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295300000053

第53章 事物的因果性

感取世界中的存有的因果性的决定,从不能是无条件的,又必须有某种东西是无条件的。但是,由于在经验中绝不可能去发现任何事例以符合于这个理念,因为在当作现象看的事物之原因间,绝不可能去遇见任何绝对无条件的因果性的决定,所以我们就能维护我们的设定,在视这存有的一切活动是现象时为服从物理条件者,而当这活动的存有属于知性世界时,而又视其因果性为并非物理地被制约者,这两个观点之间,并无矛盾可言,而在这样展示以维护之中,便又使自由的概念成为理性的轨约原则。依此原则,我实不能得知那种因果性所附属的对象是什么;但我却排除了此中的困难,因为一方面,在世界中的事件的说明中,我把“从有条件者上升到某条件之权利”留给物理的必然性的机械主义,而另一方面,我又为思辨理性保留一余地,此余地对思辨理性而言,是空洞的,是智思的。但是,我并不能证实这个设定;这块空地现在是由纯粹实践理性,拿着一智思世界中的一确定的因果性的法则,思辨理性并不能因此得到关于其洞见的任何事,只能得到关于其或然的自由的概念的确定性,此或然的自由的概念在此实践理性处得到客观的实在性,此客观的实在性虽然只是实践的,却也是无疑的。甚至因果性的概念也不能如此的被扩大,就如去扩展其使用以越过这些限制那样被扩大。因为如果理性要想去越过这些限制,它必须要去表示:原则与归结间的逻辑关系如何能在一个不同于感触直觉的另一种直觉中综合地被使用。因此,它使用原因的概念,不是为的想去知道对象,只是为的想在关联于对象一般中去决定因果性。它能把“此概念的应用于对象”,即意在知解知识的“原因概念的应用于对象”,全然抽掉,那么理性的使用此概念只为一实践的目的而使用,因此,我们能把意志的决定原则转移于智思的事物秩序中,同时,我们也能承认我们不能了解原因的概念如何能决定关于这些事物的知识。但是,理性必须依一定的样式就感触世界中的意志诸活动认知因果性,不然,实践理性实不能产生任何活动。但是,关于这概念,即“理性对于其自己的因果性即作为智思物的因果性所形成”的概念,理性并不需要为“其超感触的存在的认知”的目的来知解地决定之,以便依认知之路给它以意义。因为它之获得其意义是离开了认知之路而获得的,虽然只是为实践的使用而获得,就是说,它是通过道德法则而获得其意义,它自是知性的一个纯粹先验的概念,此先验概念能被应用于对象,不管这些对象是否被给与,然而在不是被给与的情形中,它却没有确定的知解意义或应用,只是“关联于对象一般”的知性的一个形式,然而却是本质的概念。理性通过道德法则所给它的意义只是实践的,因为因果性的法则之理念其自身就有因果性,或者说,它就是这因果性的决定原则。

在道德原则中,我们已展示因果性的法则,此因果性的决定原则被置于感触世界的一切条件之上;我们已使“意志,由于属于智思世界,如何是可决定的”这一点为可被思议的,因此,我们已使此意志的主体(人)不只是为可被思议的,即如其属于一纯粹知性的世界而为可被思议的,而在这方面,他是不被知的,就其因果性通过一种“不能被还原于感触世界中的任何物理法则”的法则而为可被界定的;因此,我们的知识已被扩张而越过了感触世界的范围——这是那“纯粹理性的批判已宣布其在一切思辨中为徒然无益的”一个虚伪要求。然而,纯粹理性的实践使用如何可与其解释使用相和解,就理性的能力范围的决定而相和解?

我们可说休谟开始对于纯粹理性的诸要求的攻击,这一攻击使得对于纯粹理性的通盘研究成为必然的。对于纯粹理性的诸要求开始作攻击的休谟,他这样辩说:原因的概念是一个“含有不同事物的存在的连系之必然性”的概念,因此,只要当这些存在着的事物是不同的,则设已有了A,我即知某种完全不同于A的东西,即B,必须必然地也存在着。现在,必然性之能被归属于这一连系,是只当这必然性是先验地被知时,它可被归属于这一连系;因为经验只能使我们知道这样一种连系,即“这连系存在着”这样的连系,而不是“这连系必然地存在着”这样的连系。他说,当事物不曾给与于经验中时,要想先验地去知这一事物与另一事物间的连系,而且把这连系当作必然的连系而知之,这是不可能的。因此,原因的概念是虚构的,而且是有欺骗性的,即以最温和的言辞来说,它也是一幻象,只因为“觉知某种事物或其属性为存在中而被联合”这一种“觉知之”的习惯于不知不觉间被误认为一客观的必然性,即“在对象自身中设想这样一种连系”这种客观的必然性,只因为是如此时,它才成为可谅解的。这样,原因的概念是偷转地被获得的,不是合法地被获得的——它决不能合法地被获得或合法地使之成为确实的,因为它要求这样一种连系,即“其自身是徒然无益的、虚幻的,而且是在理性面前维持不住的,而且是没有对象可与之相应的”这样一种连系。依此思路,当一切事物的存在的知识被论及时,经验主义首先被引导出来,以为原则的惟一来源;而且甚至就全部的自然的学问而言,随同此经验主义,遂有最彻底的怀疑论被引导出来。因为基于这样的原则上,我们决不能从存在着的事物之所与的属性推断到一个结果,因为这种推断必应需要那“含有这样一种连系之必然性”的原因之概念,我们只能为想像所指导,期望类似的情形——这是一种“从未是确定的”的期望,不管它是如何时常地被满足。没有一种事件,我们对之能说:某种一定的事物必须已先与它,而它也必然地随此先行的事物而来,就是说,它必须有一原因;因此,不管我们所已知的诸事例是如何地常常是如此,即在此诸事例上,总时常曾有这样一个先行事件存在,因而我们可从此诸事例上引生出一个规律,我们仍然不能设想这先行的事件必然地出现;因此,我们不得不被迫着去把它留给盲目的机遇,以此盲目的机遇,理性的一切使用遂告终止;而这一点就在涉及“从结果升到原因”的论证中坚固地建立起怀疑论,并且使此怀疑论为不可动摇者。

至此,数学很容易逃脱了,因为休谟想:数学的命题是分析的;就是说,它们是凭借同一性,因而结果也就是说,依照矛盾原则,从此一特性进行到另一特性。但是这并不对,因为正相反,它们一切都是综合的。举例来说,虽然几何无关于事物的存在,但只在一可能直觉中有关于事物的先验特性,然而恰如因果概念的情形,它也是从这一特性(A)进行到另一完全不同的特性(B),此另一完全不同的特性B必然地与前一特性A相连系。总之,数学,如此高度地为其必然的确定性而被鼓吹(被尊崇)的数学,最后也必然以同一理由屈服于这种经验论,所谓同一理由即休谟以习惯代替“原因概念中的客观必然性”这同一理由。而且,数学,不管其如何骄傲,它也必须同意去降低其勇敢的要求,即“要求于先验的赞同”

的要求,而且为赞同其命题的普遍性之故,它也必须依靠于观察者的和善,这些观察者,当其被请来作证时,他们也必决无迟疑去承认:凡几何学家所提议为一定理者,他们总是已觉知为一事实,因而结果也就是说,虽然这定理不是必然地真的,然而他们也必应允许我们去期望它在将来也可是真的。照这样说来,休谟的经验论不可避免地引至怀疑论,甚至就数学而言,因而,结果也就是说,在理性的每一学问性的知解使用中也不可避免地引至怀疑论。就这样一种对于主要的各门知识之可怖的瓦解而言,通常大众的理性是否将较可避免,而且是否将变成不可挽救地纠缠于这种对于一切知识的毁坏中,这点,我将听任每个人去为其自己判断之。

至于说到纯粹理性批判中我自己的劳作(这些劳作是为休谟的怀疑主张所引起,但是这些劳作进行得很远,而且它们包括纯粹知解理性在其综合使用中的全部领域,因而结果也就是说,包括被称为“形上学一般”者的领域),我就那些“为苏格兰哲学家所挑起而有关于因果概念”的怀疑,依如下所说的步骤而进行着的。如果休谟以经验的对象为物自身,则在“宣布原因的概念是一欺骗并且是一虚假的幻象”中,他是完全对的;因为就“物自身”以及“物自身的属性,即如其为物自身之属性”而论,要想去看出“为什么因为A被给与,那不同于A的B也必须必然地被给与”,这乃是不可能的事,因此,他无法承认这样一种对于物自身的先验知识。这个精察的哲学家也不能对于“原因”这个概念允许一经验的起源,因为这是与那“构成因果性的概念之本质”的那“连系的必然性”直接地相矛盾的;因此,这个概念是被剥夺了的,而且在观察知觉的行程中它是被代之以习惯的。

但是,依我的研究,所得的结果是:我们在经验中所要去处理的对象决不是物自身,只是现象,在物自身处,不可能去看出“如果A已被设定,则完全不同于A的B不也被设定,这如何必是矛盾的”;然而“A与B作为现象,它们依一定路数可必然地被连系于一个整一经验中”,这却是很容易被思议的;这样,它们不能个别被分离了而又与那种连系不相矛盾,此中所谓经验即是“在此经验中A与B它们才是对象,而且单只在此经验中,它们才是为我们所可知的”那经验。事实上情形确实被看作是如此;这样,我不只是能够就经验的对象去证明原因概念的客观实在性,并且也能够由于它所函的连系的必然性,去把它当作一先验概念而推演出来;那就是说,我们能够从纯粹的知性,而用不着任何经验的根源,即可去展示它的起源的可能性,我也能够去推翻这经验论的不可免的后果,即怀疑论,首先就是物理科学而推翻之,然后再就是数学而推翻之。物理科学与数学这两者都是这样的科学,即它们都有涉及可能经验的对象。在此两种科学中推翻怀疑论后,随之也推翻了那彻底的怀疑,即对于“凡知解理性所声言要去辩识者”都予以怀疑。

但是,在谈到具有因果关系的事物,即那些“不是可能经验的对象而是处于可能经验的范围以外”这样的事物,这又如何呢?其实不只因果范畴如此,一切其他范畴也同样如此,因为若无此等范畴,这必不能有关于任何存在着的东西之知识。那么,我们同样也可问:于论及一切其他范畴的应用于那些“不是可能经验的对象而是处于可能经验的范畴以外”的事物,这又如何呢?因为我已能够只就可能经验的对象去推演出这些概念的客观实在性。但是,即使是“我已拯救了这些概念”这一事实,也只在“我已证明了对象可以通过这些概念而被思,虽然并未通过它们而先验地被决定”这一情形下始足拯救之;而正是这一情形却即给这些概念一地位于纯粹知性中,通过这纯粹的知性,这些概念涉及对象一般(感触的或非感触的)。如果仍然还缺少任何什么事,则所缺少者就是那“实为这些范畴,特别是因果范畴,之应用于对象这应用之条件”者,就是说,那所缺少者即是直觉;因为凡直觉不被给与的地方,则应用这些范畴以期达到作为一智思物的对象的知解知识,这种应用便是不可能的;因此,如果任何人也要冒险于去作此应用,此是绝对被禁止的。此(因果)概念的客观实在性仍然可保留下来,甚至关于(或涉及)智思物,它也可被使用,但却并没有我们的丝毫能够知解地去规定这个概念,规定它以便去产生知识。因为,“这个概念,甚至在涉及一个(超感触的)对象中,也并不含有什么不可能的东西”这一点已为以下的事实所或证明,即:纵使当其被应用于感取的对象,它的地位也是被固定于纯粹知性中;而当它涉及物自身时,虽然它不能够被决定,决定它以便为知解知识的目的去表象一确定的对象,然而为另一目的,它犹可能够被决定,决定以便去有这样的应用。如果此因果概念含有某种“绝对不可能被思想”的东西,如休谟所执持,则便不能有为另一目的而应用的应用。

同类推荐
  • 美学其实很好玩

    美学其实很好玩

    觉得美学离你很遥远?觉得美学太深奥?其实生活就是一堂大大的好玩美学课!美学其实很好玩——扔掉深奥,只留实用的好玩美学书!把高高在上的美学知识一一用进你的生活里,看谁还敢说你“没品位”!325个美学小知识,迅速提升你的美感力,变身美学达人。
  • 墨菲定律

    墨菲定律

    《墨菲定律》列举的200多个经典定律,是人们从千变万化的生活中所提炼总结出的精华。书中总结了管理、经济、心理、人生、教育、事业、家庭、感情等方面最经典的定律、法则和效应,全方位地扫描人生的全过程,交给我们一把又一把开启智慧之门的钥匙,点亮一盏又一盏指路的明灯。把握这些定律,对于我们认识事物的本质、发现事物发展的规律、解决生活和工作中遇到的多重的问题,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你也可以利用这些神奇的法则、定理来驾驭你的一生,改变你的命运。
  • 心态即命运

    心态即命运

    本书是一本通过传统文化进行心理建设的图书。全书分成了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纠正心理失衡、克服人生道路上的挫折、化解压力、实现幸福人生等几大主题,是作者多年演讲的精华结晶,非常适宜年轻人阅读。
  • 孔子思想

    孔子思想

    本书开篇详述孔子思想对中国及世界的九条意义,介绍学孔子思想必须要有的态度与方法。继以专文阐述“儒学基本概念”,提炼儒学精华,方便读者学习理解。本书主体部分是《论语》全书二十章的讲解与注释,依据朱子集注,发扬孔子思想,维护了儒学的纯正。
  • 老子·庄子(最爱读国学系列)

    老子·庄子(最爱读国学系列)

    《最爱读国学系列(第2辑):老子·庄子》是由《老子》与《庄子》这两本书组成。《老子》与《庄子》同为道家学派的经典著作,是我们了解道家学派哲学思想的必读之书。《老子》主要阐述了老子关于“道”及其运动规律的理论,提出了以“自然无为”为核心的天道观、社会学说及一系列政治、经济、文化主张,蕴含着丰富的辩证法思想,也饱含深刻的人生体验和对现实社会的愤激批判。《庄子》主要阐述了庄子的自然之“道”及其由此而生的顺应自然的无为理论、齐—万物的相对主义思想,以及对“独与天地精神往来”的绝对自由境界的热烈追求和对黑暗现实、虚伪世俗的无情揭露和强烈批判。
热门推荐
  • 净土承恩集

    净土承恩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代隋

    代隋

    隋末年间,群雄辈出,谁能取而代之?一个后世普通人死后重生成为了宇文成都,随着时间的推移,面对着与前世普通生活,而不相同的门阀嫡长孙的生活环境,他将何去何从?面对宇文阀即将到来的灭亡命运,他又该如何?是接受他所知的死亡吗?还是拼死一搏?不!命运在我手中,我拥有的一切谁也别想夺走!他再也不想回到前世那吃上顿没下顿的凄苦生活!他受够了!他要反抗!李元霸!李世民!我倒要看看是你李阀能笑到最后,还是我宇文氏坐收渔人之利!我宇文成都的铁骑等候你们的大驾!…………………………各位朋友如果喜欢的话,顺带收藏一下,如果富裕一点,给点推荐票,温暖一下我坚持写作的寂寞孤独的心。
  • 暖情宠爱

    暖情宠爱

    豪门公子江修俊,某次出国之前到处游玩,在山里遇到了危险,得到善良热情的女孩于镜容的帮忙,心生感激,从此,于镜容的美好倩影深深留印脑海。七年的时光如流水般过去了,他们都已经长大,某次在市内的巧遇,却是匆匆的一面,江修俊甚至不确定那个人群里的女孩,究竟是不是于镜容。
  • 重生纵意

    重生纵意

    人生诸多不如意,若开启一扇门,重来一次的机遇可要好好地把握哦。
  • 西厢记

    西厢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大网文帝国

    大网文帝国

    系统在手,天下我有。掌控了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编辑系统,来到平行空间的柳城,开始了漫漫的养神路。养大神,建网站,席卷网文圈。挖作者,掘潜力,建立网文帝国。网文小说与电影的碰撞,电视剧再也不是亲亲我我的肥皂剧。当玄幻拍成电影,悬疑做成名震中外的4D体感游戏。网文早已不再是高端大气上档次文青所鄙视的低俗之物。我的系统,我做主ps:新书期,求推荐票,求收藏,求打赏。书评区置顶qun号,喜欢本书的朋友可以加入。新书时期,500票一加更。
  • 一宠成婚:财阀老公太危险

    一宠成婚:财阀老公太危险

    季小沫活了二十三年,做的这辈子最蠢的事情,就是错把渣男当成男神。十年的男神,三年的丈夫,等到最后她得到的只是一纸离婚协议书,和丈夫和小三的爱情结晶。这也就算了,可有时候人倒霉,连喝凉水会都塞牙缝。她季小沫不就是伤心和闺蜜买醉么;不就是任由自己伤心了一下么;不就是找了个碰瓷的么;谁知道悲催的竟然上了自己的大伯?弟媳和大伯滚床单,哦买噶,谁来拯救悲催的她?她的生活从此一团糟,挫折连连,幸好有真正的男神相助,外加好闺蜜和追求者的帮助,从此走上幸福的康庄大道。她季小沫的幸福生活,无人可挡!
  • 离骚草木疏

    离骚草木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权门大少非常狂

    权门大少非常狂

    “你求我呀!”他阴沉着脸,视线紧盯着她提醒。“你知道的,只要你肯低下所有的尊严,自己乖乖躺到床上去,无论什么事我都一定会答应你。”全世界唯一配对弟弟血型的,就只有他,现在,弟弟人就躺在手术室里等着他的血救命。可,一旦这样做了,她又对不起深爱自己的竹马。这一刻,她有种快要被这个恶魔撒旦一般的男人给逼疯的节奏。没有他的血液提供,弟弟根本活不下去,在一次又一次的无奈下,她被逼着跟他不断发生关系。他想要她爱上他,可,越是逼迫,她越无法爱上他,反而觉得竹马给予的自由更令人向往。于是,一段揪心虐恋,虐身虐骨,就这样反复上演着。(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学生阳光心理教育与班级主题活动

    学生阳光心理教育与班级主题活动

    为了指导班主任搞好班级文化建设,我们在有关部门的指导下编辑了这套“班主任班级文化建设与主题活动指南丛书” 图书10册。本套书除了论述班级文化建设的各种方法外,还提供了可供参照的各类班级主题活动的案例,具有很强的系统性、实用性、实践性和指导性,非常适合各级学校的班主任老师及学校辅导员阅读,也是各级图书馆陈列和收藏的最佳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