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之后,王卫田拖着一条残疾的手臂,把他所领导的这支采油队,带成了响当当的标杆队。而这一年,华北石油管理局对所属的一些机构部门及二级单位,都做了一些相应的调整。
原采油厂撤销,行政级别不变,改称为采油一厂;而所属雁翎四矿,与采油一厂平级,改称为采油四厂。
改编后的采油四厂,立即奉命由党委书记史文升、厂长吴秀海率领,整体迁离雁翎驻地,搬迁至河北省永清县曹家务附近,一片黄沙弥漫的黄河故道地区,后又北移至廊坊万庄地区,与原北京勘探大队(改编后为:华北油田勘探一公司)相毗邻。
1985年10月,这个采油厂不仅以年产近百万吨的产量而独树一帜,还率先熄灭了树立于田野与井站之中,燃放了近十年之久的大火把,光荣地担负起了,向首都北京输送天然气的任务,有力地支援了首都的经济建设。
王卫田奉命留守在了原地,此时的雁翎已成为采油一厂所属的第三采油大队,简称三大队。
王卫田被提升为大队级领导班子成员之一,并于这一年光荣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从这一时期起,王卫田一直牢记着他二哥当年出院那天对他说的话:“只要把自己的命运同国家及石油事业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就不会感觉到苦,也不会感觉到累,就会变得无比幸福。”
同时,他也一直牢记着他母亲山女说的那句话:“为咱石油后继有人、大旗不倒,生命不息、奋斗不止!”
此后,他拖着一条残疾的手臂,在大队长的岗位上,恪尽职守,兢兢业业,为祖国的石油事业,又风雨无阻的奋斗了整整十五年,于1997年,他53岁的这一年,因病提前离岗。
从而实现了自己干一辈子石油的诺言,同时也完成了母亲山女要他干一辈子石油的夙愿,对此王卫田无怨无悔。
就在王卫田离岗的第二年,也就是1999年的10月,他的二哥王卫油病重住进了华北油田总医院,就在他走到生命尽头的那一刻,王卫田坐在二哥的床前,望着他平静而安详的脸,王卫田满含泪水,想起了他们的童年;想起了他们三个讨吃鬼;想起了那些艰难的岁月;想起了祁连山和荒凉的戈壁;想了许多许多……
本来不想让山女知道她二儿子的病情,可山女好像有预感,执意要让桂花把她搀扶进了医院。
山女坐在二儿子的床前,拉着王卫油的手,一声不吭,只是默默地垂泪,许久许久,直到王卫油被推走了,山女从此再也不会说话了!
开追悼会的这一天,69岁的魏大力,坐轮椅从内蒙古的二连浩特油田医院,来到了任丘,他要最后送王卫油一程。
当年轻的采油厂厂长,为王卫油致悼词的时候,王卫田和魏大力抱在一起,老泪纵流,泣不成声。
同样也是在这一天,按照国务院对石油企业改制的总体要求和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的统一部署,华北石油管理局重组为上市和存续两大部分,从而使华北油田的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阶段,到目前为止,华北油田已累计生产原油两亿多吨;天然气72亿立方米;为国家上缴利税14.5亿元,并始终排在了“油老三”位置上。
在老一辈石油人相继离世和退却,新一代石油人重掌大旗的石油行业中,华北油田即将在新世纪的征途上,沿着可持续发展之路,再铸辉煌。
作为一名老石油,或是石油二代的王卫田,衷心祝愿:那些艰苦创业、流血流汗的逐渐离我们远去的老一辈石油工作者们,忠魂不朽!同时也祝愿,新一代石油工作者们,开拓进取,再创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