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944500000021

第21章 诸子百家篇(1)

荀子

王制

【原文】

请问为政?曰:贤能不待次而举,罢不能不待须而废,元恶不待教而诛,中庸不待政而化。分未定也则有昭穆。虽王公士大夫之子孙也,不能属于礼义,则归之庶人。虽庶人之子孙也,积文学,正身行,能属于礼义,则归之卿相士大夫。故奸言、奸说、奸事、奸能、遁逃反侧之民,职而教之,须而待之,勉之以庆赏,惩之以刑罚,安职则畜,不安职则弃。五疾,上收而养之,材而事之,官施而衣食之,兼复无遗。才行反时者死无赦。夫是之谓天德,是王者之政也。

听政之大分,以善至者待之以礼,以不善至者待之以刑。两者分别,则贤、不肖不杂,是非不乱。贤、不肖不杂则英杰至,是非不乱则国家治。若是,名声日闻,天下愿,令行禁止,王者之事毕矣。凡听:威严猛厉,而不好假道人,则下畏恐而不亲,周闭而不竭;若是,则大事殆乎弛,小事殆乎遂。和解调通,好假道人,而无所凝止之,则奸言并至,尝试之说锋起,若是,则听大事烦,是又伤之也。故法而不议,则法之所不至者必废。职而不通,则职之所不及者必队。故法而议,职而通,无隐谋,无遗善,而百事无过,非君子莫能。故公平者,听之衡也,中和者,听之绳也。其有法者以法行,无法者以类举,听之尽也。偏党而无经,听之辟也。故有良法而乱者,有之矣;有君子而乱者,自古及今,未尝闻也。传曰:“治生乎君子,乱生乎小人。”此之谓也。

【译文】

请问如何治理国家?我认为:“有才德的人,要破格任用,无德无能的人要立即罢免,首恶分子不需要教育就应立即处死,普通的人民不等用刑赏就应使他们受到教育。在名分尚未确定之前也应按宗庙的先后排列上下次序。即使是王公士大夫的子孙,尚未有特权等级身份的人,就把他们归并到普通老百姓之中去。即使是普通老百姓的子孙,(有)丰富的文化知识,端正的品德行为,具备特权等级身份的,就可把他们归并到卿相士大夫的行列中去。所以一切违反礼义言行,搞邪门歪道,破坏秩序的人,安排他们职业,进行教育,给予改过的机会,用庚赏勉励他们,用刑罚惩办他们,安于职守的就留用,不安于职守的就开除。属于哑、聋、瘸、断手和发育不全特别矮小的人,官府要收养他们,根据他们的能力加以使用,由官府供给衣服粮食,普遍地予以照顾,不让遗漏一人。对那些最有才能但在行动上违反礼制的人坚决处死决不宽救。这是最高的道德,这是治理国家的原则。

处理政事的关键:怀着好意来的人以礼待他,怀着恶意来的人以刑待他。把两种人区分开来,这样贤人和不肖的人就不会混杂不分,是非就不会混乱不清。贤人和不肖的人不混杂在一起,那些英雄豪杰就会到来,是非不会混乱不清,那国家就会得到治理。如果这样,名声一天天显赫,天下人敬仰羡慕,有令则行,有禁则止,王者治国的大事具备了。凡是处理政事,只是威严猛厉,而不喜欢宽容待人,那么臣下害怕不敢亲近,有话不敢完全说出来,像这样,大事就会近于废弛,小事就等于放弃。如果接受意见态度随和,待人宽容而没有一定的限度,那么各种不合礼义的言行就都会出现,各种试探性的话也会蜂拥而起,各种试探性的话蜂拥而起,这样,所听太多,事又繁杂,同样也会伤害政事。所以有法而不议论,那么,法令没有明确规定到的地方,就会出现差错。职权范围不能互相沟通,那么,职权涉及不到的地方,就会出现漏洞。所以有法而又能议论,职权范围又能互相沟通,坏事隐瞒不住,好事也不会遗漏,而百事没有差错,不是明智的君主是办不到的。所以公平是处理政事的准则,宽严适当是处理政事的标准。有法令规定的事情,要依法令去办理,没有法令规定的事情,要按法令以相类推去处理,这是处理政事的最好办法。偏私而无原则,是处理政事不公正的表现。所以有好的法令没有好的政事,是有的;有贤明的君、王而无好的政事,自古以来,没有听说过。古书上说:“国家的安定出自君子,国家的混乱出自小人。”就是指上述情况说的。

【原文】

分钧则不偏,势齐则不一,众齐则不使。有天有地而上下有差,明王始立而处国有制。夫两贵之不能相事,两贱之不能相使,是天数也。势位齐,而欲恶同,物不能澹则必争,争则必乱,乱则穷矣。先王恶其乱也,故制礼义以分之,使有贫、富、贵、贱之等,足以相兼临者,是养天下之本也。《书》曰:“维齐非齐。”此之谓也。

马骇舆,则君子不安舆;庶人骇政,则君子不安位。马骇舆,则莫若静之;庶人骇政,则莫若惠之。选贤良,举笃敬,兴孝悌,收孤寡,补贫穷,如是,则庶人安政矣。庶人安政,然后君子安位。传曰:“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此之谓也。故君人者,欲安,则莫若平政爱民矣;欲荣,则莫若隆礼敬士矣;欲立功名,则莫若尚贤使能矣;是君人者之大节也。三节者当,则其余莫不当矣。三节者不当,则其余虽曲当,犹将无益也。孔子曰:“大节是也,小节是也,上君也。大节是也,小节一出焉,一入焉,中君也。大节非也,小节虽是也,吾无观其余矣。”

王夺之人,霸夺之与,强夺之地。夺之人者臣诸侯,夺之与者友诸侯,夺之地者敌诸侯。臣诸侯者王,友诸侯者霸,敌诸侯者危。

【译文】

名分相等就无法统属了,权势相等就不能统一集中了,大家的地位都相等就谁也不能指挥谁了。有天地就有上下的差别,明智的君、王一开始当政,治理国家就有一定的等级制度。两人同样尊贵就谁也不能侍奉谁,两人同样卑贱就谁也不能役使谁,这是自然的道理。权势地位相等,而喜好厌恶相同,物欲不能满足就必然争夺,争夺就必然乱,乱就必然穷困。古代帝王最讨厌混乱,所以制定礼义来加以区分,使之有贫、富、贵、贱的等级差别,逐级进行统治,这是养育天下的根本。《尚书》中说:“要做到齐就必须是不齐。”就是指的这个道理。

马惊车,君子就不能安坐在车上;人民反抗政治,君子就不能安坐在君位上。马惊车,就不如让它安静下来;人民反抗政治,就不如给他恩惠。选择才德兼备的人,提拔忠实而又严肃认真的人,提倡孝悌,收养孤寡,救济贫穷,如果这样,那老百姓就服从统治了。老百姓服从统治,然后君主的统治地位就安稳了。古书上说:“君主是舟,老百姓是水。水能使舟安稳地运行,也可以使舟沉没。”就是指的这个道理。所以当君,王的,要想安定,就不如改善政治,爱护人民;要想使国家强盛而且有声望,就不如尊崇礼义,敬重有才干的人;要想建立功名,就不如推崇品德高尚的人,使用有才能的人。这是君主的大节。上述三方面做得恰到好处,那其余的也自然做得恰到好处了。如三方面做的不恰当,那其余的即使经过各方面的努力也做的不错,还是无济于事的。孔子说:“节做得对,小节也做得对,这是上等的君主。大节做得对,小节做得有的对有的不对,这是中等的君主。大节做得不对,小节即使做得对,我也不需要看其他方面了。”

王者之君争取人心,霸者之君争取友邻国家,只靠武力胜人之君夺取他国的土地。取得人心的君主使诸侯臣服,争取友邻国家的君主同诸侯为友,夺取他人土地的君、王与诸侯为敌。能臣服诸侯的君、王可以统一天下,能以诸侯为友的君、王可以称霸于诸侯,以诸侯为敌的君主只有灭亡。

【原文】

用强者,人之城守,人之出战,而我以力胜之也,则伤人之民必甚矣。伤人之民甚,则人之民恶我必甚矣。人之民恶我甚,则日欲与我斗。人之城守,人之出战,而我以力胜之,则伤吾民必甚矣。伤吾民甚,则吾民之恶我必甚矣。吾民之恶我甚,则日不欲为我斗。人之民日欲与我斗,吾民日不欲为我斗,是强者之所以反弱也。地来而民去,累多而功少,虽守者益,所以守者损,是以大者之所以反削也。诸侯莫不怀交接怨而不忘其敌,伺强大之间,承强大之敝,此强大之殆时也。知强大者不务强也,虑以王命,全其力,凝其德。力全则诸侯不能弱也,德凝则诸侯不能削也,天下无王霸主,则常胜矣。是知强道者也。

彼霸者不然,辟田野,实仓廪,便备用,案谨募选阅材伎之士,然后渐庆赏以先之,严刑罚以纠之。存亡继绝,卫弱禁暴,而无兼并之心,则诸侯亲之矣。修友敌之道以敬接诸侯,则诸侯说之矣。所以亲之者,以不并也;并之见,则诸侯疏矣。所以说之者,以友敌也;臣之见,则诸侯离矣。故明其不并之行,信其友敌之道,天下无王霸主,则常胜矣。是知霸道者也。

彼王者不然,仁眇天下,义眇天下,威眇天下。仁眇天下,故天下莫不亲也。义眇天下,故天下莫不贵也。威眇天下,故天下莫敢敌也。以不敌之威辅服人之道,故不战而胜,不攻而得,甲兵不劳而天下服,是知王道者也。

【译文】

专靠武力胜人的君主,人家保卫自己的城池,人家出城作战,而我用武力去战胜人家,那就要伤害人家很多的老百姓。伤害人家的老百姓多,那么人家的老百姓恨我的也必然多。人家的老百姓恨我的多了,那么就会天天想和我斗。人家守城,人家出战,而以武力去战胜人家,那么我的老百姓必然伤得很多。伤我的老百姓多,那么我的老百姓恨我的也就必然多。我

的老百姓恨我的多了,那么老百姓以后就不愿意为我去战斗。人家的老百姓成天在想和我斗,我的老百姓没有一天愿意为我去战斗,这就是强者反而变成了弱者。夺得一些土地而失去了民心,劳苦多而功劳少,虽然土地增加了,而民心受到了损失,这就是表面强大了而实际被削弱了。各国诸侯没有不互相结交,联合那些怨恨强国的诸侯国,窥伺着强国的可乘之隙,乘着强国陷入困境的时候去进攻它,这就是强国的危险的时候到来了。知道什么叫强大的君主,不专用武力胜人,考虑的是以王天下为己任的使命,使自己的实力更加强大,巩固自己的政治品德。实力强大了,诸侯不能使我变为弱小,政治品德巩固了,诸侯不能使我受损害,天下如果没有王者和霸者,那他将是常胜的君主了。这是知道强胜之道的君主。

那些称霸的君主不是这样,开辟田野,充实粮仓,使兵革器械便于使用,谨慎地招募和选择武艺高强的人,然后用重奖赏来诱导他,严格地用刑罚来纠正他的过失。保存将要灭亡的国家,使已经灭亡的国家的后代能继续祭祀其祖先,保护弱小的国家,制止那些强暴的国家,但是又无兼并他人之心,那么各国诸侯就信任他了。实行和其他诸侯国相友好的原则来和各诸侯国相亲善,那么各诸侯国就喜欢它了。所以能和诸侯国相亲善,因为不去兼并人家,如果表现出有兼并人家之心,那么各诸侯国就疏远他了。之所以喜欢他,是因他奉行对各诸侯国的友好政策;如果要想臣服人家的意图有所表现,那么各诸侯国就背离他了。所以要表明没有兼并人家的行为,信守睦邻政策,如果天下没有王者和霸主之君,那他将是常胜的霸君了。这就是懂得称霸之道的霸君。

那些称王的君主不是这样,仁的品德高于其他诸侯国,义的行为高于其他诸侯国,声威大于其他诸侯国。仁的品德高于其他诸侯国,所以其他诸侯国没有不和他亲善的。义的行为高于其他诸侯国,所以其他诸侯国没有不以他为尊贵的。声威大于其他诸侯国,所以其他诸侯国没有敢和他对敌的。拿人家不敢对敌的声威辅之以仁义之道,所以不必用战争手段就可取胜,不必进攻就能得到所要得的东西,军队不必劳苦就可使天下归服。这就是懂得王者之道的君主。

富国

【原文】

足国之道,节用裕民,而善臧其余。节用以礼,裕民以政。彼裕民故多余,裕民则民富,民富则田肥以易,田肥以易则出实百倍。上以法取焉,而下以礼节用之。余若丘山,不时焚烧,无所臧之。夫君子奚患乎无余!故知节用裕民,则必有仁义圣良之名,而且有富厚丘山之积矣。此无他故焉,生于节用裕民也。不知节用裕民则民贫,民贫则田瘠以秽,田瘠以秽则出实不半,上虽好取侵夺,犹将寡获也;而或以无礼节用之,则必有贪利纠诱之名,而且有空虚穷乏之实矣。此无它故焉,不知节用裕民也。《康诰》曰:“弘覆乎天,若裕乃身。”此之谓也。

轻田野之税,平关市之征,省商贾之数,罕兴力役,无夺农时,如是则国富矣。夫是之谓以政裕民。

兼足天下之道在明分。掩地表亩,刺草殖谷,多粪肥田,是农夫众庶之事也。守时力民,进事长功,知齐百姓,使人不偷,是将率之事也。高者不旱,下者不水,寒暑和节,而五谷以时熟,是天之事也。若夫兼而覆之,兼而爱之,兼而制之,岁虽凶败水旱,使百姓无冻馁之患,则是圣君贤相之事也。

垂事养民,拊循之,唲呕之,冬日则为飦粥,夏日则与之瓜麸,以偷取少顷之誉焉,是偷道也。可以少顷得奸民之誉,然而非长久之道也;事必不就,功必不立,是奸治者也。懵然要时务民,进事长功,轻非誉而恬失民,事进矣而百姓疾之,是又不可偷偏者也。徙坏堕落,必反无功。故垂事养誉,不可;以遂功而忘民,亦不可;皆奸道也。

【译文】

使国家富足的根本方法和原则,在于节省费用和使人民宽裕,善于贮藏多余的粮食和财物。要按礼所规定的不同等级地位的享用标准来节制消费,要通过政治上的各种政策措施,使人民得到宽松,人民得到宽松就可使人民富足,人民富足了就可使田地得到治理而更加肥沃,田地治理得更加肥沃而粮食产量就能提高百倍。国家依法收税,人民按礼的规定节约开支。粮食堆积如山,粮食即使有时被烧毁还是多得无处可藏。君主何必忧愁没有多余的粮食!只要能知道节约使人民富裕,就必然有仁义圣明的名声,而且还有丰富堆积如山的东西。这没有别的缘故,既能生产又能节约使人民富起来。如果不知道节约使人民富起来,人民一穷,田地就瘠薄荒芜,田地一瘠薄荒芜,收成就会大半减产,君主虽然想多搜刮老百姓,还是得不到更多的东西;不按礼的规定标准节约用费,那必然有贪财榨取的名声,而且出现财政空虚人民穷困的结果。这没有别的缘故,由于不知道节约和使人民富起来的关系。《康诰》上说:“天是那么广大,地覆盖着万物,按照德的标准去做,就能使你富裕起来。”这就是指上述所说的道理。

减轻田野的税收,适当征收关卡集市的纳税,减少商人的数量,少派人民的公差,不占用农忙时候,这样国家就会富强起来了。

使整个天下都富起来的关键在于把各阶层的职责范围都规定清楚。翻耕田地,弄清田地亩数,除去野草,种植谷物,积粪肥田,这是农夫的事情。遵守农时,督促人民努力劳动,发展农业,增加产量,使百姓和睦,勤奋团结,这是将帅们的事情。高地不旱,洼地不涝,寒暑和顺适宜,五谷按时成熟,这是大自然的事情。全面地保护百姓,全面地爱护百姓,全面地管理百姓,年头虽然不好,遇上水涝旱灾,使老百姓免受冻饿之害,这就是贤明君、王和能干宰相的事情了。

同类推荐
  • 蒙学经典

    蒙学经典

    本书内容包括:古文观止、幼学琼林、千家诗、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等。
  • 论语

    论语

    《论语》是一部语录体著作,为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汇编。最为重要的经典,堪称儒家思想第一书。《论语》记到孔子晚年的学生曾参的死为止,其中保留着孔子生平、思想学说的重要材料,尤其是教育思想和教学活动的重要材料。它是我国一份十分重要的文化遗产。
  • 后期桐城派文选译

    后期桐城派文选译

    桐城派是我国清代文坛上最大的散文流派,亦称“桐城古文派”,世通称“桐城派”。桐城派以其文统的源远流长、文论的博大精深、著述的丰厚清正而闻名,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占有显赫地位。
  • 历代赋评注(明清卷)

    历代赋评注(明清卷)

    本书是目前篇幅最大的一部历代赋注评本。书中对入选作家的生平和作品的背景均作了介绍。第一卷开篇除以“总序”对赋的特质及其同汉语与中华文化的血肉关系、赋在中国和世界文学史上的地位作了概括论述之外,还在评注前撰文《赋体溯源与先秦赋概述》,以下各卷在评注前也都有“概述”,对该时期赋的主要作家、重要作品、创作成就和主要特色等有简略而精当的论述,以与书中的作者简介、各篇题解及品评形成点、线、面结合的关系,从而便于读者在阅读作品及评注过程中形成对该时期赋吏的整体认识。
  • 国学正义

    国学正义

    国学囊括中国人的精神信仰、认知方式、生活方式与价值观,它们或表现为文化,或表现为学术,或表现为典章制度,或表现为风俗习惯,国学常常寓于传统,潜移默化地影响中国人的思想与精神,使中国人成为蔑视物质财富而钟情精神建树,主动将“天权”置于“人权”之上,但求长治久安不求一夜暴富的特立独行的民族。
热门推荐
  • 《平淡的江湖》

    《平淡的江湖》

    从一个少年变成了一个娃娃,这不是童姥爷在练功,只是一个流行的穿越。
  • 错恋悲歌:乱世青花殇【全本】

    错恋悲歌:乱世青花殇【全本】

    【一鸣居】悦读代表品味【宁少】编辑旗下素胚勾勒出青花笔锋浓转淡瓶身描绘的牡丹一如你初妆冉冉檀香透过窗心事我了然宣纸上走笔至此搁一半如歌,一个犹如青花瓷般高贵恬静淡漠的女子。是威名赫赫的蒋大司令为她赎身,在北平的兰轩阁买下她,他给她无穷无尽的宠溺,而从不将她当作泄.欲工具。他是兄长,是半师半友,或许还是……爱人。他与她邂逅兰亭集序,他是段青墨,那袖口萦绕墨香,那总让她温暖的清秀男子。宸风,她总是这样叫他,他每每都觉得心暖。可当她爱上了别的男人,口口声声要逃离他时,他还能待她如曾经吗?他宠她多年,深知她心怀如伤疤般的幼年阴影,碰不得伤不得,万般小心,却还是无意中刺伤了她的自尊心。没有人知晓她是怎样颤抖着一颗心说出“后会无期”这样绝情的话语。斩断情丝,与之分离。他亦发誓恨她,可五四运动重逢时,那果敢狠厉指誓不再放过她的大戏院老板,是谁?古色古香的故事,浪漫而伤痛,再现了中国近代史,提及了妇孺皆知的蒋公、段祺瑞、张学良、宋美龄等历史名人。一曲悠扬的青花瓷,一段兰轩阁的宠溺传奇,一段在兰亭序前相爱的错恋,皆伴随着悲歌……★我知道我爱你,但我们已经回不去★完结文:《情蛊:天皇总裁的私宠》他发过誓,要她生不如死,永远过没有明天的日子。http://novel.hongxiu.com/a/228843/《复仇红颜:昭仪惑君》他爱到极致,为博美人一笑,拱手送天下!http://novel.hongxiu.com/a/195410/
  • 别哭也别笑

    别哭也别笑

    这是继《我们都被遗落了》的后续。有人说,不能哭不能笑才是坚持下去的最好方式离落沉默的看着来来往往的人,走了,来了......又是一轮的春夏秋冬。明明是同样一个寒冷的冬季,却是已经走了很远的冬季。
  • 机动核心

    机动核心

    因为蹊跷的情报泄露导致了小队全灭,又在神秘的机密任务中险些被友军灭口。和自己死去的副官一模一样的“机密物品”到底是什么!带着重重疑惑,超级ACE庞飞烟开始了探寻真相的旅途。
  • 林兰香

    林兰香

    小说成功地描绘了一大批市井人物,其中有侠客高士、僮仆侍婢、倡伎优伶、恶霸奸商、妖人流氓等,可以说三教九流无所不包,全书人物达三百二十人之多。几个主要人物性格鲜明,如燕梦卿的逆来顺受、耿朗的卑劣、任香儿的嫉妒和任自立的贪婪等。作品重视细节描写,语言简洁流畅,对话生动,且多能符合人物的身份、地位和性格,不乏精工妙笔之处。特别是小说的结尾,燕梦卿的遗物被大火烧得干干净净,脱尽才子佳人小说大团圆结局的案日而别具一格,颇具匠心。
  • 美人吟(飞花弄影+陌生花开·两册装)

    美人吟(飞花弄影+陌生花开·两册装)

    第一世,她冷漠,他强势,棋逢对手。可是当她的珠钗刺穿他的心脏,她冰冷的心终于体会到,那比血更灼热的,其实是感情;第二世,她聪颖,他勇猛,英雄美人。当千军万马隐遁而去,她在他身侧抚琴而歌,终还是换来了他一句痛彻心扉的“虞兮虞兮奈若何?”第三世,她善变,他纯粹,天壤之别。虽入了深宫,地位尊贵殊荣都不在她的眼底,她要的,仅仅是他的爱情,可唯独这一项,竟是奢望。第四世,她是入选的良家子,他是花心不专的帝王,这一次,他们能否得偿心愿?
  • 凌烟乱

    凌烟乱

    他是她的师父,一手将她养育成人。他运筹帷幄鲜有人敌,却不能把握自己对她的情感。他是她的恩人,却被她遗落在记忆的某处。他妖冶魅惑睥睨武林众生,只求换来红颜顾盼。对缦舞而言,轻寒和凤珝都是生命中不可或缺的存在,然而,她那颗徘徊不定的心,终究要做出最后的决断。
  • 彼岸花开见君来

    彼岸花开见君来

    彼岸花,传说生长在地狱,是唯一能在地狱活下来的花,花开一千年,花落一千年,花与叶永不相见...
  • 如履薄冰

    如履薄冰

    淡泊宁静的江海凝从来没有想过自己有一天会跟商贾巨富扯上关系。运筹帷幄的沈慕云也从没有预见自己会在自己编织的情感阴谋中不能自拔。
  • 优秀班级的管理之道

    优秀班级的管理之道

    本书探讨优秀班级管理的方法、技巧,是多位优秀班主任集思广益、辛勤笔耕的结晶。本书所选的问题都来自班主任的实际工作,容易引起班主任的同感;所提出的应对方法简便易行;所选问题与当前课程改革,与学生实际相结合具有浓厚的时代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