打破围墙,向社会开放,吸引家长和社区成员到学校学习,社区也要向学校开放,学校要吸收社会的教育资源,为改善学校条件、提高教育质量服务。

五、人与自然、社会的协调发展才是人的全面发展

自然界是人类及其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外部环境,人类及其社会存在和发展所必需的一切物质和能量,最终都来源于自然界。随着科技进步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大大增强,人类逐渐从依附于自然、从属于自然的被动状态转变成以征服者的姿态主动利用、改造和开发自然。但是,正如恩格斯所指出的:“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虽然人类奇迹般地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生产力,但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破坏了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人与自然的关系正在走向不平衡,生态失衡、环境污染、世界性的温室效应、臭氧层破坏等正在使人类面临非常严峻的生存危机。因此,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问题日益突出。从某种意义上讲,人类的发展史就是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历史。

但是人的全面发展要有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就必须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建立科学的生态伦理。

人与自然的关系及其复杂,主要包括四个方面:对自然界适应并被制约的关系、对自然实践的需求关系、对自然的伦理道德关系、对自然审美的关系等。

这四种关系的协调是不断发展的递进过程。人与自然、社会的协调发展也就是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可持续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面临的两个重要问题。从广义上讲,可持续发展是指经济—自然—社会—人的共同发展,并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终点和宗旨,这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是一致的。马克思把人的全面发展确定为社会发展的最高目标和价值标准,强调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的统一,因为社会由人来组成,离开了人的发展就谈不上社会的发展,社会的发展最终是为了人的发展。“要不是每一个人都得到发展,社会本身也得不到发展。”共产主义是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而在现阶段,我们要促进人和自然的协调与和谐,使人们在优美的生态环境中工作和生活,坚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同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改善生态环境和美化生活环境,改善公共设施和社会福利设施,为人的全面发展创造良好的自然环境。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1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318科学认识马克思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理论乔洪武

发展观是关于发展的本质、目的、内涵和要求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有什么样的发展观,就会有什么样的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和发展战略,就会对发展的实践产生根本性、全局性的重大影响。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决议明确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强调“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推进改革和发展。这样完整地提出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指导思想的新发展。根据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目标之一。当前,深刻总结我国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初期的发展历程上的经验教训,在此基础上,充分吸收全人类文明进步的新成果,站在历史和时代的高度,科学认识马克思的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理论,对我们进一步明确新世纪新阶段我国要发展、为什么发展和怎样发展的重大问题具有深远意义。

(一)

众所周知,马克思关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理论是在他的著名的“三大社会形态”理论的框架内提出来的。在《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马克思这样写道:“人的依赖关系(起初完全是自然发生的),是最初的社会形态,在这种形态下,人的生产能力只是在狭窄的范围内和孤立的地点上发展着。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是第二大形态,在这种形态下,才形成普遍的社会物质变换、全面的关系、多方面的需求以及全面的能力的体系。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生产能力成为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乔洪武,经济学博士,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中外经济理论与政策比较。

性,是第三个阶段。第二个阶段为第三个阶段创造条件。”在这段重要的论述中,马克思提出了“三大社会形态”理论:其一是以“人的依赖关系”为基础的社会形态,即传统的、原始的和封建的自然经济的社会形态;其二是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社会形态,即以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为主导的社会形态;其三是以“个人全面发展”为基础的社会形态,即以产品经济为特征的、未来共产主义的社会形态。正是在“三大社会形态”理论的基础上,马克思提出了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理论。

毫无疑问,马克思所讲的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只能在第三大社会形态下才会最终完全实现。早在1848年,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就宣告:

“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在《资本论》中,马克思把每个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奉为比资本主义更高级的社会形式的“基本原则”。在晚年,恩格斯又在一封信件中援引《共产党宣言》中上面那段话,用它来表述未来新时代的基本思想。很显然,马克思所说的每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指每个社会成员既要自由地发展和发挥他们的全部力量和才能,又要把其他人的发展看作自己发展的条件,用自己的发展去促成社会全体成员的全面发展。要达到这一点,社会首先必须把它自己和社会全体成员的生存条件、自由发展的条件都置于自己的控制之下,并为每个社会成员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提供条件。而这些,又只有在共产主义社会才能完全达到。

但是,马克思并不否认在第二大社会形态下个人的自由发展对在第三大社会形态下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所具有的重要准备作用。一方面,马克思关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理论,主要是在批判资本主义社会(从属于第二大社会形态)中普遍存在的异化和强制性的分工所导致的个人能力的片面甚至畸形发展方式的基础上提出的。1844年,马克思在他的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写道:“一个种的全部特性、种的类特性就在于生命活动的性质,而人的类特性恰恰就是自由的自觉的活动。”马克思接着写道:“动物是和它的生命活动直接同一的,它没有自己和自己的生命活动之间的区别。它就是这种生命活动。人则把自己的生命活动本身变成自己的意志和意识的对象。他的生命活动是有意识的。

……有意识的生命活动直接把人跟动物的生命活动区别开来。正是仅仅由于这个缘故,人是类的存在物。换言之,正是由于他是类的存在物,他才是有意识的存在物,也就是说,他本身的生活对他来说才是对象。仅仅由于这一点,他的活动才是自由的活动。”这段话清楚地表明,自由是人类意识活动的特性,而依靠意识活动,人才能把自己和自己生命的活动纳入思考的对象。

但是,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社会却使上述类活动和类精神发生了异化。因为在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上面提到的真正的社会联系并不是由反思产生的,它是由于有了个人的需要和利己主义才出现的,也就是个人在积极实现其存在时的直接产物,有没有这种社会联系,是不以人为转移的;但是,只要人不承认自己是人,因而不按照人的样子来组织世界,这种社会联系就以异化的形式出现。”这种异化形式就是:“他的生命表现为他的生命的牺牲,他的本质的现实化表现为他的生命的失去现实性,他的生产表现为他的非存在的生产,他支配物的权力表现为物支配他的权力,而他本身,即他的创造物的主人,则表现为这个创造物的奴隶。”由此可见,马克思关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理论既表达了对未来社会的美好憧憬,也显示了对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社会的深刻批判。

同类推荐
  • 重读《周易》智慧

    重读《周易》智慧

    解读周易古经,开发先贤智慧!继承优秀传统,光大中华文化!《重读周易智慧》从对中华元典——《周易》的认识入手,集中介绍了《周易》中的崇尚自然、天人合一、自强不息、发明创造、彰往察来、循序渐进、革故鼎新、物极必反、否极泰来等哲理。《重读周易智慧》作者刘明武从微小处入手,阐发出做人、做事的道理,具前人所未见,道前人所未道,是当今人们认识中华文化、学习中华经典时的入门之书。
  • 哲学就是爱智慧(爱智书系)

    哲学就是爱智慧(爱智书系)

    在很多人的眼里,哲学是一个让人莫测高深的词汇,一提起它,就令人联想到某种至高无上的智慧,还有一张与这种智慧相连的刻满岁月年轮的脸。哲学真的是这样让人望而生畏的吗?这本小书将会回答我们最关心的几个问题:什么是哲学?哲学家们想的都是些什么问题、哲学家都是些什么样的人,读过这本书后你会发现,哲学原来有着这样一张生动有趣的面孔,而你自己也曾经像哲学家一样思考过!
  • 回首那盏明灯:品味中国哲学经典

    回首那盏明灯:品味中国哲学经典

    本书选取了众多国学典籍里面最具知名度,也最具永恒生命启示意义的20部哲学经典,对之进行了原汁原味的品读。
  • 易经一日一解

    易经一日一解

    六十四卦网罗天地万象,穷尽宇宙之变化,展示了人事的吉凶悔吝。《易经》用阴阳之道来解释天、地、人、万物的变化原理,其中彰显了天道行健、自强不息的人类精神,同时也点明了厚德载物、与时变通的生存谋略。借鉴古老的人生指南,开启真正的智慧,我们将用和谐的举措去趋吉避凶、如意纳福,去考量世界,体验人生。
  • 正义为何如此脆弱(悠斋书评及其他)

    正义为何如此脆弱(悠斋书评及其他)

    从根本上说,正义的实质内涵体现为权利与义务的对等交换。说得再直接简明一点,所谓正义,就是相互性基础上的利益交换。社会制度和伦理规范的正义直观上表现为社会权利和义务的公平安排或分配。但社会不是抽象集合体,它是由诸多个人在一定共契上组织成为的生活共同体,其组织结构及其运作凭借或通过诸如国家政府、社团组织机构或特定的社会管理机构得以实现。
热门推荐
  • 难题解答大讲座(中小学生奥林匹克集训与选拔)

    难题解答大讲座(中小学生奥林匹克集训与选拔)

    “中小学生奥林匹克集训与选拔”丛书旨在通过向青少年提供集知识性和趣味性于一体的科学文化知识,激发他们学习科学和热爱科学的积极性,引导他们拓宽视野,不断创新,最终达到提升综合性素质的目的。其中涉及到青少年必须知道的许多知识领域,具有很强的系统性、实用性和现代性,是青少年学习的最佳读本。
  • 清君侧:你的爱是毒

    清君侧:你的爱是毒

    昔日年少,她无忧无虑,整个家族试她如珠如宝;昔日年少,他在刀剑中打滚,只是被人忽视的小皇子。彼时,他立奇功,率兵攻打大周,凯旋而归;彼时,她的至亲皆离她而去,单纯无忧,原来远远不能保护自己。他与她的相见,他为她,她却为——报仇。一句句的“我爱你”,一句句的“我恨你”到底哪句才是你的真心话?她步步紧逼,却越陷越深;他步步忍让,却越爱越殇。原来,她早就不是他眼中的单纯少女;原来,他早就不是她心中的青涩少年。当秘密一步步揭开,当知道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被人欺骗时,她是否还能接受这个世界;当真相渐渐靠近,他们,是否能一如初见?
  • 那时,两情相悦

    那时,两情相悦

    在岁月静好的日子里,那时,你们彼此的心有灵犀,情投意合,情意绵绵,两情相悦,你以为就可以这样,走到地老天荒,幸福到青丝变银发,可是,争吵,猜疑,伤害在那样的年少轻狂的毫无准备的时候发生了,于是,分离……蓦然回首,你才发现曾经的两情相悦,是那样的美好……
  • 萌宠之天降妖妻

    萌宠之天降妖妻

    ◆本是龙袍在身,掌握天下杀生大权的一代女帝,却不料天降异象,一道雷将她好端端一个暴君,给劈成了一个娇滴滴的萌妹纸。女暴君呆着一张萌妹脸,初到此地,她表示非常惊讶,于是仅仅只用了一巴掌,就把整个乌烟瘴气的酒吧给掀飞了。矗立在路灯下的众人:(⊙o⊙)……君双淡定回应:本君是无辜的撒(*/ω\*)◆前一刻,她还在兴致勃勃的下旨,要诛了几个卖国臣子的九族;后一刻,她却已经成为了一个小弟,要为老大各种曲媚逢迎外加打架揍人……擦,死老天,你耍本君呢!穿越现代?不怕,她有一颗强大的帝王之心,适应能力手到擒来;身怀封印?没事,她乃一介至尊的修炼高手,破解分分钟的事儿;为人小弟?次奥,她向来只有坐等着别人替她捏肩揉背端茶倒水的好么?!且看一代残暴女王成为清音柔体易推倒的软妹纸(某路人:作者你确定她这叫软)后的呆萌(某路人:那个词应该叫“彪悍”啊喂)生活——翻云商途,覆雨军道,成了她的家常便饭;顺手修炼,连带寻宝,成了她的必吃主食。可谁来告诉她,为毛她旁边总有个妖孽男人自称是自己老大((‵□′))?◆简单来说这就是一个拥有着强大力量的异世暴君穿越到现代都市一个精神病软妹身上并将暴行继续发扬光大最终成为一代高手上得妖孽美男床的故事。◆推荐连载古言冷爷:http/www.xxsy.net/info/560782.html完结古言特工:http/www.xxsy.net/info/551871.html
  • 玫瑰公主的锁恋

    玫瑰公主的锁恋

    这男人疯了!她五岁时企图用一条项链锁住她的一生;她二十岁时妄想用家族利益威胁她屈服。好!很好!他是心机深沉,腹黑狂妄的大少爷,她还是扮猪吃老虎的小公主呢。敢要挟她,尽管放马过来,who怕who!
  • 源语

    源语

    上古世纪,一段魔王的故事,毁灭是主旋律,但是,却是永恒的自我毁灭~
  • 腹黑将军请走开

    腹黑将军请走开

    她是沈家不受待见的二小姐,却因一连串的变故她死而复生,男扮女装,流落军营。不想竟然遇见了前任未婚夫,那鼎鼎大名的慕容将军视她为眼中钉,处处针对。她凭着自己坚强的意志,出众的智谋,让他对她刮目相看,悄无息的占据了他心底的每个角落。
  • 写给女人一生幸福的忠告

    写给女人一生幸福的忠告

    幸福是女人一生追求的目标,女人的幸福必须靠女人自己来争取。幸福没有诀窍,在这里,本书是成就女人幸福的终身指南,是馈赠女人最好的人生礼物!通过大量贴近生活的事例和精练的要点,揭示女人一生幸福的六个关键,教会女人由内而外地了解自我、认识自我,从而成就自我。
  • 至尊的自我修养

    至尊的自我修养

    牧星者,意为放牧星体,执掌天宇。重生被流放到宇宙边缘,好不容易回到仙界,又遇上宇宙道则崩塌,仙气消散,修炼只能靠魔晶石,历经万难重修神路来到神界,却被四五个神王满世界通缉,到哪哪不顺的商洛硬是凭着超强的实力,闯出一片天。仙如何?神如何?照打不误!感谢阅文书评团提供书评支持!
  • 金瓶梅语典

    金瓶梅语典

    对于中国人来说,自明清以来民间文人陆续创作传世的《三国演义》、《水浒传》、《金瓶梅》、《西游记》、《红楼梦》五部古典通俗章回小说,已经成为家喻户晓、人所皆知的经典著作。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刻画、故事情节叙述、精彩场景描写,无不借助语言手段的写景、写意、写真、写实、写照,描摹人物性格鲜明,描摹故事生动传神,描摹情节精彩纷呈。尤其是那些表现典型人物的典型语言,以及对典型环境的典型描述,总是令人心生感慨,口耳相传,记忆犹新,难以忘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