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948400000006

第6章 基础篇(3)

第四讲 写作文要学会发现

唤醒发现创造的意识

一篇好的作文,最重要的是什么?最重要的是写出自己的发现。写出自我发现的作文,是讲真话的作文,是言之有物的作文,是有真情实感的作文,是新鲜生动、具有创新意识的作文。发现就像一个泉眼,从生活和心灵的深处汩汩地冒出鲜活的泉水;发现就像一座桥梁,沟通了生活、心灵、作文三者的关系。每个人的生活都由两部分组成:一种是外在的客观世界,一种是内在的心灵世界。我们所说的发现,也就有两种:一种是生活的发现,一种是心灵的发现,这两种发现不断地丰富和塑造着我们每个人。

下面,我们来看李亦奕同学在生活中的发现,他写的一篇文章叫《向日葵》:

我在一本杂志上看到一篇讲向日葵的文章,感到很有趣。我故意问爸爸:“你知道向日葵为什么要跟着太阳转吗?”

爸爸说:“这可难不住我,我小时候唱过一首歌:朵朵葵花向太阳……葵花的生长离不开阳光的照射,所以太阳走到哪里,它就跟到哪里!”

“错!”我故意大声说,“葵花向着太阳,不是因为它离不开阳光,而是它害怕阳光。葵花身上有一种特殊的植物生长素,这种生长素特别怕太阳晒,它就总躲在花盘的后面,花盘为了不让阳光晒坏了生长素,只好跟着太阳转。”

爸爸一听,眼睛都睁大了,很吃惊的样子,特别有趣。我觉得他对我的说法将信将疑,就把杂志推到他眼前。

“葵花害怕太阳?”爸爸低声说,“原来是这样,文章里真是这么说的。”

作者喜欢阅读,在阅读中有一个十分有趣的发现,那便是向日葵害怕太阳。这一发现,纠正了人们的惯常看法,即向日葵喜欢太阳。更使爸爸睁大眼睛,使具有传统思维、传统观点的人大吃一惊,受到了教育。同时,也使几百字的作文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我们再来看著名诗人邓晓燕的《格子里的光芒》:

我不用电脑创作,我只在∕纸上的格子里写诗。迎着阳光∕我要在格子里填进鸟鸣、花香。顺着指引∕我要在格子里安顿思念、渴望∕望着青山,我要让每一天∕在格子里坐稳,我要∕踩着节拍,我要送走格子里音乐的挤∕酒杯的乱,连同生活的慌∕读着格言,我想到格子里只住着70%的幸福∕另外的30%应该留给痛苦∕也许,有的格子盛满绿,有的格子盛满红∕但最好不要让我喜欢的蓝∕从格子里溢出来。也许,有的格子∕会让给冰雪,有的格子∕会让给火焰。不知出于什么原因∕我还想在格子里放进些响声∕放进些香气。我要我的文字∕在格子里活出意义∕我要我的词语,在格子里乐或者笑∕我要许许多多的人们∕看见格子里的日出∕看见格子里的光芒……∥

一个纸上的小方格,也许同学们看来很平凡,很难从中写出点什么。能不能写出,关键看你能不能从中有所发现。诗人邓晓燕,有一双特殊的眼睛,还有一颗特殊的心灵,她从纸上的小方格中看到了生活的许多东西,也可以说,一个小小的方格里,藏着一个心灵的大世界。这就是邓晓燕对于心灵的发现。这个发现是丰富的、多彩的、令人神往又难以忘怀的。其实,古人作诗为文,也很讲究心灵的发现。我们来看唐代诗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这首诗的前两句,是对大自然的描写,后两句,则是作者心灵的发现。这种发现,极富生活的哲理,不仅是对生活的概括,而且是对生活的升华,从对自然现象的观察到升华概括为普遍的真理,使诗具有了深刻的美学价值。

我们不少同学,不善于突破惯常思维,去作新的发现。这样的写作,就像机器的流水线生产出的批量产品,要么完全雷同,要么大同小异。我主张同学们去发现,用发现的眼光去观察周围的事物,用发现的心灵去体验周围的事物。要做到这一点,关键是要唤醒我们的发现意识,从平凡的生活中去发现“闪光点”。罗丹曾说:“所谓大师,就是这样的人:他们用自己的眼睛去看别人见过的东西,在别人司空见惯的东西上发现出美来。”同学们,让我们一起走进生活,走进心灵,去发现事物的特点,现象背后的真实和本质,生活的美与心灵的感动……这样的发现,会带来新奇与惊喜,激发思考和探索,使我们的作文变得生动鲜活起来。

掌握发现创造的奥妙

我们说,发现与生活有关。即使是心灵的发现,也是以生活为基础的,是生活在心灵的折射。离开生活,发现就像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是无法进行的。那么,我们又怎样进行发现呢?我以为要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

一、在观察中学会发现。发现往往从生活中的观察开始,对某一事物的观察,达到细致入微的程度,常常会有新的发现。我们来看刘扬同学的作文《马耳朵表述“心情”》:

爷爷家住小山村,因交通运输的需要,养着一匹马。

暑假里,听说添了一匹小马,我就去了爷爷家,帮爷爷牵马、加草料。时间长了,我和小马成了好朋友。

有一次,我去看小马,只见它用前蹄不停地刨地,这是怎么了?是饿了吧!我急忙喂给饲料,它马上大口吃起来,前蹄不刨地了。过了一会儿,小马竖起小耳朵,耳根非常有力,还时常微微地摇动着。我去问爷爷,爷爷说,这是小马吃饱了“心情好”。

“它心情不好,是怎样的?”爷爷却直摇头,我心想,看来马身上也有秘密呢!

从此以后,我常去看它们。经过细心观察,我发现大马在劳动后感到疲劳的时候,耳根无力,耳朵垂直倒向前方或两侧,休息一段时间后,又会竖起来。当它吃饱了,用手触摸它,或带它外出玩的时候,它的耳朵却是倒向后方的,表现出非常兴奋的样子。当拿起鞭子打它的时候,它的耳朵就前后不停地紧张摇动,有时鼻孔发出一种响声,甚至会后蹄乱踢,表现出十分“不快”的“心情”,尤其是晚上,这种现象经常出现。

通过对马耳朵的观察,我发现了它有许多不同的表现“心情”的方法。

小作者是个生活中的有心人。他对马耳朵的观察,是十分细致的。正因为他观察细致,才发现马耳朵与马的心情之间的微妙的联系。这一有趣的发现,使作文顿添新意,即使不加修饰,如实写来,也会妙趣横生。

我们再来看著名作家郭沫若的《山茶花》:

昨晚从山上回来,采了几串茨实、几簇秋楂、几枝蓓蕾着的山茶。

我把它们投插在一个铁壶里面,挂在壁间。

鲜红的楂子和嫩黄的茨实衬着浓碧的山茶叶----这是怎么也不能描画的一种风味。黑色的铁壶更和苔衣深厚的岩骨一样了。

今早刚从熟睡里醒来时,小小的一室中漾着一种清香的不知名的花气。

这是从什么地方吹出来的呀?——原来铁壶中投插着的山茶,竟开了四朵白色的鲜花!啊,清秋活在我壶里了!

这是一篇短文。文虽短,但观察却细致真切。短文的结尾,仅用了一句话,便写出了作者观察中的发现:清秋活在我的壶里了!一个秋天活在壶里,无疑会引起人们极大的兴趣,也给读者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

二、在体验中学会发现。有些发现,是要通过自己的亲身体验才能感悟到的。我们来看著名作家许地山的《落花生》:

我们家的后园有半亩空地。母亲说:“让它荒着怪可惜的,你们那么爱吃花生,就开辟出来种花生吧。”我们姐弟几个都很高兴,买种、翻地、播种、浇水,没过几个月,居然收获了。

母亲说:“今晚我们过一个收获节,请你们的父亲也来尝尝我们的新花生,好不好?”母亲把花生做成了好几样食品,还吩咐就在后园的茅亭里过这个节。

那晚上天色不大好。可父亲也来了,实在很难得。

父亲说:“你们爱吃花生吗?”

我们争着答应:“爱!”

“谁能把花生的好处说出来?”

姐姐说:“花生的味儿美。”

哥哥说:“花生可以榨油。”

我说:“花生的价钱便宜,谁都可以买来吃,都喜欢吃。这就是它的好处。”

父亲说:“花生的好处很多,有一样最可贵:它的果实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地挂在枝头上,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你们看它矮矮地长在地上,等到成熟了,也不能立刻分辨出它有没有果实,必须挖起来才知道。”

我们都说是,母亲也点点头。

父亲接下去说:“所以你们要像花生,它虽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

我说:“那么,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父亲说:“对。这是我对你们的希望。”

我们谈到深夜才散。花生做的食品都吃完了,父亲的话却深深地印在我的心上。

这篇短文,作者是通过种植花生的体验,来告诫我们做人的道理,勉励我们要做一个具有花生品格的人。我们说,“发现”是一个人对外在世界的真正感知,是对自己内心体验的自觉和自省。在体验中学会发现,是外在世界和心灵世界相融合的结晶,它也是对外在世界的内涵和本质的认识。

下面,我们再来看著名诗人孙晓杰的《童年时代的一块糖》:

是我,贫穷的母亲!把一块糖∕一颗太阳,放进我冰凉的手心!∕她用糖纸——最美的纸,彩色的光芒∕擦去我脸上,两行,苦涩的琴弦∥

一块童年的糖,成为我幸福的灯盏∕成为我,热爱母亲的理由和依据之一

我至今还记得那一块糖的样子!∕她在微笑!一块糖,充满梦想∕像甜蜜的花蕾。一闪一闪的萤火虫。一只∕暖绒绒的小鸡,轻轻地,啄着我的手心……

善良的母亲!她用一块糖告诉我∕世界是甜的。生活是甜的。一块糖

让我,不再为一块补丁感到羞愧∕我敢伸手和这世界握手的勇气之一∕是因为童年的一块糖。是因为∕我的手心,是甜的!

我把自己像一块糖,投进生活的水中∕我在微笑∕微笑着融化

一块糖,一块像甜蜜的花蕾似的糖,一块像一闪一闪的萤火虫似的糖,一块像暖绒绒的小鸡,轻轻地啄着我的手心的糖,一块留在我童年的记忆里,曾经给我多少微笑和梦想的糖,曾经让我认识到世界和生活是甜的糖,曾经让我敢于和世界相握的糖,它曾经是我童年幸福的灯盏,它曾经擦去我童年苦涩的泪行。作者并没有停留在这幸福甜蜜的体验上,而是在体验中去发现,去升华。那便是把自己作为一块糖,投入到生活的水中,在这水中微笑着融化。一首小诗,内涵如此深刻,可谓“有骨而丰腴”。骨者,诗之旨趣也;丰腴,则是指刻画细致,风采毕现。作者为什么会写出这样妙趣横生的作品?关键是作者对于童年生活的深刻体验。曾获得国际安徒生奖的两位著名女作家林格伦、特拉瓦斯认为:“与自己的童年保持不受伤害、依然活生生的联系,这是一种罕有的才能,靠这才能写作成功。”她们还认为:“了解孩子的作家不见得就能写出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要紧的是了解过去的那个孩子——自己。”诗人孙晓杰深谙这一点,才写出了有独特心灵发现的作品。

三、在想象中学会发现。想象,尤其是联想,往往会有新的发现。我们来看著名诗人郑玲的《骚亭的一颗泪》:

传说司马迁的一颗眼泪,∕落在屈原赋《离骚》的地方。∕它从灼热的心中流出,∕流到地面仍在发烫,∕因此烧焦了一块泥土,∕留下了亘古不化的忧愤,∕春风尽自吹了二十个世纪∕也没有把这块泥土吹绿。

这首诗是从司马迁的一滴泪生发开去,联想开去,从而进一步发现,一滴泪竟然影响了二十个世纪,使二十个世纪的植被竟无法变绿。显然,这首诗用了超现实的手法,用了象征和夸张的修辞,道出了司马迁一滴泪的分量,也道出了司马迁一滴泪的威力和影响。从而说明了司马迁在人类历史进程中产生的巨大作用和影响力。

我们再来看著名诗人王宜振的《你总是爱复制这种鬼天气》:

你总是爱复制这种鬼天气∕譬如复制大风∕把我的厌倦吹得七零八落∕向春、夏、秋、冬四个季节潜逃

你总是爱复制这种鬼天气∕譬如复制暴雨∕把我的诗歌泡胀了,长出芽儿∕每一个芽上都长出一只耳朵

你总是爱复制这种鬼天气∕譬如复制冰雹∕把我剩余的时间砸成碎块∕每一块都露出宝石的成色

你总是爱复制这种鬼天气∕譬如复制大雪∕把我的爱冻僵了,要融化开来∕还需要一锭阳光慢慢地研磨

你总是爱复制这种鬼天气∕譬如复制闪电∕把我的心脏劈开∕裂成一瓣一瓣的蓝∕每一瓣蓝都是一朵炽烈的火焰

这首诗是一首很有影响的爱情诗,诗人想象要复制一种鬼天气,这个想象极其独特,给人一种完全新鲜的感觉。接着,诗人在想象的基础上,去发现生活中的爱,直到这种爱在各种恶劣的鬼天气中经受住了考验,才发现爱原来是这样美。直到把心脏劈开,裂成一瓣一瓣的蓝,每一瓣蓝都是一朵炽烈的火焰,被考验的爱终于露出了它原本的成色。自此,作者的发现是新鲜的、是震撼人心和感人肺腑的。整首诗虚实结合,以虚为主,在虚与实的交替中显示了诗歌极强的张力,给人一种摄人心魄的艺术魅力。

四、在思考中学会发现。生活的感悟是在思考中进行的,思考往往会发现人生的道理和生活的哲理。我们不妨来看看台湾作家林清玄的散文《花与树的完美》:

我到一座花园去参观,看到园中的花正盛开,树都苍翠,忍不住赞叹地说:“这些花和树多美啊。”

花园主人笑起来,说:“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丑的树,也没有丑的花。不要说是这花园,即使是路边的花和树也都是很美的。”

花园主人的说法令我感到意外,确实,世上没有一棵树是丑的,也没有一朵花是丑的,我以前怎么没有发现呢?

相对于一棵树或一朵花,作为人的我们却有各种分别:是非、善恶、高低、美丑,高尚得像一棵树,完美得如一朵花的人,是多么少见呀。

我深信,花与树的完美,是来自它们不会有丑陋低俗的意念;因此我深信,人如果也无丑陋低俗的想法,就会走向高尚与完美之路。

花与树为什么完美?人为什么不能?作者在对比中进行思考,在思考中有所发现,原来花和树的完美,是在于它们不会有丑陋低俗的意念;人之所以不能完美,是因为人有丑陋低俗的想法。这便是花和树和人类的区别。作者再进一步思考,假若人丢弃了丑陋低俗的想法,人就会同花和树一样完美起来。这篇很短的小散文,充满着生活的哲理。作者用辩证的观点看待花和树与人的关系,启迪人生,发人深省。

我们再来看著名诗人绿原的《航海》:

人活着,∕像航海,∕你的恨,你的风暴,∕你的爱,你的云彩。

这是一首特别凝练且精致的哲理小诗。小诗只有20个字,比宋词里最短的小令还短。就是这20字的小诗,蕴藏着诗人对人生的发现,有着丰厚的意蕴和哲理。绿原的一生,真的像充满了惊险的航海,从一个心地单纯、向往美丽的天国世界的童话诗人,成为反对国民党独裁统治激愤悲壮的斗士型诗人。新中国成立后,又成为含冤忍垢、苟活于世的囚徒,平反后,又成为新时代的智者哲人型诗人。20字,不仅概括了绿原的一生,也是诗人对整个人生世界的高度概括和深度思考。

同类推荐
  • 教育学

    教育学

    教育学是以教育现象、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归纳总结人类教育活动的科学理论与实践,探索解决教育活动产生、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实际教育问题,从而揭示出一般教育规律的一门社会科学。教育是一种广泛存在于人类社会生活中、有目的培养人才的活动,教育学的研究具有客观性、必然性、稳定性、重复性、现实性、辨证性、科学性。
  • 悲惨世界(名师1+1导读方案)

    悲惨世界(名师1+1导读方案)

    《名师1+1导读方案:悲惨世界》以著名作家肖复兴为代表的作家编委会+以中语会理事长陈金明为代表的语文教育专家编委会组成强大的名师1+1团队,紧扣新课标精神,精心制定名著阅读方案,教你轻松阅读名著,全面提高语文能力!
  • 一千零一夜(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八辑)

    一千零一夜(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八辑)

    国家教育部颁布了最新《语文课程标准》,统称新课标,对中、小学语文教学指定了阅读书目,对阅读的数量、内容、质量以及速度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语文素养,陶冶情操,促进学生终身学习和终身可持续发展,对于提高广大人民的文学素养具有极大的意义。
  • 军事战争的故事(中华典故故事全集)

    军事战争的故事(中华典故故事全集)

    本套《中华典故故事全集》全部精选我国著名典故故事,并根据具体思想内涵进行相应归类,主要包括《爱国为民的故事》、《军事战争的故事》、《修身立世的故事》、《智慧谋略的故事》、《读书学习的故事》、《品质修养的故事》、《社会世情的故事》、《世事明察的故事》、《心灵情感的故事》和《悟道明理的故事》等十册,书中每个典故都包括诠释、出处和故事等内容,简单明了,短小精悍,具有很强的启迪性、智慧性和内涵性,非常适合青少年用于话题作文的论据,也对青少年的人生成长以及知识增长具有重要的作用,是青少年阅读和收藏的良好版本。
  • 中外哲理美文精选(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十一辑)

    中外哲理美文精选(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十一辑)

    本书精选了数百篇极具思想价值的哲理美文,呈现了大师们的深刻人生感悟,使读者感受到文化的熏陶和人文的关怀。
热门推荐
  • 拖鞋公主

    拖鞋公主

    因为典型的汗脚,雨桥只能一年四季都拖踏着沙滩拖鞋。人生没有什么大的理想,只想有一份好工作,好好的谈一场恋爱,青春在指间不知不觉地飞逝,那美丽的爱情什么时候降临呢?--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崩溃国度

    崩溃国度

    一场谋划出来的灾难,只不过是满足某些人欲望的游戏。可这些冷血的人怎么会知道这样给其他人带来了多么巨大的灾害,也不会想到他们眼中的蝼蚁粉碎了他们称王的道路。
  • 最强小农民

    最强小农民

    小农民的大人生,且看赵铁柱怎么逆袭白富美,成为CEO,走上人生巅峰……
  • 雪迹——无痕

    雪迹——无痕

    冰山似的少女,心中含泪,她因为坚强所以冷漠,她从不曾后悔什么,因为在那之前她已经历过太多,太多。。。而他,或者说他们,说只是细细尘埃不足而微,但他们创下了不朽的神话!人生一世,梦一场。白转千回,终无法回头。凡间百年,忘却了前尘。你可曾还记得,那嫣然一笑的回头。生死离别,记忆再次尘封。偶然相遇,以人老沧桑。两个人,擦肩而过。那时,他们便错过了。不知在那年少轻狂,隐约红尘。却拉起了他们半生的羁绊。既己错过,何必再次回头。
  • 玄侠江湖

    玄侠江湖

    一个从小便幻想着悬名剑的侠儿,意外走上了一条修真之路。凡人乞仙求天道,而他却只要他的江湖。一把桃木剑,一个紫金葫芦,有人悠悠饮下一口酒。“天道是上天的道,那江湖是不是我手中的一碗酒?”
  • 清水寒

    清水寒

    帝位空悬,四子夺位。民间隐士,奇幻传说。好似这个王朝都变的不一样了。清水一样的心境,却被逼着一步步的走进帝王之尊。
  • 别累了你的心:快给你的生活做减法

    别累了你的心:快给你的生活做减法

    现代社会,充满着竞争。我们不停地开发新产品;不停地扩大市场;不停地看手机,生怕错过了一个“重要的”电话;我们在商务谈判中耗去了一个又一个小时;我们在策划广告方案中熬过了一夜又一夜;我们梦想着一夜暴富,渴望着一朝成名……生活的加法让我们的精神难以平息下来,感觉越来越累。而生活的艺术不仅在于要知道什么时候“加”,也要知道要在什么时候“减”。因为生活既是矛也是盾,一方面鞭策我们不懈追求,另一方面又强迫我们在生命中不断学会去放弃。本书旨在告诉大家,要想不让自己太累,就要学会给自己的生活做减法,简化生活,减去繁琐,剪掉拖累,我们就能够轻装前行。
  • 宋词三百首

    宋词三百首

    两宋为词史极峰,诸体大备,风姿多彩,流派竞辉。宋词历来与唐诗并称双绝,都代表一代文学之胜。读宋人词,当于体格、神致间求之。
  • 神奇宝贝:鬼鬼女王成长史

    神奇宝贝:鬼鬼女王成长史

    我,骷骷骨鬼,骷骷骨家族的弃女。我受到了骷骷骨家族的诅咒,如果没有这该死的诅咒,我还是骷骷骨家族至高无上的继承人。呵呵,他们在我八岁时把我丢在真新镇只留给了我几张无限金卡,于从小和我一起长大的焚薷。焚薷是一只未知神奇宝贝,从小跟着我。还好我被大木博士捡到,不然只能凭着金卡自己独自生活了。骷骷骨家族不要我,是因为我受到了诅咒:可以窥视人的内心,神奇宝贝除外。本来是好事,可是骷骷骨家族认为这是邪气,所以丢弃我。可是他们不知道我还有一个技能,天生精神力和导波逆天!哼,看我骷骷骨鬼称霸神奇宝贝战斗与华丽两界!
  • 校花的极品高手

    校花的极品高手

    魔纹师张扬穿越地球的故事。闲来无事,调戏调戏校花,救救人,泡泡妞,顺便再抽上几个不长眼的草包,这样的生活,挺好挺惬意,给个神仙也不换啊。据说这是一个非常纯洁的故事,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