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331800000008

第8章 好好学习要懂的心理学(3)

巴甫洛夫有句名言:“在人类肌体中,没有任何东西比节奏更有力量。”因此,学习疲劳的产生,也有着一定的规律,它与人的三节律——情绪、智力、体力有关。三节律(PIS节律)是人体的生物钟,人的情绪、智力、体力处于低潮时,易产生疲劳,这时的注意力分散、记忆力下降,学习效率就会受到影响,而在三节律高潮期,人就不易疲劳、注意力容易集中、记忆力良好,学习效率就较高。每个人应根据自己的生物钟节律,合理安排作息时间,利用好自己的黄金时间。

⑸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优雅整洁的学习环境,清新的空气,适宜的温度、湿度和光线,使人心情舒畅,学习效率高,而且不易疲劳,空气混浊易使人疲倦,噪音易使人心烦意乱,焦躁不安,光线过强或过暗,都容易使人眼睛疲劳,头晕目眩,这一切不良的学习环境、条件都应避免。

6.半途效应:学习最忌半途而废

品读小故事:

古时候有个叫作乐羊子的人,为了投名师学本领,他离开家独自出远门求学。在外求学一年后,乐羊子由于思念家中的妻子,便中止学业,回到家中。

妻子见丈夫回家,非常高兴,但不明白他为什么这么早就回来了。她疑惑地询问丈夫:“才刚刚过了一年,你怎么就回来了,是出了什么事吗?”

乐羊子说:“没什么事,只是出行在外久了,心中想念家人,实在忍受不了,就回来了。”

妻子听后,半晌无语,然后拿起剪刀来快步走到织布机前,“咔嚓咔嚓”地把织了一大半的布都剪断了。

乐羊子吃了一惊,问道:“你这是干什么?”

妻子回答说:“这匹布是我日日夜夜不停地织呀织呀,它才一丝一缕地积累起来,一分一毫地变长起来,终于织成了一整匹布。现在我把它剪断了,白白浪费了宝贵的光阴,它也永远不能恢复为整匹布了。学习也是一样的道理,要一点点地积累知识才能成功。你现在半途而废,不愿坚持到底,不是和我剪断布一样可惜吗?”

乐羊子听了非常感动,出外求学七年都没有回家,最后终于学有成就。

乐羊子听了这话恍然大悟,意识到自己错了,不由得羞愧不已。他再次离开家去求学,整整过了7年都没有回家,终于学有所成。

乐羊子在接受妻子的规劝后,坚定了求学的意志,克服困难,坚持学习,最终学有所有。

心理学解读:

没有人会天生厌恶学习,可是很多人都不能最终学有所成,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半途而废。

心理学家经过研究后发现,当人们所追求的目标实现一半时,常常会对自己能否达到这一目标产生怀疑,甚至对这个目标的意义产生怀疑。也就是说目标行为的中止期多发生在“半途”附近,因为在过程的中点附近有一个极其敏感、极其脆弱的活跃区域。这会导致人们的心理变得极为敏感和脆弱,也就容易导致半途而废的发生,心理学上称这种现象为“半途效应”。

有这样一个笑话:

有两个精神病人,好不容易从精神病院逃了出来。但出了门还要翻过100堵墙,才能到达公路。于是他们一起翻了60堵墙,其中一个就问另一个说:“老兄,你累不累?”另一个回答说不累。他就说那好,不累我们接着翻。

当翻到第99堵墙的时候,一个又问他的同伴说:“老兄,你累不累?”同伴回答道:“我累啦!我们回去吧!”于是他们又翻了回去……就这样他们逃跑了很多次都没有成功,因为每到第99堵墙的时候他们就累了。

这则笑话能很好的帮助我们理解“半途效应”:很多人不是不能成功,而是与成功仅有一墙之隔的时候,就主动放弃了。

导致“半途效应”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目标选择的合理性,目标选择的越不合理越容易出现半途效应;二是个人的意志力,意志力越弱的人越容易出现半途效应。

在刚开始学习时,绝大多数人都曾经有过宏远的理想,也壮志满怀地想要好好努力,可是在一段时间后,由于缺乏吃苦的精神,在学习方法或能力方面存在某些不足引起学习障碍,在经历一些挫折和失败后,就开始丧失学习的信心,把学习看成一种负担,看成一件痛苦的事,产生厌学心理,经常逃课、逃学,严重的还会中途辍学。例如,我们从小就要学很多东西,比如书法、绘画、钢琴、舞蹈等,可是却很少有人坚持到底,大都是半途而废,最终也导致一事无成。

心理学应用:

这个世界上具有成功者特质的人很多,但他们中的大部分都是离成功只有百分之一的距离的时候就放弃了。真正能够长久处于顶峰的人,都是能够坚持到底的人。

学习不是一蹴而就的事,需要持之以恒的精神。那么,我们该如何培养自己的毅力,矫治厌学心理呢?

⑴明确学习目的。

很多人在学习过程中产生厌烦、枯燥的负面情绪,是因为学习目的不明确。很多孩子的学习并非心甘情愿,而是在“父(母)命难违”下的被动执行,自然也没有兴趣可言。我们要认识到,努力学习是为了更好的实现自我价值。从长期目标来看,可以在长大后为国家做出更大的贡献;近期目标来说,学习好能得到父母、老师和同学们的肯定和赞扬。

⑵培养良好的心态。

我们是为了学到知识而学习,而不是仅仅为了分数。因此,我们不要将学习成绩看得太重,只要努力了,即使成绩不理想,也不要灰心,因为我们可以从中找出失败的原因,这本身就是一种提高学习成绩和心理水平的方法,下一次不再犯同样的错误就行了。

⑶培养学习兴趣。

只要用心去体会,就会发现每一门功课都有其独特的魅力。例如,语文不仅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能力,而且还能提高我们对文学作品的欣赏水平,有助于开拓我们的视野,让我们了解古今文化的灿烂。其他科目也一样,数学的逻辑性,物理、化学的实用性都是它们与众不同的闪光点。只要我们抓住了它们的闪光点,用心地去思考,慢慢地就会发现,学习并不枯燥,而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

7.吉格定理:勤奋将天分变为天才

品读小故事:

中国近代史上的风云人物曾国藩建立了自己的不朽功业,但他的天赋却不高。在取得功名之前,有一天曾国藩在家读书,一篇文章重复不知道多少遍了,还是背不下来。这时候他家来了一个小偷,潜伏在他家的屋檐下,希望等曾国藩睡觉之后再行动。可是等啊等,就是不见他睡觉,还是翻来覆去地读那篇文章。小偷大怒,跳下梁来说:“这种水平还读什么书?”然后将那文章背诵一遍,扬长而去!

小偷是很聪明,至少比曾国藩要聪明,听过几遍的文章都能背下来,但是他只能成为小偷。而曾国藩经过自己的勤奋苦读,成就了自己在中国历史上的丰功伟业。毛泽东主席曾不无感慨地说:“近人吾独服曾文正!”

心理学解读:

很多人的之所以会一事无成,就是因为他们缺少勤奋的精神,结果只能碌碌无为地走完一生。想要在以后的日子里有所成就,就要从现在开始,培养勤奋的习惯和坚持到底的心态,靠自己的努力为自己赢得成功的机会。

“除了生命本身,没有任何才能不需要后天的锻炼。”这是美国著名培训专家吉格?吉格勒提出的“吉格定理”。

“吉格定理”表明了一个道理:任何才能的养成需要后天的努力。上帝给予了天分,勤奋将天分变为天才。

曾有记者问李嘉诚的成功秘诀。李嘉诚没有直接回答他,而是讲了这样一个故事:日本“推销之神”原一平在69岁时的一次演讲会上,当有人问他的成功秘诀时,他当场脱掉鞋袜,将提问者请上台,说:“请您摸摸我的脚板。”

提问者摸了摸,十分惊讶地说:“您脚底的老茧好厚呀!”原一平说:“是啊,这就是我成功的秘诀——走的路比别人多,跑得比别人勤。”讲完故事,李嘉诚微笑着说:“我没有资格让你来摸我的脚板,但可以告诉你,我脚底的老茧也很厚。”

所以,谈起李嘉诚的成功,首先就应该提到他的勤奋。

李嘉诚的第一份工作是一个茶楼的堂倌,当时的李嘉诚需要养活母亲和弟弟、妹妹,很需要这份工作,因此他对这份工作倍加珍惜。

舅父为了祝贺他找到第一份工作,在他上班的头一天里,送了他一只小闹钟,让他掌握早起的时间。

在茶楼做堂倌很辛苦,一天的工作时间达到15小时以上,李嘉诚每天必须在凌晨5时左右赶到茶楼,为客人们准备好茶水茶点。为了在时间上不出差错,李嘉诚将闹钟的时间调快了15分钟,定好响铃,所以他总是最早一个赶到茶楼。

同类推荐
  • 孩子素质教育:礼仪篇

    孩子素质教育:礼仪篇

    风度礼仪展示出洒脱、高雅、文明、富有涵养之美。而美的最高理想要在实在与形式的尽量完美地结合与平衡里才可以找到“(席勒语)。在人类生活中,美好的东西是内在美与外在美的和谐统一。典雅的风度礼仪绝不是简单地学习效仿,也不是仅仅讲究形式的例行公事和一种机械的动作,它是与人自身的修养密切相关的,是一个人良好的内在素质、高尚的文化道德修养的外化和表现。外秀的根基在于内在的素质,”慧中“方能”秀外“。因此要养成良好的礼貌习惯,要想使自己具有文明、高雅、洒脱的礼仪风度,就必须加强自身修养,全方位地提高自身素质。
  • 让孩子自己去打拼

    让孩子自己去打拼

    本书集家传教育、传统教育、美式教育和亲身体验于一体。解放父母、简便易行而惠及后代。现在各类家庭教育多强调父母教育孩子的方法和技巧,父母必须为此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有的书籍谈到的教育方法很细致。而当代父母大多数都工作紧张、重任在肩,让他们在孩子身上花过多的精力是不现实的,而且父母过于细致地管理教育孩子本身就存在极大的弊端。这也是本书不同于其他教育类书籍的另一鲜明特点。
  • 斯波克博士教育羊皮卷

    斯波克博士教育羊皮卷

    本书分为家庭生活的新开始、新生儿篇、婴儿篇、幼儿篇、学龄前期等十部分,内容涉及家庭育儿的方方面面,全面阐述了作者关于家庭教育的理念。
  • 父母强大了,孩子才优秀:改变孩子先改变自己

    父母强大了,孩子才优秀:改变孩子先改变自己

    本书凝聚着教育者周倩十几年执教与心理辅导实践的经验与心血。作者横向对比传统教育习惯、学术理论及网络育儿心得,对中国式家长“专政统治”的误区进行了深入研究,结合自身育儿心得归纳出一套全新教育知识体系。全书以“自由+爱”为立足点,以“积极应对+相互成长”为逻辑指导,倡导父母与孩子携手同行、共同成长。
  • 卡尔·威特的教育(第二版)

    卡尔·威特的教育(第二版)

    “一个天才的头脑是一片沃土和乐园,而且享受着永恒的春天。创造性的作品就是这个春天最美丽的花朵。”对于每一位父母来说,从孩子呱呱坠地的那一刻起,就希望他能成为一名旷世奇才。然而面对着如何把孩子教导成一名“天才”,他们却一筹莫展,束手无策。纵然寻遍名师先圣,览阅浩渺书海,却依旧收效甚微。为了解决父母们的这种教子之忧,我们特意把德国19世纪的一位神童——卡尔·威特的受教育过程整理编译成书,使为人父母者能从中得到教导孩子的良方。这是一部贴近现实生活,指导父母培养孩子的精品之作。
热门推荐
  • 六公主的复仇计划

    六公主的复仇计划

    她,是个活泼爱笑的她,应为那晚的事情,成功地让她变成了另一个人,她变成了一个冷酷无情的杀手,她决定了要复仇,他,也是一个冷酷无情的杀手,没有一个女生敢靠近他,除了她,他们两相遇以后,使她又变回了从前的她!
  • 下一站不再恋你

    下一站不再恋你

    当爱已成无言的痛,我和蓝尧辰的婚姻也走到了头。新婚夜,他冷绝地说,“娶你,只为让你痛。”三百六十多天,他确实让我尝到什么叫痛入骨髓。我用四年的暗恋换来一纸结婚证和无尽的折磨,因为他的心里只有她……
  • 最强王者诞生录

    最强王者诞生录

    伟大,不是一场比赛得了多少分;而是当你目睹完生涯所有黑暗,依然对这项运动抱有热爱。奇迹,不是又破了什么记录;而是当你历经艰难险阻、千锤百炼,终于逆袭了那些在人们眼中不可阻挡的存在。传奇,不是夺取了几个冠军;而是当所有人都将你视作心腹大患、头号大敌,你依旧还如腊月寒梅,雪夜盛开。千禧年初,上帝渐隐,群雄逐鹿;而神秘东方,一首王者的战歌正悄然奏响。
  • 我的“大学”

    我的“大学”

    我的大学不是大学,我的大学比大学还大学,我的大学就是我的大学。
  • 十七岁的那些年

    十七岁的那些年

    他的失踪整个世界的人似乎都变了,他的离开对别人来说根本没差。
  • 幻世奇神

    幻世奇神

    大千世界,为我独尊顺着荣华,逆着流沙群雄并起,万族林立,诸圣争霸,乱天动地。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一个少年从大荒中走出,一切从这里开始……
  • 剑墓斩天行

    剑墓斩天行

    一个从小被身体欠缺,即将去世的老者养大。因利益,曾经生死与共的兄弟背叛。因突然间修炼天赋全部被废,妻子抛弃他而去。经历过世态炎凉后,以悲入道,以杀成神。既然天和我做对,那我就斩天。天下苍生和我做对,那么就全部来给我祭剑吧!
  • 少校荆轲

    少校荆轲

    穿越,为了维护历史的真实。但新的荆轲却开启了另外一个时空世界的大门,在那里,是魔幻的传说和历史的真实之间剧烈的碰撞。不同的荆轲,开始演绎一段浩瀚的魔幻史诗……
  • 伟大航路

    伟大航路

    大荒前,伟大航路还是一片海域,后来一夜之间海域消失,化为陆地。从那以后,伟大航路出现了许多不可思议的现象,人们称之为超自然现象,伟大航路的终点有一座吊线城,里面住着一群虚弱的勇士。十万年后,一个怪胎诞生了,他血战花果山,携带数码宝贝,坐四驱战车,踏上了伟大航路,历经九九八十一难,进吊线城,拯救虚弱勇士,最终身系红楼梦,如来佛祖一梦惊醒,一花一世界!
  • 叱咤江湖风云

    叱咤江湖风云

    青春就是拿今天的疯狂赌明天的幸福,无论谁都有过去的、现在的、将来的疯狂青春。我林浩南用我狂傲不羁的经历祭奠我即将逝去的青春。我林浩南出来混这么久全靠三样东西,一是够狠,二是够义气,三是够人多。这个江湖有我林浩楠重新制定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