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363800000004

第4章 德冠后宫明大义(1)

贞观之魂长孙氏

武德九年(626年),玄武门之变两个月后,李渊借年事已高而禅位给太子李世民,李世民称帝。十三天后长孙王妃也随即立为母仪天下的长孙皇后,这应验了卜卦人说她“坤厚载物,德合无疆”的预言。

当了至高无上的皇后,长孙氏并没有骄矜自傲,她一如既往地保持着贤良恭俭的美德。她首先做的就是细心照顾太上皇李渊,长孙皇后十分清楚玄武门之变给这位太上皇带来了多大的打击,他最看重的三个儿子互相残杀,这种事情无论是哪个父亲也接受不了。长孙皇后恭敬而细致地侍奉李渊,每日早晚必去请安,陪老皇上说些话,逗老皇上开心。而且她时时提醒太上皇身旁的宫女怎样调节他的起居生活,比普通人家的儿媳更周全更孝顺。对于后宫的一众妃嫔,长孙皇后也非常和蔼,如果有哪个妃子宫人生了病,她即会派人送药过去,有时候还亲自前去看望抚慰。正是这些温馨感人的细节,终使得“下怀其仁”,原本冰冷的后宫呈现出一派祥和温馨的景象。

长孙氏之所以如此快地进入了皇后这个新角色,可能同她与李世民共历玄武门之变有关。她对于自幼厮守的丈夫身份的改变,有着最直观的感受,她比李世民身边任何一个女人都更早更快地意识到,他已经不仅仅是一个丈夫,而是一位皇帝,天下人的皇帝。虽然李世民作为一个丈夫,对长孙皇后的爱是极其浓烈的,但是饱读史书的她仍然不忘时时警醒自己,要以历朝皇后及外戚宠极而衰的悲惨事实做教训。年仅26岁的长孙氏知道,自己不仅仅是一个妻子,而且是皇后,是太子的生母,是天下女人德行的榜样。

也许长孙皇后身份的改变让她的人生理想也发生了重大的改变,她不再在乎男女之间卿卿我我的小爱,她渴望尽全力帮助李世民治理天下,渴望长孙家能够善始善终,渴望在丹青史书上留下千古美名。因此富有远见的长孙皇后做的第一件事,也是最著名的一件事,就是劝其兄长无忌辞却高官厚禄。

历朝历代的皇后妃子,哪一个不是在登上皇后妃子的位置之后,便百般讨好皇帝,把娘家亲属举荐给皇上,恳请皇上封个一官半职,而长孙皇后做的这第一件事,却着实让太宗李世民吃了一惊。

长孙无忌和李世民自幼交好,从李渊和李世民父子晋阳起兵叛隋,到建立唐朝,再到统一天下,长孙无忌一直紧紧追随李世民东征西讨,也立下了不少功劳,是唐太宗李世民推心置腹的忠臣良佐。在玄武门之变和高祖“禅位”这两件事上,长孙无忌称得上是首功之臣。在政变之前,太子和齐王咄咄逼人,长孙无忌态度坚决,竭诚劝谏李世民反抗;在准备政变时,他日夜奔波,内外联络;在政变之时,他不惧危难,亲至玄武门内。所以唐太宗至死不忘长孙无忌的帮助,临死前仍对大臣们说:“我有天下,多是此人之力。你们若是不能好好保护他,就是对我不忠。”因此,李世民刚一入主东宫,便封无忌太子左庶子;一即帝位,长孙无忌便升为左武侯大将军,后任吏部尚书,晋封齐国公,实封一千三百户。

太宗李世民想封长孙无忌为右仆射即宰相之职,他将这个打算告诉了长孙皇后,本以为皇后会为自己的哥哥高兴。没想到长孙皇后闻讯后立即推辞说:“妾位居后宫之首,全家已经是尊贵至极,实在不愿意让兄弟子侄再位居显要。历史上弄权误国的例子太多了。汉高祖死后吕产、吕禄专权;汉昭帝时,上官桀、上官安专权;汉宣帝时,霍山、霍禹专权,他们最后都因为谋反篡位而被杀,不仅累及子孙,而且祸国殃民,实可为后人的切骨之诫。希望皇上明鉴。”听完这番话,太宗皇帝虽然不以为然,但却对自己的结发妻子长孙氏越发的敬重,熟悉历史的李世民当然知道长孙皇后的这番见识有多么深刻。但是唐太宗太了解太信任长孙无忌了,重用长孙无忌,并不是因为他是自己妻子的兄弟。所以太宗摇摇头,恳切地说:“皇后的心我是明白的。不过,我重用长孙无忌是出于公心,并非由于他是皇亲国戚的缘故而是为社稷着想。我选择官吏,完全是看一个人的才能。没有才能的人,再近的亲戚我也不会任用;有才华的人,哪怕是仇人,只要能改过,我也会重用。长孙无忌当得起宰相,请皇后不必过虑。”

随后唐太宗果然任命长孙无忌为左武侯、吏部尚书、右仆射,实为唐朝第一权臣。长孙皇后知道李世民性格刚硬,再次苦劝也无意义,于是只好把长孙无忌叫到宫里来,直言相劝,细述原委。长孙无忌也是谨慎之人,同意了妹妹的意见,决定向唐太宗辞去宰相之职,太宗当时并未同意。

可是事情的发展却正如长孙皇后所料。长孙无忌任右仆射没有多久,就有人向太宗上书,说这位国舅爷权势太盛,恐对皇权不利。当然,贤明的李世民并未将这件事放在心上,反而将这封奏章拿给无忌过目,并公示群臣,表示自己绝对信任长孙无忌。

但这件事情却足以惊出长孙无忌一身冷汗,也引起了长孙皇后更深的忧虑。

于是,长孙兄妹轮番苦求李世民,希望能辞去宰相一职。李世民无奈,不得不在一年后改授长孙无忌为“开府仪同三司”,这是一个位高而没有实权的官职,但是长孙皇后却仍然对外戚位列三公而心中忐忑,恳请舅舅高士廉再次向太宗请辞。

唐太宗知道后,为了排解妻子的忧虑,只好发了这样一道诏书给长孙无忌:“黄帝得力牧,为五帝先;夏禹得咎繇,为三王祖;齐桓得管仲,为五伯长;朕得公,遂定天下。公其无让!”此后,长孙皇后和其兄才停止进谏。

长孙皇后曾在她的《女则》中写道:“历观前古,邦家丧败之由,多基于子弟召祸,子弟之乱,必始于宫闱不正。”她十分明白,外戚专权往往会导致政权变易或者外戚灭亡。长孙皇后坚持让长孙无忌辞官的用意也在于此,她要以西汉外戚吕氏和霍光灭族的历史教训做戒,尽量不让外戚参与朝政,竭力保全长孙家族。她在临终之际还请求太宗不要让长孙家族执掌权要,对太宗说:“妾身家的宗族,因为我嫁给了皇上而富贵起来,他们能做官并不是靠品德才行,所以很容易惹祸及身。请皇上为了我家族长远考虑,切勿让后人担当重职要务,就让他们以外戚的身份做官就好,这就是对他们的恩惠了。千万不要让他们担任要职。”

而长孙皇后的第二个用意就是希望唐太宗能借鉴历史,接受刘邦死后诸吕专权和汉武帝死后霍光专政的教训,防止外戚专权而危及李唐子孙的天下。她曾著书批驳汉明德马后道:“不能抑退外亲,使当朝贵盛,徒戒其车如流水马如龙,是开其祸败之源而防其末流也!”她作为李家的媳妇,最希望看到的还是李唐的天下能长盛不衰。

皇后的地位和权力仅在天子之下,对于一个国家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若再进一步影响和控制皇帝,其权力之大可想而知。历史上有许多后妃弄权误国,影响朝政,甚至断送江山。长孙皇后每次读书遇到这种情况,都会扼腕叹息,为那些不明大义、弄权误国的女子悲哀。这些女人爱权势,最后的结果均是不得善终,不仅族人受尽牵连,而且往往连带着天下百姓遭殃。所以长孙皇后对外戚专权深恶痛绝。可是没过多久,长孙家的人就参与到了谋反的事情中,这个人不是别人,就是在长孙皇后年幼时曾迫害她和哥哥的长孙安业。

虽然长孙安业对待年幼的长孙氏不好,可当长孙氏成为皇后之后,并未报复过他。而且唐太宗还念在他是长孙皇后同父异母的兄弟,让长孙安业一直稳稳地当到了监门将军。

同类推荐
  • 傅斯年传

    傅斯年传

    傅老虎、傅大炮轰遍高官显要;真学问、真胆识,道尽古今中外。是 子路,是颜回,是天下强者;为自由、为正义,为性情铁汉。傅斯年是我国近现代史上的著名学者,对于新文化建设、历史学新领 域的开拓、新教育思想的提倡等,均做出过很大贡献。本书以严谨的态度 客观论述了他的一生功过,是一部具有较高水平的人物传记。
  • 20位商业巨子之财富人生

    20位商业巨子之财富人生

    生活中,没有人不希望自己的人生焕发出美丽的光辉,没有人不渴望成为生活中的强者,没有人会拒绝生活中种种美好的情感,更不会有人喜欢失败与悲伤。如何赢得一个成功的人生,创造生命的最大价值呢?让许多成功人士现身说法,为我们勾画了种种成功的模式,告诉我们如何来赢得财富,什么是真正的幸福,生命的本身潜藏着的是什么样的力量等等。
  • 杨度与梁启超

    杨度与梁启超

    杨度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个极富争议性的人物,才华卓越,抱负不凡。国学名师王阁运授予帝王之学,又东渡日本研究君主立宪政体,立志在清末民初的政治舞台上大显身手。《杨度与梁启超》把杨度作为引线,串起袁世凯,袁克定,曹锟,汪精卫,梁士诒,孙中山,黄兴,蔡锷等诸多人物,展现出整个波澜起伏的二十世纪初中国人救国之路,引人深思,大开眼界。
  • 硝烟散发的诗情诺贝尔的故事

    硝烟散发的诗情诺贝尔的故事

    本书以青少年为主要阅读对象、介绍诺贝尔——发明家与实业家的故事,阐述其“发明硝化甘油炸药的始末”,及他“生命最后的两项工程”等。
  • 人间鲁迅

    人间鲁迅

    林贤治,诗人,学者。广东阳江人。著有诗集《骆驼和星》、《梦想或忧伤》;散文随笔集《平民的信使》、《旷代的忧伤》;评论集《胡风集团案:20世纪中国的政治事件和精神事件》、《守夜者札记》、《时代与文学的肖像》、《自制的海图》、《午夜的幽光》、《五四之魂》、《纸上的声音》;自选集《娜拉:出走或归来势》、《沉思与反抗》;传记《人间鲁迅》、《鲁迅的最后十年》、《漂泊者萧红》等。主编丛书丛刊多种。
热门推荐
  • 邪王狂妃:草包庶小姐

    邪王狂妃:草包庶小姐

    这年头天才多如狗,妖孽满地走,又天才又妖孽的绝世变态,非白夜莫属!炼丹师稀缺?她一不小心混了个神级。神兽罕见?她身后跟着好几只,个个都是极品美兽。骂她废物?瞎了他们的X眼!便宜徒弟是个骚包,有钱有权人人膜拜。基友团里都是奇葩,呆萌蠢贱全都聚齐。意外生了个小娃娃,仗着一身变态武力帮着老娘横行无忌!搭个讪都能遇到萌娃他爹,宛若谪仙,却腹黑欠扁!大小恶魔围在身边,她连日常生活都成了问题。谁来拯救姐?
  • 辣手小天师

    辣手小天师

    一个不入流的小医生,却掌握着最强神针术!治绝症,转生死,只在弹指之间!土豪见了他要亲自递烟,大佬见了他要客气敬酒,然而,更多的敌人却也虎视眈眈!什么,有人要来杀我?陈禹轻轻一笑,告诉他们,来的时候自己要背上一口棺材!
  • 长生谣

    长生谣

    他是经历七年天棺之难的神秘奴仆,带着死神戾气踏血归来,冤家路窄又遇人兽之战,半途拾个少女却发现自己深藏潜力?上古之神突然降临,长生谣诀他是否愿意接受,他已死过无数次,还奢望长生吗?当初归来的目的他不会忘记,要杀的人,要得的物,一件也不落下。
  • 重生之黑道医女

    重生之黑道医女

    她生性木讷、不善言辞,却在医科大毕业后成为红蝎帮帮主的专属医生。怎料,父亲突然去世,留下千万遗产,周围的人都欺她弱小想要分割财产。众人都以为她是小白兔,可谁知她才是真正的狼,谁想抢走她的东西,她会让他生不如死!
  • 黄帝明堂灸经

    黄帝明堂灸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浮生未歇之七里红装

    浮生未歇之七里红装

    一切终不过浮华乱世,走走过场。生生世世上演的爱恨情仇。她,莲夜,一生追求的,最后变为了自嘲的东西,还害她失去了最重要的。他,绯色,一生都讨厌别的女子的触碰,却独独喜欢她的靠近;要是她死了,那他估计只有一人孤独一生了。但是,错,哪有她,哪便有他,他是为她而生的,她若死了,他绝不多活一秒。他,禘莲,一世的心如止水,却只为她跳动,他与她本一体,离了谁都会死。他的不食烟火,更为人惊叹的是他的绝色容颜,连男人都为之着魔疯狂,欲拿来天下赠与他,而她为何不在意一眼。她忘了吗,他与她是一体,是分不开的,不说生生世世,最起码这一世她是属于他的。
  • 一世相思情深缘浅

    一世相思情深缘浅

    本是要继承皇位的太子却在半路被人追杀,流落街头,被一神秘女子相救,从此一见钟情情根深种。无奈只有一面之缘,至此一别再无音讯。变身酒楼小二的他决定大隐于市养精蓄锐重登大典,却在这里意外遇见了另一位女子,他爱上她却又不敢承认,她有目的的接近他却情难自控。然而当一切真相被揭开,他知道了她就是他心心念念的救命恩人,可是她却欺骗了她,她无法自拔的爱上他却发现他是她的仇人。情根深种的两人,面对这样的一份感情究竟会如何?
  • 我们身边的经济学

    我们身边的经济学

    本羽荟萃了古今中外经济学家的思想和智慧,是读者的一次思想盛宴。不仅把中外经济学家的思想精华原汁原味地调理出来,如大卫·李嘉图的比较优势思想,弗里德曼的货币论,马歇尔的外部性思想,“天下熙熙,皆为利来”的经济人假设,“籴甚贵,伤民”的生产悖论等。更重要的是把这些经济学智慧用来指导我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解决我们身边的实际问题。
  • 思想杂碎

    思想杂碎

    本书为杂文、杂感集,书中许多文章为作者对一些事情所发表的一些事情所发表的一些感慨,例如《公仆与保姆》《救救家长》等,本书语言流畅、情感真挚。
  • 重生之夫君可欺

    重生之夫君可欺

    一朝错情,她独为那个弃她如敝屣的薄情人负了夫君,背上残花败絮的骂名。苟且偷生却得知一切全是他的精心谋划,她万念俱灰,挟着滔天恨意饮下鸠酒,与王府一同焚烧殆尽。孰料再度睁眼,她竟回到了文定之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