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833400000004

第4章 魅力男人气质来自知识修养

1.拥有知识,便拥有世界

在当今社会,知识信息如同中古时代“帝王的权力”一样,成为一种标志和可能——拥有知识的男人,可以成为最有权力,也最具有创造财富资源的男人。但是,也并不是任何形态的知识都可以“兑现”为成功,使你成为有权者。拥有知识是成功的必要条件,你必须拥有“专业知识”,有专门的、特殊的才能,方可成功致富,使你成为耀眼的明星。

一、伟大而平凡的男人——袁隆平

就个人而言,当今中国最值钱的是谁呢?据一个专业的资产评估所认定,是一个叫袁隆平的人,他的名字的“品牌价值”高达1000亿人民币。

袁隆平是湖南省农科院的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是世界上第一个成功地利用水稻杂交优势的人,在国际上被称为“水稻杂交之父”。在中国这样一个有12亿人口的大国,在耕地面积不断缩小的情况下,还能够丰衣足食,在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他。他使过去亩产只有300多公斤的水稻产量增加到500多公斤。而他现在正在培育的超级杂交水稻将把亩产业进一步提高到800多公斤。为支持该项目的研究,项目报告递交的第三天,国务院总理朱镕基就直接批了1000万元人民币作为研究经费。

在当今的中国,有一半的水稻种植面积和60%的水稻产量源自于袁隆平和他的助手培育出来的杂交水稻品种。他的成果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中国人民的吃饭问题。朴实的中国农民在致富的道路上没有忘记袁隆平,他们感触地说,要感谢两个“平”,一个是邓小平给政策,一个是袁隆平给种子。袁隆平的杂交水稻被公认为是解决下个世纪世界性饥饿问题的法宝。在新近召开的第19届世界水稻委员会上,其中作出了一个最重要的决策就是发展杂交水稻。为此,他不仅获得了中国第一个特等发明奖,也获得了8个国际性大奖。人们称他领导了第二次“绿色革命”,并成为联合国粮农组织的首席顾问。国际上有人甚至认为,他的发明是继中国四大发明之后的第五大发明,袁隆平对世界文明作出了很大的贡献。袁隆平是当之无愧的知识英雄。

二、财富男人——比尔·盖茨

在20世纪,造就了一批知识经济化的智慧大师,他们推动了数字化的飞速发展,他们用知识和智慧将人类社会推进到了计算机时代,也使自己成为富可敌国的大富豪。美国微软公司的比尔,盖茨的世界头号富豪,在短短的20年间,微软从一个仅有3个人的小型计算机语言开发公司发展成一个“计算机帝国”,比尔,盖茨也从一个技术人员成为一个知识经济的企业家,人们也称他为当代的爱迪生和福特。他成功地领导了个人计算机革命,将微软变成了一个媒介和网络巨人。1997年底,比尔·盖茨的微软公司市场价值达150亿美元,其个人财富达400亿美元。1996年美国《时代》周刊评出的“最有权力的10名美国人”中,盖茨排在第2,仅次于美国的总统克林顿。比尔·盖茨的微软公司是建立在知识基础上的帝国,其智力创造财富的速度在人类历史上是史无前例的。有人算过一笔账,从比尔·盖茨创建微软公司的20年间,若以他每天工作14小时计算,比尔平均每秒钟收入达150美元。当财富像工业化流水线一般涌向他时,他向社会输出的并不是流水线式的产品,而是知识。

2.知识渊博,气质高贵

要使自己的气质高贵,必须要首先掌握渊博的知识;而要拥有渊博的知识,就需要通过长期努力的学习。

如果说最初的人类学习是生存的一种需要,那么现代的人类学习则是人类发展的动力。在现代社会里,学习已成为人生的伴侣,成为提高人们思想境界和生活质量的必由之路。凡是善于学习、自觉学习的人,往往因有知识有才华,气质显得高贵;而那些不愿学习,不善于学习的人,则因他们的无知而毫无气质可言。如今,学习能力已成为衡量现代人的标志之一,学习不仅是学生的事,而且已成为当代每一个人求生存求发展的重要途径。

所谓学习,是人在社会生活中获得经验的过程,是一个接受知识、增长学识、提高能力的智力过程。

培根说过“知识就是力量”,但知识本身并不能成为力量,只有知识的实际运用,知识内化为主体素质,内化为主体的学识和能力,才能显示出无穷的力量,高贵的气质和人格的力量才能体现出来。

现代科学知识综合化发展的特点和趋势促使我们不能把自己的知识局限在某一个方面。而要不断扩大自己的知识、视野、扩大学习和研究的领域。如果不这样,我们的思路、谈吐就会受到限制,显得狭小,枯燥无味,根本说不上气质了,因此,我们要注意拓宽自己的知识面,有目的有计划地博览群书,博采众长。只有这样的博学、活学,才是独立自主的、积极有效的学习,才能有助于智力的开发,学识的增长也才能使自己的气质高贵。

3.不断学习武装自己

生活发生变化,对于每一个人的影响都是非常巨大的。这就要求每个男人都不能在自己的安乐窝里坐享其成,不要以为现在有一份好工作,有足够的积蓄,就可以享清福。你必须顾及社会发展的需要,不断地武装自己,不断地学习,不断地适应社会发展变化。

常常在很短的时间内,人们就会面临跟以前截然不同的环境。人生无常,任何国家、社会、公司,甚至整个竞争环境又何尝不是如此呢?在这样的环境中,究竟我们应该采取被动还是主动,我们立身处世、安身立命的哲学到底是什么?

终身学习,以不变应万变。其实,变是一种假象。现在信息产品这么发达,你到书店会觉得真的是信息爆炸。但是你问稍微了解的人,可以发现,这都是工具书居多,真正的革新技术并不多。只要能掌握基本的技术和核心概念就可以了,其他的就是辅助信息,不需要恐慌。我们很难掌握大环境,只能以不变应万变,努力打下较深厚的基础,崇本务实。不管是对个人或企业,冲击和改变是不可避免的。如果能调整自己,走向学习型的个人或组织,对应变就非常有利。像我们所看到的十分优秀的企业,都是这样乐于学习。举Intel的例子,由于半导体已经转向软件的竞赛,Intel的董事长要求所有高阶主管在五年内把软件弄懂,不然就走人。于是像他们已经做到这么高地位的人,还像小学生一样拿着笔记到处去请教别人,就这样一路学习。后来他们都变成了专家。

在这个飞速发展的时代,有很多的力量会把我们击倒。无形的力量最后终会击败有形的东西。除了掌握根本,还必须培养多种专长以及不断地学习,才能让我们在不景气当中,不畏变局。即使不完美,但只要更好,就义无反顾地去做。

社会发展的越快,对男人的素质要求就会越高,适应社会发展,不断调节自己的思想认识,这样才能保证我们不被淘汰,与时俱进,走向成功。

4.把学习变成一种人生享受

很多男人把学习看作是一件痛苦的事,一提起学习就感到头痛。这就是应试教育的重大失败。

学习就是为了我们能够适应社会生活的发展变化,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如果与此无关就会产生厌学情绪,学习就会成为一件痛苦的事情。

其实学习本来就是人生的一种需要,有机会学习,能够学习,本身就是一种享受。只是由于种种原因,我们把这种享受变成了痛苦,变成了负担。

只要认识到这一点,我们就有可能改变现状。

关键就是人们对待学习的观念要改变,要全方位的认识学习,不要狭隘的理解学习。

这几年,社会上到处都可以看到推广学习方法的书,诸如《学习的革命》、《四轮学习法》等等,这些方法无疑可以使我们的学习现状得到改观,但是还必须结合我们自己的实际。盲目地照搬别人的东西,并不能收到好的效果。

怎样才能把学习变为一种快乐享受呢?

第一,要明确自己的目的。学习的目的是学习的动力,无目的的学习,既无效率,也无快乐可言。

第二,要有计划地学习。无计划就会陷入苦海之中,有计划就会有收获的快乐。

第三,带着问题学习。有问题就会有兴趣,在学习过程中解决了问题就会带来快乐,你就会享受到智慧的乐趣。

第四,在比较中学习。你可以把自己现在的学习结果与以前的学习结果进行比较,在比较中你会发现自己进步了,你就会体验一种快乐。

学习要产生相应的效果,有了效果就会感到快乐,没有效果就会感到苦恼。产生效果的最好办法就是活学活用,学用结合,把所学的知识与自己的生活实际结合起来,这样,就会发现学习的效果。

摆脱功利思想就会把学习的痛苦变为一种人生享受。有了功利思想,你的学习后面就会有一种负担和压力,你就不会是逍遥快乐地学习知识了,达不到功利的目的,你的学习就变成了痛苦的根源。没有功利思想,你的学习就变得轻松自在,没有负担,没有压力,学习还原了其本来面目,你就能真正地享受学习的快乐。

5.魅力男人要读书

读书首先要跳出书海,有所选择。

选择什么呢?当然是选读名著、文学,要选读世界名著、理论,也要选读世界名著,因为每一时期的世界名著都凝聚了该时期人类的最高智慧,表现着作者对人生、社会、自然的真知灼见。阅读名著,不光是有助于我们理解历史、现实、未来,理解自己,理解人类社会,而且使我们能够获得智慧和艺术的美感享受,提高人生品味,从而在有限的时间内拓展生命的境界。恩格斯说他从巴尔扎克著作中“所学到的东西,也要比从当时所有职业的历史学家、经济学家和统计学家那里学到的东西还要多。”

下面是一个男人对自己读书经历的总结,我们应该从中有所启发。

我小时候,在那个无书可读的时代,偶然得到一本连封皮都没有的禁书,是艾思奇的《辩证唯物主义讲话》。一读,大有醍醐灌顶、茅塞顿开的感觉,我似乎一夜之间就长大了,懂得了人活着是怎么回事,我的生命空间一下子从有限扩展到了无限。这部名著使我获得了无限的生存力量,以后在我的人生旅途不论遇到什么困境,我都有勇气坦然相对并努力战胜。现在我常常看到很多人津津有味地捧读武侠言情小说,沉醉于趣味不高的流行期刊,总觉得这是浪费时间,浪费生命。我忍不住奉劝这些正在读书的朋友,请把有限的读书时间用在选读世界名著,这是珍惜时间,珍惜自己生命的惟一选择。你从一本名著中获得的东西会比一百本通俗读物的内容还要多。

自古以来,读书人有两种偏执:一是读书求多,多多益善。相信量变会引起质变,有杜甫“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诗句为证;一是求精,认为读书不在多,贵在精通,求一通百通的效果。到底多读好,还是少读好,没有量化的标准,更何况多与少只是相对而言,确实难以判定。正如人的大脑一样,脑容量多出天才,脑容量少也出天才。可见,成才不成才,似乎并不在读书的多与少上,关键在于学以致用。

读书正是为了应用,应用就是新的创造。但是多数人读书不会应用,一旦会用也就成才了。如何学以致用呢?我想,读书大约经历这么三个阶段之后才能达到学以致用的境界:一是读生活,二是读人,三是读自己。

读生活可以看作是读书的初级阶段。小学生启蒙读:“日月星辰、马牛羊”就是读生活常识生活现象。很多成年人读书仍停留在这一阶段,他们只是跟在前人的认识成果之后读知识。生活知识读不完,却把自信读完了,读一辈子书也不会应用。这是因为他们没有意识到一切知识都是人创造的,只有在读生活知识时,读出内在的人的创造,读书才会进入第二阶段:读人。

不论是自然科学书籍,还是社会理论书籍或文学书籍,都是以人为对象而创作而存在的。自然是因人的关照才显示其存在的价值与意义,才会对自己的人生建立一个参照系统,才会明白怎样做人,怎样活着。读书只有读出人来,才可以说踏上了创造的门槛。但是,读别人总是隔着一层,所以常常听到有人说这本书读不懂,那本书难理解。从存在主义哲学观来说,我们永远也读不懂他人。他们惟一能读懂的只是自己。

读自己是读人的必然结果,也标志着读书进入到成熟阶段。到了这个阶段,读书就是读自己的需求,读自己的愿望与追求、人生抱负与理想,读自己的感情世界,读自己的思想境界。只有读懂了自己,也才能读懂别人。这时候,读生活,就是读自己的生活,读人就是读掩饰着自己的他人。如果说你不懂某本书,就是没有从书中读出你自己。试看近百年来,读(红楼梦》读出多少贾宝玉、林黛玉?读《少年维特之烦恼》读出大街上多少身着维特服饰的少年?这正是读书读出自己的范例。读书读出自己,书中的人事物景无不着我自己的色彩,“我”在书中无所不及,无所不通,书中一切都能为“我”所用,进而天下万物也必为“我”洞开,至此,达到学以致用的境界。

读书要读自己,实在是因为天下没有与自己无关的书,也实在是因为天下没有读不懂的自己。

读书是个苦差事,且不说读书给人带来的书外之苦,单读书本身就有三苦:一是苦于读不进去;二是苦于读不懂;三是苦于读不完。

想读书而读不进去,这种苦恼确实难以排遣。仔细想想,读不进去的原因很多,但关键还在自身。我们都知道生活之树常青,写进书里,就难免失掉很多色彩,所以现在流行的说法是外面的世界很精彩,相比之下,书中的生活太单调,太枯燥。明知不读书胸中难以自富,无奈“树欲静而风不止”,思潮踏着迪斯科在摇摆,虽然眼在书上,心却在别处,如何读得进去?读不进去,又非常懊恼,只好自己生自己的闷气。

读不懂书是最令人头痛的事了,而往往读不懂的书却最有阅读价值,这就要挠头拈须,苦苦思索,寝食不宁了。其实,读不懂书是常事,显而易见,写书人的境界高于自己,而读书的目的正是为了自己能到达这一境界,所以需要知难而进。为什么读不懂?首先,恐怕是功夫不到。古人言:“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只要肯下功夫,没有解不开的谜底。其次,是不知所求。自己的需要是理解的动力,读书不能盲目阅读,结合自己的需要选读,自然就会与作者的心灵沟通,与书对话。再次,读书不可能全懂,有一得即可。要全知全解无疑是自己跟自己过不去。

书是永远读不完的。很多人望见浩繁的书籍,还未读几本就发愁如何读得完,这种怯场的感觉我也曾体验过。面对书山,我总觉得生命的时间似乎一下子变得紧迫、短促了,常常苦于有很多好书没时间阅读,现在看来,这种烦恼完全是多余的。书只能一点一点地读,时间只能一点一点地挤,尽己所能,读多少就是多少,读一点就有一点收获。在这里需要的是恒心与毅力,坚持不懈,攻读不止,自有收获在后头,这正是蚂蚁啃骨头的精神。

正因为读书有三苦,古人才用“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来诱读了。当然今天不会有人相信这些诱劝了。但是只要你体验了读书之苦,就会明白:读不进去是心不静,欲念太杂,需要净心养性;读不懂是因为思考不够,目的不明确,需要功夫和目标;读不完是急于求成,好高骛远,需要毅力与蚂蚁精神。静心、功夫和目标,这一切只有经历读书三苦才能得到培养与升华。由此看来,读书不仅是增长知识与才干,更重要的是对读书人性情品德的陶冶修炼。

明白了这一点,读书就不是一个被动地接受过程,而成为积极的进取超越过程,就会变枯燥为有趣,变悲苦为快乐。

当你某一天突然发现,以往心浮气躁的情绪安定下来了,你的智慧可以洞达前人的思想境界,你做的任何事情都有一种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意志与毅力,你就会感受到读书的痛苦终于酿成甜蜜的喜悦。

很多人从中学走进大学,好长时间进不了读书的境界。究其原因主要是走不出中学形成的学习模式与习惯——即老师讲,学生记,下课读课本。读书处于被动接受状态,面对浩如烟海的书籍,难免不知所措了。

据调查,大学生被动读书是一种普遍现象,大致有三种情况:一是老师讲什么自己读什么,被动跟着老师转;二是盲目随意阅读,碰到什么就读什么,无计划被动读书;三是跟着潮流走,社会上流行什么就读什么,潮起潮落,永远浮在书海表面随波逐流。这样读书,只能读些“大路货”、“通货”,似乎无所不晓,实质上,没有独特性、专业性、深刻性可言,没有根底,浅学可见。

读书是为了成材,所以,真正意义上的读书,是要读出独立的阅读个性,读出专业的学问知识,读出独到的思想境界。这样,读书就不仅是接受书本中前人的思想认识,而更重要的是寻找自己的目标,发现问题,主动探索,形成新知的过程。在这里,关键的问题就在于变被动读书为主动读书,在于积极进取而非消极接受,在于个性独立而非随波逐流,在于方向明确而非盲目摸索,事倍功半,这就要改变中学的读书习惯,敢于走出老师的圈子,读自己的书。

怎样才算主动读书呢?表现有三:一是有明确的主攻目标和方向。这与自己的理想抱负以及要成什么样的人才密切相关。(虽然应该完成老师布置的阅读书目,但还要重点发展自己的专业,确定自己的阅读方向和目标);二是有计划地进行阅读。目标明确,到达目标的路要一步一步走,书要一本一本读,有计划地安排阅读内容和读书时间,才能保证到达原定目标;三是意志坚定,不为流行风潮所动。读书不能跟着大家走,只能跟着自己的感觉走,跟着自己的爱好、兴趣、志向,真是要“咬定青山不放松”,这样才能发展自己,学有所长。读书最忌朝秦暮楚,到头不知所终。

主动读书,读书人是自由而轻松的,不会为书所累,自由选择,就能读出自己,读我所需,读出兴趣,读出快乐。

主动读书,就会摆脱时间不够用的烦恼,从跟着别人团团转的瞎忙中解脱出来,腾出时间为我所用,读一点就是一点收获。

主动读书,眼睛是敏锐的,一下子就能捕捉到自己最需要的信息,就能发现问题,围绕重点问题,创造思维,激发思想火花,产生认知成果;而被动读书是盲目的,只是接受,却永远也发现不了问题。

读文学作品,历来有两种读法:一种是感性欣赏阅读,一种是理性研究阅读。一般读者都是在感性欣赏层面上阅读文学作品,赏读是一种消闲,随着作品主人公的命运悲而悲,喜而喜,审美一次完成,得到一种可以意会不可言传的审美感受就满足了,并不深究作品的意义和作家的良苦用心。而对于从事文学专业的人来讲,仅仅停留在感性阅读层面上是远远不够的,必须深入到理性言读层面才能正确地把握作品意蕴,形成明确的可以概括并能表述的理论认识,真正有所收获。所以,研读就要经过欣赏、分析、概括等几个阶段的阅读,反复体味,不断深入,由感性审美上升到理性审美,才算阅读完成。因此,文学作品是易读而难深入的,进一步的理解就需要一定的功力和文学修养了。

一般来讲,理性阅读文学作品,有人总结出五步阅读法:

第一步读情节,了解故事概况,整体把握,先在头脑中留下完整的情节框架。

第二步读人物,分清故事主人公和配角,认真分析主人公性格及其与命运的关系,读懂了主人公命运就读懂了作者的用心。

第三步读境界,作品的境界有大有小,有深有浅,有高有低,由人物、情节、场所、背景构成,把握住品德境界就能把握作品的立意与作者的审美追求与水平。

第四步读结构,从结构上可以看出作者艺术构思的才能,作者先讲什么后讲什么都是有一定用意的,读出这个用意也就读懂了结构。

第五步是读语言,语言是文学作品的根本,从语言上可以看出作者对生活的体验与感受程度,情感的细腻和感觉的敏锐,表述的准确和审美的妙味,这一切都显示着作者独特的风格和情趣。对语言的判断只有建立在前四步的基础上才能评价好坏,脱离情节、人物、境界、结构的语言再优美也是零,所以语言的研读是最后一步。

文学作品通过这么五步阅读就像沙里淘金一样,把对我们有用的东西过滤出来了,我们就对作品有话可说,评价好坏就有理有据了,否则凭感觉评论作品则易失之偏颇。五步阅读,步步都要分析思考,因而需要一定的时间,文学作品浩如烟海,即使专门从事文学评论的人也不可能都这么细读,总是有所选择。凡是重要的,自己喜欢的作品,不妨这么细致地读下去,而一般的作品感性欣赏一遍就可以了。

但是理性阅读思维习惯一旦形成,很多作品读一遍也能理清文脉,把握住作品的神韵,这就是鉴赏大师的水平,而非一般的读者了。然而只要用心并经过阅读训练,我想,大多数人都可以到达这一境界。

很多人提起理论书就摇头,似乎理论书抽象、枯涩、难理解。其实,学术理论书籍虽然难读却易深入,一旦读进去,比文学作品的阅读收获更具体,更实在,更有用。

所以,阅读理论书,关键是要能读进去。怎样才能读进去呢?

第一,读理论书要有解惑目的。一书在手,先要对着题目想一想,在这一方面有没有不明白的问题。有惑,就有了阅读的兴趣,无惑,大可不读。读书的过程就是有惑到无惑,不知到知的过程。人在生活中总会面临无知或困惑的处境。如果一本理论书正是解释这种情况,那么无疑会吸引我们的注意,这时,抽象就变为具体,枯燥就化为甘露,自然就能读进理论中去了。这就是带着问题读理论书的妙处。

第二,学术理论著作要从细小处读。先掌握基本概念,把书中的术语概念理解清楚了,才能在这个基础上把握作者的逻辑推理过程。才能把握全书的理论框架,最终理解作者的主要观点。从而走出理论的迷谷,到达豁然亮堂的境界。

这一点正与文学阅读相反,读文学作品总是先整体把握情节大框架,再细细品味细节、语言,是从大到小阅读。而读理论书则需从小到大阅读,小处忽漏,小概念不理解,大观点就读不懂或理解错误。所以,读理论书一开始就要戒浮戒躁,心平气和从头读起,一点一点啃,实现蚕食政策。枝叶理清了,主干就显出来了。

第三,读学术名著要溯源。每一理论观点的形成都有其来源、发展、变化直至现实状态,要理解现实状态,必须了解源头。寻根溯源,虽幽必显,认识了这个继承发展变化过程也就启示了创造思维,你就会有所得,有所想,有所发展,有所创造,从而体会读理论的快乐。

第四,读理论要学会逆验证。每一理论的形成都经历由现象——思维——规律认识的过程,阅读理论,要善于从作品观点到作者思维,再到现象进行逆思维验证,如果能逆推下去,就会发现创造的奥秘,就会变枯燥为趣味;每一理论,不管术语多么新潮,多么美丽动听,用实际生活事例一验证就会显出优劣。

读书就是要试着用理论解释自己面临的现实困惑,解决自己实际存在着的问题,逆思维阅读就是要理论和实际相结合,既检验理论的正误,避免盲目接受,又学会思考,增加读书的趣味。

好的理论专著,读完掩卷思索,总是心有所会,意有所得,思有所通,情有所感,由此及彼,由彼返今,举一反三,左右旁通,回味无穷。

如果能从枯燥、抽象,令人头痛的学术名著阅读出趣味,读出快乐,读出美感,读出创造欲望,你就学会丁读书,就可以做一个名副其实的读书人。

6.每天读书至少10分钟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每天抽出一点时间来读书,将为你今后的工作、生活带来精神上的极大丰收。

高尔基曾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对于这个“阶梯”的理解,应该是人们一生的经历有限,不可能每件事情都通过自己的行动来获得知识,那么就只能依靠书籍。书籍是人类知识的载体,它记录了人类:千百年来的每一点进步,通过阅读不同的书籍,掌握各个时期、各个种类的知识,这就是读书的真理。一个没有书籍、杂志、报纸的家庭,是缺乏动力的,人们只有通过经常接触书本,才能对学习产生兴趣,才能在不知不觉中增长各种各样的知识,才能不与社会脱节。

耶鲁大学的校长海德雷说:“在各界做事的人,无论是商业界、交通界还是实业界,都这样向我说,他们最需要的人才是大学学院培养的、能善于选择书本、能活用书本知识的青年。而这种善用书本、活用书本能力的最初培养,最好是在家庭中,尤其是在那些具备各类书籍的家庭中。”可见,一个家庭的藏书对于自己、对于孩子的未来都是十分重要的。

一位原来只是补习班讲师的英文教师,后来成为一家著名英文杂志的发行人,他说他一共买了三套英文百科全书,一套缩写本随身携带、一套放在家里、一套放在工作岗位,随时阅读。他以随时随地提高自己为目的,也慢慢把自己带向成功之途。

聪明的学生在学牛时代就养成了一种重要的能力,那就是怎样从一个汗牛充栋的图书馆中,善于辨别选择书籍,以供阅渎-这种能力将对他的——生产生很大的影响,因为掌握了如何在图书馆里寻找自己需要的书籍、资料,就等于掌握了怎样学习的方法。“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这就像是一个工人善于选择工具一样。

“人,若是能养成每天读10分钟书的习惯,则20年后,必判若两人。”一位前任的哈佛校长这样告诫他的学生。但是,读书不能不求甚解,对书籍的钻研是一个人从书本中获取新知识的重要途径。

南宋朱熹开创了中国儒学的一个新篇章,他大半生的时间致力于学术研究和教育工作,成就斐然。

朱熹读书十分刻苦用心,与他同龄的孩子仅满足于读书、识字、背诵,他却更倾向于用心去体会圣人所讲的道理。他常常为一句话所含的意义而食不甘味,夜不安寝。一旦他领悟了各中道理,便又高兴得不能自禁。朱熹不仅读书刻苦,而且非常善于总结学习方法。他喜欢博览群书,但从不贪多贪快。他认为,读书不明其中道理,就算读得再多也没有用。早年他在读《周礼》时,听人说《周礼》的每一句话都仿佛从圣人心中自然流出,但当时不甚理解。后经多年研读、揣摩,终于豁然开朗。他曾比喻说这就好像以前只听说糖是甜的,盐是咸的,今天亲自尝到了,才真正明白了何为糖甜、盐咸。他还形象的把读书比作射箭,刚刚练习时,只要射到箭靶上就行。但经反复训练,最终要射中靶心,否则也就不能说学会了射箭。朱熹认为,读书的目的在于弄懂书中的义理,而后照着这些义理去做。

他说,十七八岁时读《孟子》,到20岁,只能逐句去理会。以后才明白,书中很多长段是首尾相连的,不能割断了它们的联系,只有把大段的文字综合起来理解,才能得到其中的真谛。

朱熹读书还十分讲究循序渐进的方法。他认为,读书都有一个由浅入深的过程,比如要先读《论语》,再读《孟子》;先读《论语》的“学而”篇,再读“为政”篇。读某一本书或某一篇时就要读到把它弄懂为止,再接着读下面的内容。这样,读到融会贯通的地步,就可以说把知识学到手了。

朱熹不仅爱读书,而且会渎书。他早年兴趣广泛,禅、道、楚辞、诗、兵法样样涉猎。但后来,他又转向专攻儒家经典研究。这“一博”、“一专”,为朱熹的学术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每天抽出一点时间来读书,将为你今后的工作、生活带来精神上的极大丰收。

7.找到读书的乐趣

读书是人生一大乐趣,可是有境界高低之分。人的悟性不同,所达到的境界也不同。

第一境界:尽信书。刚开始的读书人,觉得书里讲的都是对的。道理很简单,白纸黑字在那里,那还有假?不过这时的人,读书是为了功利,为了前途读书,书读过用后就忘。这是读书的最低境界。

第二境界:乱读书。这时的读书人,因为喜好而读书,一看见书,就有读的欲望,不管书的内容适合不适合自己,是书就读,囫囵吞枣。读的书积在肚子里,消化不了。却以读书多而沾沾自喜。

第三境界:怀疑书。这时的读书人读的书精而专,有了自己的看法。开始了横向比较,发现了书中的诋误。开始觉得写书人也不对,开始对书中的错误挑刺,每发现一处前人没有发现的错误,就高兴得睡不着觉。

第四境界:理解书。这时的读书人,因为精研,理解了写书人的心,不再吹毛求疵,将心比心,与作者有心心相印的默契。知道了立言的难处。

第五境界:不看书。这时的读书人,对一切融会贯通,放眼书林,不过是那些话在换说法,看一切书,犹如晴空皓月。

人们离书越来越远的时候,读书就越来越成为一件高雅和超然的事情。换了装帧、变了价格的书出了书店,进入商店,渐渐地就成了购物者“品味”的象征;又有人学着流行歌曲的样子,把新旧书目也列成“排行榜”,引导着读者们认清书的时髦与落伍;还有些人虽然早已无心看书,但因确曾读过些书,长久不读又颇惶惶然,于是就专门辟出一个书房,置买些精装书籍,也好落得个“书香满室”的坦然。

读书的确是一种很高贵的行为,不是三六九等都能随意为之的,因此,书成了文人们脚下的台阶和手里的招牌,书使他们总是能满怀优越感地居高临下。而“书中自有黄金屋”这样的名言表面上看似超脱,仔细想来也极具功利性,它给人的感觉是:读书可以达到某种目的,或替代某种目的,而读书的乐趣也正在于获得了目的的变通。

其实读书本身并未见得怎样地超凡脱俗,所有的神秘与雅致都来自于字里行间的精妙,而阅读的行为,实在只不过是一种习惯。至于读什么、怎么读,每个人则又各不相同。都说“需要是最好的老师”,我们总是挑那些离我们最近的和最盛兴趣的文字来读,免不了的,在某一天就会感叹:“书到用时方恨少”。就像饮食营养不均衡会导致身体出问题一样,阅读的的偏颇和经历的局限,也会使我们难以极目远望:而世界则在一刻不停地,纷繁地变化着,我们从书上阅读来的或许是最深刻、最重要的东西,但那些更鲜活、更灵动的部分转瞬即逝,却又是我们身边不可错过的风景。人类的历史越漫长,需要阅读的文字就越繁杂。在今天,除了纸上的文字,可以参看的还有网上信息、电视、电影等,它们不同于书,不同于阅读,但却极易形成习惯,而且,虽有浮躁之嫌,但的确能在最短时间内提供最大量的、最丰富的信息。

但读书的习惯还是会存在于很多人的生活里,学无止境也罢,附庸风雅也罢,这习惯总归是有益无害的,只是别用书作幌子,似乎沾点笔墨就可以脱胎换骨,甚至有些教女人美容的篇章里也特别提到读书,好像它比健身操和化妆品还要功效显著,可以使女人们在青春长驻之外还可魅力永存。但这些作者却都没有提醒女人,阅读不可能像化妆品和换衣服那样,让她们在瞬间变得光彩照人;而是在长年累月的阅读之后,伴随着品位与气质或多或少的变化,更不可避免的可能将是眼镜、眼袋和发涩的眼睛。

所谓“读一本好书,就如同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也不过是读过之后的回味。今天读书已是人人可为之事,谁都可能有阅读的习惯,不过有人看晚报上的社会新闻,有人看大部头的深奥论著,虽说差异极大,但获得的快乐却是一样的。

一旦成为习惯,阅读自然就是必需的了,用不着包装的矫情,它就像是我们经常见面的朋友,分手时随口说一句:“明天还在这儿,不见不散。”

一切就是这么简单。阅读并不能直接让我们获得多少实惠,它只不过是一种习惯,一种好的习惯。

高尔基说:“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如果我们把它理解为书是人类养怡之良师,也没有什么大错。古人在读书学习的时候,有“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等等,这当然是“读书至上”的偏颇,但在浩浩书海中,确实有不少教人清心寡欲、养生怡性的篇章。且不说专讲养生的论著,仅读一读那些脍炙人口的诗文,往往就会令人俗念顿消、心安神泰、诵体舒展。

因此,我们行养怡之道,应该将读书作为不可或缺的一项。人生于世,岂能事事称心,处处顺遂。在有悖于本意之际,如果将苦闷郁结于心而久久不能释怀,就极易生病:假如我们读一读于谦的诗句:“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眼前直下三千字,胸次全地一点尘。”难道不会与其产生共鸣而摈弃种种烦恼吗?英国哲学家宾穆尔说:“一间没有书的屋子,正如一个没有窗户的房间;”如果我们能与书为友,便是有幸居于窗明几净、空气清新的雅室,不致坠入黄庭坚所谓的“人不读书,则尘俗生其间”那样的秽境:

歌德写出了《少年维特的烦恼》一书后,医好了严重的精神危机;纳博科夫完成了《洛莉塔》,也就摆脱了乡土的焦虑……他们都能对症下药,使自己成为自己心灵上的医生:而大家更为熟悉的鲁迅,他本人不但学医,更是我们这个民族的不朽名医。他为我们民族中的不完善之处,曾开出了一张又一张方子。《狂人日记》是药,《阿Q正传》是药,《药》是药,《野草》则简直像一家国药店了。良药苦口利于病,所以鲁迅的文章的确是很难读的。既然作为药当然也就不琅琅上口,不是小吃零食。即使梨膏糖,其滋味也不是梨与糖的。

而书,对于读书人而言,起码是这一帖药吧。一帖能医佾的药。用心读书,即能医俗。就像目前卫生界在严禁假药一样,我们读书之际也要用心,书尽管无真假之说,但有伪书、劣书,已经很多了。

读书是迅速获得知识的法宝,它可以使我们足不出户就能够深刻地了解整个世界,它可以提高我们的生活品质,是对我们人生的完善,而身心皆健应是人生的最佳状态。西汉文学家枚乘的名赋《七发》中那个楚太子,“久耽安乐”,致伎“百病成生”。假使他对物质享受有所节制,抽点时间,找点空闲,带着疑惑,常把书看看,通“天下之精微”,晓“万物之是非”,哪里还会有“大命乃倾”的厄运。

要阅读各种成功人士的传记和自传。当我们阅读亨利·福特、林肯、爱迪生、卡耐基、华盛顿等人的故事时,要想不受感动是很困难的。我们以这些故事中的人物为榜样来激励自己,这样我们就会在许多方面获得提升。当我们见到他们的成功,也会告诉自己同样能够获得成功。

英国著名的戏剧家莎士比亚曾说过:“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里如果没有书籍,就好像是大地上没有阳光;智慧里如果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了翅膀。”

法国杰出的文学家司汤达说:“读书使我在普遍的野蛮中有了恢复文明的感觉。”

俄国唯物主义哲学家赫尔岑说:“书——是这一代对另一代的精神上的遗训。”我们权且将其所言之的“精神”,狭隘地理解为生理意义上的“精神”。那么,通过读书,我们总会辩证地汲取对养怡有益的教诲,常使胸中无块垒,性情豁达,神态怡然,再辅之以其他的手段,我们的身体自然会棒棒的。除书之外,报章杂志,对联碑帖,大凡有益于开阔胸襟,远离俗物,引人求宁静、生雅趣之读物,尽可捧来一饱眼福,一清神志。做个坦荡君子,愉愉快快地生活,踏踏实实地工作。书,既是我们的益友,也是我们的良医。

一滴墨水可以引发千万人的思考,一套好书可以改变无数人的命运。

晚上回到家后,先不要忙着打开电视机,你可以在家里为自己辟出一个安静的地方,放。亡一段美妙的乐曲,找一本自己喜爱的书籍,好好享受一下安静和温馨的感觉,听一听自己心灵的感觉。这时候,你的思想就放松了,心情就平静了。你的心灵不再受到欲望的困扰,你不再会担忧有其他的烦恼。

8.魅力男人必读的四大名著

一些男人不喜欢看书,更不喜欢看名著。可无论有多少个理由,作为一个男人,一个渴望成功和想有所作为的男人,有四本书你一定要看,而且要仔细地看:因为它们会教你如何去看待生活,如何做一个优秀的男人。

一、《三国演义》

罗贯中在《三国演义》中对男性的描写,可以说已淋漓尽致,表现出的人物性格、军事才能也是形象各异,各有千秋。曹操的奸诈,一举一动都隐伏着阴谋诡计;张飞的心直口快,无处不带有天真、莽撞的色彩;诸葛亮羽扇纶巾,神机妙算治国安民,得心应手,从容不迫;刘备的礼贤下士,“三顾茅庐”千古传诵等等,在这本书中,你可以学到许多的德、识、才、学。所以,作为一位男人,特别是做管理行业的男人,一定要看这本书,而且要仔细地看。

诸葛亮是中国历史上传奇式的人物,他用智慧“七擒孟获”、“空城计吓退司马懿”的故事广为流传。见识非凡、善于用人、长于思考、行动谨慎,是男性们的楷模。作为知识男性,一般处于高层的地位,或是决策者,或是企业的主要骨干,诸葛亮的许多思维方式和领导方式都是值得借鉴的。如“目标明确,争取主动;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深谋远虑,见识非凡”等等。“商场如战场”。一位成功的男性不但要有丰富知识,还要有领导才能,处理好人际关系的能力。

《三国演义》里的曹操,许劭曾评论是“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曹操的奸诈、残忍,被世人所憎恨,但是曹操善于接纳人才,对于有性格的降将,对旧主的感情能给予谅解。他爱才、惜才、重才,因此天下英雄豪杰竞相归附。这种胸怀胆略,令人叹服。在今天知识爆炸,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的时代,人才的地位日益显著。企业成功的关键或根本就是人才,如何发现和引进人才,成为企事业单位共同面临的重大课题。所以,曹操虽奸诈、残忍,但其爱才、惜才、重才的胆识还是值得我们借鉴的。

二、《平凡的世界》

如果你现在是一名在外地为了生计而漂泊的打工仔,或者是在失业中寻找就业机会的下岗男性,我建议你们现在找一本《平凡的世界》来好好地读一下。《平凡的世界》是著名作家路遥倾注了毕生心血的作品。它讲述了农村青年孙少平奋斗的故事。孙少平少年时,饱尝贫困的辛酸,在艰难的环境中摸索前行,得到学识广博的女友田晓霞的赏识与帮助,并深受其益。后来,他到黄原城闯天下,成了地道的揽工汉。劳动与读书使他加深了对读书的理解。他的大哥孙少安当年由于家庭的贫穷,毅然放弃了学业,帮助家里扛起家庭的重担。孙少平与少安都不是轻易向命运妥协的人,他们相信自己的双手可以改变自己的命运。他们在一次次苦难中得到锤炼与升华,表现出男人的顽强与坚韧;他们不向命运屈服,展示出男人的自尊、自信与自强。

你看完这本书后,会使你的心灵产生共鸣,对生活的认识更加透彻、更加明确。不安于现状、勇于拼搏、不断求知的孙少平;吃苦耐劳、全心全意照顾家庭的孙少安,都是现代男人所要认识到的。或许你现在还是个打工仔。这并不重要。生活有着更广阔的意义,它不在于我们实际得到了什么,关键是我们的心灵是否充实,能否找到生活的意义。或许你已是一位富有的男人,建议你去翻读这本书,它将会唤醒你怎样去看待生活,怎样看待财富,怎样面对挫折。

三、《莎士比亚四大悲剧》

莎士比亚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主要代表作家,“英国戏剧之父”。少年时期就读于当地文学校,后因家道中落而辍学,20岁赴伦敦谋生。在剧院打过杂差、当过马夫。1590年:他成为雇用演员,开始舞台和戏剧创作生涯。后成为剧团股东巡回演出。

莎士比亚四大悲剧包括《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麦克白》,是其悲剧作品中最著名的四部。《哈》剧写的是丹麦王子哈姆雷特回国奔丧,父王鬼魂诉冤,嘱其报仇。王子装疯,安排戏中戏,证实了新王杀兄的罪行。新王备下毒酒毒剑,挑唆大臣之子与王子决斗,最后三人同临;r尽,母后也误饮毒酒而死。《奥》剧写的是威尼斯大将、摩尔人奥赛罗与元者之女苔丝狄蒙娜倾心相爱,冲破家庭阻力结为夫妻并一同出行。旗官伊阿古,因私怨而设计诬陷苔丝。奥赛罗轻信中计,亲手将妻子掐死。最后真相大白,奥悔恨交加,拔剑自刎。(李)剧叙述不列颠王李尔将国土全部分给了花言巧语的两个大女儿,而将秉性耿直的小女儿远嫁法国,最终遭到长女次女的百般虐待,流落荒野,疯癫而死。《麦》剧写苏格兰大将麦克白受女巫诱惑,在野心和夫人的驱使下,杀君自立,后终日被噩梦纠缠,神思恍惚。其妻也发狂自杀而死。最后王子率兵讨伐,麦克白兵败而死。

剧中塑造了一批具有人文主义理想的正面人物,描写他们与恶势力进行的悲剧性斗争、毁灭及道义力量。人物形象鲜明,作者善于深入刻画人物的内心世界,使其性格更丰满深刻。如哈姆雷特的著名独白,富有哲理性。麦克白杀人后精神崩溃的过程更是刻画得细腻真切。此外,作者还善于渲染气氛,营造悲剧性的氛围,烘托人物的心理活动。如《麦》剧中暴雨荒原一场,激烈衰愤……凡此种种,都使莎士比亚悲剧成为文学史上不朽的名篇。莎剧构思壮阔,内容丰富,语言丰寓多彩,清新隽永,既富有哲理,又带有浓郁的诗意。阅读莎剧,你会享受到人类智慧的熏陶。

四、《约翰·克利斯朵夫》

罗曼·罗兰是法国文学史上跨世纪的伟大作家,世界著名的和平战士。他从巴黎高等师范学校毕业后,前往罗马研究历史,那里丰富的艺术遗产,大大提高了其艺术修养,他的音乐才华也得到了充分体现。

《约翰·克利斯朵夫》讲述的是:约翰从小就表现出非凡的音乐天贼,因为其祖父和父亲都是从事音乐事业的,他的母亲是个柔弱善良的厨娘。因在母亲的雇主家反抗富贵孩子而遭到父母毒打,使他尝到了人间的不个。约翰14岁时就成了一家之主,靠教钢琴谋生。他与富家子弟奥多的友谊及与参议员女儿弥娜两小无猜的爱情都因金钱、门第的差异而失败。父亲死后,约翰搬到市区内居住,在那里爱上了新寡的萨比纳,萨比纳的死给他以沉重的打击。接着,他被一个女店员抛弃,他骄傲的自尊心再次受伤。一天,他因拔拳相助被大兵侮辱的乡间女子,而造成人命案,被迫逃到法国巴黎。

后来,约翰认识了奥里维,并彼此互相吸引、互相鼓励、互相安慰,两人结成知己。随后,约翰在法国赢得了声誉。

罗曼·罗兰为我们成功地塑造了他心目中的英雄人物约翰·克利斯朵夫。约翰并不是依靠“思想或武力取胜的人”,他是克服了一切困难后才成为生活强者的,他完全是有了内心王国的精神与道德力量,才能无所畏惧地面对现实、鄙视豪门权贵、揭穿艺术的虚伪、进行不倦的追求,最后达到自我完善的至高境界。约翰的一生是个人英雄主义的一生,他的幻想、抗争、追求、成就,从内容到形式都没有超越个人主义的范畴。因此,约翰总有怀才不遇、陌生孤独之感。最后,作者通过约翰坎坷一生中心灵的忧惑不安,恰好象征了一些洁身自好的个人奋斗的知识分子处在消沉、动荡、堕落社会中的焦急心态,说明他们渴望和谐、静谧的幻想必然破灭。

9.让才学改变命运

知识和经验是成功的资本,拥有知识和经验可迅速找到成功的捷径。前人给我们留下了无数宝贵的知识和他们的经验,通过学习我们就可轻松拥有它们,学习是最有效的投资,即使最聪明的人也要学习,因为人生短暂,自己不可能也没必要去经历一切。

一、超越别人的男人

这是一个非常有名的案例,19世纪中口十,英国有一家技术先进、效益良好的纺织厂——布拉泽公司。日本人很想了解该厂的技术和先进工艺,但由于英国人防范极严,日本人不得其门而入,只好动歪脑筋。布拉泽公司职:]二甚多,都到附近的一家英国餐馆用餐,虽然价格昂贵,菜质抵劣,但就餐者也无可奈何,因为附近并无其他饭店。有一天,在布拉泽公司旁边新开了一家餐馆,餐馆员工是清一色的日本人,他们的英语水平很差,但服务态度良好,深受布拉泽职工的欢迎。

日本餐馆似乎一点也不懂经营之道,他们售出的食品简直比自己在家里做的还便宜,所以布拉泽的职工自己吃了以后,还要买饭菜带回家去。不过这样一来,日本人很快与布拉泽公司的人搞熟了关系,连一些高级职员也成为餐馆的座上常客,相互之间无话不谈。

过了几个月,这些日本人开始面露愁容,长吁短叹。布拉泽的员工觉得奇怪,问他们:“你们有什么不顺心事吗?”

日本人说:“不,没什么,别打扰你们用餐的兴致:”

日本人越不肯讲,英国人越要来问。最后他们终于明白了:日本人一直在赔本经营,时间一长,餐馆已经难以维持了。

布拉泽的员工说:“你们不能适当提高价格吗?”

“不能那样,那样会加重诸位负担的。”日本人说,“而且已经来不及了,餐馆即将歇业,我们连回家旅费都没有着落。”

布拉泽人受到了极大的感动,恻隐之心油然而生,纷纷劝说:“既然你们回不了日本,就到我们公司来做工吧,我们公司正缺少人呢。”

布拉泽公司原先规定不雇用外国员工,但董事长禁不住众多员工特别是高级职员的游说,破格录用了餐馆的日本人,但限制他们只做粗重杂工。

这些日本人进厂之后,工作非常勤勉,不怕苦,不怕累,不怕脏,后来,公司又破格分配其中的一些人做技术工。没想到,这些人都是日本第一流的纺织专家,几年后,他们到日本,设计出一套比当时英国更先进的设备。

美国有一个基金会,专门资助文学界有天赋的后起之秀。基金会的学生在头半年只有一重要任务,就是详细研究自己的文学榜样。他们必须从早到晚地抄写榜样的著作,日复一日,长期坚持,直到榜样的写作方式、感知能力和写作风格扎根于这个学生的潜意识为止,然后才允许他们自己写作。这条艰苦的道路最后为他们节省了许多自己探索的时间。因为这些学生已经完全感受和分析透了自己榜样的作品。

战后,欧洲人常说:“日本人除了会模仿,还会什么呢?他们甚至模仿了我们的来卡照相机。”但是他们在大量模仿(从模仿汽车构造到模仿微电子芯片)中发展成为具有创造力的民族。

画画儿的例子也说明了这个问题。当学生能够完美地临摹老师的作品时,他才掌握了老师的技巧,才有机会脱颖而出。

不能临摹老师作品的人,不可能成为老师。

历史上有许多例子能证明这句话。我们从许多大师的著作中读到同样的话:“我不过是受到我的老师和榜样的熏陶。”

二、最聪明的男人

我们的未来,所有新的发展,我们的进步都需要过去和现在的认识。一个立志成为企业家的人怎么能不学习微软、通用、可口可乐、抑或思科、甲骨文呢?

一个热衷于政治的人怎能不学习世界上的卓越的政治家呢?

一个音乐迷当然了解有关巴赫、柴可夫斯基、瓦格纳或施特劳斯的无数故事。

您从今天起制订一个新的学习策略。注意学习别人是怎样幸福、健康和成功地生活的。您的第一个收获就是您认识到了,您要向比您强的人学习。

我们的第一个问题对您的实践十分重要。

我要学习什么?

我想在哪些方面和领域提高自己的能力?

例如:和睦的夫妻生活,培养勤劳的孩子,提高健康素质。首先要知道,您要学习什么,然后开始自觉地思维和学习,您拿一张纸,最好学习什么,然后开始自觉地思维和学习,您拿一张纸,最好是一个本和一支笔。

您在第一页上写下三对长期和睦生活的夫妻的名字,您书面回答下面的问题:

1、这些夫妻是怎样相处的?

2、他们在哪方面比我做得好?

3、我从他们身上能学到什么?

您在第二页写上三对夫妻的名字,他们的孩子聪明勤劳。您提出相应的问题。

您在第三页收集年纪大、健康人们的事例。

在第四页记录工作中的典范,尽量从您的业务或专业范围找出自己的榜样。

第五页写您知道的理财模范。这一页重要不可缺。因为财力保证是生活安定的重要前提。

第六页记录加深文化艺术修养的榜样。您同样收集符合您的兴趣和审美观点的人的名字。

总之,向你值得学习的人学习,是最聪明的学习方式。有一句话说得好:“傻子自己交学费,聪明人借助别人的学费学习。”

三、巧做第二个吃螃蟹的人

许多成功者之所以成功,是由于他们具有“敢为天下先”的精神和勇气。然而,有许多成功的企业家却说,他们宁愿做“第:个吃螃蟹的人”。“第二个吃螃蟹的人”没有第一个吃螃蟹的风险,又不失领先。

VCD机的例子便是一个典型,如今千家万户都在使用的VCD机,是美籍华裔科学家孙燕生和安徽现代电视技术研究所创建人姜万勐共同研制出来的。为了推广VCD机这个新技术,他们曾经动足了脑筋。然而,他们很快就发现自己陷入了困境:软件、硬件都要自己开发,大规模的生产资金需要筹集,还要向人们从头介绍这种从未有过的新奇的商品。当时,他们为研究开发和生产共投入了1600万美元,还投入了2000万元人民币的广告费,使得早期单台成本高达360美元。很显然,它的几万台产量的生产规模根本不足以有效地降低成本,而早期的宣传广告和推广也难以一下子为消费者所完全认同。

而当VCD机开始顺利进入寻常百姓家的时机到来时,大批“第二个吃螃蟹的人”便蜂拥而上。这个被中国家庭当作家用电器中最佳换代产品的新生代商品,同时为全国无数家企业所看好。而真正从市场获利的,却不是“飞燕”,而是“新科”、“爱多”等后来居上的企业,他们都是在第二轮竞争中捕捉到机遇的强者。

另一个例子也值得深思。

20世纪80年代,为了保护大气臭氧层不受破坏,国际有关机的构宣布要在一个时期之后不再使用氟利昂作为冰箱的制冷剂。国内有些冰箱企业闻风而动,纷纷展开研究,并向市场推出不用氟的新型冰箱,还投入了大量的广告费,但实际上却收效甚微,无功而返。

因为当时,人们的环保意识还远远没有觉醒,老的冰箱还未到换代的时候,而新型冰箱价格又偏高,难以为消费者所认同。

进入90年代,人们的环保意识提高了,不少旧冰箱也该换代了,人们的收入也有了增长。而且,“绿色”这两个字,经常出现各类广告之中,成为环保、卫生、健康的代名词。于是,一家冰箱企业推出了自己的无氟冰箱,以“绿色”作为自己的品牌,结果是事半功倍,很快就收到了预期的效果。

学习别人,不光是学习成功者,在失败的人身上难道就没有成功的机会吗?善于学习者都发现别人对自己有用的东西。

四、改变命运的男人

社会学家W·罗伊特·华纳悦过,美国的理想是建立在每个人都能“成功”这个信念上——而一个人想要出人头地的主要方法,就是教育。华纳又说,经营事业的人,必须利用人事考核、训练计划以及升级规定,来提供各种进步的机会。

许多公司都已编列预算,为他们的职员提供特别的训练计划。其他许多的公司,对那些具有进取心和创造力,利用自己的时间和自己的金钱去接受特殊训练的职员,常常会给他们升级的奖励。

许多成了名的人,都是因为曾经利用时间研究学习才得到成功的。查理斯·C·佛洛斯特,本来是佛蒙特州的一名鞋匠,由于他每天都利用一个小时研究学习,后来竟能成为一个著名的数学家。约翰·韩特是个木匠,他利用工作之余研究比较解剖学,每天晚上只睡4个小时,终于成为比较解剖学的权威学者。忙碌的银行家约翰·拉布克爵士,也在休闲的时候努力研究,而成为著名的史前专家。乔治·史蒂芬生在担任夜间值班的时候,努力研究,结果发明了火车头。詹姆斯·瓦特一面靠制造工具为生,一面研究化学和数学,结果发明了蒸汽机。

如果这些人都对现状感到满足,这对于社会将是个多么大的损失。如果安于现状,只是为领取薪水而不再学习,那么,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之中,这种人是不可能成功的。

以夜间部学校上课的情形来做例子。每个星期花两个晚上到五个晚上的时间到夜间部上课的人,无疑是个有抱负的人,想要在自己目前的工作上,或者是正在准备从事其他的行业方面,表现得更有成就。

那些成功的人并不是天生就有那种能力的。他们必须学习技术,获取能够加强他们的才能的知识。即使有些人运气很好,以前就有了这些才能,但是为了跟上时代的潮流,适应政府的新法规,以及熟悉他的对手所采取的政策,这些通常仍需要继续研究与学习的。

事实上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够得到理想中的高职位,有些人必须在这个世界上做那些他不太坦做的工作。但是令人振奋的是,如果他愿意训练自己,培养更好的能力,他就不会永远停留在低下的工作上了。

这里有一个例子——一位年轻律师的故事。他曾经因为没有爱过训练,只能造挖壕沟过活。他的名字叫K·O·海威希。他刚踏上社会的时候,在堪萨斯城—家贸易信托公司里当小职员。后来他移居到俄克拉荷马州的马歇尔市,进入谢尔石油公司做事。他爱上了市长的女儿爱芙琳·英格,并且和她结了婚。

不久,经济发生了大恐慌——海威希和许多职员马上就要被解雇了。他受过的训练和经验都不够,没有办法担任一般书记以外的工作,而这种书记工作,在当时是找不到缺额的。他只好接受了他所能担当的唯一一件工作——以每小时4毛钱的代价,在石油管理工程里挖壕沟。

海威希并没有挖一辈子壕沟,他这样描述自己后来的经历:“我想办法改善生活,经营了一家小型高尔夫球场,再加上我太太在一家店里工作的收入,我们那几年的生活总算还过得去。后来我又被谢尔石油公司启用了,转到俄克拉荷马州的社尔沙市工作。我的工作是在会计部门办理有关投资的文书工作——但是我对于会计工作是一窍不通的。”

“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学习。所以我到俄克拉荷马法律会计学校的夜间部会计科上课。这是我所做过的最聪明的一件事,因为这些课程使我了解到,我可以利用晚上的用功,来弥补我学问上的不足。”

“经过3年的学习以后,我的薪水也加倍了。于是我马上进入杜尔沙大学夜间的法律系上课,4年内修完全部学分,得到了学位,并且通过律师检定考试而成为合格的开业律师。”

“但是我仍然不满足,所以我又回到夜间部上课,准备参加会计师检定考试。研究高等会计3年以后,又学了一项公众讲演的课程。最重要的是,这么多年以来的夜间教育,已经使我的薪水比12年前挖壕沟的时候多了12倍。”

海威希先生除了在自己的律师事务所执业以外,并且在俄克拉荷马法律和会计学校授课——自己曾经是该校的学生。海威希先生的故事,是教育自己以获得成功的典型故事——任何一个愿意付出时间和努力的人都可以做到。

在学校里学了4年,或是获得了学位,并不表示你已经完成了所有的教育;教育是必须继续不断进步的一个程序。你如果想赶得上每件事,就必须在一生之中使用各种方法不停地学习。

你感到怀疑吗?那就请你看看以下的这些人,他们都获得美国大学与学院联会所颁的何拉林·亚尔杰奖。前美国总统赫伯·胡佛,他是爱荷华州一名铁匠的孤儿;亨利·克浓上将曾经当过电话接线生,后来是华道夫·亚士托利亚董事会的主席;欧姆士·J·华特生是IBM公司的董事长,他开始管理书本(没有机器可用)的时候,周薪才两元;保罗·C·霍夫曼曾经当过行李挑夫,后来是史都德贝克公司董事会的主席。

前任总统克林顿说,在19世纪获得一小块土地,就是起家的本钱;而在21世纪,人们最指望得到的赠品,再也不是土地,而是联邦政府的奖学金。因为他们知道,掌握知识就是掌握了一把开启未来大门的钥匙——不在乎他们拥有什么,而在乎他们知道什么和能够学会什么。

克林顿指出:“终身教育是知识经济的成功之本。”“我们的目标在于:第一,向所有的人打开社区学院的大门;第二,让二年制的学院既像大学又像今天的高中;第三,使之有可能保证每一个人都得以坚持终身学习,不会被迫停止继续深造。这就是我们正在努力做的事情。假如我们实现了这一目标,它将会在美国爆发出无穷的良机,并改变这个国家的每一位青年人的未来。”

现在的情况是,无论我们有没有条件,都要坚持学习,千万别停下来。

五、懂得读书和吃饭一样重要的男人

获得智慧、改造思想、改变命运的第一方法就是阅读。

台湾企业家张忠谋写了一本很好的书《张忠谋传记》。张忠谋18岁离开中国,到美国哈佛大学读书。他在自己新书出版的发表会上,有一段讲自己的话说:“今天的张忠谋,是由两个阶段共同造成的。”第一个阶段是18岁以前在中国的日子,他有一个好妈妈,有一个很好的家庭。刚好印证了我们一个人的成功,也是命运的一个锁链,来自家庭给你的教育。他说妈妈从小鼓励他阅读,买了《三国演义》、《水浒传》等中国有名的文学作品和其它很多小说,家里什么书都有,他几乎可以每天在家里探讨很多中国的智慧。18岁以后到美国,他开始迷恋西方文学,非常认真地去阅读。

一位学电机、学科学、学工程的人,竟然有这么好的文学素养、人文思想。张忠谋自己说:“如果缺乏其中一个东方的影响,或者西方的影响,都没有办法造就今天的张忠谋。”所以人家问:“你觉得对你一生影响最大的是什么?”他说:“从小培养好的阅读习惯,影响我’一生的命运。”

大部分人一定都听说过联邦快递,也就是美国的Fed Ex。在美国他们打了一则广告:我绝对保证你的包裹明天一定会送到你的府上。打出这样一个广告之后,联邦快速的业绩不断地蓬勃发展。然而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发展?为什么创办人史密斯会有这样的一个理念?因为联邦快递的老板每天花4小时的时间在阅读新的信息。所有的成功者、所有的领导者都是阅读者,史密斯就是那样一个人。

每一个成功者都是不断地阅读的人,世界500家大企业的CEO至少每个星期要阅读大概30份杂志或图书资讯,一个月可以阅读100多本杂志,一年要阅读1000本以上。假如你今天要跟他们谈话的活,你没有一定的知识背景和信息,或是数据库,那么你的水平是没有办法提高的。已经退休的新加坡总理李光耀曾经说过:假如他站出来跟世界任何一个领袖比,他不相信会有在知识领域赢过他的人。看来他的讲话非常的自信,甚至有点自大。然而假如他没有这样一个信心的话,他也就不可能这样讲出来。

六、男人为自己挖一口井

有这样一个故事:

有两个和尚住在隔壁,所谓隔壁是:隔壁那座山。他们分别在相邻的两座山上的庙里,这二座山之间有一条溪,于是这两个和尚,每天都会在同一时间下山去溪边挑水。久而久之,他们便成为好朋友了。

就这样,时间在每天挑水中,不知不觉过了五年。突然有一天,左边这座山的和尚没有下山挑水,右边那座山的和尚心想:他大概睡过头了。哪知第二天,左边这座山的和尚,还是没有下山挑水,第三天也一样,过了一星期,还是一样。直到过了一个月,右边那座山的和尚,终于受不了了。他心想:我的朋友可能生病了,我要过去拜访他,看看能帮上什么忙。

于是他便爬上了左边这座山去探望他的老朋友。等他看到他的老友之后,大吃一惊,因为他的老友正在庙前打太极拳,而且一点也不像一个月没喝水的人。他好奇地问:“你已经一个月没有下山挑水了,难道你可以不喝水吗?”左边这座山的和尚说:“来来来,我带你去看。”于是,他带着右边那座山的和尚走到庙的后院,指着一口井说:“这五年来,我每天做完功课后,都会抽空挖这口井。即使有时很忙,能挖多少就算多少。如今,终于让我挖出水,我就不必再下山挑水,我可以有更多时间,练我喜欢的太极拳。”

人性有一种无可救药的弱点,这个人性共通的弱点是得过且过苟且偷安。然而,规划闲暇供自己在家研读进修的工薪人士,很少在基层单位久留。他们的行动开启了步步高升的坦途,一路上消除了许多障碍,并引发有办法提携他们的人拉拔他们一把的兴趣。

在家研读的训练方式,尤其适合拨不出时间上学,或离校后又发现自己有必要多吸收一些专业知识的人。

斯托·卫尔原想做个营造工程师,并一直朝这方向打点自己,但后来美国经济大恐慌,使他的就业市场付不出他要求的收入,他盘算估量了自己的能力,决定改行学法律,便回到学校,修习将来可以当法人律师的特别课程。完成训练之后,他通过法庭考试,很快就顺利执业了。

很多人会说:“我还要养家糊口,我不能去上学。”或者说:“我太老了。”这往往是给自己的安慰或一种借口,其实斯托·卫尔回学校上课的时候已年逾不惑,并且已婚。更甚的是,斯托·卫尔仔细挑选了法律最强的多所院校去修高度专业化的课程,大半法学系学生需要花上4年的课程,他只花费两年就读完了。

大家都希望在工作5年、10年或15年以后,能够升级,但是很少有人在刚刚步入社会的时候,就已经具有担任高职位的能力。他们必须一面工作一面学习,同时从经验和特殊训练之中学习。

“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意挤总是有的。”不要找任何借口,积少成多,你会挖出一口又一口井。

同类推荐
  • 成功潜能开发核心教程:思维

    成功潜能开发核心教程:思维

    人类至少存在7种智能,即语言智能、数学逻辑智能、音乐智能、身体运动智能、空间智能、人际关系智能、和自我认识智能。每个人与生俱来都在某种程度上拥有上述7 智力的潜能,环境和教育对于能否使这些智力潜能得到开发和培育有重要作用。智能是原始的生物潜能,从技能的角度看,这种潜能只有在那些奇特的个体上,才以单一的形式表现出来。除此以外,几乎在所有的人身上,都是数种只能组合在一起。
  • 博弈与生活全集

    博弈与生活全集

    如果将博弈论与生活结合起来,那么生活中每个人都如同棋手,其每一种行为如同在一张看不见的棋盘上布一个子,精明慎重的棋手们相互揣摩、相互牵制,人人争赢,下出诸多精彩纷呈、变化多端的棋局。生活是由一局又一局的博弈所组成,你我皆在其中不遗余力地争取高分。
  • 从白领到精英

    从白领到精英

    这是解决白领问题的职场宝典,是职场精英们生存的终极指南,是实现从白领到精英的必修课。本书揭示了白领光鲜亮丽的外表下,身心俱疲、困扰缠身的真实处境,并详细阐述了白领应如何解决面临的现实问题,如何实现从白领跨越到精英的梦想。
  • 活学菜根谭 活用厚黑学

    活学菜根谭 活用厚黑学

    本书内容包括:磨炼稳健的德行、积淀成事的胸襟、慧纷扰的迷局、秉持自我的节守、宽展沉睡的心智、勃发激扬的才情、厚黑学的智慧精髓、厚黑学人生境——圆熟变通等。
  • 中国识人学

    中国识人学

    全书共分三十八章,以古人的识人方法为基础,全面阐述了识人用人的古今理论,并列举了大量事例,深入研究和总结古人识人用人的成功经验和经验教训,对于当今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热门推荐
  • 乱壁

    乱壁

    前言:“彦柒,我恨你!”我只是笑笑看着眼前这个嘶声力竭的男子,这个一生的眷念。安然的和自己的生命做最后的告别。对不起,景然!对不起。我只是害怕你对我太好,我怕自己会舍不得离开所以我想尽办法让你恨我。只是你知道吗?原来这一切都是那么的疼!我以为我就此别了我那年轻的生命,只是当我再次睁开眼睛一切早已过去恍如隔世。是的,我穿越了!一个架空的朝代——漠沃尔王朝。我是皇上的第七个小公主——彦柒。深深的宫闱每天都在上演勾心斗角的戏码。如果可以我宁愿同我那疼惜我的娘亲在那荒废的冷宫里偏安一隅!
  • 异世仙魔缘

    异世仙魔缘

    一场邂逅、一次穿越!他,威震梦世大陆、荡平神魔两界、解开不为人知的千古谜团。在烽烟四起,群雄逐鹿的意念三界,演绎了一段神魔共泣的仙魔奇缘。
  • 无上宝座

    无上宝座

    无上宝界,传说有灵宝千万,与三千太初道宝争夺那执掌大千天道的鸿蒙宝座。魂穿此界的林寒化身某个小宗门被废的大师兄,看他如何利用伴他而来的神秘宝物,镇压诸宝,从一蹶不振的废物一路逆袭。终将此界的无数天之骄子尽情地踩在脚下,成就那万古唯一的不朽之名。
  • 超级网管

    超级网管

    李申获得超级智能网管系统,平时是个平凡网管,背地里是个开外挂的超级黑客。混官场很难?通过bug获取犯罪线索,让卧底的好友不断立功。打不过土豪玩家?通过bug获取高端游戏装备,让职业玩家好友称霸游戏界。被欺负?逼急了帮他在网络追缉名单上挂个号。被黑客围攻?李申的网吧拥有全球最强的防火墙、最犀利的反入侵功能,二十四小时待机。开商店需要店长?李申的网管系统能够提供人工智能服务,呆在网吧里远程管理商店!当李申的网吧出名之后,网吧天天爆满,顶级游戏公会、情报局、家居设备销售商、失业者……
  • 月华之庭

    月华之庭

    你到底给不给创建了啊==。。。。。。。。
  • 绝世狂兵在校园

    绝世狂兵在校园

    男人,可以没钱,但一定要骚!且看狂兵唐枫如何纵情花都,打下一片暧昧天下!
  • 台儿庄之殇

    台儿庄之殇

    一场震惊中外的战役;一群重情重义的姑娘;一段至死不渝的爱情;一篇战火中的血泪史;
  • 有一个地方只有我们知道

    有一个地方只有我们知道

    吴亦凡,你会好好的。注定无果,只是你我强求。
  • James Mill

    James Mill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萌学园之暗黑崛起

    萌学园之暗黑崛起

    在萌学园打败暗黑大帝,黑魔王,阴森女王及阻止暗黑大帝的复活后,萌骑士们也终于可以开心的上学,可是他们却没有发现,暗黑势力即将再次崛起,萌学园再次面临危机......预言书预言的“飞翔之星”究竟是谁?暗黑势力再次出手,谜亚星意外的发现萌骑士原来有六人,那第六人到底是谁?敬请关注“萌学园之暗黑崛起”!注:假期内每两天更新一章,上学以后可能一周更新一章,希望大家可以支持我,也可以谅解我,毕竟我还是个学生,记住你们的支持就是我的动力哟!