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833900000003

第3章 城乡一体化研究的脉络和重点

1.2.1 城乡一体化的历史进程和阶段划分

为了研究世界城市化进程所经历的轨迹,美国城市地理学家诺瑟姆(Ray。M。Northem)于1979年提出逻辑斯谛生长曲线(Logistie Cuve),把城市化全过程分为初级、中级和高级三个阶段。初级阶段:城市化率在30%以下。其特点是农村人口占多数,工农业生产力水平较低。工业提供的就业机会有限,农业剩余劳动力释放缓慢。城市化年增长速度很低,例如英国在初期阶段仅为0.16%,法国为0.20%,美国0.24%,前苏联0.30%。中级阶段,城市化率在30%~70%之间。其特点是经济实力增强,农业劳动生产率大大提高,工业吸收大批农业人口,城市化的发展速度提高很快。例如英国城市化水平年均增长率为0.30%,美国的0.52%;法国0.35%,西德0.35%。高级阶段:城市化率在70%~90%之间。其特点是农村人口的绝对数和农村中从事农业人口的数目已经很小,农村人口可能稳定在10%o这一阶段的城市化不再主要表现为变农村人口为城镇人口的过程,而是人口内部职业构成由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转移。城市的发展主要是靠其自身的增长,城市化发展速度回落趋于平稳。例如英国的城市化水平平均年增长降0.20%,美国在1970年至1980年的10年间城市化水平达75%,而城市化率年增长速度却降到0.01%的低水平。

中国学者对城市化的历史进程存在着不同的看法。有人认为,从人类发展史来看,城乡之中存在三种关系:城乡隔绝,城乡对立,城乡融合(城乡一体)。这三种关系随着经济发展水平与经济阶段的不同而存在着,从世界发展趋势看,无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有向城乡融合逼近的趋势,虽然在具体的动力结构与融合特征上存在较大的差别。还有学者提出,就人类社会城市化的整个进程而言,可以分为依次渐进的三个基本阶段或者说三种不同的模式,即近代以前的模式,现代模式和未来模式。也有人把城市化的进程分为六个阶段,即史前阶段(10%以下)、起步阶段(10%~20%)、加速阶段(20%~50%)、基本实现阶段(50%~60%)、高度发达阶段(60%~80%)和自我完善阶段(80%以上)。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资源管理研究所所长李晓西教授最近在京出席2004年中国城市论坛北京峰会时,发表了题为《科学发展观与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主题演讲,他提出在未来的5~10年内,中国城市的发展将分为6个阶段,分别为:城市普遍变大或说城市的集成阶段;部分城市变成智能化的阶段;城市人居环境变好的阶段;国内一些超大城市国际化的大发展阶段;各城市居民生活更方便的阶段;城市变强的关键阶段。他认为今后5~10年内,中国城市的大发展主要将体现在区域经济一体化和城市群上,实现在中国已经比较成型的区域经济体系,比如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两大地区。但是作为和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齐名的京津唐的区域经济的联合体,则没有出现预期的效果,也没有形成真正的一体化的规模。

北京市课题组陈光庭研究员认为,人类的发展历史可以概括为乡育城市→城乡分离→城乡对立→城乡融合等几个阶段。认为这个公式把人类的历史分成四个阶段,而最高阶段是城乡融合,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城乡一体化”。所以说城乡一体化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上海市课题组把城乡一体化可以视为四个相互关联的过程:一是城乡人口分布结构的转换,二是产业结构及其布局地域结构的转换,三是传统价值观念与生活方式向现代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的转换,四是人们聚居形式和集聚方式及其相关制度安排的变迁或创新。作为社会现代化重要标志的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是受经济、社会、政治和文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的。一般而言,产业结构的非农化转换,经济要素在不同产业及地域间的流动,相关的制度安排与创新是影响乃至决定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关键要素。其中,产业结构转换是城乡一体化的动力机制,经济要素流动与集聚是城乡一体化的实现机制,制度安排与变迁是城乡一体化的推动机制。它们的共同作用形成了城乡一体化的生成机制。与城市发展相关的制度安排与变迁不仅直接反映在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城市发展政策上,而且还会通过产业结构转换制度安排,以及经济要素流动制度安排或促进或阻碍城乡一体化进程。我们认为,应该看到,城市化是一个连续的动态过程,不管如何划分,阶段性只是相对而言。

1.2.2 城乡一体化研究的进程和阶段划分

景普秋、张复明对我国城乡一体化研究的进程进行了阶段划分。认为城乡一体化在我国的提出与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时期:一是改革开放后到80年代中后期,是城乡一体化的提出与探索阶段;二是80年代末期到90年代初期开始对城乡边缘区进行研究;三是90年代中期至今,是城乡一体化理论框架与理论体系开始建立,研究内容日臻完善时期。我国苏南地区在1983年最先使用城乡一体化这一概念,当时是出于这样的一个发展背景:乡镇工业发展超过农业产值,城乡之间的科技、文化、社会交往日益频繁;城乡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方式的差距在缩小;实行“市管县”的行政管理体制。1984年《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提出了“要充分发挥中心城市的作用,逐步形成以城市特别是大、中城市为依托的,不同规模的,开放式、网络性的经济区”。上海、天津、江苏、辽宁等经济发展相对超前的地区开始了对中心城市与周边乡村地区的发展通盘考虑的城乡一体化发展战略。1990年前后城乡一体化研究开始向城乡边缘区推进。城乡边缘区兼有城市和乡村两种地域的特征,是中国独特的地域类型,构成城市、乡村、城乡边缘区三元地域结构类型。这一时期对城乡边缘区的概念、特性、类型、空间演变机制等进行了探讨。邵继华在“北京郊区经济城乡一体化的发展历程”中提到,从1986年起,北京郊区是以城乡一体化的战略思想来指导经济工作。90年代中后期城乡一体化研究开始了理论上的探索,讨论城乡一体化目标、战略、特征、发展方向,动力机制与实现条件,阻碍因素与具体措施等等。在研究内容上趋向于具体化与系统化,即不再笼统来谈城乡一体化,而是从某一个领域入手来研究城乡一体化,或者是研究某一专题,总之城乡一体化在我国随着实践的需要而产生,随着实践的深入其研究内容趋于完善、丰富,理论趋于系统、成熟。

1.2.3 关于城乡一体化的系统研究

系统研究主要是把城乡一体化作为一个自然经济社会复合系统,研究它的目标、战略、特征、动力机制等方面的内容。杨培峰提出城乡一体化是自然—空间—人类系统,满足人的需求与追求发展是城乡一体化的两大目标,在这个目标前提下,通过城乡经济职能变迁,城乡空间结构完善,城乡一体化研究、规划、管理,形成自然—空间—人类良性循环系统。但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邓丽君提出,城乡一体化有六大特征,一是长期性,即城乡一体化是一个长期战略,不可能在短时期内实现;二是整体性,即兼顾城市与乡村的协调、统一与均衡;三是地域性,即城乡一体化的载体是以城市为中心的一个有限度的辐射区域;四是互动性,即城乡互动;五是双向性,即城市化与逆城市化并存;六是广泛性,即涉及城乡不同发展阶段上的各方面的不同内容。对于城乡一体化的实施既存在发展障碍,也有发展的动力。从阻力来看主要是制度上的,如城乡居民存在的两种身份制,城乡经济关系的不等价交换,土地制度的约束等。要实现城乡一体化首先应该为城乡之间的生产要素的流动创造一个自由的环境,为此就必须加大城乡一体化相关制度创新,包括乡镇企业产权制度创新,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制度创新,户籍制度创新,改革原有的城乡分割的管理体制等等。总之,政策和市场机制的引导形成城乡一体化的直接推动力。具体来说,包括乡村城市化;农业产业化、现代化;乡镇企业的发展与乡村工业化;城市郊区化等。杨荣南把城乡一体化的动力分为内部结构与外部结构,内部动力主要来自于乡村城市化与城市现代化,外部动力主要来自于改革开放的政策与外资的引进。

李同升等在《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动力机制及其演变分析》论文中简单提到城乡一体化发展过程的判别指标,如工农业劳动生产率比值,城乡居民收入比值,城市化和工业化水平差异,乡村社会经济和产业构成等。杨荣南建立了城乡一体化评价指标体系基本框架,包括城乡经济融合度、城乡人口融合度、城乡空间融合度、城乡生活融合度、城乡生态环境融合度五个方面,共35个具体指标来测度城乡一体化水平。指标体系的每个指标从不同的方面反映了城乡一体化的基本内涵,而要从总体上观察城乡一体化的实现程度,就必须进行综合评价,通过计算各指标的实际得分,根据指标体系用公式逐层按数学平均法求值,最后可求得城乡一体化水平值。

1.2.4 关于城乡一体化的领域研究

城乡一体化研究涉及城乡经济发展的方方面面,目前涉猎的研究领域主要有经济、人口、生态、空间、基础设施等。城乡经济一体化是城乡一体化的物质基础,通过城乡之间的横向联系与相互渗透,建立起多种形式的融合经济,包括产业发展一体化,市场发展一体化,生产要素一体化等。城乡工业一体化作为城乡经济一体化或者城乡产业一体化的主体部分,有学者把它单列出来研究,如李同升,孙自铎等。有学者专门研究城乡一体化当中的劳动力市场,杜肯堂等在文章中指出,农村劳动力向市场转移是推进城乡一体化的重要环节;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劳动力非农化进程大大加快,但由于旧体制下形成的城乡户籍制度、城市劳动用工制度等障碍因素的存在,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尚未建立,农村人口城市化进程目前还面临诸多困难和问题。胡思祺论证了发展城乡一体化劳动力市场的必要性及其意义,并提出四个建议,包括建立城乡劳动力就业平等竞争的机制,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供求信息网络,建立统一的就业中介服务机构,建立城乡统一的职业技术教育体系。车生泉从景观生态入手,认为景观生态学与城乡一体化过程联系较为密切的有:景观的多样性,景观的空间格局,景观中廓道效应三个方面。所谓景观的多样性,是指城市与乡村的融合要维持一定丰富的景观类型与景观格局,以适应不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与人文地理特点;景观空间格局要绿地系统的规划,把农业绿地、林业用地、环保绿地、游憩绿地等统一到城乡生态绿地空间中来;城乡廓道系统是连接能流、物流和信息流的通道,是实现人类活动以及生物、非生物运动的关键所在。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即是保证城市和乡村之间为实现交融发展,必须具备快速便捷的交通条件和通讯手段,保证城乡生产活动联系的密切性、城乡居民远距离就业以及乡村居民生活消费行为的便利性。在珠江三角洲的研究中很多学者注意到这一问题。如魏清泉通过研究发现珠江三角洲城镇之间,城镇与乡村型聚落间均由不同容量的现代化交通设施和便利快捷的现代化通讯设施连接在一起。乔治(George CSLin)指出,交通发展已经促成扩展型都市区域的形成。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城乡一体化研究总的来说理论上还不成熟,尚未形成一个统一的理论框架与理论模式,研究工作还在摸索当中。在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国家,其研究重点是不一样的:发达国家的发展趋势是城市产业和居民向乡村转移,所以在研究中更注重空间环境的城乡融合设计;在过度城市化的发展中国家,城乡一体化的研究是如何阻止乡村向城市的移民,如何通过乡村内生型发展,建立以小城镇和乡村为节点、以交通通讯为网络的城乡一体化发展模式,缓解乡村剩余劳动力对大城市的压力,促进小城镇的繁荣与农民受益的提高。我国的发展不同于其他国家,我国小城镇与乡镇企业已经有一定程度的发展,重点是要通过城乡一体化解决小城镇与乡镇企业上规模上档次的问题。

同类推荐
  • 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研究

    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研究

    党的十七大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鲜明地提出了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新要求。这是党中央从全局出发,针对农业、农村发展的新情况、新变化、新形势、新任务顺势而为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针对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提出的新的重大课题,为新阶段农业和农村发展指明了方向。
  • 外国政要答记者问

    外国政要答记者问

    本书收录的内容,或摘自《参考资料》、《人民日报》等报刊、杂志,或摘自公开出版的相关图书,或摘自人民网、新华网等官方网站,或根据电视访谈文字记录稿整理而成。其中对个别文字做了订正。由于本书中选录的外国政要都是广大读者所熟知的,因此在编辑过程中我们除了个别的人物、地名之外,书中未作专门的注释或说明。
  • 第三条道路(第3卷)

    第三条道路(第3卷)

    本书从阐发“新马克思主义”的形成发展及其理论体系入手,重点研究马尔库塞的马克思观、社会发展观和意识形态批判观,着重分析哈贝马斯对马尔库塞的继承发展、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及其技术意识形态观,进而对马尔库塞和哈贝马斯的第三条道路思想进行深入探讨和批判之批判。
  • 转型时期中国投资领域的政府行为研究:基于公共管理者视角

    转型时期中国投资领域的政府行为研究:基于公共管理者视角

    本书介绍了政府公共管理职能与政府行为、投资领域政府行为及其基本框架、转型时期中国投资领域行为比较研究、1998年以来中国投资领域地方政府行为分析、规范转型时期中国投资领域政府行为的思考等内容。
  • 毛泽东引古论事

    毛泽东引古论事

    本书根据毛泽东著作中引用诗文名句的情况,对相关诗文的出处进行阐释,并对毛泽东引用此诗文鉴古论今的时代背景和心路历程进行剖析,使读者在了解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同时,也能深入理解毛泽东深刻的唯物主义新历史观,领略伟人引古论今的独特语言艺术,在千古豪情中获得文化浸润与精神升华。
热门推荐
  • The Origin of the Distinction of Ranks

    The Origin of the Distinction of Rank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治理理论及其中国适用性

    治理理论及其中国适用性

    当前对于全球化时代治理转型的研究还显得太少,在已有的研究中,也是宏观、原则性研究居多,具体、深入研究较少。更重要的是,全球化时代的公共事务治理之道发生了重大转型,但对它们之间的关系却不能进行线性理解,即不能将全球化作为影响治理转型的一个常量。它们之间是一种表征关系,即不只是全球化影响了治理转型,而且治理转型本身也属于全球化进程。由此,我们不但要研究全球化,而且要全球化地思考。本丛书期待能够在这一方面有所贡献,实现全球化研究与治理研究的双重推进。
  • 跃天门

    跃天门

    鱼游潜水,龙翱天际。当渴望蓝天的鱼儿欢快的跃出水面,却忽然发现那湖泊再也容不下他那庞大的身躯。当梦想成仙的唐天义无反顾地踏入仙门之后,他却发现门那边的世界并不如他想象的那般美好,然而,无法回头的他能做的只是如同一叶小舟迎着巨大的风浪驶向那遥远地彼岸。一杆石笔,绘出万里山河。满腔热血,誓要洒遍仙台。
  • 本王王妃根正苗红又求上进

    本王王妃根正苗红又求上进

    她,本是街上一个骗吃骗喝的女孩,同时也爱钱如命,她本着坑爹无极限的原则,在一次车祸中身穿到了架空的古代,如此爱钱的她,怎能放过这样一个大肆敛财的机会?简介无力,各位看官请直戳正文
  • 怒战荒天

    怒战荒天

    秦寻道本是秦家最为出色的年轻一辈,一夜之间,修为全无。然而,这却成了他改变自己命运的机会。寻找纯净身体的传承,降临在他身上。一手遮风云,一拳动星辰,一脚镇山河,一怒破荒天!他要做的,就是寻求那无上之道!
  • 再见二丁目

    再见二丁目

    每个人都应该得到属于自己的一份爱,无论付出的多少。失去不代表永久,或许下一次偶遇比你任何时候都更灿烂。不管挫折有多少,你可以暂时迷失于选择,但别盲从于感觉,任何时候都应该比你爱别人更爱自己。
  • 拯救巨星

    拯救巨星

    大明星的贴身保镖杀手也要谈恋爱,死神也要泡姑娘敬请关注《拯救巨星》,带您走进一个不一样的故事。
  • 中华民俗文化:中华节俗

    中华民俗文化:中华节俗

    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中国民俗,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传统文化在社会生活中的具体体现。它是一种创造于民间又传承于民间的世代相习的思想和行为的传承性事像。它以有规律的活动约束人们的行为和意识,这种约束力来自习惯势力、传袭力量和心理信仰。
  • 植师世界

    植师世界

    粮食水果是种的;油盐酱醋是种的;桌椅碗碟是种的;就连兵器盔甲也是种的。这是一个种植的世界。而赐予普通人这种种植能力的人,就是植师。但世上没有免费的午餐,种植世界的运转,时刻都要消耗大量的树晶。为了维持世界的正常运作,为了让身边的人都过上幸福的生活。植师们必须冒着生命的危险不停地进行战斗。植师宁皓,就是在这样的世界里打滚拼搏,努力种田!
  • A级通缉犯

    A级通缉犯

    医院病房的神秘坐标,深山老林的地下监狱,不期而至的特殊罪犯,阴差阳错的冒牌卧底……一起失踪案引发了最意外的旅程,令人发指的罪恶逐渐浮出水面。有人踏上不归路,等待被救赎,有人走出堕落的深渊,重获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