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121100000009

第9章 徐皇后《内训》

“训主简介”

徐皇后,明成祖仁孝文皇后,明开国元勋、中山王徐达的长女。“幼贞静,好读书,称女诸生”。徐皇后在前人所作的《女诫》、《女训》的基础上所撰的《内训》,是封建时代对妇女教育训诫的教材。

据《后汉书》卷八十四《曹世叔妻传》所载,班昭“作《女诫》七篇,有助内训”。又据《旧唐书·高宗纪》所载,永徽六年(公元655年),武则天“作《女训》一篇”。到了明初,徐皇后采纳上述著作的观点,作《内训》二十篇。

《内训》内容丰富,对后世影响颇大,其中许多内容时至今日仍有其启迪和借鉴意义。今特从《钦定四库全书·子部·内训》所载徐氏《内训》全文中节选部分加以诠释,介绍给读者,所节选的各个部分正文出处从略。

要具备良好的德性

“原文”

贞静幽闲,端庄诚一,女子之德性也。孝敬、仁明、慈和、柔顺,德性备矣。夫德性原于所禀而化成于习,匪由外至,实本于身。

古之贞女理性情,治心术,崇道德,故能配君子以成其教。是故仁以居之,义以行之,智以烛之[1],信以守之,礼以体之。匪礼勿履[2],匪义勿由。动必由道,言必由信。匪言而言,则厉阶成焉;匪礼而动,则邪僻形焉。阈以限言[3],玉以节动,礼以制心,道以制欲,养其德性,所以饬身[4],可不慎乎?

无损于性者乃可以养德,无累于德者乃可以成性。积过由小,害德为大。故大厦倾颓,基址弗固也;己身不饬,德性有亏也。美璞无瑕,可为至宝;贞女纯德,可配京室。检身制度,足为母仪;勤俭不妒,足法闺阃[5]。

若夫骄盈嫉忌、肆意适情以病其德性,斯亦无所取矣。古语云:“处身造宅,黼身建德。”[6]

《诗》[7]云:“俾尔弥尔性,纯嘏尔常矣。”[8]

“注释”

[1]烛:照。

[2]履:践;实行。

[3]阈(y俅):门槛。引申为阻隔之义。

[4]饬(ch佻)身:正己;正身。

[5]阃(k俪n):门槛。此处指闺门,妇女所居处,引申指妇女。

[6]黼(f俪):古代礼服上绣的黑白相间如斧形的花纹。

[7]《诗》:儒家经典之一。

[8]纯嘏(ji伲):纯,大。嘏,福。

“译文”

贞洁文静、幽深闲雅、端庄大方、心志专一,这些都是女子的品德性行。孝顺恭敬、仁爱聪明、慈祥和蔼、温柔和顺,这些都具备了,女子的品德性行就齐全了。品德性行原本属于天赋,但主要通过习惯才能养成。它不是从外面来的,而是确确实实存在于人的自身。

古代的贞洁女子能理顺性情,整治心术、崇尚道德,因而能够匹配君子并养成内心的教养。因此,以仁爱居处,以道义行动,以智慧指导,以信誉坚持,以礼仪规范行动,不合礼的事不去做,不合义的事不跟随。行动必须遵循道德,说话必须严守信用。不该说的话说了,祸乱的阶梯就形成了;不合礼的事做了,邪恶就出现了。用规矩限制语言,用佩玉节制行动,用礼仪制约心思,用道德约束欲望,这样就可以修养品德性情了。因此,修身正己能不谨慎吗?

不损害性情,才能够修养德行;不累及德行,才能够养成性情。积下过失的事由虽然小,但对德行的损害就很大。因此大厦倾危,是基址不牢固的缘故;自身不能修正,是德性有所亏损的缘故。美玉没有瑕玼,可以成为至宝;贞女有纯洁德行,能够匹配王室。

能以法度检束自己,足可以成为女子中的典范;能勤俭持家,不忌妒别人,足可以成为女子中的楷模。

至于骄傲自满、嫉贤忌能、恣肆放荡、随心所欲等行为,损害一个人的德性,也是不可取的。古话说:“要使身体有地方居处,就要造成房子;要能穿上黑白相间如斧形花纹的礼服,就必须立德行。”《诗经》上说:“假如你能够弥补自己秉性中的不足,那么幸福对你来说就是常有的事情了。”

“评析”

德为立身之本。那么女人究竟要具备怎样的德性呢?过去有种说法,叫做“女子无才便是德”,这显然是极其错误的。本篇从儒家的角度出发,认为女子要具有“贞静幽闲、端庄诚一”的德性,要做到“孝敬、仁明、慈和、柔顺”,并以正反两方面加以阐述。尽管这其中也包含有一些封建思想,但是该文所提出的德性和标准、规范的某些内容,在今天看来仍然可资借鉴。任何社会都崇尚文明和修养,虽然时代不同而标准亦异,但人类毕竟有最基本的道德是非观。

重视修养身心

“原文”

或曰:“太任目不视恶色[1],耳不听淫声,口不出傲言。若是者,修身之道乎?”曰:“然,古之道也。”夫目视恶色则中眩焉[2],耳听淫声则内褫焉[3],口出傲言则骄心侈焉[4],是皆身之害也。

故妇人居必以正,所以防慝也[5];行必无陂[6],所以成德也。是故五彩盛服不足以为身华,贞顺率道乃可以进妇德。不修其身以爽厥德[7],斯为邪矣!谚有之曰:“治秽养苗,无使莠骄[8];刬荆剪棘[9],无使涂塞。”是以修身所以成其德者也。

夫身不修则德不立,德不立而能成化于家者盖寡矣,而况于天下乎?是故妇人者,从人者也;夫妇之道,刚柔之义也。昔者明王之所以谨婚姻之始者,重似续之道也。家之隆替,国之废兴,于斯系焉!于乎闺门之内[10],修身之教,其勖慎之哉[11]!

“注释”

[1]太任:人名,周季历之妃,文王之母。

[2]眩:迷惑;迷乱。

[3]褫(ch佾):夺取;剥夺。

[4]侈:浪费;奢侈。

[5]慝(t侉):邪恶。

[6]陂(b佻):通“佊”,邪佞。

[7]爽:差错;败坏;伤败。厥:其。

[8]莠(y侬u):草名,似稷而无实。又名狗尾草。

[9]刬(ch伲n):同“铲”,铲除;清除。

[10]闺门:古代女子居于内室,与外界不能随意联系。

[11]勖(x俅):勉励。

“译文”

有人问:“太任眼睛不看邪恶的颜色,耳朵不听淫秽的声音,口里不说狂傲的话语。像这样就是修养身心的途径吗?”回答是:“对,这是自古就有的方法。”眼睛看了邪恶的颜色,心中就会迷惑;耳朵听了淫秽的声音,内心就会迷乱;口中说出狂傲的话语,内心就会骄纵放肆。这些都是对身心有害的。

所以说妇人居处必须正当,才能防御邪恶;行为必须没有邪佞,才能修成德行。所以五彩绘绣的华丽衣服不足以为其身心增添光彩,秉贞顺之操、遵礼仪之道才可以长进妇德。不修养其身心而使其德行有所伤败,这就是邪恶了。有一句谚语说:“整治污秽培养禾苗,不要使杂草滋长;铲除丛生荆棘,不要使路途堵塞。”这就是修养身心能够养成良好德性的原因。

身心不加以修养那么品德不能建立,品德不能建立而能成教化于一家的真是太少了,更何况于天下呢?因此,妇人就是跟从男人的。夫妇之道也就是刚柔合一的含义。过去的圣明君王之所以对婚姻之初很谨慎,是因为婚姻关系到事宗庙、继后世等重要的事情。家庭的兴隆更替,国家的没落兴旺,都关系到这一点。因此对于在闺门之内修养身心的教养,是应该劝勉、谨慎的啊!

“评析”

孔子曰:“君子不可以不修身。”又说:“修身则道立。”可见修养身心对于一个人德行的修炼是何等重要。本篇着重论述了修身之道及与养德的关系,对于今人培养良好的品行颇有教益。当然,对于其中像“妇人者,从人者也”之类的封建观点,应采取批判的态度来对待。

言语不可不慎

“原文”

妇教有四[1],言居其一。心应万事,匪言曷宣[2]?言而中节,可以免悔;发不当理,祸必随之。谚曰:“訚訚謇謇[3],匪石可转[4];訿訿譞譞[5],烈火燎原。”又曰:“口如扃[6],言有恒;口如注,言无据。”甚矣!言之不可不慎也。况妇人德性幽闲,言非所尚,多言多失,不如寡言。故《书》斥牝鸡之晨[7],《诗》有厉阶之刺[8],《礼》严出梱之戒[9]。善于自持者,必于此加慎焉,庶乎其可也。

然则慎之有道乎?曰:“有。学南宫绦可也[10]。”夫缄口内修[11],重诺无尤。宁其心,定其志,和其气,守之以仁厚,持之以庄敬,质之以信义,一语一默,从容中道,以合乎坤静之体,则谗慝不作[12],家道雍穆矣。故女不矜色[13],其行在德。无盐虽陋[14],言用于齐而国安[15]。孔子曰:“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

“注释”

[1]妇教:古时女子出嫁前要接受教育,主要包括妇德、妇言、妇容、妇功四方面内容。

[2]匪:不。曷:怎么;为什么。

[3]訚(y侏n)訚謇(ji伲n)謇:訚訚,和颜悦色貌。謇謇:正直之言。

[4]匪石:喻意志坚定。《诗·邶风·柏舟》:“我心匪石,不可转也。”

《疏》:“言我心非如石然,石虽坚尚可转,我心坚不可转也。”

[5]訿(z佾)訿譞(xu佟n)譞:訿訿,诋毁;非议。譞譞,多言。

[6]扃(ji侪ng):上闩;关门。

[7]牝(p佻n):雌性禽兽。

[8]《诗》:指儒家经典之一《诗经》。《书》:指儒家经典之一《尚书》。

[9]《礼》:指儒家经典之一《礼记》。梱(k俪n):门限。《礼·曲礼》上:“外言不入于梱,内言不出于梱。”

[10]南宫绦(t佟o):人名,即南容,孔子弟子,字子容,鲁人,据传其谨于言。

[11]缄:封闭。

[12]谗慝(ch佗nt侉):诽谤造谣的言语。

[13]矜(j侃n):自大;矜持。

[14]无盐:人名,齐宣王后,战国时人,原名钟离春,貌极丑,自谒齐宣王,陈四殆之义,宣王纳为后。后作丑女称。

[15]齐:齐王;齐国。

“译文”

关于妇女的教育有四种,妇言是其中之一。人的内心思考着万事万物,没有语言怎么能表现出来呢?说出的话符合礼节,可以避免后悔的事;说出的话不合乎情理,祸害必定会随之而来。谚语说:“和悦正直之言,不会像石头一样可以转动;诽谤造谣的话,会像烈火一样迅速传遍。”又说:“嘴像上了闩一样,那么说的话永久可信;说话像放水一样,那么说的话没有根据不可信。”说话不可不慎重,这很重要啊!况且妇人的品德性情幽深闲雅,言语并不是她们所崇尚的。多说话多有失当之处,还不如少说。所以《尚书》上指斥母鸡司晨预示家道没落,《诗经》上讽刺长舌之妇为厉祸的阶梯,《礼记》上严肃告诫人们语言要做到内外有别。妇人善于保持其身心者,必定会在这个方面加以谨慎,可能就没有多言之失了。

既然如此,那么言语谨慎有方法吗?答道:“有。学习南宫绦就可以了。”闭口少语,注重内心的修养,重视自己的诺言,就可以没有过失。宁静自己的心境,坚定自己的意志,平和自己的心气,恪守仁爱、忠厚,保持庄重、恭敬,坚守信誉、义气,说话或静默之间,从容不迫,合乎礼仪之道、坤静之体,那么谗言邪语无从兴起,家道也极其和睦了。

因此女子不要特别注重自己的外貌,指导言行的在于自己的品德。无盐这个女子虽然丑陋,但她的话却能被齐王采纳并使国家安定。孔子说:“有好的德行的人必定有好的语言,能说会道的人不一定有好的德行。”

“评析”

言为心声,它反映出一个人的思想品德及修养等,因而言语不可不慎。文中所述,颇有道理,尤其是慎言之道,不仅对女子,所有的人都可以从中获得教益。当然,“多言多失,不如寡言”并不是指不说话,该表明自己的观点时还是应大胆说出。此外,文中“女子应重内秀而不重外表”的观点也是值得肯定的。

女子应保持纯正的行为

“原文”

甚哉!妇人之行不可以不谨也。自是者[1],其行专;自矜者[2],其行危;自欺者[3],其行矫以污[4]。行专则纲常废,行危则嫉戾兴[5],行矫以污则人道绝。有一于此,鲜克终也[6]。

夫干霄之木,本之深也;凌云之台,基之厚也;妇有令誉[7],行之纯也。本深在乎栽培,基厚在乎积累,行纯在乎自力。不为纯行,则戚疏离焉,长幼紊焉[8],贵贱淆焉[9]。是故欲成其大,当谨其微;纵于毫末,本大不伐;昧于冥冥,神鉴孔明[10];百行一亏,累及全德。

体柔顺,率贞洁,服三从之顺[11],谨内外之别,勉之敬之,终始惟一,由是可以修家政,可以和上下,可以睦姻戚,而动无不协矣。《易》曰[12]:“恒其德;贞,妇人吉。”此之谓也。

“注释”

[1]自是:自以为是。

[2]自矜(j侃n):骄傲固执。

[3]自欺:自欺欺人。

[4]矫:假托;诈称。污:恶浊;不清洁。

[5]戾(l佻):乖张;违反;凶暴。

[6]鲜:少有;不多见。克:能够。

[7]令誉:美好的名声。

[8]紊:乱。

[9]淆:混杂;混淆。

[10]孔:很;甚。

[11]三从:儒家为妇女规定的道德教条。指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

[12]《易》:指儒家经典之一《易经》。

“译文”

妇人的行为不可以不谨慎,这是多么重要啊!自以为是的,行为专制;骄傲自满的,行为危殆;自欺欺人的,行为狡诈恶浊。行为专制就会使纲常废弃,行为危殆就会使嫉妒、凶暴兴起,行为狡诈恶浊就会使人道灭绝。凡行为有其中之一者,很少有能够善终的。

直插云霄的树木,是因为它的根深;高达云端的高台,是因为它的基础厚实;妇人有美好的名声,是因为行为纯正。根扎得深在于栽培,基础厚实在于积累,行为纯正在于自己尽力。如果不能做到行为纯正,那么无论亲疏都会离去,长幼之间就会紊乱无序,贵贱之间就会杂乱混淆。因此,如果想要成大事,必须在细微处谨慎。如果在细微处放松一点点,树木即使长大了也因成不了材而不能砍伐;幽暗之处什么也看不到时要想到神灵的光照很明亮;如果一百个行为中有一个做得不好,最终也会累及全部品德。

做到温柔和顺,以忠贞纯洁自律,顺从三从的古训,谨守内外的区别,尽力去做并慎重对待,始终如一,由此可以修治家政,可以使上上下下的关系和睦,可以使姻亲之间友好相处,而行动没有不和洽协调的了。

《易经》上说:“长久地保持良好的德行,贞洁,那么妇人就会吉利。”就是说的这些啊。

“评析”

本篇历数“自是者”、“自矜者”、“自欺者”的行为及危害后强调:

“妇人之行不可以不谨也。”其实不仅是对妇人,谨言慎行向来是儒家规范人们品行的一条基本原则。本篇还生动、深刻地阐述了“欲成其大,当谨其微”的观点,合情合理,很有教育意义。

女子应勤励不息

“原文”

怠惰恣肆[1],身之殃也;勤励不息,身之德也。是故农勤于耕,士勤于学,女勤于工。农惰则五谷不获,士惰则学问不成,女惰则机杼空乏。

古者后妃亲蚕[2[,躬以率下;庶人之妻[3],皆衣其夫。效绩有制[4],愆则有辟[5]。夫治丝执麻以供衣服,幂酒浆[6]、具菹醢以供祭祀[7],女之职也。

不勤其事以废其功,何以辞辟?

夫早作晚休可以无忧[8],缕积不息可以成匹。戒之哉,毋荒宁!荒宁者,刿身之镰刃也[9]。虽不见其锋,阴为其所戕矣[10]。《诗》云[11]:“妇无公事,休其蚕织。”此怠惰之慝也[12]。

於乎!贫贱不怠惰者易,富贵不怠惰者难。当勉其难,毋忽其易。

“注释”

[1]恣肆:放肆无忌。

[2]后妃亲蚕:古代后妃在皇帝举行亲耕仪式的同时,举行亲蚕仪式以示对纺织的重视。

[3]庶人:平民百姓。

[4]效绩:成效和功绩。《国语·鲁》下:“男女效绩,愆则有辟,古之制也。”

[5]愆:过失;过错。辟:法度;法律。

[6]幂(m佻):覆盖。

[7]菹(z俦):腌菜。醢(h伲i):肉酱。

[8]夫:助词,用在一句话开头。

[9]刿(gu佻):残杀;杀害。

[10]戕(qi佟ng):残杀;划伤。

[11]《诗》:指儒家经典之一《诗经》。

[12]慝(t侉):邪恶。

“译文”

松懈懒惰、放肆无忌,是身体的祸害;辛勤劳苦、自勉不已,是身体的福气。因此农夫勤于耕种,读书人勤于学习,女子勤于做女工。农夫懒惰,五谷就没有收获;读书人懒惰,学问就不会成功;女子懒惰,织机上就会空荡荡的。

古时候王后王妃举行亲蚕仪式并亲自养蚕,以行动作为其他妇人的榜样;平民之妻,都给自己的丈夫做衣服。做出了功绩有奖励的制度,有了过失则有法律来制裁。纺丝织麻用来做衣服,蒸酒、做腌菜、做肉酱用来祭祀,这些都是女子的职责。如果对这些事情不勤劳而荒废了自己的工作,怎么能逃避先王之法的惩治呢?

一个人早起劳作,夜晚歇息,可以没有忧虑;一缕一缕地不停地织,久了就可以成为一匹织物。要以此为戒啊,不要荒废!如果荒废,就好比是刺伤身体的镰刀的刀刃,虽然不能够看见它的锋芒,但不知不觉中就被它伤害了。《诗经》上说:“妇人本来就没有公家的事情,怎么可以舍弃养蚕织布这样的分内的事呢?”这就是松懈懒惰的邪恶所在。

啊!在贫贱的时候不松懈懒惰容易做到,在富贵时不松懈懒惰却难以做到。应尽力做好那些难做的事。同时又不忽视那些容易的事情。

“评析”

古时女子足不出户,其职业也就是“治丝绩麻”之类。今天的女子当然不同于过去,七十二行,行行都可以有女子参与。但是,无论是囿于家政,还是涉足社会,有一点却是自古至今都应牢记的,那就是勤励不息,不应怠惰。这也就是这篇文字给我们的启示。

女子应常存警戒之心

“原文”

妇人之德,莫大乎端己;端己之要,莫重乎警戒。居富贵也,而恒惧乎骄盈;居贫贱者,而恒惧乎放失;居安宁也,而恒惧乎患难。奉卮于手[1],若将倾焉;择地而旋,若将陷焉。

故一念之微,独处之际,不可不慎。谓无有见乎,能隐于天乎?谓无有知乎,不欺于心乎?故肃然警惕,恒存乎矩度,湛然纯一[2],不干于匪僻[3]。举动之际,如对舅姑[4];闺房之间,如临师保。不惰于冥冥[5],不矫于昭昭[6],行之以诚,持之以久,隐显不贰,由是德宜于家族,行通于神明,而百福咸臻矣[7]。

夫念虑有常,动则无过;思患预防,所以远祸。不然,一息不戒,灾害攸萃[8],累德终身,悔何追矣!

是故鉴古之失,吾则得焉;惕厉未形,吾何尤焉!《诗》曰:“相在尔室,尚不愧于屋漏[9]。”《礼》曰:“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此之谓也。

“注释”

[1]卮(zh侃):古代盛酒的器皿。

[2]湛然:澄澈貌。

[3]僻:不正;邪僻。

[4]舅姑:夫之父母,即公公与婆婆。

[5]冥冥:晦暗,昏昧。

[6]昭昭:明亮。

[7]臻:到;到达。

[8]攸:语助词,无义。萃:聚集。

[9]相(xi伽ng):看;视。尚:庶几;也许可以,表示希望或推测。屋漏:房子的西北角。

“译文”

女人的品德,没有比端正自己言行更重要的了;端正自己言行的关键,没有比警惕、戒备更重要的了。处于富贵之时,要经常担心骄傲自满;处于贫贱之时,要经常担心放纵自己失去信心;处于安宁之时,要经常担心灾难的到来。拿了酒器放在手里,担心好像酒要倒了一样;选择了地方作为安身之所,担心好像地要塌陷一样。

因此,即使是一个念头那样很小的事情,当一个人独处的时候都不能够不慎重。虽说没有人看见,能隐瞒得了上天吗?虽说没有人知道,不是欺骗了自己的良心吗?因此,必须具有恭敬而怀警惕之心,常常记着规矩、法度;心境澄澈纯净,不去做不合礼节的事情。一举一动,就好像面对着丈夫的父母;在闺房里,就好像在女师保面前一样。不在幽暗处懒惰,不在明亮处矫情。按照诚的要求行动,长久坚持,无论在阴暗处或明亮处行动都一致,由此你的品德会使整个家族共享好处,你的行动会通达神明,而各种各样的福分自然都会聚集到你这里来了。

警戒常存于思虑之中,行动就会没有过失;常常思虑预防灾祸的办法,就能够远离灾祸。如果不是这样,放松警惕,灾害就会聚集,而且会终身连累你的德行,到时候即使后悔也来不及了。

因此借鉴古人的过失,我从中得到很多教训;在祸害未形成之前予以戒备,我又会有什么过错呢!《诗经》上说:“看你一个人在屋子里时,也许可以无愧于屋漏。”《礼记》上说:“对没有看见的事情要戒备、谨慎,对没有听到的事情要加以警惕。”就是说的这些啊。

“评析”

孔子说:“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无论身处何时何地,皆应存警戒之心。居安则思危,居贫则问富,立足现在,放眼未来,将正反两方面均考虑到,这样行动举止才能合乎礼义,才能进退自如。这就是该篇给我们的启示。

戒奢者必先自节俭始

“原文”

戒奢者,必先于节俭也。夫泊素养性[1],奢靡伐德[2],人率知之而取舍不决焉。何也?志不能帅气,理不足御情,是以覆败者多矣。

《传》曰[3]:“俭者,圣人之宝也。”又曰:“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若夫一缕之帛出工女之勤,一粒之食出农夫之劳,致之非易,而用之不节,暴殄天物[4],无所顾惜,上率下承,靡然一轨[5],孰胜其敝哉[6]!

夫锦绣华丽,不如布帛之温也;奇羞美味[7],不若粝粢之饱也[8]。且五色坏目[9],五味昏智[10],饮清茹淡,祛痰延龄,得失损益,判然悬绝矣[11]。

古之贤妃哲后深戒于此,故绤无[12],见美于《周诗》[13];大练粗疏[14],垂光于汉史。敦廉俭之风,绝侈丽之费,天下从化[15],是以海内殷富,闾阎足给焉[16]。

盖上以导下[17],内以表外。故后必敦节俭以率六宫[18],诸侯之夫人以至士庶人之妻皆敦节俭以率其家,然后民无冻馁[19],礼义可兴,风化可纪矣。

或有问曰:“节俭有礼乎?”曰:“《礼》:‘与其奢也,宁俭’。”然有可约者焉,有可腆者焉[20]。是故处己不可不俭,事亲不可不丰。

“注释”

[1]泊素:淡泊质朴。

[2]伐:攻打;败坏。

[3]《传》:指解释《春秋》的三传之一《左传》。相传为春秋末年左丘明所撰。

[4]暴殄(ti伲n)天物:任意残害天生万物。后专指任意浪费。

[5]一轨:一致;一样。

[6]孰:谁。

[7]羞:食物。后作“馐”。

[8]粝粢(l佻z侃):粗饭饼。

[9]五色:泛指各种颜色。

[10]五味:酸、苦、甘、辛、咸。

[11]悬绝:相差极远。

[12](ch侃):细葛布。绤(x佻):粗葛布。(y佻):厌弃。

[13]《周诗》:指《诗经》。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

[14]大练:粗帛。

[15]从化:顺从感化。

[16]闾阎(l俣y佗n):古代平民居住之地,也作平民的代称。

[17]盖:承上文申说理由或原因。

[18]后:皇后。六宫:泛称皇后妃嫔居住的地方。

[19]冻馁:饥饿。

[20]腆:丰厚;丰盛。

“译文”

要戒除奢侈,就一定要先做到节俭。淡泊、质朴可以培养品性,奢侈、靡烂可以败坏德行,人们都知道这个道理,但选取谁、舍弃谁却不能决断。为什么呢?由于志向不能引导习气,理智不足以控制感情,因此颠覆败亡的人就多了。

《左传》上说:“俭朴,是圣人的宝贝。”又说:“节俭,是天下人应共同履行的品德;奢侈,是天下最大的罪恶。”一缕丝织品,出自于做工女子的辛勤;一粒粮食,出自于农夫的劳累;把它们生产出来不容易,而用起来不节约,任意挥霍浪费,没有什么顾惜,且上行下效,都一样的浪费,还有什么比这更衰败的呢!

鲜艳华丽的衣服,不如粗布衣服温暖;奇异珍贵的美味,不如粗米饭饼饱肚。而且五颜六色会损坏眼睛,味道杂乱会昏乱才智,吃些清茶淡饭,能祛除疾病,延长寿命,这两者的得与失,损害与受益,很显然相差很大了。古代贤良的妃子、明哲的皇后对这点深为警戒,因而治葛织布做衣一点不厌弃,在《诗经》中被予以赞美;穿着粗布衣服上朝,在汉代史书上留下光辉。厉行廉洁俭朴的风气,杜绝奢侈靡丽的浪费,天下的人顺从感化,从而四海之内殷实富裕,里巷之间丰衣足食。

上面的人引导下面的人,内廷员官作为外宫官员的表率。因此,王后一定要厉行节俭来带动六宫,诸侯们的夫人乃至官吏和平民百姓的妻子都要厉行节俭来带动家中其他人。这样,民众就不会忍饥挨冻,礼义就会兴盛,风俗教化就有准则了。

有人会问道:“节俭有礼的要求吗?”答道:“有礼的要求。《周礼》说:‘与其奢侈,宁愿节俭’。”但是也有可以节俭的方面,也有可以丰盛的方面。因此,对待自己不能够不节俭,侍奉亲人不能够不丰盛。

“评析”

自古以来,成由勤俭败由奢,节俭之理已是人人皆知,却总是有人做不到,所以“覆败者多矣”。其原因,也就是“志不能帅气,理不足御情”。因此,尽管这是一则女训,但对我们所有的人,都应该会有所启迪。

做个贤内助

“原文”

吉凶灾祥,匪由天作[1],善恶之应,各以其类。善德攸积[2],天降阴骘[3]。昔者成周之先世累忠厚[4],暨于文、武[5],伐暴救民,又有圣母贤妃善德内助,故上天阴骘[6],福庆悠长。

我国家世积厚德,天命攸集;我太祖高皇帝顺天应人,除残削暴,救民水火;孝慈高皇后好生大德,助勤于内,故上天阴骘,奄有天下[7],生民用乂[8]。天之阴骘,不爽于德,昭若明鉴。夫享福禄之报者,由积善之庆。妇人内助于国家,岂不可以积善哉!

古语云:“积德成王,积怨成亡。”荀子曰[9]:“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神明自得。”自后妃至于士庶人之妻,其必勉于积善,以成内助之美。

妇人善德:柔顺、贞静、温良、庄敬。乐乎和平,无乖戾也[10];存乎宽弘,无忌嫉也;敦乎仁慈,无残害也;执礼秉义,无纵越也;祗率家训[11],无愆违也[12]。不厉人适己,不以欲戕物[13],以是而内助焉,积而不已,福禄萃焉。《易》曰[14]:“积善之家必有余庆。”《书》曰[15]:“作善,降之百祥。”此之谓也。

“注释”

[1]匪:不;非。

[2]攸:语助词,无义。

[3]阴骘(zh佻):意谓天默默地安定下民。骘,定。也称阴德为“阴骘”。

[4]成周:指周王朝。

[5]暨:及;到;至。

[6]故:所以。

[7]奄(y伲n):覆盖;包括。

[8]乂(y佻):治理;安定。

[9]荀子:战国时期思想家。

[10]乖戾:抵触,不一致。

[11]祗(zh侃):恭敬。

[12]愆(qi佟n)违:丧失违背。

[13]戕(qi佟ng):杀害;残杀。

[14]《易》:指儒家经典之一《周易》。

[15]《书》:指儒家经典之一《尚书》。

“译文”

吉祥、凶灾,不是由天造成的,善和恶的报应,与各人的行为相应。善德慢慢积累久了,上天就默默地降下了福分。过去周代的先祖历代都忠诚厚道,到了文王、武王又讨伐暴君、拯救黎民,再又有贤惠的母后和王妃以善良德行内助国政,因而上天默默地安定下民,使周朝福庆绵远悠长。

我们国家世代都积聚了厚德,天命所归;我们太祖高皇帝顺从天意、应承民心,清除残暴,拯救百姓于水火之中;我们孝慈高皇后有爱护百姓的大德,在内廷大力协助,因此上天降福,惠及天下所有的黎民百姓,百姓得到治理。上天的默定降福,与人的德行的感召没有不符,道理明白得像镜子照出来的一样。凡是享受福禄报答的,都是由于积善行德的福分。

妇人在内帮助国家,难道不能够积善吗?

古话说:“积累善德可以成为帝王,积累怨恨将会走向灭亡。”荀子说:“堆积土而成为山丘,风雨就起来了;积聚水而成为深渊,蛟龙就产生了;积累善事而成为自己的品德,神明庇佑自然就得到了。”从王后王妃到官吏和平民百姓的妻子,一定要在积善方面下功夫,以成就内助的美名。

女人的优良品德,是轻柔和顺、贞洁文静、温文善良、庄重恭敬。乐于和平相处,不与别人抵触;心中宽宏大量,没有嫉妒心理;注重仁厚慈爱,不去伤害人家;谨遵礼义之道,不作越轨之举;敬守先代训言,不敢有所违背;不去虐害别人以使自己安适,不为满足私欲而去伤害他物。用这些去当好内助,积累下去不停息,福禄就会聚集。《易经》上说:“积善之家,一定会有后福。”《尚书》上说:“做善事,各种吉祥都会降临。”就是说的这个道理。

“评析”

男人们都希望有个“贤内助”,小至助家,大至助国。何谓“贤”?这篇训示告诉我们“积善”即为贤。无论善大善小,乐而为之,所积日久,必有福禄降临。当然,这当中包含有“因果报应”的宿命思想,但是,其劝人们从善的观点还是可取的。

要及时改过从善

“原文”

人非上智,其孰无过?过而能知,可以为明;知而能改,可以跂圣[1]。

小过不改,大恶形焉;小善能迁,大善成焉。

夫妇人之过无他:惰慢也,嫉妒也,邪僻也。惰慢则骄,孝敬衰焉;嫉妒则刻,菑害兴焉[2];邪僻则佚,节义颓焉。是数者,皆德之弊而身之殃也。或有一焉,必去之如蟊螣[3],远之如蜂虿[4]。蜂虿不远则螫身,蟊螣不去则伤稼,已过不改则累德[5]。

若夫以恶小而为之无恤[6],则必败;以善小而忽之不为,则必覆。能形小善,大善攸基;戒于小恶,终无大戾。故谚有之曰:“屋漏迁居,路纡改途[7]。”《传》曰[8]:“人谁无过?善莫大焉。”

“注释”

[1]跂(q佾):踮起脚尖。通“企”。

[2]菑(z佟i):通“灾”。祸害;灾害。

[3]蟊螣(m佗ot侉):害虫名。

[4]虿(ch伽i):蝎子一类的毒虫。

[5]累德:损害品德。

[6]恤(x俅):忧虑。

[7]纡(y俦):屈曲;绕弯。

[8]《传》:指解释《春秋》的三传之一《左传》。相传为春秋末年左丘明所撰。

“译文”

人不是至圣至明的神仙,谁又能够没有过失呢?有了过失自己能知道,可以说是个明白人;知道了过失并能去改正,就可以和圣人相比了。

小小的过错不去改正,大错误就会出现;能改正过失并去做小小的善事,大的善德就可以形成。

妇人的过失没有别的:无非懒惰傲慢,嫉贤妒能,乖戾不正。懒惰傲慢就会态度骄矜,孝敬之情就会衰退;嫉贤妒能就会心地刻薄,祸害就会兴起;乖戾不正就会行为放荡,贞节礼义就会败坏。这几点都是德行的弊病而祸及己身的根源。如果有其中之一,必须像赶走蟊螣那样的害虫一样赶走他们,像躲避蜂虿那样的毒虫一样躲避它们。蜂虿不躲避就会螫痛身体,蟊螣不赶走就会伤害庄稼,自己的过失不改正,就会损害品德。

如果以为一事之恶很小而去做,不以为忧,那么一定会失败;如果认为一事之善很小而忽视它,不去做,那么必定会倾覆。能去做一些很小的善事,大的善德慢慢就有了基础;能对一些很小的恶行予以提防,最终一定不会有大的过错。因此有谚语说:“房屋漏雨,就换一个地方;路途曲折,就走另一条道路。”《左传》上说:“谁没有过失呢?有了过失而能改正,没有比这更好的了。”

“评析”

古人说:“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这篇训示说的正是这个道理。人都有犯错误的时候,只要能承认错误,知错就改,那便是善;小善积聚,便成大善,便能美化你的品德。这篇训示为我们指出了对待小恶、小善的正确方法,很有教育意义。

要学习并运用古训

“原文”

自古国家肇基[1],皆有内助之德垂范后世。夏商之初[2],涂山[3]、有莘皆明教训之功[4];成周之兴[5],文王后妃克广《关雎》之化[6]。

我太祖高皇帝受命而兴,孝慈高皇后内助之功至隆至盛。盖以明圣之资,秉贞仁之德,博古今之务,初则同勤开创,平治之际则弘基风化,表壸范于六宫[7],著母仪于天下。验之往哲[8],允莫与京[9]。譬之日月,天下仰其高明;譬之沧海,江河趋其浩博。然史传所载十裁一二,而微言奥义[10],若南金焉[11],铢两何宝也[12];若谷粟焉,一日不可无也。贯彻上下,包括巨细,诚道德之至要,而福庆之大本矣。后遵之,则可以配至尊、奉宗庙、化天下、衍庆源;诸侯大夫之夫人与士庶人之妻遵之,则可以内佐君子长保富贵,利安家室而垂庆后人矣。《诗》云[13]:“太姒嗣徽音[14],则百斯男[15]。”敬之哉!敬之哉!

“注释”

[1]肇基:始创基业。

[2]夏商:指夏王朝和商王朝。

[3]涂山:山名,古史称禹会诸侯于涂山。传说禹娶涂山氏长女为妃。

[4]有莘:古国名,商汤娶有莘氏之女,即其国。

[5]成周:指周王朝。

[6]克:能。《关雎》:诗名,为《诗经·国风·周南》首篇,《毛诗序》以为该诗吟咏“后妃之德”。

[7]壸(k俪n):宫中道路,引申指宫内。

[8]往哲:往古明哲之后。

[9]允:诚信。京:大。

[10]微言奥义:精微的语言和深奥的含义。

[11]南金:南方出产的铜。南指荆扬之地,古代名称铜为金。

[12]铢两:比喻很少,一点儿。铢是古代重量单位,二十四铢为一两。

[13]《诗》:指《诗经》。

[14]太姒(s佻):周文王之妃。嗣:继承;继续。徽:美好。

[15]斯:此;于是;就。

“译文”

自古以来,国家始创基业,都有内室协助的美德留传示范后世。夏、商开始时,涂山妃、有莘妃都有明白教化、古训的功能;成周兴盛,文王的后妃都能发扬《关雎》所表述的美德。

我太祖高皇帝受天命而兴国,孝慈高皇后协助的功劳非常隆盛。她凭借其理解古训的资质,秉持贞洁仁厚的节操,做博览古今的实事,在起初艰难创业之时,与帝王一齐勤劳开创;太平治世之时,则弘扬风俗教化,在六宫之内作榜样,在普天之下显露出母范。自古以来贤明的后妃与她相比,相信没有能超过她的。她就像天上的日月,天下人民都仰望它的高远和明亮;她就像沧茫大海,江河都因它浩大而归往。但是史书、传记上所记载的,仅只十分之一二,精微的语言包含有极其深奥的含义,就像荆扬所产之金,一点点都很富贵;就像稻谷粟米,一日都不能够缺少。古训贯彻上上下下,包括大大小小,确实是培养道德最紧要的和享受福庆的本源。王后遵循它,就可以匹配至尊无上的帝王、秉承宗庙、教化天下、延续福庆。诸侯士大夫的夫人以及平民百姓的妻子遵循它,就可以在内辅佐丈夫和儿子,长保富贵,使家室顺利安定,把福庆留给后人了。《诗经》上说:“太妃能承继美德之音,子孙就会众多。”值得敬佩啊!值得敬佩啊!

“评析”

古训往往是前人经验精华之集大成者,对后人很有教育意义。该篇要求妇女崇尚古训、遵循古训,并推而广之,是有一定道理的。

注意向前人学习

“原文”

诗书所载贤妃贞女,德懿行备[1],师表后世,皆可法也。夫女无姆教[2],则婉娩何从[3]?不亲书史,则往行奚考[4]?稽往行[5],质前言[6],模而则之,则德行成焉。

夫明镜可以鉴妍媸[7],权衡可以拟轻重[8],尺度可以测长短,往辙可以轨新迹。希圣者昌,踵弊者亡[9]。是故修恭俭莫盛于皇、英[10],求贞顺莫备于太姜[11],效诚庄莫隆于太任[12],行孝敬莫纯于太姒[13]。仪式刑之[14],齐之则圣,下之则贤,否亦不失于从善。

夫珠玉非宝,淑圣为宝;令德不亏,室家是宜。《诗》云[15]:“高山仰止,景行仰止。”其谓是与!

“注释”

[1]懿(y佻):美好。

[2]姆教:女师的教诲。

[3]婉娩(w伲n):柔顺貌。

[4]奚:哪里;何处。

[5]稽:考察;查找。

[6]质:求证。

[7]妍媸(ch侃):美和丑。

[8]权衡:称物体轻重之具。权,秤锤。衡,秤杆。

[9]踵:跟随。

[10]皇、英:尧的两个女儿娥皇、女英,均嫁于舜。

[11]太姜:周太王纪姜氏。

[12]太任:周文王母。

[13]太姒:周文王妻。

[14]仪式:典礼之秩序形式等,礼节规范。刑:效法,取法。

[15]《诗》:指儒家经典之一《诗经》。

“译文”

诗书上所记载的贤良王妃、贞洁女子,其品德美好、性行完备,为后世树立了榜样,都可以学习和效法。女子如果没有女师的教诲,那么柔顺的品德跟谁学呢?如果不亲近研读古书史传,那么过去的德行又到哪里去考证呢?考察过去的品行,求证以前的训言,把它作为规范并予效法,那么德行就能养成了。

明镜可以照出美和丑,秤锤、秤杆可以衡量轻重,尺度可以量出长短,旧的车辙可能规范新的轨迹。向圣贤之人看齐的人会兴旺,跟随坏样子的人就会灭亡。因此修炼恭敬、俭朴没有比娥皇、女英更好的了,追求忠贞、柔顺没有比太姜更完备的了,仿效诚实、庄重没有比太任更高的了,履行孝义、敬重父母没有比太姒更纯洁的了。如果能取法于此,与之平齐就可以成为圣人,稍微差一点就可以成为贤人,即使有些不能做到,也不失为一个追求善行的人。

珠宝玉器都不是宝贝,只有善良、通明才是宝贝;美好的德行没有受到损害,就可以有宜于室家了。《诗经》上说:“古人有高尚道德者,就慕仰他;有光明正大的行为的,就仿效他。”这句话说的就是这些啊!

“评析”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古往今来,有许多品行高洁的贤妃贞女,某些方面还是值得我们学习效法,以规范自己的德行的。这则训示提倡学习前人的优点是有一定借鉴意义的。

用心孝敬父母

“原文”

孝敬者,事亲之本也。养,非难也,敬为难。以饮食供奉为孝,斯末矣[1]!孔子曰[2]:“孝者,人道之至德。夫通于神明,感于四海,孝之至也。”昔者虞舜善事其亲,终身而慕[3];文王善事其亲,色忧满容。或曰:“此圣人之孝也,非妇人之所宜也。”是不然。孝弟[4],天性也,岂有问于男女乎?事亲者以圣人为至。

若夫以声音笑貌为乐者,不善事其亲也。诚孝爱敬无所违者,斯善事其亲者也。县衾敛箪[5],节文之末[6];纫箴补缀[7],帅事之微。必也恪勤,朝夕无怠逆于所命,祗敬尤严于杖屦[8],旨甘必谨于余[9],而况大于此者乎?是故不辱其身,不违其亲,斯事亲之大者也。

夫自幼而笄[10],既笄而有室家之望焉,推事父母之道于舅姑[11],无以复加损矣。故仁人之事亲也,不以既贵而移其孝,不以既富而改其心,故曰:“事亲如事天。”又曰:“孝莫大于宁亲,可不敬乎?”《诗》云:“害浣害否[12],归宁父母。”此后妃之谓也。

“注释”

[1]斯:此;这。

[2]孔子:儒家学派创始人,春秋时期思想家、教育家。

[3]慕:想念。

[4]孝弟:孝顺父母,敬重兄长。也作“孝悌”。

[5]县(xu佗n):悬挂,此指晾晒。箪:竹席。

[6]节文:节制修饰。

[7]箴:同“针”。

[8]祗(zh侃):恭敬。杖屦:本指老人用的拐杖和鞋,后用于敬老之词,代称老人。

[9]旨:味美;美味。(j俅n)余:吃剩下的食物。

[10]笄(j侃):古代盘头发或别帽子用的簪子。引申为女子可以插笄的年龄,即成年。

[11]舅姑:丈夫的父母。

[12]害(h佴):通“曷”,何不。浣:洗去衣服的污垢。

“译文”

孝敬,是事奉父母的根本。奉养父母并不难,难的是敬重父母。那种以吃喝来供奉父母就称之为孝顺,是最末等的了。孔子说:“孝,是人的道德中最高的品德。那些能通达神明、感动四海的,就是孝敬的最高境界。”过去虞舜善于事奉他的父母,终身都想念他们;周文王善于事奉他的父母,如果父母不安他就满脸都是忧色。有的人说:“这是圣人所做的孝,不是妇人所适宜的。”这是不对的。孝顺父母、敬爱兄长,是人的天性,难道还有男人和女人的区别吗?事奉父母必定要以圣人的行为为最高目标。

至于以动听的声音、甜蜜的笑容去取悦父母,算是不善于事奉其父母。诚心诚意地去孝顺、爱戴、尊敬父母,不违背他们的意愿,这才是善于事奉其父母。晾晒被子,卷挂竹席,只是节制修饰的末节;穿针引线,缝缝补补,只是所有事情之中最微小的。一定要恭谨勤恳,早早晚晚都不要懈怠或违抗父母之命,面对父母尤其要恭敬,饮食之余也要严加谨慎,更何况那些比这更大些的事情呢?因此,不侮辱自己的身体,不违背其父母的意愿,是侍奉父母的大事。

女子从小到成年,成年了就会出嫁成家。把事奉父母的道理转移到事奉公婆上,不能对公婆在孝顺上有所减损。因此,仁智之人事奉父母,不会因为自己地位尊贵而转移他的孝顺,不会因为自己富裕而改变他的孝心。所以,有一种说法:“侍奉父母就像事奉上天一样。”还有一种说法:“孝顺,没有比使父母安宁更重要的,能不尊敬吗?”《诗经》上说:“哪些衣服应当去洗哪些衣服可以不洗,我将穿着回家探望父母。”这里说的是文王后妃阿。

“评析”

孝顺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古人在这个问题上有一些不同的认识。这篇训示认为“以饮食供奉为孝,斯末矣”,而是要“诚孝敬爱”,要发自内心,要“朝夕无怠逆于所命”,这是有一定道理的。同时这篇训示还提出女子要“推事父母之道于舅姑”,这对于正确处理婆媳关系无疑是很有益处的。

与人和睦相处

“原文”

仁者无不爱也。亲疏内外,有本末焉,一家之亲,近之为兄弟,远之为宗族,同乎一源矣。

若夫娣姒姑姊妹[1],亲之至近者也,宜无所不用其情。夫木不荣于干,不能以达支;火不灼乎中,不能以照外。是以施仁必先睦亲,睦亲之务,必有内助。

凡一源之出,本无异情,间以异姓,乃生乖别[2]。《书》曰[3]:“敦叙九族[4]。”《诗》曰:“宜其家人。”主乎内者,体君子之心,重源本之义,敦《頍弁》之德[5],广《行苇》之风[6],仁恕宽厚,敷洽惠施。

不忘小善,不记小过。录小善则大义明,略小过则谗慝皇[7],谗慝息则亲爱全,亲爱全则思义备矣。疏戚之际,蔼然和乐,由是推之,内和而外和,一家和而一国和,一国和而天下和矣,可不重与?

“注释”

[1]娣姒:妯娌,兄弟之妻互称。年长的为娣,年幼的为姒。

[2]乖别:分离。

[3]《书》:指儒家经典之一《书经》。

[4]敦叙:分其次第顺序而亲之。也作“敦序“

[5]《頍弁》:《诗·小雅》篇名,为宴兄弟亲戚之诗。

[6]《行苇》:《诗·大雅》篇名,为宴兄弟耆老之诗。

[7]谗慝(ch佗nt侉):诽谤造谣的言语。

“译文”

贤仁的人没有不爱人的。亲疏内外,有本有末。一个家庭的亲情,最近的是兄弟之情,较远的则是宗族之情,它们都出于同一个源头。

像妯娌、姑嫂、姐妹,是亲人中最接近的,应当没有不用尽自己的感情的。树木如果主干不粗壮,那么枝叶就不会茂盛;火焰如果燃烧得不旺盛,就不能照亮外面。因此,要施舍仁爱,必须先要和睦亲人,和睦亲人的关键,必定要有妻子相助。

凡是出于同祖宗的人,本来就没有不同的感情,只有间杂有异姓在内,才会产生不和谐。《尚书》上说:“按九族的次第顺序去亲近。”

《诗经》上说:“一家人和乐安顺。”在家内主事的人要体贴君子的仁爱之心,重视水之源、木之本的含义,加厚《頍弁》中所表现的厚待亲戚的品德,推广《行苇》中所表现的蔼然笃厚的风尚,这样仁厚宽恕就会敷布四周,惠施八方。

不要忘记别人很小的好处,不要记住别人小小的过失。如记住很小的好处那么大的道义就会明白,如忽略小小的过失那么谗言邪恶就会消失。谗言邪恶消失了,和睦友爱就会齐全;和睦友爱齐全了,则恩情道义都有了,远亲近戚之间,和睦相处,和和乐乐。由此推而广之,家内和睦则家外和睦,一个家庭和睦则一个国家和睦,一个国家和睦则整个天下都和睦了,这个道理难道可以不重视吗?

“评析”

凡事和为贵,待人和蔼也是一个人优良品德的体现。这则家训要求先从家内做起,由内而外,由家而国而天下,这是很有道理的。

对子女要慈爱

“原文”

慈者,上之所以抚下也。上慈而不懈,则下顺而益亲。是故乔木竦而枝不附焉[1],渊水涸而鱼不藏焉。故甘瓠累于樛木[2],庶草繁于深泽,则子妇顺于慈仁,理也。

若夫待之不以慈,而欲责之以孝,则下必不安。下不安则心离,心离则忮[3],忮则不祥莫大焉。为人父母者,其慈乎!其慈乎!

然有姑息以为慈,溺爱以为德,是自敝其下也。故慈者非违理之谓也,必也尽教训之道乎!亦有不慈者,则下岂可以不孝也?必也勇于顺令,如伯奇者也[4]。

“注释”

[1]竦(s侬ng):通“耸”。高耸。

[2]瓠(h俅):一种葫芦,嫩时可吃,老时可作盛物器。樛(ji俦)木:向下弯曲的树木。

[3]忮(zh佻)忌恨。

[4]伯奇:周宣王时重臣尹吉甫之子。其后母诬陷他并把他赶出家门,伯奇履霜中野,仍勇于顺令。

“译文”

慈爱,就是指的父母爱抚子女。父母慈爱而不松懈,那么子女就会顺从且更加亲近。因此,高大的树木一上耸,一些树枝就不会附在主干上面了;深渊的水一干涸,大鱼就不能躲藏在里面了。樛木下垂,会结有许多甘美的瓠瓜;深泽宽广,众多的花草繁盛于其中。如做父母的慈爱仁和,则子女就会顺从,这是一样的道理。

如果对待子女不仁慈,却责令他们要孝顺,那么子女一定会有所不安。有所不安内心就会离异,内心离异就有所忌恨,有所忌恨就没有比这更大的不祥了。做父母的人,一定要慈爱呀!一定要慈爱呀!

但是,也有人把姑息迁就当做慈爱,把溺爱骄纵当作仁德,这样会自己害自己的子女。因此,慈爱并不是违背常理,一定要尽教育训导的责任啊!也有不慈爱的父母,那么子女难道就可以不孝顺吗?一定要勇敢地顺从父母之命,就像伯奇一样。

“评析”

这则训示告诉我们,为人父母者一定要对子女慈爱。但这种慈爱不是“姑息”,也不是“溺爱”,而是要“尽教训之道”。这对于我们教育子女很有帮助。

正确教育子女之道

“原文”

教之者,导之以德义,养之以廉逊,率之以勤俭,本之以慈爱,临之以严恪[1],以立其身,以成其德。慈爱不至于姑息,严恪不至于伤恩。伤恩则离,姑息则纵,而教不行矣。

“注释”

[1]恪(k侉):谨慎;恭敬。

“译文”

教育子女时,要用品德、道义去引导,用俭朴、谦逊去培养,用勤俭作表率,以慈爱存于心,以严格、谨慎来约束,这样才能帮助他们长大成人,立足于社会,并养成良好的品德。给予仁慈爱护时要做到不姑息,要求严格谨慎时要做到不暴躁。暴躁会使子女产生不满情绪,姑息则会使子女放荡不羁,那么教育也就行不通了。

“评析”

训示中提到的这几点,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将来,都很有借鉴价值,很有启迪意义。

同类推荐
  • 汉族风俗史(第四卷):明代·清代前期汉族风俗

    汉族风俗史(第四卷):明代·清代前期汉族风俗

    本书作为《汉族风俗史》之第四卷,经过10余年风雨的磨练,现在终于要出版了。
  • 格萨尔王全传

    格萨尔王全传

    本书对古代藏族部联盟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如人民的经济生活、生产劳动、意识形态、理想愿望等,都作了生动真实的、充满诗情画意的描绘。
  • 礼仪常识读本

    礼仪常识读本

    《礼仪常识读本》从礼仪概述、个人礼仪、家庭礼仪、社交礼仪、餐饮礼仪、公共场合礼仪、公务礼仪等七个方面,详细介绍了一些常用的礼仪知识和规范。既可作为党员干部和社会人才培训教材使用,又可满足不同文化层次、不同社会群体人们的阅读需求。
  • 趣谈逻辑

    趣谈逻辑

    本书希望通过趣谈逻辑,带领青少年进入中华文化的智慧天地,初步了解逻辑知识,培养逻辑思维。逻辑理论比较抽象,但编者在编纂过程中,力求做到趣味性、知识性和实用性相结合,使读者在轻松愉悦中阅读。
  • 解读《宦经》

    解读《宦经》

    古代官场复杂多变,龙蛇混杂,在此立足已是不易,高居人上尤为艰难。有鉴于此,人们对做的学问十分重视,在此精研的人也不在少数。遗憾的是,由于种种原因,人们对做官的认识总是失于片面,其观点也是支离破碎,缺乏全面,系统、精准的本质论述。为了使读者更深入地理解原文,注译者作了解析原文要旨和阐释其指导意义的释译,又根据历朝历代的史实,撰写了相关的事典,对原文精髓加以论证和具体说明。释评视野广阔,事典故事生动,它们和原文互为补充,构成了本书哲理性与可读性皆强的显著特色。
热门推荐
  • 大明权贵

    大明权贵

    一次偶然的考古活动中,卫辰穿越到了明朝!此时正值正德十六年,也就是正德帝和嘉靖帝交替的时候!主角会把握住这个时机吗?。。。。。。。。
  • 24k纯萌妻:夜少的独家夫人

    24k纯萌妻:夜少的独家夫人

    一夜,他的弟弟无缘无故死亡,只留下一张照片。他寻找她,只为报仇。千里迢迢寻找,却不料在自己经营的一家夜店,找到她!却发现找错了人。”宝贝,原谅我的无知!“夜如寂无限卖狗腿。谭如歌:滚!终于有一天,谭如歌心软了,与夜如寂结婚。只是,他们立下条件:女方睡床,男方睡地。将家产交与女方管理并花用。夜晚,夜如寂可怜的睡地,谭如歌勉强让他上床睡觉,夜如寂奔上床盖上被子。“老婆,我们造孩子吧!”
  • 千山暮雪续

    千山暮雪续

    她——恨不起来去不敢去爱。他——爱到无法自拔去不知道该如何去爱。关于他:原著:我的这一生,再也不会幸福了1本续:我是个没有资格再幸福的人文末:我再也不能给你幸福了吗?关于她:原著:因为恨,慢慢生出爱,离开:离开也许是最好的爱你,回来:想爱却又不敢去爱,等你说爱我……
  • 红颜醉之袖舞江湖

    红颜醉之袖舞江湖

    红颜阁,天下第一的武林名门,名下更有百花十二门,江湖人畏而远之。而她,偏偏出自红颜阁,是百花十二门中的绿萼门主。意欢,有着世间女子最尊贵的身份,可是遇上了生命的劫,从此飞蛾扑火灰飞烟灭。她与他,有缘,有难。历经重重磨难,等待两人是结合还是分离,命运未知。七窍玲珑心,为世间至宝,她与他,携手共赴江湖路
  • 萌妻当道:帝少老公太霸道

    萌妻当道:帝少老公太霸道

    失恋不可怕,喝醉酒也不可怕,可怕的是喝醉后打错电话招来了流氓,那流氓长得还很漂亮;只是,谁来告诉她,自己的顶头上司怎么和流氓长的一个模样?装作不认识行吗?谁知那流氓却阴魂不散:“不想被拖出去喂猪,就乖乖的呆在我身边……”于是,忍无可忍的萧宝贝终于小宇宙爆发了,一巴掌拍了过去:“滚你丫的,我又不是宠物!”总之,这是一个由打错电话而引发的JQ,当小笨猪遭遇老狐狸,狭路相逢,萌者胜。--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温公日记

    温公日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铁血追击

    铁血追击

    特派员牛强强与他的恋人、老乡、同志展开了一场热血追击战斗!74分钟的热血抗战剧,与你共享!书友交流QQ474727443!
  • 都市之写轮眼

    都市之写轮眼

    一个少年偶然获得了他最喜欢的写轮眼,一个不可能在现实出现的东西,少年的命运也将慢慢改变
  • 游戏一场何必当真

    游戏一场何必当真

    “爱”在我的概念里它如此虚伪,一直以来都看不到它的存在,人们给它穿上不计其数,镶嵌价值连城珠宝的衣服,戴上无与伦比皇冠,于是就成为所有人伤心、开心的理由,简直是荒谬!
  • 仙婚厚爱:魔君乖乖来拜堂

    仙婚厚爱:魔君乖乖来拜堂

    当万人敬仰,身份尊贵的魔界之王,遇上搞怪卖萌腹黑的小狐狸。结局只有一个:输了阵势丢了心。摇身一变,嗜血魔王成为天大地大娘子最大的二十四孝好男人。欺娘子者,杀无赦!偷窥娘子者,乱刀砍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