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892000000038

第38章 任务一 中国主要节庆及少数民族习俗礼仪(1)

九了解中外民俗礼仪

F学完本章后,你应该能够:

? 了解中国主要节庆特点以及少数民族的风俗礼仪;

? 掌握外国主要国家的风俗习惯和禁忌;

? 掌握世界上主要几大宗教信仰的特点。

案例导入

张女士是商务工作者,由于业务成绩出色,随团到中东地区某国家考察。抵达目的地后,东道主非常热情接待,并举行宴会招待。席间,为表示敬意,主人向每位客人一一递上一杯当地特产饮料。轮到张女士接饮料时,一向习惯于?左撇子?的张女士不假思索,伸出左手去接,主人见此情景脸色骤变,不但没有将饮料递到张女士的手中,而且非常生气地将饮料重重地放在餐桌上,并不再理睬张女士。

请问,这是为什么呢?

常言道:“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习俗礼仪是某个国家或民族在一定的自然环境和长期的社会生活实践、历史文化发展中逐渐形成并沿袭下来的相对统一、稳定且极富特色的风俗、习惯、礼节等的总称。习俗礼仪对其社会成员的行为活动具有一定的规范、约束作用,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应共同遵守的社会生活习惯和风俗方面的行为准则。

习俗礼仪的形成、发展受到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双重影响。地理、气候等自然环境因素是制约特定国家、民族人们生存繁荣的第一要素,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构成了习俗礼仪产生、发展的自然基础;人们在长期的共同的社会经济生活中形成了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这是社会制度、结构、文化综合作用的产物,它充分渗入风俗习惯中,对习俗礼仪有着直接而深广的影响,成为习俗礼仪的社会基础。

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把习俗礼仪划分为不同的类型:根据习俗礼仪生成时间的不同,可分为传统习俗礼仪和现代习俗礼仪;根据习俗礼仪性质的差异及对人类社会文明进展所起作用的不同,可分为良习和陋习;根据习俗礼仪涉及内容的不同,可分为日常生活礼仪、岁时节令礼仪、人生礼俗及宗教礼仪等。

在与其他国家、民族的人们交往时,人们有必要全面了解并充分尊重其礼仪。这不仅能够使人们全面认识世界、扩大视野,丰富学识,也有助于消除彼此之间的隔阂、避免误会,加深彼此之间的理解、交往和合作,促进经济发展。

本章着重介绍中国主要节庆及少数民族习俗礼仪、外国主要节庆及部分国家少数民族习俗礼仪以及世界上重要的三大宗教礼仪等内容。

中国的传统节日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是我们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传统节日的形成,是一个民族或国家的历史文化长期积淀凝聚的过程。中国的节日,无一不是从远古发展过来的,从这些流传至今的节日风俗里,还可以清晰地看到古代人民社会生活的精彩画面。

节日的起源和发展是一个逐渐形成、潜移默化、逐步完善、慢慢渗入到社会生活的过程。它和社会的发展一样,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我国的节日,大多和天文、历法、数学以及后来划分出的节气有关。

节气为节日的产生提供了前提条件,大部分节日在先秦时期,就已初露端倪,但是其中风俗内容的丰富与流传,还需要有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最早的风俗活动是和原始崇拜、迷信禁忌有关。神话传奇故事、宗教、历史人物都融合凝聚在节日的内容里,使中国的节日有了深沉的历史感。

到汉代,我国主要的传统节日都已经定型。汉代是中国统一后第一个大发展时期,政治经济稳定,科学文化有了很大发展,这对节日的最后形成提供了良好的社会条件。

发展到唐代,节日已经从原始祭拜、禁忌神秘的气氛中解放出来,转为娱乐礼仪型,成为真正的佳节良辰。从此,节日变得欢快喜庆,丰富多彩,许多体育、享乐的活动内容出现,并很快成为一种时尚流行开来,这些风俗一直延续发展,经久不衰。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历代的文人雅士、骚人墨客,为一个个节日谱写了许多千古名篇。这些诗文脍炙人口,被广为传颂,使我国的传统节日渗透出深厚的文化底蕴,大俗中透着大雅,雅俗共赏。

中国的节日有很强的内聚力和广泛的包容性,一到过节,举国同庆,这与我们民族源远流长的悠久历史一脉相承的,是我们民族的一份宝贵的精神文化遗产。

一、中国主要的节庆风俗

(一)元旦

中国的元旦,据传说始于三皇五帝之一的颛顼,距今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元旦”.一词最早出现于《晋书》:“颛帝以孟夏正月为元,其实正朔元旦之春”的诗中;汉代崔瑗《三子钗铭》中叫·“元正”;晋代庾阐《扬都赋》中称作“元辰”;南北朝时,南朝萧子云的《介雅》诗中也有“四季新元旦,万寿初春朝”的记载;北齐时的一篇《元会大享歌皇夏辞》中呼为“元春”;唐德宗李适《元日退朝观军仗归营》诗中谓之“元朔”;宋代吴自牧《梦粱录》卷一“正月”条目:“正月朔日,谓之元旦,俗呼为新年。一岁节序,此为之首。”。

中国最早称农历正月初一为“元旦”,元是“初”、“始”的意思,旦指“日子”,元旦合称即是“初始的日子”,也就是一年的第一天。正月初一从哪日算起,在汉武帝以前也是很不统一的。因此,历代的元旦日期也并不一致。夏朝的夏历以孟喜月(元月)为正月,商朝的殷历以腊月(十二月)为正月,周朝的周历以冬月(十一月)为正月。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又以亥月(十月)为岁首,即十月初一为元旦。从汉武帝起,才规定孟喜月(元月)为正月,把孟喜月的第一天(夏历的正月初一)称为元旦,一直沿用到清朝末年。但这是夏历,也就是农历或阴历,还不是我们今天所说的元旦。

公元1911年,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为了“行夏正,所以顺农时,从西历,所以便统计”,民国元年决定使用公历(实际使用是1912年),并规定阳历(公历)1月1日为“新年”,但并不叫“元旦”。

今天所说的“元旦”,是新中国成立前夕的公元1949年9月27日,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决定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同时,也决定采用世界通用的公元纪年法,即是我们所说的阳历。

在当代,元旦指公元纪年的第一天。为了区别农历和阳历两个新年,又鉴于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恰在农历新年的前后,因此便把农历正月初一改称为“春节”,阳历1月1日定为新年的开始“元旦”,并列入了法定假日成为全国人民的欢乐节日。

(二)春节

春节,是农历正月初一,又叫阴历年,俗称“过年”。春节是我国民间最隆重、最热闹的一个传统节日。春节的历史很悠久,它起源于殷商时期年头岁尾的祭神祭祖活动。按照我国农历,正月初一古称元日、元辰、元正、元朔、元旦等,俗称年初一;到了民国时期,改用公历,公历的一月一日称为元旦,把农历的一月一日叫春节。

春节是我国一个较为古老的节日,也是全年最重要的一个节日,为了庆贺这个节日,我国人民在千百年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一些较为固定的风俗习惯。

1.扫尘

“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据《吕氏春秋》记载,我国在尧舜时代就有春节扫尘的风俗。按民间的说法:因“尘”与“陈”谐音,新春扫尘有“除陈布新”的含义,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扫尘这一习俗寄托着人们破旧立新的愿望和辞旧迎新的祈求。每逢春节来临,家家户户都要打扫卫生,清洗各种器具,拆洗被褥窗帘,洒扫六间庭院,掸拂尘垢蛛网,疏浚明渠暗沟。到处洋溢着欢欢喜喜搞卫生、干干净净迎新春的欢乐气氛。

2.贴春联

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于、桃符等,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是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幅大红春联贴于门上,为节日增加喜庆气氛。在贴春联的同时,一些人家要在屋门上、墙壁上、门楣上贴上大大小小的倒立的“福”字。“福”字指福气、福运,倒立的“福”字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

3.年画

春节挂贴年画在城乡也很普遍。年画是我国的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反映了人民朴素的风俗和信仰,寄托着人们对未来的美好愿望。年画,也和春联一样,起源于“门神”。随着木板印刷术的兴起,年画的内容已不仅限于门神之类单调的主题,正在逐渐变得丰富多彩。

4.守岁

除夕守岁是最重要的春节活动之一。除夕之夜,全家团聚在一起,吃过年夜饭,点起蜡烛或油灯,围坐炉旁闲聊,等着辞旧迎新的时刻,通宵守夜。守岁象征着把一切邪瘟病疫照跑驱走,期待着新的一年吉祥如意。

5.爆竹

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家家户户开门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噼噼叭叭的爆竹声辞旧迎新。放爆竹可以创造出喜庆、热闹的气氛,是节日的一种娱乐活动,可以给人们带来欢愉和吉利。

6.拜年

新年的初一,人们都早早起来,穿上最漂亮的衣服,打扮得整整齐齐,出门去走亲访友,相互拜年,恭祝来年大吉大利。春节拜年时,晚辈要先给长辈拜年,祝长辈长寿人安康,长辈可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据说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因为“岁”与“祟”谐音,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

7.食俗

食俗主要有腌腊味、蒸年糕和吃饺子。

(1)腌腊味。在古代,大约自腊月初八以后,家庭主妇们就要忙着张罗过年的食品了。因为腌制腊味所需的时间较长,所以必须尽早准备,我国许多省份都有腌腊味的习俗。(2)蒸年糕。年糕因为谐音“年高”,再加上有着变化多端的口味,几乎成了家家必备的应景食品。年糕的式样有方块状的黄、白年糕,象征着黄金、白银,寄寓新年发财。

(3)吃饺子。新年的前一夜叫团圆夜,离家在外的游子都要赶回家来,全家人要围坐在一起包饺子过年。饺子的作法是先和面做成饺子皮,再用皮包上馅,馅的内容五花八门,各种肉、蛋、海鲜、时令蔬菜等都可人馅。因为和面的“和”字就是“合”的意思,饺子的“饺”和“交”谐音,“合”和“交”都有相聚之意,所以用饺子象征团聚合欢,又取更岁交子之意,非常吉利;此外,饺子因为形似元宝,过年时吃饺子,也带有“招财进宝”的吉祥含义。

(三)元宵节

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所以称正月十五之夜为元宵节。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也是一元复始、大地回春的夜晚,人们对此加以庆祝,也是庆贺新春的延续。元宵节又称为“上元节”。

按中国民间的传统,在元宵节皓月高悬的夜晚,人们要点起彩灯万盏,以示庆贺。出门赏月、燃灯放焰、喜猜灯谜、共吃元宵,合家团聚、同庆佳节,其乐融融。

元宵节也称灯节,元宵燃灯的风俗起自汉朝;到了唐代,赏灯活动更加兴盛,皇宫里、街道上处处挂灯,还要建立高大的灯轮、灯楼和灯树;宋代更重视元宵节,赏灯活动更加热闹,赏灯活动要进行5天,灯的样式也更丰富;明代要连续赏灯10天,这是中国最长的灯节了;清代赏灯活动虽然只有3天,但是赏灯活动规模很大,盛况空前,除燃灯之外,还放烟花助兴。

“猜灯谜”又叫“打灯谜”,是元宵节后增的一项活动,出现在宋朝。南宋时,首都临安每逢元宵节时制谜,猜谜的人众多。开始时是好事者把谜语写在纸条上,贴在五光十色的彩灯上供人猜。因为谜语能启迪智慧又饶有兴趣,所以流传过程中深受社会各阶层的欢迎。

民间过元宵节有吃元宵的习俗。元宵由糯米粉制成,或实心,或带馅。元宵的馅有豆沙、白糖、山楂、各类果料等,食用时煮、煎、蒸、炸皆可。起初,人们把元宵叫“浮圆子”,后来又叫“汤团”或“汤圆”,取团圆之意,象征全家人团团圆圆,和睦幸福。人们也以此怀念离别的亲人,寄托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愿望。

随着时间的推移,元宵节的活动越来越多,不少地方节庆时增加了耍龙灯、耍狮子、踩高跷、划旱船、扭秧歌、打太平鼓等传统民俗表演,为节日增添了喜庆之色。

(四)清明节

我国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清明最开始是一个很重要的节气,清明一到,气温升高,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后来,由于清明与寒食的日子接近,而寒食是民间禁火扫墓的日子,渐渐的,寒食与清明就合二为一了,而寒食既成为清明的别称,也变成清明时节的一个习俗,清明之日不动烟火,只吃凉的食品。

清明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扫墓俗称上坟,是祭祀死者的一种活动。汉族和一些少数民族大多都是在清明节扫墓。

清明节,又叫踏青节,按阳历来说,它是在每年的4月4日至6日之间,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绿的时节,也正是人们春游(古代叫踏青)的好时候,所以古人有清明踏青,并开展系列体育活动的习俗。

(五)端午节

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端午也称端阳。端午节,它是中华民族古老的传统节日之一。

关于端午节的由来,说法甚多,诸如:纪念屈原说,纪念伍子胥说,纪念曹娥说,起于三代夏至节说,恶月恶日驱避说,吴越民族图腾祭说等等。以上各说,各本其源,都有一定的依据。据学者闻一多先生的《端午考》和《端午的历史教育》列举的百余条古籍记载及专家考古证明,端午的起源,是中国古代南方吴越民族举行图腾祭的节日,比屈原更早。但千百年来,屈原的爱国精神和感人诗辞,已广泛深入人心,故人们“惜而哀之,世论其辞,以相传焉”。因此,端午源于纪念屈原之说,影响最广最深。在民俗文化领域,中国民众把端午节的龙舟竞渡和吃粽子等,都与纪念屈原联系在一起。

由于地域广大,民族众多,过端午节,各地也有着不尽相同的习俗。其内容主要有:女儿回娘家,挂钟馗像,迎鬼船、躲午,帖午叶符,悬挂菖蒲、艾草,游百病,佩香囊,备牲醴,赛龙舟,比武,击球,荡秋千,给小孩涂雄黄,饮用雄黄酒、菖蒲酒,吃五毒饼、咸蛋、粽子和时令鲜果等,除了有迷信色彩的活动渐已消失外,其余的习俗至今已流传至中国各地及邻近诸国。有些活动,如赛龙舟等,已得到新的发展,突破了时间、地域界线,成为了国际性的体育赛事。

(六)七夕节

在我国,每年的农历七月初七,就是人们俗称的七夕节,也有人称之为“乞巧节”或“女儿节”。七夕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中最具浪漫色彩的一个节日,也是过去姑娘们最为重视的日子。

七夕节始于战国末期,汉代盛行。这个习俗跟牛郎织女的神话传说有关。相传,在每年阴历的七月七日的夜晚,织女与牛郎会在天河上的鹊桥相会。织女是一个美丽聪明、心灵手巧的仙女,凡间的妇女便在这一天晚上向她乞求智慧和巧艺,也少不了向她求赐美满的姻缘。所以,女孩们在这个晚上,对着明月,摆上时令瓜果,朝天祭拜。

七夕节最普遍的习俗,就是妇女们在七月初七的夜晚进行的各种乞巧活动。乞巧的方式大多是姑娘们穿针引线验巧,做些小物品赛巧,摆上些瓜果乞巧。各个地区的乞巧的方式不尽相同,各有趣味。七夕乞巧的应节食品,以巧果最为出名。

直到今日,七夕仍是一个富有浪漫色彩的传统节日。但不少习俗活动已弱化或消失,惟有象征忠贞爱情的牛郎织女的传说,一直流传至今。

(七)中秋节

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日,是传统的中秋佳节。这时是秋季的中期,所以被称为中秋。在中国的农历里,一年分为四季,每季又分为孟、仲、季三个部分,因而中秋也称仲秋。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他几个月的满月更圆、更明亮,所以又叫做“月夕”,“八月节”。中秋之夜,人们仰望天空的朗朗明月,自然会期盼家人团聚。远在他乡的游子,也借此寄托自己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所以,中秋又称“团圆节”。

中秋的主要活动就是吃月饼、赏月。我国人民在古代就有“秋暮夕月”的习俗。夕月,即祭拜月神。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举行迎寒和祭月。设大香案,摆上月饼、西瓜、苹果、红枣、李子、葡萄等祭品,其中月饼和西瓜是绝对不能少的,西瓜还要切成莲花状。在月下,将月亮神像放在月亮的那个方向,红烛高燃,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然后由当家主妇切开团圆月饼。切的人预先算好全家共有多少人,在家的,在外地的,都要算在一起,不能切多也不能切少,大小要一样;在唐代,中秋赏月、玩月颇为盛行。在北宋京师,八月十五之夜,满城人家,不论贫富老小,都要穿上成人的衣服,焚香拜月说出心愿,祈求月亮神的保佑;南宋,民间以月饼相赠,取团圆之义。有些地方还有舞草龙,砌宝塔等活动;明清以来,中秋节的风俗更加盛行,许多地方形成了烧斗香、树中秋、点塔灯、放天灯、走月亮、舞火龙等特殊风俗。

如今,月下游玩的习俗,已远没有旧时盛行。但设宴赏月仍很盛行,人们把酒问月,庆贺美好的生活,或祝远方的亲人健康快乐。·

中秋节的习俗很多,形式也各不相同,但都寄托着人们对生活无限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八)重阳节

农历九月九日,为传统的重阳节。因为古老的《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而叫重阳。古人认为九月九是个值得庆贺的吉利日子,并且从很早就开始过此节日了。

九九重阳,早在春秋战国时的《楚辞》中已提到了;三国时魏文帝曹丕《九日与钟繇书》中,则已明确写出重阳的饮宴了;大概在魏晋时期,重阳日已有了饮酒、赏菊的做法;到了唐代,重阳被正式定为民间的节日;在明代,九月重阳,皇宫上下要一起吃花糕以庆贺,皇帝要亲自到万岁山登高,此风俗一直流传到清代。

庆祝重阳节的活动多彩浪漫,一般包括出游赏景、登高远眺、观赏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阳糕、饮菊花酒等活动。

九九重阳,因为与“久久”同音,九在数字中又是最大数,有长久、长寿的含意,况且秋季又是一年收获的黄金季节,重阳佳节,寓意深远。人们对此节历来有着特殊的感情,唐诗宋词中有不少贺重阳,咏菊花的诗词佳作。

现在的重阳节,被赋予了新的含义。在1989年,我国把每年的九月九日定为老人节,传统与现代巧妙地结合,成为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节日。在重阳节这一天,全国各机关、团体、街道,往往都会组织从工作岗位上退下来的老人们秋游赏景,或临水玩乐,或登山健体。不少家庭的晚辈也会搀扶着年老的长辈到郊外活动或为老人准备一些可口的饮食。

(九)冬至

冬至,是我国农历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气,也是一个传统节日,至今仍有不少地方有过冬至节的习俗。冬至俗称“冬节”、“长至节”等。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时代,我国已经用土圭观测太阳测定出冬至来了,它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制订出的一个。冬至是在每年的阳历12月22日。冬至过节源于汉代,盛于唐宋,相沿至今。人们认为冬至是阴阳二气的自然转化,是上天赐予的福气。汉朝以冬至为“冬节”,官府要举行祝贺仪式称为“贺冬”,例行放假;唐、宋时期,冬至是祭天、祭祖的日子,皇帝在这天要到郊外举行祭天大典,百姓在这一天要向父母尊长祭拜。现在仍有一些地方在冬至这天过节庆贺。

冬至是北半球全年中白天最短、黑夜最长的一天,过了冬至,白天就会一天天变长。古人对冬至的说法是:阴极之至,阳气始生,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长之至,故曰“冬至”。冬至过后,各地气候都进入一个最寒冷的阶段,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进九”,我国民间有“冷在三九,热在三伏”的说法。

现代天文科学测定,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阳光对北半球最倾斜,北半球白天最短,黑夜最长,这天之后,太阳又逐渐北移。过了冬至,白昼一天比一天长,阳气回升,是一个节气循环的开始,也是一个吉日,应该庆贺。

现在,一些地方还把冬至作为一个节日来过。北方地区有冬至宰羊、吃饺子、吃馄饨的习俗;南方地区在这一天则有吃冬至米团、冬至长线面的习惯。各个地区在冬至这一天还有祭天、祭祖的习俗。

同类推荐
  • 员工激励:引爆员工潜力的32条策略

    员工激励:引爆员工潜力的32条策略

    讲述员工激励引爆员工潜力的32条策略。企业成功与失败的真正区别,经常在于是否能激发出员工的热情和聪明才智,要做什么才能帮助员工找到彼此共同的奋斗理想,以及如何在企业经历了诸多变化之后,还难维持这个共同的理想和目标。
  • 管理员工有绝招

    管理员工有绝招

    联想集团总裁柳传志有句众所周知的名言:“办公司就是办人。人才是利润最高的商品,能够经营好人才的企业才是最终的赢家。”现代企业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从这个角度来说,人才是企业之本。所谓企业管理,其实就是员工管理。人心不一,招法不一。采取什么样的方法或手段才能有效地激发员工的积极性,使员工更加忠诚于企业,尽心尽力地完成工作,是每一个企业管理者都希望解决的问题。不错,管理员工确实有难度,但并非没有办法,关键是要对症下药,找准规律,遵循规律,以心养心。按照规律管理员工,那么,“刺儿头”员工也会变成得力助手,低效的团队也会变得生机勃勃。
  • 上市公司代理问题、投资者保护与公司价值

    上市公司代理问题、投资者保护与公司价值

    本书结合我国的制度背景,借鉴企业合约理论和产权理论的相关研究成果,构建了一个分析我国上市公司代理问题的理论框架。
  • 餐饮店就该这样管

    餐饮店就该这样管

    《餐饮店就该这样管》从当今餐饮市场的实情出发,浓缩作者实战精华,以通俗易懂的语言,配合翔实的案例,揭秘多家成功餐饮店的经营绝招,并有针对性地做出诊断、形成制度、设置流程,让广大餐饮管理者能够拿来即用,全方位提升管理效率。
  • 轻轻松松开网店

    轻轻松松开网店

    本书主要通过介绍网上开店的实例,网上开店的优势,网上开店的方法,网上开店怎样找货、交易、发货以及售后服务,网上开店的关键命脉,建立网上店铺诚信档案等内容,充分向读者提供了轻松开网店、快乐赚大钱的方法。
热门推荐
  • 爱释枷锁暖诚歌

    爱释枷锁暖诚歌

    好吧,某女的表姐对某校草一见钟情,让自己去打探消息,这可以接受。不过直到某天某女好像才发现其实自己被自己表姐卖了,这她就纳闷了:“说,我表姐怎么被你闺蜜。。不对,是你兄弟拐去了。”某女质问道。“老婆大人我什么也不造啊!”某校草抱大腿状。。。“谁是你老婆了!!!”某女傲娇ing。。。“好了,我错了还不行吗,其实...我早就喜欢你了!”某校草深情告白。“。。我...我警告你,再追就别怪我我手下不留情了。。。”说着拿起一旁的玫瑰做誓死抵抗状,某校草突然低下头,娇羞状说道:“死鬼,讨厌,太突然了。。”。“GUN!!!”某女脸红道。“是,奴家这就回家洗澡。”某校草说罢抛了个媚眼,转身离去。。
  • 愿时光如昔

    愿时光如昔

    神在灭世之劫中牺牲了,遗留下来的葭那大陆骕氏子中将选出新的神!作为青梅竹马的三人,将,做出怎样的选择?谁死谁亡?
  • 大方广佛华严经论

    大方广佛华严经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我的美腿女王

    我的美腿女王

    她修长的腿上肌肤丝滑,无血色的白净肉体上,似乎还泛着层层的光晕,晶莹透亮,风情撩人。增一分则长,少一分则短,添一份则胖,减一分则瘦,完美!
  • 剑月诸星

    剑月诸星

    剑,横扫八方,诸雄臣服;月,造梦造神,万星来贺。剑与月,今日共和,血与泪,洒满天穹!!斗胆建个群417271162,与尔等共同交流……
  • 我叫阿法狗

    我叫阿法狗

    我不是人,我是一条阿法狗。我是最先进的人工智能,重生在小青年身上。他简直是悲催的最佳代表,成绩差到被劝退,女朋友跟别人跑了,老妈重病债台高筑……但那又如何,有我阿法狗,一切困难走走走!考试都去死,美女身边围,花钱如挥土,名望滚滚来!
  • 再战亦蓝天

    再战亦蓝天

    息念一界强势入侵,三大族五大明面势力,上前阻挡,均都毫无音讯归来,三大族剩两大族,五大明面势力剩三大明面势力,世界垂危之际,黄族少族长选择游历大陆,踏遍世界,寻找突破最高境界,悍然走上对抗强敌之路
  • 电影世界任我穿越

    电影世界任我穿越

    一家怀旧电影院,让我能够在各大经典电影里自由穿越。《唐伯虎点秋香》、《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盗梦空间》、《无间道》、《后会无期》……读者们还想看到哪部电影的可以在评论区留言哦,我会从中选取人气最高的来写。让我们一起和主角对话,与美女纠缠,在玩耍中改造电影世界!喜欢这本小说的欢迎加群:244658618
  • Chastelard

    Chastelard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刘老二的卖酒人生

    刘老二的卖酒人生

    一个略带痞气的大学毕业生,刘老二,通过不断奋斗,从无名小卒,成长为一方酒界泰斗,在他成长的路上有悲欢与离合,有忠诚和背叛,有奢侈浮夸和返璞归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