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932900000029

第29章 神秘的地球(10)

农历清明这一天俗称鬼节、冥节、寒食节,是祭祀死者的重要节日。清明节主要是祭祖扫墓,这个风俗很古老,春秋时代就有。《周礼·春官·冢人》说:“凡祭墓,为尸。”尸为神主之意。至今在许多农村,清明上坟,必在坟堆左侧立一石,题“后土神”或“后土”,祈山神保佑双亲。祭墓还要做的事是为死者烧香,上供祭品,烧纸钱。接着是为坟堆培土,或者修坟立碑。祭完死去的亲人的坟墓后,也分出一部分食品、酒和纸送给左坟右墓,给邻近鬼魂一点安慰,免得他们来抢供品。关于清明墓祭的景况,宋人高菊硐有《清明》描述,其诗曰:“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日落狐狸眠冢上,夜归儿女祭灯前,人生有酒须当醉,一滴何曾到九泉。”《杭州府志》曰:“清明,各携核香烛,亲诣封茔展拜,酹酒焚楮。十月扫墓亦如是。”《清通礼》:“岁寒食及霜降节埽圹茔,届期素服诣墓,具酒器及芟剪草木之器,周封树,剪除荆草,故称扫墓。”

我国民间历来重视祖茔的祭扫。杭州过去流传有咏扫墓七绝:“小春曾上百年坟,除夕上坟斜日埙,要与儿孙作板样,松揪频扫不嫌勤。”见出杭州人对此态度。唯其如此,每年清明时节,春日晴和,各家各户,上坟祭扫。祭扫时要修理茔墓,铲除杂草,加培新土,在墓顶压一张烧纸,供上祭献的食物,然后焚烧纸钱。是时,碧色黄花间,处处人迹;春燕翩跹时,纸灰飞旋。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记宋时京都清明扫墓非常详细:“寒食第三日,即清明节矣,凡新坟皆用拜扫,都城人出郊。禁前半月,发宫人车马朝陵,宗室南班近亲,亦分遣诣诸陵坟享祀。从人皆紫衫、白绢三角子青行缠,皆系官给。节日,亦禁中出车马,诣奉先寺道者院,祀诸官人坟。”

上坟为祭祀先祖,追思哀悼,虽不如初丧时伤恸哀绝,但触景生情,每家每户凄伤气氛互相感染,悲从中来,亦是意料中事。明刘侗《帝京景物略·清明扫祭》为我们了解这种祀习提供了可靠而形象的画面:“三月清明日,男女扫墓,但提樽榼,轿马后挂楮锭,粲粲然满道地。拜者,酹者,哭者,为墓除草添土者,焚楮锭者,次以纸钱置坟头,望中无纸钱则孤坟矣。哭者不辞也,趋某树,择园圃,列坐尽醉,有歌者,哭笑无端,哀往而乐回也。”

清明祭祖还有一个重要环节,那就是这一天要“寒食”,家家不得生火。以此来祭奠亡魂。《荆楚岁时记》云:“去冬节一百零五日,既有疾风甚雨,谓之寒食。禁火三日。”据人考证清明禁火是为了纪念春秋时代的介子推。介氏曾帮助晋文公重耳复国,功成后,却躲入绵山避官。重耳多次请他出山都无济于事,只好放火烧山,想逼介子推出来,不料介子推被烧死了。这是农历三月五日的事。后人为了纪念介子推即在农历三月禁火一个月。可见清明禁火,一开始是祭祀介氏。久而久之,祭祀的范围和对象推广了,演变成祭祀死者的节日。

祭文

祭文作为祭奠死者而写的文章,是在人死葬后于灵前诵读,或者是死者生忌周年或每年忌日发表的悼念文章。祭文的内容主要包括有:于什么时候,由谁来祭,祭谁;颂扬被祭者生前的优点和功德;最后结束语。古代的祭文是用文言文写的,用典较多,讲究文辞修饰,并且有一定的格式,一般如下:

祭文开头习惯以“维”字开头,占整一行。“维”是助词,作发语词用,无实际意义。紧接“维”字,第二行言明吊唁的时间及祭谁,谁来祭。这是开篇明义,首先要点明的问题。要注意的是祭文的内容必须简短,语言必须精炼。交代时间和人物后,接着是写死者的功德优点,表达祭者的哀痛之情。祭文的结尾,一般用“尚飨”一词结尾,是临祭而望亡灵歆享亡词。“尚”为希望之意,“飨”为设牲醴以品尝之意。

祭祀的场所

祭祀,总要在某些地点举行。早期的祭礼没有固定的场所,随时随地均可祭献。如新疆哈萨克族和阿尔泰乌梁海人,如果晚上在路途中看见新月初升,便停步肃立,向新月祈祷。随着祭祀规范化,逐步出现了固定的场所。最初的祭祀场所是比较简单的。如祭天,或在高山上,或在大树下,或在水边,或在杆下。后来为了表示对神灵的虔诚,便修建了神庙或祭坛。

祭祀场所主要有以下几种:

(1)平地。

这是最原始最简单的祭祀场所。古人认为,最重要的祭祀,祭祀场所反而最质朴,往往不用封土作坛,只把一块平地扫除干净即可祭祀,古人称之为“牴”。

(2)坛。

《礼记·祭法》说:“封土为坛”,即用土石堆砌成一个高出地面的祭坛。因祭祀对象不同,坛有不同的形状。祭天用圆坛,古称“圆丘”;祭地用方坛,古称“方丘”。坛的高度和宽度因时间、地点、等级而各不相同。

坛和牴一般设在城郊,有时也在山上。皇帝的封禅礼就是在泰山顶封土为坛以祭天,叫“封”,在梁父山扫地为牴以祭地,叫“禅”,二者合称为“封禅”。

(3)平坑。

就是在地上挖一个大平坑作祭坛,古人称“坎”。《礼记·祭法》说:“掘地为坎”。《礼记·祭义》称:“祭日于坛,祭月于坎。”坛与坎是相对的,坛高起为阳,坎下陷为阴。

(4)宫庙。

在坛或抵的基础上筑墙盖屋,成为“宫”,宫中陈列上祭祀对象以后,就成为“庙”。宫庙最初只是为人神而建造的,后来许多神灵都有了庙,如土地庙、龙王庙、城隍庙等等。但社坛上不得盖房,否则被视为“丧国之神”。

(5)坟墓

在坟场墓地祭祀神灵是较原始朴素的方法,它多用于祭祀祖先神。古人认为,到坟墓祭祀离祖先最近,祖先神听得最清楚。《礼记·檀弓下》记载:孔子出外游说时,“去国则哭于墓而后行,返其国不哭,展墓而入。”

日本的致哀和吊丧风俗

在日本,当接到亲戚朋友故去的报丧后,应尽快赶到死者家中吊唁、安慰遗属和帮助料理丧事。距离较远者应先拍一封电报致哀,然后尽量亲临吊唁。吊唁者应向遗属赠送香典钱,是日本人必不可少的丧葬礼仪。至于香典钱的数额,应视与丧主的关系而定。如果死者为一家之主,香典钱应多送一些,往往为吊唁者工资的45%。应把香典钱装在印有“御灵前”的纸袋中,封面上写上吊唁者的姓名和住址,可供在灵前,也可直接交给遗属,还可交给接纳处,不能通过邮局寄送。吊唁者应携带供品前往。在佛式丧仪中,供品多为鲜花、花圈、水果、点心和香等。其中送鲜花应考虑故人的生前喜好,忌送特别艳丽、芳香的鲜花。在神式丧仪中,供品为点心、酒、水果、鲜花,忌送人造花。在基督教式丧仪中,供品为鲜花,以白色鲜花为主。日本人对参加吊唁的衣着也有规定。通常男子要穿黑色西服,系黑色领带、左臂带黑纱,忌戴鲜艳的领带和耀眼的领卡。女子可穿素色和服,系黑色腰带,亦可穿黑色,素色西服套裙或长袖连衣裙,但切忌穿坦胸露背服装,切忌佩戴任何装饰品,切忌涂红嘴唇,染红指甲。鞋子和手提包应为黑色。男女若穿和服时,应胸佩蝴蝶形黑纱条。

南斯拉夫的入殓习俗

在南斯拉夫,人一去世,家人要马上打开门窗,让死者的灵魂出去。要在家门口挂面黑旗。死者灵堂内要点蜡烛或油灯。亲属要为死者守灵。入殓时,人们要将死者的手脚绑上,要在死者手中、嘴里和口袋里放些零钱,作为到另一个世界的土地费和车费。

柬埔寨、缅甸、泰国的出殡习俗

在柬埔寨,出殡时,灵柩要放在由四名火葬工推着的手推灵车上,四位僧侣要走在灵车的四角,手持灵幡的居士紧跟其后。身穿白孝服的死者亲属应手持香烛、花和扇,悲痛地低着头,跟随灵车缓缓向前移动。孝子不仅身着孝服,还要头拴茅草,茅草要与灵柩相连。

在缅甸,出殡下葬日期要视死者的死因而定。出殡时,要敲铜磐或鸣枪,放爆竹。于是,前来送葬的人便纷纷乘送葬的车。送葬的车队往往很长。走在最前面的是敲铜磐的人乘的车,接着是供品、僧侣和乐队车,然后是灵车,灵车后面是死者家属及邻居们乘的车,最后是亲朋好友的车。送葬时,一边行进,一边放哀乐,僧侣诵经。

在泰国,出殡时有许多禁忌:(1)不得抬尸穿越屋门,必须破墙而出。不过,这一习俗现在有所改变。(2)抬棺出殡时,必须棺头在前,要由和尚手持灵线在前引路。(3)出殡途中,不得停棺休息,不得穿越田地和果园。(4)抬棺不得直走,必须走蛇形路。(5)抬棺的杠子用毕必须折断或砍断,切忌再用。

朝鲜的祭奠习俗

朝鲜祭奠分为朝夕奠、虞祭、小祥和大祥。所谓朝夕奠,指丧事的三日丧仪中祭奠亡人,或服丧三年中每年初一和节日举行祭奠仪式。祭奠时,要在灵柩前或灵位前供餐、焚香、哀悼,结束时向遗体或灵位跪拜两次。父母去世一年时举行的祭祀活动称小祥。遇上闰年则不能举行小祥仪式,若父亲在世,母亲去世,则要在第十一个月举行小祥仪式。父母去世满二年举行的祭祀活动称大祥。但男人为死去的妻子举行大祥仪式则在小祥后的第十三个月。参加大祥仪式的人,应在前一天沐浴,准备祭品,是日晨,脱掉小祥服,换上白色土布制成的大祥服,摆设祭品,在灵位前进行祭祀。大祥仪式后,应把丧服烧掉或送给他人。从此以后,饮食起居转入正常。

基督教的葬礼

在西方,基督教徒的葬礼一般在教堂举行。除遵从宗教教规的因素外,人们认为教堂仪式隆重会为丧礼增添气氛。

当举行葬礼时,人们陆续来到教堂,死者家人一般从离前排最近的门入场,坐在中间甬道右侧的前几排;左侧的前几排留给荣誉抬棺人。只有非常亲密的朋友才可以坐在甬道旁边的座位。熟人坐在教堂的中间或后面。一般友人则可随意入座。

在大多数葬礼中,已经免去行列圣歌。棺木放在花床上或铺着鲜花的毯子上,上面覆盖一块针织品,军人的棺木则会覆以旗帜。仪式开始前半小时,棺木被抬至圣坛下面的平台上。如今的潮流是把棺木关上。新教教徒可以按自己的意愿行事,天主教的仪式则要求棺木必须关上。

如果死者是位名人,其家属希望有行列圣歌,葬礼队列应在门厅排列。执事牧师和合唱班从正门步入教堂,葬礼队伍跟在后面。走在前面的是荣誉抬棺人,两人一行,然后是棺木,最后是家属一丧主走在前面,其他亲属跟在后面,一般一男一女并行,或两个女子或两个男子并行。合唱班坐在圣坛上常坐的位置,牧师站在圣坛台阶的下面,家属和荣誉抬棺人坐在前排座位上,其他人坐在甬道两侧的空座位上。大家入座后仪式开始。结束时,行列按进入时的顺序走出。

当人们走出教堂时,死者家属应让一位男亲戚站在教堂出口外,向前来参加葬礼的人致谢,只说“谢谢光临”即可。

装棺木的灵车先行,家属乘坐汽车紧跟其后,花圈放在一辆有篷的汽车里,缓缓驶向墓地。

不过,有些基督徒愿意在家里举行葬礼。这样不仅不必离开安静的家园,使葬礼更富有家庭色彩,而且避免在大庭广众之下抛头露面,使悲痛的家属免去交际、寒暄之苦。以前家庭葬礼上很少有音乐,如今风琴和合唱音乐的录音可以使家庭葬礼大为增色。一般葬礼仪式在起居室举行。棺木放在壁炉前面或两扇窗子中间,与门隔开一段距离。它通常放在葬礼主持人带来的平台上。在家庭葬礼中,亲戚们既可以坐在棺木旁过,也可以呆在旁边屋里。家中女子来到起居室时,一般都应戴上帽子或面纱。葬礼后,只有少数亲戚和女友被允许去公墓。如果死者葬礼在教堂举行,而又在教堂内或教堂附近下葬,死者家属和参加葬礼的人可以一起步行到墓地,不过,无论葬礼是在教堂还是在家里举行,并非所有参加葬礼的人都应去墓地,只有著名人士的葬礼才会出现一长串汽车等在教堂门口接人的情景。

多彩多姿的节日

年·拜年·拜年帖

在我国西北牧区,远古时以牧草返青一次为一年。问人多大岁数,则以见过几次青草发芽作答。生活在东北乌苏里江畔的赫哲族同胞,曾以大马哈鱼由海入江的周期为年,每捕一次鱼后,就挂起一个鱼头,以示纪年。沿海岛屿的古代居民,以候鸟往返周期为年。年的最初概念是同动植物的生活规律紧密相连的。

年,古时又叫“岁”。我国早在四千多年前的夏代便以岁纪年,那时把木星走完一周定作一岁,岁首则有各种喜庆活动。商周时由“岁”改“年”,“过年”叫“改岁”。公元前104年,汉武帝太初元年创立了“太初历”,俗称“夏历”,确定正月为岁首,初一叫元旦。后来为了避免与阳历的元旦相混,把民间传统的过年叫做“春节”。

拜年,是春节的一种传统风俗。“男女依次拜长辈,主者牵幼出谒戚友,或止遣子弟代贺,谓之拜年。”

拜年不仅古今汉族盛行,兄弟民族也同样流行。藏族同胞拜年时,要敬献哈达;回族同胞拜年时,要互送香油;布依族青年男女相互串门拜年,结伴游玩,尽兴方归。

古时文人雅士则流行互送拜年帖。拜年帖就是贺年片,是由古代的名片演变而成。据清代赵翼考,西汉时没有纸,削竹木为刺,上书名姓,叫“名刺”。后来还用大红绒线在织锦上绣字为“名片”。东汉后用纸代木,叫做“名纸”。六朝时简称为“名”,唐代叫“门状”。据《癸辛杂识》介绍,门状有大状和小状,大状用一张纸,小状则用半张纸。宋代还别称“手刺”、“门刺”。明清时曾叫“寸褚”、“红单”。

我国人民过春节有许多饶有兴趣的风俗习惯:在农村,家家户户都会在窗户上贴美观大方的剪纸,剪纸也叫“窗花”,它洋溢着喜庆欢乐的节日气氛;年画是我国的传统艺术,新春佳节,人们在居室墙上贴几张年画,以示辞旧迎新;每年阴历除夕,无论城乡,人们都会在门上张贴红色春联,为节日增色;张贴“福”字,也是我国人民的传统习俗,有的还把“福”字倒贴了,以示“福到了”,它寄托了人们对新的一年的善良愿望;除夕之夜,我国民间有守岁的习惯,在年三十夜里,一家老少围坐吃团圆饭,终夜不睡,以待天明;在我国北方,逢年过节,人们总要包顿饺子吃,尤其是除夕,全家人围坐,边包饺子边聊天,欢声笑语,其乐无穷;除夕点旺火,也是我国北方一些地区传统的风俗,旺火火势炽裂,以示旺气通天,兴隆繁盛,五谷丰登。我国民间还有放爆竹、点焰火欢度春节的风俗。

春节,不仅是汉族的主要传统佳节,也是我国各少数民族共同欢度的节日。

各地春节祭祖习俗

中国各地,一到春节,都要举行隆重严肃的祭祖活动。

台湾:时序一到除夕转进春节,三更时分,第一件大事是祀神、祭祖。那时红烛高照,上供清茶、红豆等祭品,人们严肃诚敬。祀神后要叩拜祖先,这叫“开春”。迎接新正,也叫“开正”。祭典进行到最后,是烧金纸献给祖宗。

浙江宁波:正月初一,在祖先遗像前,点着香烛,供陈汤团、糕、饼、水果,家人依次跪拜。也有把祖先遗像供在祠堂里的。家人就同去祠堂行祭祖礼仪。

广东东莞:正月初一,大多数人家先在历书上择一个吉利的时辰,举行祭祖典礼,祭品是茶、酒、白饭、攒盒、生果、如龙(年糕)、禄堆和斋菜。祭祖程序:焚香、点烛、烧元宝、放串炮,全家人依辈分、年龄的秩序拜祖先。中上人家的祭祖,都是灯火长明,香烟不绝。

河南开封:守岁到五更时候,先行盥洗,穿着礼服礼帽,在供桌之上摆好祭品,香烛齐燃,爆竹争放,一家人依长幼辈分,连续向祖宗跪拜致祭,拜祝“年福”。

同类推荐
  • 橙黄色童话书

    橙黄色童话书

    《橙黄色童话书》是一本29篇童话组成的小集子,由著名学者、童话创作人安德鲁?兰编著。收录了著名童话《英雄马科马的故事》《想见天堂的国王》《王子伊安的故事》《豺狼长子历险记》……
  • 魔法帮帮忙之乞儿与王子

    魔法帮帮忙之乞儿与王子

    是谁像影子一样跟踪威里?蓝皮信里诉说了什么可怕的秘密?荒原精灵被谁杀害?戈登魔法师的密室里的怪兽来自何方,它们所守护的宝藏是否会给威里带来厄运?勇敢的你快来翻开这个故事,我们一起去历险吧!
  • 左手民国课文 右手民国作文

    左手民国课文 右手民国作文

    《左手民国课文 右手民国作文(小学卷)(经典珍藏版)》从民国从《开明国语课本》《商务国语课本》《世界书局国语读本》等多个版本的老课本中,甄选出99篇极具童趣、童真,意境优美、文字活泼的老课文,同时在每篇老课文后面配一篇民国模范作文,二者编排相得益彰,全书图文并茂,读来颇为有趣。
  • 中华上下五千年故事大全集

    中华上下五千年故事大全集

    中华文明璀璨夺目,中华民族深具智慧,中国历史源远流长。在这片古老的华夏大地上,演绎了一幕幕激动人心的故事,涌现出一个个叱咤风云的历史人物,留下了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历史是一面镜子,更是一部包罗万象的大百科全书。本书将这些人物和事件介绍给读者,无疑可以开阔眼界,启发智慧,培养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本书是一部中国历史的普及读本。采用编年体例,按历史时间顺序编写,以历史故事为叙述单元,完整再现了中华五千年历史文化的精髓,让读者直观清晰地感受到中国历史的演进过程,全面掌握中华文明的发展脉络,真切地感受到中华五千年历史文化的光辉灿烂。
  • 北京娃娃之一世界宝藏

    北京娃娃之一世界宝藏

    本书的内容包括《新约全书》中的藏宝秘密、羊皮纸上的诡秘宝藏、路易十六金宝之谜、古橡树下的幽灵之宝、夏朗德人的圣宝、“红色处女军”藏宝之谜、沙皇500吨黄金宝藏、下落不明的莫斯科财宝、所罗门的宝藏、劫掳者的圣地、失踪的“琥珀房间”、托普利兹湖纳粹沉宝之谜、纳粹藏宝之谜、水下古城中的神秘宝藏、隆美尔的珍宝、“圣殿骑士团”的宝藏、法国王冠钻石失窃之谜、被神秘守护着的圣杯、斯里兰卡宝石坑、犹太人最神圣的文物耶和华约柜、人类发现的最神秘的瑰宝、令国王抱怨的“查理曼皇冠”、塞提一世的珍宝、名扬四海的宝石城、“黄金船队”沉宝之谜、玛雅人“圣井”里的宝藏、埋藏在可可岛上的珍宝、印加帝国重金宝藏。
热门推荐
  • 爱情折线

    爱情折线

    lovecorner.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霖铃终不怨。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
  • 白雪家园

    白雪家园

    黎明的天空,不清不白地亮着。山野被厚厚的雪裹着,远远近近的,都成了一样的景色。猎人郑清明的脚步声,自信曲折地在黎明时分的山野里响起。雪野扯地连天没有尽头的样子,郑清明的身影孤独地在单调的景色中游移着。从他记事起,这里的一切就是这种情景。山山岭岭,沟沟坎坎,他熟得不能再熟了。他的双脚曾踩遍这里山岭中的每寸土地。
  • 未来特种在都市

    未来特种在都市

    安逸,服役于未来特种部队,身为王牌,他在整个联盟都有着无与伦比的尊贵地位。然而,他现在却不得不解决一个相当严重的问题。这个问题让安逸不得不屈居尊驾,去三千年前的一家公司,应聘当保安。什么,老总指名点姓让我去给一个刁蛮女,当贴身保安?安逸痛苦大叫:憋屈死了,我现在终于知道,什么叫虎落平阳被犬欺,龙游浅水遭虾戏了!
  • 青春的光痕

    青春的光痕

    坏男孩,好女孩,看似两个完全不同的人,却走到一起。她感动了他,他也爱上了她。这是令人窒息的绽放,是绝望的调亡,是红莲炼狱之火,是忘水迷烟之泪。这是孤独的爱,未开先羕。
  • 一只青梅出墙来

    一只青梅出墙来

    一只青梅出墙来,两只竹马跑得快,她两任未婚夫,在退婚这条路上其实也蛮拼的……不过,退就退了,好马不吃回头草,你回头干甚!
  • 爱弥儿(经典超译本)

    爱弥儿(经典超译本)

    《爱弥儿》是一本小说体教育名著,1762年此书一出版,便轰动了法国与整个西欧,影响巨大。卢梭通过对他假设的教育对象爱弥儿的教育,表达了他从自然人性观出发的教育思想。他根据儿童的年龄提出了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进行教育的原则、内容,这些对今天的儿童教育依然有很大的借鉴作用。《经典超译本:爱弥儿》在尊重原著内容与结构的基础上,采用语录体形式,直接呈现原著中的经典段落与概括性结论,省却了繁复、冗长的论证过程。译者在领会原著者思想脉络的同时,于编译中巧妙加入了现代理解,缩小了阅读中的历史距离。行文简洁、有力,一改以往译文的晦涩拗口。
  • 天摧地陷:地震的防护与自救

    天摧地陷:地震的防护与自救

    本系列主要内容包括“自然灾害”、“火场危害”、“交通事故”、“水上安全”、“中毒与突发疾病”、“突发环境污染”等,书中主要针对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各种灾害问题作了详细解答,并全面地介绍了防灾减灾的避险以及自救的知识。居安思危,有备无患。我们衷心希望本书能够帮助青少年迅速掌握各种避险自救技能。"
  • 印痕传说

    印痕传说

    这单纯的一个故事,没有狗血的情节、逆天的运气、开挂的主角、霸气的光环、无聊的等级,甚至没有主角,或者说所有人都是主角。感谢腾讯文学书评团提供书评支持
  • 双兔傍地走

    双兔傍地走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雌雄?现代女兵穿越成男童,有高僧曰:施主他日必飞黄腾达,嫁入豪门哈哈,虽然女儿心,但是男儿身,怎么“嫁入”豪门啊,难道上演古代11不想快乐时日短,十六岁那年一吻惊魂,居然大变活人,男生变女生,可是时效只有十二个时辰,囧啊还没有搞清楚这囧事,不想祖奶奶就要帮我配婚成亲了,这算什么事啊,再怎么说我也是女人馅,怎么娶媳妇呢,而且也不能永远不和媳妇亲亲吧留书一封私逃出门,偷跟堂哥参军去,不管怎么说也是熟练工,总能在军中混得风生水起吧,意外啊,军中居然有这么让人流口水的酷男帅哥看来要压美女,还是要抱美男,这个问题要好好的思考思考,解决解决豆豆新文——《俏龟公》七月登场,筒子们多多收藏+推荐哦!
  • 古玩家

    古玩家

    喜爱古玩,热爱古玩,迷恋古玩,奉献古玩,深陷在古玩的世界里,不痴迷不成活,不是变成了古代人,而是帮助古玩和这个世界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