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948400000008

第8章 基础篇(5)

我常常想,我们为什么要写作文?也许有的同学会回答:为了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感受;也许更多的同学认为,为了应付考试。各类升学考试,作文都是必考的内容。长期以来,由于应试教育制度和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我们的作文教学也形成了一套应付考试的套路,这就是应试作文。应试作文把同学们活跃的思维固定化、模式化,走入了惯性思维的死胡同。何谓惯性思维呢?著名诗人顾城说:“诗的大敌是习惯——习惯于一种机械的接受方式,习惯于一种‘合法’的思维方式,习惯于一种公认的表达方式。”那么,习惯又有什么危害呢?顾城又说:“习惯是感觉的厚茧,使冷和热都趋于麻木;习惯是感情的面具,使欢乐和痛苦都无从表达;习惯是语言的套轴,使那几个单调而圆滑的词汇循环不已;习惯是精神的狱墙,隔绝了横贯世界的信风,隔绝了爱、理解、信任,隔绝了心海的潮汐;习惯就是停滞,就是沼泽,就是衰老;习惯的终点就是死亡。”同学们,习惯是多么可怕呀!惯性思维写出的作文,不是千篇一律,便是大同小异,缺乏想象力,缺乏新意。用这种思维写出的作文,不痛不痒。它们往往只停留在事物的表层,并不触及它的内涵。就像我们去逛公园,只在公园门口打转,并未走进去。公园以内的万千景象,便一概不知。这样的作文,又怎能谈得上深度呢?!可见,惯性思维是我们写好作文的大忌,它带来的弊端不可小觑。我们要写好作文,首要一条就是要打破惯性思维。

创新思维带来的是一种陌生化的感觉

自古以来,文人们对创新都很重视。我国古代就流传着“推敲”的故事,说的是唐代诗人贾岛,在驴背上吟了两句诗:“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后来,他觉得“推”字不好,想改成“敲”字;过了一会儿,他又觉得“敲”字不好,又想改回去。就这样反反复复,在“推”和“敲”之间反复琢磨,以至于出神入迷,撞了官员韩愈出行的队伍。韩愈是一位著名的文学家,他不但没有责怪贾岛,反而同贾岛一起琢磨。韩愈想了一会儿,对贾岛说:“还是用‘敲’字好啊!因为僧人‘敲’着寺门,更显出月夜的寂静,而‘推’字却产生不出这样的效果。”这个小故事告诉我们,古人为了出新,真可谓呕心沥血啊!古今中外的文人,无一不想自己的作品留下来,那么,要留下来,就要苦苦寻觅新意。我国大诗人苏东坡有“反常合道”的诗观。什么叫“反常合道”呢?“反常”就是把现实扭曲,为什么要把好好的现实扭曲?扭曲的目的是取得奇异和陌生化的效果。我们衡量一首诗的好坏,首先看它是不是反常。反常了,新异化了,这首诗才能脱颖而出。何为“合道”?“合道”则是要符合事物发展的逻辑。外国的诗也很讲究“反常”,却不大注意“合道”。我们不妨看看帕斯的《隐约可见的生活》:

海上的黑夜∕鱼群是闪电∕林中的黑夜∕鸟儿是闪电∕躯体的黑夜∕骨骼是闪电∕呵,世界,到处是黑夜∕生活是闪电

诗人在这里把鱼群、鸟儿、骨骼、生活喻为闪电,可谓使人耳目一新。诗人在这里扭曲了现实,从而产生了一种奇异的美。

创新思维,带给读者的往往是一种完全陌生化的感觉。台湾著名诗人洛夫就有许多精妙之作,常常令人瞠目,令人咋舌。如洛夫的《随雨声入山而不见雨》:

下山∕仍不见雨∕三粒苦松子∕沿着路标一直滚到我的脚前∕伸手抓起∕竟是一把鸟声

在山里走,自然到处都是鸟声,但诗人并没有写鸟声如何喧闹,而是写三粒苦松子滚到脚前,上前抓起,竟抓起一把鸟声。这种奇思妙想,真可谓绝妙之极。

我们再看看美国作家李欧·李奥尼的童话《小墨鱼》:

有一群快乐的小红鱼住在大海的一个角落里,其中有一条小墨鱼,他比他的兄弟姐妹游得都快。

可是有一天,从波浪里冲出一条饥饿的大金枪鱼,一口就把所有的小红鱼都吞到肚子里,只有小墨鱼逃掉了。他逃进漆黑的深水里,又孤独、又害怕。可大海里充满了奇妙的生物,他游啊游啊,慢慢又精神起来。

他看见了像彩虹果冻似的水母……

他看见了走起路来像怪手似的大龙虾……

他看见了像被看不见的线牵着游的怪鱼……

他看见了长得几乎不知道自己尾巴在哪儿的鳗鱼……

后来,他看见跟他一样小的小红鱼躲在岩石和海草的黑影子里。“我们一起出去玩吧!”他高兴地说。“不行,大鱼会把我们统统吃掉!”小红鱼说。“可是你们不能老待在这里啊,我们一定要想个办法。”小墨鱼说。

他想啊想啊,突然说:“有了,我们可以游在一起,变成海里最大的鱼!”

等小红鱼们游得像一条大鱼以后,他说:“我来当眼睛。”于是,他们在清凉的早晨里游,也在充满阳光的中午游,把大鱼都赶走了。

这篇小小的童话故事,也只有几百字,可它却勾人心魄,让人常读常新。一篇微型作品,何来这样强的艺术魅力?原来,这篇小童话的构思不同寻常,作家用独辟蹊径的方式,给人一种全新的艺术感觉和审美感受。这篇小童话,看似写了一个“团结”的主题,实际上它告诉孩子的却远远超出了团结的范畴。它表现的深层意思却永远值得咀嚼和回味。

要学会在生活中发现和开掘新意

创新思维从哪里来?不是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天才人物心灵固有的,而是从现实生活中来的。现实生活是创新思维产生的土壤。创新思维好似一粒种子,植根在现实生活的土壤上,才能长成参天大树。这里,我们不妨看看俄罗斯著名诗人日丹诺夫的《鸟儿死去的时候……》:

鸟儿死去的时候,∕它身上疲倦的子弹也在哭泣,∕那子弹和鸟儿一样,∕它唯一的希望也是飞翔。

诗人写了一粒子弹和一只鸟的故事,一颗子弹击中了正在飞翔的一只鸟儿。如果直接叙述,就显得十分老套。但诗人张开了创新思维的翅膀,使诗歌不但不落套,反而十分新奇。诗人想象子弹会“哭泣”,子弹为什么哭呢?是为死去的鸟儿悲伤吗?这样的理解也不无道理。一颗子弹结束了一只鸟儿的生命,未免使人感到惋惜。但我们要说,子弹是无辜的。真正杀害这只鸟儿的不是子弹而是人,是人真正杀害了这只鸟儿。从这点去写,也许会有点意思,但意思似乎并不大。诗人没有从这方面去写,诗人写子弹哭泣含有另一层意思,那便是子弹射杀了鸟儿,子弹本身也结束了生命。它本来像鸟儿一样,是渴望飞翔的,由于它击中了鸟儿,它也就无法实现飞翔的愿望了!同学们看看,这个“点”找得准不准呀!新不新呀!本来子弹和鸟是对立的一对,毫无共同点,但诗人的天才在于从生活中发现了它们之间的隐秘联系,揭示了生活存在的深刻哲理,这种发现和揭示,使整首小诗长出飞翔的翅膀,可以穿云破雾,翱翔云天了!

诗人王宜振也曾写过一首小诗,叫《蓝眼睛和长睫毛》:

小池塘真蓝真亮∕它是大地妈妈的一只眼睛∕总是睁着

大地妈妈∕想做一个漂亮的梦∕可眼睛∕总是闭不上

我们在它的周围∕栽了一圈小树∕小树长粗了∕小树长高了∕眼睛有了长长的睫毛

现在∕它的睫毛可以轻轻关闭∕大地妈妈∕可以做一个甜甜的梦

大家看,这首小诗是写植树的,写植树最容易同人才结合起来,写什么“我和小树一起长”之类的套话。诗人冲破了惯性思维的束缚,从生活的深处去发现去开掘。他写一个小池塘,像大地妈妈的一只眼睛,由于周围没有树,大地妈妈这只眼睛也就没有睫毛。没有睫毛怎么办呀!眼睛也就无法闭上了,也就不能睡觉了!同学们给它的周围栽了一圈树,问题解决了;大地妈妈的眼睛有了长长的睫毛,它不但可以闭上眼睛,还可以做一个甜甜的梦了!这首小诗,完全张开了诗人创新思维的毛孔,给人一种全新的感觉。据诗人讲,在《诗刊》和美国《世界日报》发表后,曾受到众多读者的喜爱,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我们说,生活中惊天动地的事情很少,许多事情都是司空见惯的平凡的,问题是我们善于从平凡的生活中发现和开掘有价值的东西,这个过程就是创新。一旦我们创新出新的有价值的东西,作品也就有了艺术生命。

思考与训练:

一、 为什么说惯性思维是写作文的大忌?写作文怎样突破惯性思维?

二、 创新思维有什么特点?《鸟儿死去的时候》这首诗,创新在什么地方?

三、 说说大诗人苏东坡“反常合道”的诗观与创新思维的关系。

四、 以“变革”为话题写一篇文章,题目自拟,文体不限,不少于800字。

第七讲 写作文要写出自己独特的感受

泛感受是写作文的一大忌

同学们,如果别人在生活中看到一朵花,是红色的;你也看到了,也是红色的;你就等于什么也没有看到。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对于艺术创作来说,它是没有什么价值的。它的价值在于对观察到的花,从内心进行自我挖掘,使其产生一种独特的感受,这便是艺术创造了!有的同学会问:什么是感受呢?我想,可以不可以这样说,客观世界和你的主观情感相互碰撞,会产生一种火花。这种火花就可以看作感受。

对于同一事物,每个人的感受是不一样的。我们看看朱自清笔下的《春》:

春天像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

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领着我们向前去。

落地的娃娃、小姑娘和健壮的青年,都是朱自清对春天的感受。这种感受是通过朱自清的内心挖掘出来的,自然具有唯一性和独特性。我们再看看王宜振笔下的《初春》:

谁也不曾留心/春天已悄悄来到/昨夜,春天伸出一双小手/撕去小河白净的封条

谁也不曾留心/春天已悄悄来到/昨夜,蛋壳里跳出一只小雏鸡/唧唧叫着,吹着春天的小号

同类推荐
  • ERP原理与实施

    ERP原理与实施

    企业资源计划(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ERP)体现了当今世界上先进的企业管理理论,并提供了企业信息化集成方案。ERP在MRPⅡ的基础上扩展了管理范围,把企业内部和外部的资源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对企业所拥有的人力、物力、财力、信息等各项资源进行综合平衡和优化,最大限度地利用企业的现有资源取得更大的经济效益。
  • 办公室工作实务

    办公室工作实务

    本书旨在加强高职高专文秘专业学生办公室工作技能培养。编者以新型高职教学理念与教学方法为指导,创设具体、真切的办公室秘书工作适用情境,以具体业务操办流程为线索,重点突破秘书尤其是基层秘书在办公职能活动中涉及的工作项目和内容,让学生在完成具体项目任务的过程中掌握相关理论知识,并发展职业能力。本书可作为高等职业院校、高等专科学校、成人高校、民办高校及本科院校举办的二级职业技术学院文秘专业的教学用书,也可作为社会从业人员的业务参考书和培训教材。
  • 信息与档案管理

    信息与档案管理

    本教材为浙江省“十一五”重点教材。全书分两大部分共十章,系统地阐述了信息与档案工作的意义、特点,原则;信息的特征、功能和种类;信息收集、整理、传递、存储、利用、开发和服务的程序和方法;档案收集、分类、检索、鉴定、保管、利用、开发和服务的方式、方法;信息与档案管理工作等方面的基础理论和知识。同时,较全面地介绍了计算机与网络技术在信息与档案工作中的运用。
  • 教师的语言艺术

    教师的语言艺术

    本书内容涵盖了教学语言艺术和教育语言艺术训练的方方面面。从宏观综论到微观剖析,从课堂艺术到辅导艺术,从艺术对话到精彩演讲,从个性张扬到群体发展,从全体教育到特殊教育,质朴无华,内容充实,观点鲜明,为教师深入研究和准确使用教学语言和教育语言提供了可以借鉴的经验。
  • 莫泊桑作品选(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四辑)

    莫泊桑作品选(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四辑)

    莫泊桑出身于一个没落贵族之家,母亲醉心文艺。他受老师、诗人路易·布那影响,开始多种体裁的文学习作,后在福楼拜亲自指导下练习写作,参加了以左拉为首的自然主义作家集团的活动。莫泊桑短篇小说布局结构的精巧。典型细节的选用、叙事抒情的手法以及行云流水般的自然文笔,都给后世作家提供了楷模。
热门推荐
  • 天门大道

    天门大道

    掌中门!门中界!界中万千!萧潜龙来到了一个奇怪的世界,这个世界以门生活,以门战斗,世间的一切都离不开门!大到以门飞天遁地,小到以门喝水做饭。古门、天门、铜门、阴门、神门……应有尽有,这里是强者的乐园,弱者的地狱。只要你够强,你可以得到一切,醒掌天下权,醉卧美人膝,那是最基本的。萧潜龙仰天长啸,我既来到这里,必将谱写出属于我的神话!
  • 豪门重生之悍妻养成

    豪门重生之悍妻养成

    她,一代商业传奇,20岁即继承家业,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创出一片惊为天人的商业帝国,狠辣、冷血!她,上流社会的豪门长媳,却也是上流社会的笑话。一场离奇的车祸,却让她在婚礼前夕死去,再次睁眼,灵魂互换,命运交错。当她,变成她!冷艳的黑眸微紧,一道狠戾的眼神下,阴柔的唇畔绽放着诡异的笑容……
  • 噬天魔女:吾逆天下

    噬天魔女:吾逆天下

    前世,她是魔界之女,银发血瞳,仙魔大战陨落,涅槃重生于京城第一废柴之身。废柴?我的人生中从来不允许出现这两个字。愚钝?说出这两个字的人都该死。极品丹药?信手一拈一大把,天生五行念力惊人,与魔物契约,与神器并战,踏上六界顶峰之路开始。【此文爽文,一对一】
  • 暗魔之血

    暗魔之血

    本为在现实中逍遥自在的一缕游魂,却因一个意外闯入了人鬼的修行世界;你说我不是魔鬼,我却有着象征鬼王信物的鬼玺;你说我不是救世主,我却封印了魔族王女的魔茧;
  • 繁华落尽始盛开

    繁华落尽始盛开

    这个世界上,谁也不比谁好。每个人的心底都有一片阴影,它就像一座繁华的都市,处处充满着矛盾,侵蚀着我们的内心,而你只有彻底的将那份繁华褪却,内心才能得到一份属于自己的安宁。这个故事里的每个人都是主角,她们在用自己独特的方式诠释着生活。从她们的身上,我们也许多多少少的会看到自己的影子,故事没有多么的起伏跌宕,却能给我们很多的深思......
  • 香巴拉秘符1

    香巴拉秘符1

    主人公张崇斌留学归国后开办了一家危机管理公司。“非典”期间,他的好兄弟、公司特卫队队长祁兵和队员段涛在异地执行护卫任务时,意外陷入一起匪夷所思的死亡案件,祁兵被警方以故意杀人嫌疑犯身份羁押。张崇斌深信祁兵被冤,遂对案件展开调查。
  • 极道驱魔师

    极道驱魔师

    万千妖魂的诅咒,飘渺天道的惩罚,世间最后一个驱魔师!他,该如何自处?
  • 风亦凉,铅华悠悠时

    风亦凉,铅华悠悠时

    虚伪的真实下掩藏的是真实的虚伪,还是该说真实的虚伪下掩藏的是虚伪的真实,渐影苍白了过去,轮回了我们的青春。原谅我们如此的执念,对你的记忆不离不弃。华丽的转身、只为安置那即将落下的眼泪。看似华丽的外表,内在的只有孤独与寂寞,颠覆不了的结局,是爱情最开始的伏笔。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七界诛神

    七界诛神

    无名少年背一世悲苦,尝万心孤寂,如何走出困境?得天地玄功,身兼阴阳二气,化天地元力,看他如何开创新的修真天地?盾地形深渊,飞腾九天之上,遨游星海,封六道之君!
  • 锦香亭

    锦香亭

    《锦香亭》以安史之乱作为小说背景,写出战乱给人民带来的无穷苦难,贫苦百姓流离失所。客观上已对耽于酒色的皇帝进行了批判。《锦香亭》以才子佳人加历史演义式的写法新颖、别致。在明未清初小说中占有一席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