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931400000012

第12章 看上去很美

有朋友问我对一出香港电影的观感,我说:“导演关心画面,多过故事有多动听,人物是否动人。”

事实上愈来愈多香港导演都走上同一条路,难怪音乐在他们的电影中已不能叫做“配乐”,而是代替剧本的另一种文本。你当然知道MV便是这样拍成的,只不过MV再长也只是一首歌的长度,一部电影却起码有九十分钟。所以,当一部电影其实是一出MV时,我们都会因为它被拉长而觉得节奏拖沓,又因剧情停滞不前而产生剧力薄弱之感。因此,即使电影的面孔如MV般非常漂亮,但还是会教观众同声一叹:它的灵魂哪里去了?

对我来说,香港电影就像很多的香港男人和女人。像男人的时候,便是型与酷至上,说话一句起两句止,最忌底牌被人揭穿;另一种则装疯卖傻,俗谓“诈癜纳福”,福者,观众缘也。像女人的时候则更少变化可期。从近期几出港产片所见,典型香港女性便是《天生一对》中的杨千嬅,《独家试爱》中的邓丽欣,《得闲饮茶》中的粱慧嘉,她们若非欠缺脑袋只懂条件反射,便是动辄大吼大叫、无理取闹。往往只准她(们)发难而男人唯有赔不是的场面,可以是港产片长久面对的问题的比喻:编导想让观众看见的不是情理,却是情绪。而对许多香港导演来说,主角的“情绪失控”便是戏剧力量的最重要来源,甚至是全部。

有怎样的导演,便有怎样的观众,我发现新一代的观众对于一些只有情绪没有情感,只有故事没有戏剧张力,只有画面没有内容的电影,倒是很能适应和欢迎。银幕下的一双双眼睛,活脱脱是“活在当下”的印证:看见什么便是什么,不会把精神心思花在反问“为什么?”或“为什么不?”之上。换句话说,只要愿意买票入场,他们便是某种的信徒,不再质疑所见所闻,而港产片之所以在票房成绩上倒退到七十年代——一张戏票是当时的三倍价钱,但我们今天还是会为一部电影收入与许冠文的《大军阀》差不多而大摆庆功宴——说明电影作为“宗教”,它在香港所能激发的,到底只是小撮人的痴心和妄想。

而我甚至不能肯定在这些对电影抱有寄望的人之中,有多少是爱上电影,有多少是崇拜电影背后的权力,例如那一块把普通人引领人名气殿堂的红地毡。导致有朋友对我抱怨,某出新港产片看上去和另一位已成大师的香港导演的“经典”十处中有八处相似——“‘致敬’是新的类型片种不成?”

他这个挖苦式的笑话不独不好笑,我甚至担心被不同意他的观点的人听了去,随时会给他扣上“吃不到的葡萄便是酸”的帽子。因为,事到如今,电影已经从本来很开放的艺术形式,演化成“它就应该是如此这般”的样板。所谓样板,是指若有某种拍法曾被欢迎,它便不只是一种语言手法,而成了通往成功的梯阶。而拍电影对香港人的意义一向都是“只许成功,不许失败”,并且在成功的定义上异常狭窄:甚少侧重在挑战现实的规条,反而是强化既定的价值观,例如赚钱。王家卫的出现和当上今届康城(即戛纳)影展评审团主席,可算略为扭转了一些人的想法,因为换个角度,名大于利未尝不是拓阔了“赚”的层面。长远来看,真要在利与名之间选出更值得投资的一项,“名”虽未必会像金钱般种什么收割什么,但它所带给我们的满足感,只会有多没少——在别人虔诚和崇拜的眼神中折射出来的,当然就是我们的权力。

一个导演拍出来的电影看上去像是出自另一个导演的手笔,我认为反映的是他对那一种权力有着特别的向往和追求。而一部电影跟另一部电影有着不只手法,还有精神上的相似,则说明权力可以通过跟随某些创作模式而获得。“权力”的意思,除了是观众对作者的认同,更重要的,是对他的艺术地位的认可和推祟。

我对一些老好导演一向更为尊敬,便是因为他们的电影不会使我感觉到权力欲的不断膨胀。他们的作品,不会是一种范本的因循。他们戏如其人,你可以不喜欢他(们),但他们不会为了取悦别人而把电影拍成大众爱看的样子。在他们开创的世界里,观众可以得到更多解放心灵的空间,不用再受既定价值观所支配劳役。柏索里尼、法斯宾达、塔可夫斯基、侯麦、小津安二郎、成濑巳喜男、第昔加、某个阶段的费里尼和特吕弗……家喻户晓的这些名字,全都因此而位列“大师”的仙班。“大师”,如果不是被用来揶揄某人,却是一顶桂冠的话,那么他们之所以实至名归,便是有着一般人没有的思想之美。

而不光是拥有使观众看得心花怒放的技法和聪明。

“大师”通过电影展示思想之美。下一个问号必然是,“思想可以怎样美?”。王朔的小说被张元改编成电影,电影海报上是一个面孔像苹果般的小孩飘浮在蓝天白云上,戏名叫《看上去很美》。思想,可不像那可爱的小孩,能教我们借肉眼分辨出它几时美,几时不美。“大师”的过人之处,乃是能把思想转化成灵光投射在银幕上,叫人们一边欣赏,佩服他们的有知,同时感悟我们的无知。香港导演会把感悟观众看作是拍戏或艺术成就的目标吗?我看更多时候是追求“感动”吧?因为“感动”才是人们买票入场希望获得的东西。

正如我在之前提过的,时下的观众(尤其年轻人)在看戏时养成了随时抽离,随时投入的习惯,而且不论抽离或投入,都只是以个人经历为依归,跟剧情的上文下理可以完全无涉,即是,他或她会跟随剧中人的遭遇而泪下,然而在他或她口中的“感动”,其实不是同情别人,而是怜悯自己。你可有留意到香港观众对看过的电影印象特别模糊?试过无数次我和一些人谈电影,听来的差不多都是:忘了戏名叫什么;很喜欢,因为很感动,但忘了剧情是讲什么的;忘了是这一出还是另外一出,总之有些地方让我很感动。“感动”之于他们,是说来便来,说去便去的一种感觉。“感动”过后,就如风刮过了,雨下完了,心上积压的乌云暂时散去了,当然没有什么需要被保留下来。“感动”,就是这样替有过不愉快经历的人达到了消炎止痛的效果,但当药力散去,创伤的阴影又在心上蠕动时,大家便唯有等待下一次的被感动。一次又一次在银幕前等待别人扮演自己来“感动”自己,变成一种恶性循环。观众把电影当做单纯发泄情绪的消费品,导演把观众视为只懂对号入座和凭按钮便会又喊又笑的消费者。彼此间没有更多或更深感情的承担,就只有你买我卖的交易关系,而这,便是我所形容的“活在当下”。

活在当下式的“感动”,通常透过以下几种形式给人带来满足:(一)男女主角都是大众眼中的苹果,任何人只需拥有眼球,便可以藉代人他们而得到在现实中得不到的“爱情”;(二)导演除了会用“浪漫”的故事衬托俊男美女,更不可缺的,是摄影机的耍帅——“帅”的意思,是用适当镜头把人们想象中最酷最型的自己捕捉下来;(三)流泪是最直接和手到拿来的“感动位”。是的,时下观众口头禅中的“笑位”或“感动位”,反映在大众眼中,任何情绪的流露,都是决定于机关的设计是否精准,也就是说,大众对于自己成为被计算的对象觉得并无不妥——纵然在看到传媒以极度煽情的手法炮制低俗的娱乐新闻时,反对声音总会响起一阵——但正牌的香港人当然心里有数:我们都是情愿别人主动出力,多于让自己辛苦。

写到这里,我好像是在反商业电影。其实不是的。只是香港电影在处理商业和艺术元素的平衡时,确是进退失据——有人认为美术指导和设计便是一部电影的艺术指标!连带新的台湾电影也如是。在看《人鱼朵朵》时,我会惋惜导演李芸婵挖尽心思要在形式上建立一个新童话世界,却在思想和意识方面倒退到女性扎脚的时代。

《人鱼朵朵》是借人鱼公主的故事引出徐若瑄饰演的朵朵,因幼时患小儿麻痹症,康复、长大后便爱上买“鞋”——不是各式各样的,而是只有象征性感、成熟、华丽的高跟鞋。买鞋渐变成人不敷支的耽溺陋习,以致影响她与丈夫的感情,这时候一个彻底的大解决从天而降,因舍不得买下一双鞋而回头张望橱窗时,她被汽车撞倒而失去了双腿。但是“塞翁失马,焉知非福”,不再幻想自己“性感、成熟、华丽”的朵朵,倒是从此洗净铅华,“与王子快快乐乐地生活下去”。

与一切童话一样,朵朵的遭遇是一则道德教训。那便是“女人不怕失去对自己的欲望,更不用怕失去活动能力,因为这两样东西只会教你与‘幸福’擦肩而过,反而失去了它们却可以换来男人对你一生的照顾,而那才是女性最大的‘幸福’”。

《人鱼朵朵》要求它的观众既世故(明白现代童话与传统童话的分别),又单纯(愿意相信“头脑简单”的人会较容易得到“幸福”),于是突显出导演在野心和能力上的落差——说它是走高档艺术电影路线,又嫌思想失诸守旧;作为商业片,它的色彩明显是用错了在道具服装,而不是人物性格和情节上,致使我的朋友翁子江感慨说:“缤纷但苍白。”

同一句形容词,也可以应用在很多香港电影之上。问题是,香港导演有很多都不认为“苍白”是一个问题。因为,“香港人先天就是贫血”的,所以我们才会每年大量消费在装饰外表的化妆品上。电影对于香港人与其说可以启迪思想或洗涤心灵,倒不如说不就是涂抹在灵魂上的胭脂水粉。

后记

写完文章,同天内看了韩国电影《你是我的命运》和吴彦祖的导演处男作《四大天王》。前者示范了导演的功力:只要感情饱满,故事老土不代表电影老土。后者则是香港电影少有之作对娱乐圈和传媒现象提出尖锐的蹋爆和反思。两出都是在艺术(思想性)和商业(娱乐性)上达到定水平的电影,值得推荐。

2006年4月10日

同类推荐
  • 民间美术

    民间美术

    我们就是要通过彰显我国多姿多彩的民俗文化,保持中华民族的文化符号与特征,维护中华文化的本土化和多样化,这是具有伟大战略意义的事情。而对于每一个读者尤其是青少年读者来说,可以通过本书充分认识中华民族的辉煌文化,学习民族先人的聪明才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更加热爱祖国,热爱民族文化,并能够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进行新时代的文化创新和艺术创新。
  • 中国手工艺文化

    中国手工艺文化

    手工艺由人民创造,从生产生活中产生,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传承。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传承。但面对着汹涌而来的全球化浪潮,如何维护我们自身的文化命脉,保持和发扬自己的民族特性及文化个性,已成为至关重要的课题。本书中具体讲解了一百多项手工艺的历史渊源和制作过程,图文并茂,便于读者了解我国的手工艺文化,进而激发读者对手工艺的关心与热爱。中国手工艺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蕴含着人类独特的文化记忆和民族情感,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手工技及制品体现了人们对美的理解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蕴含着人的智慧与创造力。
  • 色彩改变生活

    色彩改变生活

    在色彩科学远未诞生之初,古人就已经能够娴熟而美妙地使各种色彩灵动地和谐起来。而随着设计和时尚产业的发展,色彩搭配美学在人们的生活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不同颜色具有不同的文化内涵和心理作用,作者运用多样的事例,从文化和实用层面为读者介绍色彩的神奇魔力,教你学会如何掌握色彩搭配的秘诀,让生活更多姿多彩。
  • 画像石·画像砖鉴赏及收藏(中国民间收藏实用全书)

    画像石·画像砖鉴赏及收藏(中国民间收藏实用全书)

    《中国民间收藏实用全书》所涉及的鉴赏及收藏内容包括碑贴、鼻烟壶、古代茶具、古兵器、乐器、古代瓷器、古代家具、古代酒具、古代书画、玉器、古金银器、古钱币、古青铜器、古铜镜、古砚、银币、古董、钟表、古化石、画像石画像砖、甲骨、牙角器、偶像、连环画、名石、扇页、石雕、唐三彩、陶器、陶俑、铜鼓、图书、古代瓦当、文房四宝、印章、玺印、古今邮品 纸币、票券、珠宝、竹刻、木雕、漆器、紫砂等,介绍了与之相关的各种知识。图书内容翔实,通俗易懂,是广大古玩鉴赏及收藏爱好者的最佳入门书籍。
  • 歌仔戏音乐三十年(1980-2010)

    歌仔戏音乐三十年(1980-2010)

    《歌仔戏音乐三十年(1980~2010)》,从歌仔戏音乐的历史与审美引领我们进入“十年动乱”之后,大陆传统艺术复苏,歌仔戏音乐传统得到恢复和渐变的1980~1990年。紧接着李晖以学术的眼光分析了1990~2000年,随着大陆经济步伐的加快,娱乐方式的丰富多彩,戏曲在日渐式微的时候,歌仔戏音乐人无法回避地把流行音乐的思维引入歌仔戏的创作之中,在传统与流行乐的碰撞中产生出了创新的潮流。
热门推荐
  • 豪门亿万新娘

    豪门亿万新娘

    神秘祝家庄在一场天火中被烧成了传说,他仍然痛恨着祝家,砸下一亿,誓要毁掉祝家掌上明珠,岂料一亿买回来的新娘在大婚之日被人偷梁换柱,他愤怒的将那该死的女人掐在床上,“你是准备来送死的吗?”。她淡淡一笑,“我也是祝家的女儿,你不过是想报仇,姐姐和妹妹都不一样吗?”。半年后,签下离婚协议书,带着他的种子潇洒离开!
  • 话说阴阳

    话说阴阳

    10岁那年一段离奇的经历让我踏上了阴阳先生的道路,,降魔卫道,从此踏上解救众生的道路,一路爆笑,诡异,惊悚
  • 反派难当

    反派难当

    顾涵在接受了所谓主神的委任后,努力想维护空间秩序,但······戚少商能不能别跟着我!顾惜朝冰着张脸向前走,根本不理后面越挫越勇的戚包子。
  • 倾世萌灵

    倾世萌灵

    “看!那边走来一只狐狸!”“不!劳资是小!狐!妖!”(把酱油打飞)“看!那个人无家可归!““你才无家可归,你全家都无家可归!我是上官家的养女!”“看!她好暴力!”“师傅!一起来打死他!”(本文走微搞笑,较为爽文风。喜欢的亲们快快收藏!)
  • 大宋天官

    大宋天官

    沈谦穿越了,来到北宋元佑四年的杭州,一个距离靖康之耻仅剩三十八年的时代。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既富庶又文灿。苏东坡大江东去,李清照细柳黄昏,四学士齐名天下,米狂草一字万金。一句话,实在太好了。然而这又是一个最坏的时代,既积弱又纷乱。北辽西夏年年岁币仍不免年年内侵,新旧党争此时你谪岭南彼日我亦贬岭南。金虏的铁蹄渐闻踢踏,梁山的群豪即将啸林。同样也是一句话:好日子快到头了。在这个最好也是最坏的时代里,我们的主角成为了一名大宋最底层的读书人。他将做什么,又将改变什么……PS:市井风情,明月黄昏;佳人舞袖,朝堂纷纷;金戈铁马,寸土万金。一切尽在《大宋天官》。
  • 玉漪碧水续红楼

    玉漪碧水续红楼

    金玉缘成,黛玉走出荣国府,准备回苏州故乡,在回去的路上巧遇到了北静王爷水溶。这个绝色温柔的男子,对她付出默默的关心。每次一见水溶,她的心也小鹿乱撞。然,一个是高高在上的王爷,一个是寄人篱下的孤女,他们究竟是有缘还是无份?
  • 最强透视

    最强透视

    偶然得到透视眼和五行手的奇异功能,赌石鉴宝,吸收大量灵气,积累大量财富,灭外患,除奸恶,成就绝世高手!
  • 中国的“苹果”在哪里?

    中国的“苹果”在哪里?

    苹果来了!国产手机们是集体趴下,还是奋起反抗争得一席之地?我们都知道,面对来势汹汹的苹果们,国产手机不能坐以待毙。他们中的很多已经销声匿迹,还有很多在与洋手机们苦战。那么,他们到底以怎样的方式反抗着洋手机的压迫?他们遭遇着怎样的困境?又将如何突围?
  • 娇媚老鸨俏娘子

    娇媚老鸨俏娘子

    她因一时失足来到这遥远的古代,他纳兰祥云天下第一绣庄的庄主,终年白衣,处处散发出飘逸如墨画清雅气息。命定天女?!辅王星?现在的她是无双郡主。这世上有一种奇怪的功夫,练得愈高,愈是容易像妖精迷惑人。那功夫是媚来倾城么?!应该是的!不然为什么那个男人越来越妖娆,令女人疯狂,甚至连男人也亦然!
  • 相贝经

    相贝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