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131300000001

第1章 浩瀚沙漠中的大帝国

一、伊斯兰教的产生和阿拉伯的统一

⒈伊斯兰教产生的历史地理背景

阿拉伯半岛位于亚洲西南部,主要是现在的沙特阿拉伯和也门,面积320万平方公里,相当于四分之一欧洲。其北邻接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叙利亚和巴勒斯坦,东临波斯湾,南滨临印度洋,西是红海。西北角以苏伊士地峡与非洲大陆相接。半岛的内陆的绝大部分是一望无垠的沙漠和荒野地带,间夹杂着一些小块绿洲。严重缺乏水源,气候干燥,植物稀少。只有半岛的西南部的也门地区,因受季风的影响,雨水比较充足,土壤肥沃,适宜农耕,素有“阿拉伯福地”之称。远古时期的阿拉伯居民大部分是游牧部落,称贝杜因人。古代的许多游牧部落如迦勒底人、迦南人、希伯来人都来自阿拉伯沙漠,曾在东地中海沿岸创造过古代文明,这些贝杜因人就是他们的近亲。他们过着原始简陋的游牧生活,主要财产是牲畜:羊、骆驼和马。马主要用于作战,数量有限,比较珍贵。六世纪以来,为了争夺水草和牲畜,部落之间经常发生冲突。战争和掠夺成为男子的英雄事业。阿拉伯西南部,是古代东西方贸易的重要商道。东方的商品经海路运到也门,再由阿拉伯商人用骆驼转运到叙利亚或埃及,然后运往欧洲。因此,在这条商道附近,很早就出现了城市。但是,四世纪以来,东西方贸易的商道发生了变化:从阿拉伯半岛西部转移到埃及和红海一带或经波斯湾和幼发拉底河而抵达地中海东岸。由于受商路转移的影响,游牧生活普遍代替了农业和商业。唯有麦加比较例外。麦加城处于从也门到叙利亚、从埃塞俄比亚到美索不达米亚两条商路的交叉点上。城内有个长年流水的赛母桑泉,是过境商旅歇脚的好地方。麦加城的主要居民是古莱西部落,经营商业和手工业。城内有一座古老的克而伯神庙,供奉一块黑色陨石和一些部落神。阿拉伯人视黑陨石为天降神物,周围的游牧人都来朝圣。每年举行一次庙会,朝拜者来自四面八方,同时在神庙周围举行定期市集。古莱西贵族从庙会和市集中获取巨额收入。麦加贵族把持统治权力,拥有大量财富,平民则受人剥削和奴役,充当商人的驼夫、向导或保镖,贫富差距大。社会矛日趋尖锐。麦加城周围的贝杜因人,时常劫掠城市、商队和农家。

很早以前,阿拉伯半岛就建立过国家。也门地区的国家最早可追溯到公元前十世纪,最晚到公元六世纪二十年代。在半岛的北部和中部也曾建立过几个小国,但时间不长。由于商路影响,六世纪时半岛已有通用的阿拉伯语,虽然也存在各部落的方言。

由于自然条件恶劣,贝杜因人各部落的生计艰难,除靠放骆驼等游牧活动外,还靠掠夺定居人口和过境商队,并且时常也彼此互相掠夺、仇杀,引起社会动荡。商路上的汉志地区有两座城市麦加和雅特里布,城市中定居的阿拉伯人主要经营商业、服务业和手工业。雅特里布有两个阿拉伯人部落和三个犹太人部落。麦加城则由阿拉伯人的古莱西部落控制,城中有一眼水源丰富的“渗渗泉”,还有一座方形的克尔白神庙,内供奉一黑色陨石和阿拉伯各部落的神。阿拉伯人信奉多神教,各部落都有自己的神,但也承认最高的神安拉。阿拉伯人每年都要朝觐克尔白神庙并在麦加进行贸易活动。伊斯兰教产生前,半岛上的阿拉伯人主要信仰原始宗教,相信万物有灵和灵魂不死,盛行对大自然、动植物、祖先、精灵和偶像崇拜等多神信仰。其中拉特(即太阳神)、乌扎(即万能神)和麦纳特(即命运神)三大女神尤受崇拜。麦加城中心的克尔白神殿供奉有360多尊各氏族部落神的偶像。

阿拉伯北边的邻居是两个文明大国:一是基督教的拜占庭帝国,一是信奉琐罗亚斯德教的萨珊波斯帝国。阿拉伯人与其邻居相比是落后的,但并不闭塞,不断受到拜占庭和波斯文明和宗教的影响。信奉一神的犹太教和基督教早已传入半岛。在也门地区及一些城镇和农业区流行,其一神观念对伊斯兰教的形成有很大影响。因犹太教和基督教不适应阿拉伯社会变革的需要,未能得到广泛传播。在阿拉伯社会变革和一神教观念的影响下,阿拉伯人由多神信仰向一神教信仰过渡,产生了一神倾向的哈尼夫派。他们承认独一神,反对偶像崇拜,相信天命、复活、惩罚和报应,注重个人隐居修炼,过着禁欲的生活。哈尼夫思想成为伊斯兰教形成的思想先驱和中介。

也门地区早就有基督教堂和移民,雅特里布也早已存在犹太教,加上半岛已有通用的阿拉伯语,这就为一神教的伊斯兰教的产生和传播奠定了基础。

由于阿拉伯具有经济和战略意义,自古以来就是强国争夺的重要目标。525年,埃塞俄比亚攻占也门,把住了阿拉伯商路的大门。它在也门统治40多年,使灌溉系统尽遭破坏,农业和商业严重衰落。后来,伊朗驱逐埃塞俄比亚,夺占了也门。但伊朗的统治也难以维持长久。埃、伊争夺阿拉伯商路的斗争,历时一个世纪之久,兵连祸接,后果严重。也门也因战乱而土地荒芜,人口锐减,道路湮没,商旅不前,过境贸易几乎全部停止。当波斯与拜占庭及其盟国埃塞俄比亚为争夺也门国际商路的控制权时,阿拉伯人就深受其害。525~570年,埃塞俄比亚占领商路南端的也门,575年波斯打败埃塞俄比亚,一直统治也门到628年。外族统治期间,也门的马里布水坝倒塌,农业荒芜。尤其是波斯统治时商路改走波斯湾,通过也门的商路衰败,这就使商路上靠过境贸易维持生计的部落陷于更加贫困的境地,阿拉伯社会处于动荡不安与危机之中。

总之,自然条件的恶劣,阿拉伯人的穷困,商路的改变,部落矛盾、阶级矛盾的尖锐,其结果,或者是阿拉伯人自相残杀,走向灭亡;或者是各部落团结起来,形成统一民族,一致对外,走出这不毛之地。穆罕默德及其创立的伊斯兰教,把阿拉伯人引向了后一条路。

阿拉伯帝国起源于广袤浩瀚、荒漠漫漫的阿拉伯半岛。狂放剽悍的阿拉伯人,高举伊斯兰教旗帜,在圣战的呐喊声中,走出阿拉伯半岛,东征西战,南攻北伐,建立了一个多民族、多语言、多宗教和多种社会形态的庞大帝国。阿拉伯人有两大法宝:宗教和语言,一直处于优势地位,伊斯兰教为国教,阿拉伯语为国语。伊斯兰和阿拉伯构成了这个帝国的两大标志和特征。今天的伊斯兰世界和阿拉伯世界,就是昔日阿拉伯帝国的引证。

⒉伊斯兰教的产生和阿拉伯的统一

作为世界宗教中最年轻的宗教,伊斯兰教的产生,必然要反映阿拉伯人的宗教社会特点,不如此,不会为阿拉伯人所容;同时,它必然要吸收犹太教、基督教等一神教观念和教义,不如此,不会团结起阿拉伯人;而伊斯兰教既由穆罕默德创立,它又必然带有其个人色彩。

穆罕默德(570~632年),是中世纪乃至世界历史上最有影响的人物之一,马克思将其创立伊斯兰教和统一阿拉伯称之为“穆罕默德革命”,由他创立的伊斯兰教至今仍影响着无数的人。

穆罕默德生于麦加古莱西部落哈希姆家族贵族商人家庭,其父早亡,他为遗腹子,六岁又丧母,先由其祖父后由其伯父抚养。作为孤儿,他遭遇不幸,但心地善良,为人诚实,善观察好沉思,可据说是一直是文盲。也唯如此,他传教才可能为人所信,因为他从不说假话。25岁时,与他为之打工的、四十岁的富商寡妇结婚,改变了经济困难的地位。

610年,他四十岁时,常去麦加城外希拉山一山洞隐居修行,结果受真主启示,大彻大悟。据说每次启示降临,他都会倒在地上,呻吟,出汗,痉挛。西方有人认为其有癫痫病,前苏联人说其有“病态性的兴奋”,伊斯兰教学者则认为这是“内心的神秘经历”。

从这时起,610~622年,为穆罕默德传教的第一个时期,即麦加时期。这一时期,他主要是宣传教义,宣讲“除真主外,再无神灵,穆罕默德是真主的使者”,伊斯兰教的基本教义就是这时形成的。穆罕默德主要讲以“末世学”为中心的一神教(天堂、地狱、末日审判),并以此来取代传统的多神教的部落统治。这里,穆罕默德是把阿拉伯各部落最高的神安拉吸收进伊斯兰教作为教主,而他自己则作为安拉的使者,从而就威胁了古莱西贵族控制克尔白多神教活动所带来的经济利益和政治地位。

最初,穆罕默德是秘密传教,没有多少人相信他,传教的成果不大,第一个信徒是他的妻子,其次是其堂弟,即后来的女婿阿里,及其后来当选为四大哈里发的几个人。三年后他公开传教,除在麦加,还深入到各个集市,并尖锐地提出了最根本的社会问题——贫富问题。麦加没有僧侣,没有宗教职业者,所以穆罕默德秘密传教没有什么阻力。当他公开传教,提出反对夸耀财富重利盘剥等社会问题时,古莱西贵族对他敌视迫害的程度也就加强了。619年穆罕默德的妻子和他的保护人、曾抚养他的伯父先后死去,这是穆罕默德最困难的时期。但真主保佑,他得到了雅特里布人的邀请。

统治雅特里布的两个阿拉伯部落为权力之争互相仇杀,弄得财尽源枯,他们想找一个调停者和统一者,结果找到了穆罕默德。尽管他未能改变麦加人的信仰,但德高望重的名声已经在外。他们表示愿意接受伊斯兰教,并准备迎接先知到雅特里布。这里的阿拉伯人由于受犹太人影响容易接受一神教。

从622年(伊斯兰教历元年)开始,穆罕默德迁徙到麦地那。在与劲敌麦加古莱什部落的较量中,穆斯林在伊斯兰的旗帜下通过11年的征战,第一次统一了阿拉伯半岛。

麦加以商业为主,每年北上叙利亚和南下也门的商队是其经济支柱。穆罕默德决定通过袭击商队的方式打击麦加。624年2月,穆罕默德获悉麦加的领袖阿布·苏富扬率大型商队从叙利亚返回,只有70人护卫,并将途经麦地那附近。他决定在麦地那以南32公里处的白德尔袭击麦加商队。2月28日,穆罕默德率300多人向白德尔进发。

阿布·苏富扬事先得到了消息。他一面向麦加求援,一面改变商队的方向。麦加派出由阿布·哲赫勒率领的近千人的军队赶来支援。他们得知商队安全撤离后,还是决定继续前进,与穆罕默德决战,以彻底根除穆斯林对麦加的威胁。

尽管穆斯林并没有大规模战斗的心理准备,但形势的发展迫使穆罕默德必须迎战。进占白德尔后,穆罕默德下令填平所有水井,只留一口,然后据守在水井边,静候麦加军队的到来。

3月13日清晨,两军交锋。面对三倍于己的敌人,穆斯林奋勇拼杀,有的战士竟脱下铠甲,赤膊冲向敌阵。麦加人溃不成军,主帅阿布·哲赫勒被杀。

白德尔之战震撼了麦加,阵亡者的亲属发誓要为亲人复仇。阿布·苏富扬禁止人们哀悼亲人,以防动摇军心。经过1年的精心准备,阿布·苏富扬亲率3000人进攻麦地那。625年3月21日,麦加军队在麦地那以北的伍侯德山附近扎营。

在麦地那的战前会议上,有人主张固守,同敌人进行巷战,穆罕默德表示支持。他命令50名弓箭手扼守山麓,克制麦加的200名骑兵,650名步兵则抗击2800名麦加步兵。双方展开肉搏,麦加军队败退。但是很多穆斯林弓箭手擅离职守,跑到麦加人丢弃的营地里捡拾战利品。麦加骑兵统帅赫立德立刻抓住机会,向坚守阵地的10名弓箭手发起冲锋,随后从后方包抄穆斯林军队,败退的麦加军队见此情景,也转身杀回。穆斯林腹背受敌,被迫向伍侯德山撤退。

穆罕默德身边的战斗异常惨烈:一名战士为掩护穆罕默德,用身体遮挡射来的乱箭;一名受伤的战士眼珠垂到脸颊上,穆罕默德用手把它塞了回去。据伊本·希沙姆《先知传》记载,敌人用石块击伤了穆罕默德的嘴和前额,打碎了门牙。一名敌人劈中了他的脸颊,使头盔的两个铁环都嵌了进去。在忙乱中,穆罕默德掉进了敌人挖的陷阱。阿里和塔勒哈赶忙把他扶上来,护卫着他退到山上。穆斯林在山上组织防御,麦加方面也无力继续进攻,随后撤军。

627年,阿布·苏富扬召集麦加古莱什部落及其盟友共约1万人,再次进军麦地那。这时的穆斯林军队只有3000人。他们吸取伍侯德之战的教训,固守麦地那。麦地那东、南、西三面被山丘和树林包围,只有北面是开阔地。穆罕默德采纳波斯弟子赛勒曼的建议,在北面挖了一条壕沟。穆斯林连续干了6天6夜,在麦加人到来之前挖好了壕沟。

3月31日,麦加联军到达麦地那。壕沟是沙漠中的阿拉伯人闻所未闻的防御方法。当麦加骑兵看到壕沟时,他们惊奇无比,无法发起冲锋,只能将麦地那团团围住。麦加联军围攻一个月后见取胜无望,只好自行撤离。“壕堑之战”是双方力量消长的转折点,穆罕默德开始从守势转为攻势。

一年后,穆罕默德率领1400人向麦加进发,目的是去麦加朝觐。他穿着朝觐的白色戒袍,以免麦加人误会。疑心重重的麦加人派出骑兵堵截,穆罕默德则抄山路绕过麦加军队,在麦加城外的侯达比亚扎营。他派遣奥斯曼去向阿布·苏富扬表明来意。双方经过长谈,达成和解协议。协议规定,双方停战10年,阿拉伯半岛上的部落可自愿与麦加或麦地那任何一方结盟,穆罕默德将朝觐推迟一年。协议使麦地那获得了与麦加平等的地位,这是穆罕默德的重大胜利。《侯达比亚协议》的签订,使麦地那在南线获得了和平。接着,穆罕默德征讨麦地那以北的一系列绿洲,为最终征服麦加解除了后顾之忧。

629年3月,根据《侯达比亚协议》,穆罕默德率2000名穆斯林前往麦加朝觐。他们将盾牌、铠甲、长矛和弓箭等武器留在城外。穆斯林精神抖擞,步伐整齐,口号震天。穆罕默德履行环绕天房的朝觐仪式。令麦加人不可思议的是,穆罕默德开始环绕时不是慢走而是奔跑。2000名穆斯林竟然跟随穆罕默德一起奔跑,这更令麦加人吃惊。

穆斯林在麦加停留了3天,给古莱什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麦加开始人心浮动。此后不久,曾经是伊斯兰教顽固反对者的赫立德和阿穆尔结伴来到麦地那,加入伊斯兰教。他们在日后为阿拉伯帝国立下汗马功劳,分别被称作“真主的宝剑”和“阿拉伯政治天才”。

629年夏,麦加古莱什人帮助自己的盟友袭击了一个与穆斯林结盟的部落,破坏了《侯达比亚协议》。古莱什人感到后怕,派阿布·苏富扬与穆罕默德谈判,穆罕默德没有同意。

630年1月,穆罕默德率1万人向麦加进发。阿布·苏富扬主动出城投降,皈依了伊斯兰教。穆罕默德宣布:“谁走进阿布·苏富扬的家,谁就是安全的。”他给予自己昔日的死敌以如此尊贵的礼遇,以此昭示伊斯兰教的宽容,对麦加实行大赦。穆斯林分四路进入麦加,几乎没有遇到什么反抗。穆罕默德径直来到克尔白天房,绕行7周后,下令捣毁天房中多神信仰的所有偶像,并高呼:“真理已来临了,虚妄已消灭了。”经过近8年的艰苦斗争,穆罕默德终于征服了麦加,除掉了阿拉伯统一的最大障碍。

630年—631年,阿拉伯半岛的许多部落纷纷向麦地那派遣代表团。这些部落在口头上表示加入伊斯兰教,并保证缴纳天课(宗教税)。阿拉伯半岛上自由散漫的贝都因游牧部落在历史上第一次服从一个统一的政治权威。631年是伊斯兰教历9年,被称为“代表团之年”。

这种统一更多的是一种形式上的统一,主要靠穆罕默德来维系。很多部落认为归顺麦地那不过是对穆罕默德本人的服从,632年穆罕默德去世之后,他们又背叛了伊斯兰教。

面对叛乱四起的局面,穆罕默德的继承人、第一大哈里发阿布·伯克尔坚决予以镇压。在给各部落的信中,阿布·伯克尔说:“我已向你们派出一支军队。我已命令军队的统帅,谁承认真主,就协助他;谁否认真主,就与他作战!”

阿布·伯克尔任命赫立德为平叛统帅。赫立德首先平定了塔伊、阿萨德和盖特方部落。他只将那些曾残害穆斯林的人绳之以法,其他人则既往不咎。

叛乱部落中实力最强的是半岛东部耶马迈地区的哈尼法部落,他们支持伪先知穆赛里姆。两名先期前往平叛的穆斯林将领都被哈尼法部落击败。得知赫立德亲自带队前来,穆赛里姆率4万人迎战。两军在阿格拉巴决战,战斗空前激烈。为了激励士气,赫立德命令:“所有人按自己的部落列队作战,这样我们就知道谁勇敢、谁软弱。

赫立德意识到只有杀死穆赛里姆才能使战斗结束。他亲自率兵冲向敌阵,直扑穆赛里姆。他口中高呼“穆罕默德!穆罕默德!”所有穆斯林战士随着他齐声诵念先知的名号,奋勇冲锋。哈尼法部落簇拥着穆赛里姆退进一所庄园。穆斯林军队奋力攻破庄园大门,和哈尼法军队肉搏,最终穆赛里姆被一名穆斯林黑奴杀死。

赫立德继续前进,看到在哈尼法部落的城堡上还站着黑压压的守军。他不知道战斗继续下去结果会怎样,于是接受了哈尼法人提出的条件,对方交出全部的金银、铠甲和马匹,赫立德则把一半的俘虏交还他们。赫立德进入城堡时才发现这些所谓的守军,不过是穿着铠甲的妇女和老人。在哈尼法部落接受伊斯兰教后,赫立德和他们缔结了和约。

耶马迈被平定后,穆斯林军队势如破竹,先后平定了巴林、阿曼、也门和哈德拉毛的叛乱。633年,阿拉伯半岛实现了真正的统一。著名的阿拉伯史学家希提评价说:“阿拉伯半岛借着赫立德的宝剑被统一在阿布·伯克尔的旗帜下。阿拉伯人必须先征服自己,然后才能征服世界。

622~632年,是穆罕默德宗教主张实施和阿拉伯国家建立的时期,即麦地那时期。(雅特里布此后改称麦地那,意为先知之城。)徙志,标志着穆罕默德事业的重大转机。在麦加,他不过是一个平民,在麦地那,他成了一个社会集团的领袖;在麦加,他只是宣传伊斯兰教,在麦地那,他能将伊斯兰教的主张付诸实行。凭借宗教信仰之力,穆罕默德迅速树立了他的世俗政治权威。他把从麦加来的追随者一一迁士,以及麦地那本地的拥护者一一辅士组织起来,建立了一个穆斯林公社“乌马”,并为之制定了《麦地那宪章》:穆斯林皆兄弟,禁止互相仇杀;穆罕默德是各种纠纷的仲裁者;穆斯林一致对外,进行圣战,保卫伊斯兰教;犹太人享有宗教自由。这样,宪章就确立了两条原则:一、以宗教信仰代替部落血缘关系,管理人们事务的统一力量是信仰而不是部落;二、伊斯兰教不仅是宗教权威,而且是世俗权威,教权也是政权。这两条原则的确立,实际上意味着麦地那的阿拉伯人的部落社会,变成了政教合一的阿拉伯人国家的雏形。

穆罕默德本来是想争取麦地那犹太人改宗,但他对《旧约圣经》的理解远不如犹太人的拉比(犹太教神职人员),他的宗教启示遭到拉比们的嘲弄。所以后来穆罕默德下令把犹太人赶出麦地那,分其财产,并把聚礼日由星期六改为星期五,把朝拜方向由耶路撒冷改为麦加,规定了祈祷、斋戒等各种仪式,形成了更具阿拉伯民族色彩的伊斯兰教的主要内容。

阿拉伯人好激动,易急躁,厌恶纪律,不愿听命令,但愿意接受劝告,伊斯兰教在心理上使他们提高了自信心,增强了自制力;同时,伊斯兰教还发出了“圣战”的号召,它对战斗者许以战利品,对战亡者许以有许多物质享受的天堂。这样,它既弥补了阿拉伯人的不足,又符合了阿拉伯人的习惯,从而把阿拉伯人团结在伊斯兰的旗帜下。壕沟之战的胜利,被认为是真主保佑的结果,使贝杜因部落纷纷皈依伊斯兰教,连麦加的古莱西贵族也认为不能消灭穆罕默德及其新教势力。

阿拉伯国家的形成,是以教立国的结果。伊斯兰教为阿拉伯国家的产生提供了思想武器,为阿拉伯国家的建立提供了组织形式。可以说,没有伊斯兰教,就没有阿拉伯国家。

二、四大哈里发与初期对外扩张

穆罕默德生前没有指定继承人,他自己也没有子嗣,他死后各派势力不断争夺,故四大哈里发都是推选产生。四大哈里发意思是“四个正统的哈里发”,他们都出自古莱西部落。哈里发是“先知”的代理人或继承人,是集宗教、行政、军事于一身的国家首脑。

艾卜·伯克尔在位时期,派军队进攻叙利亚,以夺取伊斯兰圣地之一的耶路撒冷,但他当时的主要任务是镇压穆罕默德死后半岛各部落的叛乱。第二任哈里发欧麦尔在位时期阿拉伯人开始大规模扩张。635年9月,经过半年围困,大马士革投降。636年8月,“安拉之剑”大将哈立德在约旦河支流雅穆克河畔与拜占庭皇帝希拉克略派遣的军队决战,结果拜军大败,统帅战死。到640年,包括凯撒里亚、耶路撒冷,整个叙利亚从南到北全被征服。

雅穆克战役后,欧麦尔派遣赛耳德率军开赴伊拉克前线。637年5月,在卡迪西亚与波斯军会战,阿拉伯军队大胜。6月,赛耳德胜利进入波斯首都泰西封,波斯皇帝已弃城而逃。643年,波斯皇帝在北方最后的避难所伊斯法罕陷落,皇帝逃奔波斯东部呼罗珊。

在进攻波斯同时,阿拉伯名将阿穆尔率大军640年攻入埃及。由于得到当地土著科普特人的支持,在阿拉伯人攻克几座城市后,拜占庭驻埃及总督纳贡求和。642年拜占庭军队撤出亚历山大里亚港,阿拉伯人占领全埃及。

经过短短的十年,阿拉伯人就占领了巴勒斯坦、叙利亚、埃及、伊拉克和伊朗的大部分。这时,被征服地的居民,仍接受原拜占庭和波斯官吏的统治,仍保留原来的生活方式和原信仰,但须按条约交纳贡税。这些贡税和没收的原皇室土地,作为公产,用来支付军费、行政费和阿拉伯穆斯林的年俸。欧麦尔时期曾对阿拉伯人进行调查登记,以确定领取年俸的名次等级。第一名是先知的遗孀阿以涉(伯克尔的女儿),以下是迁士和辅士,直至普通百姓、妇女儿童,都按等级资历而获得一份年金。动产和俘虏则作为战利品,五分之一归国有,其余五分之四分配给全体战士。但土地不能分配,以免分心,影响战斗力。这实际上是一种军事共产主义制度。全体阿拉伯成年男子都是战士,按部落氏族关系编成部队,驻扎在远离城市的兵营。后来这些兵营都发展成繁荣的都市,如埃及的开罗,伊拉克的库法、巴士拉。

644年底,欧麦尔遇刺身亡,倭马亚家族的奥斯曼被推选为哈里发。奥斯曼虽是穆罕默德的早期信徒,但其家族却原是麦加古莱西部落最有权势的家族,曾是穆罕默德的政敌。奥斯曼本人优柔寡断,懦弱无能,许多重要官职,都用其族人担任,结果引起不满。656年6月,一些受党派斗争利用的阿拉伯战士,包括第一任哈里发艾卜·伯克尔的儿子回到麦地那,杀死了八十岁的奥斯曼。于是,穆罕默德的堂弟兼女婿阿里被推选为第四任哈里发。

然而,以叙利亚总督穆阿维亚为首的倭马亚贵族在大马士革的清真寺里展出了奥斯曼的血衣,提出阿里不配当哈里发。赞同的还有先知的妻子阿以涉,因为阿里曾对她不敬。于是两军对垒,当阿里的队伍快要打胜时,好几部《古兰经》拴在对方的长矛上,高高举在空中,意思是不要用武力而要用《古兰经》来决定。直率的阿里同意把问题交付公断一一阿里的无能就在于此,他缺少哈里发应有的气质。结果引起双重后果:一是拥护阿里的这一派分裂,出现哈瓦利及派(意为“出走”),他们认为除真主的调解外,绝无调解。哈瓦利及派遭到阿里的镇压。二是公断的结果不利于阿里,阿里又拒绝退位,但其权威已落地。661年,阿里被哈瓦利及派刺杀。

三、倭马亚王朝的建立及其扩张

661年叙利亚总督穆阿维亚称哈里发,从此哈里发世袭,是为倭马亚王朝(661~750年),首都大马士革,中国史书称“白衣大食”。

⒈阿拉伯人继续扩张

在东方,阿拉伯军队继续追击波斯王室,进军波斯东部呼罗珊。651年波斯末代皇帝及少数侍从在木鹿被一图财害命的磨坊主所杀,历经1200多年的撒珊波斯灭亡。八世纪初阿拉伯呼罗珊总督率军越过阿姆河(这是波斯语和突厥语的传统分界线),进入土耳其斯坦,705年攻占吐火利斯坦(阿富汗),706~709年征服布哈拉,710~712年征服撒马尔汗及花剌子摸,713~715年越过锡尔河,进入费尔干纳,与唐代中国对垒。751年,阿拉伯军队与唐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军队在怛罗斯河谷(今吉尔吉斯的塔拉斯)大战,唐军战败。中亚原是信仰佛教的地区,此后,这里逐渐改信伊斯兰教。由于中亚的伊斯兰化,中国与中亚之间传统的、以佛教为主的文化联系被破坏了,中国变得更为内向。与此同时,阿拉伯军队在八世纪初还征服了印度的信德和旁遮普地区,印度边疆的省区,从此永远伊斯兰化了。

在西方,埃及总督阿穆尔派军进攻现在的突尼斯、阿尔及利亚和摩洛哥等地,698年把拜占庭人从迦太基和其他沿海城市驱逐,然后回头对付当地半开化的柏柏尔人。柏柏尔人大多信奉基督教,但在很短的时间内,他们的宗教便伊斯兰化,语言也阿拉伯化了。708年任命穆萨为非洲总督,标志着北非被阿拉伯人占领。

710年七月,一支由柏柏尔人组成的500人的队伍悄悄渡过直布罗陀海峡,进入西班牙。第二年,7000人的柏柏尔穆斯林大军在其将领塔立格的统帅下,打败了拥有25000军队的西哥特国王罗得里克,罗德里克战后竟不知所终。不知是不放心还是嫉妒自己的部下取得的这种惊人的胜利,非洲总督穆萨又亲率万名阿拉伯军队在712年冲进了西班牙。前后仅仅七年,整个半岛便被征服,哈里发又要派一名西班牙总督了。此后阿拉伯人又越过比利牛斯山,侵入法兰克王国。732年普瓦提埃战役阿拉伯军队败于查理·马特指挥的法兰克军,从此他们不再向欧洲内地深入,但仍攻占了法国和意大利的一些沿海岛屿。

从632年到750年,不过一百多年,阿拉伯从一个游牧人组成的小邦,发展成一个东到中国边境、西到西班牙的横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其扩张速度之快和疆域之广,都是世界历史上少见的。阿拉伯人对外扩张的原因,一是宗教热情,二是贪婪之心。圣战的旗帜,既使阿拉伯人充满了宗教热情,也诱发了他们的贪婪之心。其中,经济因素是最主要、最深刻的原因。为了新月地带的城市和尼罗河谷的沃野而抛弃荒凉沙漠的困苦生活,阿拉伯人自然义无反顾,勇往直前。当时的一个阿拉伯诗人就写到:

“你抛弃自己的故乡,不是为了寻找天堂。却是那面包和椰枣,把你吸引到了远方。

当腐朽的拜占庭和波斯帝国不断溃败的时候,当阿拉伯贵族及普通士兵都获得大量战利品的时候,这种扩张就越发不可遏止了,只有他们自己的腐败才能停止他们扩张的步伐。

⒉倭马亚王朝时期的社会政治状况

由于宗教和民族的差异,在阿拉伯国家形成了不同的社会等级。

最高的等级是信奉伊斯兰教的阿拉伯人,从先知家庭、历任哈里发家族、重要的迁士和辅士家族、各地总督等贵族直到一般阿拉伯人。贵族依权势占有巨大地产、财富及奴隶,一般阿拉伯人多携家属住在各地兵营,以战争为业,靠掳掠和瓜分战利品维生。

第二个等级是改宗伊斯兰教的非阿拉伯血统的穆斯林,多为叙利亚人和伊朗人,文明程度较高,阿拉伯人称他们为“麦瓦利”。麦瓦利免缴人头税,但要缴纳土地税等赋税,当兵只能当步兵。

第三个等级是未信伊斯兰教的当地居民,多为犹太教徒和基督教徒,他们被称迪米人。迪米人要缴纳人头税和土地税等各种赋税,不能任公职。

处于阿拉伯社会最低层的是奴隶。在阿拉伯半岛时已有奴隶,长期的征服战争使其获得大量战俘奴隶。贵族拥有1000奴隶是平常之事,一般士兵也可分得不少战俘奴隶。在阿拉伯奴隶买卖繁荣,奴隶多充当家奴、姬妾、歌女,而不大用于生产劳动。

倭马亚王朝主要依靠叙利亚的阿拉伯贵族统治。这时全国分五个行省,各省设总督,掌握当地军、政、司法、税收大权,后又设独立税收部门,直接归中央领导。由于阿拉伯人大都不识字,所以起初官吏大量留用原拜占庭及波斯官吏。官方文字在叙利亚等地是希腊文,在伊拉克等地是古波斯文,直到哈里发阿卜杜勒·麦立克(685~705年)时,方改用阿拉伯文。这时也开始铸造帝国自己的货币第纳尔(金币)和第尔汗(银币)。

⒊教派斗争与倭马亚王朝的灭亡

阿里死后,他的儿子哈桑被穆阿维亚重金收买,退隐于麦地那享乐,669年死去。阿里的另一个儿子侯赛因680年因还想上台被杀,侯赛因被害的回历正月十日从此作为十叶派的正式建立日。伊斯兰教的多数派是逊尼派,也是正统派,现占全部穆斯林的85%,承认四大哈里发及其以后的哈里发。我国的穆斯林也属逊尼派。最大的少数派就是十叶派,伊朗人的大部,伊拉克人的一半都是十叶派。四大哈里发中十叶派只承认阿里,认为穆罕默德之后的继承次序应是阿里,及其阿里与穆罕默德的女儿法蒂玛的后代,而且认为这是穆罕默德的意思。十叶派的最大特点是设伊玛目一职,伊玛目是受神灵指引的一贯正确的宗教领袖。阿里是第一代伊玛目,其后还有11代,第12代伊玛目在872年隐遁,到现在已隐遁了一千多年。真主要他隐遁多久就多久,到时候会回来领导一完美社会。

七世纪末八世纪初,十叶派在伊拉克起事,帝国东部各地纷纷响应,哈里发新派的伊拉克总督经过多年镇压,据说20年间屠杀了12万人,才把这次起事平定。

但在这时,在东方的呼罗珊又出现了一个阿拔斯派。他们是先知穆罕默德叔父阿拔斯的后裔,强调哈希姆家族对哈里发职位有继承权。阿里也属哈希姆家族,故阿拔斯派联合十叶派反对倭马亚王朝。阿拔斯派的宣传在呼罗珊得到热烈响应,这里的麦瓦利因遭受民族歧视早已心怀不满,于是呼罗珊人也加入了反对倭马亚王朝的联盟。

747年6月,经过长期策划的起义爆发了,一个波斯释奴艾卜·穆斯林举起阿拔斯派的黑旗,率领农民攻占省会木鹿。749年伊拉克的首府库法陷落,艾卜勒·阿拔斯被拥戴为哈里发。倭马亚人的白旗在阿拔斯人的黑旗进逼下节节败退,750年1月两军会战于底格里斯河支流大萨卜河边,士气不振的白军大败。接着,大马士革被攻下,逃到埃及的哈里发也被捕杀,倭马亚王朝灭亡。

四、阿拔斯王朝统治

阿拔斯王朝以伊拉克为中心,中国史书称之为黑衣大食。曼苏尔(754~775年)在位时在底格里斯河岸营建新都巴格达,花费400多万第纳尔,用十万人历时四年建成。762年迁都于此。

阿拔斯王朝受东方波斯政治文化传统影响较大,国家愈益发展成为专制主义的集权统治。倭马亚王朝时期哈里发的权力完全依靠阿拉伯各部落的支持,而阿拔斯的哈里发自称他的权力是直接受自真主安拉,实际上依靠他自己豢养的官僚。这时,新的官僚阶级已取代了过去的阿拉伯贵族阶级,且官僚的主要来源也已是波斯人、埃及人等麦瓦利。政府的机构从形式到灵魂都波斯化了。哈里发独揽政、教、军等大权,而由维齐,即宰相处理政府日常事务,统帅各部。重要的部有枢密院、财政部、驿传部等。枢密院掌管公文、敕令的起草和发布。财政部负责征收税款和开支,并在各省设有财政官,保证以一定数目解交中央。驿传部传送公文和私人信件,并运送官吏、军队及其给养,还兼秘密警察,监督各省官吏。

地方上全国分24个行省,各省设总督,称埃米尔。总督由哈里发任命,掌握全省军政大权,但已无权管理财政。

阿拔斯王朝时已不依赖阿拉伯部落组成的军队,军队中的阿拉伯人逐渐减少,他们被领取军饷的、由呼罗珊人组成的近卫军所取代。九世纪中期中亚的突厥奴隶(马木路克)又在近卫军占主要地位,导致日后近卫军操纵哈里发。九世纪中期已停发阿拉伯人的年俸,阿拉伯战士的军事共产主义已经一去不复返了。这时,原只指阿拉伯半岛的阿拉伯人的概念,其范围也已大大扩大,包括了操阿拉伯语、信仰伊斯兰教的许多民族。

八世纪中期到九世纪中期,是阿拉伯帝国经济最为繁荣的时期,而尤以哈伦·拉希德(786~809年)时期为甚,被称为“哈伦·拉希德盛世”首都巴格达是一座圆形城市,人口最多时达150万,比唐代长安还大。哈里发拉希德微服夜巡,构成《一千零一夜》的传奇佳话。

因帝国多属干旱地区,哈里发政府一般都重视灌溉,兴修水利,发展农业。阿拔斯王朝时有几大谷仓:埃及,美索不达米亚,大马士革,呼罗珊以及河中地区(阿姆河与锡尔河之间)。

阿拉伯帝国的商业活动范围极其广泛,穆斯林商人活跃于亚欧非三大洲。往东方,一走海路,一走陆路。陆路走中亚,到印度和中国,即丝绸之路;海路从红海或波斯湾港口出发到印度、东南亚以及中国的广州。一些阿拉伯商人从八世纪以来就在中国定居下来,唐末黄巢起义时攻占广州,据说杀穆斯林、犹太教徒和基督徒达12万人。往北方,阿拉伯商人不但经黑海、里海与古罗斯贸易,而且经罗斯与波罗的海沿岸通商。在瑞典就发现有阿拉伯帝国时的几万个货币。阿拉伯商人还从非洲输入黄金和黑奴,与西欧的贸易则主要是通过犹太人进行。这些犹太人会说各种语言,陆上来海上去。从东到西,又从西到东。大规模的商业活动,导致阿拉伯银行事业的发展,巴格达银行在各城市都设分行,经营银行业的多为基督徒和犹太教徒。一般来说,阿拉伯的商业具有中介贸易的特点,这种中介贸易不但远比同时期的西欧,即使比同时期中国都更为发达。

五、阿拉伯帝国的分裂和衰亡

⒈人民起义

阿拔斯王朝统治时期,帝国内的教派斗争、人民起义、统治阶级内部斗争从未间断。教派斗争不但反映在统治阶级内部,而且在人民起义中也表现出来。776~783年在河中地区爆发了穆康那起义,起义领导者哈希姆自称是神的化身,脸上有神光,人不能仰视,经常用绿布蒙面,穆康那即蒙面人。816~837年巴贝克在阿塞拜疆和伊朗西部领导胡拉米派教徒起义,此教派受波斯琐罗亚斯德教(祆教)影响。869~883年在两河流域入海口巴士拉地区爆发黑奴起义,这些黑奴从东非输入而来,属国有奴隶。起义领导人是哈瓦利及派穆斯林,自称是阿里的后代。这些起义自然都给予阿拔斯王朝以沉重打击。

⒉帝国分裂

阿拉伯帝国内部存在着民族、地理条件和文化上的巨大差异,即使伊斯兰教与阿拉伯语也难以弥合,庞大的帝国的分裂是不可避免的。

750年,当阿拔斯人追杀倭马亚家族成员时,一个漏网王子阿卜杜勒·拉赫曼逃到西班牙。他得到了驻守西班牙的倭马亚王朝旧部的支持,于756年建立起统治,是为后倭马亚王朝(756~1492年),都科尔多瓦。王朝首脑最初只称埃米尔,到929年阿卜杜勒·拉赫曼三世(912~961年)时方自称哈里发。这时巴格达的哈里发政权已告衰微,而科尔多瓦的哈里发政权却盛极一时。十世纪的西班牙是欧洲最富庶的地区,首都科尔多瓦居民有50万,与君士坦丁堡、巴格达同为亚欧大陆西部三大文化经济中心,对西欧文化发展产生重大影响。11世纪时西班牙倭马亚王朝衰落,分裂为20多个小王国。此时基督教在西班牙掀起收复失地运动,但在这里阿拉伯文化对西欧的传播仍在继续。

在北非,788年摩洛哥,800年突尼斯,868年埃及和叙利亚都分别脱离阿拔斯王朝的控制。进入十世纪以后,又形成了一个以埃及开罗为中心的、十叶派的法蒂玛王朝(909~1171年),其势力包括整个北非、叙利亚和阿拉伯半岛。法蒂玛王朝之后是埃及史上的阿尤布王朝(1171~1250年),其创始人萨拉丁(1171~1192年)改宗逊尼派,曾抗击过十字军。再以后是突厥人的马木路克王朝(1250~1517年),也叫奴隶王朝,这个王朝王位世袭的不多,大都是篡权上台。它占领着埃及和叙利亚,控制着圣城麦加,曾阻止了蒙古人的西进,1517年亡于奥斯曼帝国。

另外,北非的阿拉伯人从827年开始征服拜占庭统治下的西西里岛,至902年完全占领。此后西西里岛在阿拉伯人统治下近190年,十世纪末,仅首府巴勒莫就有清真寺300余座。有意思的是,在1091年诺曼人统治该岛后,阿拉伯文化更加繁荣,西西里进入了一种奇特的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的文化混合时期。阿拉伯人的行政体系被保留,穆斯林的高级官吏被留用,诺曼人的步兵也大都是穆斯林。在以后的一百多年中,西西里的商业大半是在穆斯林商人手里,巴勒莫的基督教妇女还在穿着穆斯林妇女的服装,许多阿拉伯文的著作被翻译并传入西欧,西西里成为向西方传播先进东方文化的桥头堡。

九世纪开始,阿拔斯王朝的国家迅速瓦解。如果说帝国西部独立的王朝还大都属于阿拉伯血统,帝国东部的王朝则都是波斯人或突厥人所建。波斯、呼罗珊、亚美尼亚、河中地区建立的这些王朝互相攻伐兼并,根本不听哈里发节制。这时,哈里发仅保存了对巴格达和伊拉克的直接控制,对帝国的其他省区,只满足于名义上承认他的宗主权和不定期地交纳贡税。

⒊帝国的灭亡

九世纪中期以后,阿拔斯王朝的哈里发已开始受其突厥近卫军的控制。945年,波斯人艾哈迈德攻入巴格达,他被哈里发封为大元帅。但艾哈迈德实际上建立了一个新的王朝一一白益王朝(945~1055年)。原来在各方面都有绝对权力的哈里发,只保留了他的宗教职能,并且被随意废立。新王朝的首都在波斯的设拉子,伊拉克是作为一个省区。巴格达不再是穆斯林世界的中心,因为不仅设拉子,还有科尔多瓦和开罗与其并立。1055年塞尔柱突厥人来到巴格达,建塞尔柱王朝(1055~1194年)。哈里发比以前更象傀儡,他只是装扮成国家元首。塞尔柱王朝1194年又被来自花剌子模的另一支突厥人消灭。不久,成吉思汗的孙子旭烈兀1258年攻下巴格达,杀哈里发,阿拔斯王朝最后灭亡。

同类推荐
  • 西方的没落

    西方的没落

    《西方的没落》是一部深刻、丰富的书,它不仅包含着对历史深刻的洞见,而且在社会学、人类学和政治思想上也做出了非常卓越的贡献,在现代西方产生了复杂、广泛的影响。
  • 容忍与自由

    容忍与自由

    集学识与风度于一身的胡适可称民国时代的万众偶像,他一生演讲无数,这是他关于“容忍与自由”的演讲精选集。这些演讲是胡适一生自由思想的集录,更是珍贵的历史资料。书中包括胡适从青年到老年的思想,内容涵盖文化、修身、政治、教育、社会变革等诸多领域,是胡适思想精髓与真情实感的集合。50多年前胡适逝世,如今“胡适热”成为一种现象。即使相隔百年,人们还可以听到那震撼心灵的声音,重读胡适,人们保持着对自由的向往。这是中国“自由主义的先驱”给21世纪中国的新一轮启蒙。我们需要寻找终极价值,不再被蒙蔽双眼。没有容忍,就没有自由;想有益于社会,最好的法子莫如把自己这块材料铸造成器......
  • 流行词语看中国

    流行词语看中国

    本书就是从“流行词语”的巧妙角度,撷取人民群众不断变化的流行词语,忠实记录了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人在物质生活、意识形态、道德情操、文化时尚变迁与进步的过程,以及与此有关联的背景史料,从各个方面,展示了改革开放的历史画卷,留下了中国民众真实、具象的集体记忆。
  • 人类未解之谜(奥秘世界知识文库)

    人类未解之谜(奥秘世界知识文库)

    千百年来,人类一直渴望能够在茫茫宇宙中寻找到跟自身相近的朋友。可是,这些神秘的“邻居”却似乎和人类开起了不大不小的玩笑。虽然时常有关于不明飞行物“光临”地球的报道,甚至还有报告称外星人绑架了地球人,但是至今人类仍然孤独地生活在茫茫宇宙中。除此之外,神秘的法老诅咒、奇异的“狼孩”、恐怖的吸血鬼,以及隐隐现现的深海人鱼,都无一不挑战着人类的认知空间。就连人类自身也是谜团重重,如有的人的身体会散发香味,有的人具有神奇的第六感……
  • 中国人,日本人,韩国人

    中国人,日本人,韩国人

    本书作者凭借兼有中、日、韩三国生活经历而具备的独特知识背景,从三国文化比较的角度出发,深入到三国社会生活和风俗人情的方方面面;由三国许多称谓的不同谈到了三国语言的差异,由三国人的婚恋观、家庭观、女性观谈到了三国人的佐餐习惯、餐桌用具、代表食品,由三国地域划分的习惯谈到了三国人的日常坐卧方式、送礼观、人情观,由三国人不同的情、义、理观谈到了三国人各有千秋的国民性格。
热门推荐
  • 引凤萧

    引凤萧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秋风引

    秋风引

    试图摆脱芳村的小桃师范毕业后又不得不回到芳村做教师。她看见过城市生活,她需要保持自己的荣耀。得到小桃的校长将他介绍给城里的干部。婚后的小桃感到很幸福。然而,总有一股摆脱不掉的悲凉缠绕着她。在小桃怀孕时,妹妹住在她家,独自与丈夫在厨房里呆了很长时间,并且打碎了一个盘子。发生了什么事小桃心知肚明,但她没有闹。从女孩到女人,从最初的梦想到生活的细碎,此时的小桃“最先闻”该已是人生的秋意悲凉吧。
  • 黎明之暗

    黎明之暗

    帝国历一百九十九年,病入膏肓的约翰三世国王和他的王国迎来一场政变,维拉·甘的父亲作为失败的一方开始流亡,而胜利下的篡权者收获的却是比王座更大的危机,蠢蠢欲动的各方势力在高塔大陆粉墨登场,洪流下的少年甘如何在这云波诡谲的乱世中艰难求存,又如何战胜比刀剑更狠毒的人心。
  • 撞见

    撞见

    小玛丽苏文x真是够了x闲着无聊写玛丽苏文x我疯啦噜x
  • 小文员的出路

    小文员的出路

    打工,她遭遇降薪!“被离职”!不服气申请劳动仲裁,却遭恐吓威胁!遇上白马王子一见钟情,被逼分开!开药店,不但被砸而且名誉受损!开公司,遭绑架险丢性命!老天垂怜,终于与心上人结为连理了,命运却再一次捉弄了她……她一个小文员到底做错了什么?怎么越来越像隔着玻璃乱飞乱撞的蜻蜓,前途一片光明,却总找不到出路?
  • 异世大宁

    异世大宁

    天尚可偷,地尚可盗,人心为何不可窃?“我可以被逼着做道士,因为我想着道姑的清丽;我突发奇想赚的第一笔钱,居然是这个世界最大的11的;我捉弄的第一个人,居然会是牛哄哄的镇国府小姐……”他,一个为了寻找那份失去的父爱,无数次去寻找方法穿梭于时空的人;他,无数次失败后,因突现的北斗易位,南方将明,天象旋转的星璇,而误入一个同明时代的人;他,明知道自己是一枚棋子,被一个个不同的势力利用着,摆布着,可是作为棋子,却不曾退后过一步的人;在这个同明时代,他究竟是怎样一次次地摆脱命运的束缚,怎样做一个偷心的贼圣,怎样找出幕后那带着熟悉气息的推手?且看一枚棋子如何窃得天下归心,窃得盛世太平。
  • 玄破天穹

    玄破天穹

    危机生死的阴谋~不重要,重要的是它造就了龙煌天成就巅峰的奠基。为成就巅峰而活,但更重要的是“情”!活着,并不是必须要成就巅峰,但成就巅峰确实每个生物的渴望。这里,龙煌天演绎着自己的人生——自己精彩,成就巅峰的传奇!
  • 家庭教育孩子的50个细节

    家庭教育孩子的50个细节

    本书通过列举了家庭教育的50个细节,为家长们提供了非常直观的、极具操作性的参考范例,提醒父母在家庭教育中容易犯的错误,使家长避开一些长期以来理所当然的误区。通过这些细节,家长们能学到一些充满智慧而卓有成效的教子方法,跟孩子共同成长。
  • 唯有日葵向朝阳

    唯有日葵向朝阳

    再次的相遇,你却已不记得我。小时候的记忆早已泛黄。没关系,还有最后一个月,我们还可以重新开始认识。
  • 空谷足音:扬州八怪书法(文化之美)

    空谷足音:扬州八怪书法(文化之美)

    中国古老而传统的笔墨艺术,它们用最简单的线条创造了流转飞动的世界,用最原始的色彩绘出了神采飞扬的灵魂。扬州八怪在艺术上表现出强烈的个性,他们的书法笔情纵逸,随意挥洒,苍劲绝伦,更多地表现出对传统书法的背离与反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