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132600000004

第4章 八股文的发展演变(2)

明代的八股文,从明初洪武到成化年间,是由始而兴的时期。朱元璋在总结历代兴衰的基础上,得出“致治之道在于任贤”的结论,他既想选拔人才,又想控制人才的思想。宋、元的经义,还没有完全规定考生应该说什么,而朱元璋却希望能够自己规定考生说什么,于是他最终创立了八股取士的制度。

明初的八股文规定主要从四书五经中出题,并且要根据程、朱的注释来阐发题意,那些参加考试的考生一定要把四书五经熟记于心,才能在考场上游刃有余。这样,儒家传统的道德观、价值观便在文人心中根深蒂固,非常有利于封建统治者维护统治。明初的八股文规定,还必须“代古人语气为之”,也就是代圣人立言,这也是促使文人深入研读儒家经典的一个非常有效的手段。文人学者要想做到代圣人立言,就必须站在古人当时的立场上,揣摩他们的所思、所想,在经典上所费的精力也就可想而知了。此时的八股文在格式上已经大量使用对偶句,这主要是由宋代经义沿袭而来。

由于明朝初年的八股文处于初创时期,所以初具体式,文体格式比较简单,说理直截了当,文风比较质朴。明初的八股文讲究取神、取骨、取理、取气,把字、句放在最后。

明代初期的八股文对明代的政治和文化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文人只有通过八股取士才能获得功名利禄,这就促进了儒家思想的传播,使程朱理学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钳制人们的思想,巩固了明王朝的统治;明初的八股文还为国家选拔了成千上万的具有儒家正统思想的人才,从而保证了国家机器的正常运转,使刚刚建立的明王朝稳定了下来。八股文也使明初的文坛死气沉沉,形式刻板僵硬,缺乏新鲜的气息。

明代的八股文从创制到永乐年间,已经基本定型。到成化年间,已经完全成熟。这种成熟首先表现在八股文体已经完全,达到了内容与形式的高度统一,破题、承题、起讲和八股部分的内在关系已经完全顺畅。

这个时期的八股文名家有于谦、唐寅、王守仁等。唐寅字伯虎,是明代著名的画家、书法家,唐寅为人放荡不羁,风流倜傥。他为秀才时,对八股文不屑一顾,当时的人都嘲笑他。他说:“若闭户经年,取解首如运掌耳。”后来,果然中榜。这一方面说明唐寅才华出众,另一方面,也说明学做八股文并不需要有多大的学问。

从正德至嘉靖年间,是明朝八股文的繁荣时期。此时的八股文,无论是写作理念还是写作技巧,都达到了明代的最高水平。正德、嘉靖时期的八股文,讲究“开合首尾,经纬错综”,既讲求文法,又不拘泥于文法,气势宏大。此时的八股文尤其讲究认题、尊题、肖题,所以不仅能阐发圣贤的意思,而且能发圣贤所未发。同时,这一时期的八股文仍然采用经籍中的语句来阐释文章的题目,又不同于明初的作品,在语气中运用训诂之理,其中的义理如同己出,由此可见明代文人对儒家经典研究的透彻和领悟的深刻。

正德、嘉靖年间的八股文还特别注重结构的严谨。文章脉络清晰,严谨有序,逻辑性强,在明代的八股文中独树一帜。这一期间,八股文大家辈出,且形成了不同的流派。其中唐顺之、归有光等大师的出现,是正德、嘉靖年间八股文进入繁荣的标志。

明代的八股文发展到隆庆、万历年间,受当时社会环境的影响,处于一个变革的时期。由于商品经济不断发展,经济繁荣;对八股文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使其呈现出与以往时期不同的特征。

隆庆、万历时期的八股文讲究遣词造句,追求语言的华美和出奇,形成了“去朴从艳,好新慕异”的风气。同时,这一时期,佛经、道家言论、市井俚语都可入文。八股文还与当时的古文融合,内容大为拓展,越来越与古文所表达的内容相近,文体格式也有突破,与古文接近。这一时期既是八股文的变革时期,又是明代八股文由盛而衰的转折期。这一期间比较著名的八股文名家有顾宪成、冯梦龙等。

天启、崇祯时期为八股文的衰落期。此时的八股文普遍不尊重经文和传注,远离现实,放言空谈。八股文的形式被全面突破,这一切都表明当时的八股文已经是江河日下,越来越衰败了。

(三)清朝的八股文

清军入关建立政权以后,为了应付人民的反抗,对人民思想的控制与明朝相比有增无减。为了加强思想控制,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一是大兴文字狱,对怀有叛逆之心的知识分子进行残酷的镇压。清代文字狱的残酷已经到了骇人听闻的程度,制造了许多文字狱冤案,其中就包括科举考试中八股文的冤案。比如当时的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查嗣庭任江西科举考试的主考,他在乡试中以“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为题。而此时朝廷正在推行保举制度,雍正皇帝认为查嗣庭是有意在讽刺保举制度,就把他关进了监狱。查嗣庭在监狱中病死,死后还被戳尸。如此种种的文字狱冤案,在清代不胜枚举。

清朝统治者认为只靠文字狱来进行思想控制是不够的,并不能从根本上束缚人心,重要的还是要用中国传统的文化思想来麻痹人民,于是清王朝统治者很快就想到了程朱理学这个思想统治的工具。康熙皇帝曾经在《四书讲义序》中说:“万世道统之传,即万世治统之所系也。”明确地传达出了用儒家道统、尤其是程朱理学来维护其统治的意图。清代统治者把理学作为统治人民思想的工具,主要的就是依照明代的旧制,继续推行八股取士的制度。清王朝的统治维持了两百多年,与其推行的这种文化政策有十分密切的关系。

清初采用的八股文形式与明代基本相同。此时的八股文已经走到了颓废的边缘。到了康熙初年之后,清代的八股文从法定体制到各种形式及作者的文风,逐渐形成了清代八股文的风格。与明代八股文相比,有一些不同点。

从顺治二年开始,开始规定八股文的字数,规定每篇不得超过五百五十个字。这主要是出于考试时间的需要。当时考秀才、举人和进士一般都是第一天进场,第二天才出来。考试时间非常长,如果不限制字数,写的文章太长,考官阅卷时会有很大困难,所以一定要严格限制字数,上限和下限都有规定;康熙二十年,又增加到六百五十字;乾隆四十三年,明确规定乡试、会试文字数为七百(文章在三百字以上,七百字以下),字数相对比较自由。这一字数限制,一直到八股文废除时,还在执行着。另外,明代的八股文在文章结束以后,作者都会有一段总结性的语句,来表达作者的观点,称之为大结,清代的八股文则没有大结。

清代的科举考试,明确规定了出题时各书的次序。顺治二年就明确规定有两种情况,第一种首题是《论语》、次题是《中庸》、三题是《孟子》;第二种首题是《大学》、次题是《论语》、三题是《孟子》,科举考试的官员,都要按照这个规定出题,不能违反,而在明朝则没有明确的规定。另外,在清代的科举考试中,有时候可以用“不吉祥”的字眼命题。因为四书中有很多“不吉祥”的话,但是,这种允许是相对的,如果太不避讳,容易招致杀身之祸,如文字狱冤案等。

明代的八股文名家很多,但是没有收录八股文的专书,清代乾隆初期,桐城派散文大家方苞奉旨编定了《钦定四书文》,后来收到《四库全书》中,这在明代是没有的。清代的八股文还有一个特点就是要“磨勘”。所谓“磨勘”,就是前面第一章所说过的,“磨勘官”要仔细检查每一张八股文试卷,看字的笔画是否正确,语法通不通,文章用的典故有没有错,有没有避皇帝的名讳,有没有避“丘、轲、熹”字,最后还要看是否入口气。如果违反上述规定,就叫做“磨勘”,出现“磨勘”的文章,一定会被淘汰,由此可见清代八股考试的苛刻。

清代的八股文在康熙、雍正、乾隆期间发展得比较好,出现了一些八股文写得好的作者,这和当时的社会风气有关。康熙、雍正和乾隆时期都反对科举考试中浮夸的文风,康熙皇帝推行质朴的文风,雍正则要求八股文要“清真雅正,理法兼备”,清代朝廷的这些干预,对当时的八股文风有很大的影响。

清代的八股文发展到中后期,由于八股文题大多已经作尽,要想作出新意很困难,所以抄袭之风盛行,此时所作的八股文文辞空洞、枯燥乏味,没有任何独特的见解,八股文正一步步走向衰落。到了清朝末年,科举制度的弊端渐渐暴露,受到广大文人志士的强烈攻击,随着科举制度的废除,八股文也从历史舞台上消亡了。

八股文在清代科举考试中存在了两百多年,对清代社会人们的思想、教育和政治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首先,在思想方面,八股文迫使清代的文人不得不潜心研读儒家经典,这一方面有利于古代文化经典的传承,但另一方面也限制了知识分子的视野,不利于创造力的形成。其次,在教育方面,参加科举考试的考生,一般都是从小就接受私塾教育,开始诵读四书五经,开始学作八股文,所以有利于文化的普及和传承。最后,在政治方面,八股取士有效地钳制了文人的思想,巩固了清王朝的统治。

同类推荐
  • 中国茶道

    中国茶道

    茶道是一种以茶为媒的生活礼仪,也被认为是修身养性的一种方式,它通过沏茶、赏茶、饮茶,增进友谊,美心修德、学习礼法,是很有益的一种和美仪式。茶道源于中国,盛于日本。
  • 同胞,请淡定

    同胞,请淡定

    曾经,我们见面,亲切地问:吃了吗?现在,我们见面,急迫地问:买房了吗?又跳槽了吗?找到合适结婚的了吗?是什么让现在成为现在?我们认识到了焦虑和浮躁,又该用什么心态去面对?高房价、就业难、节奏过快、剩男剩女等现实问题充斥着当前中国人的生活,人们渐渐发现经济的高速发展除了付出资源和环境的代价之外,也牺牲了原本相对平和的心态。
  • 古埃及之谜

    古埃及之谜

    从基沙古迹西南角的高地,往三座大金字塔的方向看去,金字塔在尊严华丽中,带着几分怪异。曼卡拉的金字塔最接近我们,而卡夫拉和胡夫的金字塔则在我们的东北方,三者几乎却不全然地,可连成一条正对角线——从卡夫拉金字塔的西南角,通过东北角,往东北方向延伸,直至胡夫大金字塔的西南与东北角。这应该不是什么偶然。不过,从我们坐着的地方看去,这条想象的对角线如往相反的西南方向延伸,再怎么也不会与第三座金字塔相会,因为第三座的曼卡拉王金字塔坐落在这条延长线稍微偏东的位置上。
  • 建设和谐文化中的文艺

    建设和谐文化中的文艺

    此书主要写了建设和谐文化中的各种文艺,是用来让读者欣赏建设和谐文化中的艺术,提升自我价值。
  • 中华蒙学四大名著·百家姓

    中华蒙学四大名著·百家姓

    繁忙的工作、沉重的压力、奔波的旅程、浮躁的心绪……,您是否愿意享受片刻的宁静?《轻松阅读·人文手卷》,史海撷英,去粗取精,能让您在文化经典的海洋中享受心灵的清闲!《百家姓》成书于北宋初期,将常见的姓氏编成四字一句的韵文,仿佛一首四言长诗,便于诵读和记忆,因此广为流传。原书共收录了姓氏504个,其中单姓444个,复姓60个。本书选取了较常见、较吸引读者、资料较详尽的姓氏加以介绍。
热门推荐
  • 穿梭千年赖上你

    穿梭千年赖上你

    “你是谁?”她迷离着双眸,唇齿间发出梦呓般的语声。“你,你是谁?”她忍着腰痛坐起身来,抬头看着面前的身影第二次问道“你到底是谁?”她望着眼前那高出她快一头的背影第三次问道。他猛的转过身,长臂一伸,一把揽住她的后背,那双漆黑而又冷冽的眼眸一瞬不瞬的盯着她,薄唇轻启:“你这个女人,这个问题已经向本王问了这是第三遍,而第一遍时,本王就已经回答了你!”穿梭千年,只为遇见你……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达摩洗髓易筋经

    达摩洗髓易筋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穿越之拿下大将军

    穿越之拿下大将军

    21世纪的土肥圆穿越到古代变成了极品大美女,不过在这青楼里长得太美貌似不是啥好事啊……老板拿你当摇钱树,小伙伴们拿你当仇人,各位姐姐真没人愿意跟你们抢客人啊啊啊………【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中国汉族通史(第二卷)

    中国汉族通史(第二卷)

    本书分华北、华中、华南、东北、西北、西南六大区域的汉族源起、融合、发展等方面,详细勾勒了汉族在各个区域的历史发展进程,是研究中国汉族历史和发展的综合性图书。
  • 英雄无敌魂之圣灵
  • 灵魂深处

    灵魂深处

    三十年前,郭于敏、苏琪、宁立本、钟梅韵、石光亮、沈思几位知识青年一起下乡插队,在农村共同经历了疲累又苦闷的青春岁月。后来,他们陆续离开乡村,走上不同的人生道路。三十年后,大家聚在一起,现实境遇已经大相径庭。已是作家的沈思他逐一联系昔日的伙伴,对他们采访,和他们深聊。在朋友们经受岁月洗刷的故事中,在彼此的对谈中,沈思窥看到了时代的灵魂深处,也映照到自己的灵魂深处。作者简介李连渠中国散文家协会会员。1982年毕业于郑州大学中文系。毕业后先后担任乡长、市长、审计局长等职务,足迹也由乡镇走进县城又来到省城。曾在作家出版社出版长篇小说《仕途门》。
  • 命运齿轮:给别人可惜了

    命运齿轮:给别人可惜了

    “素素想要我吗?”低沉沙略带沙哑的声音轻声呢喃的问道她听到后,点了点头,她想要时时刻刻的待在他身边。“那素素爱我吗?”他深邃闪亮的双眸与她对视。“爱”坚定的回答“有多爱,又会爱多久”他又轻声问道,双眼闪烁出凌厉的光芒。“西宸要多少爱,我就能给你多少爱。西宸要我爱多久,我就会爱多久,只要你要,我就能给你,也只给你”女子认真的说道,那双眼睛里面盛满了光芒。听到这样的回答,他的心开始剧烈的颤抖。连他自己都控制不住。那就一直都这样来爱我吧!用你的一生来证明给我看。多少年后,老槐树下的摇椅上。白发老爷爷轻轻抚摸着睡着老奶奶的白发说道:“谢谢你一直这么爱我,不曾变过。得之我幸,失之我命。”
  • 权益维护篇(农民十万个怎么做)

    权益维护篇(农民十万个怎么做)

    本书着眼于为农民朋友解决现实生活中经常遇到的政策和法律难题,内容涵盖三个方面:一是解答关于农业生产产前、 产中、 产后的一些政策与法律问题;二是解答关涉农民民主权利的政策与法律问题;三是解答农民民生方面的政策与法律问题。
  • 惊声录

    惊声录

    世界之大无奇不有,鬼怪之说,层出不穷,在下续写百余个鬼故事,集中于此,这些故事,虽毫不相干,但每一篇都是一则鬼怪奇谈……
  • 涴漫的狱中日记:瞿秋白作品精选

    涴漫的狱中日记:瞿秋白作品精选

    文学大师是一个时代的开拓者和各种文学形式的集大成者,他们的作品来源于他们生活的时代,记载了那个时代社会生活的缩影,包含了作家本人对社会、生活的体验与思考,影响着社会的发展进程,具有永恒的魅力。他们是我们心灵的工程师,能够指导我们的人生发展,给予我们心灵鸡汤般的精神滋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