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942300000025

第25章 走进新生活(1)

长仑村来客人了

修水县渣津镇长仑村是我们这本书中反复提到的一个村庄。这个村庄,可以看做整个移民工程的一个缩影,象征了这项利民惠民工程的总体形象。正如一名记者在采访移民工程后,以饱蘸激情的笔墨所写的:

巍巍大山,隔不断修水人民的小康路;滔滔修江,流不尽共产党人的爱民情。全县广大基层干部群众在扶贫搬迁中,真情互动,在这片红色土地上树起了一座永远的丰碑!

由于调田工作顺利,长仑村的移民安置点,将迎来108户深山库区里迁来的新居民。

除了村支书徐禄水外,村民们对未来的乡邻大都陌生,但共同的乡音,凝结出一份乡情,那份乡情,又编织成浓郁的乡思。长仑村的村民在干部们的带动下,主动把移民当成自己的亲人来接纳。

这天,当第一批来自深山的移民来到长仑村的时候,长仑村里热闹得跟过年一样。

这是一个晴好的日子。巍峨绵延的幕阜山脉,如一条巨大的苍龙在西边蜿蜒游动。云雾在山脉的顶部漂浮,变幻出各式各样的造型,也使得幕阜山的神态更加丰富多姿。而长仑村,整个沐浴在温暖的阳光下,村前那条新修不久的水泥路,被清扫得干干净净,一尘不染,村口那儿,用松枝搭起了一座牌楼,上面拉开一条横幅,横幅上的正楷字写着:

热烈欢迎新村民

长仑村有一支业余鼓乐队,今天,这支鼓乐队身穿金黄色丝绸衣裤,腰缠红色绸带,头上戴着古装软帽,精神抖擞地站在村口。当移民们的搬家车辆驶来,鼓乐队在队长的指挥下,敲起锣鼓,奏起乐器,热烈欢快的旋律让阳光为之轻舞,让人们为之心动,整个长仑村沉浸在一片喜庆的气氛中。

在隆隆的鞭炮声和高亢、优美的乐曲声中,移民们下车,在乡干部的带领下,步行进入长仑村。两个村的村民们握手的握手,拥抱的拥抱,移民当中,有人悄悄地揩着眼泪,他们意识到,一场全新的生活,就此将伴随终身,而长仑村民的热情,让他们对未来有一个温馨的预期。

当然,这样的时刻,孩子们是最兴奋的,他们围着鼓乐队、围着汽车、围着人群跑来跑去,呼朋引类,欢呼雀跃,两个不同村子、素不相识的孩子,很快就融合到一起。他们在一起相互沟通,他们之间没有距离和人生经历的障碍,他们的语言单纯、透明,十分容易交流。

今天搬下来的这一批移民可以算是打头阵的,以后,从山里搬下来的移民将陆续到来。眼下,他们各家各户的安置房多半还处于建设当中,有的虽然基本完工,但内部的简易装修总是要的。人下了山,但住房还在建,他们来的时候心里有些忐忑,不知长仑村是否像乡里许诺的,已经给他们腾出了临时住地?待进了村方才相信,乡干部没有给他们开空头支票,他们当中每一户需要临时住房过度的,都有一户长仑的村民把他们领回家去。

临时住地尽管不够宽敞,是人家腾出来甚至是挤出来的地方,但已经让移民们感到了特殊的温暖。他们把自己的家临时安顿在长仑村民的家里,并没有觉得有什么不自在的地方。人家家里的水和电,他们可以随便用,人家家里的灶堂呀、卫生间呀,他们也可以随时进出,就像在自己家一样,主人的热情让他们宾至如归,最让他们感慨的是长仑村生活的方便。只要打开水龙头,自来水就哗哗地流出来,让他们想起在山里生活时挑水的艰辛。更使他们着迷的是那稳定的电压,电灯始终明晃晃的,尤如天际恒亮的星星,不像山里的电灯,一会儿亮一会儿暗,就像萤火虫在草丛里一闪一闪,教人看了心也一颤一颤的。

这走出大山的第一个夜晚,让移民们心潮起伏。有几个年长者奋笔疾书,写了幅对联贴在还没完工的房门口,上书这样两行字:

桑梓沐党恩迁出库区享乐业,

蒹葭润玉树定点长仑得安居。

字虽然缺乏拨挑分明的笔触与龙飞凤舞的身姿,却真切地道出了移民们的感受。在持续的兴奋中,成年人沉浸在复杂的思绪中,他们夜不能寐,在如水的月辉中憧憬着美好的未来,他们身边的孩子,却个个睡得香甜。他们的梦,比起昨晚来,色彩已然丰富了许多、生动了许多……

“他乡如故里,温暖在心里”,这是长仑村移民发自内心的一句感谢话。移民的生活普遍不太富裕,其中有一部分特困户。长仑村民对这些家庭,有着特殊的“政策”。比如孩子读书,书本费尽管不多,但对于特困户依然不容易凑齐,村里经过商议,将9户特困移民家庭的学费予以免除。移民的孩子背着书包和同伴一起上学,再也不用步行1、2个小时走上十几里的山路,每天中午都能回家吃上热饭热菜,他们感到异常兴奋。有些孩子还不知道,他碗里的菜,不再是原先自家菜园子里种的,而是隔壁新认识的姑姑、婶婶送的。这些菜和自家种的菜一样,也不过是些豆角、南瓜、小白菜和空心菜之类,但其中包涵的滋味,只有父母亲能够体会出来。

村支书黄金生的名字

修口村迎来的移民在紧张忙碌热火朝天地兴建自己的新居。盖房子,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移民们在原先的住地,住房条件一直不是太好,这一方面和贫穷有关,同时,也和山区购买建筑材料困难有直接关系。山区盖房,木材好办,只要能申请办理到木材砍伐指标就行。可砖头、水泥、钢筋甚至沙石却得从山下往上运,运输成本之高,大都超过建筑材料本身。所以,改革开放这么些年,山下的百姓第3轮盖房高潮正方兴未艾,而山区农民的住房多半还是上世纪80年代建的。他们当中有些人已经有了再建新房的考虑,却因为决心难下,一直没有实施。当移民搬迁的政策宣布后,重新建新房已成为他们最为萦怀的事情。

县里给每户移民有固定的安置费,但实事求是说,这笔安置费用在建房上,只能起补充作用,真正的大头还得移民自己筹。不是政府政策不给力,一来住房属于私有财产,当然不可能完全依赖外部支持;二来移民人数众多,也确实无法再增加补助经费。中国农民千百年的传统,就是一要读书,二要盖屋,即便在外做了官,衣锦还乡的最重要的标志就是给自己和子孙盖一幢房屋。趁着这次搬迁,正好重新建一座新房,对许多人家来说,恰好可以了却一辈子的心愿了。

农村盖房,成本很低,每平方米不过5、6百元,盖一套150平米的房子也才十几二十万。这对多数人家来说不算难事,即便贷款、即便从亲友处借钱,以后慢慢还,他们的热情还是很高。但也有少数家底薄、又无从借钱的移民,连购买砖头、水泥、钢筋的现金都筹集不够。眼看着人家一车一车的建材往工地上拉,房屋如竹笋拔节一天一天往上“长”,他们心里焦急如梦,却不知如何是好。

村党支部书记黄金生一直关心移民建房的进度,这是他的份内职责。移民的住房不建好,搬迁的任务就不算完,他这个书记的心里也就轻松不下来。他几乎每天都会去移民新区的建房工地转一圈,看看那儿的进展情况。有些移民户的住宅建设一直没什么动静,他都看在了眼里。过了一阵,他专门把本村的支部委员们召集起来开会,会议的主要议题就是商讨移民建房的有关事项。

他对支委们说:“你们都注意到了吧?移民建房,进度不一,有快有慢。快的已近封顶,过不了几天就要上梁了,可有些人家呢,刚刚打了地基,还有几户连地基都还没起来呢!”

如今建房都是钢筋水泥结构,四面墙砌起来后,加盖预制板就成,不像以前的砖木结构,房顶要靠一根大梁支撑。可当地百姓依然使用原先的术语,把预制板盖顶称为“上梁”,黄金生也一样。

村委会主任接过来说:“是哦是哦。那些房屋建得快的,建材来得早,小工请得多,他们自己连晚上睡觉都在工地上。他们的态度可积极了,热情可高了!”

另一名支委说:“积极其实都积极的,既然已经下了山,哪户移民不想尽快住进新屋?进度的快和慢,恐怕与各家情况不同有关。”

村主任说:“我晓得有关,怎么会没有关呢?既然上面给了补助,房屋自己建,当然是越快建起来越好。那些耽搁的,我也问过了,大多是缺乏现钱。上面给的钱,有些因为过去欠了账,拿了一部分还账,自己口袋里就所剩无几了——这也算是把钱‘挪用’掉了,等到这边建房,钱倒没了。还有些也是家里没有底子。刚买了些材料,安置费几万块钱花下去,没处借钱,就没法接着干了。”

黄金生说:“是,你们情况掌握得很到位,确实是这么回事。我一家一家了解过了。人家山里人,家底的的确确不比我们,不少人家基本没积蓄,不比我们村里人家盖房,巴不得不要别人干涉。移民建房目前的情况,我看着很着急,我看村里不‘干涉’‘干涉’不行了。不然,有些人家拖下去,到了冬天还住不进自己的房子,我们做为主人,做为村干部,怎么好跟上级交代,又怎么好意思跟移民打交道?”

支委们了解自己的书记,知道他说的“干涉”“干涉”,就是主动去帮助人家的意思,只是不知道他想怎么去“干涉”人家?大家都拿眼睛望着他。

黄金生略微停了停,把自己的想法端出来。他说:“我已经仔细调查过了,移民当中一共有23户人家建房资金不够用。砖头、水泥、钢筋这些东西,是目前急需的建材,没有钱买不来建材,就没办法把房子盖下去了。我们村里的村民建房,也不是一步到位把钱凑齐的,有些是先欠人家经销店老板的,写个借条,等有钱的时候归还就行了。可是这些移民跟我们当地的建材店老板不熟悉,去赊账人家不肯,要是我们出面,就会好办得多。”

书记这么一说,大家明白了,都拍手说:“黄书记这个点子好。这叫帮在关键处,又不需要做太多的动员,费太多的口舌,这个我们都能做。”

支委会一结束,大家分头行动,有的去集镇,有的到县城,目标是那些自己熟识的建材店老板,目的很简单,就是请他们通融通融,给修口村的移民赊销水泥、钢筋等。至于砖头,村里自己没有砖窑,但邻村有。黄金生亲自找到邻村的书记,再通过他找到砖窑老板,把来意说明。砖窑老板从没见过黄金生,却知道他的名字。他说:“你们村里每年都有盖新房的,来我这里买砖的不少。我知道你们村经济发展得快,老百姓比较富裕。他们一般来买砖都不赊账。今天你是专门为移民盖房来的,我很感动。我们村的书记又出了面,这个情面我无论如何要给。只是,我做生意,资金周转也不能断的,你给我留个字据,万一我需要钱了,我不一家一家去找,那些移民我也不熟悉,我就找你黄金生!”

黄金生知道,这砖窑老板有些将自己军的意思,就说:“这好办!移民建房需要多少砖,只要来你这里赊,拉多少我都签字。”

老板说:“好,我见字发货,绝不食言。”他又开玩笑说,“你这名字真好。黄金生!我老爸当年要是给我取个这么好的名字,我恐怕家里早就金玉满堂了。”

黄金生笑笑,说:“那以后我就多写几张条子给你,让你压在枕头下面,可以天天做好梦!”

“那我可不干!你以为就一张纸能忽悠我呀?到时候我会上你们村委会讨账去的,你放心好了!”

两人就在相互戏谑的口吻中,将赊账的事定了下来。

除了建材,还有些东西是不好赊账的,比如工匠的报酬等等。黄金生为此又请上级领导协调,去信用社贷了些款,使得每户移民建房都得以顺利进行。年终,修口村的移民新区建设获得了县里的表彰,当县电视台记者采访黄金生,问他是如何解决移民建房的难题时,黄金生想到与砖窑老板的约定,开了句玩笑,说:“我用我这个名字当了十几万呢!”

“名字也可以当?”记者起初不解,后来联系起修口村帮助移民赊账的事迹,这才明白过来,不由得为黄金生的智慧与幽默折服。

大汾的“拍卖会”

建设移民新区,需要征用一定数量的土地。但是,国家保护公民合法私有财产,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规定。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一切行为必须按照宪法行事。因此,调田也好、征地也好,不能光靠群众觉悟。有时候,这要检验政府的智慧和能力,看看能不能拿出双赢甚至多赢的办法,把好事办好。遂川县大汾镇在集中安置移民的过程中,选择了一个很好的切入点,来解决搬迁中的矛盾。

大汾镇的移民安置点就在集镇附近,交通、上学、就医等各方面都相对便利。这里圈出的宅基地面积可以安置90户人家。可是,最后确定搬迁过来的移民为81户。有一些不属于移民的农户打听到这一信息,向镇里提出也想搬迁过来。

镇里对此专门做了研究。研究的时候,干部们认为,城镇化是今后的大势所趋,这些人家虽说不是移民,但在某些偏远乡村逐渐空壳化的今天,他们要求住到镇上来的想法其实符合社会发展要求。只是,移民安置点,县里政策是给予了照顾的,比如进行了三通一平,还规定宅基地每户只收取2000元,一分钱不许多收。这些要求入住安置点的人家,他们要想搬进来,就不仅不能平白享受政府的资助,还要在协助移民搬迁方面作出贡献才行。

当然,这同样不能搞“一平二调”,必须采取既合法制又合情理的办法。

现在,镇里干部年纪都很轻,搞市场经济呀、招商引资呀、办企业搞经营呀,积累了不少经验和方式,他们讨论出一个办法,就是对非移民户进行宅基地拍卖。其实,“拍卖”这个词在这里使用并非严谨,因为按照国家规定,对于农民而言,宅基地只有使用权,没有所有权,所以它是不能“卖”的——这也一直是农村所谓“小产权房”不能进入房地产市场的重要原因。好在农村人谁都知道政府关于宅基地的政策,本段文字所要表达的意思因为没有能够与之相匹配的词,就权且借用“拍卖”二字吧。

拍卖的现场,我们已经无法用笔墨还原,相信它一定是紧张而激烈的,因为,最后那9块宅基地共拍得现金18万元,相当于每块宅基地20000元整。这个价位,不用说已经相当于移民们的宅基地收费的十倍,即便是相对普通村民宅基地的收费标准,也超过甚多。

有些人家认为每块宅基地要收取20000元费用,觉得不划算,中途退出竞价,但那些有足够家底,同时又看好这里的生产生活环境将有更充分发展前景的人家,则毫不犹豫掏出现金,获得了迁居当地的资格。

宅基地“拍卖”,对于大汾镇乃至整个遂川县来说,都是第一次听闻的,所以,对于这“拍卖”得来的18万元钱的使用,是否有一个合理的方案?那些竞价的人家虽说不便细问,心里却会琢磨。

出乎他们的预料,镇里对这18万元钱分毫不取,而是全部将其用于替移民缴纳宅基地费用。这样算下来,每户移民摊到接近2000元,换句话说,也即移民自己基本不用缴纳费用,就可以享有一块宅基地了。

对于竞价户来说,这笔钱的使用让他们心服口服,对于移民来说,虽然只是区区2000元,却替他们减轻了很大负担,他们额手称庆。而镇政府的威望和信用,也通过这样一件具体的事情获得了提升。

遂川的“六结合”

同类推荐
  • 红楼实梦:秦可卿之死释秘

    红楼实梦:秦可卿之死释秘

    在这本书中,作者以实事求是的态度,独辟蹊径,用“脂砚斋评语”诠释《红楼梦》中的“秦可卿问题”等,得出颇多独到的与众不同的新解。作品得到读者的广泛好评,并被著名红学家周汝昌先生誉为“二百年来红学沉滞中之大突破。”
  • 家乡雨

    家乡雨

    家在词典上的解释是家庭的住所。其实这是一种表面的无情感的直译。家比住所有更丰富的内涵,有更深厚的情韵。在异国豪华的高楼大厦里,在他乡的山庄村落里,那是住所,不是家。家是祖血的泉源,家是跳动不息的人脉。家中的故土下埋着一代又一代祖先的尸骨,家中的土地上生活着一辈又一辈的乡亲父老。有生命完成的悲伤,有哇哇坠地的喜悦。这是生命的代谢,也是血脉的延续。
  • 唯美食与爱不可辜负

    唯美食与爱不可辜负

    精选42篇豆瓣中关于美食的文章,42餐色香味俱佳美味,42种酸甜苦辣百味杂陈。你生气时,它能充实心腹为你解忧;你分手时,它能默默入心抚慰心灵;你想家时,它能治愈所有的孤独与无助。独自一人的夜晚,哪怕只有一碗升腾着热气的汤面,也足以温暖今后的人生。这里没有色彩明亮的图片,但足以让你口水直流,没有按部就班的烹饪方法,但足以让你口腹满足。一篇篇烹饪方法、品鉴心得,以及对美食背后隐藏的地区文化的分析与认识,让你更深刻理解“吃”的意义。那些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辣酱、蜜饯、小咸菜,是外婆的疼爱,是儿时的快乐,是悠悠的思念。美食带来的是一种情怀,一段回忆,一片乡愁,一种人生。
  • 唐诗三百首

    唐诗三百首

    此书以蘅塘退士所选《唐诗三百首》为基础,从诵读实际出发,调整下少量长诗,增添一些孙选所没有的脍炙人口的短章。分体编排。入选作者,均对其诗歌的内容倾向艺术风貌作扼要介绍。为帮助顺利诵读,对一些语词作必要的简注。照顾到今人习惯,对孙选中“乐府”类按实际体式分别归入律、绝、古体。每体之中,各以作者生年为序。总之,一切设计都从方便诵读着眼。如果说普及唐诗的大型选本是丰盛的筵席,赏析专书是别味的自助餐,那末这个小型吟诵选本算是精致的名小吃荟萃,品种齐全,份量适中,清香可口,营养实惠。
  • 读者超人气作家精华文萃:爱情鱼的智慧瓶

    读者超人气作家精华文萃:爱情鱼的智慧瓶

    本书从“净重三克的爱情”、“绽放如花的谎言”、“借一扇窗发现爱”等几个片段收录了《读者》的多位作家的精品散文。
热门推荐
  • 致我们逝去的炫舞年华

    致我们逝去的炫舞年华

    一入炫舞深似海。薇薇,我曾经天真的以为我们的姐妹情谊会是这世上最坚不可摧的东西,那句“姐妹情深为了男人最终还是纠纷”的歌词对于我们而言都是屁话,但是亲爱的薇薇,我们还能这样多久呢?
  • 一跃九天便为龙

    一跃九天便为龙

    俗话说寒门难能出贵子,可是富贵人家的子弟为何也会这样?少年郎十六岁尚不能炼气,连之市井小民也不如,终日饮酒作乐,居于风花之所,这样的生活也惬意万分。但是命运总是爱开玩笑……
  • 傲世厨神

    傲世厨神

    厨神重生,弥补平生遗憾,异火烹天,神艺惊世,再掀傲世传奇。杨辰厨神转世,修炼蒙心胎藏秘术,灵植隐藏,被人认为天生呆傻。危机之间,灵智大开,从此惊人入世。灭天才,斩妖孽,成就一代传奇!
  • 猎仙者

    猎仙者

    仙界一代奇才被当街斩杀却无人敢问,这是为何?其妻子欲将幼子送入灵界,却不料被一群身份莫名的人打的吐血身亡。这个襁褓里的孩子最终落入空间裂缝中消失不见,原本祥和的仙界为何犹如地狱,这其中到底发生了什么,成就被誉为仙界下一位仙帝的奇才被当街斩杀旧友故人却视而不见听而不闻!这一切的一切到底怎么了?是人心的阴暗还是人性的丧失,那个孩子到底是死是活,在以后无尽的岁月中原本祥和的仙界能否再次重现!《纯属废话,那个孩子要是死了也就没这本书了,还有吐槽一下,起个破名太难了,还是模仿别人起的!》
  • 三教九流智慧谋略全书

    三教九流智慧谋略全书

    巴里翁医生有一个美满的家庭,妻子贤惠,孩于可爱,可他家的女仆奥尔茄不明不白地死了。他为了搀除自身的嫌疑,凭着高明的医术,很快弄清了奥尔茄的死因:她的肠子里有一种像针一样的细芒刺,是肠穿孔而死的。巴里翁向前来破案的梅格雷警长说明了这个问题。梅格雷见多识广,他想到这种细芒刺是产在马来西亚的赫布里底群岛的,当地的土人,常常用它来报复那些奴役他们的殖民者的。他问:“你参加过殖民军吗?”“没有,我家庭中没有一个人到过殖民地。”“那你们家中可曾食用外来的食品?”“我妻子是个烹任能手,一切饮食都可自己制作,从不购买现成食品。”
  • 二胎萌纪

    二胎萌纪

    “唐芯同学,让你家长到学校来一趟。”隔天,她就抱着八个月大的舅舅来报道。“唐芯同学,我妹妹萌的不要不要。要不,咋们定个娃娃亲吧?”想也不想,她就把未出生的弟弟,卖给某土豪做上门女婿——美其名曰为父母减轻,经济压力。“唐芯,我和妹妹都是天枰座,你弟弟是什么星座?”几小时后,她含泪抬头望天:“原来,父母是处女座根本不是事儿,最惨的莫过于她还有个处女座弟弟。”“唐芯同学,请简单描述一下你的课余生活。”自从有了弟弟,她的生活好的不得了。每天吃饭、睡觉、打弟弟——完美!
  • 斗勇者的恶龙

    斗勇者的恶龙

    重生到异界成为恶龙,不过这个世界的恶龙怎么想象当中的有点不一样啊?柔弱的身躯,粉嫩的小翅膀,据说城堡里的公主和贵妇们最喜欢的就是养几个恶龙男宠了。什么?恶龙自然保护区外面又有勇者打上门来了?该死的!我要和他们拼了!兄弟们跟我一起上啊!什么?你们连喷火都不会?
  • 天才通灵师:娘子大人好v5

    天才通灵师:娘子大人好v5

    一朝醒来,她竟穿成没爹没娘还要被兄嫂卖掉的村姑,还没弄清楚处境,就强被穿上嫁衣,半夜出嫁。什么?自己要嫁的男人传说是煞星?自小便被百鬼缠身?听说之前那些进府的女人都被吓疯子?“呵,老娘别的不会,就会抓鬼。”韩璐一声嗤笑。新房初见,相公生的好绝色,这货居然各种卖萌。“娘子,你真是天师啊,我被鬼缠身了,那你会救我吗……”“恩。”“那事不宜迟,我们开始吧?小天师?”“呸,下流。”韩璐意会到他的话,一把推开这货,捂脸跑了。望着害羞的落荒而逃的背影,白衣美男微微扬起嘴角。【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搜神秘览

    搜神秘览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太元始

    太元始

    身怀灵脉,踏入了缤纷绝世!当强大到一定的地步之后,就会发现在你之上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