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有一种动物灭绝的“灾变说”,在这里,他提出了反对意见。他说不能用一次突然的灾祸来解释动物的毁灭。他举例说,就像人类要消灭一种动物,只会使这种动物逐渐减少。那么自然界的任何一个物种绝灭不单单是因为某场灾难,而是因为它们天敌的数目增加了。人们已经习惯一些物种经常见到,而另一些物种却不常见,而对此一点也不惊奇。难道就不能假设,很少见到的那种动物正在预示着要完全绝灭吗?他总结道:“假设一个物种的不断减少总能预示着它即将灭绝,而且对这种现象一点也不吃惊,还要用某种超自然的东西来解释的话,而当这个物种真的消失了,才恍然大悟,这就像:本来一个生病的人的病症已经预示着他要死亡了,但人们对病症本身却丝毫不感到惊奇,当有一天这人死了,才觉得怎么会这样呢?而且很可能还会揣测说他死于暴力袭击。”
对于加拉帕戈斯群岛的生物问题,在第二版里,他在虎克整理加拉帕戈斯群岛的成果里加进了一些东西,……并用了大量的例子来说明这些结论。
结尾时,达尔文写道:“经过查阅资料,结果使人吃惊:在这些光秃秃、到处都是岩石的小岛上,创造力是惊人的。但还有更令人吃惊的事情,那就是这种力量的作用在完全相同的情况下,距离还是那么的接近,却呈现出多种多样的结果。我曾说过,加拉帕戈斯群岛可以被认为是美洲的卫星岛,应该说是美洲的卫星群。它们外观相似,而内部器官却不同……”
达尔文在这里没有过多地把自己的理论写进去,因为他认为时机还不成熟。因此,在修改方面也很小心,只是在一些事实和论断方面表示了自己的怀疑。他还认为,像“创造”和“创造力”这些词汇都是不能轻易改动的。
修改完之后,达尔文把它命名为《一个博物学家的日记》,然后出版了,作为送给赖尔的礼物。他承认《日记》以及其他著作的主要科学成果的取得,必须感谢对《地质学原理》的研究。
之后,达尔文写信告诉赖尔关于献礼的事情,接着他又给赖尔写信,说赖尔刚出版的《美国旅行记》中对奴隶制的论断令他非常愤慨,这使他彻夜难眠。估计赖尔很快就给达尔文回信了,并且证明自己对奴隶制的看法是正确的。因为达尔文后来又写信给赖尔表示自己非常高兴,而且补充了一些内容。他还说,希望赖尔对奴隶制的厌恶情感,应该在其他著作中也有所表现。
在此期间,一本没有署名的《创造的痕迹》在英国出版,书中以新形式阐述了进化思想。这本书引起了达尔文的注意。这本书分两卷,而且是分两次出版的。第一卷在1843年出版,第二卷在1845年出版。在第一卷里,作者综合整理了各地质时期的古生物化石的大量资料;在第二卷里,他也极力主张生物界自然发展的理论,并用大量的自然科学事实来证明这一发展规律。作者知道,这本书会引起宗教界的仇视,而他又不愿意得罪这些人,所以又说他不反对上帝和上帝的意志,只是不同意“一切都是注定的”的说法……不过,他也坚持说:“我们越来越清楚,生物界的发展……主要是由时间决定的。”
和拉马克观点一样,《创造的痕迹》的作者承认“自然进程理论”,……但又指出“万能的上帝使各种植物呈现各种形态分布”。
本书的作者呈现的其他一些论断很多同样是不科学的,而且是没有理由的空想。但为了证明动物的发展情况,他也引证了胚胎学和古生物学的资料,展现了类似生物遗传学的东西,他说,人是经过鞭毛虫、毛虫、鱼、两栖动物、鸟和低等哺乳动物等阶段发展演变而来的。他认为,在蛋白质内,因为某种电的作用,先形成一个有核的小胞,而后继续扩大,最后形成各种动物。这些都源于两种因素:发展的愿望和适应的动机。他还认为灵长目动物和人的祖先是蛙,因为蛙的后腿有小腿肚。
这本书的作者叫詹博斯,一个很受欢迎的苏格兰政论家。他对拉马克的理论采取鄙视的态度,但自己的内容又较肤浅,达尔文在地质学会会议上曾见过这个人。在会上,这个人就达尔文研究的罗埃河谷的“平行阶地”进行了演讲,就这样两人取得了联系。关于作者身份,是四十年后才真正大白于天下的,那时达尔文的学说已经完全被世人接受了。不过,达尔文说,书一出版,他就知道出自谁手。詹博斯还寄了一本新版的《创造的痕迹》给达尔文,达尔文写信给虎克:“我就知道作者是詹博斯”。这本书引起了两方面的强大反响:一方面,荒诞怪离的空想引起了很多读者的极大兴趣,要求再版;另一方面,遭到了不少博物学家一致谴责。因此,进化思想的声誉被《痕迹》作者就这样给败坏了。因为很多人以为,要成为物种变化、进化的拥护者,即成为一个真正的“演变论”人士,只要胡乱猜想就够了。有詹博斯这样的人,肯定是博物学界的不幸。每当有人对达尔文的理论进行评论时,达尔文都得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来看。因为这些原因,达尔文也不再急于写关于物种的书了,并且推迟了出版的时间。他给虎克信说:“当时他被思维清楚、敏锐的博物学家的舆论包围着,如果不处理好,就会一败涂地。”
完成南美地质学后,他说:“出版了一些动物学方面的书,效果还不错!现在该出版关于物种的书了。”当年在智利海岸时,他曾经找到了一类蔓足目类型的蟹,这种蟹会钻到其他蟹的甲壳里。后来,他还专门为这个新形态立了一个科目。
蔓足类或蔓足目蟹是极为奇特的动物。它们的幼虫属于大海生形态,也属于低级甲壳纲,是无节幼虫的典型六条腿浮游形态的代表。它后面长着很多小腿,后来变为更为复杂的幼虫。幼虫的身上长出两片鳞,好像一个介形目的小蟹,它用触须把自己固定在一个培养基上,再次发生蜕变,成为“固定”动物。后来,它的小腿长成触须一般,因此命名为“蔓足目”,而这些小腿也是它们进食的工具。几块甲壳覆盖在鳞上,有的好像石灰质薄片围绕起来的样子。在激浪地带,被大量的胶状物质固定在陡峭的海岸上的海中橡实就是这样。为了弄清这些新蔓足动物的构造,也为了弄清与其他蟹类区别,他开始解剖和研究其他常见的蔓足目形态。为完成这部著作,他花去了八年的时间,远远超过了他预期的几个月。
因为达尔文的这种顽强和细致的工作方式,他的孩子们误认为任何人都在研究这类生物。有一次,他的一个孩子问庄园的邻居:“你在哪里制造海生橡实?”
但不管怎样,这部著作的结果显示了它根据是充分的、资料是翔实的。它共计两卷,单正文部分,即使排得很密,也有一千多页,这还没计算蔓足目各种古生形态的补卷。他还附上了大量的插图和图表。而索引十四页。尤其是校对同物异名的工作非常费时和费力,为此达尔文请教了动物学家司却克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