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2年8月9日,时隔大火仅两天,六七辆小车一路风尘沿戈壁朝矿区驶来。
一辆小车里。
孙越崎陪同蒋介石坐在后面,将与孙谈笑风生。
司机旁边坐的是绥西防守司令长官,西北行营副主任马鸿宾。
这是蒋介石有意要给地方长官一点面子。
紧随其后的车上坐的是第八战区副司令长官,兼34集团军总司令胡宗南,以及他侍从副官、机要秘书熊向辉。
熊向辉是共产党杰出的地下工作者,号称“龙潭三杰”之一。
他们的后面,是国民党军事委员会参谋本部副参谋总长兼军训部部长,第四战区司令长官白崇禧。
再后面几辆,皆为侍从人员包括蒋介石的侍从长王世英等。
阳光分外明亮。
矿区内一片庄严肃穆。
已经看不出着过大火的遗迹了,很显然是经过了紧急打扫和布置的结果。
驻矿部队和警察,严密把守各路口,闲杂人等禁止流动,致使场区内外戒备森严。
十时许。
数辆小车通过检查站,依次驶入矿区。
蒋介石一行,首先在一井井场停下来。
各车门打开。
蒋介石等各军政大员全都一身戎装、威风凛凛的走下车来。
蒋介石带着各大军政要员及随从,在孙越崎、靳范隅的陪同下首先参观了油矿的几口油井,他时而驻足望着远处黑黢黢的崖壁以及溪流两旁,简陋破旧的设备、厂房以及住宅和办公区域,冲孙越崎喃喃说道:
“不容易呀!不容易!”
白崇禧、胡宗南等见蒋介石高兴,也都连声附和:“是呀!是呀!”
孙越崎、靳范隅闻听,心中暗喜。
胡宗南始终紧跟着蒋介石,几乎寸步不离,形同保镖。
随后,孙越崎又引领众人,先后参观了河东炼厂、机械厂、发电厂等。
至中午。
蒋介石一行在孙越崎等人陪同下,在矿区食堂共进午餐。
为迎接蒋介石一行,油矿当局竭尽全力,作了充分的准备,但地处高寒偏远地区,蔬菜奇缺,无法尽美。
宴席上,除了一道烤全羊具有当地特色风味外,其余菜肴全是罐头类食品,且大部分都是用飞机从兰州运来的。
按照蒋介石的侍从长王世英的吩咐,给蒋单独预备饭菜,四菜一汤,勿需他人作陪。
其他军政要员,皆由孙越崎、严爽、金开英、靳范隅、孙建初、翁文波、邹明等人陪同。
席间,孙越崎举杯助词:“感谢诸位不辞辛劳,千里莅临油矿,务望多加指导,孙某谨代表吾矿全体同仁,深表感谢!诸位请!”
“请!”
一时间,碰杯声、谈笑声此起彼伏、气氛斐然。
蒋介石用过午餐之后,被安排在矿场最豪华的建筑祁连别墅。
实际上,祁连别墅也就是为了接待大人物专门修建的。
蒋介石午睡一小时后,便由侍卫引进小型会客厅。孙越崎等早已等候在那里,见蒋进来,孙越崎带头起身相迎。
蒋笑着同各位一一见面。
孙越崎向他介绍了:
油矿矿长严爽;
炼油厂厂长金开英;
总务处长靳范隅;
总地质师孙健初;
物探地质师翁文波;
工料课长邹明;
蒋介石一一同各位握手,
孙越崎郑重向蒋介石汇报了油矿生产状况和发展前景,蒋饶有兴致的听着。
别墅外,六七辆小车刚刚停好,蒋介石一行便走出了别墅。侍卫给他披上黄呢子斗篷。
蒋介石抬头,望了望金色阳光下的矿区,回头向胡宗南说道:“毓麒他们在此蛮荒之地办矿,实属不易,实为解抗战与民族之危,你要多支持他。”
胡宗南赶忙上前表示:“请校长放心,学生必竭力辅佐。”
蒋介石点点头,拉着孙越崎上了车。
马鸿宾也上了他们的车。
车队驶离祁连别墅,越过广场,在众人的注视下,缓缓驶出了检查站。
站岗的军警朝车队举手敬礼,以至于车子都走出老远了,手还没有放下来。
沿途精心打扫的公路上,不时有运油的卡车、马车、毛驴车穿梭而行,蒋看了十分高兴,他无论如何也想不到,这都是有意安排的。
蒋介石一行,继续由孙越崎陪同参观了,设在嘉峪关的另一座炼油厂,该厂不久后,因运输等诸多困难,遂拆迁至矿场,与西炼厂合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