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319700000010

第10章 名茶(1)

六大茶类:各具韵味

明清之后,随着茶类品种的持续增加,各种制作方法日益精良,饮茶方式也逐渐开始呈现两大特点。

第一个特点是,品茶方法日臻完善且较为讲究。首先,喝茶之前,茶壶茶杯要用开水先洗涤干净,之后用干布擦干,然后还要将杯子里的茶渣先倒掉,再倒入水,这时沏出来的茶才会有香气,进而弥散开来。

第二个特点是,喝茶的器皿也比较讲究,是“以紫砂为上,盖不夺香,又无熟汤气”。正是先人们对于喝茶器皿如此“斤斤计较”,才为我们后人留下了很多制作精美、纹理精致的茶具。如今很多人以收藏各式各样的茶具为乐趣。

很多达官贵人,更是视茶如命,甚至在驾鹤西游之前,也要挣扎着嘱咐家人给自己的陪葬中多加几盏茶具,希望在另一个世界也可以享用到清香宜人的美味茶。

茶的世界中出现了几个重量级的品种,也就是如今我们口中所谓的六大茶类,即绿茶、黄茶、黑茶、白茶、青茶、红茶。这其中每一种的茶类都有其美丽的故事,借此增添了独特的魅力与韵味。

绿茶

绿茶可以说是茶类中的明星,算得上是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提及最为频繁的一种茶类。其中碧螺春茶,是绿茶中的佼佼者,以其形美、色艳、香浓、味醇“四绝”而闻名于中外。又因为它主要产于江苏省苏州市吴县太湖的洞庭山,所以又被人称为“洞庭碧螺春”。

总结碧螺春的品质特点,很多人都喜欢这样描述:条索纤细、卷曲成螺、满身披毫、银白隐翠、清香淡雅、鲜醇甘厚、回味绵长。不知道在你的心中,碧螺春又是属于哪一种美,让你心仪呢?

安静的时刻,冲泡一把碧螺春,其汤色碧绿清澈,而叶底格外的嫩绿明亮。因此,茶客曾经说,碧螺春有“一嫩(芽叶)三鲜”(色、香、味)之称。

由于其杰出的特性,碧螺春一直非常受人青睐。而对碧螺春情有独钟的诗人们,也留下有很多词句为证。

据清末震钧所著《茶说》记载:“茶以碧萝(螺)春为上,不易得,则苏之天池,次则龙井;岕茶稍粗……次六安之青者。”西湖龙井是广为人知的中国名茶,可是在这位古人眼里,与碧螺春相比,龙井也只能委屈靠后了。

品饮时,先取茶叶放入透明玻璃杯中,以少许开水浸润茶叶,待茶叶舒展开后,再将杯斟满。一时间杯中犹如雪片纷飞,只见“白云翻滚,雪花飞舞”,观之赏心悦目,闻之清香袭人。这时候,我们品味的不单单是茶啊,更是对艺术和生活品质的一种追求。

御赐茶名

唐朝陆羽的《茶经》是茶历史上的经典之作,他在“茶之出”中就曾经这样提到:“苏州长州生洞庭山”。在《随见录》中也这样记载:“洞庭山有茶,微似芥茶而细,味甚甘香,俗呼为吓煞人,产碧螺峰者尤佳,名碧螺春。”据说有一天,清朝康熙皇帝来此地视察,捎带品尝了这种汤色碧绿、卷曲如螺的名茶,倍加赞赏,但是唯独觉得“吓煞人香”,其名实在是不雅,于是御赐茶名“碧螺春”,并将之列为贡品。

黄茶

行家人都知道,绿茶的基本工艺是杀青、揉捻、干燥,对各个环节的要求都是很高的。因此,如果制茶工人的技艺不精,对绿茶的炒制工艺掌握不熟练,就很可能前功尽弃,会使茶叶变黄,从而失去碧绿的汤色,产生黄叶黄汤。

不过有句古话说得好:“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或许是当时某位茶店老板比较节约吧,并没有果断地将失去碧绿颜色的“次品”丢掉,而是留来自己品饮。结果一喝感觉还不错,和绿茶比起来,别有一番风味,颜色也并不难看,从而就这样慢慢演变成了今天我们饮用的黄茶。

黑茶

黑茶的制作始于明代中叶。明御史陈讲记载了黑茶的生产:“商茶低仍,悉征黑茶,产地有限……”

黑茶的横空出世,跟黄茶实在有些相像,也是偶然发现的。当人们在制作绿茶的时候,如果杀青时叶量过多而火温又偏低,那么就会使叶色变为近似黑色的深褐绿色;或者是以绿毛茶堆积后发酵,渥成黑色,这样就会生成我们所看到的黑茶。

白茶

唐宋时期所谓的白茶,是指偶然发现的白叶茶树采摘而成的茶,与后来发展起来的不炒不揉而成的白茶不同。到了明代,出现了类似现在的白茶。田艺蘅《煮泉小品》记载:“芽茶以火作者为次,生晒者为上,亦近自然……清翠鲜明,尤为可爱”。

现代白茶是从宋代绿茶三色细芽、银丝水芽开始逐渐演变而来的。最初是指干茶表面密布白色茸毫、色泽银白的“白毫银针”,后来经发展又产生了白牡丹、贡眉、寿眉等其他花茶。

入选为2009年中国考古六大新发现之一的西安蓝田县五里头村北宋吕氏家族墓地,曾经一共出土了数十件主要用途为茶具的渣斗,分为陶、瓷、石、铜等材质。其中一件铜质渣斗内发现了距今近千年的珍贵茶叶,大约有30多根,经考证是产自福建的珍贵白茶,能够保存至今的茶叶实物在中国考古史上极为罕见。

青茶

六大茶类之中的青茶,也叫乌龙茶,是一种半发酵茶,是我国几大茶类中,独具鲜明特色的茶叶品类,也是介于绿茶和红茶之间的一种。乌龙茶综合了绿茶和红茶的制法,其品质介于绿茶和红茶之间,既有红茶浓鲜味,又有绿茶清芬香,并有“绿叶红镶边”的美誉。品尝后齿颊留香,回味甘鲜。

人们用茶壶冲泡乌龙茶时,习惯把第一泡的茶水倒掉,称之为“洗茶”。有些人解释这样做是因为要洗去茶叶中不干净的夹杂物,如茶灰、尘埃。其实,这样的讲法实在是一种误解。

据学者考证,“洗茶”一词最早是在宋朝出现,原本是茶农们在茶叶采制过程中的用语,直到后来才渐渐地延伸到我们的日常饮用过程中。

当鲜叶经由采茶女之手,从茶树上被采摘下来,然后经过初制、精制的多道工序,包括如做青、釜炒、揉捻、烘焙以及筛检等。可以说,到最后成熟包装好的茶叶时,也是颇费了一番周折。这时候得到的茶叶在卫生标准上自然是无需消费者们担心的。即便是其中偶有夹杂物,注入沸水再倒掉,也可迅速去除。

乌龙茶在六大茶类中,如果按工艺的复杂程度排名,毫无疑问位列前茅。它的泡法也非常地讲究,所以喝乌龙茶也被人称为“喝功夫茶”。乌龙茶的药理作用,突出表现在分解脂肪、减肥健美等方面,所以在日本又被称为“美容茶”、“健美茶”。

比较著名的乌龙茶

乌龙茶有很多品种,其中比较有名气的就多达十几种,有:武夷岩茶;武夷肉桂;闽北水仙;铁观音;白毛猴;八角亭龙须茶;黄金桂;永春佛手;安溪色种;凤凰水仙;台湾乌龙;台湾包种;大红袍;铁罗汉;白冠鸡;水金龟。

红茶

红茶起源于16世纪,以适宜制作本品的茶树新芽叶为原料,经萎调、揉捻、发酵、干燥等典型工艺过程精制而成。因其干茶的色泽和冲泡的茶汤以红色为主调,故得名。在茶叶制作发展过程中,发现以日晒代替杀青,揉捻后叶色变红而产生了红茶。最早的红茶生产从福建崇安的小种红茶开始。清代刘埥《片刻余闲集》中有记述:“山之第九曲处有星村镇,为行家萃聚。外有本省邵武、江西广信等处所产之茶,黑色红汤,土名江西乌,皆私售于星村各行。”

自星村小种红茶出现后,逐渐演变产生了工夫红茶。到了20世纪20年代,印度发展了将茶叶切碎加工而成的红碎茶,我国于20世纪50年代也开始试制红碎茶。

你知道红茶在英语中怎么翻译的吗?

在英文中,红色是“red”,茶是“tea”,但是红茶可不能想当然地翻译成“red tea”,而应翻译为“black tea”。

这样,红茶漂洋过海后,就这么被人戏称为是“黑茶”了。

悠然茶香:美丽传说

龙井茶

乾隆皇帝大概算得上是历史上最最潇洒悠哉的君王了,他的三下江南给人们留下了数不清的传奇故事。传说有一次乾隆皇帝出宫,这天一行人来到了杭州狮峰山下,看乡女采茶,以示体察民情。此时乾隆皇帝心情不错,看到几个乡女正在十多棵绿荫荫的茶蓬前采茶,心里觉得不过瘾,就挽起袖子走近她们,也学着采了起来。谁知才刚采了一把,就忽然听太监来报:“太后身体欠佳,请皇上急速回京。”

乾隆皇帝还是很孝顺的,一听说是太后病了,也顾不上许多,随手将一把茶叶往口袋里一揣,日夜兼程地赶回了京城。回到宫里才发现,太后的身体其实并没有什么大碍,大概是平常的山珍海味吃多了,一时肝火上升,也就是双眼稍微有些红肿,胃里不适,并没有大病。此时见皇帝到来,心里自然是有了一些安慰,又觉一股清香传来,便问带了什么好东西。皇帝也觉得奇怪,这到底是哪里来的清香呢?他随手一摸,啊,原来是自己采摘的那一把杭州狮峰山的茶叶。此时,茶叶已经干了,可是仍然能够闻见它所散发出来的浓郁香气。

太后便想尝尝茶叶的味道,于是宫女将茶泡好,送到太后面前,果然清香扑鼻,太后喝了一口,双眼顿时舒适多了。喝完了茶,红肿消了,胃不胀了。乾隆皇帝见太后因为喝了龙井茶身体大好,立即传令下去,将杭州狮峰山下胡公庙前那十八棵茶树封为御茶,每年采摘新茶,专门进献给太后。至今,胡公庙前还保存着这十八棵御茶,到杭州的旅游者中有不少还专程去察访一番,拍照留念。

杭州虎跑泉

龙井茶与虎跑泉素称“杭州双绝”,那么虎跑泉又是怎样来的呢?据说很早以前有兄弟二人,哥哥叫大虎,弟弟叫二虎。二人长得一副好身板,高高大大,浑身都是力气。有一年,二人来到杭州,想住在当地的一个小寺院里。和尚告诉他俩,这里的百姓吃水很困难,每天都要翻过好几道岭去挑水。兄弟俩也是热心肠,一听这话就拍拍胸脯说,只要能住,挑水的事他们包了。于是他俩就这样住了下来。

可是即便是兄弟俩有个好身体,每天这样挑水也非常影响生活,邻里百姓又大都是老少妇孺,很难满足。有一天,兄弟俩忽然想起流浪时候曾经到过南岳衡山的童子泉,那里的泉水又清澈又甜美,如果能够把童子泉搬过来就好了。

于是兄弟俩决定立刻动身去衡山移童子泉。可是两个人心又太急了,一路奔波,日夜兼程,结果才刚到衡山脚下时就昏倒了。昏迷中突然来临了一阵狂风暴雨,不过这暴雨来得快,去得也快速。转眼间风停雨住,兄弟俩醒来,只见眼前站着一位手拿柳枝的小童,这就是管童子泉的小仙人。小仙人听了他俩的诉说后用柳枝一指,水洒在他俩身上。霎时,兄弟二人变成两只斑斓老虎,小仙人跃上虎背,老虎仰天长啸一声,直奔杭州而去。老和尚和村民们夜里做了一个梦,梦见大虎、二虎两兄弟变成两只猛虎,把童子泉移到了杭州。而天亮后真的有泉水了。

到了第二天,天空霞光万丈,全是异象,两只老虎从天而降。猛虎在寺院旁的竹园里,前爪刨地,不一会就刨了一个深坑,突然狂风暴雨大作,雨停后,只见深坑里涌出一股清泉,大家明白了,这肯定是大虎和二虎给他们带来的泉水。为了纪念大虎和二虎,他们给泉水起名为虎刨泉。后来为了顺口就叫虎跑泉。用虎跑泉泡龙井茶,更是色香味绝佳。

铁观音

安溪是福建省东南部靠近厦门的一个县,是闽南乌龙茶的主要产区,种茶历史悠久,唐代已有茶叶出产。安溪境内雨量充沛,气候温和,适宜于茶树的生长,而且经历代茶人的辛勤劳动,选育接植了一系列茶树良种,目前境内保存的良种有60多个,铁观音、黄旦、本山、毛蟹、大叶乌龙、梅占等都属于全国知名良种。因此安溪有“茶树良种宝库”之称。在众多的茶树良种中,品质最好、知名度最高的要数铁观音了。

铁观音原产于安溪县西坪镇,已有200多年的历史,关于铁观音品种的由来,在安溪还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相传,清乾隆年间,安溪县西坪镇上尧村有个茶农,名叫魏饮,制得一手好茶。他每日晨昏泡茶三杯供奉观音菩萨,十年从不间断,可见礼佛之诚。一夜,魏饮梦见在山崖上有一株透出兰花香味的茶树,正想采摘之时,一阵犬吠把好梦惊醒。第二天果然在崖石上发现了一株与梦中一模一样的茶树。于是采下一些芽叶,带回家中,精心制作。制成之后茶味甘醇清爽,令人精神为之一振。魏饮认为这是茶中之王,就把这株茶挖回家进行繁殖。几年之后,茶树长得枝叶茂盛。因为此茶美如观音重如铁,又是观音托梦所获,就给它取名叫做“铁观音”。

铁观音是乌龙茶的极品,其特征是:茶条卷曲,肥壮圆结,沉重匀整,色泽砂绿,整体形状似蜻蜓头、螺旋体、青蛙腿。冲泡后汤色黄浓,艳似琥珀,有天然馥郁的兰花香,滋味醇厚甘鲜,回甘悠久,俗称有“音韵”。茶音高而持久,可谓“七泡有余香”。

大红袍

大红袍是福建省武夷岩茶(乌龙茶)中的名丛珍品,是武夷岩茶中品质最优异者,产于福建崇安东南部的武夷山。武夷山栽种的茶树,品种繁多,有大红袍、铁罗汉、白鸡冠、水金龟四大名枞,此外还有以茶生长环境命名的不见天、金锁匙,以茶树形状命名的醉海棠、醉洞宾、钓金龟、凤尾草等,以茶树叶形命名的瓜子金、金钱、竹丝、金柳条、倒叶柳等。

同类推荐
  • 新疆穆斯林饮食文化

    新疆穆斯林饮食文化

    《新疆穆斯林饮食文化》是一部图文并茂的大型科普读物,它熔古铸今,展示了博大精深的新疆传统饮食文化,从冰封雪域到沙漠绿洲,从千里草原到山区田园,书中以近千张精美的图片及优美的文字再现了新疆7个信仰伊斯兰教民族的饮食风情,并展示了当代清真美食,绘就了新疆穆斯林饮食文化的发展画卷。
  • 汉末魏晋文人群落与文学变迁

    汉末魏晋文人群落与文学变迁

    《汉末魏晋文人群落与文学变迁》是作者在扬州大学读博期间完成的博士论文,这一选题的直接意图是针对中国古代文人“文学的自觉”而提出的,这是从上世纪初一直延续到今天的文学史老话题。为什麽这个问题一直为学界感兴趣呢?因为“文学的自觉”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最重要的一次文学转型。今夭我们所见的文人文学的基本格局,就是由这次转型奠定的。所以,弄清这个问题意义重大,它涉及古代文人文学建构历史过程,同时还隐含着古代文人文化品格建树的若干资讯,许多学者封此感兴趣是有理由的。
  • 中国人应该知道的那些事(Ⅱ):文武体娱探由来

    中国人应该知道的那些事(Ⅱ):文武体娱探由来

    当物质生活满足后,人们开始追求精神生活。古代人的娱乐和怡情在今天仍然存在,比如诗歌,比如戏剧。但它们是怎么来的呢?本书就是带着这个疑问,进入古代现场,为你解开影响中国人玩乐的器具和秘诀。本书阅读起来颇为轻松,同时史料准确,故事有趣,可以让你在沉醉于历史的海洋的同时,享受丰盛的知识盛宴。
  • 心灵收藏

    心灵收藏

    本书分为春天的景、曾经的辉煌、碎石聚集、感悟人生、辉煌迭起、情感抒发共六部分。收录了作者退居二线后的作品。
  • 宗教事务法规规章选编

    宗教事务法规规章选编

    本书收录《宗教事务条例》《宗教活动场所设立审批登记办法》等国务院及国家宗教事务局颁发的最新宗教方面的规定21个,对于规范宗教活动、管理宗教人员依法从事宗教活动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热门推荐
  • 负曝闲谈

    负曝闲谈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史前彩陶纹饰解读举例

    史前彩陶纹饰解读举例

    本书着重解读彩陶,将远古华族的祭祀文明得以进一步的考证,以更进一步地加深了古埃及学及民俗学研究的深度。全书分为华族的记忆、颛顼、尧、共工四个部分。
  • 双神记

    双神记

    他们曾是命运的弃儿,死后却成了另一个世界的主宰。只有玩弄凡人的荣辱兴衰,才能让两位大神找到些许存在感。凡人啊,不要抱怨!你们不是神,永远理解不了神的情怀。
  • The Autobiography of a Slander

    The Autobiography of a Slander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南少的冷艳娇妻

    南少的冷艳娇妻

    她身世成迷,不堪卑微,用尽手段只为寻找初恋男友;他是商界权贵,出身名门世家,一直高高在上独独独爱她成痴;他拿着那部手机,脸色铁青,质问她:“原来这都是你计划好的,你一直都在利用我!”她站在墙角,纹丝不动,坦然承认,“不错,南世城,从开始到后来,都是我计划好的,是我在一直利用你!”婚礼上,他霸道抢婚,威胁她:“蓝月,你这辈子!下辈子!以后的每一辈子!除了我,你谁都不能嫁!就算你不爱我,你也别想逃出我的手掌心!”
  • 卡耐基成功之道全书

    卡耐基成功之道全书

    本书讲述了许多普通人通过奋斗获得成功的真实故事,激励了无数陷入迷茫和困境的人,帮助他们重新找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
  • 中国文学原型论

    中国文学原型论

    为一部系统阐述中国原型理论的专著。作者所提出的中国文学有抒情和叙事两种原型体系等一系列学术观点,至今仍具有原创性和新颖性。作者在新的历史视域和理论高度对本书进行了全面修改。
  • 幻之忆凌

    幻之忆凌

    一个厌烦了现实的男孩,在生活中找不到自己的位置。很多人都会想向杨忆凌一样想去一个自己不熟悉的世界吧。杨忆凌实现了这个梦想,让我们跟着杨忆凌去看看他的未知世界吧。
  • 网游之修罗逆天

    网游之修罗逆天

    一款普通的虚拟游戏的发布,让云枫一个普通大学生进入其中,但渐渐的,蹊跷越来越多,海神项链!修罗?战神!自己梦中的“修罗”与游戏中的“修罗”是一样的吗?云枫冥冥中感觉到自己的身世也与之有关。神秘女子是谁?游戏真的是游戏?这一切是阴谋还是。。。
  • 四十自述(精装)

    四十自述(精装)

    胡适先生回顾自己人生前四十年的经历,从他的信仰、母亲的订婚、慈母的教育、三岁入塾、叫局吃花酒到醉酒打巡捕、闭门读书考上庚款留美、至 “逼上梁山”的文学革命,完整地讲述了自己成长、学习与突破的根源与历程。胡适是当代中国学术、思想、舆论界的领袖、宗师,在20世纪上半叶的中国,论影响力无人能出其右。胡适的才华、思想、品德的形成都与他童年、少年与青年时期的成长与所受教育密不可分。这部自传不仅完整地呈现了他40岁及以前的生活、思想与事业,也再现了他所处时代的社会风貌。他的家乡、他求学的上海、留学的美国、活动最多的北京,在此都有描述,这些成为了解20世纪上半叶中国学术、政治、舆论界的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