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363800000003

第3章 玄武门前悲歌声

长孙建功助秦王

隋朝末年,朝纲败坏,农民起义遍布全国。李渊又被炀帝猜忌,当时政局动乱难于自保,所以李渊经周密准备后,便与次子李世民在大业十三年(617年)五月起事,并从河东(今山西永济西)召回长子李建成和四子李元吉。李渊起兵后,一面遣刘文静出使突厥,请求可汗派兵相助;一面招募军队,并于七月率师南下。此时李密正率领瓦岗军与困守洛阳的王世充激战,李世民乘机进取关中。次年(618年)五月,李渊称帝,改国号唐,定都长安。李世民被封为秦王,长孙氏被册封秦王妃。然而也就是在这时,长孙氏和李世民遇到了他们有生以来最大的挑战。危机不是外来的,而是祸起萧墙,兄弟相残。

在统一全国的斗争中,李世民智勇双全,为帮助父亲建立唐朝而拼杀疆场,立下了汗马功劳。然而李建成仅仅因为是长子就被立为太子。李建成无论功劳、才能、人品及在众臣中的威信都远在李世民之下,况且唐初的一班开国元勋、文臣武将,大多跟随李世民打天下,深深爱戴和拥护李世民,对太子李建成从内心里不服。所以李世民的存在对太子李建成登上皇帝宝座构成了威胁,李建成处心积虑地要把这个“眼中钉”“肉中刺”除掉。另外,李世民的弟弟李元吉做梦都想成为大唐的皇帝。他觊觎皇帝宝座则要越过李世民、李建成两重障碍。在他眼里最大的障碍无疑是文武双全、威重功高的李世民。一场争夺皇权的家族内部之战,在兄弟三人间明争暗斗地展开。

武德四年,李世民率领唐军平定了王世充和窦建德以后,唐朝统一全国的战争基本结束,李世民的威望也迅速上升,被李渊封为“天策上将”,位在诸王之上,并兼司徒、陕东道大行台、尚书令,还诏令在秦王府中设置官属。李世民雄心壮志,在府中开置文学馆,延揽四方文学之士,礼遇甚隆,这些人都成了李世民的谋臣策士。此外,李世民南征北讨,网罗了不少勇将猛士。拥有了如此众多的谋士与勇将,秦王李世民的周围自然形成了当时政坛上一个强有力的政治集团,直接威胁到太子李建成。李建成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确保未来皇位的继承,就联合因同样有政治野心而对李世民不满的齐王李元吉,采取曲意联络唐高祖的妃嫔以为内助,加强自己的军力,收买李世民的部下等策略来强化自己并削弱李世民的势力,甚至发展到在召李世民饮酒时在酒中下毒的地步。到了武德九年,建成、元吉和后宫妃嫔更是常常在高祖耳边说李世民的坏话,使高祖渐渐对李世民产生了猜疑,局势对李世民十分不利。而李世民则予以坚决还击,丝毫不让。李世民和太子李建成的矛盾日渐白热化。

这时候长孙氏坚定地站在了李世民一边,她知道李世民抱负远大,决不会甘于人下,即有入主东宫之意,将来怕是再难为人臣。何况李建成、李元吉之辈欲置李世民于死地,无论长孙氏在其中如何调节也无济于事,这场内斗是如何也避免不了的了。于是她开始为李世民出主意,为他从后宫打探消息,安排内线。她一边悉心伺候李渊,缓解他们父子之间的矛盾,为李世民赢得时间;一边交好于后宫诸妃,培养自己在宫内的势力,以备后用。

李世民从小就是一个纨绔子弟,长大一点就开始了戎马生涯,他的性格中有着强烈的尚武精神和果敢刚强的秉性,是那种有大智慧却个性张扬、阳刚有余而韧性不足的人。无论是在驾驭手下大将方面,还是处理和高祖、后宫及太子等各个方面的关系时,都容易冲动而忽略细节。而唐高祖在兄弟争位的斗争中,基本上是站在李建成一边的,他倾向通过压制李世民来维护长子李建成继承皇位的传统宗法原则。这一切的不利因素,使得长孙氏恭敬地对待高祖和他身边的妃嫔变得极为重要。她必须在宫廷中尽心尽力地去弥合日益扩大的裂痕,以自己的行动,为丈夫消解矛盾,收拢人心。她一直尽心竭力地用自己的孝顺博取唐高祖的欢心,改善李世民在李渊心里的形象。正是长孙氏“孝事高祖,恭顺妃嫔,尽力弥缝,以存内助”的缓和之法,为李世民争取了更多政治空间并推迟了最后摊牌的时间。

然而,秦王李世民和太子李建成、齐王李元吉为了争夺帝位而发生的斗争,注定要以兄弟相残做结局。当时秦王府的兵士远远少于东宫和齐王府。李世民不得不孤注一掷,决定伏兵玄武门,袭杀李建成和李元吉。能否以最快速度在玄武门杀死李建成、李元吉并进入宫中控制唐高祖,将是这最后一搏成败的关键所在。

玄武门是长安城的北门,也是皇宫太极宫的北门。太极宫的南面是国家机关所在地皇城,大臣们上朝,走太极宫与皇城之间的天成门,也就是太极宫的南门。皇子们则走北面的玄武门。李世民之所以选在这里动手,一是因为这里是李建成和李元吉上朝的必经之路,二是因为李世民早已收买了玄武门的主要将领常何、敬君弘、吕世衡等人。常何是勇冠三军的猛将,曾经跟随李世民出征洛阳,后来又跟随李建成讨伐刘黑闼。战争结束后,他留镇地方。武德七年被调进京城做玄武门守将。李建成的东宫和李元吉齐王府的势力合起来远胜李世民的秦王府,如果双方都有准备后再做决战,李世民必败无疑。精于谋略的李世民,出其不意地把玄武门作为最后开战的地点,就是想靠局部地区的绝对优势兵力,突然袭击李建成和李元吉,把这两个首脑一举歼灭,让他们的整体上的优势力量无从发挥,从而赢得胜利。

李建成原以为跟随他出征的常何是自己人,万万没有想到他早已站在了李世民那边。所以李建成占绝对优势的京城之内,还存在了这个他能力所不及的死角。

武德九年(626年)六月初三,唐高祖李渊召见李世民,李世民趁机向李渊告发李建成和李元吉淫乱后宫的消息,但实际目的是想引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出宫。李渊听到李世民所报之消息大感惊愕,决定次日让二人在他面前对质。

六月初四,秦王李世民亲自带一百余人埋伏在玄武门内伏杀李建成、李元吉。李建成和李元吉策马一同入朝,待走到临湖殿,李元吉发觉事情有异,他和太子急忙拔马往回跑。

李世民果断地带领伏兵从后面追杀。李元吉情急之下慌乱地向李世民连射三箭,无一射中。李世民搭弓射箭精准无比,只一箭就射杀了李建成。李元吉则死于尉迟敬德手下。东宫的部将得到消息前来报仇,和秦王的部队在玄武门外激烈战斗,尉迟敬德将李建成和李元吉的头割下示众,李建成的兵马见大势已去,四散而走。之后,尉迟敬德又身披铠甲去“保护”唐高祖,实际是控制了李渊。

三天后,李世民被立为皇太子,李渊下诏曰:“自今军国庶事,无大小悉委太子处决,然后闻奏。”两个月后,李渊退位,李世民登基,妻随夫贵,长孙氏也被立为皇后。

李世民能在这场政治斗争中胜利,长久生活在宫中的长孙氏起了极为关键的作用。武德后期,由于李建成和李元吉的挑拨,李世民和李渊父子的关系逐渐紧张起来,父子间的对话常常不欢而散。李世民刚硬的性格决定了他不会去刻意地讨好父亲,而这种事情自然就落到了长孙氏身上。她常常围在李渊身边,承欢膝下,宽慰李渊不要和自己的丈夫生气。李渊非常喜欢这个聪明善良、善解人意的儿媳,怒气也就常常在不知不觉间散去了。

而太子在后宫则拉拢了得宠于李渊的尹德妃和张婕妤。她们对李渊的影响非常之大,这使得李渊在秦王和太子的斗争中渐渐地倾向于太子李建成。

长孙氏见李世民渐渐失势,心中十分焦急。只好退而求其次,交好于级别稍微低一点的妃嫔,希望她们能站在秦王这边。然而令长孙氏也没有想到的是,其实她这样做的效果反而更好,因为李世民和太子李建成的矛盾早已白热化,宫内宫外无人不晓。太子拉拢尹、张二妃是在明处,李渊自然会有所耳闻,所以平时她们对李渊说的话,李渊都会打个折扣。而长孙氏交好其他妃嫔是在暗处,当她们在李渊耳边吹风的时候,李渊不会太警觉,反而会觉得更客观。工于心计的李建成一次又一次地陷害李世民,李渊都没有给李世民治罪,除了李世民是他亲生儿子的原因以外,恐怕就得益于长孙氏暗中的努力了。

实际上玄武门之变前后,长孙氏是秦王府最为忙碌的人。因为秦王府的其他人早已经被太子和齐王所监视,他们的行动都没有隐蔽性。而长孙氏虽然是李世民的妻子,可是作为一个在深宫长大的柔弱女流,太子李建成反而没有关注她。于是长孙氏利用自己暗中培育起来的关系网,不断为李世民收集信息。

玄武门事变之前,李世民就是通过她的帮助,得知六月初四一早李渊要在海池泛舟,然后才会安排接见太子和齐王。前去觐见的太子和齐王必定会经过玄武门。李世民这才得以妥善地安排伏杀他们的地点和时间。长孙氏还秘密调查了从玄武门到海池的路上,只有临湖殿周围最好设埋伏。而且她还摸清了李渊身边有多少侍卫等情报。无疑,这些情报是李世民以少胜多的关键所在。

然而更加令人敬佩的是,长孙氏在玄武门政变之时,一直陪在李世民的身边。用自己的关怀热情鼓舞士气,用自己坚贞不渝的爱情来坚定李世民对胜利的执著。一袭长裙,伴着血色的曙光,为玄武门的兵气森森徒添一抹娇柔之气,书写出一代明后巾帼不让须眉的另一面。

最终,李世民和他的妻子长孙氏,赢得了整个天下。

玄武门事变之后,李世民被一种沉重的道德负罪感所笼罩。弑兄杀弟,逼父退位,无论李世民多么不愿意,这样的罪名都会被加诸于身。政变当天,李世民曾趴在高祖李渊胸前痛哭良久,政变的阴影,兄弟的亡魂始终困扰着他,令他不安、紧张、疲惫。这时候长孙皇后作为李世民身边最为亲近的人,是让李世民振作起来的关键。

长孙皇后秀外慧中,性格外柔内刚,在李世民消沉的那段日子里,她不断地安慰李世民说:“太子之位,本就应该有德者居之。虽然殿下不是长子,但是殿下是治理国家的贤才,是能让人民幸福生活的君主。眼下发生的事情,实在是殿下迫于形势而做出的无奈选择。殿下既然走过来了,就应该继续往前走,万事不能回头。只要殿下能治理好国家,历史自然会给您一个公正的说法。”

其实长孙皇后明白,无论怎样解释、推诿,都改变不了李世民弑兄杀弟的事实。只有让李世民坚信自己是治理国家的明主,是能给大唐带来兴旺的明君,才能让他忘记那段痛苦的回忆。在长孙皇后不懈的努力下,李世民慢慢化解了心里的死结,把所有的心思都花在如何治理国家上。长孙皇后用自己的温柔,掩盖了那段不堪回首的往事,开启了一代盛世“贞观之治”的大门。

同类推荐
  • 孔子执着人生(传世名家经典文丛)

    孔子执着人生(传世名家经典文丛)

    人生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问,有着太多太多的智慧等待着我们去汲取、领悟;思想是一片宽广无垠的大海,有着太浓太浓的魅力吸引我们去畅游其中。名家的人生,闪烁智慧的光芒,为我们折射出人生的光彩,波荡出生活的弦音;名家的人生,尽显思想的魅力,引领我们享受心灵的美丽旅途,体味生命的丰富元素。驰骋于睿智的思想海洋,让我们的精神变得充盈,心灵变得纯净而通透。
  • 开创盛世:康熙

    开创盛世:康熙

    清圣祖仁皇帝爱新觉罗·玄烨(1654年5月4日~1722年12月20日),即康熙帝,清朝第四位皇帝、清定都北京后第二位皇帝。年号康熙:康,安宁;熙,兴盛——取万民康宁、天下熙盛的意思。他8周岁登基,14岁亲政。在位61年,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他是中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捍卫者,奠下了清朝兴盛的根基,开创出康乾盛世的大局面。谥号合天弘运文武睿哲恭俭宽裕孝敬诚信功德大成仁皇帝。《中国文化知识读本·开创盛世:康熙》以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讲述了康熙的生平事迹。
  • 巅峰造诣的科学家(3)

    巅峰造诣的科学家(3)

    本书精选荟萃了古今中外各行各业具有代表性的有关名人,其中有政治家、外交家、军事家、谋略家、思想家、文学家、艺术家、教育家、科学家、发明家、探险家、经济学家、企业家等,阅读这些名人的成长故事,能够领略他们的人生追求与思想力量,使我们受到启迪和教益,使我们能够很好地把握人生的关健时点,指导我们走好人生道路,取得事业发展。
  • 开国十少将

    开国十少将

    本书收入王诚汉、朱云谦、萧全夫、张至秀、傅传作等十位少将,介绍了他们最具代表性的人生片断。
  • 黄兴自述(全集)

    黄兴自述(全集)

    黄兴是实干家,许多重要的革命活动由黄兴所发动并亲自参与。他出生入死多回,最终积劳成疾而中年逝世,是推翻清朝的统治、开创民国的元勋。《黄兴自述(套装上下册)》以黄兴一生的重大事件为主线,结合黄兴的自述,条分缕析地探讨黄兴一生行事、思想发展的轨迹及有关事件,图文并茂,相互映衬,广大读者可以通过阅读看到一个立体而生动的黄兴形象。
热门推荐
  • 婚不及防

    婚不及防

    都市平凡女青年季锦,不过打份工而已,莫名其妙就把自己嫁了。都市创业好青年林徐行,结个婚而已,慢慢觉得自己这个新娘不一般。季锦:让我喝杯82年的雪碧压压惊!林徐行:我要让天下人都知道,林太太的位置,被你承包了!
  • 回到固城

    回到固城

    固城至今仍是一个人、神、自然矛盾交织又和谐共存的世界。赵殷尚写作《回到固城/中国新锐作家当代文学典藏》是建立在乡村宗教文化之上的;其次源于土地上的繁花果实以及养育村民生存的粮食作物;我的记忆是每一个固城人的记忆,而且都是从村庄的神性开始的。因此,我对《回到固城》存有幻想,那些柳絮飞花、田间小路的尽头都去了哪里?动物、植物、土地、庄稼是否都有自己的道路与历史?逝去的老人是否还活在我们中间?我们家的大柳树底下,是否真的还有一个固城村?那个固城村里是否还有另一个我?但是,童年的梦已经告诉我,不管时光怎样飞转流逝,时代如何变化莫测,固城村始终坐落在大柳树的根须上。
  • 罗林的大学日常

    罗林的大学日常

    罗林白天还是一个学生,和朋友过着打屁吹牛,嬉嬉闹闹的生活。到了晚上,却要穿上黑衣,行走于阴阳之间,做那降魔除妖驱鬼之人。本书又名【罗林的大学生活】。
  • 灵王天印

    灵王天印

    一次机会,使亚瑟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使亚瑟找到了乐趣与自我。
  • 安入她心

    安入她心

    她,一直是一个安静的女孩子,学习的时候认真,课余也很文静。如果没有身边的死党闺蜜,她甚至能再安静些。他,一直都在暗恋着她,却一直不敢说出口,只能默默的放在心里。但故事却不在他们两个人之间发生。他,是省城的公子哥,学习成绩还算过得去,没有谁知道他为什么来到这个学校,但能从省城“下放”过来,肯定不会是什么好学生。但就是这个公子哥,给一直都很文静的她带来了变化,以至于,老师也不得不另眼相看。还好,有暗恋她的那个他,以及一直在她身边叽叽喳喳的闺蜜。故事没有什么好坏,谈情说爱也没有什么对错,校园里也不会有什么是非。青春就是这样,说走过了,也就走过了。重要的是,回想起来,记忆里是否有一个人。
  • 《我看世界,世界笑我》

    《我看世界,世界笑我》

    一只蚂蚁由于与大部队走散来到了大城市中,它在这,见证了世界的虚伪。
  • 画殇骨透情

    画殇骨透情

    她是杀手界闻风丧胆的凤九,代号凤凰,从小无父无母。然而一朝穿越成镇国大将军的小女,受尽家人宠爱,现代从未感受过的亲情令她决定,辱我家人者,杀之,伤我家人者,灭满门的誓言……………
  • 韩非子说故事(大众阅读系列)

    韩非子说故事(大众阅读系列)

    韩非子是伟大的法家代表人物,写《韩非子》,十余万言;主要写有关法方面的内容,其中还写了三四百则故事。著名的有:“自相矛盾”、“守株待兔”、“滥竽充数”、“买椟还珠”、“一鸣惊人”、“老马识途”、“有眼不识荆山玉”等。本小书选录了其中178则,每则由“故事原文”、“注释”、“故事大意”、“读后感”四个部分写出,其中“读后感”颇有意味。你一定读过或知道上述故事,喜欢不?如是,不妨再品尝品尝本书所选录的其他众多故事。
  • 逆爱的幸福

    逆爱的幸福

    她是倒了多大的霉啊?明明是救人却被误以为要害人,老天是在跟她什么玩笑?还有,那个男人凭什么一见面就要她赔一万?她哪有那么多?全身上下连1000块钱都没有,还冷酷的说没钱就用身体还,拜托,她才不要出卖肉体咧,什么?是当保姆?早说嘛,害她还在那里害怕,这个男人就是有病,先是打碎屋子里的贵重花瓶,后是要她陪他练拳,被打得鼻青脸肿的,4天不能下床也就罢了,她明明就应该讨厌那个男人的,可为什么会在他喝醉时因为照顾他,而稀里糊涂的躺在一张床上后,变得暧昧不清啊?
  • 傲气丫环闯江湖

    傲气丫环闯江湖

    “丫头,那是你亲大哥。”“那又如何,我又没见过,杀了便是。”“丫头,在皇宫要收敛一些。”“收敛做什么,难道等着他们来杀我啊!”“丫头,咱们什么时候成亲啊?”“等你把那个说是我大哥的人杀了给我当聘礼的那天。”没有最腹黑,只有更腹黑。此女上得了厅堂,下得了厨房;调戏得了美女,勾引的上帅哥;杀的了大哥,踩得扁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