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944000000028

第28章 魏晋南北朝时期敦煌文化艺术(3)

据考证,北凉第268窟的交脚弥勒像就是莫高窟最早的彩塑佛像。它的手臂已残损,它的整体造型简洁洗炼,身披红色袈裟,两脚相交,垂在座前,全身和头部完好,含笑慈祥,神情庄重。还有北凉第275窟的交脚弥勒菩萨,是莫高窟现存最大的弥勒菩萨,其面颊丰满秀雅,五官线条柔和,鼻梁高隆,直通前庭,眼珠外突,鼻翼单薄,嘴唇微抿,神态安详庄重,整个塑像造型简括,稳定挺拔,给人以动感和艺术美感。

北朝时期的彩塑,具有古朴、深厚、粗犷、庄重的风格,体现出北方民族的气质特征。但造像题材比较狭窄,多是释迦牟尼的说法像,北凉的彩塑像大多是单身像,到了北魏出现了一佛二菩萨的组合造像。还有武士式的天王像。到了北周,又增加了迦叶、阿难二弟子的造像。

北魏第248窟就是具有代表性的释迦牟尼苦修像。身着通肩袈裟,结跏趺坐,双手相握,收在腹前。头束高髻,两颊瘦削,锁骨突出;透过薄质细软的袈裟,显出隐隐可数的肋骨;头部微俯,眼睑垂沉,双唇紧闭,表现出了一副“苦其心志,饿其体肤”的修道者形象。为什么要把释迦牟尼的形象表现成这样“骨瘦如柴”的形象。佛经故事讲:释迦牟尼二十九岁时,放弃富贵的宫廷生活,一心想出家,寻找一条解救生、老、病、死和各种烦恼,得到极乐和幸福的方法。出家以后,访遍名师一无所获。在他走投无路时,得到一个外道法师的指教:苦行节食,静心修行,才能得到人生的真理。释迦牟尼便来到尼连禅河边苦修,日食一米一麻,在几年的苦修中,他久居旷野,风餐露宿,顶风冒雨,不避雷电,盘腿静坐,入定禅思。所以古代的艺术家们在创造释迦牟尼的苦修像时,就把它塑造的十分瘦削,从而引起人们感情上的共鸣,产生一种对怫的尊敬和崇拜。

在西魏第285窟西壁南侧有一尊最大的禅僧像。禅僧就是禅修的僧人。造型单纯整洁,淸秀俊逸,神情坦然。一块麻布裹头,又通肩缠体,起伏轻缓,填平了肢体的细部空间,那微微下视的双目202和翕张欲动的嘴唇,似乎在虔心专注地默诵佛经,给人一种富有生机的感觉。

北朝时期的塑像,大多受印度佛教雕塑艺术和新疆西域佛教艺术的影响较大,这一时期的彩塑着重于通过面部表情去刻划人物的内心精神状态,不怎么注意对人物躯体四肢的刻划描写。所以,这一时期也为早期发展时期。

四、敦煌莫高窟早期壁画艺术

敦煌莫高窟的壁画艺术举世闻名,壁画是敦煌石窟艺术研究的主体。就其壁画的内容来说,都是佛教经典的图解,属于佛教文化艺术。但它从不同的角度直接或何接地反映了社会的现实,具有鲜明的时代性与民族性。如古代劳动人民的生产和生活、耕获、狩猎、捕鱼、拉纤、撑船、修建、制陶、驶车等,为我们研究古代的劳动生产、交通运输、音乐舞蹈、衣冠装饰的历史,提供了丰富的资料。另外,壁画中还有大量的富有装饰性的图案画,如藻井边饰龛橱,装饰花纹,千变万化,内容丰富,反映了我国古代纺织印染工艺发展的高度水平。还有一些壁画反映了封建统治阶级穷奢极欲的剥削生活,如乘舆、骏马、宴饮、出行、宫廷娱乐等。莫高窟壁画艺术在不同的时代,以不同的方式,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科学技术、军事地理、交通运输、宗教哲学、民族关系,以及中外人民友好往来等各种形象生动的社会发展史,为我们提供了极其宝贵的历史资料。

莫高窟现存洞窟492个,约有壁画总面积45000平方米。如若以两米的幅宽把壁画衔接起来,其长度可达25公里,真是一条稀世的艺术画廊。这些壁画历经千余年,十几个朝代,从初始的开创,到创新发展,逐渐到鼎盛时期,最终又走向自己的衰落。敦煌莫高窟壁画题材形式各异,内容十分丰富,基本可分为:1、佛像画;2、经变画;3、本生故事画;4、供养人画像;5、装饰图案画。

这些壁画,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以不同的艺术表现形式,反映了我国古代社会不同民族、不同阶级阶层各种各样人物的历史活动,同时也反映了中西交通交往、友好相处的历史。所以,有人又把敦煌莫高窟壁画比喻为“墙壁上的图书馆”。

1.佛像画(尊像画)

在敦煌莫高窟壁画中,几乎每一个时代的每一个洞窟都能够看到,以释迦牟尼的形象虚构出来的许多佛像画,亦称尊像画。有三世佛像、七世佛像、千佛像、十方诸佛像等。另外,还有很多菩萨画像,如观音菩萨、文殊菩萨、普贤菩萨等,都是佛经里虚构的各种各样、大大小小的菩萨。这些佛和菩萨的形象并非随意绘画构造,而是与他们的身份地位相互配合的。

在佛像画中,还有大量让人注目的,就是围绕佛像上空飞翔的飞天画像。飞天即佛经中的乾闼婆与紧那罗,乾闼婆周身散发香气,又叫香音神;紧那罗能作歌舞,与乾闼婆同在极乐国里弹琴歌唱,娱乐于怫。

在莫高窟的早期洞窟中,以佛为主尊的说法图很多,而佛陀画像则较少。莫高窟现存最早的洞窟,是北凉时期的第272窟。其中有一幅说法图,弥勒佛盘坐中心莲台,右手上举,作说法印;两边有二位胁侍菩萨侍立。菩萨呈形,头向中倾,形成向心结构。佛头上悬华盖,身后有项光背光,另还有供养菩萨在背光上方,在华盖两侧还有两身飞天在环绕飞翔于空中。此图中的佛、菩萨、飞天造型,都采用了西域的艺术风格。据敦煌文物研究院专家的考证,此类是属于弥勒佛说法图。

在北凉、北魏、西魏、北周时期的说法图绘画像中,除西魏之外,基本都吸取了西域的绘画艺术风格。在第251窟中,阿弥陀盘坐莲花台,头悬华盖,两侧有脚踩莲花的观世音和大势至作胁侍菩萨,从而构成了一佛二菩萨组成的“西方三圣”的格局。壁画中佛陀的形象庄严肃立,其面相丰圆,神情恬静;菩萨头戴宝冠,身着裙帔,上身半裸,腰肢微弯。这幅美妙的佛国图画,是《阿弥陀说法图》的最早雏形,它画在洞窟北壁的前部,是北魏时期最有代表性的说法图。

每一个不同的历史时期,大都有一部分最具代表性的艺术作品。从人物造型、穿着打扮等艺术风格特点,我们就可窥见其时代的不同风貌和历史的变迁。

西魏第285窟和北周第428窟相比较,就很容易发现,在西魏时期的说法图中,人物造型方面已有了很大的突破,已有了中原地区的风格出现。佛像的脸清瘦、宽额小颏、展目微笑,嘴角和下巴加有点小须髭;长颈挺胸,直背端坐,超然潇洒于幽窟墙壁之上。而稍后的北周时期,佛像造型中,佛的脸面已由长变圆。西魏的菩萨造型已无北魏西域菩萨风味,头戴花冠,脚登高履,肩披大中,身姿修长,眉目清秀,嘴角带着微笑。北周的菩萨身材变的短壮,面相丰圆,上身半裸,着短衫,身披长巾,腰裹长裙,是西域风格再次传入敦煌的艺术反映。可见北周的风格特点既有相似于非魏风格特点,又区别于北魏的风格特点。

在敦煌莫高窟壁画中,第285窟北壁,东起共七铺说法图,是敦煌最早的七佛图像。大多作一佛二菩萨的形式,唯有西端一铺为佛,因壁面宽余,而画释迦、多宝二佛代之,并与南壁西端的二怫并坐像相对应。

二佛均束高发髻,右袒袈裟,结跏趺坐于一平台,作说法相。二佛两侧各有一位胁侍菩萨。

北魏第263窟还有三佛说法图。在北壁后部说法图,与中心搭柱南壁三身佛遥遥相对。南壁三身立佛,各着右袒袈裟,脚踩莲花,中间主尊略高,两侧立佛略低。中间一尊上有树形和帷幔,左右二佛上有华盖。这三佛是:过去燃灯、现在释迦、未来弥勒三佛。敦煌莫高窟壁画中供养菩萨的地位又比胁侍菩萨地位低,在壁画中可多可少,不像胁侍菩萨有一定的数量规定。莫高窟洞窟最早的供养菩萨是画在北凉第268窟佛龛两侧的八身供养菩萨。第272窟也是北凉时期的洞窟,龛外南、北两侧绘满坐式供养菩萨,手式灵巧,舞姿婀娜,两侧各二十身无一相同,造型极为优美。第248窟是北魏晚期的一个小型中心塔柱洞窟,在中心塔柱的人字披顶前部,画有十一身供养菩萨。身材修长,裸露上体,腰系长裙,肩披巾带。双手捧着高大的花枝,向洞窟中央行进,以供养塔柱正面龛内的主尊。人物造型不再似北凉和北魏的粗壮,而开始向西魏时的修长清秀过渡。

第285窟是西魏时期的洞窟。它有两种不同风格的供养菩萨,一种西域式,一种中原式。西壁以土红涂底,色彩浓重艳丽,为西域式风格,其他三壁以白粉为底,爽朗明快,造型、衣饰及晕染方式均属中原风格。在西壁主尊佛龛内,南北两则各画十身供养菩萨,或裸体披巾,或着通肩大衣,或披右袒袈裟,或斜披罗巾,姿态各异,神情自如。与西域式供养菩萨完全不同的中原风格特点,褒衣博带,体不露衣,双足穿鞋,脚踩莲花,是受中原南朝艺术风格影响下的作品。

第428窟的供养菩萨具有北周时期的艺术风格。它是以释迦牟尼说法像为主,两侧各画四身供养菩萨像。其造型和西魏供养菩萨相比,脸形丰圆,身体较短,人物肉体用浓厚的凸凹晕染法,脸面因变色,出现五白特点:白眼眶、白鼻梁、白牙齿、白嘴唇、白下巴。这是西域传入莫高窟北周时期又一种艺术新风格。

2、本生故事画

在北周时期,壁画以说法图和本生故事为主,经变很少。因为这个时期的佛教经典刚刚翻译过来,把它变为一幅图像还需要一个过程。而本生故事画早已出现在西域各地的石窟寺壁上,故事的内容大都是描述释迦牟尼前身如何舍己救人的。当时既有了方便的借鉴条件,又切合了当时部分生活在苦难时代的群众心理,所以206本生故事画在壁画艺术中占据了相当的地位。

“本生”也叫“本缘”,就是指释迦的前生。怫教的创造人释迦牟尼,原是古代印度北部一个小国一一迦比罗卫(现在尼泊尔王国境内)的王子,据说因为看到人生“生、老、病、死”诸苦,出家修道而成为“佛”的。佛教徒相信“轮回”之说,认为像释迦这样的圣者,必然来历不凡,在他降生之前,一定还经过许多世事,积累了不少的善果,因此“本生故事”便产生了。许多印度佛教徒根据民间的寓言和传说,经过加工整理,把好的主角说成是佛的前身,把“调达”和“波旬”说成是坏人的前身.这些民间的本生故事,经过古代艺术家的彩笔,构成莫高窟壁画中最富有人间气息的动人的作品。从最初的独幅画的形式,发展成为连环画形式.从而把故事及其情节描绘出来。古代艺术家在处理画面时,都显示了巨大的匠心和技巧,充分地表达了故事的主题。

第275窟是莫高窟最早的北凉洞窟之一。画在该窟南壁中的《出游四门》连环画,是莫高窟最早的佛教故事画。

故事中描述了悉达太子出生以后,一直守在宫中,没有离开过自己的父亲,觉得生活无聊、没趣。他的父亲净饭王就召集大臣让大家共同想办法,从而使太子能无优无虑。一位大臣建议说:让太子出城游览一下,见一见社会生活的世面,了解一下世故人情,这样就会分散精力,自然会快乐起来。国王认为可以一试,于是就准其太子出游。

悉达太子就骑着马,领着护卫出了王城的东门。出城以后,首先碰上了一位老人,悉达太子问曰:“你是什么人?”答我是一位老人。”太子再问只是你一个人老呢,还是人人都要老?”老人回答说广世上之人,不分男女不分贫富贵残,从婴儿至童年,至少年,至青年,至壮年,终至老年。尘世间没有一个人不老的,都要老而终了他的一生。”听了老人的话,悉达太子非常苦恼他想,人生如梦,老死为终,有生之日能有几何我有荣华富贵,也还是免不了一老而终。

第二次出游,悉达太子又在护卫的保护下骑马出了南门。路上碰见一位躺在地下的人,太子就问躺卧在地下的人是什么人”有人答曰他是病人。”太子再问:“什么叫病人?”再有人答曰至饥至饱,狂饮狂喝,晨昏不分,行卧无常,苦痛难忍,不久于人世的人,就叫病人。”悉达太子又问广就他一人得病吗?”答曰世人皆然,无一例外。”悉达太子听了此言,认为人生之苦连接不断,人之为人实在太难了。

从此,他就闭门不出,昼夜苦思冥想:人生有许多痛苦,又如何才能不痛苦呢?

同类推荐
  • 别具一格的蹴鞠与马球

    别具一格的蹴鞠与马球

    《别具一格的蹴鞠与马球》中讲述的马球,古称击鞠,即骑马打球,是一项古老的体育活动。在我国唐朝时期,马球运动非常流行,从宫廷到民间 都有广泛的开展。唐以后,马球运动不断发展演变,走向衰落,却同时向周边地区不断传播,甚至传向海外,成为今天的马球运动。
  • 老北京民间传说

    老北京民间传说

    “西四附近真有游荡的忠魂吗?夜半故宫真的是鬼乐园吗?正阳门究竟怎么个“正阳”法?连慈禧都害怕的人会是谁?为啥故宫有些宫门没门槛?为何老宅院现多为“凶宅”?本书将为您揭秘这些疑团,为您带来精彩而有趣的民间传说。
  • 中国艺术经典3

    中国艺术经典3

    本书从书法、绘画、建筑、服饰、民间传统工艺等多方面地展现了中国艺术的魅力,让青少年在阅读中受到传统艺术的熏陶,提高自己的人生品味。
  • 甘肃文化传承与发展述论

    甘肃文化传承与发展述论

    《甘肃文化传承与发展述论》是一部关于甘肃历史文化特色及其发展的专题性研究论著。《甘肃文化传承与发展述论》共分四个专题。每个专题又针对不同的特色及方向,对所研究的文化资源进行了重点的介绍与评价,在此基础上具体分析了该历史文化资源对甘肃近现代文化的影响,
  • 石嘴山之最

    石嘴山之最

    石嘴山是一座古老的城市,不仅有着悠久的历史,更有着灿烂的文化。本书是《美丽石嘴山丛书》之一,是众多史志学专家智慧和心血的凝结,具有非常重要的存史、资政、教化价值的文献。
热门推荐
  • 中国古典文学荟萃(百家姓·三字经)

    中国古典文学荟萃(百家姓·三字经)

    中国古典文学是中国文学史上闪烁着灿烂光辉的经典性作品或优秀作品,它是世界文学宝库中令人瞩目的瑰宝。几千年来,中国传统文化养育了中国古典文学,中国古典文学又大大丰富了中国传统文化,使传统文化更具有深刻的影响力。
  • 佳偶天成之暖男不好惹

    佳偶天成之暖男不好惹

    业界出了个‘女神’,话说她妖娆百媚,听说她清纯可人,手腕惊人。可谁知,她只是个半路出家的事务员,接的也都是感情的案子,自以为对感情了如指掌,奈何真正在意的感情来了,从未有过初恋的她就被打的措手不及。
  • 腹黑宝宝养成计划

    腹黑宝宝养成计划

    情人节,五岁宝宝蓝夏佐以奥斯卡影帝的表演实力抢来干爹一枚,并努力撮合他和妈咪在一起。不料妈咪与干爹八字不合,矛盾不断。腹黑宝宝、极品干爹与极品辣妈之间的故事从此上演……腹黑是需要练习的,蓝妮可只不过是想看着宝贝儿子快乐长大,谁料事与愿违,硬是把他“培养”的如此腹黑!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世家子:公子太正经

    世家子:公子太正经

    连载新文《老板,我要潜了你!》http://novel.hongxiu.com/a/397012/【一句话简介:豪放轻佻本土女遭遇端方正经穿二代引发的JQ故事】感谢作图的姑凉!太内涵了有木有!※※※※※※※※※※※※※※※※※※※※※※※※※※※※※※※※※※※※※※※※※【燕青蚨】她是天朝第一世家嫡女,是定国公和长公主的掌上明珠,却也是京城里撩猫逗狗无人敢娶正经人家谈之色变的轻佻千金。【商正襟】他出自天朝第一豪商之家,隐秘身份是穿二代,为人毫无纨绔之态,真正的君子端方,一直被勾搭从未被得手的正经人。谁也想不到这样两个人品相去甚远的人,竟然也能搅合在一起。她拒了提亲一次,抗了婚旨一次,想不到隔屏选夫就再也无处可逃。◎◎◎◎◎◎◎◎◎◎◎◎◎◎◎◎◎◎◎◎◎◎◎◎◎◎◎◎◎◎◎◎◎他顶着天下第一美人的盛名,却独独不是她喜欢的类型。她觉着他腰太细,肤太白,同她中意的虎背熊腰、面黑如炭相去甚远。他却顶着一副“病弱之相”,在初见面后极尽所能、不知所谓的歪缠,甚至拿她最爱的银子利诱她。正经?!燕青蚨真想当街狠啐他一口。某天,她当真这样做了,【呸!】地一声震天响,举街哗然!于是……她没想到名声这个东西没有最差,只有更差→_→果真,正经公子什么的,吾辈真是惹不起~☆☆☆☆☆☆☆☆☆☆☆☆☆☆☆☆☆☆☆☆☆☆☆☆☆☆☆☆☆☆☆☆☆☆商正襟:娘子,夜已深,还有什么人像你这样醒着数铜板?还是同为夫早些安寝吧(# ̄▽ ̄#)燕青蚨:(予之书)相公,自行歇息去吧,或者翻翻你最欢喜的《道德经》打发下时间╮( ̄▽ ̄)╭商正襟:(随手翻,朗声诵)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何谓宠辱?宠为上,辱为下……唔~娘子,不妨同为夫一试。(=_=)燕青蚨:(串起一吊钱)嗯?($_$)商正襟:我宠你,你辱我吧!づ ̄3 ̄)づ燕青蚨:??(┬_┬)↘果真,正经公子变夫君什么的,吾辈真是吃不消~﹏﹏﹏﹏﹏﹏﹏﹏﹏﹏﹏﹏﹏﹏﹏﹏﹏﹏﹏﹏﹏﹏﹏﹏﹏﹏﹏﹏﹏﹏﹏﹏﹏﹏﹏﹏﹏【友情提示:无宫斗、无宅斗,简单来说、复杂来讲,这就是古代纨绔高干子弟鸡飞狗跳的故事】
  • 穿越之哀家是老佛爷

    穿越之哀家是老佛爷

    一招穿越成为皇帝额娘,宫里人人接称太后老佛爷!正为自己穿越的身份感到无比自豪的时候,青梅竹马突然出现,说破自己惊天身世秘密。正当悠闲的当着皇帝最敬重太后老佛爷的时候,国家沦陷!皇上说:“皇额娘,儿子发誓今日楚运失守,来日定夺回大好江山,夺回之日便是接皇额娘回宫颐养天年之日。”青梅竹马说:“芙儿,别回宫里了,我带你远走高飞!”贴身侍卫说:“太后在哪,臣就在哪!臣一生护太后一世平安!”
  • 缠绵入骨:首席的娇宠甜心

    缠绵入骨:首席的娇宠甜心

    张梦雪做兼职,意外遇见公司总裁跟国内当红女艺人在办公室玩PAPAPA,第二天打算想辞职!谁知那个万恶的人居然在办公桌上把张梦雪直接推倒了!!本想逃离魔掌,谁知他说:女人,你是我的!
  • 千金娇妻:婚天爱地

    千金娇妻:婚天爱地

    她是白城的第一千金,高贵妩媚却又低调。他对她,虽不是一见钟情,但也是三见定情了。红三代官二代的黑狐狸,软磨硬泡,使出浑身解数终于可以春宵一度。他的革命最终目标就是她,且看腹黑的狐狸如何拿下这只纯洁的小绵羊!
  • 坏小子,你死定了

    坏小子,你死定了

    大事件!大事件!怎么那个坏小子今峻夹居然连我这个名副其实的GF都不记得了呢?呜呜!是不是他为了不理会我故意装出来的呢?哼哼!我应小应就是要追到你坏小子今峻夹!!!!!坏小子,你死定了!
  • 历代名画记

    历代名画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经方合方辨治疑难杂病

    经方合方辨治疑难杂病

    本书是作者结合多年临床运用经方合方辨治常见病、多发病及疑难病的经验总结,重点阐述经方合用治病的思路与方法,引导学用经方的操作技能与运用技巧。本书特点既突出运用经方合方辨治西医疾病,又突出运用经方合方的辨治中医证的思路、方法与技巧,通过研究诸多疾病的案例旨在深化临床运用经方合方的基本点与切入点。本书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实践操作,内容丰富翔实,合方要点突出,旨在启迪灵感,拓展思路,力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是中西医临床医师及在校学生最佳参考阅读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